《伤口药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口药贴.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672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56729 A *CN103156729A* (21)申请号 201110415511.6 (22)申请日 2011.12.13 A61F 13/02(2006.01) A61K 36/71(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L 15/44(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地址 200137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大同路 358 号 (72)发明人 马力凤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66 代理人 成春荣 竺云。
2、 (54) 发明名称 伤口药贴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公开了一种伤口 药贴。具有包扎、 消炎、 止痛、 止血、 预防细菌感染 的作用, 粘端设计可以根据伤口或创口大小自由 粘合形成大小可调的伤口贴, 使用方便, 通用性和 适用性强 ; 底层采用无纺布设计, 透气性强, 能使 伤口或创口快速愈合恢复。 本发明中, 该伤口药贴 包含 : 无纺布底层、 药性棉层、 隔离层和两个通过 光白纸封合的粘端, 使用该隔离层将无纺布底层、 粘端和粘着在无纺布底层中央的药性棉层封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
3、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6729 A CN 103156729 A *CN103156729A* 1/1 页 2 1. 一种伤口药贴, 其特征在于, 包含 : 无纺布底层 (1)、 药性棉层 (2)、 隔离层 (3) 和两 个通过光白纸封合的粘端 (4), 其中, 该隔离层 (3) 将无纺布底层 (1)、 粘端 (4) 和粘着在无 纺布底层 (1) 中央的药性棉层 (2) 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药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性棉层(2)为在表面覆盖了粉 末状药物的棉层, 该药物为黄芩、 当归、 赤芍、 川穹。
4、和丹参的混合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药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性棉层(2)为覆盖了药膏的棉 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药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性棉层(2)为经中药泡制烘干 后的棉层, 该中药为黄芩、 当归、 赤芍、 川穹和丹参的混合组分。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伤口药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底层 (1) 外延 (11) 至所 述药性棉层 (2) 外延 (21) 的垂直距离 L 为 1cm 至 3cm, 所述粘端 (4) 为边长为 L 的正方形 双面粘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伤口药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伤口药贴用于会阴 伤口或者创口。 。
5、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56729 A 2 1/2 页 3 伤口药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伤口药贴。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创口贴大部分是一块形状固定的消毒敷料或者是一块经过消 毒的纱布块, 只起到包扎的作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 目前还没有一种手术伤口或创口 贴能够根据伤口或者窗口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拼装, 且通过相应的药物处理能对伤口起到消 炎、 止痛、 止血、 预防细菌感染、 减少疤痕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药贴, 具有包扎、 消炎、 止痛、 止血、 预防细菌感染 的作用, 粘端设计可以根据伤口。
6、或创口大小自由粘合形成大小可调的伤口贴, 使用方便, 通 用性和适用性强 ; 底层采用无纺布设计, 透气性强, 能使伤口或创口快速愈合恢复。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伤口药贴, 包含 : 无纺布底层 (1)、 药性棉层 (2)、 隔离层 (3) 和两个通过光白纸封合的粘端 (4), 其中, 该隔离层 (3) 将无 纺布底层 (1)、 粘端 (4) 和粘着在无纺布底层 (1) 中央的药性棉层 (2) 封装。 0005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 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 0006 该伤口药贴具有包扎、 消炎、 止痛、 止血、 预防细菌感染、 减少疤痕的作用,。
7、 粘端设 计可以根据伤口或创口大小自由粘合形成大小可调的伤口贴, 使用方便, 通用性和适用性 强 ; 底层采用无纺布设计, 透气性强, 能使伤口或创口快速愈合恢复。 0007 进一步地, 药剂为水煎黄芩、 当归、 赤芍、 川穹和丹参的混合药物组分取汁, 具有消 炎、 止痛、 减轻水肿的功效。 0008 进一步地, 粘端一面在无纺布底层外延至药性棉层外延之间进行粘附, 另一面在 伤口或者创口附近皮肤进行粘附, 该伤口药贴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0009 进一步地, 使用粘端、 无纺布底层、 药性棉层的伤口药贴在会阴伤口或者创口, 具 有包扎、 消炎、 止痛、 止血、 预防细菌感染、 减少疤痕的作用。
8、。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伤口药贴的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2 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一种伤口药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在以下的叙述中,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 但是, 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 和修改, 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1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 说 明 书 CN 103156729 A 3 2/2 页 4 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4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
9、涉及一种伤口药贴。图 1 是该伤口药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 地说, 如图1所示, 该伤口药贴包含 : 无纺布底层(1)、 药性棉层(2)、 隔离层(3)和两个通过 光白纸封合的粘端 (4), 其中, 该隔离层 (3) 将无纺布底层 (1)、 粘端 (4) 和粘着在无纺布底 层 (1) 中央的药性棉层 (2) 进行封装。 0015 该伤口药贴具有包扎、 消炎、 止痛、 止血、 预防细菌感染、 减少疤痕的作用, 粘端设 计可以根据伤口或创口大小自由粘合形成大小可调的伤口贴, 使用方便, 通用性和适用性 强。底层采用无纺布设计, 透气性强, 能使伤口或创口快速愈合恢复。 0016 此外, 药性棉层可以。
10、为医用纱布或者医用药棉。 0017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伤口药贴。图 2 是该伤口药贴的结构示意图。 0018 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主要改进之处在于 : 药性棉 层通过药物处理具有药性, 粘端一面在无纺布底层外延至药性棉层外延之间进行粘附, 另 一面在伤口或者创口附近皮肤进行粘附, 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使用粘端、 无纺布底 层、 药性棉层的伤口药贴在会阴伤口或者创口, 可以具有包扎、 消炎、 止痛、 止血、 预防细菌 感染、 减少疤痕的作用。具体地说, 如图 2 所示 : 0019 药性棉层 (2) 为在表面覆盖了粉末状药物的棉层, 该药物为黄芩、 当。
11、归、 赤芍、 川 穹和丹参的混合组分。 0020 使用该伤口药贴时, 将药性棉层上的粉末状药物敷贴在伤口或创口上。 0021 药性棉层 (2) 为覆盖了药膏的棉层。 0022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该药膏为具有消炎、 止痛、 止血、 预防细菌感染、 减少 疤痕的作用的药膏。 0023 药性棉层 (2) 为经中药泡制烘干后的棉层, 该中药为黄芩、 当归、 赤芍、 川穹和丹 参的混合组分。 0024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一剂中药的混合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黄芩 60g, 当归15g, 赤芍15g, 川穹15g和丹参30g, 通过水煎浸泡药性棉层, 将该浸泡了药剂的药性棉 层烘干并粘着。
12、在无纺布底层上。 0025 无纺布底层 (1) 外延 (11) 至药性棉层 (2) 外延 (21) 的垂直距离 L 为 1cm 至 3cm, 粘端 (4) 为边长为 L 的正方形双面粘端。 0026 此外, 粘端为边长为 L 的正方形粘端, 使用时, 先将隔离层拆开, 再将封合粘端的 光白纸拆开, 使其一面粘附在无纺布底层外延至药性棉层外延之间, 两个粘端根据实际伤 口或创口所需要粘合的伤口贴的形状大小进行任意粘合。 0027 在本发明的其他某些实施方式中, 粘端形状大小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设 置, 可以使其充满无纺布底层外延至药性棉层外延之间的位置。 0028 伤口药贴用于会阴伤口或者创口。 0029 在本发明的其他某些实施方式中, 该中药伤口贴还可以用于其他伤口或创口。 0030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 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 但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 而不偏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156729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56729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