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1727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 CN 103017275 A *CN103017275A* (21)申请号 201210551883.6 (22)申请日 2012.12.18 F24F 5/00(2006.01) (71)申请人 深圳市中兴昆腾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67 区留 芳路 6 号庭威工业区二期厂房 8 楼 (72)发明人 朱豪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代理人 刘敏 (54) 发明名称 空调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 包括平行流蒸发器、。
2、 压缩机、 冷凝器、 总进液管、 总 集气管、 制冷进液管、 制冷集气管、 热管进液管、 热 管集气管、 液电磁阀、 气电磁阀、 单向阀和节流元 件。其中, 热管循环路径为 : 冷凝器液电磁阀 热管进液管总进液管平行流蒸发器总集气 管热管集气管气电磁阀冷凝器 ; 制冷循环 路径为 : 压缩机单向阀冷凝器节流元件 制冷进液管总进液管平行流蒸发器总集气 管制冷集气管压缩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能 够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冷源且结构简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
3、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空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平行流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总进 液管、 总集气管、 制冷进液管、 制冷集气管、 热管进液管和热管集气管, 所述总进液管的出口 端连接在所述平行流蒸发器的下端, 所述总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出口端和 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连接, 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 述冷凝器连通, 所述总集气管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平行流蒸发器的上端, 所述总集气管的 出口端与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连接, 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 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 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压。
4、缩机的入口端连接, 所述压缩 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制冷 进液管的出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通过三通阀连接, 所述总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 述制冷集气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集气管具有回油弯结构, 所 述回油弯结构为弯管或者垂直直管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流蒸发器为单元式平行流 蒸发器且竖直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进液管。
5、的入口端高于所述 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 ; 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低于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口端。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 凝器之间设有节流元件。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空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 之间设有单向阀。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 凝器之间设有液电磁阀。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空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冷 凝器之间设有气电磁阀。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
6、调装置为基站或机房用热管 空调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17275 A 2 1/3 页 3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 尤其是用于基站或机房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通信机房是放置通信电子设备的场所。通信电子设备在运行时会持续产生热量, 为保证通信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通信机房内一般安装有专用空调装置。通过专用空调装 置冷却通信电子设备的热量, 调节机房内部环境温度以满足通信电子设备的工作要求。随 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通信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其热密度也越来越高, 由此给机房专 用空调装置带来的负荷量越来越大, 能耗越来越高, 压缩机开。
7、启频率和运行时间增加, 使用 寿命缩短。有数据表明, 目前通信电子设备的能耗占机房整体能耗的 45%, 而机房专用空调 装置等制冷设备的能耗占机房整体能耗的 40%, 直逼通信电子设备能耗。可见, 通过改进通 信机房制冷系统, 通信机房仍有较大的节能空间。 0003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许多基站机房在秋冬季节的散热完全可以不用专用空调 装置而通过引用机房外部的自然冷源来解决。 而现有的利用机房外部冷源的空调装置普遍 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空调装置, 其能够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冷源且结构简 单。 0005 本发明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空调。
8、装置, 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平行流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总进液管、 总集气管、 制冷进液管、 制冷集气管、 热管进液管和热管集气管, 所述总进液管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平行流蒸发器的下端, 所述总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制 冷进液管的出口端和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连接, 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 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 所述总集气管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平行流蒸发器的上 端, 所述总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连接, 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 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入 口端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 0。
9、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总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出口端和 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端通过三通阀连接, 所述总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集气管的入 口端和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接。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制冷集气管具有回油弯结构, 所述回油弯结构为 弯管或者垂直直管结构。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平行流蒸发器为单元式平行流蒸发器且竖直放 置。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入口端高于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出口 端 ; 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入口端低于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口端。 说 明 书 CN 103017275 A 3 2。
10、/3 页 4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制冷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节流 元件。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单向阀。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热管进液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液电 磁阀。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热管集气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气电 磁阀。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空调装置为基站或机房用热管空调装置。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具有两套工作模式即制冷模式和热管模式, 能够以 简单的结构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冷源。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11、 是显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重要部分的图形。 0017 图 2 是显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模式的图形。 0018 图 3 是显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热管模式的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0 请参阅图 1 至图 3, 该实施方式中, 空调装置包括平行流蒸发器 5、 压缩机 13、 冷凝 器 11、 总进液管 4、 总集气管 8、 制冷进液管 2、 制冷集气管 6、 热管进液管 1 和热管集气管 7。 0021 其中, 总进液管 4 的出口端连接在平行流蒸发器 5 的下端,。
12、 总集气管 8 的入口端连 接在平行流蒸发器 5 的上端。优选的是, 平行流蒸发器 5 为单元式平行流蒸发器 5 且沿上 下方向竖直放置。 0022 总进液管 4 的入口端与制冷进液管 2 的出口端和热管进液管 1 的出口端连接, 制 冷进液管 2 的入口端和热管进液管 1 的入口端与冷凝器 11 连通。总集气管 8 的出口端与 制冷集气管 6 的入口端和热管集气管 7 的入口端连接, 热管集气管 7 的出口端与冷凝器 11 连通。制冷集气管 6 的出口端与压缩机 13 的入口端连接, 压缩机 13 的出口端与冷凝器 11 连通。 0023 优选的是, 总进液管 4 的入口端与制冷进液管 2 。
13、的出口端和热管进液管 1 的出口 端通过三通阀 3 连接, 总集气管 8 的出口端与制冷集气管 6 的入口端和热管集气管 7 的入 口端通过三通阀 3 连接,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0024 而且, 制冷进液管 2 的入口端与冷凝器 11 之间设有节流元件 9。压缩机 13 的出口 端与冷凝器 11 之间设有单向阀 14。热管进液管 1 的入口端与冷凝器 11 之间设有液电磁阀 10。热管集气管 7 的出口端与冷凝器 11 之间设有气电磁阀 12。 0025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具有制冷模式和热管模式两种模式,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两种 模式之间切换。下面结合图 2 和图 3 对本实施方式的制。
14、冷模式和热管模式进行说明。 0026 如图 2 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模式下, 液电磁阀 10 和气电磁阀 12 均关闭, 三通阀 3 操作成使制冷进液管 2 与总进液管 4 之间连通而热管进液管 1 与总进液 管 4 之间隔断, 压缩机 13 排气通过单向阀 14 进入冷凝器 11, 经冷凝器 14 冷凝后的液体通 说 明 书 CN 103017275 A 4 3/3 页 5 过节流元件 9 节流后, 经制冷进液管 2 和总进液管 4 进入平行流蒸发器 5 中蒸发, 然后通过 平行流蒸发器 5 上端的总集气管 8 和制冷集气管 6 回到压缩机 13, 完成整个制冷循环。制 冷循。
15、环路径为 : 压缩机 13 单向阀 14 冷凝器 11 节流元件 9 制冷进液管 2 总进液 管 4 平行流蒸发器 5 总集气管 8 制冷集气管 6 压缩机 13。 0027 如图 3 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热管模式下, 液电磁阀 10 和气电磁阀 12 均打开, 三通阀 3 操作成使制冷进液管 2 与总进液管 4 之间隔断而热管进液管 1 与总进液 管 4 之间连通, 经冷凝器 11 冷凝后的液体通过液电磁阀 10, 经过热管进液管 1 和总进液管 4 后进入平行流蒸发器 5 中蒸发, 然后通过平行流蒸发器 5 上端的总集气管 8 和热管集气 管 7, 经过气电磁阀 12 后到冷凝。
16、器 11 中冷凝, 完成整个热管循环。热管循环路径为 : 冷凝 器 11 液电磁阀 10 热管进液管 1 总进液管 4 平行流蒸发器 5 总集气管 8 热管 集气管 7 气电磁阀 12 冷凝器 11。 0028 如图 1 至图 3 所示, 制冷集气管 6 具有回油弯结构 15, 回油弯结构 15 为弯管或者 垂直直管结构。由于制冷集气管 6 具有回油弯结构 15, 所以在运行制冷模式时, 压缩机 13 的低压吸气会将回油弯结构中的存积润滑油带回压缩机 13, 实现对压缩机 13 的润滑保护。 0029 另外, 热管进液管1的入口端高于热管进液管1的出口端 ; 热管集气管7的入口端 低于热管集气。
17、管 7 的出口端。换言之, 热管进液管 1 为下降式布置, 且热管集气管 7 采用上 升式布置。这样, 在热管模式下, 冷凝器回液由于重力作用直接汇集到蒸发器的底部, 并在 蒸发器内部蒸发通过热管集气管回到冷凝器, 整个循环的管道阻力大大减小, 热管运行的 稳定性和效率有较大的提升。 0030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优选为基站或机房用热管空调装置。 然而,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可以应用于发热量大的其他空间如电气试验室、 网吧等。 0031 如上所述, 本发明具有两套工作模式即制冷模式和热管模式, 能够以简单的结构 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冷源。 0032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 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 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 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 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017275 A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7275 A 6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7275 A 7 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7275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