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887220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41598.1

申请日:

2013.04.22

公开号:

CN104112960A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1R 24/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中国台湾新北市汐止区新台五路一段88号21楼变更后: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省昆山市综合保税区第一大道168号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变更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24/00申请日:20130422|||公开

IPC分类号:

H01R24/00(2011.01)I; H01R13/633

主分类号:

H01R24/00

申请人: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步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止区新台五路一段88号2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代理人:

严慎;支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该连接器组合件适用于具有电路板的电子装置上,包括:连接器以及连接头;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上,连接器包括具有插槽的绝缘座体,插槽具有在内的第一端与在外的第二端,且第二端的内径大于第一端的内径;连接头连接于电源线的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连接器,连接头包括绝缘部与露出绝缘部外的插头,插头具有邻近绝缘部的第一端与远离绝缘部的第二端,且第一端的外径大于第二端的外径;其中,连接头的插头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间的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连接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端间的形状,使连接头的插头得以互补地对应插接于连接器的插槽中而结合定位。本发明可在电源线受到拉扯时避免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焊点受到损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连接器组合件,该连接器组合件适用于具有一电路板的一电子装置上,该连接器组合件包括:一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连接器包括具有一插槽的一绝缘座体,该插槽具有在内的一第一端与在外的一第二端,且该第二端的内径大于该第一端的内径;以及一连接头,该连接头连接于一电源线的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该连接器,该连接头包括一绝缘部与露出该绝缘部外的一插头,该插头具有邻近该绝缘部的一第一端与远离该绝缘部的一第二端,且该第一端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端的外径;其中,该连接头的该插头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的一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该连接器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端间的一形状,使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得以互补地对应插接于该连接器的该插槽中而结合定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其中该连接器的该插槽内包括相隔离的一第一导电部与至少一第二导电部,且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包括相隔离的一第三导电部与一第四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与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在该插头插固于该插槽时分别接触该第三导电部与该第四导电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其中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为一金属弹片。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其中该连接头的该插头为一锥状体。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其中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圆形。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其中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多边形。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其中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间还具有至少一固定组件,用以提高彼此插接结合的稳固性。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其中该至少一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磁吸组件与一磁吸对应组件而分别设置在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一上。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其中该磁吸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而该磁吸对应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10.  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壳体内;以及一连接器组合件,该连接器组合件包括:一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连接器包括具有一插槽的一绝缘座体,该插槽具有在内的一第一端与在外的一第二端,且该第二端的内径大于该第一端的内径;以及一连接头,该连接头连接于一电源线的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该连接器,该连接头包括一绝缘部与露出该绝缘部外的一插头,该插头具有邻近该绝缘部的一第一端与远离该绝缘部的一第二端,且该第一端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端的外径;其中,该连接头的该插头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的一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该连接器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端间的一形状,使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得以互补地对应插接于该连接器的该插槽中而结合定位。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连接器的该插槽内包括相隔离的一第一导电部与至少一第二导电部,且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包括相隔离的一第三导电部与一第四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与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在该插头插固于该插槽时分别接触该第三导电部与该第四导电部。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为一金属弹片。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连接头的该插头为一锥状体。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圆形。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多边形。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间还具有至少一固定组件,用以提高彼此插接结合的稳固性。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磁吸组件与一磁吸对应组件而分别设置在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一上。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磁吸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而该磁吸对应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

说明书

说明书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在受力时原相插接组合件的二连接器可轻易脱离的连接器组合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现有配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都无法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长时间使用所需要的电力,因此若需要长时间进行复杂且消耗系统资源的工作时,就必须要外接交流市电电源以提供足够的电力来延长使用时间。然而一般交流市电插座都位于墙壁上或是藉由一电源延长线插接至交流市电而延伸至接近使用者的地面或桌上,以供电子装置的电源线插接,因此电源线无可避免的会横跨一些空间,因此电源线会容易被自己或他人拉扯到,或甚至使用者移动电子装置忘记先将电源线拔除,常会导致电源线的连接头施予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侧向的外力拉扯(例如剪力),进而造成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焊点受到损坏。而当此焊点损坏时,可能会造成便携式电子装置无法再继续充电使用,以至于整片电路板报废而只能予以更换新的电路板。有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用来保护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件,便是现今机构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在受力时可脱离连接器的连接头的连接器组合件,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组合件,该连接器组合件适用于具有一电路板的一电子装置上,该连接器组合件包含:一连接器以及一连接头;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连接器包括具有一插槽的一绝缘座体,该插槽具有在内的一第一端与在外的一第二端,且该第二端的内径大于该第一端的内径;该连接头连接于一电源线的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该连接器,该连接头包括一绝缘部与露出该绝缘部外的一插头,该插头具有邻近该绝缘部的一第一端与远离该绝缘部的一第二端,且该第一端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端的外径;其中,该连接头的该插头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的一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该连接器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端间的一形状,使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得以互补地对应插接于该连接器的该插槽中而结合定位。
本发明还公开该连接器的该插槽内包含有相隔离的一第一导电部与至少一第二导电部,且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包含有相隔离的一第三导电部与一第四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与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在该插头插固于该插槽时分别接触该第三导电部与该第四导电部。
本发明还公开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为一金属弹片。
本发明还公开该连接头的该插头为一锥状体。
本发明还公开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圆形。
本发明还公开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多边形。
本发明还公开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间还具有至少一固定组件,用以提高彼此插接结合的稳固性。
本发明还公开该至少一固定组件包括有至少一磁吸组件与一磁吸对应组件而分别设置在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一上。
本发明还公开该磁吸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而该磁吸对应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含:一壳体、一电路板以及一连接器组合件;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壳体内;该连接器组合件包含:一连接器以及一连接头;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连接器包括具有一插槽的一绝缘座体,该插槽具有在内的一第一端与在外的一第二端,且该第二端的内径大于该第一端的内径;该连接头连接于一电源线的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该连接器,该连接头包括一绝缘部与露出该绝缘部外的一插头,该插头具有邻近该绝缘部的一第一端与远离该绝缘部的一第二端,且该第一端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端的外径;其中,该连接头的该插头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的一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该连接器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端间的一形状,使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得以互补地对应插接于该连接器的该插槽中而结合定位。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藉由设置锥形的插头于连接头与具有锥形的插槽的连接器,使连接头插固于该连接器且受外力拉扯时,连接头会自动脱离于连接器。因此解决先前技术中,当电源线受到拉扯时,与电源线连接的连接头会施予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侧向外力,进而造成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焊点受到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线与连接头的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线与连接头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头插固于连接器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50   电子装置        621  第二端
52   壳体            623  第一端
54   电路板          625  第三导电部
56   连接器组合件    627  第四导电部
58   连接器          63   插槽
581  内壁            64   磁吸组件
583  第一端          65   绝缘部
585  第二端          66   磁吸对应件
587  第一导电部      67   插头
589  第二导电部      F    外力
59   绝缘座体        N    正向力
60   电源线          Nx   分力
61   金属壳          Ny   分力
62   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50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可为便携式的一笔记本型计算机,但并不以此为限,亦可为桌上型计算机或是其他便携式或固定式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50包含有一壳体52、一电路板54以及一连接器组合件56。其中,壳体52用来包覆电子装置50运作所需的电子组件,例如CPU、硬盘、风扇、存储器、扩展卡等。电路板54设置于壳体52内,电路板54可为一主机板,且前述电子组件如CPU、硬盘、风扇、存储器、扩展卡等皆可设置或耦接于电路板54上。连接器组合件56包含有一连接器58以及连接于一电源线60末端的一连接头62,当连接头62接合于连接器58时,可通过电源线60输入外部电力给电子装置50使用。
请参考图3至图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58的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线60与连接头62的组件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线60与连接头62的侧视图。连接器58设置于电路板54的一侧缘上而露出于电子装置50外,连接器58为一插座型(socket type)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59与包覆在该绝缘座体59外部的金属壳61,绝缘座体59具有一插槽63,插槽63环周为一内壁581,而插槽63朝内封闭或 部分封闭的一端为第一端583而朝外开放的一端为第二端585。其中第二端585的内径大于第一端583的内径,也就是说连接器58的内壁581的内径沿轴向向内缩减,而形成为一截头圆锥空间。
如图4所示,连接头62连接于电源线60的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连接器58。连接头62包括有一绝缘部65与露出该绝缘部65外的一金属插头67,插头67包括有邻近绝缘部65的一第一端623与远离绝缘部65的一第二端621,第一端623的外径大于第二端621的外径,也就是说连接头62的插头67外径沿轴向向外缩减,而形成为一截头圆锥状而恰互补相对应于前述连接器58的插槽63形状,意即连接头62的插头67的第一端623与第二端621间的一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连接器58的第二端585与第一端583间的一形状,使连接头62的插头67得以互补地对应插接于连接器58的插槽63中而结合定位。此互补相对应的结构设计可使连接头62插头67插固于图3所示的连接器58的插槽63中且不慎受侧向外力推挤时,插头67顺着插槽63的斜状内壁581的反作用力推动而顺利脱离于插槽63。
在本发明中,连接头62的插头67与连接器58的插槽63也可具有其他不同形状的结构设计,例如连接器58的插槽63可形成一锥状结构(如角锥状结构),且连接头62的插头67可相对应地为一锥状体(如角锥状体),只要符合插槽63内侧的第一端583内径比外侧第二端585小以及连接头62的插头67的内侧第一端623比外侧第二端621大这样的互补对应关系的结构设计即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此外,如图3与图4所示,在此实施例中,连接器58的插槽63与连接头62的插头67在径向断面上可分别为一圆形,但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分别为在截面上为一矩形或多边形,例如可设计适用于USB连接端子的结构设计,其视实际设计需求而定。
如图3与图4所示,连接器58的插槽63中包含有位于中心的一第一导电部587与位于内壁581而与第一导电部587隔开分离的至少一第二导电部589,对应地,连接头62的插头67包含有位于中心的一第三导电部625与环绕并隔离于第三导电部625的一第四导电部627,第一导电部587与至少一第二导电部589在连接头62的插头67插固于连接器58的插槽63时分别接触第三导电部625与第四导电部627。因此第一导电部587电性连接于第三导电部625,而至少一第二导电部589电性连接于第四导电部627。于是电源线60所连接的外部电源可通过第一导电部587、至少一第二导电部589、第三导电部625以及第四导电部627的电性接触将电力传送至电路板54,藉以供给电子装置50运作所需的电力。其中,第一导电部587与第三导电部625可设计为电性正极,而至少一第二导电部589与第四导电部627可设计为电性负极,但不限于此设计。此外,各第二导电部589可为一金属弹片结构,其用来在插头67插固于插槽63时夹持第四导电部627,以使连接头62稳固地插固于连接器58。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头62插固于连接器58的示意图,由于连接头62的插头67为圆锥形且连接器58的插槽63也互补对应地为一圆锥形,因此插头67仍可顺利地插入插槽63内而结合,只是当连接头62万一不慎受到一非平行于插头67轴 心的侧向外力F推挤时,插头67将受插槽63的内壁581的斜面所产生的正向力N的分力Nx推动而能在X方向脱离插槽63。意即当电源线60不慎受到拉扯时,连接头62可因为连接头62与连接器58的斜面结合结构设计而适时地自动脱离于连接器58,以避免连接器58与电路板54之间的焊点受到损坏,进而造成整个电路板54损坏而无法使用。
一般而言,由插头67与插槽63间的紧配合或利用第二导电部589为弹性结构而能使插头67与插槽63间已可保持良好的结合,只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器58与连接头62之间还可以设置至少一相对应的固定组件,用以提高彼此插接结合的稳固性,以确保在一定外力F之上连接器58与连接头62才可分离,其方式之一可为一般常见的凹点与凸点相配合的卡合结构,或是如图2与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连接头62邻近插头67处还包含有一磁吸组件64,藉以直接与连接器58的金属壳产生磁吸效应而增强结合的稳固性。或者壳体52在邻近连接器58处还包含有一磁吸对应件66,在此实施例中,磁吸组件64可为一磁铁或是可由磁铁吸引的材质构成,例如为一铁件等,而磁吸对应件66可同样为一磁铁或是可由磁铁吸引的材质构成,例如为一铁件等。换言之,只要是能利用磁吸效力增强连接头62与连接器58之间结合稳固性而不论磁铁是位于连接头62或连接器58上均可,甚至若壳体52或连接器58上设置有例如磁铁的磁吸组件时,连接头62的磁吸对应件可为其铁质金属插头67本身而毋须再增设磁铁或铁件于其上,相对地,若连接头62上设有例如磁铁的磁吸组件时,连接器58的磁吸对应件可为其铁质金属壳本身而毋须再增设磁铁或铁件于其上。
相比先前技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藉由设置锥形的插头于连接头与具有锥形的插槽的连接器,使连接头插固于该连接器且受外力拉扯时,连接头会自动脱离于连接器。因此解决先前技术中,当电源线受到拉扯时,与电源线连接的连接头会施予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侧向外力,进而造成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焊点受到损坏的问题。

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1296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22 CN 104112960 A (21)申请号 201310141598.1 (22)申请日 2013.04.22 H01R 24/00(2011.01) H01R 13/633(2006.01) (71)申请人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止区新台五路一段 88 号 21 楼 申请人 纬创资通 (昆山)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刘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69 代理人 严慎 支媛 (54) 发明名称 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 (5。

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 该连接器组合件适用于具有电路板的电子装置 上, 包括 : 连接器以及连接头 ; 连接器设置于电路 板上, 连接器包括具有插槽的绝缘座体, 插槽具有 在内的第一端与在外的第二端, 且第二端的内径 大于第一端的内径 ; 连接头连接于电源线的一端 且用来插固于连接器, 连接头包括绝缘部与露出 绝缘部外的插头, 插头具有邻近绝缘部的第一端 与远离绝缘部的第二端, 且第一端的外径大于第 二端的外径 ; 其中, 连接头的插头的第一端与第 二端间的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连接器的第二端与第 一端间的形状, 使连接头的插头得以互补地对应 插接于连接器的插槽中而结合定。

3、位。本发明可在 电源线受到拉扯时避免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焊 点受到损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12960 A CN 104112960 A 1/2 页 2 1. 一种连接器组合件, 该连接器组合件适用于具有一电路板的一电子装置上, 该连接 器组合件包括 : 一连接器, 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该连接器包括具有一插槽的一绝缘座体, 该插 槽具有在内的一第一端与在外的一第二端, 且该第二端的内径大于该第一端的内。

4、径 ; 以及 一连接头, 该连接头连接于一电源线的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该连接器, 该连接头包括一 绝缘部与露出该绝缘部外的一插头, 该插头具有邻近该绝缘部的一第一端与远离该绝缘部 的一第二端, 且该第一端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端的外径 ; 其中, 该连接头的该插头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的一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该连接器的 该第二端与该第一端间的一形状, 使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得以互补地对应插接于该连接器的 该插槽中而结合定位。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 其中该连接器的该插槽内包括相隔离的一第一 导电部与至少一第二导电部, 且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包括相隔离的一第三导电部与一第四导 电部, 该第一导电部。

5、与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在该插头插固于该插槽时分别接触该第三导电 部与该第四导电部。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 其中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为一金属弹片。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 其中该连接头的该插头为一锥状体。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 其中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圆形。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 其中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多边形。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 其中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间还具有至少一固 定组件, 用以提高彼此插接结合的稳固性。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 其中该至少一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磁吸组。

6、件与 一磁吸对应组件而分别设置在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一上。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 其中该磁吸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 而该磁吸对应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 10. 一种电子装置, 该电子装置包括 : 一壳体 ; 一电路板, 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壳体内 ; 以及 一连接器组合件, 该连接器组合件包括 : 一连接器, 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该连接器包括具有一插槽的一绝缘座体, 该插 槽具有在内的一第一端与在外的一第二端, 且该第二端的内径大于该第一端的内径 ; 以及 一连接头, 该连接头连接于一电源线的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该连接器, 该连接头包括一 绝缘部与露出该绝。

7、缘部外的一插头, 该插头具有邻近该绝缘部的一第一端与远离该绝缘部 的一第二端, 且该第一端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端的外径 ; 其中, 该连接头的该插头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的一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该连接器的 该第二端与该第一端间的一形状, 使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得以互补地对应插接于该连接器的 该插槽中而结合定位。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该连接器的该插槽内包括相隔离的一第一导 电部与至少一第二导电部, 且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包括相隔离的一第三导电部与一第四导电 部, 该第一导电部与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在该插头插固于该插槽时分别接触该第三导电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12960 。

8、A 2 2/2 页 3 与该第四导电部。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为一金属弹片。 13.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该连接头的该插头为一锥状体。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圆形。 15.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多边形。 16.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间还具有至少一固定 组件, 用以提高彼此插接结合的稳固性。 17.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该至少一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磁吸组件与一 磁吸对应组件而分别设置在该连接器。

9、与该连接头之一上。 18. 如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该磁吸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 而 该磁吸对应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12960 A 3 1/4 页 4 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 尤指一种具有在受力时原相插接组合 件的二连接器可轻易脱离的连接器组合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来说, 现有配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都无法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长时间 使用所需要的电力, 因此若需要长时间进行复杂且消耗系统资源的工作时, 就必须要外接 交流市电电源以提供足够的电力来延。

10、长使用时间。 然而一般交流市电插座都位于墙壁上或 是藉由一电源延长线插接至交流市电而延伸至接近使用者的地面或桌上, 以供电子装置的 电源线插接, 因此电源线无可避免的会横跨一些空间, 因此电源线会容易被自己或他人拉 扯到, 或甚至使用者移动电子装置忘记先将电源线拔除, 常会导致电源线的连接头施予便 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侧向的外力拉扯 (例如剪力) , 进而造成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焊点 受到损坏。 而当此焊点损坏时, 可能会造成便携式电子装置无法再继续充电使用, 以至于整 片电路板报废而只能予以更换新的电路板。有鉴于此, 如何设计出一种用来保护连接器的 连接器组合件, 便是现今机构设计的一个重要。

11、课题。 0003 因此, 需要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在受力时可脱离连接器的连接头的连接器组合件, 以解决上 述的问题。 0005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组合件, 该连接器组合件适用于具有一电路板的一电子装 置上, 该连接器组合件包含 : 一连接器以及一连接头 ; 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该连接 器包括具有一插槽的一绝缘座体, 该插槽具有在内的一第一端与在外的一第二端, 且该第 二端的内径大于该第一端的内径 ; 该连接头连接于一电源线的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该连接 器, 该连接头包括一绝缘部与露出该绝缘部外的一插头, 该插头具有邻近该绝。

12、缘部的一第 一端与远离该绝缘部的一第二端, 且该第一端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端的外径 ; 其中, 该连接头 的该插头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的一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该连接器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 端间的一形状, 使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得以互补地对应插接于该连接器的该插槽中而结合定 位。 0006 本发明还公开该连接器的该插槽内包含有相隔离的一第一导电部与至少一第二 导电部, 且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包含有相隔离的一第三导电部与一第四导电部, 该第一导电 部与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在该插头插固于该插槽时分别接触该第三导电部与该第四导电 部。 0007 本发明还公开该至少一第二导电部为一金属弹片。 0008 本发明还公开该连接。

13、头的该插头为一锥状体。 0009 本发明还公开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圆形。 说 明 书 CN 104112960 A 4 2/4 页 5 0010 本发明还公开该插头的径向断面为多边形。 0011 本发明还公开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间还具有至少一固定组件, 用以提高彼此插 接结合的稳固性。 0012 本发明还公开该至少一固定组件包括有至少一磁吸组件与一磁吸对应组件而分 别设置在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头之一上。 0013 本发明还公开该磁吸组件可为一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 而该磁吸对应组件可为一 磁铁或是一含铁物质。 0014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子装置, 该电子装置包含 : 一壳体、 一电路板以及一连接器组 。

14、合件 ; 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壳体内 ; 该连接器组合件包含 : 一连接器以及一连接头 ; 该连接器 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该连接器包括具有一插槽的一绝缘座体, 该插槽具有在内的一第一端 与在外的一第二端, 且该第二端的内径大于该第一端的内径 ; 该连接头连接于一电源线的 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该连接器, 该连接头包括一绝缘部与露出该绝缘部外的一插头, 该插头 具有邻近该绝缘部的一第一端与远离该绝缘部的一第二端, 且该第一端的外径大于该第二 端的外径 ; 其中, 该连接头的该插头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的一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该连 接器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端间的一形状, 使该连接头的该插头得以互补地对应插接于该连。

15、 接器的该插槽中而结合定位。 0015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藉由设置锥形的插头于连接头与具有锥形的插槽的连接器, 使 连接头插固于该连接器且受外力拉扯时, 连接头会自动脱离于连接器。因此解决先前技术 中, 当电源线受到拉扯时, 与电源线连接的连接头会施予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侧向外力, 进而 造成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焊点受到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17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件示意图。 0019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线与连接头的组件示意图。 0020 图 5 为。

16、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线与连接头的侧视图。 0021 图 6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头插固于连接器的示意图。 0022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 0023 50 电子装置 621 第二端 0024 52 壳体 623 第一端 0025 54 电路板 625 第三导电部 0026 56 连接器组合件 627 第四导电部 0027 58 连接器 63 插槽 0028 581 内壁 64 磁吸组件 0029 583 第一端 65 绝缘部 0030 585 第二端 66 磁吸对应件 0031 587 第一导电部 67 插头 0032 589 第二导电部 F 外力 说 明 书 CN 104112960 A 5 3。

17、/4 页 6 0033 59 绝缘座体 N 正向力 0034 60 电源线 Nx 分力 0035 61 金属壳 Ny 分力 0036 62 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请参考图 1 与图 2,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 50 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 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 50 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 50 可为便携式 的一笔记本型计算机, 但并不以此为限, 亦可为桌上型计算机或是其他便携式或固定式的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 50 包含有一壳体 52、 一电路板 54 以及一连接器组合件 56。其中, 壳 体 52 用来包覆电子装置 50 运作所需的电子组件, 。

18、例如 CPU、 硬盘、 风扇、 存储器、 扩展卡等。 电路板 54 设置于壳体 52 内, 电路板 54 可为一主机板, 且前述电子组件如 CPU、 硬盘、 风扇、 存储器、 扩展卡等皆可设置或耦接于电路板 54 上。连接器组合件 56 包含有一连接器 58 以 及连接于一电源线 60 末端的一连接头 62, 当连接头 62 接合于连接器 58 时, 可通过电源线 60 输入外部电力给电子装置 50 使用。 0038 请参考图 3 至图 5,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 58 的组件示意图, 图 4 为本发 明实施例的电源线 60 与连接头 62 的组件示意图, 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

19、源线 60 与连接 头 62 的侧视图。连接器 58 设置于电路板 54 的一侧缘上而露出于电子装置 50 外, 连接器 58 为一插座型 (socket type) 连接器, 包括有绝缘座体 59 与包覆在该绝缘座体 59 外部的 金属壳61, 绝缘座体59具有一插槽63, 插槽63环周为一内壁581, 而插槽63朝内封闭或部 分封闭的一端为第一端 583 而朝外开放的一端为第二端 585。其中第二端 585 的内径大于 第一端 583 的内径, 也就是说连接器 58 的内壁 581 的内径沿轴向向内缩减, 而形成为一截 头圆锥空间。 0039 如图 4 所示, 连接头 62 连接于电源线 。

20、60 的一端且用来插固于连接器 58。连接头 62 包括有一绝缘部 65 与露出该绝缘部 65 外的一金属插头 67, 插头 67 包括有邻近绝缘部 65 的一第一端 623 与远离绝缘部 65 的一第二端 621, 第一端 623 的外径大于第二端 621 的 外径, 也就是说连接头62的插头67外径沿轴向向外缩减, 而形成为一截头圆锥状而恰互补 相对应于前述连接器 58 的插槽 63 形状, 意即连接头 62 的插头 67 的第一端 623 与第二端 621 间的一形状实质上相当于连接器 58 的第二端 585 与第一端 583 间的一形状, 使连接头 62 的插头 67 得以互补地对应插。

21、接于连接器 58 的插槽 63 中而结合定位。此互补相对应的 结构设计可使连接头 62 插头 67 插固于图 3 所示的连接器 58 的插槽 63 中且不慎受侧向外 力推挤时, 插头 67 顺着插槽 63 的斜状内壁 581 的反作用力推动而顺利脱离于插槽 63。 0040 在本发明中, 连接头 62 的插头 67 与连接器 58 的插槽 63 也可具有其他不同形状 的结构设计, 例如连接器58的插槽63可形成一锥状结构 (如角锥状结构) , 且连接头62的插 头 67 可相对应地为一锥状体 (如角锥状体) , 只要符合插槽 63 内侧的第一端 583 内径比外 侧第二端 585 小以及连接头。

22、 62 的插头 67 的内侧第一端 623 比外侧第二端 621 大这样的互 补对应关系的结构设计即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此外, 如图 3 与图 4 所示, 在此实施例中, 连 接器 58 的插槽 63 与连接头 62 的插头 67 在径向断面上可分别为一圆形, 但可不限于此, 例 如也可分别为在截面上为一矩形或多边形, 例如可设计适用于 USB 连接端子的结构设计, 说 明 书 CN 104112960 A 6 4/4 页 7 其视实际设计需求而定。 0041 如图 3 与图 4 所示, 连接器 58 的插槽 63 中包含有位于中心的一第一导电部 587 与位于内壁 581 而与第一导电部 58。

23、7 隔开分离的至少一第二导电部 589, 对应地, 连接头 62 的插头 67 包含有位于中心的一第三导电部 625 与环绕并隔离于第三导电部 625 的一第四 导电部627, 第一导电部587与至少一第二导电部589在连接头62的插头67插固于连接器 58 的插槽 63 时分别接触第三导电部 625 与第四导电部 627。因此第一导电部 587 电性连 接于第三导电部625, 而至少一第二导电部589电性连接于第四导电部627。 于是电源线60 所连接的外部电源可通过第一导电部 587、 至少一第二导电部 589、 第三导电部 625 以及第 四导电部 627 的电性接触将电力传送至电路板 。

24、54, 藉以供给电子装置 50 运作所需的电力。 其中, 第一导电部 587 与第三导电部 625 可设计为电性正极, 而至少一第二导电部 589 与第 四导电部 627 可设计为电性负极, 但不限于此设计。此外, 各第二导电部 589 可为一金属弹 片结构, 其用来在插头67插固于插槽63时夹持第四导电部627, 以使连接头62稳固地插固 于连接器 58。 0042 如图 6 所示, 图 6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头 62 插固于连接器 58 的示意图, 由于连 接头 62 的插头 67 为圆锥形且连接器 58 的插槽 63 也互补对应地为一圆锥形, 因此插头 67 仍可顺利地插入插槽 63 。

25、内而结合, 只是当连接头 62 万一不慎受到一非平行于插头 67 轴心 的侧向外力 F 推挤时, 插头 67 将受插槽 63 的内壁 581 的斜面所产生的正向力 N 的分力 Nx 推动而能在 X 方向脱离插槽 63。意即当电源线 60 不慎受到拉扯时, 连接头 62 可因为连接 头62与连接器58的斜面结合结构设计而适时地自动脱离于连接器58, 以避免连接器58与 电路板 54 之间的焊点受到损坏, 进而造成整个电路板 54 损坏而无法使用。 0043 一般而言, 由插头 67 与插槽 63 间的紧配合或利用第二导电部 589 为弹性结构而 能使插头 67 与插槽 63 间已可保持良好的结合。

26、, 只是在其他实施例中, 连接器 58 与连接头 62 之间还可以设置至少一相对应的固定组件, 用以提高彼此插接结合的稳固性, 以确保在 一定外力 F 之上连接器 58 与连接头 62 才可分离, 其方式之一可为一般常见的凹点与凸点 相配合的卡合结构, 或是如图 2 与图 6 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连接头 62 邻 近插头 67 处还包含有一磁吸组件 64, 藉以直接与连接器 58 的金属壳产生磁吸效应而增强 结合的稳固性。 或者壳体52在邻近连接器58处还包含有一磁吸对应件66, 在此实施例中, 磁吸组件 64 可为一磁铁或是可由磁铁吸引的材质构成, 例如为一铁件等, 而磁吸对应。

27、件 66 可同样为一磁铁或是可由磁铁吸引的材质构成, 例如为一铁件等。 换言之, 只要是能利用磁 吸效力增强连接头 62 与连接器 58 之间结合稳固性而不论磁铁是位于连接头 62 或连接器 58 上均可, 甚至若壳体 52 或连接器 58 上设置有例如磁铁的磁吸组件时, 连接头 62 的磁吸 对应件可为其铁质金属插头 67 本身而毋须再增设磁铁或铁件于其上, 相对地, 若连接头 62 上设有例如磁铁的磁吸组件时, 连接器 58 的磁吸对应件可为其铁质金属壳本身而毋须再 增设磁铁或铁件于其上。 0044 相比先前技术,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藉由设置锥形的插头于连接头与具有锥形的插 槽的连接器, 使。

28、连接头插固于该连接器且受外力拉扯时, 连接头会自动脱离于连接器。 因此 解决先前技术中, 当电源线受到拉扯时, 与电源线连接的连接头会施予电子装置的连接器 侧向外力, 进而造成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焊点受到损坏的问题。 说 明 书 CN 104112960 A 7 1/6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12960 A 8 2/6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12960 A 9 3/6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12960 A 10 4/6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12960 A 11 5/6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12960 A 12 6/6 页 13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12960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