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室线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门室线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87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1 CN 104078781 A (21)申请号 201410319384.3 (22)申请日 2014.07.07 H01R 13/02(2006.01) H01R 13/03(2006.01) H01R 13/50(2006.01) H01R 13/52(2006.01) H01R 13/502(2006.01) H01R 13/73(2006.01) H01R 31/06(2006.01) (71)申请人 南通大地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永和路 8 号 (72)发明人 蒋明。
2、泉 陈龙全 王小江 吉佳莉 武斌 葛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43 代理人 顾伯兴 (54) 发明名称 气门室线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门室线束, 包含上端接 口部位、 中间固定支架、 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 位和六个接口端子, 上端接口内设置有封压环和 锁紧盖, 六个接口端子穿过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 接部位并且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上端接口部 位上侧开有与接口匹配的螺纹槽, 并且上端接口 部位、 中间固定支架和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 位一次整体成型。 通过这样的设计, 本发明的气门 室线束将六个接口端子整合在一起, 结构简单, 减 少了需要。
3、的本体数量, 增加了单个气门室线束的 功能并且体积更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8781 A CN 104078781 A 1/1 页 2 1. 一种气门室线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门室线束包括上端接口部位 (1) 、 中间固定支 架 (2) 、 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和六个接口端子 (4) ; 所述上端接口部位 (1) 为空心 的圆柱体, 外侧上端开有用于和匹配接口卡接的螺旋槽, 且上端接口部。
4、位 (1) 内设置有封压 环 (5) , 封压环 (5) 上设置有锁紧盖 (6) ; 所述中间固定支架 (2) 为扁平的梯形支架, 并且开 有用于固定的螺孔 ; 所述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为圆柱体, 所述六个接口端子 (4) 穿过发 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并且沿上端接口部位 (1) 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所述发动机缸内 连接部位 (3) 上套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7)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气门室线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封压环 (5) 和锁紧盖 (6) 上开有 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槽, 上端接口部位 (1) 内侧设置有与定位槽匹配的筋状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门室。
5、线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外侧设 置有封油环。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气门室线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端接口部位 (1) 、 中间固定支 架 (2) 和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整体一次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室线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六个接口端子 (4) 采用耐高温 的金属端子并配合耐高温导线匹配使用, 减小了接口端子 (4) 的直径大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78781 A 2 1/2 页 3 气门室线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门室线束, 尤其涉及一种六端子的气门室线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6、 发动机内为了安全及使用方便等考虑, 会在发动机内设置传感器等辅助器 件, 这样就需要比较多的接线接口, 而发动机上也需要设置接口的本体, 传统的缸内线本体 为 4 端子接口, 随着发动机内功能的增加, 如果继续使用这样 4 端子接口, 就需要在发动机 上设置更多的缸内线本体, 这样外形上十分不美观, 且操作起来比较乱且繁琐, 并且本体太 多会对发动机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 提供一种六端子的气门室线束。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气门室线束, 包括上端接口部位、 中 间固定支架、 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和六个接口端子 ;。
7、 上端接口部位为空心的圆柱体, 外侧上端开有用于和匹配接口卡接的螺旋槽, 且上端接口部位内设置有封压环, 封压环上 侧设置有锁紧盖 ; 中间固定支架为扁平的梯形支架, 并且开有用于固定的螺孔 ; 发动机缸 内连接部位为圆柱体, 六个接口端子穿过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并且沿上端接口部位的圆周 方向等间距分布, 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上套有密封圈。 0005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 封压环和锁紧盖上开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槽, 上端 接口部位内侧设置有与定位槽匹配的筋状突起。 0006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 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外侧设置有封油环。 0007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 上端接口部位、。
8、 中间固定支架和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 接部位整体一次成型。 0008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 六个接口端子采用耐高温的金属端子并配合耐高温导 线匹配使用, 减小了接口端子的直径大小。 000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本发明的气门室线束结构简单且通过简单的机构将六个接口端子设置在一起, 实现了 六端子的气门室线束, 并且经过一定的优化处理, 通过选用耐高温端子及导线配合, 减小端 子直径大小, 从而减小了气门室线束的大小, 降低了气门室线束对发动机的影响。 0010 附图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的气门室线束的主视图 ; 图 2 是本发明的气门室线束的俯视图 ; 图中标号 : 。
9、1-上端接口部位、 2-中间固定支架、 3-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4-接口 端子、 5- 封压环、 6- 锁紧盖、 7- 密封圈。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该实施 说 明 书 CN 104078781 A 3 2/2 页 4 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2 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气门室线束包含上端接口部位1、 中间固定支架2、 下端的发 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和六个接口端子 4, 并且上端接口部位 1、 中间固定支架 2 和下端的发 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通过磨具整体一次成型, 。
10、这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 略去的装配的过程, 同时一次成型部件的强度更大, 保证了气门室线束的牢固性。 0013 上端接口部位 1 为空心的圆柱体, 外侧上端开有用于和匹配接口卡接的螺旋槽, 且上端接口部位 1 内设置有封压环 5, 封压环 5 上设置有锁紧盖 6。这样通过封压环 5 保证 了整个气门室线束的上端接口部位 1 和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之间的密封性, 防止 发动机上的油从下端的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向上端接口部位 1 渗漏, 并且通过锁紧盖 6 锁紧固定, 这样既固定了封压环 5 同时也对六个接口端子形成支撑。同时封压环 5 和锁紧 盖6上开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槽, 上端。
11、接口部位1内侧设置有与定位槽匹配的筋状突起。 通过这样的设计, 保证封压环 5 和锁紧盖 6 在安装的时候能够对准到位, 保证封压环 5 和锁 紧盖 6 内的开孔能够与六个接口端子 4 的位置完全对准, 避免产生位移而使封压环 5 形变 而导致密封性能减弱。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上套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7。 0014 中间固定支架 2 为扁平的梯形支架, 并且开有用于固定的螺孔, 通过螺孔将整个 气门室线束固定在发动机上。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为圆柱体, 六个接口端子 4 穿过发动 机缸内连接部位 3 并且沿上端接口部位 1 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并且六个接口端子 4 采 用耐高温的金属端子。
12、并配合耐高温导线匹配使用, 这样减小了接口端子 4 的直径大小, 从 而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分布, 减小了整个气门室线束的体积大小, 节约了成本且减小了气 门室线束对发动机的影响。同时在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外侧设置有封油环, 这样可以保 证在发动机缸内连接部位 3 与发动机的连接位置不会有油渗漏出来。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气门室线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六接口端子的气 门室线束, 这样结构简单, 且通过六端子的设计, 减少了需要的气门室线束的数量, 减小了 对发动的影响, 并且本体数量较少, 也避免了影响发动机的美观, 也避免了操作的繁琐性。 同时采用耐高温端子和导线配合, 减小了端子直径大小, 从而减小了整个气门室线束的体 积, 节约了材料成本, 同时也减小了气门室线束对发动机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4078781 A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78781 A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7878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