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86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1 CN 104078640 A (21)申请号 201410336053.0 (22)申请日 2014.07.15 H01M 2/30(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国泰之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3138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小河 建设路 8 号 (72)发明人 周志雄 王更生 张宝库 殷永新 马阳 杨岳军 周国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代理人 孙彬 (54) 发明名称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
2、 艺, 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汇流排成型 ;(2) 密封 盘极柱加工 ;(3) 汇流排与密封盘极柱的密封盘 焊接 ;(4) 汇流排开槽, 形成多个汇流片, 并且相 邻的汇流片具有间隔槽 ;(5) 汇流片的入口处倒 角 ;(6) 汇流片的下部的边棱处倒角 ;(7) 镀镍处 理。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动力电池极柱体的自身内 阻比较小, 而且简化了工艺, 降低了材料损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8640 A CN 1。
3、04078640 A 1/1 页 2 1.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 (1) 汇流排成型 ; (2) 密封盘极柱加工 ; (3) 汇流排与密封盘极柱的密封盘焊接 ; (4) 汇流排开槽, 形成多个汇流片, 并且相邻的汇流片具有间隔槽 ; (5) 汇流片的入口处倒角 ; (6) 汇流片的下部的边棱处倒角 ; (7) 镀镍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步骤 (1) 中, 汇流排是通过冲压成型或是浇注成型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步骤 。
4、(3) 中, 汇流排与密封盘极柱的密封盘焊接采用的是高频焊接方式。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 步骤 (3) 中, 汇流排与密封盘极柱的焊接处具有 0.1 100mm 的熔接深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汇流排和 / 或 密封盘极柱由不锈钢或纯铁或铝或铜材料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步骤 (4) 中, 所述的间隔槽的宽度为 0.1 10mm。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
5、于 : 所述的汇流片 的入口处和下部的倒角为直角倒角或圆弧倒角, 直角倒角的倒角角度为 1 89。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步骤 (4) 中, 所述的汇流片的厚度为 0.1 50mm。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加工完成之后 进行表面镀镍处理, 镀镍采用化学镀镍或电镀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78640 A 2 1/2 页 3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该加工工艺制备的动力电池极柱体适 用于锂离子电池、 镍氢电。
6、池、 镍镉电池、 镍碳电池及其他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车用动力电池极柱体特别是锂离子电池采用的铆接工艺, 铆接工艺只能确 保两个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物理连接的方式, 并非为一整体, 长期使用可能存在由 于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铆接部位产生间隙, 同时还有可能因为发热或者其他 原因导致铆接部位产生氧化膜, 导致连接内阻增大, 另外, 以前的极柱体制作工艺复杂, 材 料损耗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 工工艺, 它制备的动力电池极柱体的自身内阻比较小, 而且简化了工艺, 降低了材料损耗。 0004 。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 包 含以下几个步骤 : 0005 (1) 汇流排成型 ; 0006 (2) 密封盘极柱加工 ; 0007 (3) 汇流排与密封盘极柱的密封盘焊接 ; 0008 (4) 汇流排开槽, 形成多个汇流片, 并且相邻的汇流片具有间隔槽 ; 0009 (5) 汇流片的入口处倒角 ; 0010 (6) 汇流片的下部的边棱处倒角 ; 0011 (7) 镀镍处理。 0012 进一步, 在所述的步骤 (1) 中, 汇流排是通过冲压成型或是浇注成型的。 0013 进一步, 在所述的步骤 (3) 中, 汇流排与密封盘极柱的密封盘焊接采用的。
8、是高频 焊接方式。 0014 进一步, 汇流排与密封盘极柱的焊接处具有 0.1 100mm 的熔接深度。 0015 进一步, 汇流排和 / 或密封盘极柱由不锈钢或纯铁或铝或铜材料制成。 0016 进一步, 在所述的步骤 (4) 中, 所述的间隔槽的宽度为 0.1 10mm。 0017 进一步, 所述的汇流片的入口处和下部的倒角为直角倒角或圆弧倒角, 直角倒角 的倒角角度为 1 89。 0018 进一步, 在所述的步骤 (4) 中, 所述的汇流片的厚度为 0.1 50mm。 0019 进一步, 加工完成之后进行表面镀镍处理, 镀镍采用化学镀镍或电镀镍。 0020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 由于焊接。
9、极柱体的倒角设计有利于实现机械自动化装 配, 可以有效避免极柱体装配过程中给电池极耳带来的损伤, 同时通过焊接来实现密封盘 极柱和汇流排的连接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极柱体内阻。 说 明 书 CN 104078640 A 3 2/2 页 4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为本发明的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 0022 图 2 为本发明的动力电池极柱体加工工艺的制造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 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如图 1、 2 所示, 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极柱体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
10、0025 步骤 S101, 汇流排成型 : 0026 利用模具将材料 101 做成如图 2 中所示的汇流排半成品 102 的形状, 此汇流排成 型是通过冲压成型或是浇注成型的。 0027 步骤 S102, 密封盘极柱加工 : 0028 采用机加工方式通过原材料 201 加工出如图 2 中所示的密封盘极柱半成品 202。 0029 步骤 S103, 汇流排与密封盘极柱的密封盘焊接 : 0030 采用高频焊接方式将汇流排半成品 102 与密封盘极柱半成品 202 焊接起来, 形成 动力电池极柱体第一半成品 301 ; 焊接处具有 0.1 100mm 的熔接深度。 0031 步骤 S104, 汇流排。
11、开槽, 形成动力电池极柱体第二半成品 302, 间隔槽 12 的宽度 可以为 0.1 10mm, 该宽度指的是相邻的汇流片之间的间距 ; 汇流片的厚度可以为 0.1 50mm, 该厚度指的是汇流片在间隔槽的宽度方向的垂直方向的厚度。 0032 步骤 S105, 汇流片 13 入口倒角, 形成动力电池极柱体第三半成品 303。 0033 步骤 S106, 汇流片 13 下部的边棱倒角, 形成动力电池极柱体第四半成品 304。所 述的汇流片13的入口处和下部的倒角为直角倒角或圆弧倒角, 直角倒角的倒角角度为1 89。本实施例采用直角倒角, 倒角角度选 45。 0034 步骤 S107, 镀镍, 形。
12、成动力电池极柱体成品 305, 为了防止极柱体在使用过程中被 腐蚀, 对极柱体整体进行镀镍处理, 镀镍可以采用化学镀, 也可以采用电镀镍, 本实施例采 用化学镀镍。 0035 汇流排和 / 或密封盘极柱由不锈钢或纯铁或铝或铜材料制成, 但不限于此。 0036 将制备的动力电池极柱体测试其电阻, 比较低, 同时在制备过程中, 也降低了材料 的损耗。 0037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 进一步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078640 A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78640 A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78640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