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焊片、双线圈继电器及其装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线圈焊片、双线圈继电器及其装配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5751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1.19 CN 104157515 A (21)申请号 201410344938.5 (22)申请日 2014.07.18 H01H 50/44(2006.01) H01H 49/00(2006.01) (71)申请人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北部工业区 孙坂南路 91-101 号 (72)发明人 林景煌 谭忠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连耀忠 (54) 发明名称 一种线圈焊片、 双线圈继电器及其装配方法 (57) 摘要 。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焊片、 双线圈继电器 及其装配方法, 线圈焊片包括绕线端子和引出脚, 绕线端子和引出脚均沿着竖向设置, 绕线端子和 引出脚的底端之间通过横梁连成一体 ; 在绕线端 子的上端设有用来导引漆包线的绕线凹槽, 在引 出脚的下端设有卡紧凸台, 以用来与线圈架相固 定。 双线圈继电器是将线圈焊片插装在线圈架上, 绕线端子设有弯折部, 使绕线端子的弯折部的上 段, 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第二引出 脚的方向倾斜。本发明通过对线圈焊片整体结构 的特殊设计, 能够有效地将漆包线导入凹槽, 使沾 锡时引脚的沾锡方向保持一致, 固定沾锡时锡尖 产生的方向, 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漆包线沾锡后锡。
3、 尖扎破漆包线以及线圈焊片折弯后漆包线抛起造 成的弊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57515 A CN 104157515 A 1/2 页 2 1. 一种线圈焊片,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绕线端子和引出脚, 且绕线端子和引出脚均沿着 竖向设置, 绕线端子和引出脚的底端之间通过一根横梁连成一体 ; 在绕线端子的上端设有 用来导引漆包线的绕线凹槽, 在引出脚的下端设有卡紧凸台, 以用来与线圈架相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
4、 1 所述的线圈焊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绕线端子的绕线凹槽的凹口朝 向所述引出脚。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线圈焊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绕线端子的上端沿着宽度 方向设有上、 下两个凸台, 由上凸台和下凸台围成所述用来导引漆包线的凹槽。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线圈焊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绕线端子和横梁构成 L 型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线圈焊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引出脚的高度尺寸大于绕线 端子的高度尺寸。 6. 一种双线圈继电器, 包括用来缠绕漆包线始端的第一引出脚、 用来缠绕漆包线末端 的第二引出脚、 用来缠绕漆包线中间端的线圈焊片和线圈架。
5、, 所述第一引出脚、 第二引出脚 和线圈焊片分别插装在线圈架的对应位置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线圈焊片包括绕线端子和引 出脚, 且绕线端子和引出脚均沿着竖向设置, 绕线端子和引出脚的底端之间通过一根横梁 连成一体 ; 在绕线端子的上端设有定位漆包线的连接部。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双线圈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绕线端子上端的连接部设 为用来导引漆包线的绕线凹槽 ; 在所述引出脚的下端设有卡紧凸台, 以用来与线圈架相固 定。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双线圈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线圈架的一端并排设有三 个塑料凸台, 所述第一引出脚、 线圈焊片和第二引出脚依序分别沿竖向。
6、插装在对应的塑料 凸台上。 9.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双线圈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 进一步的, 所述的绕线端子还设 有弯折部, 使绕线端子的弯折部的上段, 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第二引出脚的 方向倾斜一个预置的角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双线圈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绕线端子的绕线凹槽的凹 口朝向所述引出脚。 11. 根据权利要求 7 或 10 所述的双线圈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绕线端子的上端沿 着宽度方向设有上、 下两个凸台, 由上凸台和下凸台围成所述用来导引漆包线的凹槽。 12.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双线圈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引出脚的。
7、高度尺寸大于 绕线端子的高度尺寸。 13. 一种双线圈继电器的装配方法, 包括线圈架的装配步骤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线圈架 的装配步骤, 包括如下 : A. 将第一引出脚、 第二引出脚和线圈焊片分别装入线圈架 ; 该线圈焊片包括绕线端子 和引出脚, 绕线端子和引出脚的底端之间通过一根横梁连成一体 ; 在绕线端子的上端设有 用来导引漆包线的绕线凹槽 ; 当绕线端子和引出脚均沿着竖向设置时, 继续下一步骤, 当绕 线端子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已经向第二引出脚的方向预弯折一个角度时, 转至 步骤 C ; B. 将绕线端子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第二引出脚的方向弯折一个预置的 角度 ;。
8、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57515 A 2 2/2 页 3 C. 绕制漆包线的步骤 ; D. 对第一引出脚、 第二引出脚和绕线端子同时进行沾锡处理 ; E. 沾锡处理后, 再将绕线端子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线圈架的方向弯折直 至达到预置位置。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双线圈继电器的装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绕制漆包线 的步骤, 包括 : C1. 漆包线先在第一引出脚上缠绕 ; C2. 在线圈架的绕线筒上逆时针缠绕预置的圈数 ; C3. 缠绕到线圈焊片的绕线端子的绕线凹槽 ; C4. 经由线架槽引到绕线筒上, 在绕线筒上顺时针缠绕预置的圈数 ; C5. 经线架。
9、槽引到第二引出脚上缠绕。 15.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双线圈继电器的装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绕线端子在 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线圈架的方向弯折的预置位置为绕线端子的弯折段与所 述横梁相垂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57515 A 3 1/5 页 4 一种线圈焊片、 双线圈继电器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线圈焊片、 双线圈继电器及其装配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 广泛应用于通讯、 汽车、 自动控制、 家用 电器等领域, 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0003 现有技术的一种双线圈。
10、继电器, 是在线圈架的绕线筒上缠绕有内圈漆包线和外圈 漆包线, 这种结构的线圈架如图1所示, 图1为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的结构示意图, 线圈架100 通常设有三个引出脚, 即第一引出脚 101、 第二引出脚 102 和中间引出脚 103, 第一引出脚 101 和第二引出脚 102 用来缠绕漆包线的始端和末端, 中间引出脚 103 用来缠绕漆包线的 公共端, 其中, 中间引出脚 103 即为线圈焊片, 该线圈焊片 103 如图 2 所示, 图 2 为现有技 术的线圈焊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线圈焊片 103 包括绕线端子 1031 和引出脚 1032, 绕线端子 1031和引出脚1032呈垂直相连接, 。
11、在绕线端子1031的末端设有平行于引出脚1032的钩台 1033, 三个引出脚安装到线圈架100时, 第一引出脚101、 第二引出脚102和线圈焊片103的 引出脚 1032 排成一行, 绕线端子 1031 的钩台 1033 则凸出到线圈架 100 的端沿的外面 ( 如 图 1 所示 ), 绕制漆包线时, 如图 3、 图 4 所示, 图 3 为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绕制漆包线时的示 意图, 图 4 为现有技术的线圈架 ( 翻转一个角度 ) 绕制漆包线时的示意图, 先绕制内圈, 漆 包线先在第一引出脚 101 上缠绕后, 在线架绕线筒上逆时针缠绕所需圈数后, 缠绕在线圈 焊片 103( 即中间引出脚 。
12、) 的绕线端子 1031 的钩台 1033 上, 在中间引出脚的绕线端子上缠 绕后, 完成内圈绕制。绕制外圈时, 漆包线在中间引出脚上缠绕后, 经由线架槽引到绕线筒 上, 在绕线筒上顺时针缠绕所需圈数后, 经线架槽在第二引出脚 102 上缠绕后, 完成外圈的 绕制。从第一引出脚 101 引出的为始端线 201, 连接在中间引出脚 103 的绕线端子 1031 的 钩台 1033 上的为中间线 202, 接到第二引出脚 102 的为末端线 203。沾锡时, 如图 5、 图 6、 图 7 所示, 图 5 为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第一步沾锡时的示意图, 图 6 为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第二 步沾锡时的示意图, 。
13、图7为图6的线圈架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线圈架第一步沾锡时是对第 一引出脚 101、 第二引出脚 102 沾锡, 利用锡槽 301 进行处理 ; 线圈架第二步沾锡时是对线 圈焊片 103( 即中间引出脚 ) 的绕线端子 1031 的钩台 1033 沾锡, 沾锡后, 由于钩台结构、 缠 头及重力的作用, 会在图6、 图7所示的三个位置随机产生锡尖302, 沾锡后需将中间引出脚 的绕线端子 1031 折弯, 如图 8 所示, 图 8 为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的绕线端子折弯后的示意图, 绕线端子1031的折弯方向朝向始端线和末端线跨越位置的区域, 即, 绕线端子1031的钩台 1033 是从线圈架 100。
14、 的端沿的外面往里折弯, 折弯后沾锡时产生的锡尖 302 容易将漆包线 表面的绝缘漆膜破坏, 形成漆包线始端线与中间引出脚之间直接短路 ; 并且折弯时具有一 定松弛量的中间引出脚的漆包线受到挤压会向上抛起, 超出插装引出脚的塑料凸台, 并直 接与末端线搭在一起时, 则很容易在装配时抛起线刮断, 同时漆包线抛起后与末端线直接 形成电压击穿, 造成设备故障。 说 明 书 CN 104157515 A 4 2/5 页 5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 提供一种线圈焊片、 双线圈继电器及其 装配方法, 通过对线圈焊片的特殊设计, 能够有效地将中间引出脚绕线端漆包线的沾锡方 。
15、向与第一、 第二引出脚的沾锡方向保持一致, 固定了沾锡时产生锡尖的方向, 同时, 中间引 出脚的绕线端子折弯时, 朝向平行于始端线与末端线的走线方向, 并且中间引出脚的漆包 线不会受到挤压, 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造成的弊端。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线圈焊片, 包括绕线端子和引 出脚, 且绕线端子和引出脚均沿着竖向设置, 绕线端子和引出脚的底端之间通过一根横梁 连成一体 ; 在绕线端子的上端设有用来导引漆包线的绕线凹槽, 在引出脚的下端设有卡紧 凸台, 以用来与线圈架相固定。 0006 所述绕线端子的绕线凹槽的凹口朝向所述引出脚。 0007 所述绕线端子的上端沿。
16、着宽度方向设有上、 下两个凸台, 由上凸台和下凸台围成 所述用来导引漆包线的凹槽。 0008 所述绕线端子和横梁构成 L 型结构。 0009 所述的引出脚的高度尺寸大于绕线端子的高度尺寸。 0010 一种双线圈继电器, 包括用来缠绕漆包线始端的第一引出脚、 用来缠绕漆包线末 端的第二引出脚、 用来缠绕漆包线中间端的线圈焊片和线圈架, 所述第一引出脚、 第二引出 脚和线圈焊片分别插装在线圈架的对应位置 ; 所述线圈焊片包括绕线端子和引出脚, 且绕 线端子和引出脚均沿着竖向设置, 绕线端子和引出脚的底端之间通过一根横梁连成一体 ; 在绕线端子的上端设有定位漆包线的连接部。 0011 所述绕线端子上。
17、端的连接部设为用来导引漆包线的绕线凹槽 ; 在所述引出脚的下 端设有卡紧凸台, 以用来与线圈架相固定。 0012 所述线圈架的一端并排设有三个塑料凸台, 所述第一引出脚、 线圈焊片和第二引 出脚依序分别沿竖向插装在对应的塑料凸台上。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的绕线端子还设有弯折部, 使绕线端子的弯折部的上段, 在与所述 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第二引出脚的方向倾斜一个预置的角度。 0014 所述绕线端子的绕线凹槽的凹口朝向所述引出脚。 0015 所述绕线端子的上端沿着宽度方向设有上、 下两个凸台, 由上凸台和下凸台围成 所述用来导引漆包线的凹槽。 0016 所述的引出脚的高度尺寸大于绕线端子的。
18、高度尺寸。 0017 一种双线圈继电器的装配方法, 包括线圈架的装配步骤 ; 所述线圈架的装配步骤, 包括如下 : 0018 A. 将第一引出脚、 第二引出脚和线圈焊片分别装入线圈架 ; 该线圈焊片包括绕线 端子和引出脚, 绕线端子和引出脚的底端之间通过一根横梁连成一体 ; 在绕线端子的上端 设有用来导引漆包线的绕线凹槽 ; 当绕线端子和引出脚均沿着竖向设置时, 继续下一步骤, 当绕线端子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已经向第二引出脚的方向预弯折一个角度时, 转至步骤 C ; 0019 B. 将绕线端子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第二引出脚的方向弯折一个预 说 明 书 CN 104157515。
19、 A 5 3/5 页 6 置的角度 ; 0020 C. 绕制漆包线的步骤 ; 0021 D. 对第一引出脚、 第二引出脚和绕线端子同时进行沾锡处理 ; 0022 E. 沾锡处理后, 再将绕线端子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线圈架的方向弯 折直至达到预置位置。 0023 所述绕制漆包线的步骤, 包括 : 0024 C1. 漆包线先在第一引出脚上缠绕 ; 0025 C2. 在线圈架的绕线筒上逆时针缠绕预置的圈数 ; 0026 C3. 缠绕到线圈焊片的绕线端子的绕线凹槽 ; 0027 C4. 经由线架槽引到绕线筒上, 在绕线筒上顺时针缠绕预置的圈数 ; 0028 C5. 经线架槽引到第二引出脚上缠。
20、绕。 0029 所述绕线端子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线圈架的方向弯折的预置位置 为绕线端子的弯折段与所述横梁相垂直。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31 由于线圈焊片即中间引出脚的绕线端子的上端设有上、 下两个凸台, 由上凸台和 下凸台围成能够用来导引漆包线的凹槽, 凹槽两端的凸台将漆包线限制于凹槽内, 不会发 生移动, 漆包线绕线完成后, 进行沾锡时, 三个引出脚的沾锡方向一致, 可实现同时沾锡, 沾 锡所产生的锡尖平行于沾锡方向, 中间引出脚的绕线端子打弯时, 打弯方向垂直于中间漆 包线的进出方向, 不会使漆包线受到挤压抛起, 折弯后锡尖方向远离始末端线的跨越区域, 这样能够。
21、避免漆包线抛起、 抛起线与末端线搭在一起直接电压击穿、 锡尖扎破漆膜造成短 路种种不利情况。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 但本发明的一种线圈焊片、 双线圈继电器及其装配方法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33 图 1 是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的结构示意图 ; 0034 图 2 是现有技术的线圈焊片的结构示意图 ; 0035 图 3 是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绕制漆包线时的示意图 ; 0036 图 4 是现有技术的线圈架 ( 翻转一个角度 ) 绕制漆包线时的示意图 ; 0037 图 5 是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第一步沾锡时的示意图 ; 0038 图 6 是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第二步沾锡时。
22、的示意图 ; 0039 图 7 是图 6 的线圈架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 0040 图 8 是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的绕线端子折弯后的示意图 ; 0041 图 9 是本发明的线圈焊片的结构示意图 ; 0042 图 10 是本发明的线圈架的结构示意图 ; 0043 图 11 是本发明的线圈架绕制漆包线时的示意图 ; 0044 图 12 是本发明的线圈架 ( 翻转一个角度 ) 绕制漆包线时的示意图 ; 0045 图 13 是本发明的线圈架沾锡时的示意图 ; 0046 图 14 是本发明的线圈架的绕线端子折弯后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104157515 A 6 4/5 页 7 0047 图 15 。
23、是本发明的线圈架 ( 翻转一个角度 ) 的绕线端子折弯后的示意图 ; 0048 图 16 是本发明的线圈架 ( 再翻转一个角度 ) 的绕线端子折弯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实施例, 参见图 9 至图 16 所示。 0050 本发明的一种线圈焊片, 该线圈焊片 10 包括绕线端子 1 和引出脚 2, 且绕线端子 1 和引出脚 2 均沿着竖向设置, 绕线端子 1 和引出脚 2 的底端之间通过一根横梁 21 连成一 体 ; 在绕线端子 1 的上端设有用来导引漆包线的绕线凹槽 11, 并防止其脱落、 移动 ; 在引出 脚 2 的下端设有卡紧凸台 22, 以用来与线圈架相固定。 0051 所。
24、述绕线端子的绕线凹槽 11 的凹口朝向所述引出脚 2。 0052 所述绕线端子1的上端沿着宽度方向设有上、 下两个凸台12、 13, 由上凸台12和下 凸台 13 围成所述用来导引漆包线的凹槽 11。 0053 所述绕线端子 1 和横梁 21 构成 L 型结构。 0054 所述的引出脚2的高度尺寸大于绕线端子1的高度尺寸 ; 当然, 两者的高度可视实 际情况而定。 0055 本发明的一种双线圈继电器, 包括用来缠绕漆包线始端的第一引出脚 31、 用来缠 绕漆包线末端的第二引出脚32、 用来缠绕漆包线中间端的线圈焊片10和线圈架33, 线圈架 33的一端并排设有三个塑料凸台331, 所述第一引出。
25、脚31、 线圈焊片10和第二引出脚32依 序分别沿竖向插装在对应的塑料凸台331上 ; 所述线圈焊片10包括绕线端子1和引出脚2, 且绕线端子 1 和引出脚 2 均沿着竖向设置, 绕线端子 1 和引出脚 2 的底端之间通过一根横 梁 21 连成一体 ; 在绕线端子 1 的上端设有用来导引漆包线的绕线凹槽 11, 在引出脚的下端 设有卡紧凸台 22, 以用来与线圈架的对应的塑料凸台 331 相固定 ; 绕线端子 1 的上端沿着 宽度方向设有上、 下两个凸台 12、 13, 由上凸台 12 和下凸台 13 围成所述用来导引漆包线的 凹槽 11 ; 进一步的, 所述的绕线端子 1 还设有弯折部 14。
26、, 使绕线端子的弯折部的上段 15, 在 与所述引出脚 2 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第二引出脚 32 的方向倾斜, 倾斜角度 30为宜, 便于绕 线头走线和沾锡。 同样的, 所述绕线端子的绕线凹槽11的凹口朝向所述引出脚2 ; 所述绕线 端子 1 和横梁 21 构成 L 型结构 ; 所述的引出脚 2 的高度尺寸大于绕线端子 1 的高度尺寸。 0056 本发明的一种双线圈继电器的装配方法, 包括线圈架的装配步骤 ; 所述线圈架的 装配步骤, 包括如下 : 0057 A. 将第一引出脚 31、 第二引出脚 32 和线圈焊片 10 分别装入线圈架的对应的塑料 凸台 331 ; 该线圈焊片 10 包括绕线端子。
27、 1 和引出脚 2, 绕线端子 1 和引出脚 2 的底端之间通 过一根横梁21连成一体 ; 在绕线端子1的上端设有用来导引漆包线的绕线凹槽11 ; 当绕线 端子 1 和引出脚 2 均沿着竖向设置时, 继续下一步骤, 当绕线端子 1 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 的平面上已经向第二引出脚的方向预弯折一个角度时, 转至步骤 C ; 0058 B. 将绕线端子 1 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上向第二引出脚的方向弯折一个 预置的角度 ; 0059 C. 绕制漆包线的步骤 ; 0060 D. 对第一引出脚 31、 第二引出脚 32 和绕线端子 1 同时进行沾锡处理 ; 0061 E. 沾锡处理后, 再将绕线端子。
28、的弯折部的上段 15 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面 说 明 书 CN 104157515 A 7 5/5 页 8 上向线圈架的方向弯折直至达到预置位置。 0062 其中, 所述绕制漆包线的步骤, 包括 : 0063 C1. 漆包线 4 先在第一引出脚上缠绕 ; 0064 C2. 在线圈架 33 的绕线筒上逆时针缠绕预置的圈数 ; 0065 C3. 缠绕到线圈焊片的绕线端子的绕线凹槽 11 ; 0066 C4. 经由线架槽引到绕线筒上, 在绕线筒上顺时针缠绕预置的圈数 ; 0067 C5. 经线架槽引到第二引出脚 32 上缠绕。 0068 所述绕线端子的弯折部的上段 15 在与所述引出脚相平行的平。
29、面上向线圈架的方 向弯折的预置位置为绕线端子的弯折段 ( 即弯折部的上段 15) 与所述横梁相垂直。 0069 本发明的一种双线圈继电器及其装配方法, 绕漆包线 4 时, 先绕制内圈, 漆包线 4 先在第一引出脚 31 上缠绕后, 从线圈架的中间一个塑料凸台 331 上跨过, 该段线为始端线 41, 内圈绕制完成后, 漆包线 4 缠绕到中间引出脚即线圈焊片 10 的绕线端子上, 漆包线 4 在 中间引出脚的绕线端子的绕线凹槽 11 上缠绕几圈后继续缠绕外圈, 缠绕在绕线端子的绕 线凹槽 11 上的漆包线 4 为中间线 42, 外圈绕制完成后, 漆包线 4 最终缠绕在第二引出脚 32 上, 该段。
30、线为末端线 43 ; 由于上凸台 12 和下凸台 13 围成所述用来导引漆包线 4 的凹槽 11, 可防止漆包线 4 发生移动, 沾锡时, 第一引出脚 31、 中间引出脚 10 的绕线端子 1、 第二引出 脚 32 的朝向一致, 可实现一步沾锡, 沾锡采用锡槽 52, 沾锡方向如图 13 箭头所指, 沾锡后 中间引出脚 10 的绕线端子 1 的锡尖 51 方向远离始端线 41、 中间线 42 和末端线 43, 绕线端 子 1 折弯后, 锡尖 51 方向远离三根线的区域 ( 如图 15、 图 16 所示 ), 并且折弯方向将中间 线 42 有往下压的趋势 ( 如图 14、 图 15、 图 16 。
31、所示 ), 从而避免中间线 42 向上抛起, 高出线 圈架塑料凸台 331, 与始末端线搭在一起, 锡尖扎破始端线 41、 中间线 42 和末端线 43 的种 种不利情况, 同时折弯后三根线分开朝向不同方向, 可避免漆包线互相搭在一起产生直接 电压击穿的风险。 0070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线圈焊片、 双线圈继电器及其装配方 法,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 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157515 A 8 1/6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57515 A 9 2/6 页 10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57515 A 10 3/6 页 11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57515 A 11 4/6 页 12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57515 A 12 5/6 页 13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57515 A 13 6/6 页 14 图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57515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