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酶法生产硫酸软骨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制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对心脑血管病等有良好的效果的硫酸软骨素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国际专利分类C08B37/08“硫酸软骨素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硫酸软骨素主要是治疗风湿和类风湿疾病的药物,它还具有抗凝、抗类、抗癌、抗血栓、降血脂等作用。因此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目前国内提取硫酸软骨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盐解法、碱解法和酶解法。主要采用的分离纯化技术有:乙醇分级沉淀法、纤维素分离法、吸附法、季胺盐络合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区带电泳分离法等。现行工艺中,盐解法工艺中存在除酸性蛋白调节pH值1-2在产品量大时耗时很长,硫酸软骨素中的氨基易被解离下来,从而影响了收率和质量;碱解法工艺中由于使用活性白土或活性炭为吸附剂,在去除蛋白质和多肽时也将部分软骨素吸附掉,从而使收率降低;在传统的酶解-树脂提取法中,由于采用昂贵的树脂从而使成本增大,且步骤繁琐;专利CN1182593A关于《硫酸软骨素及其提取方法》中,采用盐酸盐解、过滤时加氯化钙,另加入双氧水对滤液进行处理,改善了产品质量,但由于加入氯化钙和双氧水两种化学原料,从而导致经常性费用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质量好、操作简便的硫酸软骨素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硫酸软骨素,其特点是一种从动物软骨中提取的、其旋光度-20至-35℃,氨基葡萄糖含量为24-30%的白色粉末。
一种硫酸软骨素的生产方法,其特点是:
(1)将经预处理洁净的碎软骨置于酶解罐中,加入一种自制的碱性复合酶,在55℃下,酶解搅拌溶解12小时。
(2)将上述酶解液调节pH为6.5,于70%乙醇中粗结晶。
(3)过程(2)的酶解液中加入胰酶,调节pH为8.5,在53℃下酶解4到5小时。
(4)将上述物料加热至85℃,加热15到20分钟,进行热处理后进行过滤。
(5)过程(4)所得滤液,调节pH2.5进行酸处理,静置2小时后过滤。
(6)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对过程(5)所得滤液进行超过滤浓缩至一半体积。
(7)调节pH6.5,于70%乙醇中进行结晶,所得结晶在55℃热风干燥6小时,成品粉碎分装灭菌保存。
上述硫酸软骨素提取方法中碱性复合酶和胰酶的加入量均为原料软骨量的0.5-1.5%;超滤时采用MNWC6000中空纤维超滤膜。
本发明使用的碱性复合酶为自制,其制备过程可简述为:将含枯草芽胞杆菌的碱性蛋白酶或碱性脂肪酶的物种进行发酵培养,、取其上清液进行浓缩,加入吸附剂吸附,经过滤后在真空状态下干燥得到碱性复合酶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将洁净的猪鼻骨155Kg加入酶解罐中,加入碱性复合酶1.55Kg,加适量去离子水至骨渣完全浸没为止,在55℃下酶解搅拌12小时。
2、将上述碱性复合酶解液调节pH6.5,于70%乙醇中粗结晶。
3、过程2的酶解液中加入1.55Kg地胰酶,调节pH8.5,在53℃下酶解4到5小时。
4、将以上物料加热至85℃,加热15到20分钟,进行热处理后过滤。
5、过程4所得滤液调节pH2.5进行处理,静置2小时后过滤。
6、用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对过程5所得滤液进行超过滤浓缩至一半体积。
7、调节pH6.5,于70%乙醇中结晶,所得结晶在55℃热风干燥6小时,成品粉碎分装灭菌保存。
本发明的优点很多。由于工艺中采用碱性复合酶,酶解后又用胰酶酶解、超过滤膜过滤除杂浓缩,得到的产品收率高、外观洁白、粉末疏松,且生产操作简便易行,过程易控,成本较低,生产周期短。
采用以上方法所得产品其检测结果为:
收率(对干软骨) 16-17%
外观 白色粉末
溶解度(2%H2O) 完全
干燥水分 <10%
蛋白质 <3.5%
总菌数 <1000/g
含硫量(干品计) <6.4%
含氮量(干品计) <3.3%
重金属 <1.0×10-5
氨基葡萄糖 24-30%
由上述检测结果分析,产品符合口服级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