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8797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8845.4

申请日:

2003.11.25

公开号:

CN1544321A

公开日:

2004.11.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1B 31/02申请日:20031125授权公告日:20060920终止日期:200912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1B31/02

主分类号:

C01B31/02

申请人:

复旦大学;

发明人:

杨海峰; 张任远; 屠波; 赵东元

地址:

200433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材料的制备过程是:首先将一定量的碳前驱体沥青加热熔融,再将具有有序孔道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浸入到该前驱体中;搅拌均匀后,将得到的黑色固体在氮气保护下高温焙烧,使材料完全碳化;将这种碳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物置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氟酸溶液中,使二氧化硅模板溶解;最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具有序孔道结构的纳米孔碳材料。用此方法合成出来的碳介孔材料具有石墨化结构的孔壁,及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沥青作为碳前驱 体,采用低温直接合成,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碳前驱体沥青加热熔融,再将 具有有序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浸入到该前驱体中;搅拌均匀后,形成介孔氧化硅 与碳前驱体的复合物;将该复合物在氮气气氛下高温焙烧,使材料完全碳化,形成介孔氧 化硅与石墨化结构碳的复合物;将这种碳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物置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氟酸 中,使二氧化硅模板溶解;最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具有石墨化结构的孔壁,高 度有序的孔道结构的纳米孔碳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前驱体沥青加热熔融的步骤如下: 将沥青在油浴中加热至其软化温度以上,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0.1-2小时,形成具有高度 流动性的熔融态碳前驱体;所用的沥青软化温度为40-280℃,油浴中的加热温度为100-300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与碳前驱体 复合物的步骤如下:将具有有序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材料加入到熔融态沥青碳前体中,搅 拌0.1-2小时;二氧化硅介孔材料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1∶0.5-1∶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石墨化结构碳与二氧化硅的复 合物的步骤如下:将得到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与碳前驱体复合物在氮气保护下于600-1300 ℃焙烧2-20小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得石墨化结构碳与介孔二氧化 硅的复合物置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氟酸溶液中搅拌10-100小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有大共轭稠环结构的中间相 沥青作为碳前驱物。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3mol/L, 氢氟酸浓度为5-15%。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具有不同的孔 道结构、孔径大小、墙壁厚度和宏观形貌,以调变最终碳材料的结构。

说明书


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先进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纳米孔材料领域的蓬勃发展,纳米孔碳材料也越来越受到科学家和研究者的关注,这是由于此类材料在电子学、催化以及氢气储存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因其具有规则的孔道排列,而表现出更为特殊的性质,吸引了许多科学工作者进行此类材料的合成和性质研究。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通常采用多孔材料作为硬模板合成。多孔材料具有特定排列的孔道,具有空间限制效应,可以使碳在孔道中生长,起到硬模板地作用。较常用的多孔材料包括微孔沸石、氧化铝薄膜等;最近二氧化硅介孔材料也逐渐被采用。由于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无机墙由无定型的二氧化硅组成,表面具有丰富的羟基,容易与有机碳前驱物发生相互作用,且此类介孔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这些特点对于合成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是非常有利的。

    碳纳米孔材料的合成一般选用蔗糖或糠醇为碳前驱体,这些有机物的石墨化温度高达2800℃以上,因此目前合成得到的有序纳米孔碳材料的孔壁通常都为无定形态,即使采用1600℃的高温处理,也只能使其孔壁表面发生部分石墨化,而更高的热处理温度会导致材料结构的坍塌。这一弊端限制了此类材料在电池、电容器、储氢及工业催化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石墨化孔壁结构、孔道结构高度的有序纳米孔碳材料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沥青作为碳前驱体,直接低温合成,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碳前驱体沥青加热熔融;再将具有有序孔道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浸入到该前驱体中,搅拌均匀,形成介孔氧化硅与碳前驱体复合物,为黑色固体;将得到的复合物在氮气气氛下焙烧,使材料完全碳化,得到石墨化结构碳与氧化硅的复合物;将这种碳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物置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氟酸溶液中,使原来的二氧化硅模板溶解;最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

    本发明中,得到熔融态沥青碳前驱体的步骤如下:将沥青在油浴中加热至其软化温度以上,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0.1-2小时,形成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熔融态碳前驱体。所用沥青的软化温度为40-280℃,油浴中的加热温度为100-300℃

    本发明中,形成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与碳前驱体复合物的步骤如下:将具有有序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材料加入到步骤1所制得的熔融态沥青碳前驱体中,并继续搅拌0.1-2小时;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1∶0.5-1∶2;

    本发明中,形成石墨化结构碳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物的步骤如下:将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与碳前驱体复合物在氮气保护下于600-1300℃焙烧2-20小时;

    本发明中,二氧化硅模板剂的脱除处理,是将得到的复合物置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氟酸溶液中搅拌10-100小时。

    本发明以物种丰富、价格低廉的沥青作为碳前驱物,其软化温度在40-280℃之间。其中,含有大共轭稠环结构的中间相沥青最适合本发明所提出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一个低温加热的过程,获得了具有高度流动性和浸润性的熔融态碳前驱体。

    本发明采用了一个惰性气氛下的焙烧碳化过程,使得材料具有石墨化结构。

    本发明中,所用的模板为具有高度有序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此类模板材料具有不同的孔道结构(立方或六方,如)、孔径大小(5-15nm)、墙壁厚度(1-5nm)和宏观形貌(球、棒、片、晶体),可以调变最终碳材料的结构。可选用的模板有双连续立方结构的FDU-5,面心立方结构的FDU-12,体心立方结构的SBA-16,六方大孔径的SBA-15以及六方小孔径的SBA-3等,或金属掺杂(Fe,Co,Ni或Al)的上述介孔材料。

    本发明中,原有的二氧化硅硬模板可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使用的浓度为1-3molL-1;也可以采用氢氟酸溶解去除,使用的浓度一般为5-15%。

    本发明中,中间相沥青是通过稠环结构与介孔二氧化硅模板内表面的羟基作用,进而通过毛细管凝聚进入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孔道的。

    本发明选用具有大稠环结构的化合物做为碳前驱体,在纳米孔的限制作用下,其大共轭环结构通过II-II堆积作用,在较低温度下得到石墨化化结构的碳材料。以不同组成的沥青为碳前驱物,以具有高度有序孔道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为模板,合成得到了有石墨化孔壁结构、孔道结构高度有序纳米孔碳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合成步骤如下:取中间相沥青1.3g,升温至140℃,中间相沥青熔化且粘度变小,搅拌0.5小时后,加入1g二氧化硅介孔分子筛SBA-15,至中间相沥青进入孔道后得到棕黄色固体,继续搅拌0.5小时,然后在1000℃氮气气氛中焙烧6小时,即得到碳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物。将此复合物在10%HF溶液中搅拌24小时,然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经PXRD,BET,TEM等分析测试表明,所得即为具有石墨化孔壁结构,二维六角孔道结构的纳米孔碳材料,其孔径为3.8nm,比表面积为390m2/g,孔容为0.4cm3/g。

    实施例2  合成步骤如下:取中将相沥青1g,升温至160℃,中间相沥青熔化且粘度变小,搅拌1小时后,加入1g二氧化硅介孔分子筛SBA-3,至中间相沥青进入孔道后得到棕黄色固体,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在800℃氮气气氛中焙烧6小时,即得到碳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物。将此复合物在8%HF溶液中搅拌48小时,然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经PXRD,BET,TEM等分析测试表明,所得即为具有石墨化孔壁结构,二维六角孔道结构的纳米孔碳材料,其孔径为2.8nm,比表面积为450m2/g,孔容为0.5cm3/g。

    实施例3  合成步骤如下:取中间相沥青1.3g,升温至170℃,中间相沥青熔化且粘度变小,搅拌1时间后,加入1g二氧化硅介孔分子筛Fe-SBA-15(初始反应质量比为Si∶Fe=25∶1),至中间相沥青进入孔道后得到棕黄色固体,继续搅拌2时,然后在1000℃氮气气氛中焙烧6小时,即得到碳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物。将此复合物在2mol L-1溶液中搅拌36小时,然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经PXRD,BET,TEM等分析测试表明,所得即为具有石墨化孔壁结构,二维六角孔道结构的纳米孔碳材料,其孔径为3.5nm,比表面积为410m2/g,孔容为0.5cm3/g。

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化孔壁结构、高度有序的纳米孔碳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材料的制备过程是:首先将一定量的碳前驱体沥青加热熔融,再将具有有序孔道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浸入到该前驱体中;搅拌均匀后,将得到的黑色固体在氮气保护下高温焙烧,使材料完全碳化;将这种碳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物置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氟酸溶液中,使二氧化硅模板溶解;最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具有序孔道结构的纳米孔碳材料。用此方法合成出来的碳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