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多年来,医学界一直致力于对糖尿病的研究,这是因为一旦患上糖尿病,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由感冒、肺炎、肺结核所引起的各种感染疾病,而且不易治愈。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不但寿命会随之减少,而且身体各个器官会出现并发症,当患者感觉到某处的并发症明显时,糖尿病的病情已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本病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常用药物:化学类有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AGI 等;或注射胰岛素。上述药物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胰岛素治疗,久用易产生抗体,生物活性降低,计量增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促进微血管病的发生。
祖国医学认为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形体肥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常采用辩证治疗的方案,虽然市场上出现一些中成药,但在治疗效果上都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快、费用低、无毒副作用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现依据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生地20—30份 山药10—15份 山茱萸10—15份 丹皮8—10份
泽泻10—15份 茯苓10—15份 黄芪20—30份 当归10—15份
丹参10—15份 仙鹤草15—25份 翻白草 15—25份 红花10—15份
水蛭5—10份 赤芍20—30份 三七5—10份 鬼箭羽10—15份
木香20—25份 金银花15—25份 桑螵蛸10—15份 益智仁10—15份
车前子10—15份。
本发明的制取方法为:按组方称取上述各中药,然后用粉碎机粉碎过150目筛,泛水为丸如绿豆大,即得。
方解:
生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养阴。用于热病伤阴,内热消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等。
山药:具有和胃、补肺肾、补中益气、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缩尿、止带、止崩、止汗、生津止渴。用于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健忘、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于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用于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痰饮眩晕等。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等。
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之功效。
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现代医学研究具有降血糖作用。
翻白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白带,外用治创伤,痈疖肿毒等。现代医学研究具有降血糖作用。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等。
水蛭:破血,逐瘀,通经。治蓄血,积聚,妇女经闭,干血成痨,跌扑损伤等。
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等。
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
鬼箭羽:行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月经不调,产后淤血腹痛,跌打损伤肿痛等。
木香:归脾、胃、肝、肺经。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作用。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
桑螵蛸:用于肾虚遗精,早泄,阳痿,白浊,带下等。
益智仁: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等。
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等。
本发明是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从滋肝补肾、活血化瘀的角度出发,注重治病求本,肝、肾、脾并调,辨证用药于糖尿病的患者, 经过反复实验而得,因此该药对顽固性糖尿病有独特的疗效,它采用多药科学配伍、综合施治使药物的有效成份迅速进入病患部位,快速纠正糖代谢紊乱,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按下列比例称取原料:
生地20—30份 山药10—15份 山茱萸10—15份 丹皮8—10份
泽泻10—15份 茯苓10—15份 黄芪20—30份 当归10—15份
丹参10—15份 仙鹤草15—25份 翻白草 15—25份 红花10—15份
水蛭5—10份 赤芍20—30份 三七5—10份 鬼箭羽10—15份
木香20—25份 金银花15—25份 桑螵蛸10—15份 益智仁10—15份
车前子10—15份。
本发明的制取方法为:按组方称取上述各中药,然后用粉碎机粉碎过150目筛,泛水为丸如绿豆大,即得。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本发明的药物服用方法是:口服,每日三次,每次6克,饭后30分钟温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口服药物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一般1—3疗程方能见效。
本发明在降血糖方面的实验结果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9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其中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在31~67岁之间,病史最短者为初诊,病史最长者为5年。选择就诊前未经任何药物治疗的患者150例,服用过其它降糖药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本发明中药)100例,男性55例,女性45例;对照组(参芪降糖颗粒)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
(二)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口干、口渴、疲劳乏力、下肢酸软、腰痛、夜间小便次数增多、手心烦热、舌质嫩红、苔薄、脉细数等症状。
(三)、实验方法
药方组成:
生地20—30份 山药10—15份 山茱萸10—15份 丹皮8—10份
泽泻10—15份 茯苓10—15份 黄芪20—30份 当归10—15份
丹参10—15份 仙鹤草15—25份 翻白草 15—25份 红花10—15份
水蛭5—10份 赤芍20—30份 三七5—10份 鬼箭羽10—15份
木香20—25份 金银花15—25份 桑螵蛸10—15份 益智仁10—15份
车前子10—15份,制成降糖中药。
服用方法是:口服,每日三次,每次6克,饭后30分钟温服。
参芪降糖颗粒,每次一袋,饭后30分钟温服。一日3次。
(四)、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标准。临床治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6mmol/L,餐后2 h血糖<8.3 mmol/L或血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30%。有效:治疗前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或血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0%~3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五)、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各项生化指标显著改善,尿糖均为阴性,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0%、有效97%、无效率3%;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5%、有效84率%、无效率1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5.1,主要生化指标比较见表5.2,所有实验数据均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5.1 两组糖尿病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临床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0060 97397.0
对照组10035841684.0
注: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5.2 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生化指标比较(mmol/L)
注: *治疗组治疗后同治疗前空腹血糖相比较,P<0.01;**对照组治疗后同治疗前空腹血糖相比较,P<0.01;
▲治疗组治疗后同治疗前餐后2h血糖相比较,P<0.01;▲▲对照组治疗后同治疗前餐后2h血糖相比较,P<0.01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消渴病(糖尿病)是由先天禀赋不足、体质柔弱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治疗糖尿病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主。本病始于阴虚,起于燥热,阴虚重点在肾,是其本,燥热表现在肺胃,是其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阴愈虚。本病迁延日久不愈,常可累及五脏,致精血枯竭,阴阳俱衰,燥热内蕴而并发多种兼症。故治疗上应标本兼治,以滋阴固肾为主,采用清热养阴、滋肝补肾、活血化瘀的原则,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代谢状况。本发明药物可使变性、水肿、纤维化的胰岛组织得以修复,提高可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本发明药物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方法安全,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