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8766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26 CN 102687665 A *CN102687665A* (21)申请号 201210209716.3 (22)申请日 2012.06.25 A01H 1/04(2006.01) A01G 1/00(2006.01) A01G 7/06(2006.01) A01H 1/02(2006.01) A01C 21/00(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宁穿路 6 号桥 (72)发明人 王毓洪 孟秋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
2、 限公司 33219 代理人 张文忠 (54) 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 的培育方法, 该方法对榨菜的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 及小株留种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播种, 采用不同的 处理手段对大株榨菜、 中株榨菜和小株榨菜进行 种株的种植、 施肥、 选种、 剪枝、 及采收, 大株留种 繁殖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繁殖中株留种, 小株留 种繁殖生产用种的重复繁殖技术路线生产榨菜种 子。本发明技术优点在于可以大大提高榨菜制种 产量和种子纯度, 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和风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 :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榨菜菜种的采集、 处理与贮藏 : 采集榨菜的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及小株留种, 留 作播种 ; 步骤二、 选择适宜的留种地 ; 选择隔离条件好、 光照充足、 排灌方便、 抽薹开花期雨水较 少的地区 ; 步骤三、 大株留种的播种 : 播种期为 10 月 3 日至 10 月 8 日, 每亩 12000 株至 14000 株 ; 步骤四、 中株留种的播种 : 播种期为 10 月下旬, 每亩 18000 株至 20。
4、000 株 ; 步骤五、 小株留种的播种 : 播种期为 11 月中旬至 12 月下旬 ; 每亩 30000 株 ; 步骤六、 对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及小株留种的田地进行肥水、 光照、 根系、 杂草、 病虫害 管理, 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 大株留种和中株留种的种株有软腐病发病植株采取拔除措施, 并 在病株部位撒上生石灰 ; 步骤七、 种株的选择 : 剔除大株榨菜及中株榨菜中的杂种植株, 拔除小株榨菜中的叶片 性状杂劣植株 ; 步骤八、 对大株榨菜、 中株榨菜选种, 并在播种第二年 4 月上旬进行移栽, 大株榨菜株 行距为 40cm, 每亩 4000 株 ; 中株种株行距为 30cm 至 35cm。
5、, 每亩 6000 株 ; 步骤九、 对小株榨菜选种 : 采用直播选种, 株距控制在 8cm 至 10cm 左右, 每亩的植株数 为 11000 株 ; 步骤十、 对被选种的大株榨菜、 中株榨菜, 在其开花初期将植株基部的部分分枝剪去, 并进行打顶 ; 步骤十一、 采收种子 : 当榨菜植株上有 80% 的角果变黄时采收 ; 植株干燥后暴晒脱粒。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 的步骤六中, 大株留种的田地肥水高于中株留种的田地高于小株留种的田地。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 。
6、的步骤六中当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及小株留种进入抽薹开花期时停止田地施肥, 防止植株 营养生长过旺而出现倒伏 ; 并用 0.2% 磷酸二氢钾、 0.2% 硼肥溶液进行叶面追肥 , 共喷施 2 次至 3 次。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 的步骤七大株留种种株的选择在植株的瘤状茎的商品成熟期进行。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 的步骤七中种株的选择还在大株榨菜的苗期、 瘤状茎开始膨大期及现蕾期。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 : 。
7、所述 的步骤八中大株榨菜和中株榨菜的移栽采用带土移栽, 以提高植株成活率。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 的步骤九中的直播为在连沟 1.3m 至 1.4m 宽的畦上播 3 行。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 的步骤十一中榨菜植株采收时将整个植株自基部割断。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87665 A 2 1/5 页 3 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榨菜栽培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 法。 背景技术 00。
8、02 榨菜是以膨大的瘤状茎为产品器官的芥菜类蔬菜, 鲜销加工均宜, 主要栽培地区 为浙江、 重庆和四川等省市。大量的研究证明, 榨菜是一种产品器官要求严格的蔬菜, 与其 它蔬菜作物相比, 制种难度较大, 品种很容易发生退化。榨菜种子生产过程中, 由于生物学 混杂、 不注意选择或选择不当、 采种方式和技术路线不当, 引起榨菜品种退化, 表现为整齐 度下降、 产量降低、 空心程度加剧、 瘤状茎形状发生变化 ( 特别是茎形指数上升, 出现羊角, 瘤沟明显等 )、 病害严重、 叶片形状等发生变化。榨菜品种一经退化, 即会对榨菜生产产生 不良的影响。不仅长久使用的地方品种会发生退化, 而且一些新选育的品。
9、种也会发生退 化。有些榨菜产区的农民长期通过小株采种的方式自行留种也容易导致品种退化。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 而提供一种制种方法简单又 能提高制种产量及纯度的培育方法。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 培育方法, 所采取的措施是 : 包括以下步骤 : 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榨菜菜种的采集、 处理与贮藏 : 采集榨菜的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及小株留种, 留 作播种 ; 步骤二、 选择适宜的留种地 ; 选择隔离条件好、 光照充足、 排灌方便、 抽薹。
10、开花期雨水较 少的地区 ; 步骤三、 大株留种的播种 : 播种期为 10 月 3 日至 10 月 8 日, 每亩 12000 株至 14000 株 ; 步骤四、 中株留种的播种 : 播种期为 10 月下旬, 每亩 18000 株至 20000 株 ; 步骤五、 小株留种的播种 : 播种期为 11 月中旬至 12 月下旬 ; 每亩 30000 株 ; 步骤六、 对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及小株留种的田地进行肥水、 光照、 根系、 杂草、 病虫害 管理, 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 大株留种和中株留种的种株有软腐病发病植株采取拔除措施, 并 在病株部位撒上生石灰 ; 步骤七、 种株的选择 : 剔除大株榨菜及。
11、中株榨菜中的杂种植株, 拔除小株榨菜中的叶片 性状杂劣植株 ; 步骤八、 对大株榨菜、 中株榨菜选种, 并在播种第二年 4 月上旬进行移栽, 大株榨菜株 行距为 40cm, 每亩 4000 株 ; 中株种株行距为 30cm 至 35cm, 每亩 6000 株 ; 步骤九、 对小株榨菜选种 : 采用直播选种, 株距控制在 8cm 至 10cm 左右, 每亩的植株数 为 11000 株 ; 说 明 书 CN 102687665 A 3 2/5 页 4 步骤十、 对被选种的大株榨菜、 中株榨菜, 在其开花初期将植株基部的部分分枝剪去, 并进行打顶 ; 步骤十一、 辅助授粉 : 在花期每天上午10时露。
12、水干后, 用竹杆左右拍动薹茎, 促进种 株散粉传粉 ; 步骤十二、 采收种子 : 当榨菜植株上有 80% 的角果变黄时采收 ; 采收后放在通风阴凉处 后熟 7 天 ; 植株干燥后暴晒脱粒 ; 脱粒去杂质后再干燥 2 天至 3 天。 0005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 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 上述的步骤六中, 大株留种的田地肥水高于中株留种的田地高于小株留种的田地。 0006 上述的步骤六中当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及小株留种进入抽薹开花期时停止田地施 肥, 防止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而出现倒伏 ; 并用 0.2% 磷酸二氢钾、 0.2% 硼肥溶液进行叶面追 肥 , 共喷施 2 次至 3 次。 0007 上。
13、述的步骤七大株留种种株的选择在植株的瘤状茎的商品成熟期进行。 0008 上述的步骤七中种株的选择还在大株榨菜的苗期、 瘤状茎开始膨大期及现蕾期。 0009 上述的步骤八中大株榨菜和中株榨菜的移栽采用带土移栽, 以提高植株成活率。 0010 上述的步骤九中的直播为在连沟 1.3m 至 1.4m 宽的畦上播 3 行。 0011 上述的步骤十一中榨菜植株采收时将整个植株自基部割断。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显著提高榨菜制种产量, 降低种子生产 成本。留种地的选择必须根据种子级别确定, 一般大株留种和中株留种应该在榨菜产区留 种, 使留种植株能够在相同的气候、 土壤条件下生长发。
14、育, 便于对有关性状 ( 包括生育期、 瘤状茎性状、 抗病性等 ) 进行严格而科学的选择。而生产用种种子的生产宜选择非榨菜产 区, 甚至是非芥菜类蔬菜的产区, 但必须是隔离条件好、 光照充足、 排灌方便、 抽薹开花期雨 水较少的地区。 留种地选择3年内未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 该田块周围1000米以上 不能种植芥菜类蔬菜。大株留种和中株留种套袋进行隔离。大株留种的播种期与一般的榨 菜生产是相同的, 一般在 10 月 38 日。中株采种的播种期一般在 10 月下旬, 而小株采种的 播种期则在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 大株留种的秧苗定植密度与一般的榨菜栽培相当, 一般 12000 株 1400。
15、0 株。中株留种可提高密度, 秧苗定植时一般可达到每亩 20000 株。大株留 种的田间肥水管理与一般的榨菜生产相似, 而中株留种的施肥量可适当减少, 以免植株营 养生长过旺。 小株留种的采种田, 基肥用量减少, 通常用一些化学肥料(以复合肥为佳), 大 田的施肥量也需减少, 尤其是到了 3 月间, 植株开始抽薹开花时, 一般不再进行施肥, 否则, 很可能因营养生长过旺而出现倒伏, 降低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种株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了将来所生产的种子纯度的高低, 所以必须严格进行种株的选择。这种选择应该是分 期进行的, 但选择的重点时期是在瘤状茎的商品成熟期(3月底至4月上旬), 必须严格按。
16、照 品种的典型性状进行选择, 对于似是而非的植株应绝对拔除, 特别是大株留种生产大株留 种时, 选择更应严格。小株留种中, 一般对叶片性状 ( 叶片形状、 色泽、 叶缘形状等 ) 进行去 杂去劣。在榨菜大株留种和大株留种上, 一般因选择严格, 种株采用换田定植的方式。如果 是生产用种种子生产, 则通常在原地留种。 换地留种应掌握种株的定植时间和定植密度, 并 及时整枝摘心。为减轻病害、 提高土地利用率, 更主要是为了方便隔离, 大株留种和中株留 种的种株一般采用移栽留种, 但为提高种株的成活率, 需要带土移栽。 移栽的适宜时期是在 3 月底至 4 月初, 即植株抽薹初期, 此时对种株的鉴定和选。
17、择已基本完成, 延迟移栽, 很可能 说 明 书 CN 102687665 A 4 3/5 页 5 会降低种株的成活率, 进而降低种子产量。 种株的定植密度视留种方式定, 同时需考虑品种 特性、 植株的生长势等。 大株留种的株行距一般为40厘米左右, 每亩约4000株 ; 中株留种的 株行距一般为 30 厘米 35 厘米, 每亩 6000 株左右。小株留种是直播留种 ( 条播, 连沟 1.3 米 1.4 米宽的畦上播 3 行 ), 一般在播种后, 结合去杂去劣进行 2 次 3 次删苗, 最后于 2 月底至 3 月上旬定苗, 株距控制在 8 10 厘米左右, 这样每亩的植株数大约可达到 11000。
18、 株。 榨菜留种地的病虫害防治, 除了与一般的大田生产一样, 需要防治蚜虫、 病毒病外, 还需 注意防治软腐病、 菌核病、 小菜蛾等。软腐病的防治主要是及时清沟排水, 清除植株基部的 黄叶、 烂叶, 降低田间的湿度, 如有发病植株必须及时拔除, 并在病株部位撒上一些生石灰。 菌核病的防治最重要的是与十字花科作物严格轮作, 及时清沟排水, 加强通风透光, 降低田 间的空气湿度, 必要时, 可喷一些农药, 如多菌灵、 托布津、 速克灵、 菌核净等。 小菜蛾的防治 最重要的是留种地远离十字花科作物和加强通风透光, 必要时可用 B.t. 乳剂、 抑太保等喷 防。一般在植株上有 80% 左右的角果变黄时。
19、就应该将整个植株自基部割断采收。种株在田 间自然干燥一段时间, 植株基本干燥后即可集中于防雨、 通风、 干燥处, 于天晴时暴晒脱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 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4 一种提高榨菜产量及制种纯度的培育方法, 其中,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榨菜菜种的采集、 处理与贮藏 : 采集榨菜的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及小株留种, 留 作播种 ; 步骤二、 选择适宜的留种地 ; 选择隔离条件好、 光照充足、 排灌方便、 抽薹开花期雨水较 少的地区 ; 步骤三、 大株留种的播种 : 播种期为 10 月 3 日至 。
20、10 月 8 日, 每亩 12000 株至 14000 株 ; 步骤四、 中株留种的播种 : 播种期为 10 月下旬, 每亩 18000 株至 20000 株 ; 步骤五、 小株留种的播种 : 播种期为 11 月中旬至 12 月下旬 ; 每亩 30000 株 ; 步骤六、 对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及小株留种的田地进行肥水、 光照、 根系、 杂草、 病虫害 管理, 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 大株留种和中株留种的种株有软腐病发病植株采取拔除措施, 并 在病株部位撒上生石灰 ; 步骤七、 种株的选择 : 剔除大株榨菜及中株榨菜中的杂种植株, 拔除小株榨菜中的叶片 性状杂劣植株 ; 步骤八、 对大株榨菜、 。
21、中株榨菜选种, 并在播种第二年 4 月上旬进行移栽, 大株榨菜株 行距为 40cm, 每亩 4000 株 ; 中株种株行距为 30cm 至 35cm, 每亩 6000 株 ; 步骤九、 对小株榨菜选种 : 采用直播选种, 株距控制在 8cm 至 10cm 左右, 每亩的植株数 为 11000 株 ; 步骤十、 对被选种的大株榨菜、 中株榨菜, 在其开花初期将植株基部的部分分枝剪去, 并进行打顶 ; 步骤十一、 辅助授粉 : 在花期每天上午10时露水干后, 用竹杆左右拍动薹茎, 促进种 株散粉传粉 ; 采用熊蜂授粉, 效果更好。 0015 步骤十二、 采收种子 : 当榨菜植株上有 80% 的角果。
22、变黄时采收 ; 采收后放在通风阴 说 明 书 CN 102687665 A 5 4/5 页 6 凉处后熟 7 天 ; 植株干燥后暴晒脱粒 ; 脱粒去杂质后再干燥 2 天至 3 天。 0016 实施例中, 步骤六中, 大株留种的田地肥水高于中株留种的田地高于小株留种的 田地。 0017 实施例中, 步骤六中当大株留种、 中株留种及小株留种进入抽薹开花期时停止田 地施肥, 防止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而出现倒伏 ; 并用 0.2% 磷酸二氢钾、 0.2% 硼肥溶液进行叶 面追肥 , 共喷施 2 次至 3 次。 0018 实施例中, 步骤七种株的选择在植株的瘤状茎的商品成熟期进行。 0019 实施例中, 步。
23、骤七中大株留种种株的选择还在大株榨菜的苗期、 瘤状茎开始膨大 期及现蕾期。 0020 实施例中, 步骤八中大株榨菜和中株榨菜的移栽采用带土移栽, 以提高植株成活 率。 0021 实施例中, 步骤九中的直播为在连沟 1.3m 至 1.4m 宽的畦上播 3 行。 0022 实施例中, 步骤十一中榨菜植株采收时将整个植株自基部割断。 0023 1、 选择适宜的留种地。留种地的选择必须根据种子级别确定, 一般大株留种和中 株留种应该在榨菜产区留种, 使留种植株能够在相同的气候、 土壤条件下生长发育, 便于对 有关性状 ( 包括生育期、 瘤状茎性状、 抗病性等 ) 进行严格而科学的选择。而生产用种种子 。
24、的生产宜选择非榨菜产区, 甚至是非芥菜类蔬菜的产区, 但必须是隔离条件好、 光照充足、 排灌方便、 抽薹开花期雨水较少的地区。留种地选择 3 年内未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 该田块周围 1000 米以上不能种植芥菜类蔬菜。大株留种和中株留种套袋进行隔离。一般 种子产量每亩 60 千克 80 千克。 0024 2、 掌握合理的播种期和密植度。大株留种的播种期与一般的榨菜生产是相同的, 一般在 10 月 38 日。中株采种的播种期一般在 10 月下旬, 而小株采种的播种期则在 11 月 中旬至12月下旬。 大株留种的秧苗定植密度与一般的榨菜栽培相当, 一般12000株14000 株。中株留种可提。
25、高密度, 秧苗定植时一般可达到每亩 20000 株。 0025 3、 加强肥水管理。大株留种的田间肥水管理与一般的榨菜生产相似, 而中株留种 的施肥量可适当减少, 以免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小株留种的采种田, 基肥用量减少, 通常用 一些化学肥料(以复合肥为佳), 大田的施肥量也需减少, 尤其是到了3月间, 植株开始抽薹 开花时, 一般不再进行施肥, 否则, 很可能因营养生长过旺而出现倒伏, 降低种子产量和种 子质量。 0026 4、 严格种株的选择。 种株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将来所生产的种子纯度的高 低, 所以必须严格进行种株的选择。 这种选择应该是分期进行的, 但选择的重点时期是在瘤 状茎。
26、的商品成熟期(3月底至4月上旬), 必须严格按照品种的典型性状进行选择, 对于似是 而非的植株应绝对拔除, 特别是大株留种生产大株留种时, 选择更应严格。小株留种中, 一 般对叶片性状 ( 叶片形状、 色泽、 叶缘形状等 ) 进行去杂去劣。 0027 5、 种株定植和摘心。在榨菜大株留种和中株留种上, 一般因选择严格, 种株采用 换田定植的方式。如果是生产用种种子生产, 则通常在原地留种。换地留种应掌握种株的 定植时间和定植密度, 并及时整枝摘心。为减轻病害、 提高土地利用率, 更主要是为了方便 隔离, 大株留种和中株留种的种株一般采用移栽留种, 但为提高种株的成活率, 需要带土移 栽。移栽的。
27、适宜时期是在 3 月底至 4 月初, 即植株抽薹初期, 此时对种株的鉴定和选择已基 说 明 书 CN 102687665 A 6 5/5 页 7 本完成, 延迟移栽, 很可能会降低种株的成活率, 进而降低种子产量。种株的定植密度视留 种方式定, 同时需考虑品种特性、 植株的生长势等。大株留种的株行距一般为 40 厘米左右, 每亩约 4000 株 ; 中株留种的株行距一般为 30 厘米 35 厘米, 每亩 6000 株左右。小株留种 是直播留种(条播, 连沟1.3米1.4米宽的畦上播3行), 一般在播种后, 结合去杂去劣进 行 2 次 3 次删苗, 最后于 2 月底至 3 月上旬定苗, 株距控制。
28、在 8 厘米 10 厘米左右, 这样 每亩的植株数大约可达到 11000 株。 0028 6、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榨菜留种地的病虫害防治, 除了与一般的大田生产一样, 需 要防治蚜虫、 病毒病外, 还需注意防治软腐病、 菌核病、 小菜蛾等。 软腐病的防治主要是及时 清沟排水, 清除植株基部的黄叶、 烂叶, 降低田间的湿度, 如有发病植株必须及时拔除, 并在 病株部位撒上一些生石灰。菌核病的防治最重要的是与十字花科作物严格轮作, 及时清沟 排水, 加强通风透光, 降低田间的空气湿度, 必要时, 可喷一些农药, 如多菌灵、 托布津、 速克 灵、 菌核净等。 小菜蛾的防治最重要的是留种地远离十字花科作物和加强通风透光, 必要时 可用 B.t. 乳剂、 抑太保等喷防。 0029 7、 适时采收种子。一般在植株上有 80% 左右的角果变黄时就应该将整个植株自基 部割断采收。种株在田间自然干燥一段时间, 植株基本干燥后即可集中于防雨、 通风、 干燥 处, 于天晴时爆晒脱粒。 说 明 书 CN 102687665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