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879452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3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98416.X

申请日:

2012.06.16

公开号:

CN102688321A

公开日:

2012.09.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752; A61P37/04

主分类号:

A61K36/752

申请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发明人:

何永明; 颜诚; 王凯; 杨鸿; 王敏儒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代理人:

杨启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含量为12-28份的生黄芪、重量含量为3.75-8.75份的当归、重量含量为7.5-17.5份的益母草、重量含量为6-14份的茯苓、重量含量为6-14份的苍术、重量含量为3.75-8.75的陈皮、重量含量为6-14份的山楂、重量含量为6-14份的蒲公英、重量含量为6-14份的马齿苋、重量含量为3-7份的甘草构成。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调节、提高哺乳母猪免疫功能的、有助于提高母猪群和仔猪群的健康状况、帮助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含量为12-28份的生黄芪、重量含量为3.75-8.75份的当归、重量含量为7.5-17.5份的益母草、重量含量为6-14份的茯苓、重量含量为6-14份的苍术、重量含量为3.75-8.75的陈皮、重量含量为6-14份的山楂、重量含量为6-14份的蒲公英、重量含量为6-14份的马齿苋、重量含量为3-7份的甘草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中药制剂制成合剂、颗粒剂、散剂、超微粉。

说明书

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药。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养猪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猪病的影响及威胁也日趋严重。在规模化的养猪场,猪病大多呈现混合感染、难辨别、不易诊断控制等特点。同时,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限制、猪场长期大量使用及滥用各种药物、制定不合理疫苗接种计划、猪场多种应激因素等都会导致猪群免疫功能的下降。同时,近年来出现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以及某些病原体开始发生变异、毒力增强的现象也使得猪群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猪群对疾病的易感性也越来越高。

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抑制,直接影响猪群生产性能,会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猪群的免疫功能是摆在兽医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机体免疫紊乱时,不是单一的免疫促进剂或免疫增强剂就能起效的,常常需要对免疫功能进行全面调理,调动机体一切有利因素来平衡免疫反应。除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外,还要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启动机体免疫系统、改善免疫功能,才能使猪群获得更强的抗病力、免疫应答能力以及疫苗接种后获得更好的免疫保护。

母猪群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繁殖性能,而且关系到仔猪群的健康。母猪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可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垂直传播并提高母猪繁殖成绩。在仔猪出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其免疫功能都不完善,仔猪断奶前机体产生的主动免疫抗体都很少,其免疫保护主要是从母乳中获得的被动免疫。研究发现,乳汁中除母源抗体外还存在其他有防感染和增强免疫的物质,并且可直接通过哺乳过程进入胎儿体内,对初生仔猪接受被动免疫、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起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妊娠期及哺乳期母猪的健康状况、免疫功能高低、母乳的质量高低等母源性因素将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因此,调节哺乳母猪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母猪群和仔猪群的健康状况,可帮助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提高哺乳母猪免疫功能的、有助于提高母猪群和仔猪群的健康状况、帮助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的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重量含量为12-28份的生黄芪、重量含量为3.75-8.75份的当归、重量含量为7.5-17.5份的益母草、重量含量为6-14份的茯苓、重量含量为6-14份的苍术、重量含量为3.75-8.75的陈皮、重量含量为6-14份的山楂、重量含量为6-14份的蒲公英、重量含量为6-14份的马齿苋、重量含量为3-7份的甘草等。

使用时,在母猪的整个哺乳期(共21天)往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0.75%—1.5%然后饲喂母猪。

这里,为了使用方便,中药制剂制成合剂、颗粒剂、散剂、超微粉等。

组方依据

本试验所用中药复方包含生黄芪、当归、益母草、茯苓、苍术、陈皮、山楂、蒲公英、马齿苋、甘草等10味中药。 

选择上述药味,是在中兽医理论基础上,总结前人临床用药经验,并对各味中药药性严格考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前期临床试验验方而最终确定的。配伍时,以考虑调节哺乳期母猪免疫功能为主,同时兼顾考虑了通过提高母乳质量等母源因素以达到增强哺乳仔猪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方剂中的各味中药都大量的研究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确定药物加减及用量提供了参考。从现代药理研究分析,本方所选用的中药大都具有一定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主要功效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临床应用极广泛。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具有增强机体的免疫、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黄芪能影响动物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动物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黄芪中含有黄芪多糖、黄酮类、黄芪皂甙、氨基酸、微量元素、叶酸、胆碱、亚麻酸等成分,黄芪发挥免疫增强作用时,黄芪多糖发挥着重要作用。黄芪多糖毒性很低,具有广泛的免疫增强和抗病毒作用。黄芪多糖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具有抗应激、影响核酸、提高血糖等作用。据报道,黄芪多糖拌饲断奶仔猪能改善料重比、提高日增重、降低腹泻率。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主要功效为补血、和血、润燥滑肠、调经止痛。当归可明显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作用,增强红细胞免疫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当归中的当归多糖可通过促进脾脏和骨髓造血功能来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主要功效为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二萜类、苯丙醇苷、挥发油、环形多肽等,并含有锌、铜、锰、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可用于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胎衣不下、恶露不尽等疾病。现代中药研究发现,益母草具有促进子宫收缩、溶栓、抗凝、降脂、降血黏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氧自由基和减少细胞内钙超载等诸多作用。益母草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而起到抗炎作用,还有镇痛作用,能通过加强淋巴管的舒缩功能,促进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等方式帮助机体恢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提高免疫力。顾月丽等在研究益母草素对小鼠T、B淋巴细胞的影响时发现,其对由刀豆素A引起活化T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促进作用,是单独使用刀豆素A的5-8倍。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主要功效为渗湿利尿、健脾、宁心安神。茯苓中含有的茯苓多糖具有抗胸腺萎缩、抗脾脏增大和抑瘤生长的作用,既可增强细胞免疫,又可增强体液免疫。研究发现,茯苓多糖能通过有针对性地保护免疫器官,改善机体状况,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还能加快造血机能的恢复,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保护骨髓,减轻和预防化疗的毒副作用,起到扶正固本、健脾补中的作用。茯苓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能使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及淋巴结重量增加,还能使玫瑰花结形成率及淋巴细胞转化率上升。

苍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肾、肝经。主要功效为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可用于脘腹胀满,泄泻,食欲不振,水肿,脚气痿痹,风寒感冒,雀目夜盲等症。苍术不仅对消化系统有多种作用,还具有保肝、降血糖、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研究发现,苍术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来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苍术的抗菌、抗炎药理作用明确。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经、胃经、肺经。主要功效为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陈皮中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肌醇等成分。对陈皮的研究早已不只限于对消化系统胃肠道作用研究,已涉及到心血管、内分泌、抗癌、抗突变、免疫、抗菌消炎、抗衰老等诸多方面。

山楂味酸、甘,性温,归脾、胃、肝经。主要功效为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 临床用于食滞不化及产后瘀阻腹痛,也可用于痰饮、泄泻等病。山楂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低聚黄烷类、微量元素,还含有三萜类、甾体类和有机胺类等成分,这些成分与其助消化、降压、降血脂、抗氧化、强心、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调节、抗菌、抑制畸变、防癌和保护视网膜的作用密切相关。山楂熊果酸能显著增强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升高外周血的白细胞数,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对小鼠皮下注射山楂注射液后,可使小白鼠胸腺和脾重量增加,血清溶菌酶含量、血清血凝抗体滴度、T淋巴细胞转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胸腺和脾脏与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密切相关,说明山楂可能对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湿热,为“解热凉血之要药”。 用于治疗多种炎症、便秘、胃痛、痈肿、高血脂、肿瘤及前列腺类疾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蒲公英有广谱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蒲公英有提高及改善小鼠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帮助保护和恢复有环磷酞胺所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损害。

马齿苋味酸,性寒,归肝、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解毒,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呕吐,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相关研究证实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真菌、降血脂、抗衰老、降血糖、抗肿瘤、增强免疫、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等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归十二经,主要功效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具有解毒、抑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防治肝损害、抗心律失常、抗消化性溃疡、解痉、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有显著的肾上腺皮脂激素样作用,可用于人体抗衰老及免疫力的增强。

母源疗法

中医认为,母乳为母体气血所化,乳母的精神、营养、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乳汁分泌的质与量,对乳儿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淋巴细胞、维生素、乳铁蛋白、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生长因子,可以为仔猪提供坚强的免疫保护。同时,母乳中的大量生物活性物质,还有助于仔猪胃肠道的成熟和发育,帮助仔猪形成健康的微生物区系。

通过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构成了母源疗法的基本应用。母源疗法是从中医的“子病治母”、“过乳”、“酿乳”、“药自乳传”等办法总结而来,即在怀孕或哺乳母畜的饲料中(或体内)直接添加药物以达到防治子代疾病的方法。该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母体隐性疾患、净化乳汁、杜绝传染源的同时药物通过乳汁传递进入子畜机体内发挥相应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母亲服药后多数西药都可代谢到乳汁中,对乳儿产生影响。

利用母乳给药方式治疗婴幼儿腋窝淋巴结结核,取得不错效果。在兽医生产实践中,通过母乳给药是一种运用较多,在防治哺乳期仔猪黄、白痢的功效显著。

显然,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调节、提高哺乳母猪免疫功能的、有助于提高母猪群和仔猪群的健康状况、帮助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包括生黄芪、当归、益母草、茯苓、苍术、陈皮、山楂、蒲公英、马齿苋、甘草。各组分的重量用量如表12所示。

表12

一、试验研究

通过拌饲母猪,以达到改善母猪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并提高其仔猪存活率、抗病力、生长性能的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猪群免疫功能的改善,抗病力的提高必将减少抗生素等药品的使用,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也有助于提高畜产品的食品安全等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药物

中药复方均购自河南省郑州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各组分的用量如表1所示,各组分混匀后粉碎至500目超微粉,密封,避光,存放于干燥通风处备用。 

1.1.2 试验动物选择与分组

将50头215kg左右的临诊健康临产母猪(大白×长白)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组,每组10头。各组母猪所产仔猪(父本为杜洛克)因母猪分组的不同相应分为Ⅰa、Ⅱa、Ⅲa、Ⅳa、Ⅴa三个组。母猪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Ⅴ组为试验组;仔猪Ⅰa组为对照组,Ⅱa、Ⅲa、Ⅳa、Ⅴa组为试验组。

1.1.3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哺乳期母猪饲粮的营养标准按NRC(1998)推荐的营养需要配制,实际操作中由某公司饲料厂制备,并保证质量。

1.1.4 主要仪器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PE-6800VET(深圳普康公司);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魅力GLAMOUR1800(美国MD公司);

酶标仪:ELx800(美国Bio-Tek公司);

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8500型(上海华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美国Becton Dickinson(BD)公司);

显微镜成像系统:Motic102M(厦门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1.5 主要试剂

血常规检测试剂,深圳普康电子有限公司;

血清生化检测试剂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公司;

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1分离液),天津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猪伪狂犬抗体检测试剂盒,美国爱德士(IDEXX)公司;

免疫球蛋白(IgA、IgG、IgM)ELISA试剂盒,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细胞因子(IL-2、IL-10、TNF-α、INF-γ)ELISA试剂盒,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鼠抗猪CD3FITC、CD4PE-Cy7、CD8PE荧光抗体,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红细胞裂解液(BDFACSLysingSolution),美国Becton Dickinson(BD)公司;

猪伪狂犬疫苗,美国辉瑞富道(北京)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试验动物饲养及管理方案

试验在某猪场进行,母猪饲喂严格依照猪场制定的标准执行。试验时间为整个哺乳期(共21天)。试验期间,Ⅰ组按照正常标准饲喂常规日粮,Ⅱ组、Ⅲ组、Ⅳ组、Ⅴ组则在饲料中按重量百分比分别添加实施例1的中药复方超微粉0.75%和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中药复方超微粉1.5%后饲喂。试验期间,为了保证药物及饲料的质量,拌药采用少量分批进行。拌药用饲料厂搅拌机进行,混匀后置于干燥通风处备用。试验期间母猪及仔猪的日常管理均按照该猪场制定的饲养管理方案严格执行。

1.2.2 母猪及仔猪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

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母猪的采食、精神及健康状况。对各组仔猪逐个称取初生体重、21日龄体重,并计算哺乳仔猪全期平均日增重(ADG)。计算公式如下:平均日增重(ADG)=(该日龄仔猪平均体重-仔猪初生平均体重)/仔猪日龄。

试验期间,仔细观察并记录各组仔猪的腹泻及死亡情况。并用如下公式计算相关指标:腹泻率(%)=仔猪腹泻头数/仔猪总头数×100%;腹泻频率(%)=(腹泻头数×腹泻天数)/(试验头数×试验天数)×100%;死亡率(%)=仔猪死亡头数/仔猪总数×100%;病死率(%)=腹泻死亡头数/腹泻头数×100%;腹泻指数=仔猪粪便评分之和/供试仔猪总头数。

腹泻评分标准:外观条形或粒状,评为0分;软粪、能成形,评为1分;稠状、不成形、粪水无分离现象,评为2分;稠状、不成形、粪水无分离现象,评为3分(高军等,2011)。

1.2.3 血常规指标检测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比率(LYM%)、中间细胞比率(MID%)、粒细胞比率(GRAN%)、淋巴细胞数(LYM)、中间细胞数(MID)、粒细胞数(GRAN)、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等。

1.2.4 血生化指标检测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葡萄糖(GLU)、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A)、乳酸脱氢酶(LDH)等。

1.2.5 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方法主要参照王玲等人报道的方法。

1.2.6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在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时以CD3+T淋巴细胞为门,分析CD4+、CD8+细胞,表示的是CD3/CD4 或 CD3/CD8 细胞在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1.2.7 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的检测

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的检测均用ELISA试剂盒进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

1.2.8 仔猪伪狂犬抗体水平监测

仔猪伪狂犬抗体水平检测用ELISA试剂盒进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一般采用用±SE表示。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程序(ANOVA)分析,进行LSD多重比较,以评价各组间数据差异的显著性;仔猪腹泻情况采用x2检验评估组间的差异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药复方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2.1.1 母猪生产性能观察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的前两天母猪采食欲有所降低,添加中药0.75%组母猪均能勉强吃完配额饲料,添加中药1.5%组母猪则有个别不能食完的现象。对照组都能吃完配额的饲料,但从第三天开始各组母猪均能吃完配额的饲料。试验期间,临床观测结果显示,各组母猪生产性能表现良好且未发现任何疾病的临床征兆。

2.1.2 仔猪生长性能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后,两试验组仔猪(Ⅱa、Ⅲa、Ⅳa、Ⅴa)的末重和日增重(ADG)与对照组都比较均有一定的提高,Ⅱa组和Ⅲa、Ⅳa、Ⅴa组较Ⅰa组ADG提高了5.98%左右和1.64%左右,21日龄时体重分别提高5.60%左右和4.84%左右,但各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仔猪生长性能情况

2.1.3 仔猪腹泻及死亡情况观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试验组仔猪的腹泻率、腹泻频率、腹泻指数、死亡率都有所降低。随着复方中草药剂量的增加,仔猪腹泻率和死亡率有逐渐降低趋势,Ⅲa、Ⅳa、Ⅴa组仔猪的腹泻率显著下降(P<0.05)。见表2。

表2  仔猪腹泻情况

(注:同列数据中标a表示与对照组(Ⅰa)差异显著P <0.05)

2.2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2.2.1 母猪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母猪血常规指标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母猪血液中LYM、MID、RBC、HGB等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母猪的RBC、HGB低于正常值,提示母猪机体可能贫血。见表3。

2.2.2 仔猪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期仔猪血常规指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超微粉后,哺乳仔猪血液中LYM、MID、RBC、HGB等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仔猪的RBC、HGB低于正常值,提示仔猪可能贫血;GRAN、GRAN%得到显著降低(P<0.05)。见表4。

2.3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1 母猪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母猪血清生化指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添加中药超微粉后,母猪血清TP、ALB较对照组有显著至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AST、ALT有升高趋势,但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母猪血清BUN显著降低(P<0.05),两试验组母猪血清TG、CHO含量都所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5。

2.3.2 仔猪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仔猪血清生化指标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超微粉后其仔猪血清TP、ALB均有上升趋势。前期(Day 7)两两试验组仔猪(Ⅱa、Ⅲa、Ⅳa、Ⅴa)的血清TP、ALB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到后期(Day 21)Ⅱa组的增加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Ⅲa、Ⅳa、Ⅴa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AST、 ALT也有上升趋势,A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间,试验两组仔猪血清TG、CHO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加(P<0.05或P<0.01)。Ⅲa、Ⅳa、Ⅴa组仔猪的血清BUN前期(Day 7)显著降低(P<0.05),后期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5。

表3  母猪血常规指标结果

(注:相同日龄的数据中,同行数据中标a表示与对照组(Ⅰ组)差异显著P<0.05;标b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表4  仔猪血常规指标结果

(注:相同日龄的数据中,同行数据中标a表示与对照组(Ⅰa)差异显著P<0.05;标b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表5  母猪及其仔猪血生化指标结果

(注:相同日龄数据中,同行数据中标a表示与对照组(Ⅰ组/Ⅰa)差异显著P<0.05;标b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4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

2.4.1 母猪红细胞免疫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母猪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试验组母猪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得到了显著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R)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6。

表6  母猪红细胞免疫结果

(注:同一检测项目资料中,同行中标a表示与对照组(Ⅰ组)差异显著P<0.05;标b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4.2 仔猪红细胞免疫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期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试验组仔猪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得到了显著提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R)变化不显著。见表7。

表7  仔猪红细胞免疫结果

(注:同一检测项目资料中,同行中标a表示与对照组(Ⅰa组)差异显著P<0.05;标b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5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5.1 母猪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期母猪CD4+、CD8+、CD4+/CD8+都有一定的升高趋势,到试验中后期两试验组母猪与对照组母猪比较出现了显著至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见表8。

 2.5.2 仔猪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期仔猪的CD4+、CD4+/CD8+均有一定的升高趋势。试验组仔猪CD4+较对照组仔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仔猪CD8+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8。

表8  母猪及其仔猪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注:母猪/仔猪数据中,同行中标a表示与对照组(Ⅰ组/Ⅰa组)差异显著P<0.05;标b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6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2.6.1 母猪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母猪血清中IgA、IgG、IgM均有升高的趋势。试验组母猪血清IgA、IgM与对照组母猪比较出现了显著至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血清IgG除后期(Day 21)的Ⅱ组外,其余时间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数据最好,提示添加0.75%比例中药可更好的增加母猪免疫球蛋白含量。见表9。

2.6.2 仔猪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期仔猪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都有一定的升高趋势。Ⅱa组仔猪血清IgM较对照组仔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Ⅲa、Ⅳa、Ⅴa组仔猪前期(Day 7)血清IgG与对照组仔猪差异显著(P<0.05),其余时间段各组间IgG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Ig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Ⅱa组的数据表现最好。见表9。

表9  母猪及其仔猪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注:母猪/仔猪数据中,同行中标a表示与对照组(Ⅰ组/Ⅰa组)差异显著P<0.05;标b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7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细胞因子的影响

2.7.1 母猪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母猪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0、TNF-α、INF-γ都有一定的升高趋势。其中,试验前期(Day 7)试验组母猪血清IL-2、IL-10、TNF-α较对照组母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后期(Day 21)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后期(Day 21),Ⅲ、Ⅳ、Ⅴ组母猪血清中INF-γ、IL-10与对照组母猪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0。

2.7.2 仔猪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期仔猪血清细胞因子IL-2、IL-10、TNF-α、INF-γ从总体来看均有一定的升高趋势。其中,Ⅲa、Ⅳa、Ⅴa组表现较为理想,各个时期的大部分指标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整个数据结果分析可见两试验组仔猪的数据较对照组仔猪有明显改善。见表10。

表10  母猪及其仔猪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注:母猪/仔猪数据中,同行中标a表示与对照组(Ⅰ组/Ⅰa组)差异显著P<0.05;标b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8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仔猪伪狂犬抗体水平的影响

母猪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中药复方超微粉后,仔猪对伪狂犬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略有加快的趋势,在相同时间点产生的抗体水平有增加的趋势,但各组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见表11。

表11  仔猪伪狂犬抗体水平结果

3 讨论

3.1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将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以改善仔猪消化道功能、增强消化酶活性,使动物机体增强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和合成代谢,加快其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降低腹泻率及死亡率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相关报道颇多。在临床实践中,母乳给药是一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给药方法。在防治哺乳期仔猪黄、白痢的功效显著,同时人医临床也有相关运用的报道。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我们不可否认通过对哺乳期母猪用药,药物一方面可以对母体产生药理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乳腺与毛细血管通过细胞相通,凡能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均能进入乳汁,哺乳过程使药物随乳汁自然进入仔猪肠道发挥相应药理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母猪方面,除前两天采食量受到一定影响外,其余时间段各组母猪的采食量和精神状态的临床观测结果并未见差别。仔猪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两试验组仔猪腹泻率、腹泻频率、腹泻指数、死亡率都得到降低。其中,Ⅲa、Ⅳa、Ⅴa组仔猪的腹泻率显著下降。这与舒启松、盘春秀、颜诚等人通过中药母源疗法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的报道结果相似。同时也与徐得胜、黄永汉、王仕俊等人报道的平胃散可以治疗猪群腹泻和提高生长性能的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在母猪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后可以通过母源因素作用来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并可能有助于增强仔猪的免疫功能而提高其抗病能力,在使仔猪增重更快的同时又降低腹泻的发生。试验所用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中含有的多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及营养作用的中药成分,是中药母源疗法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的物质基础。

3.2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母猪血常规指标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添加中药超微粉后,母猪血液中LYM、LYM%、MID、MID%、RBC、HGB等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仔猪血液中LYM、LYM%、MID、MID%、RBC、HGB的含量得到了改善。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超微粉后两试验组母猪及其仔猪LYM、MID、RBC值均高于对照组,这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尤其对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的仔猪这意味着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增强,仔猪免疫力得到了提高,与临床观察到的仔猪的抗病力提高相一致。母猪与仔猪RBC和HGB同步增多,提示改善了猪群贫血的状态,这可能与该药方促进母猪及仔猪的造血功能和动员机体贮存血液转入循环系统有关。同时,二者增加也说明机体内氧化和物质代谢功能得到了改善,有利于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 。这与蔡景义、孔祥峰、华莹等人运用中药可以改善猪群血常规指标的报道相似。

综上所述,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后可以改善母猪及其仔猪的血常规指标,作用机理可能是由于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起到调节机体造血机能的作用,血常规指标的改善是机体健康状况以及免疫功能得到改善的表现。复方中的归芪益母汤是治疗气血俱虚的良方,具有补气补血、养血活血的功效,试验组母猪及仔猪血常规指标的改善可能与其作用有关。

3.3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发现,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的血清生化指标均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两试验组仔猪血清AST、ALT、TP、ALB、TG、CHO都有增长趋势,GLU、BUN有所下降,这正好与临床观察得到的仔猪生长性能提高、腹泻率降低等事实相符合。添加中药四组母猪及其仔猪的血清CHO和TG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该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能够帮助改善机体的脂肪代谢,使更多的脂肪氧化,提供机体合成蛋白质所需的能量,与两试验组仔猪增重更快的观察结果相符。试验组仔猪AST、ALT的增高与伍革民等人关于血清AST、ALT含量与杜长大三元杂仔猪增重成正相关的报道一致。添加中药后的母猪及其仔猪血清TP、ALB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升高趋势,说明添加中药后能在一定程度改善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的蛋白质代谢水平,并能有助于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免疫机能的提高。试验组仔猪血清CHO、T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添加中药超微粉复方可能增加猪体脂肪沉积。同时,试验组仔猪BUN和GLU的下降,表明蛋白质的沉淀加强,葡萄糖的转化和利用效率增加,这也与试验组仔猪生长性能提高更快的事实相符。

综上所述,在母猪饲料中加入中药复方超微粉后能改善母猪及其仔猪的血清生化指标。有利于改善猪体的物质能量代谢,帮助提高其生产性能,能改善机体贫血状况,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猪群体质及抗病能力。

3.4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母猪及其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均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母猪及仔猪的红细胞E-C3bRR花环率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母猪红细胞 E-ICRR花环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明显;各组仔猪红细胞E-ICRR花环率变化趋势也不明显。这与王玲、钟妮娜、蒲万霞等人运用中药提高猪群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报道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能够通过提高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红细胞E-C3bRR花环率,降低红细胞的E-ICRR花环率,而起到提高母猪及其仔猪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这可能与方剂具有的补气补血的功效有关,其机理可能与中药复方超微粉拌饲哺乳期母猪后能够提高母猪及其仔猪红细胞粘附免疫复合物的能力,能及时有效的清除免疫复合物等原因有关。

3.5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期母猪CD4+、CD8+、CD4+/CD8+都得到一定升高;试验组仔猪CD4+、CD4+/CD8+也得到一定提升,各组仔猪间CD8+的变化趋势差异不明显。这与郑动才、徐得胜等人运用平胃散或平胃散加减提高机体T淋巴细胞值的报道相符,也与谢红兵、方乐堃等人运用中药改善动物机体T淋巴细亚群比例的报道相似,吕苏成等人也认为茯苓多糖对细胞免疫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特别能调整T 细胞亚群的比值,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同时,复方中的其他中药成分也可能通过相关作用以起到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对T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的影响,该中药复方具有增强母猪及其仔猪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可以用来提高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免疫功能。其机理有可能是由于在哺乳期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体内通过整体调节和局部作用,起到了调节T淋巴细胞相关功能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3.6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细胞因子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猪饲料中添加该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母猪及其仔猪血清中细胞因子IL-2、TNF-α、INF-γ都有一定的升高趋势。这与梁玉杰人等报道的健脾补肾方可增强机体IL-2表达,黄芪多糖、当归多糖和茯苓多糖可增强机体IL-2的表达,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蒲公英多糖可提高机体TNF-α的表达,当归多糖、茯苓多糖能促进机体INF-γ分泌等研究结果相似。试验组母猪及仔猪血清中IL-2和INF-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可能提示猪群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提高。Ⅲ、Ⅳ、Ⅴ组母猪和Ⅲa、Ⅳa、Ⅴa组仔猪的试验数据表现较为理想,提示添加1.5%比例中药复方超微粉效果可能更好。

综上所述,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讨论,证明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该中药复方超微粉后,试验组母猪及其仔猪的细胞因子水平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机体免疫功能得到了改善。由于本试验未对中药做药代动力学试验,因此要真正阐明该中药复方促生细胞因子的作用,还需药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密切合作。

3.7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仔猪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哺乳母猪及其仔猪血清中IgA、IgG、IgM均有一定的升高趋势。这与陈小波、何正义、李和平、王林等人运用中药提高免疫球蛋白含量的研究结果相似。试验后期,由于仔猪开始吃料增加而减少了吸乳量,减少了从母乳中吸收相关免疫增强物质的量,各组仔猪免疫球蛋白含量有所下降而且对照组和试验组间的差异不再明显。这从侧面证明了中草药成分可能影响母乳并通过哺乳影响仔猪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提高仔猪的体液免疫机能。

综上所述,在哺乳期母猪饲料中添加一定量该中药复方超微粉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哺乳母猪及其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猪体的体液免疫功能。该复方能达到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是与复方中多位中药的免疫增强作用密切相关的,可能为单一成分作用,也可能是几种成分的协同作用,具体机理还需通过中药药代动力学等试验来进一步探讨。

3.8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仔猪伪狂犬抗体水平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在哺乳期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之后,有一定的帮助动物机体产生抗体的功能,在抗体产生时间及抗体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组间的差异不显著。该复方能够一定程度提高抗体水平,可能与复方中平胃散具有改善B淋巴细胞的功能相关,同时复方中黄芪多糖等多种中药成分也具有增强B细胞功能的作用。茯苓多糖具有提升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功效,这提示茯苓多糖可能为伪狂犬疫苗的免疫佐剂而提升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显示,黄芪多糖除本身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外,还能使疫苗的免疫力大大增强,对疫苗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且能使疫苗作用效价提升加快并提高效价水平,还能提升群体效价水平整齐度。也可能复方中药其他成分具有类似的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试验通过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中药复方超微粉一段时间,观察记录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指标,并且每周抽取母猪及仔猪血液做免疫指标检测,以此对该复方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可以提高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并降低腹泻的发病率;能改善机体贫血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猪及其仔猪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可以提高母猪及其仔猪的部分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含量;可以改善母猪及仔猪的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说明,使用该制剂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红细胞免疫等作用,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来综合调理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生产性能及抗病能力。

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8832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26 CN 102688321 A *CN102688321A* (21)申请号 201210198416.X (22)申请日 2012.06.16 A61K 36/752(2006.01) A61P 37/04(2006.01) (71)申请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 18 号 (72)发明人 何永明 颜诚 王凯 杨鸿 王敏儒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4206 代理人 杨启成 (54) 发明名称 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

2、 况的中药制剂 (57) 摘要 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 况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由重量含量为 12-28 份的生黄芪、 重量含量为 3.75-8.75 份的当归、 重 量含量为7.5-17.5份的益母草、 重量含量为6-14 份的茯苓、 重量含量为 6-14 份的苍术、 重量含量 为3.75-8.75的陈皮、 重量含量为6-14份的山楂、 重量含量为6-14份的蒲公英、 重量含量为6-14份 的马齿苋、 重量含量为3-7份的甘草构成。 本发明 与已有技术相比, 具有调节、 提高哺乳母猪免疫功 能的、 有助于提高母猪群和仔猪群的健康状况、 帮 助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的优点。 (5。

3、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0 页 1/1 页 2 1. 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由重量含量 为 12-28 份的生黄芪、 重量含量为 3.75-8.75 份的当归、 重量含量为 7.5-17.5 份的益母草、 重量含量为 6-14 份的茯苓、 重量含量为 6-14 份的苍术、 重量含量为 3.75-8.75 的陈皮、 重 量含量为 6-14 份的山楂、 重量含量为 6-14 份的蒲公英、 重量含量为 6-14 份的马齿苋、 重量 含量。

4、为 3-7 份的甘草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 其特 征在于中药制剂制成合剂、 颗粒剂、 散剂、 超微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88321 A 2 1/20 页 3 一种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康状况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养猪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猪病的影响及威胁也日趋严重。在规模化 的养猪场, 猪病大多呈现混合感染、 难辨别、 不易诊断控制等特点。 同时, 由于饲养管理水平 的限制、 猪场长期大量使用及滥用各种药物、 制定不合理疫苗接种计划、 猪场多种。

5、应激因素 等都会导致猪群免疫功能的下降。同时, 近年来出现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以及某些病原体开 始发生变异、 毒力增强的现象也使得猪群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不断下降, 猪群对疾病的易感 性也越来越高。 0003 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抑制, 直接影响猪群生产性能, 会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 经济损失。 因此, 如何提高猪群的免疫功能是摆在兽医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机 体免疫紊乱时, 不是单一的免疫促进剂或免疫增强剂就能起效的, 常常需要对免疫功能进 行全面调理, 调动机体一切有利因素来平衡免疫反应。 除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外, 还要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启动机体免疫系统、 改善免疫功。

6、能, 才能使猪群获得更强 的抗病力、 免疫应答能力以及疫苗接种后获得更好的免疫保护。 0004 母猪群的健康状况, 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繁殖性能, 而且关系到仔猪群的健康。 母猪 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 可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垂直传播并提高母猪繁殖成绩。在仔 猪出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其免疫功能都不完善, 仔猪断奶前机体产生的主动免疫抗体都 很少, 其免疫保护主要是从母乳中获得的被动免疫。 研究发现, 乳汁中除母源抗体外还存在 其他有防感染和增强免疫的物质, 并且可直接通过哺乳过程进入胎儿体内, 对初生仔猪接 受被动免疫、 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抗病力起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 妊娠期及哺乳期母猪的。

7、 健康状况、 免疫功能高低、 母乳的质量高低等母源性因素将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和抗 病能力。 因此, 调节哺乳母猪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母猪群和仔猪群的健康状况, 可帮助提高 养猪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 提高哺乳母猪免疫功能的、 有助于提高母 猪群和仔猪群的健康状况、 帮助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的母源疗法改善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健 康状况的中药制剂。 0006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重量含量为 12-28 份的生黄芪、 重量含量为 3.75-8.75 份的当归、 重量含量为 7.5-17.5 份的益母草、 重量含量为 6-14 份的茯苓、 重量含量为 6。

8、-14 份的苍术、 重量含量为 3.75-8.75 的陈皮、 重量含量为 6-14 份的山楂、 重量含量为 6-14 份 的蒲公英、 重量含量为 6-14 份的马齿苋、 重量含量为 3-7 份的甘草等。 0007 使用时, 在母猪的整个哺乳期 (共 21 天) 往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 0.75%1.5% 然 后饲喂母猪。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3 2/20 页 4 0008 这里, 为了使用方便, 中药制剂制成合剂、 颗粒剂、 散剂、 超微粉等。 0009 组方依据 本试验所用中药复方包含生黄芪、 当归、 益母草、 茯苓、 苍术、 陈皮、 山楂、 蒲公英、 马齿 苋、 甘草等。

9、 10 味中药。 选择上述药味, 是在中兽医理论基础上, 总结前人临床用药经验, 并对各味中药药性严 格考究, 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 并通过前期临床试验验方而最终确定的。配伍时, 以考虑调节哺乳期母猪免疫功能为主, 同时兼顾考虑了通过提高母乳质量等母源因素以达 到增强哺乳仔猪免疫功能的作用。 目前, 方剂中的各味中药都大量的研究报道, 这在一定程 度上为我们确定药物加减及用量提供了参考。从现代药理研究分析, 本方所选用的中药大 都具有一定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0010 黄芪味甘、 性微温, 归肺、 脾、 肝、 肾经。主要功效为补气升阳、 固表止汗等, 临床应 用极广泛。 现代药理。

10、研究发现, 黄芪具有增强机体的免疫、 抗肿瘤、 抗病毒、 抗氧化、 抗衰老 等功效。黄芪能影响动物胸腺、 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发育, 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增殖 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动物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黄芪中含有黄芪多糖、 黄酮类、 黄芪皂甙、 氨基酸、 微量元素、 叶酸、 胆碱、 亚麻酸等成分, 黄芪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时, 黄芪多糖发挥着重要作用。黄芪多糖毒性很低, 具有广泛的免疫增强和抗病毒作用。黄 芪多糖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 免疫系统, 具有抗应激、 影响核酸、 提高血糖等作用。据报道, 黄芪多糖拌饲断奶仔猪能改善料重比、 提高日增重、 降低腹泻率。 0011 。

11、当归味甘、 辛, 性温, 归肝、 心、 脾经。主要功效为补血、 和血、 润燥滑肠、 调经止痛。 当归可明显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作用, 增强红细胞免疫能力, 增强机体免疫力而发挥 其抗肿瘤作用。当归中的当归多糖可通过促进脾脏和骨髓造血功能来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0012 益母草味辛、 微苦, 性微寒, 归心、 肝、 膀胱经。主要功效为活血调经、 利水消肿、 清 热解毒。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 二萜类、 苯丙醇苷、 挥发油、 环形多肽等, 并含有锌、 铜、 锰、 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可用于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胎衣不下、 恶露不尽等疾 病。 现代中药研究发现, 益母草具有促进子宫收缩、 溶。

12、栓、 抗凝、 降脂、 降血黏度、 降低红细胞 聚集、 抑制血小板聚集、 改善微循环、 抗氧自由基和减少细胞内钙超载等诸多作用。益母草 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而起到抗炎作用, 还有镇痛作用, 能通过加强淋巴管的舒缩功能, 促 进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等方式帮助机体恢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提高免疫力。 顾月丽等在 研究益母草素对小鼠 T、 B 淋巴细胞的影响时发现, 其对由刀豆素 A 引起活化 T 淋巴细胞有 明显的增殖促进作用, 是单独使用刀豆素 A 的 5-8 倍。 0013 茯苓味甘、 淡, 性平, 归心、 脾、 肺、 肾经。主要功效为渗湿利尿、 健脾、 宁心安神。茯 苓中含有的茯苓多糖具有抗胸腺萎。

13、缩、 抗脾脏增大和抑瘤生长的作用, 既可增强细胞免疫, 又可增强体液免疫。研究发现, 茯苓多糖能通过有针对性地保护免疫器官, 改善机体状况, 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 还能加快造血机能的恢复,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体质, 保护骨髓, 减轻和预防化疗的毒副作用, 起到扶正固本、 健脾补中的作用。 茯苓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的 吞噬功能, 能使免疫器官胸腺、 脾脏及淋巴结重量增加, 还能使玫瑰花结形成率及淋巴细胞 转化率上升。 0014 苍术味甘、 苦, 性温, 归脾、 肾、 肝经。主要功效为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明目。可用 于脘腹胀满, 泄泻, 食欲不振, 水肿, 脚气痿痹, 风寒感冒, 雀目夜。

14、盲等症。 苍术不仅对消化系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4 3/20 页 5 统有多种作用, 还具有保肝、 降血糖、 抗菌、 抗病毒等作用。研究发现, 苍术可以通过调节细 胞因子来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苍术的抗菌、 抗炎药理作用明确。 0015 陈皮味辛、 苦, 性温, 归脾经、 胃经、 肺经。主要功效为理气健脾、 调中, 燥湿, 化痰。 陈皮中主要含挥发油、 黄酮类、 生物碱、 肌醇等成分。对陈皮的研究早已不只限于对消化系 统胃肠道作用研究, 已涉及到心血管、 内分泌、 抗癌、 抗突变、 免疫、 抗菌消炎、 抗衰老等诸多 方面。 0016 山楂味酸、 甘, 性温, 归脾、 胃。

15、、 肝经。 主要功效为开胃消食、 化滞消积、 活血散瘀、 化 痰行气。 临床用于食滞不化及产后瘀阻腹痛, 也可用于痰饮、 泄泻等病。山楂中主要含有 黄酮类、 有机酸类、 低聚黄烷类、 微量元素, 还含有三萜类、 甾体类和有机胺类等成分, 这些 成分与其助消化、 降压、 降血脂、 抗氧化、 强心、 抑制血小板聚集、 免疫调节、 抗菌、 抑制畸变、 防癌和保护视网膜的作用密切相关。 山楂熊果酸能显著增强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低下小鼠 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升高外周血的白细胞数, 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 对小鼠皮下注射 山楂注射液后, 可使小白鼠胸腺和脾重量增加, 血清溶菌酶含量、 血清血凝抗体滴度、。

16、 T 淋巴 细胞转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 胸腺和脾脏与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密切相关, 说明山楂 可能对机体的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0017 蒲公英味苦、 甘, 性寒, 归肝、 胃经。 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清湿热, 为 “解 热凉血之要药” 。 用于治疗多种炎症、 便秘、 胃痛、 痈肿、 高血脂、 肿瘤及前列腺类疾病。现 代药理研究发现, 蒲公英有广谱抗菌、 抗炎、 抗氧化、 抗肿瘤、 降血糖、 降血脂、 免疫调节等方 面的药理作用。蒲公英有提高及改善小鼠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能帮助保 护和恢复有环磷酞胺所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损害。 0018 马齿苋味酸,。

17、 性寒, 归肝、 大肠经, 主要功效为清热、 凉血、 解毒, 用于小便不利, 水 肿胀满, 痰饮咳嗽, 食少脘闷, 呕吐, 泄泻, 心悸不安, 失眠健忘, 遗精白浊, 相关研究证实其 具有抗菌消炎、 抗病毒、 抗真菌、 降血脂、 抗衰老、 降血糖、 抗肿瘤、 增强免疫、 抗血小板聚集 及血栓形成等作用。 甘草味甘, 性平, 归十二经, 主要功效为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 诸药。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解 药物毒性、 烈性等, 药理研究表明, 甘草具有解毒、 抑菌、 抗炎、 抗病毒、 抗肿瘤、 防治肝损。

18、害、 抗心律失常、 抗消化性溃疡、 解痉、 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 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 作用, 甘草中的甘草酸有显著的肾上腺皮脂激素样作用, 可用于人体抗衰老及免疫力的增 强。 0019 母源疗法 中医认为, 母乳为母体气血所化, 乳母的精神、 营养、 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乳汁分泌的 质与量, 对乳儿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母乳 (尤其是初乳) 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 子、 淋巴细胞、 维生素、 乳铁蛋白、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和生长因子, 可以为仔猪提供坚强 的免疫保护。同时, 母乳中的大量生物活性物质, 还有助于仔猪胃肠道的成熟和发育, 帮助 仔猪形成健康的微生物区系。 002。

19、0 通过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构成了母源疗法的基本应用。母源疗法是从中医的 “子 病治母” 、“过乳” 、“酿乳” 、“药自乳传” 等办法总结而来, 即在怀孕或哺乳母畜的饲料中 (或体 内) 直接添加药物以达到防治子代疾病的方法。该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母体隐性疾患、 净化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5 4/20 页 6 乳汁、 杜绝传染源的同时药物通过乳汁传递进入子畜机体内发挥相应的药理作用。研究发 现, 母亲服药后多数西药都可代谢到乳汁中, 对乳儿产生影响。 0021 利用母乳给药方式治疗婴幼儿腋窝淋巴结结核, 取得不错效果。在兽医生产实践 中, 通过母乳给药是一种运用较多, 在防。

20、治哺乳期仔猪黄、 白痢的功效显著。 0022 显然,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 具有调节、 提高哺乳母猪免疫功能的、 有助于提高 母猪群和仔猪群的健康状况、 帮助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的优点。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 本发明包括生黄芪、 当归、 益母草、 茯苓、 苍术、 陈皮、 山楂、 蒲公英、 马齿苋、 甘草。各组 分的重量用量如表 12 所示。 0024 表 12 一、 试验研究 通过拌饲母猪, 以达到改善母猪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并提高其仔猪存活率、 抗病力、 生 长性能的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猪群免疫功能的改善, 抗病力的提高必将减少抗生素等药 。

21、品的使用, 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 也有助于提高畜产品的食品安全等级。 0025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药物 中药复方均购自河南省郑州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各组分的用量如表 1 所示, 各组分 混匀后粉碎至 500 目超微粉, 密封, 避光, 存放于干燥通风处备用。 1.1.2 试验动物选择与分组 将 50 头 215kg 左右的临诊健康临产母猪 ( 大白 长白 ) 随机分为、 、 、 、 五个组, 每组 10 头。各组母猪所产仔猪 (父本为杜洛克) 因母猪分组的不同相应分为 a、 a、 a、 a、 a 三个组。母猪组为对照组, 、 、 、 组为试验组 ; 仔猪 a 组为 。

22、对照组, a、 a、 a、 a 组为试验组。 0026 1.1.3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哺乳期母猪饲粮的营养标准按 NRC(1998) 推荐的营养需要配制, 实际操作中由某公司 饲料厂制备, 并保证质量。 0027 1.1.4 主要仪器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6 5/20 页 7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 PE-6800VET(深圳普康公司)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魅力 GLAMOUR1800(美国 MD 公司) ; 酶标仪 : ELx800(美国 Bio-Tek 公司) ; 紫外分光光度计 : UV-VIS-8500 型 (上海华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流式细胞仪 :。

23、 FACSCalibur(美国 Becton Dickinson(BD) 公司) ; 显微镜成像系统 : Motic102M(厦门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1.1.5 主要试剂 血常规检测试剂, 深圳普康电子有限公司 ; 血清生化检测试剂盒,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公司 ; 淋巴细胞分离液 (Ficol1 分离液 ), 天津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猪伪狂犬抗体检测试剂盒, 美国爱德士 (IDEXX) 公司 ; 免疫球蛋白 (IgA、 IgG、 IgM) ELISA 试剂盒, 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细胞因子 (IL-2、 IL-10、 TNF-、 INF-) ELISA 试剂盒。

24、, 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鼠抗猪 CD3FITC、 CD4PE-Cy7、 CD8PE 荧光抗体, 美国 Becton Dickinson 公司 ; 红细胞裂 解液 (BDFACSLysingSolution) , 美国 Becton Dickinson(BD) 公司 ; 猪伪狂犬疫苗, 美国辉瑞富道 (北京) 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 1.2 方法 1.2.1 试验动物饲养及管理方案 试验在某猪场进行, 母猪饲喂严格依照猪场制定的标准执行。试验时间为整个哺乳期 (共 21 天) 。试验期间, 组按照正常标准饲喂常规日粮, 组、 组、 组、 组则在饲料中 按重量百分比分别添加实施例 1 的。

25、中药复方超微粉 0.75% 和实施例 1、 实施例 2、 实施例 3 的中药复方超微粉 1.5% 后饲喂。试验期间, 为了保证药物及饲料的质量, 拌药采用少量分 批进行。拌药用饲料厂搅拌机进行, 混匀后置于干燥通风处备用。试验期间母猪及仔猪的 日常管理均按照该猪场制定的饲养管理方案严格执行。 0028 1.2.2 母猪及仔猪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 试验期间, 观察并记录母猪的采食、 精神及健康状况。对各组仔猪逐个称取初生体重、 21 日龄体重, 并计算哺乳仔猪全期平均日增重 (ADG) 。计算公式如下 : 平均日增重 (ADG) = (该日龄仔猪平均体重仔猪初生平均体重) / 仔猪日龄。 0029。

26、 试验期间, 仔细观察并记录各组仔猪的腹泻及死亡情况。并用如下公式计算相关 指标 : 腹泻率 (%)= 仔猪腹泻头数 / 仔猪总头数 100% ; 腹泻频率 (%)=( 腹泻头数 腹泻 天数)/(试验头数试验天数)100% ; 死亡率(%)=仔猪死亡头数/仔猪总数100% ; 病 死率 (%)= 腹泻死亡头数 / 腹泻头数 100% ; 腹泻指数 = 仔猪粪便评分之和 / 供试仔猪总 头数。 0030 腹泻评分标准 : 外观条形或粒状, 评为 0 分 ; 软粪、 能成形, 评为 1 分 ; 稠状、 不成 形、 粪水无分离现象, 评为 2 分 ; 稠状、 不成形、 粪水无分离现象, 评为 3 分。

27、 (高军等, 2011) 。 0031 1.2.3 血常规指标检测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 白细胞数 (WBC) 、 淋巴细胞比率 (LYM%) 、 中间细胞比率 (MID%) 、 粒细胞比率 (GRAN%) 、 淋巴细胞数 (LYM) 、 中间细胞数 (MID) 、 粒细胞数 (GRAN) 、 红细胞总数 (RBC) 、 血红蛋白 (HGB) 、 红细胞压积 (HCT) 、 血小板 (PLT) 等。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7 6/20 页 8 0032 1.2.4 血生化指标检测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 血清总蛋白 (TP) 、 白蛋白 (ALB) 、 甘油三酯 (TG) 、。

28、 总胆固醇 (CHO) 、 葡萄糖 (GLU)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尿素氮 (BUN)、 肌酐 (CREA)、 乳酸脱氢酶 (LDH) 等。 0033 1.2.5 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方法主要参照王玲等人报道的方法。 0034 1.2.6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在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时以 CD3+T 淋巴细胞为门, 分析 CD4+、 CD8+ 细胞, 表示的是 CD3/CD4 或 CD3/CD8 细胞在 T 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0035 1.2.7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的检测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的。

29、检测均用 ELISA 试剂盒进行, 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 说明书进行。 0036 1.2.8 仔猪伪狂犬抗体水平监测 仔猪伪狂犬抗体水平检测用 ELISA 试剂盒进行, 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进行。 0037 1.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分析均采用 SPSS17.0 进行, 数据一般采用用SE 表示。应用 SPSS 统计分 析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程序 (ANOVA) 分析, 进行 LSD 多重比较, 以评价各组间数据差异的显 著性 ; 仔猪腹泻情况采用 x2检验评估组间的差异性。 0038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药复方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2.1.1 母猪生产性能。

30、观察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的前两天母猪采食欲有所降低, 添加中药 0.75% 组母猪均 能勉强吃完配额饲料, 添加中药 1.5% 组母猪则有个别不能食完的现象。对照组都能吃完配 额的饲料, 但从第三天开始各组母猪均能吃完配额的饲料。试验期间, 临床观测结果显示, 各组母猪生产性能表现良好且未发现任何疾病的临床征兆。 0039 2.1.2 仔猪生长性能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后, 两试验组仔猪 ( a、 a、 a、 a) 的末重和日增重 (ADG) 与对照组都比较均有一定的提高, a 组和 a、 a、 a 组较 a 组 ADG 提高了 5.98% 左右和 1.64% 左右, 2。

31、1 日龄时体重分别提高 5.60% 左右和 4.84% 左右, 但各组间的差 异不显著 (P 0.05) 。见表 1。 0040 表 1 仔猪生长性能情况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8 7/20 页 9 2.1.3 仔猪腹泻及死亡情况观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试验组仔猪的腹泻率、 腹泻频率、 腹泻指数、 死 亡率都有所降低。 随着复方中草药剂量的增加, 仔猪腹泻率和死亡率有逐渐降低趋势, a、 a、 a 组仔猪的腹泻率显著下降 (P0.05) 。见表 2。 0041 表 2 仔猪腹泻情况 (注 : 同列数据中标 a 表示与对照组 ( a) 差异显著P 0.0。

32、5) 2.2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2.2.1 母猪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哺乳母猪血常规指标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在母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9 8/20 页 10 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母猪血液中 LYM、 MID、 RBC、 HGB 等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对照组母猪的 RBC、 HGB 低于正常值, 提示母猪机体可能贫血。见表 3。 0042 2.2.2 仔猪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哺乳期仔猪血常规指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 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超微粉后, 。

33、哺乳仔猪血液中 LYM、 MID、 RBC、 HGB 等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 著 (P0.05) , 对照组仔猪的RBC、 HGB低于正常值, 提示仔猪可能贫血 ; GRAN、 GRAN%得到显著 降低 (P0.05) 。见表 4。 0043 2.3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1 母猪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母猪血清生化指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添加中 药超微粉后, 母猪血清 TP、 ALB 较对照组有显著至极显著提高 (P0.05 或P0.01) , AST、 ALT 有升高趋势, 但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05) 。 组母猪血清。

34、BUN显著降低 (P0.05) , 两 试验组母猪血清 TG、 CHO 含量都所增加, 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 。见表 5。 0044 2.3.2 仔猪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仔猪血清生化指标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母猪 饲料中添加中药超微粉后其仔猪血清 TP、 ALB 均有上升趋势。前期 (Day 7) 两两试验组仔 猪 ( a、 a、 a、 a) 的血清 TP、 ALB 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到后期 (Day 21) a 组的增加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a、 a、 a 组与对照组差异 不显著 (。

35、P 0.05) 。试验组仔猪血清 AST、 ALT 也有上升趋势, ALT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 著 (P0.05) 。试验期间, 试验两组仔猪血清 TG、 CHO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加 (P0.05 或P0.01) 。 a、 a、 a 组仔猪的血清 BUN 前期 (Day 7) 显著降低 (P0.05) , 后期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05) 。见表 5。 0045 表 3 母猪血常规指标结果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10 9/20 页 11 (注 : 相同日龄的数据中, 同行数据中标 a 表示与对照组 ( 组 ) 差异显著P0.05 ; 标 b 表示差异极显。

36、著P0.01) 表 4 仔猪血常规指标结果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11 10/20 页 12 (注 : 相同日龄的数据中, 同行数据中标 a 表示与对照组 ( a) 差异显著P0.05 ; 标 b 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表 5 母猪及其仔猪血生化指标结果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12 11/20 页 13 (注 : 相同日龄数据中, 同行数据中标 a 表示与对照组 ( 组 / a) 差异显著P0.05 ; 标 b 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4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 2.4.1 母猪红细胞免疫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

37、药复方超微粉后, 哺乳母猪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试验组母猪的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 (E-C3bRR) 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试验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E-ICRR) 有一定的下降趋势, 但各组间比较差 异不显著 (P 0.05) 。见表 6。 0046 表 6 母猪红细胞免疫结果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13 12/20 页 14 (注 : 同一检测项目资料中, 同行中标a表示与对照组(组)差异显著P0.05 ; 标b表 示差异极显著P0.01) 2.4.2 仔猪红细胞免疫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

38、哺乳期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了相应的改 善。试验组仔猪的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 (E-C3bRR) 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各组间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E-ICRR) 变化不显著。见表 7。 0047 表 7 仔猪红细胞免疫结果 (注 : 同一检测项目资料中, 同行中标 a 表示与对照组 ( a 组 ) 差异显著P0.05 ; 标 b 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5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5.1 母猪 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哺乳期母猪 CD4+、 CD8+、 CD4+/CD8+ 都。

39、有一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14 13/20 页 15 定的升高趋势, 到试验中后期两试验组母猪与对照组母猪比较出现了显著至极显著差异 (P0.05 或P0.01) 。见表 8。 0048 2.5.2 仔猪 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哺乳期仔猪的 CD4+、 CD4+/CD8+ 均有一定的升 高趋势。试验组仔猪 CD4+ 较对照组仔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P0.05) , 各组仔猪 CD8+ 差异 不明显 (P 0.05) 。见表 8。 0049 表 8 母猪及其仔猪 T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注 : 母猪 / 仔猪数据中, 同行中标 a 表。

40、示与对照组 ( 组 / a 组 ) 差异显著P0.05 ;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15 14/20 页 16 标 b 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6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2.6.1 母猪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母猪血清中 IgA、 IgG、 IgM 均有升高的趋势。试 验组母猪血清IgA、 IgM与对照组母猪比较出现了显著至极显著差异 (P0.05或P0.01) ; 血 清 IgG 除后期 (Day 21) 的组外, 其余时间各组差异不显著 (P 0.05) 。组数据最好, 提示添加 0.75% 比例中药可更好的。

41、增加母猪免疫球蛋白含量。见表 9。 0050 2.6.2 仔猪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哺乳期仔猪免疫球蛋白 IgA、 IgG、 IgM 都有一定 的升高趋势。 a 组仔猪血清 IgM 较对照组仔猪呈现出显著差异 (P0.05) 。 a、 a、 a 组仔猪前期 (Day 7) 血清 IgG 与对照组仔猪差异显著 (P0.05) , 其余时间段各组间 IgG 差 异不显著 (P 0.05) 。各组间 IgA 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05) 。试验期间, a 组的数据 表现最好。见表 9。 0051 表 9 母猪及其仔猪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说 明 书 CN 1026。

42、88321 A 16 15/20 页 17 (注 : 母猪 / 仔猪数据中, 同行中标 a 表示与对照组 ( 组 / a 组 ) 差异显著P0.05 ; 标 b 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7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细胞因子的影响 2.7.1 母猪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母猪血清中细胞因子 IL-2、 IL-10、 TNF-、 INF-都有一定的升高趋势。 其中, 试验前期 (Day 7) 试验组母猪血清IL-2、 IL-10、 TNF- 较对照组母猪呈现出显著差异 (P0.05) , 后期 (Day 21) 差异不显著 (P 0.05) , 在试验后 。

43、期 (Day 21) , 、 、 组母猪血清中 INF-、 IL-10 与对照组母猪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 10。 0052 2.7.2 仔猪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哺乳期仔猪血清细胞因子 IL-2、 IL-10、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17 16/20 页 18 TNF-、 INF- 从总体来看均有一定的升高趋势。其中, a、 a、 a 组表现较为理想, 各个时期的大部分指标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从整个数据结果分析可见两试验组 仔猪的数据较对照组仔猪有明显改善。见表 10。 0053 表 10 母猪及其仔。

44、猪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注 : 母猪 / 仔猪数据中, 同行中标 a 表示与对照组 ( 组 / a 组 ) 差异显著P0.05 ; 标 b 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8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仔猪伪狂犬抗体水平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18 17/20 页 19 母猪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仔猪对伪狂犬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略有 加快的趋势, 在相同时间点产生的抗体水平有增加的趋势, 但各组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P 0.05) 。见表 11。 0054 表 11 仔猪伪狂犬抗体水平结果 3 讨论 3.1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将中草药作为饲料。

45、添加剂以改善仔猪消化道功能、 增强消化酶活性, 使动物机体增强 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和合成代谢, 加快其生长发育, 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 降低腹泻率及死亡 率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相关报道颇多。 在临床实践中, 母乳给药是一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给 药方法。在防治哺乳期仔猪黄、 白痢的功效显著, 同时人医临床也有相关运用的报道。通过 对大量文献的分析和总结, 我们不可否认通过对哺乳期母猪用药, 药物一方面可以对母体 产生药理作用 ; 另一方面, 由于乳腺与毛细血管通过细胞相通, 凡能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 均能进入乳汁, 哺乳过程使药物随乳汁自然进入仔猪肠道发挥相应药理作用。 0055 试验结果表明, 通。

46、过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母猪方面, 除前两天采 食量受到一定影响外, 其余时间段各组母猪的采食量和精神状态的临床观测结果并未见差 别。仔猪方面,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两试验组仔猪腹 泻率、 腹泻频率、 腹泻指数、 死亡率都得到降低。其中, a、 a、 a 组仔猪的腹泻率显著 下降。这与舒启松、 盘春秀、 颜诚等人通过中药母源疗法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的报道结果相 似。 同时也与徐得胜、 黄永汉、 王仕俊等人报道的平胃散可以治疗猪群腹泻和提高生长性能 的报道相符。 0056 综上所述, 在母猪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后可以通过母源因 素作用来改。

47、善仔猪的生长性能, 并可能有助于增强仔猪的免疫功能而提高其抗病能力, 在 使仔猪增重更快的同时又降低腹泻的发生。 试验所用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中含有的多位具 有免疫调节作用及营养作用的中药成分, 是中药母源疗法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的物质基础。 0057 3.2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哺乳母猪血常规指标得到了相 应的改善。添加中药超微粉后, 母猪血液中 LYM、 LYM%、 MID、 MID%、 RBC、 HGB 等得到了显著的 提高。仔猪血液中 LYM、 LYM%、 MID、 MID%、 RBC、 HGB 的含量得到了改善。。

48、哺乳母猪饲料中添 加中药超微粉后两试验组母猪及其仔猪 LYM、 MID、 RBC 值均高于对照组, 这对哺乳母猪及其 仔猪, 尤其对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的仔猪这意味着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增强, 仔猪免 说 明 书 CN 102688321 A 19 18/20 页 20 疫力得到了提高, 与临床观察到的仔猪的抗病力提高相一致。母猪与仔猪 RBC 和 HGB 同步 增多, 提示改善了猪群贫血的状态, 这可能与该药方促进母猪及仔猪的造血功能和动员机 体贮存血液转入循环系统有关。同时, 二者增加也说明机体内氧化和物质代谢功能得到了 改善, 有利于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 。 这与蔡景义、 孔祥峰、 华莹等。

49、人运用中药可以改善猪群 血常规指标的报道相似。 0058 综上所述,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药复方超微粉制剂后可以改善母猪及 其仔猪的血常规指标, 作用机理可能是由于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起到调节机体造血 机能的作用, 血常规指标的改善是机体健康状况以及免疫功能得到改善的表现。复方中的 归芪益母汤是治疗气血俱虚的良方, 具有补气补血、 养血活血的功效, 试验组母猪及仔猪血 常规指标的改善可能与其作用有关。 0059 3.3 中药复方对哺乳期母猪及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发现,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超微粉后, 哺乳期母猪及其仔猪的血清 生化指标均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两试验组仔猪血清 AST、 ALT、 TP、 ALB、 TG、 CH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