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黄上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牛黄上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883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26 CN 102688336 A *CN102688336A* (21)申请号 201210069218.3 (22)申请日 2012.03.16 A61K 36/804(2006.01) A61P 29/00(2006.01) G01N 30/02(2006.01) (71)申请人 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工业园区工业五 路 (72)发明人 吴安明 吴孔松 严建良 刘永祥 (54) 发明名称 一种牛黄上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黄上清组合物。
2、及其制备 方法。 所述牛黄上清组合物, 包括人工牛黄、 薄荷、 菊花、 荆芥穗、 白芷、 川芎、 栀子、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连翘、 赤芍、 当归、 地黄、 桔梗、 甘草、 石膏、 冰 片, 其中人工牛黄、 大黄、 冰片经粉碎后入药, 其余 药材经提取后入药,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质量满 足如下质量要求 :(1) 以盐酸小檗碱计, 小檗碱含 量不低于0.406% ;(2) 连翘苷含量不低于0.043% ; (3) 黄芩苷含量不低于 1.54%。本发明提供的牛黄 上清组合物药效明显好于不满足要求的组合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1/2 页 2 1. 一种牛黄上清组合物, 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 人工牛黄 2.9 份、 薄荷 44.1 份、 菊花 58.8 份、 荆芥穗 23.5 份、 白芷 23.5 份、 川芎 23.5 份、 栀子 73.5 份、 黄连 23.5 份、 黄柏 14.7 份、 黄芩 73.5 份、 大黄 117.7 份、 连翘 73.5 份、 赤芍 23.5 份、 当归 73.5 份、 地黄 94.1 份、 桔梗 23.5 份、 甘草 14.7 份、 石膏 117.7 份、 冰片 14.7 份, 其中人工牛黄、 大黄、 。
4、冰片经粉 碎后入药, 其余药材经提取后入药, 其特征在于 : 该组合物质量满足如下质量要求 : (1) 组合物中小檗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计不低于 0.406% ; (2) 组合物中连翘苷含量不低于 0.043% ; (3) 组合物中黄芩苷含量不低于 1.54%。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牛黄上清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1) 组合物中小檗碱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测定方法如下 :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试验 :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体积比为 20:72:0.1 的乙腈一 33m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一三乙胺的混合溶液用磷酸调 pH 值为 4.50 为流动相, 检测波。
5、长为 345nm ; 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 应不低于 2000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40g 的 溶液, 即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 1.0g 组合物细粉,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 25ml 密塞,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精密量 取续滤液 2ml, 用 5g 碱性氧化铝吸附, 装柱, 并用 50ml 甲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水浴蒸干, 再 用甲醇溶解转移至 10ml 容量瓶, 定容, 用微孔滤膜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测定。
6、方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得 ; (2) 组合物中连翘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测定方法如下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体积比为 25:75 的乙腈 - 水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30nm ; 理论板数按连翘苷峰计算, 应不低于 3000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连翘苷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40g 的溶 液, 即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组合物细粉 2.5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 25ml, 密塞, 称定重量, 。
7、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 5ml, 蒸干, 残渣加水 20ml 使溶解, 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 5 次, 每次 20ml, 合并三氯甲烷液, 回收至干, 残渣用 50% 甲醇溶解, 转移至 5ml 量瓶中, 加 50% 甲醇至 刻度,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测定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 得 ; (3) 组合物中黄芩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测定方法如下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体积比为 45:5。
8、5:0.2 的甲醇 - 水 - 磷酸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76nm ; 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 计算, 应不低于 5000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 70% 乙醇制成每 1ml 含 50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88336 A 2 2/2 页 3 的溶液, 即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组合物细粉 0.2g, 精密称定, 置 100ml 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 70% 乙醇 50ml, 称定重量, 温浸 1 小时后加热回流 30 分钟, 放冷, 再称定重量, 用 70% 乙醇补 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9、 测定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 得。 3. 制备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牛黄上清组合物的方法如下 : (1) 大黄、 冰片、 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 (2) 薄荷、 荆芥穗、 白芷、 川芎、 当归、 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 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 用 ; (3) 将步骤 (2) 药渣与栀子、 赤芍、 地黄、 桔梗、 甘草、 石膏一起加水提取二次, 合并提取 液, 滤过, 滤液备用 ; (4) 黄连、 黄柏加水提取二次, 合并提取液, 滤过, 滤液与步骤 (3) 滤液合并, 浓缩得稠膏 , 备用 ; (5) 连翘、 黄。
10、芩加 30%85% 乙醇提取二次, 合并提取液, 滤过, 滤液浓缩得稠膏, 备用 ; (6) 将稠膏和稠膏合并, 加入大黄粉, 在 80以下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用配研 法加入人工牛黄、 冰片, 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 混匀, 即得。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牛黄上清组合物, 可以制成片剂或胶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88336 A 3 1/8 页 4 一种牛黄上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牛黄上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2010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收载的清热泻火 药共。
11、有 5 个品系, 牛黄上清胶囊 (片、 丸) 属其中一个品系。牛黄上清胶囊 (片、 丸) 具有清热 泻火、 散风止痛的功效, 用于热毒内盛、 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 目赤耳鸣、 咽喉肿痛、 口 舌生疮、 牙龈肿痛、 大便燥结。其中牛黄上清丸采用全生药粉入药, 含有大量的药材纤维, 有效成分含量低, 不符合现代中药发展的趋势 ; 牛黄上清胶囊和牛黄上清片均对处方中的 大部分药材进行了提取处理, 大大提高了有效成分含量, 但两者制法相差较大。其中, 牛黄 上清片制法如下 : 将牛黄、 冰片研细 ; 黄连、 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连翘荆芥穗、 薄荷提取 挥发油后, 药渣加水煎一次, 滤过 ;。
12、 黄芪、 栀子、 桔梗、 赤芍、 当归地黄、 石膏、 甘草加水煎煮二 次, 每次二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 黄柏、 川芎、 白芷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有渗漉法 (附录 17页) 以7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 收集漉液, 回收乙醇。 菊花热浸二次, 每次人 2小时, 滤 过。合并以上各药液, 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入黄连、 大黄细粉及辅料适量, 混匀, 制成颗粒, 60以下干燥, 再兑入牛黄、 冰片细粉。喷以连翘等挥发油,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包糖衣, 即得。牛黄上清胶囊制法如下 : 大黄、 冰片、 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 薄荷、 荆 芥穗、 白芷、 川芎、 当归、。
13、 菊花、 连翘蒸馏提取挥发油, 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 ; 药渣与 栀子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 1.5 小时, 合并煎液, 滤过, 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 并,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21.36(55) 的稠膏, 加入大黄粉, 在 80以下干燥, 粉碎成细 粉, 过筛, 用配研法加入人工牛黄、 冰片, 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 混匀, 过筛, 装入胶囊, 制 成 1000 粒, 即得。发明人针对上述情况, 对部分药材对药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发 现, 黄连、 黄柏、 连翘、 黄芩等四味味药材对药效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黄上清组合物及其制备。
14、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牛黄上 清组合物有效成分含量高、 疗效好, 制备方法科学合理。 0004 本发明提供的牛黄上清组合物, 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 人工牛黄 2.9 份、 薄 荷 44.1 份、 菊花 58.8 份、 荆芥穗 23.5 份、 白芷 23.5 份、 川芎 23.5 份、 栀子 73.5 份、 黄连 23.5 份、 黄柏 14.7 份、 黄芩 73.5 份、 大黄 117.7 份、 连翘 73.5 份、 赤芍 23.5 份、 当归 73.5 份、 地黄 94.1 份、 桔梗 23.5 份、 甘草 14.7 份、 石膏 117.7 份、 冰片 14.7 份, 其中人工牛黄、 大。
15、黄、 冰片经粉碎后入药, 其余药材经提取后入药, 其特征在于 : 该组合物质量满足如下质 量要求 : (1) 组合物中小檗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计不低于 0.406% ; (2) 组合物中连翘苷含量不低于 0.043% ; (3) 组合物中黄芩苷含量不低于 1.54%。 说 明 书 CN 102688336 A 4 2/8 页 5 0005 本发明提供的牛黄上清组合物中的小檗碱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测定方 法如下 :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试验 :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体积比为 20:72:0.1 的乙腈一 33m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一三乙胺的混合溶液用磷酸调 pH 值。
16、为 4.5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345nm ; 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 应不低于 2000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40g 的 溶液, 即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 1.0g 组合物细粉,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 25ml 密塞,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精密量 取续滤液 2ml, 用 5g 碱性氧化铝吸附, 装柱, 并用 50ml 甲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水浴蒸干, 再 用甲醇溶解转移至 10ml 容量瓶, 定容, 用微孔滤膜滤。
17、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测定方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得。 0006 本发明提供的牛黄上清组合物中的连翘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测定方 法如下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体积比为 25:75 的乙腈 - 水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30nm ; 理论板数按连翘苷峰计算, 应不低于 3000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连翘苷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40g 的溶 液, 即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组合物细粉 2.5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
18、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 25ml, 密塞,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 5ml, 蒸干, 残渣加水 20ml 使溶解, 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 5 次, 每次 20ml, 合并三氯甲烷液, 回收至干, 残渣用 50% 甲醇溶解, 转移至 5ml 量瓶中, 加 50% 甲醇至 刻度,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测定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 得。 0007 本发明提供的牛黄上清组合物中的黄芩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测定方 法如下 : 色谱。
19、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体积比为 45:55:0.2 的甲醇 - 水 - 磷酸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76nm ; 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 计算, 应不低于 5000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 70% 乙醇制成每 1ml 含 50g 的溶液, 即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组合物细粉 0.2g, 精密称定, 置 100ml 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 70% 乙醇 50ml, 称定重量, 温浸 1 小时后加热回流 30 分钟, 放冷, 再称定重量, 用 70% 乙醇补 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20、 即得 ; 测定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 得。 说 明 书 CN 102688336 A 5 3/8 页 6 0008 本发明提供的牛黄上清组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1) 大黄、 冰片、 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 (2) 薄荷、 荆芥穗、 白芷、 川芎、 当归、 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 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 用 ; (3) 将步骤 (2) 药渣与栀子、 赤芍、 地黄、 桔梗、 甘草、 石膏一起加水提取二次, 合并提取 液, 滤过, 滤液备用 ; (4) 黄连、 黄柏加水提取二次, 合并提取液, 滤过,。
21、 滤液与步骤 (3) 滤液合并, 浓缩得稠膏 , 备用 ; (5) 连翘、 黄芩加 30%85% 乙醇提取二次, 合并提取液, 滤过, 滤液浓缩得稠膏, 备用 ; (6) 将稠膏和稠膏合并, 加入大黄粉, 在 80以下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用配研 法加入人工牛黄、 冰片, 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 混匀, 即得。 0009 本发明提供的牛黄上清组合物, 可以压制成片剂或灌装成胶囊。 0010 本发明创新之处在于 : 通过缺味药材的牛黄上清组合物与全处方量组合物进行抗 炎、 镇痛作用的比较, 发现黄连、 黄柏、 黄芩、 连翘等四味药材对组合物的药效有重要贡献。 本发明还通过对组合物中含上述。
22、四味药材主要药效成分小檗碱、 黄芩苷、 连翘苷量的多少 与组合物药效强弱关系的研究, 将上述成分作为鉴别组合物质量的依据。 0011 下面将通过实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2 实验 1 : 缺味牛黄上清组合物药效影响试验 牛黄上清组合物处方中共有 19 味药材, 2010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收载的 牛黄上清片只对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含量进行了控制, 牛黄上清胶囊也只对大黄素和龙脑的 含量进行了控制。由于牛黄上清片和牛黄上清胶囊中的人工牛黄、 大黄和冰片都采用粉碎 入药, 未经提取处理, 因此本实验未对其进行研究。黄芩提取方法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多, 采 用的提取溶媒主要为水和不同浓度。
23、的乙醇溶液, 考虑到牛黄上清片标准中黄芩苷含量限度 偏低, 因此本实验对黄芩及清热泻火药中常用药材黄连、 黄柏、 连翘等四味药材进行缺味药 材试验研究, 具体试验内容如下 : (1) 试验药物 : 牛黄上清组合物全组方样品 (对照组) 和缺味样品 (样品组) 牛黄上清组合物全组方样品制备方法 : 人工牛黄 2.9g 薄荷 44.1g 菊花 58.8g 荆芥穗 23.5g 白芷 23.5g 川芎 23.5g 栀子 73.5g 黄连 23.5g 黄柏 14.7g 黄芩 73.5g 大黄 117.7g 连翘 73.5g 赤芍 23.5g 当归 73.5g 地黄 94.1g 桔梗 23.5g 甘草 1。
24、4.7g 石膏 117.7g 冰片 14.7g 以上十九味, 以上十九味, 除人工牛黄、 冰片外, 其余薄荷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 ; 将冰片 研细, 与人工牛黄及上述粉末配研, 过筛, 混匀, 即得 . 牛黄上清组合物缺味样品制备方法 : 除采用等重量份淀粉代替缺味药材外, 其余内容 同全组方样品制备方法 . 样品组 1(缺黄连、 黄柏) 样品组 2(缺黄芩) 样品组 3(缺连翘) (2) 对巴豆油所致鼠耳肿胀作用影响 说 明 书 CN 102688336 A 6 4/8 页 7 取 BABL/C 雄性小白鼠, 体重 1822g, 随机分为 5 组, 每组 10 只。设空白对照组、 对照组 (1。
25、4.0 gkg-1)、 样品组 (14.0 gkg-1) ; 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 体积为 40ml kg。致炎前 1 小时给药, 致炎后 2 小时再给一次药。用 2巴豆油致炎致炎后 4 小时处死 动物, 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 用 9mm 直径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 用分析天平称 重, 计算各组鼠耳肿胀度和各药物组鼠耳的肿胀抑制率, 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见表 1. 表 1 各药物组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XS) 组别动物数 (n)剂量 (gkg-1)肿胀度 (mg) 空白对照组10-22.904.09 对照组1014.07.752.94* 样品组 11014.010.。
26、173.12* 样品组 21014.011.133.23* 样品组 31014.010.962.89* 注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 0.01, * P 0.05 结论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各药物组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但全组 方样品组作用强于各缺味样品组 . (3) 对小白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BABL/C小白鼠, 体重1822g, 随机分为5组, 每组10只。 设空白对照组、 对照组(7.0 gkg-1)、 样品组 (7.0 gkg-1) ; 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 体积为 40ml kg。给 药后 l 小时腹腔注射 0.4醋酸 0.2 ml/20g, 同时。
27、记录 l5min 各组动物扭体次数, 比较各 组问差异, 结果见表 2. 表 2 各药物组对醋酸致痛作用的影响 (XS) 组别动物数 (n)剂量 (gkg-1)扭体次数 空白对照组10-12.34.1 对照组107.03.42.4* 样品组 1107.04.83.2* 样品组 2107.05.32.6* 样品组 3107.05.22.8* 注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 0.01, * P 0.05 结论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各药物组均明显降低 0.4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 但全组方样品组作用强于各缺味样品组 . 综上所述, 黄连、 黄柏、 黄芩、 连翘等四味药材能明显提高组合物的。
28、药效, 对组合物药效 有重要贡献。 0013 实验 2 组合物质量对药效的影响试验 (1) 试验药物 : 实施例 2 胶囊、 牛黄上清胶囊 (江西天施康弋阳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批 号 : 20110705) 、 牛黄上清片 (市售, 批号 : 20110302) , 各试验药物中黄芩苷、 连翘苷和小檗 碱含量如下 : 名称黄芩苷含量连翘苷含量小檗碱含量 实施例 2 胶囊4.8mg/ 粒0.14mg/ 粒1.28mg/ 粒 牛黄上清胶囊2.5mg/ 粒0.08mg/ 粒0.82mg/ 粒 牛黄上清片1.8mg/ 片0.05mg/ 片0.99mg/ 片 (2) 对巴豆油所致鼠耳肿胀作用影响 取 B。
29、ABL/C 雄性小白鼠, 体重 1822g, 随机分为 4 组, 每组 10 只。设空白对照组、 实施例 2 胶囊组 (1.5 gkg-1)、 牛黄上清胶囊组 (1.5 gkg-1)、 牛黄上清片组 (1.8gkg-1) ; 空白 说 明 书 CN 102688336 A 7 5/8 页 8 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 体积为 40ml kg。致炎前 1 小时给药, 致炎后 2 小时再给一 次药。用 2巴豆油致炎致炎后 4 小时处死动物, 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 用 9mm 直径打孔 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 用分析天平称重, 计算各组鼠耳肿胀度和各药物组鼠耳的 肿胀抑制率, 比较组间差异,。
30、 结果见表 3. 表 3 各药物组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XS) 组别动物数 (n)剂量 (gkg-1)肿胀度 (mg) 空白对照组10-22.904.09 实施例 2 胶囊组101.511.243.05* 牛黄上清胶囊组101.516.673.28 牛黄上清片组101.817.433.42 注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 0.05 结论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实施例 2 胶囊组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 实 施例 2 胶囊组作用明显强于牛黄上清胶囊组和牛黄上清片组 . (3) 对小白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 BABL/C 小白鼠, 体重 1822g, 随机分为 4 组, 每组。
31、 10 只。设空白对照组、 实施例 2 胶 囊组 (0.75g kg-1)、 牛黄上清胶囊组 ( 0.75g kg-1)、 牛黄上清片组 (0.9g kg-1) ; 空白对照 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 体积为40mlkg。 给药后l小时腹腔注射0.4醋酸0.2 ml/20g, 同时记录 l5min 各组动物扭体次数, 比较各组问差异, 结果见表 4. 表 4 各药物组对醋酸致痛作用的影响 (XS) 组别动物数 (n)剂量 (gkg-1)扭体次数 空白对照组10-12.34.1 实施例 2 胶囊组100.755.22.3* 牛黄上清胶囊组100.759.12.5 牛黄上清片组100.98.82.2。
32、 注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 P 0.05 结论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实施例 2 胶囊组明显降低 0.4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 数, 实施例 2 胶囊组作用明显强于牛黄上清胶囊组和牛黄上清片组 . 综上所述, 实施例 2 胶囊中黄芩苷、 连翘苷、 小檗碱含量明显高于牛黄上清胶囊和牛黄 上清片, 实施例 2 胶囊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牛黄上清胶囊和牛黄上清 片, 实施例 2 胶囊降低 0.4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作用明显强于牛黄上清胶囊和 牛黄上清片, 黄芩苷、 连翘苷、 小檗碱对组合物药效有重要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述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
33、发明的范围。 0015 实施例 1 人工牛黄 2.9g 薄荷 44.1g 菊花 58.8g 荆芥穗 23.5g 白芷 23.5g 川芎 23.5g 栀子 73.5g 黄连 23.5g 黄柏 14.7g 黄芩 73.5g 大黄 117.7g 连翘 73.5g 赤芍 23.5g 当归 73.5g 地黄 94.1g 桔梗 23.5g 甘草 14.7g 石膏 117.7g 冰片 14.7g 以上十九味, 大黄、 冰片、 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 薄荷、 荆芥穗、 白芷、 川 芎、 当归、 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 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 ; 药渣与甘草、 栀子、 赤 芍、 地黄、。
34、 桔梗、 石膏等六味药材加 10 倍量水煎煮二次, 每次 1.5 小时, 滤过, 滤液合并 ; 黄 说 明 书 CN 102688336 A 8 6/8 页 9 连、 黄柏加 10 倍量水提取二次, 每次 2 小时, 滤过, 滤液合并, 并与上述提取液合并, 浓缩得 稠膏备用 ; 连翘、 黄芩加 10 倍量 30% 乙醇提取二次, 合并提取液, 滤过, 滤液浓缩得稠膏备 用 ; 将上述稠膏混合, 加入大黄细粉, 混匀, 在 80以下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用配研法 加入人工牛黄、 冰片, 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 混匀, 即得 . 【含量测定】 小檗碱 :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及。
35、系统适应性试验 :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体积比为 20:72:0.1 的乙腈一 33m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一三乙胺的混合溶液用磷酸调 pH 值为 4.5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345nm ; 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 应不低于 2000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40g 的 溶液, 即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本品细粉 1.0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 25ml 密塞,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 滤液 2。
36、ml, 用 5g 碱性氧化铝吸附, 装柱, 并用 50ml 甲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水浴蒸干, 再用甲 醇溶解转移至 10ml 容量瓶, 定容, 用微孔滤膜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测定方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得 ; 结果 : 本品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为 0.413% ; 连翘苷 :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体积比为 25:75 的乙腈 - 水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30nm ; 理论板数按连翘苷峰计算, 应不低于 3000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
37、取连翘苷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40g 的溶 液, 即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本品细粉 2.5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 25ml, 密塞,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 5ml, 蒸干, 残渣加水 20ml 使溶解, 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 5 次, 每次 20ml, 合并三氯甲烷液, 回收至干, 残渣用 50% 甲醇溶解, 转移至 5ml 量瓶中, 加 50% 甲醇至 刻度,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测定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
38、品溶液各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 得 ; 结果 : 本品中连翘苷含量为 0.043% ; 黄芩苷 :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体积比为 45:55:0.2 的甲醇 - 水 - 磷酸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76nm ; 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 计算, 应不低于 5000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 70% 乙醇制成每 1ml 含 50g 的溶液, 即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本品细粉0.2g, 精密称定, 置100ml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70% 说 明 书 CN 1。
39、02688336 A 9 7/8 页 10 乙醇50ml, 称定重量, 温浸1小时后加热回流30分钟, 放冷, 再称定重量, 用70%乙醇补足减 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测定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 得 ; 结果 : 本品中黄芩苷含量为 1.54%。 0016 实施例 2 胶囊 人工牛黄 2.9g 薄荷 44.1g 菊花 58.8g 荆芥穗 23.5g 白芷 23.5g 川芎 23.5g 栀子 73.5g 黄连 23.5g 黄柏 14.7g 黄芩 73.5g 大黄 117.7g 连翘 73.5g 赤芍 23.。
40、5g 当归 73.5g 地黄 94.1g 桔梗 23.5g 甘草 14.7g 石膏 117.7g 冰片 14.7g 以上十九味, 大黄、 冰片、 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 薄荷、 荆芥穗、 白芷、 川 芎、 当归、 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 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 ; 药渣与甘草、 栀子、 赤 芍、 地黄、 桔梗、 石膏等六味药材加 10 倍量水煎煮二次, 每次 1.5 小时, 滤过, 滤液合并 ; 黄 连、 黄柏加8倍量水提取二次, 每次2小时, 滤过, 滤液合并, 并与上述提取液合并, 浓缩得稠 膏备用 ; 连翘、 黄芩加 10 倍量 30% 乙醇提取二次, 合并提取。
41、液, 滤过, 滤液浓缩得稠膏备用 ; 将上述稠膏混合, 加入大黄细粉, 混匀, 在 80以下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用配研法加入 人工牛黄、 冰片, 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 混匀, 装入胶囊, 制成 1000 粒, 即得 .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方法进行各项指标检测, 结果如下 : 检验项目 药典标准检验结果检验结论 薄层鉴别应检出冰片检出符合规定 薄层鉴别应检出人工牛黄检出符合规定 薄层鉴别应检出黄连检出符合规定 薄层鉴别应检出栀子检出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每粒含大黄以大黄素计, 不得少于 0.22mg0.27mg/ 粒 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每粒含冰片以龙脑计, 。
42、不得少于 6.2mg6.9mg/ 粒符合规定 结论 : 本品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药典标准规定。 0017 实施例 3 人工牛黄 2.9g 薄荷 44.1g 菊花 58.8g 荆芥穗 23.5g 白芷 23.5g 川芎 23.5g 栀子 73.5g 黄连 23.5g 黄柏 14.7g 黄芩 73.5g 大黄 117.7g 连翘 73.5g 赤芍 23.5g 当归 73.5g 地黄 94.1g 桔梗 23.5g 甘草 14.7g 石膏 117.7g 冰片 14.7g 以上十九味, 大黄、 冰片、 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 薄荷、 荆芥穗、 白芷、 川 芎、 当归、 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
43、, 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 ; 药渣与甘草、 栀子、 赤 芍、 地黄、 桔梗、 石膏等六味药材加 10 倍量水煎煮二次, 每次 1.5 小时, 滤过, 滤液合并 ; 黄 连、 黄柏加8倍量水提取二次, 每次2小时, 滤过, 滤液合并, 并与上述提取液合并, 浓缩得稠 膏备用 ; 连翘、 黄芩加 10 倍量 85% 乙醇提取二次, 合并提取液, 滤过, 滤液浓缩得稠膏备用 ; 将上述稠膏混合, 加入大黄细粉, 混匀, 在 80以下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用配研法加入 人工牛黄、 冰片, 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 混匀, 即得 .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测定方法同实施例。
44、 1, 结果如下 : 本品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为 0.406% ; 本品中连翘苷含量为 0.051% ; 说 明 书 CN 102688336 A 10 8/8 页 11 本品中黄芩苷含量为 1.68%。 0018 实施例 4 片剂 人工牛黄 2g 薄荷 30g 菊花 40g 荆芥穗 16g 白芷 16g 川芎 16g 栀子 50g 黄连 16g 黄柏 10g 黄芩 50g 大黄 80g 连翘 50g 赤芍 16g 当归 50g 地黄 64g 桔梗 16g 甘草 10g 石膏 80g 冰片 10g 以上十九味, 大黄、 冰片、 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 薄荷、 荆芥穗、 白。
45、芷、 川 芎、 当归、 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 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 ; 药渣与甘草、 栀子、 赤 芍、 地黄、 桔梗、 石膏等六味药材加 10 倍量水煎煮二次, 每次 1.5 小时, 滤过, 滤液合并 ; 黄 连、 黄柏加8倍量水提取二次, 每次2小时, 滤过, 滤液合并, 并与上述提取液合并, 浓缩得稠 膏备用 ; 连翘、 黄芩加 10 倍量 85% 乙醇提取二次, 合并提取液, 滤过, 滤液浓缩得稠膏备用 ; 将上述稠膏混合, 加入大黄细粉, 混匀, 在 80以下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用配研法加入 人工牛黄、 冰片, 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包衣, 即得 .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方法进行各项指标检测, 结果如下 : 检验项目 药典标准检验结果检验结论 薄层鉴别应检出人工牛黄检出符合规定 薄层鉴别应检出黄连检出符合规定 薄层鉴别应检出黄芩检出符合规定 薄层鉴别应检出大黄检出符合规定 薄层鉴别应检出冰片检出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每片含栀子以栀子苷计, 不得少于 0.40mg0.46mg/ 片 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计, 不得少于 1.0mg3.8mg/ 片符合规定 结论 : 本品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药典标准规定。 说 明 书 CN 102688336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