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8793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5518.3

申请日:

2003.11.17

公开号:

CN1544804A

公开日:

2004.11.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02F 1/00申请日:20031117授权公告日:20090107终止日期:2010111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02F1/00; F16J10/04; C23C4/06

主分类号:

F02F1/00; F16J10/04; C23C4/06

申请人:

烟台万斯特有限公司;

发明人:

艾爽; 李显昌; 姜书博

地址:

265200山东省烟台莱阳市龙门东路中段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是由阳极、阴极导杆、阳极绝缘套、主导环、缸套夹紧环和夹紧螺丝组成,阳极绝缘套上设置有上电力线挡盖,在阳极的下端设置有下电力线挡盘,在阳极上设有孔,阳极的底端外径较顶端外径小,在阳极的上部外侧设有与阴极固定连接的阳极正位套,在上电力线挡盖与主导环间形成气体迂回空腔,本发明具有阴、阳极位置固定、电镀效率高、缸套定位准确、挂具变形小、镀层均匀、减少铬酸雾气挥发、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是由阳极(9)、阴极导杆(2)、阳 极绝缘套(3)、主导环(5)、缸套夹紧环(7)和夹紧螺丝(11)组 成,其特征是主导环(5)的内侧阳极(9)的阳极绝缘套(3)上设 置有上电力线挡盖(6),在阳极(9)的下端设置有下电力线挡盘(10), 在阳极(9)上设有孔(12),阳极(9)的底端外径较顶端外径小, 在阳极(9)的上部外侧设有与阴极(2)固定连接的阳极正位套(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其特征是在 上电力线挡盖(6)与主导环(5)间形成气体迂回空腔(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其特征是阳 极(9)的底端外径较顶端外径小,形成的锥度在1∶80至1∶99之 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其特征 是阳极(9)与电源正极通过柔性导电编带(1)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其特征是所 述的阳极绝缘套(3)为PP-R或F4塑料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其特征是所 述的阳极(9)采用含7-8%锡的铅锡合金。

说明书


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缸套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

    二、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缸套的内孔在形成成品前,必须进行镀铬处理,目前使用的缸套内孔镀铬挂具,在与缸套轴向定位结合处有辅助阴极,以防止尖端放电效应引起的边沿铬镀层偏厚,但是反复电镀后会长满铬瘤,结果往往使缸套辅助阴极处的铬层偏薄,阳极轴线与缸套轴线位置的定位采用手动调节定位,定位精度不高,而且需要不定期进行调整,现有挂具采用的绝缘材料为硬质PVC,这种材料抗渗透性能差,随着铬酐的渗入,绝缘性能下降,同时容易变形,常规缸套内孔镀铬挂具顶端开口较大,电镀过程中铬酸雾气挥发严重,因而对设备抽风效果要求高,同时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阳极与电源正极刚性连接,容易发生阳极受力变形、偏移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阴、阳极位置固定、电镀效率高、缸套定位准确、挂具变形小、镀层均匀、减少铬酸雾气挥发、使用寿命长的缸套内孔挂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是由阳极、阴极导杆、阳极绝缘套、主导环、缸套夹紧环和夹紧螺丝组成,其特点是主导环的内侧阳极的阳极绝缘套上设置有上电力线挡盖,在阳极的下端设置有下电力线挡盘,在阳极上设有孔,阳极的底端外径较顶端外径小,在阳极地上部外侧设有与阴极固定连接的阳极正位套。

    为了实现本发明缓冲电镀气体逸出的目的,可以是在上电力线挡盖与主导环间形成气体迂回空腔。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镀层均匀的目的,可以是阳极的底端外径较顶端外径小,形成的锥度在1∶80至1∶99之间。

    为了实现本发明阳极定位稳定的目的,可以是阳极与电源正极通过柔性导电编带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绝缘好抗变形的目的,可以是阳极绝缘套为PP-R或F4塑料结构。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是阳极采用含7-8%锡的铅锡合金。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在阳极的上端设有上电力线挡盖,下端设有下电力线挡盘,这样可以调节控制镀件两端的电力线分布,保证镀件两端镀层厚度均匀,阳极上设有孔,阳极底端外径较顶端外径小,形成的锥度在1∶80至1∶99之间,在阳极的上部外侧设有与阴极固定连接的阳极正位套,避免了电镀过程中阴、阳极产生的氧气、氢气逸出造成的铬原子在镀件内孔还原沉淀速率由下而上减少,通过控制阳极的锥度进行补偿性调节,阳极上的孔保证了阳、阴极面积比,同时也增加电镀溶液流通性,阳极正位套保证了阳极轴线位置与缸套轴线位置的对正,无需调整,上电力线挡盖与主导环间形成气体迂回空腔,使气体逸出受到一定缓冲,从而使铬酸雾气挥发减少,设备抽风效果好,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阳极绝缘套为PP-R或F4塑料结构,防渗透性能、绝缘性能、抗热变形能力大大提高,保证了缸套轴向各层厚度均匀,阳极与电源正极通过柔性导电编带连接,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径向定位作用力,而且对于多品种电镀阴、阳极距离更容易调节。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参照图1,是在阳极9的外侧设有阳极绝缘套3,阳极绝缘套3外设有阳极正位套4,阳极正位套4的下端固定有主导环5,阴极导杆2与主导环5固定连接,主导环5的内侧阳极9的阳极绝缘套3上设置有上电力线挡盖6,上电力线挡盖6与主导环5间形成气体迂回空腔13,主导环5的下端内侧设置有缸套夹紧环7,缸套夹紧环7的外侧设置有夹紧螺丝11,在阳极9的下端设置有下电力线挡盘10,在阳极9上设有孔12,阳极9的底端外径较顶端外径小,形成的锥度在1∶80至1∶99之间,本实施例阳极9的锥度为1∶90.7,这构成了本发明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2,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参照图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阳极9与电源正极通过柔性导电编带1连接,阳极绝缘套3为PP-R或F4塑料结构,阳极9采用含7-8%锡的铅锡合金,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使用发明时,参照图1、2,将缸套8放置于阳极9与缸套夹紧环7之间夹紧,阳极9位于缸套8内孔内,接通电源即可,在阳极正位套4、主导环5和上电力线挡盖6以及缸套夹紧环7的约束下,使镀件缸套8内孔轴线与阳极9外圆轴线重合,从而保证缸套8内孔镀层厚度均匀,依靠上电力线挡盖6和下电力线挡盘10调节控制镀件缸套8两端的电力线分布,保证镀件缸套8两端镀层厚度均匀,由于电镀过程中阴、阳极上会有大量的氧气、氢气逸出,造成铬原子在镀件缸套8内孔还原沉积的速率由下而上地减少,通过控制阳极9的锥度进行补偿调节,阳极9上开设的孔12,保证了阳、阴极面积比,同时也增加电镀溶液流通性,上电力线挡盖与主导环间形成气体迂回空腔13,使气体逸出受到一定缓冲,从而使铬酸雾气挥发减少,设备抽风效果好,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阳极与电源正极通过柔性导电编带1连接,避免了阳极9受力变形、偏移的问题。

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套内孔镀铬挂具,是由阳极、阴极导杆、阳极绝缘套、主导环、缸套夹紧环和夹紧螺丝组成,阳极绝缘套上设置有上电力线挡盖,在阳极的下端设置有下电力线挡盘,在阳极上设有孔,阳极的底端外径较顶端外径小,在阳极的上部外侧设有与阴极固定连接的阳极正位套,在上电力线挡盖与主导环间形成气体迂回空腔,本发明具有阴、阳极位置固定、电镀效率高、缸套定位准确、挂具变形小、镀层均匀、减少铬酸雾气挥发、使用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