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707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9 CN 102670751 A *CN102670751A* (21)申请号 201210182208.0 (22)申请日 2012.06.05 A61K 36/71(2006.01) A61P 9/14(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K 33/04(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 合医院 地址 200437 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 110 号 (72)发明人 韩昌鹏 孙建华 陈新静 王振宜 高凌卉 (。
2、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1262 代理人 金重庆 (54) 发明名称 一种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 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 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 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当归 5-15 份、 赤芍 5-15 份、 徐长卿5-15份、 芒硝 5-15 份。 本发明还提供这种 中药组合物的用途。本发明优点在于 : 药味数较 少, 方中以活血化瘀的当归、 赤芍相配伍, 兼以配 伍徐长卿、 芒硝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诸药合用, 方 简力宏, 共凑祛瘀生肌、 活血止痛、 清热解毒之功 。
3、效 ; 疗效好, 安全可靠, 是促进创面愈合和治疗混 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剂 ; 配合蒸发罨包疗法 操作简便, 疗效显著, 安全无毒副作用, 拓展了临 床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手段, 有效地缓 解术后疼痛、 水肿、 渗液等并发症, 促进创面愈合,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药组合 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当归 5-。
4、15 份、 赤芍 5-15 份、 徐长卿 5-15 份、 芒硝 5-15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药制成 : 当归 7-13 份、 赤芍 7-13 份、 徐长卿 7-13 份、 芒硝 7-13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药制成 : 当归 10 份、 赤芍 10 份、 徐长卿 10 份、 芒硝 10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促进创面愈合和缓解混合痔外剥 内扎术后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
5、02670751 A 2 1/7 页 3 一种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 具体地说, 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和缓解混合痔外剥 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痔疮是肛肠科的多发病, 以往曾有 “十人九痔” 之说, 其意直指痔疮的发病率高。 目前关于痔的新概念(肛垫学说)是以解剖学、 组织学和生理学为基础, 研究组织解剖以及 生理变化和痔形成的关系。在现代, 随着肛肠专科医生对痔的本质及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 深入, 在痔的治疗方面也一直在做探索, 改进与创新。其中混合痔 ( 尤其是环状混合痔 ) 的 治疗历来是肛肠界讨论的。
6、一个热门课题, 其治疗关键是既要去除痔核, 又要保护肛门的形 态和功能。 混合痔指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融合, 通常伴有齿线部分或全部消失, 既具有 内痔的特征又具有外痔的特性, 故混合痔常出现便血、 肛门异物脱出、 肛门坠胀、 肿痛不适 等症状, 轻则坐卧难安, 重则导致贫血、 脱出物嵌顿坏死, 疼痛不堪, 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 作、 学习和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其发病率又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混合痔发展到一定程度, 病理性肥大的肛垫组织周围支持组织己被广泛破坏, 无论是病理 解剖, 还是生理功能已不再具有可逆性, 此时选择手术治疗才是必要的。 0003 目前国内外以外剥。
7、内扎术为其中疗效比较显著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 但手术作为 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术式, 术后并发症都难以避免, 如创面疼痛、 出血、 渗 液, 肛缘水肿、 肛门湿疹等, 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而且影响伤口愈合, 限制了手术的效果, 如何使疾病既得到有效治疗又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 缩短疗程, 减少医疗费用, 这就给 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所以如何有效地防治术后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是肛肠学科的一项重要课题。 0004 现代医学认为术后并发症多与手术创伤后炎性因子、 炎性介质释放, 局部微循环 破坏而血液、 淋巴回流不畅, 括约肌的痉挛等因素有关, 治疗上多。
8、采取对症治疗, 对于某些 症状如疼痛疗效虽确切, 但其存在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云 “内者 内治, 外者外治” 。 中医外治法作为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方法之一, 具有辨证与辨病、 扶正与 祛邪相结合的特点, 用药安全, 毒副作用少, 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而正确的把握病机, 制定合 理的治法是用药的关键。蒸发罨包疗法作为传统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治疗手段, 临床上多 为骨伤科及皮肤科所用, 能直达病处, 奏效迅捷, 往往应用内服药物和其他疗法不满意时, 使用该法则有独特的治疗功效。 关于一种促进创面愈合和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 的中药组合物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
9、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促进创面愈合和缓解混合痔外 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0006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促进创面愈合和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 说 明 书 CN 102670751 A 3 2/7 页 4 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 症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当归 5-15 份、 赤芍 5-15 份、 徐长卿 5-15 份、 芒硝 5-15 份。 0008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当归 7-13 份。
10、、 赤芍 7-13 份、 徐长 卿 7-13 份、 芒硝 7-13 份。 0009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当归 10 份、 赤芍 10 份、 徐长卿 10 份、 芒硝 10 份。 0010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促 进创面愈合和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 本发明优点在于 : 1、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药味数较少, 方中以活血化瘀的当归、 赤芍相配伍, 兼以配伍徐 长卿、 芒硝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诸药合用, 方简力宏, 共凑祛瘀生肌、 活血止痛、 清热解毒之 功效 ; 2、 疗效好, 安全可。
11、靠, 是促进创面愈合和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剂 ; 3、 配合蒸发罨包疗法操作简便, 疗效显著, 安全无毒副作用, 拓展了临床治疗混合痔术 后并发症的治疗手段, 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 水肿、 渗液等并发症, 促进创面愈合, 值得临床 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2 附图 1 是术后疼痛积分图。 0013 附图 2 是术后肛缘水肿积分图。 0014 附图 3 是术后创面渗液积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6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创面愈合和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12、 当归 5-15 份、 赤芍 5-15 份、 徐长卿 5-15 份、 芒硝 5-15 份。 0017 实施例 1 中药组合物 (一) 当归 5 份、 赤芍 15 份、 徐长卿 5 份、 芒硝 15 份。 0018 实施例 2 中药组合物 (二) 当归 6 份、 赤芍 14 份、 徐长卿 6 份、 芒硝 14 份。 0019 实施例 3 中药组合物 (三) 当归 7 份、 赤芍 13 份、 徐长卿 7 份、 芒硝 13 份。 0020 实施例 4 中药组合物 (四) 当归 8 份、 赤芍 12 份、 徐长卿 8 份、 芒硝 12 份。 0021 实施例 5 中药组合物 (五) 当归 9 份、 赤。
13、芍 11 份、 徐长卿 9 份、 芒硝 11 份。 说 明 书 CN 102670751 A 4 3/7 页 5 0022 实施例 6 中药组合物 (六) 当归 10 份、 赤芍 10 份、 徐长卿 10 份、 芒硝 10 份。 0023 实施例 7 中药组合物 (七) 当归 11 份、 赤芍 9 份、 徐长卿 11 份、 芒硝 9 份。 0024 实施例 8 中药组合物 (八) 当归 12 份、 赤芍 8 份、 徐长卿 12 份、 芒硝 8 份。 0025 实施例 9 中药组合物 (九) 当归 13 份、 赤芍 7 份、 徐长卿 13 份、 芒硝 7 份。 0026 实施例 10 中药组合物。
14、 (十) 当归 14 份、 赤芍 6 份、 徐长卿 14 份、 芒硝 6 份。 0027 实施例 11 中药组合物 (十一) 当归 15 份、 赤芍 5 份、 徐长卿 15 份、 芒硝 5 份。 0028 实施例 12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 取实施例 1-11 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加水煎煮成汤剂。 0029 配制蒸发罨包时, 先用医院统一配发的杀菌棉块对折再对折, 形成一个罨包, 再用 两把镊子使罨包浸入药汁, 拎出罨包用两把镊子夹紧后从两个方向上旋转, 挤出多余药汁, 使罨包呈半干状态, 以不滴出药汁为度。再使用科室微波炉加热至 45左右。 0030 使用时, 予已制成的半干蒸发罨包外。
15、敷于肛缘, 温度控制在 45左右, 再外贴杀菌 纱布, 并用戳有小孔的塑料薄膜贴纱布外以封包, 并用胶带固定。 1小时后取下罨包, 再外贴 杀菌纱布。 0031 实施例 13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 照 2006 年 痔 临 床 诊 治 指 南, 选 择 符 合 混 合 痔 诊 断 且 具 有 手 术 指 征 的 2009.10-2010.2 期间患者 90 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各 30 例, 三组患者之间在性别、 年龄、 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P0.05, 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0032 1.2 纳入标准 (1) 年龄介于 1。
16、8-80 岁之间 ;(2) 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 (2006 版 ) 的痔诊疗标准, 具有 1 个以上部位有混合痔症状体征, 有便血、 疼痛、 肿物脱出等症状需要手术处理者 ;(3) 己完 成完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心脏、 肝肾功能、 凝血功能正常, 排除手术禁忌症 ;(4) 接受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 同时半年内未接受过其他手术治疗的痔的患者 ; 1.3 观察指标 A、 术后连续 7 天的创面疼痛情况 : 参照 WHO 疼痛程度分组标准。按无痛、 轻度疼痛、 中 度疼痛、 重度疼痛四个等级分别评分为 0 分、 2 分、 4 分、 6 分。 0033 B、 术后连续 7 天的肛缘水肿情况。
17、 : 按无水肿、 轻度水肿、 中度水肿、 重度水肿四个 等级分别评分为 0 分、 2 分、 4 分、 6 分。 0034 C、 术后连续 7 天的创面渗液情况 : 按无渗液、 轻度渗液、 中度渗液、 重度渗液四个 等级分别评分为 0 分、 2 分、 4 分、 6 分。 0035 1. 4 安全性评价 说 明 书 CN 102670751 A 5 4/7 页 6 在用药前及疗程结束时各检测 1 次。包括 : 血、 尿常规检查、 心电图、 肝肾功能检查。 0036 1. 5 方法 1. 5. 1 基础治疗 (1)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操作熟练的手术医生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2) 每日换药两 次, 。
18、常规消毒, 清洁创面, 以生肌散加消毒棉均匀敷于创面上, 用消毒纱布包扎固定。 0037 生肌散 : 生肌散成分为制炉甘石 15g、 滴乳石 9g、 滑石 30g、 血珀 9g、 朱砂 3g、 冰片 0.3g 研极细末。主要功用为生肌敛疮。 0038 1. 5. 2 分组治疗 (1) 蒸发罨包组 : 换药后予已制成的半干蒸发罨包外敷于肛缘, 温度控制在 45左右, 再外贴杀菌纱布, 并用戳有小孔的塑料薄膜贴纱布外以封包, 并用胶带固定。1 小时后取下 罨包, 再外贴杀菌纱布。 (2) 红外线组 : 换药后肛缘贴杀菌纱布, 再予红外线治疗仪距肛缘 30cm 处行照射治疗, 维持时间 10min。。
19、 (3) 空白组 : 换药后肛缘贴杀菌纱布。 0039 1. 5. 3 方药组成及剂型配制 蒸发罨包方 : 根据实施例6所述的原料药制备, 浓煎收汁至100ml/袋, 由医院制剂室制 备。配制蒸发罨包时, 先用医院统一配发的长约 10cm 见方, 厚约 1cm 的杀菌棉块对折再对 折, 形成一个罨包, 再用两把镊子使罨包浸入药汁, 拎出罨包用两把镊子夹紧后从两个方向 上旋转, 挤出多余药汁, 使罨包呈半干状态, 以不滴出药汁为度。再使用科室微波炉加热至 45左右 (有针形温度计配合使用) 。 0040 1.5.4 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选择 : 检测数据均用 (s) 表示, 组间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20、和 Fisher s 精确概率检验, 随机三组样本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组样本均数两两比较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检验, 三组疗效评定的比较用 Ridit 检验和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 检验。统计软件包 : SPSS18.0 统计分析系统。 0041 2. 疗效评价标准与结果 2. 1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创面疼痛、 肛缘水肿、 创面渗液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 0042 2. 2 结果 2. 2. 1 术后连续 7 天的各组创面疼痛情况 : 三组疼痛积分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术后第1d的疼痛积分经统计学检验, 三组无差异 (P 0.05) , 术后第 2d、 3d、 4d、 5d。
21、、 6d、 7d 的疼痛积分经统计学检验, 三组有差异 (P 0.05) 。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 进行两两比较, 三组在 1d 两两比较均没有差异 (P 0.05) , 在 2d 到 3d 的每天疼痛积分经统计学两两比较检验, 蒸发罨包组和红外线组没有差异 (P 0.05) , 但这两组分别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 (P 0.05) , 在 4d 到 7d 的每天疼痛积分 经统计学两两比较检验, 三组间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 根据疼痛积分图 (图 1) , 可以说明在 1d三组缓解疼痛疗效没有差异, 在2d到7d蒸发罨包组和红外线组疗效均优于空白对照组。 蒸发罨包组和红外线组之间在 1。
22、d 到 3d 间缓解疼痛没有差异, 在 4d 到 7d 间, 蒸发罨包组疗 效优于红外线组疗效 (见表 1, 图 1) 。 0043 表 1 : 术后 7 天疼痛积分表 说 明 书 CN 102670751 A 6 5/7 页 7 时间 蒸发罨包组红外线组空白对照组F 值P 值 1d5.330.965.470.905.400.930.154P 0.05 2d4.331.40*4.401.435.270.984.923P 0.05 3d4.531.28*4.731.235.401.074.316P 0.05 4d4.201.42*#4.871.145.531.019.226P 0.05 5d3.。
23、601.10*#4.271.265.071.2611.088P 0.05 6d3.131.01*#3.871.384.531.389.116P 0.05 7d1.871.48*#2.801.793.731.5510.054P 0.05 *蒸发罨包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 ; #蒸发罨包组与红外线组比较 P0.05。 0044 2. 2. 2 术后连续 7 天的各组肛缘水肿情况 : 三组肛缘水肿积分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术后第 1d 的肛缘水肿积分经统计学检验, 三 组无差异 (P 0.05) , 术后第 2d 起到第 7d 的肛缘水肿积分经统计学检验, 三组有差异 (P 0.05) 。用最小。
24、显著差数法 (LSD) 进行两两比较, 三组在第 1d 治疗肛缘水肿积分均没有 差异 (P0.05) , 从第2d到7d的时间里, 蒸发罨包组和红外线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差 异 (P0.05) , 但蒸发罨包组和红外线组之间无差异 (P0.05) 。 根据肛缘水肿积分图 (图 2) 所示, 可以说明在第 1d 三组间治疗肛缘水肿均无差异, 从术后第 2d 起到第 7d, 在消除肛 缘水肿方面, 蒸发罨包组和红外线组疗效均优于空白对照组, 但它们之间疗效无差别 (见表 2, 图 2) 。 0045 表 2 : 术后 7 天肛缘水肿积分表 时间 蒸发罨包组红外线组空白对照组F 值P 值 1d4.。
25、271.464.331.404.401.430.065 P 0.05 2d3.671.30*3.531.254.401.433.707 P 0.05 3d3.471.38*3.471.284.271.553.222 P 0.05 4d2.601.40*2.731.443.671.405.074 P 0.05 5d2.131.48*2.071.443.001.723.380 P 0.05 6d1.601.22*1.601.102.401.693.446 P 0.05 7d1.071.02*1.131.011.871.573.932 P 0.05 * 蒸发罨包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0.05 ; 。
26、# 蒸发罨包组与红外线组比较 P 0.05。 0046 2. 2. 3 术后连续 7 天的各组创面渗液情况 : 三组渗液积分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术后第 1d 到 3d 的创面渗液积分经统计学检验, 三组无差异 (P 0.05) , 术后第 4d 起到第 7d 的渗液积分经统计学检验, 三组有差异 (P 0.05)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 进行两两比较, 从 1d 到 3d 创面渗液积分经统计学两两 比较, 三组疗效无差异 (P 0.05) 。从 4d 到 7d 蒸发罨包组和红外线组及空白对照组两两 比较均有差异 (P0.05) , 虽然红外线组4d到7d的渗液积分均值低于空白对照组, 但。
27、空白 对照组的两两比较无差异 (P 0.05) 。根据创面渗液积分图 (图 3) , 可以说明, 前三天三组 减少创面渗液疗效相当, 后四天蒸发罨包组疗效均优于红外线组和空白对照组, 而后两组 疗效相当 (见表 3, 图 3) 。 0047 表 3 : 术后 7 天创面渗液积分表 时间 ECSIRGBGF 值P 值 1d5.201.005.071.025.270.980.313P 0.05 2d5.001.025.001.025.131.010.173P 0.05 3d4.531.284.801.135.001.151.170P 0.05 4d3.871.28*#4.531.284.931.2。
28、65.383P 0.05 说 明 书 CN 102670751 A 7 6/7 页 8 5d3.401.59*#4.201.324.401.334.171P 0.05 6d2.401.61*#3.331.613.871.387.005P 0.05 7d1.531.36*#2.331.402.471.553.703P 0.05 *蒸发罨包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 ; #蒸发罨包组与红外线组比较 P0.05。 0048 2.2.4 术后各组创面愈合天数情况比较 : 经方差分析, P 0.05, 故三组之间创面愈合天数有差异,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 进 行两两比较, 蒸发罨包组与红外线。
29、组经统计学检验, P 0.05, 疗效具有差异, 红外线组与 空白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 P 0.05, 疗效具有差异, 蒸发罨包组与空白对照组经统计学检 验, P 0.05, 疗效具有差异, 说明蒸发罨包组在创面愈合方面疗效优于其他两组, 而红外 线组则优于空白对照组 (见表 4) 。 0049 表 4 三组创面愈合天数比较 2.2.5 安全性观察 蒸发罨包组及空白组患者均无明显皮肤不适症状, 未见其他全身性不适反应, 红外线 组易致患者皮肤灼伤而产生湿疹样皮损。 0050 3. 讨论 3.1 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积分分析 3.1.1 术后创面疼痛积分分析 三组疼痛积分经统计学检验发现三组治疗组在。
30、 1d 治疗疼痛疗效没有差异, 在 2d 到 7d 蒸发罨包组和红外线组疗效均优于空白对照组。蒸发罨包组和红外线组之间在 1d 到 3d 间 治疗疼痛没有差异, 在 4d 到 7d 间, 蒸发罨包组疗效优于红外线组疗效。究其原因, 患者术 后前三天的创面疼痛不仅有源于创面本身的外伤痛, 同时还有来源于肛缘水肿及括约肌痉 挛等原因导致的疼痛, 蒸发罨包及红外线治疗同时都有温热效应, 并改善微循环, 促进肛缘 水肿消退的功效, 所以前三日两组的疗效相当, 但均优于空白对照组。并根据疼痛积分图, 可见三组疼痛积分均值在第三日较第二日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说明患者痔核从第三日开 始有部分脱落, 暴露出。
31、新鲜的创面, 疼痛程度有所加重, 而蒸发罨包含有止痛药物成份, 针 对新鲜创面的止痛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 同时有止痛药物直接作用创面, 而红外线组对痔 核脱落后缺少对创面直接止痛的环节, 故其止痛疗效在此时间段要差于蒸发罨包组, 但均 优于空白对照组。 0051 3.1.2 术后肛缘水肿积分分析 三组肛缘水肿积分经统计学检验, 说明在第 1d 三组间治疗肛缘水肿均无差异, 从术后 第 2d 起到第 7d, 在消除肛缘水肿方面, 蒸发罨包组和红外线组疗效均优于空白对照组, 但 它们之间疗效无差别。在消除肛缘水肿方面, 主要是改善微循环, 加快组织液的吸收与回 流, 蒸发罨包和红外线在此方面均有较。
32、好的功效, 这两组消除肛缘水肿疗效相当, 均优于空 白对照组。 0052 3.1.3 术后创面渗液积分分析 说 明 书 CN 102670751 A 8 7/7 页 9 三组渗液积分经统计学检验, 发现前三天三组治疗创面渗液疗效相当, 后四天蒸发罨 包组疗效均优于红外线组和空白对照组, 而后两组疗效相当。 究其原因, 前三日属于创面渗 出期, 虽然经过不同治疗措施的干预, 但三组的积分经统计学检验仍没有差异。 后四日因为 蒸发罨包不仅可以吸收过多的渗液, 药物还可以调节创面渗液量。从渗液积分图看虽然红 外线组治疗积分较空白对照组为低, 但经统计学检验则没有差异。所以蒸发罨包组疗效在 后四日较红。
33、外线组和空白对照组为优。 0053 3.1.4 创面愈合天数分析 创面愈合天数经统计学检验, 说明蒸发罨包组在创面愈合方面疗效优于其他两组。而 红外线组在创面愈合方面疗效优于空白对照组。 究其原因在于蒸发罨包在术后多个并发症 的治疗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有效药物能生肌活血, 且根据 “湿性愈合理论” , 蒸发罨包 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两方面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创面的愈合和生长。 0054 综上, 蒸发罨包疗法明显缓解了混合痔术后各类并发症。蒸发罨包疗法隶属于中 医外科的熏洗疗法, 此法汇集熏洗疗法中溻法、 湿敷法、 蒸法各个技法之精萃, 融合物理蒸 腾及冷热力交替作用、 方药作用、 药物透。
34、皮吸收作用等多种作用为一体, 通过蒸腾和温热效 应起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罨包初始热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 使血粘度和红细胞聚 集性降低, 改善血循环, 新陈代谢旺盛, 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 促进组织修复和增强白细胞 吞噬活力, 促使代谢产物的吸收。罨包逐渐由热变冷, 冷敷可改善血管的舒缩机能, 减轻局 部组织充血和出血, 使毛细血管收缩, 微血管通透性降低, 减轻局部充血肿胀, 减轻压迫末 梢神经引起的疼痛。 罨包中方药根据混合痔术后的病因病机, 按照急则治其标、 审因辨证论 治的原则, 确立祛瘀生肌、 活血止痛、 清热解毒为治则。 本发明的组方共四味药, 当归、 赤芍、 徐长卿、 。
35、芒硝, 方中以活血化瘀的当归、 赤芍相配伍, 兼以配伍徐长卿、 芒硝清热解毒, 消肿 止痛, 诸药合用, 方简力宏, 共凑祛瘀生肌、 活血止痛、 清热解毒之功效。 0055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合蒸发罨包疗法操作简便, 疗效显著, 安全无毒副作用, 拓 展了临床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手段, 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 缓解术后疼痛、 水肿、 渗液等并发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005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 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670751 A 9 1/2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70751 A 10 2/2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70751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