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类兽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水产渔业的病害种类和病害危害程度日趋严重, 其 原因有很多, 主要是水质污染、 种质退化、 药物、 饲料质量下降等方面的原因。关于水质污 染、 种质退化、 饲料质量下降等因素多数是全行业问题, 而药物, 我们则有更多可选择的余 地。
以前由于滥用药物的关系, 特别是抗生素, 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药物的疗效大大 降低, 同类疾病越来越难治疗, 新药推出的速度跟不上病原进化的速度, 另外, 随着药厂产 能的扩大, 质量保证能力却跟不上, 造成药物质量下降, 还有, 人们对水产品质量的要求越 来越高, 健康养殖越来越受到重视, 药物的使用受到限制, 以前好多有效的药物由于高残 留、 对人体危害大而被禁止使用, 退出市场, 养殖户可以选择的有效的药物品种减少, 但由 于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还不成熟, 等等这些都会造成病害增多, 死亡率上升。
常用的化学合成药物在长期使用或混用的情况下, 容易在动物体内造成残留, 严 重影响产品质量, 危害人体健康, 而且毒性大, 残留高, 容易产生耐药性。
中草药制剂则取自天然动植物产品, 保持其成分结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 低 毒、 低残留、 耐药性不显著, 而且作为饲料拌料投喂还有补充营养, 促进生长, 增强体质, 提 高鱼体免疫力的作用, 在防治鱼病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些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效果不 佳的疾病用中草药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 多糖、 生物碱、 挥发性成分和有机酸是许多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活性成 分, 其中多糖有明显增强动物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 另有资料表明, 近 200 种中草药具 有免疫活性, 除扶正固本类、 补阳类、 养阴类外, 活性化淤类、 清热类药物以及少数解毒、 固 涩、 止血泻下、 驱虫类药物也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这此药物从不同环节激发免疫反应, 拌料 投喂能有效改善鱼体体质, 增强抵抗力, 杀灭体内病原菌, 且还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
在渔业生产实际中, 中草药被广泛用于防治各类水生经济动物病害, 取得了一定 成效,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草药是 “绿色渔药” , 具有天然高效、 药源广、 成本低、 疗效好、 安 全性好等优点, 既不会给水质造成污染, 也不容易像化学药品农药那样给水产品带来毒副 作用, 而且还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近几年, 由温和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 变形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多呈急性 流行, 且发病后死亡率很高, 给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这些细菌性疾 病在预防和治疗时多使用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 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带来了 病原体的抗药性与日俱增, 治疗效果下降、 成本提高、 水环境破坏甚至威胁人类健康。细菌 性病疾是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我国目前已经确定的水产动物细菌性病有 30 多种, 查获病原 26 种, 主要有嗜水气单胞杆菌、 假单胞菌、 屈挠杆菌、 弧菌等。因此, 提供一种制备简单、 效
果显著的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是该领域科研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 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方合理、 制备简单、 使用方便、 效果显 著的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药物的制备 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由五倍子、 大黄和穿心莲组成, 按其重量份数计 五倍子 100 ~ 1000 份、 大黄 100 ~ 1000 份、 穿心莲 100 ~ 1000 份。
优选的,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按其重量份数计五倍子 300 ~ 500 份、 大黄 300 ~ 600 份、 穿心莲 300 ~ 500 份。
优选的,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按其重量份数计五倍子 400 份、 大黄 300 份、 穿心莲 500 份。
优选的,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按其重量份数计五倍子 300 份、 大黄 500 份、 穿心莲 400 份。
优选的,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按其重量份数计五倍子 500 份、 大黄 600 份、 穿心莲 300 份。
优选的,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按其重量份数计五倍子 100 份、 大黄 1000 份、 穿心莲 100 份。
优选的,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按其重量份数计五倍子 1000 份、 大黄 100 份、 穿心莲 1000 份。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
(1) 按上述的重量份数称取药材 ;
(2) 将步骤 (1) 中称取的药材中加入药材总质量 10 ~ 12 倍质量的水, 浸泡 20 ~ 30min ;
(3) 按照常规方法煎煮两次 ; 第一次沸腾后文火煎煮 30 ~ 40min, 过滤得煎液 ; 滤 渣再加 6 ~ 8 倍量的水沸腾后文火煎煮 20 ~ 30min, 过滤得煎液 ; 合并两次煎液再过滤, 得 滤液 ; 在温度为 40℃~ 50℃下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5 ~ 1.20 即得。
上述相对密度是指步骤 (3) 中所述滤液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的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利用配伍组分各自功能, 有机 组合, 协同作用, 相辅相成, 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 降低水产动物发病率, 增加 养殖收入, 而且制备工艺简单、 环保, 既不会给水质造成污染, 也不容易像抗生素等化学药 品会给水产品带来毒副作用, 而且还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1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由五倍子、 大黄和穿心莲组成, 按其重量份数计 五倍子 400 份、 大黄 300 份、 穿心莲 500 份。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
(1) 按重量份数称取五倍子 300 份、 大黄 300 份、 穿心莲 500 份 ;
(2) 按步骤 (1) 中药材总重量 12 倍的水, 浸泡 20min ;
(3) 按照常规方法煎煮两次 ; 第一次沸腾后文火煎煮 30min, 过滤得煎液 ; 滤渣再 加 6 倍量的水沸腾后文火煎煮 20min, 过滤得煎液 ; 合并两次煎液再过滤得滤液, 在温度为 40℃下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5 即得。
实施例 2
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由五倍子、 大黄和穿心莲组成, 按其重量份数计 五倍子 300 份, 大黄 500 份, 穿心莲 400 份。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
(1) 按重量份数称取五倍子 300 份, 大黄 500 份, 穿心莲 400 份 ;
(2) 按步骤 (1) 中药材总重量 10 倍的水, 浸泡 20min ;
(3) 按照常规方法煎煮两次 ; 第一次沸腾后文火煎煮 30min, 过滤得煎液 ; 滤渣再 加 6 倍量的水沸腾后文火煎煮 20min, 过滤得煎液 ; 合并两次煎液再过滤得滤液, 在温度为 40℃下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即得。 实施例 3
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由五倍子、 大黄和穿心莲组成, 按其重量份数计 五倍子 500 份, 大黄 600 份, 穿心莲 300 份。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
(1) 按重量份数称取五倍子 500 份, 大黄 600 份, 穿心莲 300 份 ;
(2) 按步骤 (1) 中药材总重量 11 倍的水, 浸泡 25min ;
(3) 按照常规方法煎煮两次 ; 第一次沸腾后文火煎煮 35min, 过滤得煎液 ; 滤渣再 加 7 倍量的水沸腾后文火煎煮 25min, 过滤得煎液 ; 合并两次煎液再过滤得滤液, 在温度为 45℃下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 即得。
实施例 4
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由五倍子、 大黄和穿心莲组成, 按其重量份数计 五倍子 100 份, 大黄 1000 份, 穿心莲 100 份。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
(1) 按重量份数称取五倍子 100 份, 大黄 1000 份, 穿心莲 100 份 ;
(2) 按步骤 (1) 中药材总重量 12 倍的水, 浸泡 30min ;
(3) 按照常规方法煎煮两次 ; 第一次沸腾后文火煎煮 40min, 过滤得煎液 ; 滤渣再 加 8 倍量的水沸腾后文火煎煮 30min, 过滤得煎液 ; 合并两次煎液再过滤得滤液, 在温度为 50℃下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 即得。
实施例 5
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由五倍子、 大黄和穿心莲组成, 按其重量份数计 五倍子 1000 份, 大黄 100 份, 穿心莲 1000 份。
上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
(1) 按重量份数称取五倍子 1000 份, 大黄 100 份, 穿心莲 1000 份 ;(2) 按步骤 (1) 中药材总重量 12 倍的水, 浸泡 30min ;
(3) 按照常规方法煎煮两次 ; 第一次沸腾后文火煎煮 40min, 过滤得煎液 ; 滤渣再 加 8 倍量的水沸腾后文火煎煮 30min, 过滤得煎液 ; 合并两次煎液再过滤得滤液, 在温度为 50℃下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 即得。
将实施例 1 ~ 5 之一所述的中药材各组分用量按照相同比例增加或减少, 所得各 组分的重量份数关系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1 ~ 5 所述中药材各组分均符合 《中国兽药典》 2005 年版二部标准。
本发明所述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药物的组方原理是 :
五倍子 : 酸、 咸、 平。又名倍子、 百药煎、 百虫仓等 ; 为漆科植物盐肤本的叶上的干 燥虫瘿, 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 含大量鞣酸, 能凝固蛋白质, 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对革兰 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 粘细菌病、 气单胞菌病、 假单胞菌 病、 白皮病、 赤皮病、 疖疮病等。
大黄 : 味苦, 寒。归脾、 胃、 大肠、 肝、 心包经。主要功效有 :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 血解毒, 逐瘀通经。大黄中化学成分主要为蒽醌衍生物, 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醌苷。另含 鞣质类物质、 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等。 大黄有抗感染作用, 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 均有抑制作用, 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穿心莲 : 性味苦, 寒。归心、 肺、 大肠、 膀胱经。主要功效 : 清热解毒, 凉血, 消肿。穿 心莲内酯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份, 具有祛热解毒, 消炎止痛之功效, 对细菌性与病毒性上 呼吸道感染及痢疾有特殊疗效, 被誉为天然抗生素药物。
临床试验例 :
唐山市玉田县一养殖户养殖草鱼的池塘面积为 50 亩, 平均水深 1.7 米, 精养, 草鱼 规格 400g 左右, 投喂草鱼饲料和草料。2011 年 7 月 2 日, 养殖户发现草鱼出现死亡, 死亡数 量 4 个, 但鱼吃料情况正常, 之后几天连续有死亡, 死亡数量增至每天 40 ~ 50 尾不等 ; 7月 5 日, 养殖户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使用含氯消毒剂、 戊二醛制剂消毒, 并拌料 内服恩诺沙星等抗生素, 5 天后, 效果不明显, 草鱼死亡更加严重, 死亡数量明显增加, 每天 死亡高达 400 ~ 500 尾, 且鱼吃食不好, 基本不吃食。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 1 制备的药物, 依照 5000ml/ 亩·米水深的用量, 连用 2 ~ 3 天, 每天 1 次 ; 第四天病鱼死亡减少, 第五天, 每天死亡 4 ~ 5 尾, 8 天以后基本无死亡, 吃食正常, 患鱼病情亦得到有效控制。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 是 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 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 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 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