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877237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83513.9

申请日:

2012.08.09

公开号:

CN102764371A

公开日:

2012.11.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68申请日:2012080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8; A61P39/02; A61P1/14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申请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鹿竞文; 徐力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肖明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太子参10-30份,天冬10-30份,麦冬10-30份,五味子5-10份,生地10-15份,三七3-5份,女贞子10-30份,旱莲草10-30份,枸杞子10-30份,山萸肉10-3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茯苓10-15份,山药10-30份,楮实子6-1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针对放疗副反应“热毒炽盛,气阴两虚”基本病机,清热解毒,益气养阴,起到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作用,临床具有确切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其特征在于,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 参 10-30 份, 天冬 10-30 份, 麦冬 10-30 份, 五味子 5-10 份, 生地 10-15 份, 三七 3-5 份, 女 贞子 10-30 份, 旱莲草 10-30 份, 枸杞子 10-30 份, 山萸肉 10-30 份, 白花蛇舌草 15-30 份, 茯苓 10-15 份, 山药 10-30 份, 楮实子 6-12 份。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配方量 的太子参、 天冬、 麦冬、 五味子、 生地、 三七、 女贞子、 旱莲草、 枸杞子、 山萸肉、 白花蛇舌草、 茯 苓、 山药、 楮实子混合, 用总药材重量的 8~10 倍重量的水煎煮 2~3 次, 每次 30~60 分钟, 合并 水提液, 水提液在 60℃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 即得中药复方提取物。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备减轻放疗副反应药物中的应 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物包括将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 药复方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制成的各种剂型的药物, 所述的剂型为片剂、 胶囊剂或 颗粒剂。

说明书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临床上大部分肿瘤患者都要接受放 射治疗。但由于放射线对人体有明显的攻击性, 且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特异性选择功能 较差, 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放射线不可避免地损伤周围组织和正常细胞, 引起机体一系 列全身及局部的毒副反应, 因此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 又给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 害。
     放疗主要的副反应有 : (1) 鼻咽部、 口腔黏膜及皮肤损伤 ; (2) 心脏放射性损伤 ; (3) 放射性肺炎 ; (4) 放射性骨髓损伤 ; (5) 其他 : 放射性脑损伤、 放射性直肠炎、 膀胱损伤 等。其中口鼻黏膜及皮肤的损伤会在放疗期间出现, 患者会出现口干咽燥、 口腔溃疡、 皮肤 色素沉淀等症, 而有些损伤会出现在放疗数周乃至数月后, 例如放射性肺损伤分为早期、 中 期、 晚期。早期多发生在放疗后几周内出现, 临床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 ; 晚期则可能出现 在照射后 6 个月或更长时间。
     中医药作为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将其配合放射治疗, 不仅可以减轻机 体的毒副反应, 还可以增强放疗的疗效, 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和生活质量, 从而增强患者的免 疫功能, 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 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中医认为放射线属火毒之邪, 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亦作为 “热毒” 损伤 人体气阴。 临床常选用益气养阴、 凉血解毒之品缓解放疗所致阴虚内热症状, 常用药物如沙 参、 麦冬、 玉竹、 紫草、 丹皮、 生地等。 此外, 活血化瘀中药能防治肺纤维化、 心肌损伤、 放射性 食道炎和放射性肺炎。中药外用还可以缓解放疗而致的皮肤及黏膜损伤。活血化瘀中药能 改缓解血管痉挛, 善微循环, 增加病变部位癌细胞的氧含量, 抑制血小板聚集, 调节结缔组 织代谢, 使乏氧癌细对放射线敏感, 从而增强放疗效果。 临床常选用桃仁、 红花、 三棱、 莪术、 三七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该方可显著 降低放疗副反应。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复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复方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参 10-30 份, 天冬 10-30 份, 麦冬 10-30 份, 五味子 5-10 份, 生地 10-15 份, 三七 3-5 份, 女贞子 10-30 份, 旱莲草 10-30 份, 枸杞子 10-30 份, 山萸肉 10-30 份, 白花蛇舌草 15-30 份, 茯苓 10-15 份,
     山药 10-30 份, 楮实子 6-12 份。
     上述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 将配方量的太子参、 天冬、 麦冬、 五 味子、 生地、 三七、 女贞子、 旱莲草、 枸杞子、 山萸肉、 白花蛇舌草、 茯苓、 山药、 楮实子混合, 用 总药材重量的 8~10 倍重量的水煎煮 2~3 次, 每次 30~60 分钟, 合并水提液, 水提液在 60° C 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 即得中药复方提取物。
     上述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备减轻放疗副反应药物中的应用。
     其中, 所述的药物包括将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 制成的各种剂型的药物, 所述的剂型为片剂、 胶囊剂或颗粒剂。
     中医认为, 放射线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亦会对人体气阴造成 损伤, 其副作用可以被视为热毒之邪, 故放疗副反应的中医病机可被归纳为热毒炽盛, 气阴 两虚, 中医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治则, 以清热解毒, 益气养阴为具体治法。本发明的组方融 合了生脉散、 二至丸、 六味地黄丸等著名滋阴方剂的用药思路, 配合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之 品, 数方齐用滋养阴津, 扶固正气以补阴损之本, 清热活血以祛热毒之标, 可有效降低放疗 毒副反应,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中以甘寒生津的生地清热凉血, 以甘润补虚的太子参益气 养阴, 两者相伍同为君药, 共奏清热解毒, 益气养阴之功。 肺为华盖, 娇弱易损, 胃喜润恶燥, 热毒之邪外侵, 虚火上炎, 肺胃首当其冲, 肺阴亏损则干咳少痰, 喑哑胸痛, 胃阴不足则津不 上承, 咽干口燥, 舌干红少苔, 肺胃既损, 水道不布, 普通滋阴补液之品非但无法填补津液, 反而助湿生痰, 使阴伤与痰湿胶着, 病情复杂化。本发明中药复方选取天冬、 麦冬与太子参 同用, 取麦门冬汤滋养肺胃之意, 使得水液输布有常, 津液运化有道, 只有肺胃通调方能津 液生化有途 ; 配伍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的五味子, 补中有收, 防止阴液进一步耗损。女贞子、 旱莲草滋养肝肾, 二者等份同用即为二至丸, 具有养元气、 补虚损、 滋阴降火之功效。 白花蛇 舌草辅助生地清热解毒, 且能消痈散结, 为抗癌要药, 又能利尿除湿, 补中有泻, 防止滋阴药 物助湿生痰。以上六药共为臣药, 加强君药滋阴清热作用。佐药山萸肉、 茯苓、 山药与生地 配伍有六味地黄丸之韵, 滋补肾阴 ; 楮实子甘寒养阴, 可壮筋骨, 补虚劳, 助腰膝, 合用以培 先天之本, 润一身之阴 ; 枸杞子可加强二至丸培补肝肾之力, 又具有调节免疫、 抗癌的现代 药理作用 ; 三七活血定痛, 一方面能够缓解放疗所致局部皮肤的灼痛, 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微 循环, 增强放疗敏感性, 促进灼伤肌肤的恢复。全方紧扣放疗副反应阴虚为本、 热毒为标的 病机特点, 药物治疗方向明确, 重点突出, 施药组方层次分明, 临床使用防治放射性肺炎、 放 射性食管炎等放疗并发症屡获奇效。
     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采用科学配比, 各组分之间能相 互协调、 相互促进, 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中医认为, 放射线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杀灭肿瘤 细胞的同时亦会对人体气阴造成损伤, 其副作用可以被视为热毒之邪, 故放疗副反应的中 医病机可被归纳为热毒炽盛, 气阴两虚, 中医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治则, 本发明中药复方清 热解毒, 益气养阴, 起到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作用, 临床具有确切功效。 并且服用方便, 患者耐 受性好, 长期服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制成规范的中成药制剂后可以促进中药规范化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 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实 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 1 :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参 20 份, 天 冬 20 份, 麦冬 20 份, 五味子 8 份, 生地 12 份, 三七 4 份, 女贞子 20 份, 旱莲草 20 份, 枸杞子 20 份, 山萸肉 20 份, 白花蛇舌草 20 份, 茯苓 12 份, 山药 20 份, 楮实子 10 份。
     制备方法 :
     将配方量太子参、 天冬、 麦冬、 五味子、 生地、 三七、 女贞子、 旱莲草、 枸杞子、 山萸 肉、 白花蛇舌草、 茯苓、 山药、 楮实子混合, 用总药材重量的 8~10 倍重量的水煎煮 2~3 次, 每 次 30~60 分钟, 合并水提液, 水提液在 60° C 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 即得中药复方提取物。
     本发明具有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成片剂时, 把中药复方原料的提取物 与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 制粒, 干燥, 需要时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 混合均匀, 然后压片制成 片剂。
     本发明具有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成胶囊剂时, 把中药复方原料的提取 物与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 整粒, 然后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具有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成颗粒剂时, 把中药复方原料的提取 物与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 整粒, 干燥, 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 2 :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参 10 份, 天 冬 10 份, 麦冬 10 份, 五味子 5 份, 生地 10 份, 三七 3 份, 女贞子 10 份, 旱莲草 10 份, 枸杞子 10 份, 山萸肉 10 份, 白花蛇舌草 15 份, 茯苓 10 份, 山药 10 份, 楮实子 6 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实施例 3 :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参 30 份, 天 冬 30 份, 麦冬 30 份, 五味子 10 份, 生地 15 份, 三七 5 份, 女贞子 30 份, 旱莲草 30 份, 枸杞 子 30 份, 山萸肉 30 份, 白花蛇舌草 30 份, 茯苓 15 份, 山药 30 份, 楮实子 12 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实施例 4 : 减轻放疗副反应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所选 71 例胸部肿瘤均来自在宜兴市肿瘤医院治疗的患者,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 病例并且排除同时应用化疗者以及禁食或者反对服用中药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33 例, 对照 组 38 例。
     1.2 纳入标准
     (1) 临床明确诊断为胸部肿瘤, 并确定进行放疗的患者 ;
     (2) 身体机能状态评分 (KPs)60 分以上 ;
     (3) 预料生存期 >6 个月。
     1.3 排除标准 :
     (1) 同时应用化疗药物者 ;
     (2) 禁食或反对服用中药者。
     1.4 剔除标准 :
     (1) 由于与试验治疗无关的原因而中断放疗或者停止服用中药者 ;
     (2) 由于疗程中发生其他疾病, 可能导致结果偏倚者。
     1.5 放射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放射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 《急性放射性肺 炎诊断标准》 (GBZll0-2002) :
     (1) 肺部受照剂量为 8Gy 以上 ( 含 8Gy) ;
     (2) 有咳嗽、 胸闷、 胸痛、 呼吸困难和低热等临床症状 ;
     (3) 体征 : 轻者可无明显异常, 重者呼吸音降低, 出现干、 湿性啰音。
     (4) X 射线检查发现受照射肺部出现网状、 边缘不整齐的模糊状阴影, 或者 CT 扫描 出现毛玻璃样改变和斑片状高密度影。
     1.6 分组方法
     对 2009 年 8 月— 2010 年 12 月间在本院病房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 选取符合 纳入标准的病例并且排除同时应用化疗者以及禁食者,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
     1.7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3 例, 男 25 例, 女 8 例, 年龄 56~79 岁, 平均 (67.30±7.36) 岁。病理类型 : 肺癌 10 例, 食管癌 23 例。放射剂量平均 (59.33±6.99) Gy。
     对照组 38 例, 男 32 例, 女 6 例, 年龄 54~86 岁, 平均 (69.60±10.20) 岁。病理类 型: 肺癌 6 例, 食管癌 32 例。放射剂量平均 (58.69±7.49) Gy。
     两组患者性别、 病种、 年龄、 照射剂量比较见表 1-1, 两组患者疾病分期比较见表 1-2, 经统计分析,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布近似, 具有可比性。
     表 1-12 组性别、 病种、 年龄比较
     注: ① 2 组性别经卡方检验, χ2=0.79, P > 0.05 ; ② 2 组病种卡方检验, χ2=2.13, P > 0.05 ; ③ 2 组年龄经 t 检验, t = 1.07, P > 0.05 ; ④ 2 组年龄经 t 检验, t = 1.07, P > 0.05 ; ⑤ 2 组照射剂量经 t 检验, t=0.37, P > 0.05。 表 1-2 两组患者肿瘤分期比较
     注: ① 2 组食管癌患者分期经卡方检验, χ2=1.57, P > 0.05 ; ② 2 组肺癌患者分 期经卡方检验, χ2=1.33, P > 0.05。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放射治疗 ( 放射源高能 x 线 : 23EX 高能双光子加速器, 由美 国 VARIAN 公司生产 ) 治疗原发病。根据患者病情区分为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根 治性放疗 : 对于 T1-3N0M。病例, 靶区包入临床病灶, 无需预防性照射淋巴引流区 ; 对于 T1-4NI-3M。病例, 照射野包括原发病灶及肺门或纵隔转移淋巴结及肿瘤侵犯的脏器。根治 性放疗肿瘤量达 TD40Gy/20 次 /4w 后, 调整照射野及治疗计划, 改为斜野避开脊髓或放疗计 划系统设计多野照射。 姑息性放疗 : 仅减轻近期症状, 针对局部晚期肿瘤或己出现远地转移 灶的病例。胸部照射野仅包入产生症状的病灶。预期生存期 6-12 月者, TD30Gy/10 次 /2w, 或 TD45Gy/15 次 /3w。
     实验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予以吸氧、 祛痰、 支气管扩张剂等, 合并感染和需要预防 性使用抗生素者予抗生素药物, 必要时做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调整抗生素, 并详细记 录患者其它药物治疗信息, 包括药物名称、 方法和剂量。
     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同时加用本发明中药复方汤剂 (实施例 1) 。药材由江苏省宜兴 市肿瘤医院中药房提供, 并由中药房应用韩国产 DHJ 一 Dl 型煎药机煎制, 真空包装, 4℃冰 箱贮藏, 储存期不超过 7 天。由研究者发放给患者。服用方法 : 1 剂 / 日, 6 剂 / 周, 连服 4 周为 1 疗程, 共服 2 个疗程, 每 4 周进行疗效评价 1 次。 随访观察期为 6 个月, 分别在治疗前、 治疗开始后第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 时进行, 观察患者放射性肺损害总体状况、 患者身体机能状态、 主要症状等, 患者如有病情 变化随时检查, 并对检查时间和结果及时进行记录。
     2.2 观察时间点及观察指标
     随访观察期为 6 个月, 分别在治疗前、 治疗开始后第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 时进行, 观察患者放射性肺损害总体状况、 患者身体机能状态、 主要症状等, 患者如有病情 变化随时检查, 并对检查时间和结果及时进行记录。
     2.2.1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 : 放射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国家职业卫生标 准中的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 (GBZll0— 2002) :
     (1) 肺部受照剂量为 8Gy 以上 ( 含 8Gy) ;
     (2) 有咳嗽、 胸闷、 胸痛、 呼吸困难和低热等临床症状 ;
     (3) 体征 : 轻者可无明显异常, 重者呼吸音降低, 出现干、 湿性啰音。
     (4) X 射线检查发现受照射肺部出现网状、 边缘不整齐的模糊状阴影, 或者 CT 扫描 出现毛玻璃样改变和斑片状高密度影。
     2.2.2 评价量表
     身体机能状态评定以 KPS 体力状况评分为指标, 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 KPS 评分 增加≥ 20 分为显效, 增加 10 分为改善, 无增加或减少≥ 10 分为无效 ; 呼吸困难情况采取 Watters 评分方法进行量化评分 ;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肿瘤放 射治疗组即 RTOG/EORTC 系统的分级评分标准 ; 中医症状观察量表参考徐迪华 《中医量化诊 断》 所提供的方法改进设计, 主要症状评分包括咳嗽、 气短、 乏力分级计分 ; 安全性指标采取 WHO 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软件, 计数资料用 χ2 检验, 计量资料用 t 检验。
     3 结果
     3.1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经胸部放射性治疗后, 治疗组 13 例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 39.39%, 对照组 38 例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 76.32%, 治疗组患者放射 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3-1, 结果提示本发 明中药复方可明显降低胸部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具有预防放射性肺炎的作用。
     表 3-1 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病率比较
     注: 2 组患者胸部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经卡方检验, χ2=9.96, P < 0.01。3.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卡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 具有可比性, 经放射治疗后, 治疗组在治疗后 1~3 月身体机能轻度下降, 治疗后 6 个月身体机能状态较前改善, 甚至优于 放疗前 ; 而对照组患者在随访的 6 个月中身体机能状况进行性下降, 各监测点两组结果差 异明显, 见表 3-2, 说明本发明中药复方方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身体机能,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表 3-2 身体机能状态评分 (KPS 评分 )
     注: ① 2 组患者治疗前 KPS 评分经 t 检验, t=0.92, P > 0.05 ; ② 2 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 KPS 评分经 t 检验, t=2.39, P < 0.05 ; ③ 2 组患者治疗后 2 个月, KPS 评分经 t 检 验, t=3.43, P < 0.01 ; ④ 2 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 KPS 评分经 t 检验, t = 3.19, P < 0.01 ; ⑤ 2 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 KPS 评分经 t 检验, t=4.48, P < 0.01。
     3.3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无明显差异, 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后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呼吸困难状况稍有加重, 在第 6 个月的调查中, 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状况明显改善, 呼吸状况较放疗前好转 ; 而对照组的呼吸困难情况在随访的 6 个月中进行性加重, 各监测 点两组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3-3, 说明本发明中药复方方能够明显改善患者 呼吸功能。
     表 3-3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
     注: ① 2 组患者治疗前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经 t 检验, t=1.71, P > 0.05 ; ② 2 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经 t 检验, t=2.64, P < 0.05 ; ③2组 患者治疗后 2 个月,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经 t 检验, t=2.90, P < 0.05 ; ④ 2 组患者 治疗后 3 个月,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经 t 检验, t=3.18, P < 0.01 ; ⑤ 2 组患者治疗 后 6 个月,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经 t 检验, t=4.42, P < 0.01。
     3.4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总体状况 RTOG/EORTC 分级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 具有可 比性, 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后第 1 到 2 个月出现放射性肺损害, 在第 2 个月损害情况达到高 峰, 随后开始有所改善, 治疗后 6 个月, 肺部损害明显减轻, 较之放疗前肺部症状得到明显 改善 ; 而对照组在随访期内放射性肺损害持续存在, 并进行性加重, 损害程度与治疗后的时 间呈正相关, 各监测点两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及损伤程度具有明显差异, 见表 3-4, 说明 本发明中药复方方在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方面疗效确切。
     表 3-4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注: ① 2 组患者治疗前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经 t 检验, t=1.71, P > 0.05 ; ② 2 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经 t 检验, t=2.29, P < 0.05 ; ③ 2 组患者治疗后 2 个月,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经 t 检验, t=3.22, P < 0.05 ; ④ 2 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 分经 t 检验, t=4.02, P < 0.01 ; ⑤ 2 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经 t 检验, t=6.69, P < 0.01。
     3.5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
     治疗前, 两组患者咳嗽、 气短、 乏力等中医症状无明显差异 (P > 0.05) , 具有可比 性, 见表 3-5。治疗组咳嗽症状在放射治疗后第 1 个月最为明显, 随后症状得到逐步缓解, 6 个月后患者咳嗽症状较放疗前减轻 ; 气短症状在放疗后第 1 个月较治疗前明显缓解, 2至3 个月稍有加重, 随后减轻, 6 个月后较治疗前气短明显改善 ; 乏力症状在随访的 6 个月中呈 波动下降趋势, 治疗 6 个月后乏力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对照组在随访期间, 各项中医症状进 行性加重, 无改善趋势, 且症状加重与放射治疗后时间呈正相关, 治疗组在各监测点中医症 状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3-6 至 3-9。
     表 3-5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前
     注: ① 2 组患者治疗前咳嗽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0.21, P > 0.05 ; ② 2 组患者治 疗前气短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0.29, P > 0.05 ; ③ 2 组患者治疗前乏力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0.02, P > 0.05。
     表 3-6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后 1 个月
     注: ① 2 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咳嗽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1.21, P > 0.05 ; ②2组 患者治疗后 1 个月气短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2.01, P < 0.05 ; ③ 2 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乏 力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2.53, P < 0.05。
     表 3-7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后 2 个月
     注: ① 2 组患者治疗后 2 个月咳嗽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2.99, P < 0.01 ; ②2组 患者治疗后 2 个月气短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2.36, P < 0.05 ; ③ 2 组患者治疗后 2 个月乏 力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3.97, P < 0.01。
     表 3-8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后 3 个月
     注: ① 2 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咳嗽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4.61, P < 0.01 ; ②2组 患者治疗后 3 个月气短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3.01, P < 0.01 ; ③ 2 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乏 力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3.54, P < 0.01。
     表 3-9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后 6 个月
     注: ① 2 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咳嗽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4.96, P < 0.01 ; ②2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气短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4.10, P < 0.01 ; ③ 2 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乏 力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5.71, P < 0.01。
     3.6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贫血、 血小板减少、 转氨酶升高、 尿素氮升 高、 恶心呕吐、 腹泻、 心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 两组安 全性比较见表 3-10。
     表 3-10 两组安全性比较 (例)
     注: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经 Wilcoxon 秩和检验, P > 0.05
     如表 3-10 所示, 两组不良反应经 Wilcoxon 秩和检验, 白细胞减少差异无明显统计 学意义 (P > 0.05) , 说明本发明中药复方无明显胃肠道反应、 骨髓抑制、 心脏毒性等毒副作 用, 但不能有效预防纠正患者放疗后的白细胞水平下降, 提示临床运用本方防治放射性肺 炎时可酌情加入有刺激骨髓造血功效的中药, 提高临床疗效。
     4 结论
     本实例临床研究表明, 本发明中药复方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炎整体疗效明显且安 全性高, 可有效预防胸部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改善呼吸功能, 减少放射性肺损伤, 减 轻患者咳嗽、 气短、 乏力症状, 改善患者身体机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 的基础, 有改善疾病整体预后的趋势。
     上述可见,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长期使用, 不良反应少, 可开发成为新一代减轻 放疗副反应中药制剂。
     11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643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07 CN 102764371 A *CN102764371A* (21)申请号 201210283513.9 (22)申请日 2012.08.09 A61K 36/8968(2006.01) A61P 39/02(2006.01) A61P 1/14(2006.01) (71)申请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 282 号 (72)发明人 鹿竞文 徐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2204 代理人 肖明芳 (54) 发明名称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

2、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 复方,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参 10-30 份, 天冬10-30份, 麦冬10-30份, 五味子5-10份, 生地10-15份, 三七3-5份, 女贞子10-30份, 旱莲 草 10-30 份, 枸杞子 10-30 份, 山萸肉 10-30 份, 白花蛇舌草 15-30 份, 茯苓 10-15 份, 山药 10-30 份, 楮实子 6-12 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复 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减轻放疗副反 应的中药复方针对放疗副反应 “热毒炽盛, 气阴两 虚” 基本病机, 清热解毒, 。

3、益气养阴, 起到减轻放疗 副反应的作用, 临床具有确切功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1/1 页 2 1.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其特征在于,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 参 10-30 份, 天冬 10-30 份, 麦冬 10-30 份, 五味子 5-10 份, 生地 10-15 份, 三七 3-5 份, 女 贞子 10-30 份, 旱莲草 10-30 份, 枸杞子 10-30 份, 山萸肉 10-30 份, 白花蛇舌草 15-30 份, 茯苓。

4、 10-15 份, 山药 10-30 份, 楮实子 6-12 份。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配方量 的太子参、 天冬、 麦冬、 五味子、 生地、 三七、 女贞子、 旱莲草、 枸杞子、 山萸肉、 白花蛇舌草、 茯 苓、 山药、 楮实子混合, 用总药材重量的 810 倍重量的水煎煮 23 次, 每次 3060 分钟, 合并 水提液, 水提液在 60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 即得中药复方提取物。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备减轻放疗副反应药物中的应 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物包括。

5、将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 药复方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制成的各种剂型的药物, 所述的剂型为片剂、 胶囊剂或 颗粒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64371 A 2 1/9 页 3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临床上大部分肿瘤患者都要接受放 射治疗。但由于放射线对人体有明显的攻击性, 且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特异性选择功能 较差, 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放射线不可避免地损伤周围组织和正常细胞, 引起机体一系 。

6、列全身及局部的毒副反应, 因此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 又给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 害。 0003 放疗主要的副反应有 :(1) 鼻咽部、 口腔黏膜及皮肤损伤 ;(2) 心脏放射性损伤 ; (3) 放射性肺炎 ;(4) 放射性骨髓损伤 ;(5) 其他 : 放射性脑损伤、 放射性直肠炎、 膀胱损伤 等。其中口鼻黏膜及皮肤的损伤会在放疗期间出现, 患者会出现口干咽燥、 口腔溃疡、 皮肤 色素沉淀等症, 而有些损伤会出现在放疗数周乃至数月后, 例如放射性肺损伤分为早期、 中 期、 晚期。早期多发生在放疗后几周内出现, 临床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 ; 晚期则可能出现 在照射后 6 个月或更长时间。 00。

7、04 中医药作为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将其配合放射治疗, 不仅可以减轻机 体的毒副反应, 还可以增强放疗的疗效, 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和生活质量, 从而增强患者的免 疫功能, 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 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0005 中医认为放射线属火毒之邪, 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亦作为 “热毒” 损伤 人体气阴。 临床常选用益气养阴、 凉血解毒之品缓解放疗所致阴虚内热症状, 常用药物如沙 参、 麦冬、 玉竹、 紫草、 丹皮、 生地等。 此外, 活血化瘀中药能防治肺纤维化、 心肌损伤、 放射性 食道炎和放射性肺炎。中药外用还可以缓解放疗而致的皮肤及黏膜损伤。活血化瘀中药能 改缓解。

8、血管痉挛, 善微循环, 增加病变部位癌细胞的氧含量, 抑制血小板聚集, 调节结缔组 织代谢, 使乏氧癌细对放射线敏感, 从而增强放疗效果。 临床常选用桃仁、 红花、 三棱、 莪术、 三七粉等。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该方可显著 降低放疗副反应。 0007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复方的制备方法。 0008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复方的应用。 000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10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参 10-30 份, 天冬10-3。

9、0份, 麦冬10-30份, 五味子5-10份, 生地10-15份, 三七3-5份, 女贞子10-30份, 旱莲草 10-30 份, 枸杞子 10-30 份, 山萸肉 10-30 份, 白花蛇舌草 15-30 份, 茯苓 10-15 份, 说 明 书 CN 102764371 A 3 2/9 页 4 山药 10-30 份, 楮实子 6-12 份。 0011 上述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 将配方量的太子参、 天冬、 麦冬、 五 味子、 生地、 三七、 女贞子、 旱莲草、 枸杞子、 山萸肉、 白花蛇舌草、 茯苓、 山药、 楮实子混合, 用 总药材重量的 810 倍重量的水煎煮 23 次,。

10、 每次 3060 分钟, 合并水提液, 水提液在 60 C 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 即得中药复方提取物。 0012 上述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备减轻放疗副反应药物中的应用。 0013 其中, 所述的药物包括将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 制成的各种剂型的药物, 所述的剂型为片剂、 胶囊剂或颗粒剂。 0014 中医认为, 放射线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亦会对人体气阴造成 损伤, 其副作用可以被视为热毒之邪, 故放疗副反应的中医病机可被归纳为热毒炽盛, 气阴 两虚, 中医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治则, 以清热解毒, 益气养阴为具体治法。本发明的组方融 合了生脉散、 二。

11、至丸、 六味地黄丸等著名滋阴方剂的用药思路, 配合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之 品, 数方齐用滋养阴津, 扶固正气以补阴损之本, 清热活血以祛热毒之标, 可有效降低放疗 毒副反应,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中以甘寒生津的生地清热凉血, 以甘润补虚的太子参益气 养阴, 两者相伍同为君药, 共奏清热解毒, 益气养阴之功。 肺为华盖, 娇弱易损, 胃喜润恶燥, 热毒之邪外侵, 虚火上炎, 肺胃首当其冲, 肺阴亏损则干咳少痰, 喑哑胸痛, 胃阴不足则津不 上承, 咽干口燥, 舌干红少苔, 肺胃既损, 水道不布, 普通滋阴补液之品非但无法填补津液, 反而助湿生痰, 使阴伤与痰湿胶着, 病情复杂化。本发明中药复方。

12、选取天冬、 麦冬与太子参 同用, 取麦门冬汤滋养肺胃之意, 使得水液输布有常, 津液运化有道, 只有肺胃通调方能津 液生化有途 ; 配伍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的五味子, 补中有收, 防止阴液进一步耗损。女贞子、 旱莲草滋养肝肾, 二者等份同用即为二至丸, 具有养元气、 补虚损、 滋阴降火之功效。 白花蛇 舌草辅助生地清热解毒, 且能消痈散结, 为抗癌要药, 又能利尿除湿, 补中有泻, 防止滋阴药 物助湿生痰。以上六药共为臣药, 加强君药滋阴清热作用。佐药山萸肉、 茯苓、 山药与生地 配伍有六味地黄丸之韵, 滋补肾阴 ; 楮实子甘寒养阴, 可壮筋骨, 补虚劳, 助腰膝, 合用以培 先天之本, 润一。

13、身之阴 ; 枸杞子可加强二至丸培补肝肾之力, 又具有调节免疫、 抗癌的现代 药理作用 ; 三七活血定痛, 一方面能够缓解放疗所致局部皮肤的灼痛, 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微 循环, 增强放疗敏感性, 促进灼伤肌肤的恢复。全方紧扣放疗副反应阴虚为本、 热毒为标的 病机特点, 药物治疗方向明确, 重点突出, 施药组方层次分明, 临床使用防治放射性肺炎、 放 射性食管炎等放疗并发症屡获奇效。 0015 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采用科学配比, 各组分之间能相 互协调、 相互促进, 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中医认为, 放射线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杀灭肿瘤 细胞的同时亦会对人体气阴造成损伤, 其副作。

14、用可以被视为热毒之邪, 故放疗副反应的中 医病机可被归纳为热毒炽盛, 气阴两虚, 中医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治则, 本发明中药复方清 热解毒, 益气养阴, 起到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作用, 临床具有确切功效。 并且服用方便, 患者耐 受性好, 长期服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制成规范的中成药制剂后可以促进中药规范化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根据下述实施例, 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实 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 说 明 书 CN 102764371 A 4 3/9 页 5 发明。 0017 实施例 1 : 0018 。

15、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参 20 份, 天 冬 20 份, 麦冬 20 份, 五味子 8 份, 生地 12 份, 三七 4 份, 女贞子 20 份, 旱莲草 20 份, 枸杞子 20 份, 山萸肉 20 份, 白花蛇舌草 20 份, 茯苓 12 份, 山药 20 份, 楮实子 10 份。 0019 制备方法 : 0020 将配方量太子参、 天冬、 麦冬、 五味子、 生地、 三七、 女贞子、 旱莲草、 枸杞子、 山萸 肉、 白花蛇舌草、 茯苓、 山药、 楮实子混合, 用总药材重量的 810 倍重量的水煎煮 23 次, 每 次 3060 分钟, 合并水提液。

16、, 水提液在 60 C 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 即得中药复方提取物。 0021 本发明具有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成片剂时, 把中药复方原料的提取物 与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 制粒, 干燥, 需要时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 混合均匀, 然后压片制成 片剂。 0022 本发明具有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成胶囊剂时, 把中药复方原料的提取 物与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 整粒, 然后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0023 本发明具有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成颗粒剂时, 把中药复方原料的提取 物与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 整粒, 干燥, 制成颗粒剂。 0024 实施例 2 : 0025 一种减轻放疗。

17、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参 10 份, 天 冬 10 份, 麦冬 10 份, 五味子 5 份, 生地 10 份, 三七 3 份, 女贞子 10 份, 旱莲草 10 份, 枸杞子 10 份, 山萸肉 10 份, 白花蛇舌草 15 份, 茯苓 10 份, 山药 10 份, 楮实子 6 份。 0026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27 实施例 3 : 0028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 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 太子参 30 份, 天 冬 30 份, 麦冬 30 份, 五味子 10 份, 生地 15 份, 三七 5 份, 女贞子 30 份, 旱莲草 30 份,。

18、 枸杞 子 30 份, 山萸肉 30 份, 白花蛇舌草 30 份, 茯苓 15 份, 山药 30 份, 楮实子 12 份。 0029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30 实施例 4 : 减轻放疗副反应临床研究。 0031 1 临床资料 0032 1.1 病例来源 0033 所选 71 例胸部肿瘤均来自在宜兴市肿瘤医院治疗的患者,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 病例并且排除同时应用化疗者以及禁食或者反对服用中药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33 例, 对照 组 38 例。 0034 1.2 纳入标准 0035 (1) 临床明确诊断为胸部肿瘤, 并确定进行放疗的患者 ; 0036 (2) 身体机能状态评分 (KPs)。

19、60 分以上 ; 0037 (3) 预料生存期 6 个月。 0038 1.3 排除标准 : 0039 (1) 同时应用化疗药物者 ; 0040 (2) 禁食或反对服用中药者。 说 明 书 CN 102764371 A 5 4/9 页 6 0041 1.4 剔除标准 : 0042 (1) 由于与试验治疗无关的原因而中断放疗或者停止服用中药者 ; 0043 (2) 由于疗程中发生其他疾病, 可能导致结果偏倚者。 0044 1.5 放射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0045 放射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 急性放射性肺 炎诊断标准 (GBZll0-2002) : 0046 (1) 肺部。

20、受照剂量为 8Gy 以上 ( 含 8Gy) ; 0047 (2) 有咳嗽、 胸闷、 胸痛、 呼吸困难和低热等临床症状 ; 0048 (3) 体征 : 轻者可无明显异常, 重者呼吸音降低, 出现干、 湿性啰音。 0049 (4) X 射线检查发现受照射肺部出现网状、 边缘不整齐的模糊状阴影, 或者 CT 扫描 出现毛玻璃样改变和斑片状高密度影。 0050 1.6 分组方法 0051 对 2009 年 8 月2010 年 12 月间在本院病房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 选取符合 纳入标准的病例并且排除同时应用化疗者以及禁食者,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 0052 1.7 一般资料 00。

21、53 治疗组 33 例, 男 25 例, 女 8 例, 年龄 5679 岁, 平均 (67.307.36) 岁。病理类型 : 肺癌 10 例, 食管癌 23 例。放射剂量平均 (59.336.99) Gy。 0054 对照组 38 例, 男 32 例, 女 6 例, 年龄 5486 岁, 平均 (69.6010.20) 岁。病理类 型 : 肺癌 6 例, 食管癌 32 例。放射剂量平均 (58.697.49) Gy。 0055 两组患者性别、 病种、 年龄、 照射剂量比较见表 1-1, 两组患者疾病分期比较见表 1-2, 经统计分析,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布近似, 具有可比性。 0056 表 1。

22、-12 组性别、 病种、 年龄比较 0057 0058 注 : 2 组性别经卡方检验, 2=0.79, P 0.05 ; 2 组病种卡方检验, 2=2.13, P 0.05 ; 2 组年龄经 t 检验, t 1.07, P 0.05 ; 2 组年龄经 t 检验, t 1.07, P 0.05 ; 2 组照射剂量经 t 检验, t=0.37, P 0.05。 0059 表 1-2 两组患者肿瘤分期比较 0060 0061 注 : 2 组食管癌患者分期经卡方检验, 2=1.57, P 0.05 ; 2 组肺癌患者分 期经卡方检验, 2=1.33, P 0.05。 说 明 书 CN 10276437。

23、1 A 6 5/9 页 7 0062 2 方法 0063 2.1 治疗方法 0064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放射治疗 ( 放射源高能 x 线 : 23EX 高能双光子加速器, 由美 国 VARIAN 公司生产 ) 治疗原发病。根据患者病情区分为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根 治性放疗 : 对于 T1-3N0M。病例, 靶区包入临床病灶, 无需预防性照射淋巴引流区 ; 对于 T1-4NI-3M。病例, 照射野包括原发病灶及肺门或纵隔转移淋巴结及肿瘤侵犯的脏器。根治 性放疗肿瘤量达TD40Gy/20次/4w后, 调整照射野及治疗计划, 改为斜野避开脊髓或放疗计 划系统设计多野照射。 姑息性放疗 : 仅减轻。

24、近期症状, 针对局部晚期肿瘤或己出现远地转移 灶的病例。胸部照射野仅包入产生症状的病灶。预期生存期 6-12 月者, TD30Gy/10 次 /2w, 或 TD45Gy/15 次 /3w。 0065 实验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予以吸氧、 祛痰、 支气管扩张剂等, 合并感染和需要预防 性使用抗生素者予抗生素药物, 必要时做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调整抗生素, 并详细记 录患者其它药物治疗信息, 包括药物名称、 方法和剂量。 0066 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同时加用本发明中药复方汤剂 (实施例 1) 。药材由江苏省宜兴 市肿瘤医院中药房提供, 并由中药房应用韩国产 DHJ 一 Dl 型煎药机煎制, 真空包装,。

25、 4冰 箱贮藏, 储存期不超过 7 天。由研究者发放给患者。服用方法 : 1 剂 / 日, 6 剂 / 周, 连服 4 周为 1 疗程, 共服 2 个疗程, 每 4 周进行疗效评价 1 次。 0067 随访观察期为 6 个月, 分别在治疗前、 治疗开始后第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 时进行, 观察患者放射性肺损害总体状况、 患者身体机能状态、 主要症状等, 患者如有病情 变化随时检查, 并对检查时间和结果及时进行记录。 0068 2.2 观察时间点及观察指标 0069 随访观察期为 6 个月, 分别在治疗前、 治疗开始后第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 时进。

26、行, 观察患者放射性肺损害总体状况、 患者身体机能状态、 主要症状等, 患者如有病情 变化随时检查, 并对检查时间和结果及时进行记录。 0070 2.2.1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0071 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 : 放射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国家职业卫生标 准中的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 (GBZll02002) : 0072 (1) 肺部受照剂量为 8Gy 以上 ( 含 8Gy) ; 0073 (2) 有咳嗽、 胸闷、 胸痛、 呼吸困难和低热等临床症状 ; 0074 (3) 体征 : 轻者可无明显异常, 重者呼吸音降低, 出现干、 湿性啰音。 0075 (4) X 射线检查发现受照射肺部。

27、出现网状、 边缘不整齐的模糊状阴影, 或者 CT 扫描 出现毛玻璃样改变和斑片状高密度影。 0076 2.2.2 评价量表 0077 身体机能状态评定以 KPS 体力状况评分为指标, 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 KPS 评分 增加 20 分为显效, 增加 10 分为改善, 无增加或减少 10 分为无效 ; 呼吸困难情况采取 Watters 评分方法进行量化评分 ;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肿瘤放 射治疗组即 RTOG/EORTC 系统的分级评分标准 ; 中医症状观察量表参考徐迪华 中医量化诊 断 所提供的方法改进设计, 主要症状评分包括咳嗽、 气短、 乏力分级计分 ; 安全性指标采取。

28、 WHO 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 说 明 书 CN 102764371 A 7 6/9 页 8 0078 2.3 统计学方法 0079 采用 SPSS17.0 软件, 计数资料用 2 检验, 计量资料用 t 检验。 0080 3 结果 0081 3.1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0082 经胸部放射性治疗后, 治疗组 13 例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 39.39%, 对照组 38 例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 76.32%, 治疗组患者放射 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3-1, 结果提示本发 明中药复方可。

29、明显降低胸部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具有预防放射性肺炎的作用。 0083 表 3-1 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病率比较 0084 0085 注 : 2 组患者胸部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经卡方检验, 2=9.96, P 0.01。 0086 3.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 0087 治疗前两组患者卡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 具有可比性, 经放射治疗后, 治疗组在治疗后13月身体机能轻度下降, 治疗后6个月身体机能状态较前改善, 甚至优于 放疗前 ; 而对照组患者在随访的 6 个月中身体机能状况进行性下降, 各监测点两组结果差 异明显, 见表 3-2, 说明本发明中药复方方可以明。

30、显提高患者身体机能,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0088 表 3-2 身体机能状态评分 (KPS 评分 ) 0089 0090 注 : 2 组患者治疗前 KPS 评分经 t 检验, t=0.92, P 0.05 ; 2 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 KPS 评分经 t 检验, t=2.39, P 0.05 ; 2 组患者治疗后 2 个月, KPS 评分经 t 检 验, t=3.43, P 0.01 ; 2 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 KPS 评分经 t 检验, t 3.19, P 0.01 ; 2 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 KPS 评分经 t 检验, t=4.48, P 0.01。 0091 3.3 呼吸。

31、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 0092 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无明显差异, 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后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呼吸困难状况稍有加重, 在第 6 个月的调查中, 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状况明显改善, 呼吸状况较放疗前好转 ; 而对照组的呼吸困难情况在随访的 6 个月中进行性加重, 各监测 点两组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3-3, 说明本发明中药复方方能够明显改善患者 呼吸功能。 0093 表 3-3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 0094 说 明 书 CN 102764371 A 8 7/9 页 9 0095 注 : 2 组患者治疗前呼吸困难情况 Watte。

32、rs 评分经 t 检验, t=1.71, P 0.05 ; 2 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经 t 检验, t=2.64, P 0.05 ; 2 组 患者治疗后 2 个月,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经 t 检验, t=2.90, P 0.05 ; 2 组患者 治疗后 3 个月,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经 t 检验, t=3.18, P 0.01 ; 2 组患者治疗 后 6 个月, 呼吸困难情况 Watters 评分经 t 检验, t=4.42, P 0.01。 0096 3.4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 0097 两。

33、组患者治疗前总体状况 RTOG/EORTC 分级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 , 具有可 比性, 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后第 1 到 2 个月出现放射性肺损害, 在第 2 个月损害情况达到高 峰, 随后开始有所改善, 治疗后 6 个月, 肺部损害明显减轻, 较之放疗前肺部症状得到明显 改善 ; 而对照组在随访期内放射性肺损害持续存在, 并进行性加重, 损害程度与治疗后的时 间呈正相关, 各监测点两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及损伤程度具有明显差异, 见表 3-4, 说明 本发明中药复方方在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方面疗效确切。 0098 表 3-4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 009。

34、9 0100 注 : 2组患者治疗前急性放射性肺损害RTOG/EORTC分级评分经t检验, t=1.71, P 0.05 ; 2 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经 t 检验, t=2.29, P 0.05 ; 2 组患者治疗后 2 个月,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经 t 检验, t=3.22, P 0.05 ; 2 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 分经 t 检验, t=4.02, P 0.01 ; 2 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 急性放射性肺损害 RTOG/EORTC 分级评分经 t 检。

35、验, t=6.69, P 0.01。 0101 3.5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 0102 治疗前, 两组患者咳嗽、 气短、 乏力等中医症状无明显差异 (P 0.05) , 具有可比 性, 见表 3-5。治疗组咳嗽症状在放射治疗后第 1 个月最为明显, 随后症状得到逐步缓解, 6 个月后患者咳嗽症状较放疗前减轻 ; 气短症状在放疗后第 1 个月较治疗前明显缓解, 2 至 3 个月稍有加重, 随后减轻, 6 个月后较治疗前气短明显改善 ; 乏力症状在随访的 6 个月中呈 波动下降趋势, 治疗 6 个月后乏力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对照组在随访期间, 各项中医症状进 行性加重, 无改善趋势, 且症状加重与放射治。

36、疗后时间呈正相关, 治疗组在各监测点中医症 状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3-6 至 3-9。 0103 表 3-5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前 说 明 书 CN 102764371 A 9 8/9 页 10 0104 0105 注 : 2 组患者治疗前咳嗽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0.21, P 0.05 ; 2 组患者治 疗前气短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0.29, P 0.05 ; 2 组患者治疗前乏力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0.02, P 0.05。 0106 表 3-6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后 1 个月 0107 0108 注 : 2 组患者治疗后 1 。

37、个月咳嗽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1.21, P 0.05 ; 2 组 患者治疗后 1 个月气短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2.01, P 0.05 ; 2 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乏 力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2.53, P 0.05。 0109 表 3-7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后 2 个月 0110 0111 注 : 2 组患者治疗后 2 个月咳嗽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2.99, P 0.01 ; 2 组 患者治疗后 2 个月气短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2.36, P 0.05 ; 2 组患者治疗后 2 个月乏 力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3.97, P 0.01。 011。

38、2 表 3-8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后 3 个月 0113 0114 注 : 2 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咳嗽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4.61, P 0.01 ; 2 组 患者治疗后 3 个月气短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3.01, P 0.01 ; 2 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乏 力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3.54, P 0.01。 0115 表 3-9 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后 6 个月 0116 0117 注 : 2 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咳嗽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4.96, P 0.01 ; 2 组 说 明 书 CN 102764371 A 10 9/9 页 11 患者治疗后。

39、 6 个月气短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4.10, P 0.01 ; 2 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乏 力症状评分经 t 检验, t=5.71, P 0.01。 0118 3.6 不良反应 0119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贫血、 血小板减少、 转氨酶升高、 尿素氮升 高、 恶心呕吐、 腹泻、 心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 两组安 全性比较见表 3-10。 0120 表 3-10 两组安全性比较 (例) 0121 0122 注 :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经 Wilcoxon 秩和检验, P 0.05 0123 如表3-10所示, 两组不良反应经Wilcoxon秩。

40、和检验, 白细胞减少差异无明显统计 学意义 (P 0.05) , 说明本发明中药复方无明显胃肠道反应、 骨髓抑制、 心脏毒性等毒副作 用, 但不能有效预防纠正患者放疗后的白细胞水平下降, 提示临床运用本方防治放射性肺 炎时可酌情加入有刺激骨髓造血功效的中药, 提高临床疗效。 0124 4 结论 0125 本实例临床研究表明, 本发明中药复方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炎整体疗效明显且安 全性高, 可有效预防胸部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改善呼吸功能, 减少放射性肺损伤, 减 轻患者咳嗽、 气短、 乏力症状, 改善患者身体机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 的基础, 有改善疾病整体预后的趋势。 0126 上述可见,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长期使用, 不良反应少, 可开发成为新一代减轻 放疗副反应中药制剂。 说 明 书 CN 102764371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