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877138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76903.3

申请日:

2012.08.06

公开号:

CN102755315A

公开日:

2012.10.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1/365申请公布日:2012103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1/365申请日:2012080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365; A61P37/02; A61P1/00; A61P19/02; A61P3/10; A61P9/00; A61P21/04

主分类号:

A61K31/365

申请人:

南京大学

发明人:

徐强; 吴雪丰; 孙洋; 陈功

地址:

210093 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特别涉及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提出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特别对于免疫性肠炎治疗,可以做新用途申报化药1类新药,拓展了该化合物的新用途。

权利要求书

1.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2.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性疾病为免疫性肠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梣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
疫性疾病为迟发型超敏反应、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胰岛素依赖性/胰岛素抵抗的糖
尿病、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桥本氏病、Grave’s病或重症肌无力。

说明书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特别涉及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自身免疫性的肠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难治性疾病,包括克罗恩氏病和溃疡
性结肠炎。免疫性肠炎经常从青少年时就发病,据报道发病率高达每年
4~10/100000人。终身难愈,后期会发展成各种胃肠道疾病包括肠癌,伴随着较
高的死亡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抑制肠道菌群,从而对疾病进程进行控
制,但在治疗过程缺乏直接有效的治愈手段,而且所用的药物具有强烈的副作用。

梣酮(fraxinellone)是由Dictamnus dasycarpus的根部树皮中提取而出的内酯
类化合物。对该化合物在药理学方面的活性研究及报道非常少。SunY等人曾报
道该化合物在对肝损伤模型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Sun,et al.Biochem Pharmcol
2009,77:1717.冉启琼等.药学学报2007,42:675.)。另一方面,极大剂量的梣
酮展现出一定的杀虫作用(Liu,et al.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2009,2:147-155.)
本发明研究了梣酮对免疫性疾病的药理作用。ZL2005100408789公开了梣酮作为
肝病治疗药物的应用。上述文献只是报道了有关肝病或杀虫作用,并没有报道有
关治疗免疫性方面的疾病,特别是有关肠炎的报道。

梣酮(fraxinellone)的结构式如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首次提出梣酮治疗免疫性方面疾病,特别是免疫性肠炎,增加了该化合物的
适应症,为老药新用提供依据。

技术方案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优化方式所述的免疫性疾病为免疫性肠炎。

作为一种优化方式所述的免疫性疾病为迟发型超敏反应、类风湿关节炎、多
发性硬化症、胰岛素依赖性/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桥本氏
病、Grave’s病、重症肌无力。

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提出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特别对于免疫
性肠炎治疗,可以做新用途申报化药1类新药,拓展了该化合物的新用途。具体
为:

梣酮口服能够有效的,剂量依赖性的改善DSS诱导的小鼠肠炎症状。梣酮
可以改善小鼠的体重下降和肠炎活动指数(图1,A和B),抑制肠炎小鼠肠长
度下降,肠重量/长度比下降的性状(图1,C和D)。对肠炎小鼠的组织切片也
可以证实这点,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可以发现,炎症小鼠肠组织中炎症细胞增
加,杯状细胞减少,黏膜增厚,黏膜下层浸润,肠组织结构损坏的情况,通过口
服梣酮都有了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的好转(图2)。通过对炎症小鼠血清中炎症相
关细胞因子的考察以及炎症小鼠肠组织中炎症有关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的考
察发现,在口服了梣酮的小鼠中,血清中IL-1β的表达量有明显的下降;而在小
鼠肠组织中,IL-1β,TNF-α,iNOS,COX-2,IL-6等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也有显
著下降(图3)。

在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炎症细胞因子的参与。本研究通过体外培
养THP-1细胞观察梣酮对免疫细胞和免疫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刺激THP-1细胞
使其向巨噬细胞分化,再用DSS加以刺激,可以考察梣酮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实验表明,梣酮可以剂量依赖性的下调THP-1细胞中NO的释放量,从RNA水
平下调iNOS以及COX-2的表达量(图4)。这也显示了梣酮可能通过影响巨噬
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改善DSS诱导的肠炎。

以上结果提示,梣酮(fraxinellone)可以应用于包括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
肠炎在内的肠道疾病以及其它多种细胞因子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迟发型超
敏反应、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胰岛素依赖性/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桥本氏病、Grave’s病、重症肌无力等。

附图说明

图1.梣酮对小鼠DSS诱导肠炎的改善作用。(A)梣酮(15,30mg/kg)灌胃给药,
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结果以mean±s.d.表示。*P<0.05,**P<0.01,vs正常小鼠;
#P<0.05,##P<0.01,vs模型小鼠(Students’t test)。(B)梣酮(15,30mg/kg)灌胃给
药,对模型小鼠疾病活动度(DAI)的影响。*P<0.05,vs模型小鼠(Students’t test)。
(C)梣酮(15,30mg/kg)灌胃给药对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的保护效应。(D)梣酮(15,
30mg/kg)灌胃给药,对模型小鼠肠组织长度的影响。(E)梣酮(15,30mg/kg)灌胃
给药,对模型小鼠肠组织重量的影响。*P<0.05,vs正常小鼠;#P<0.05,vs模型
小鼠(Students’ttest)。

图2.梣酮对小鼠炎症结肠病理组织学检查指标的改善作用。(A)正常肠组织;
(B)DSS模型组肠组织;(C).梣酮(15mg/kg)灌胃给药组肠组织;(D)梣酮(30
mg/kg)灌胃给药组肠组织。组织切片作HE染色。放大倍数×100。

图3.梣酮对肠炎小鼠肠道组织和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表达、产生的抑制作用。用
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中IL-1β的水平(A),用RT-PCR的方法检测肠组织中IL-1β,
TNF-α,iNOS,COX-2,IL-6的表达(B)。**P<0.01,vs正常小鼠;##P<0.01,vs
模型小鼠(Students’t test)。

图4.梣酮对THP-1细胞的iNOS-NO含量的影响。用PMA诱导培养的THP-1
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再分别用7.5μM,15μM,30μM梣酮预处理,用10μg/ml
DSS刺激24h,测量其上清中的NO含量(A);并提取细胞RNA,用RT-PCR的
方法测量其中iNOS和COX-2的mRNA水平(B)。**P<0.01,vs正常小鼠;##
P<0.01,vs模型小鼠(Students’t test)。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梣酮的药理试验

1)小鼠肠炎的诱导

C57BL/6雌性小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组,分为梣酮(梣酮购自上海科研用
品丽臣专卖,纯度为99.3%)高(30mg/kg)、低(15mg/kg)剂量组;空白组、
模型组共4组,各组6只。各药组灌胃给药,从造模前3天前起提前给药,每天
1次,连续14天。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PBS,除了空白组,均在小鼠每日饮
用水中加入3.5%DSS(葡聚糖硫酸钠盐,购自MP公司)。造模过程中每天测量
小鼠体重并观察小鼠粪便,造模成功后,禁食18-24h后眼眶取血,冰上静置30
min再室温静置30min后,3000rpm离心15min,收集血清,取小鼠结肠备做
后续研究。

2)小鼠炎症症状的观察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的评分

分别对结肠和H&E染色的石蜡切片做宏观学和微观学评分,疾病活动度
用大便情况作为疾病活动度(DAI)评价,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表1DAI评分细则


组织学评分根据炎症细胞数量,杯状细胞数量,黏膜层厚度,下层黏膜细胞
浸润情况评定,具体见表2。

表2组织学评分


3)组织总RNA的提取

从小鼠结肠样本中剪取约0.5cm左右长度,用匀浆器初步匀浆,用Trizol
试剂匀浆提取组织总RNA。具体操作如下:在RNase-free的离心管中,加入1ml
Trizol,混匀。再加入0.2ml氯仿,混匀,室温放置2-15min。4摄氏度、12000g
离心15min,将上清移至另一个RNase-free的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
上下颠倒混匀,于室温放置5-10min,4摄氏度,12000g离心15min,弃上清。
加入1ml 75%的乙醇,4摄氏度,7500g离心10min,弃上清后于室温干燥5-15
min。溶于50μl 0.1%RNase-free ddH2O,混匀后58摄氏度水浴15min,用蛋白
核酸检测仪(Eppendorf,Germany)测定A260/A280比值在1.8-2.0之间,说明
RNA样品纯度理想。保存于-80度,待用。

4)RT-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

采用逆转录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合成cDNA,20μl反应体系如
下:1μg total RNA,11.75μl nuclease-free water,4μl 5×RT buffer,2μl dNTP,1
μl Oligo dT,0.25μl RNase inhibitor和0.5μl Rever Tra Ace;反应程序如下:30
度,10min;42度,20min;99度,5min;4度,5min获得了cDNA,-20度
保存待用。

利用上述cDNA模板PCR扩增IL-1β,TNF-α,iNOS,COX-2,IL-6以及IL-10。
取上述cDNA 1μl加入13.8μl ddH2O,再加入2μl10×Buffer、1.6μl mg2+、0.4μl
dNTP、1μl引物和0.2μl Taq DNA聚合酶,用PCR仪(ABI)进行扩增。PCR
引物如下:

GAPDH:5’-AACGACCCCTTCATTGAC-3’,

5’-TCCACGACATACTCAGCAC-3’;

IL-6:5’-ATGAACTCCTTCTCCACAAGC-3’,

3’-CTACATTTGCCGAAGAGCCCTCAGGCTGGACTG-5’;

IL-1β:5’-CTGAAAGCTCTCCACCTC-3’,

5’-CTTTGAACAGAATGTGCC;

TNF-α:5’-CCATCGGACGGGCTGTACCTC-3’,

5’-CTCGGCGCTGAGTCGGTCTC-3’;

IL-10:5′-TGC CAA GCC TTG TCA GAAATG ATC AAG-3′,

5′-GTA TCC AGA GGG TCT TCA GCT TCT CTC-3′;

iNOS:5′-GTG GTG ACAAGC ACA TT TGG-3′,

5′-GGC AGC CTC T TG TCT TTGAC-3′;

COX-2,5′-TCA AGT CCC TGA GCA TCT AC-3′,

5′-CATTCCTACCACCAGCAACC-3′。

PCR产物在含1mg/ml EB的1.5%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凝胶置于UVP电泳
成像系统中扫描、成像和拍照。

5)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测定(CBA法)

BDTM Cytometric Bead Array(CBA),Mouse IL1-βELISA Kit(购自北京达
科为公司)可以测定血清中的IL-1β的含量。具体测定方法见试剂盒说明。

6)细胞培养

THP-1细胞(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
物研究所)。于DMEM培养基,10%FBS,37℃,5%CO2条件下培养,用于检
测其中NO的释放,于RPMI-1640培养基,10%FBS,37℃,5%CO2条件下培
养,用于检测其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7)Griess法检测NO释放。

THP-1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培养给予160nmol/l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孵育6h使其向巨噬细胞分化,用不同浓度的梣酮预处理
3小时后加10μg/ml DSS刺激。用Griess法测细胞上清中NO的表达量。

8)细胞中RNA的提取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5×106,加入1ml tripure匀浆,4℃以12000g离心10
分钟,转移上清至新eppendorf管中,室温静置5分钟,再加入氯仿200μl,剧
烈颠倒混匀15秒,室温静置2-15分钟,12000g离心15分钟后,将上清移至新
eppendorf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混匀,上下颠倒几次,室温静置5-10分钟后
12000g离心10分钟,弃上清,以70%乙醇洗涤沉淀,7500g离心5分钟,弃上
清,待乙醇蒸发后加入30μl DEPC-treated water溶解RNA。

9)统计

数据以mean±SD表示。对于多组之间的比较,先用单因素方差(ANOVA)
进行统计分析,如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以Student’s two-tailed t-test来
检验各组间的差异。

3.梣酮的药理试验结果及分析

1)梣酮对DSS诱导肠炎的影响

如图1A所示,DSS模型组小鼠从第8天开始出现体重明显下降的现象,
从第14天开始出现小鼠的大量死亡,每天给15mg/kg以及30mg/kg的梣酮能不
同程度的显著逆转体重下降,并提高存活率。

15mg/kg和30mg/kg的梣酮还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的疾病活动度
(DAI),见图1B。同时,梣酮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逆转DSS诱导的小鼠炎性肠病
造成的结肠长度重量下降的症状(图1C,D)。

2)梣酮抑制肠炎小鼠炎症局部的病理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

肠组织切片分析显示在模型中有典型的结肠炎特点如隐窝畸变,Goblet细
胞丢失,单核细胞侵润和严重的粘膜损伤。这些病变可被15或30mg/kg的梣酮
显著改善,评分标准见上表2。

如图2所示,普通组小鼠肠壁各层结构清晰,粘膜上皮含大量杯状细胞,
无变性坏死,固有层内血管无扩张充血,无水肿,可见少许淋巴细胞、粘膜肌层
无著变;粘膜下层血管无扩张充血,无炎细胞浸润,肌层亦无无水肿及炎细胞浸
润;浆膜层无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大部分缺失,上皮损伤
脱落形成缺损,严重处累及至粘膜下层,粘膜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可见较多淋
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下层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肌
层和浆膜层未见明显异常变化。梣酮低剂量组小鼠组织学形态基本同模型组,与
模型组相比病变总体程度明显减轻。主要表现为粘膜上皮坏死脱落缺损,代之以
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可见连续的粘膜上皮,呈现多灶性的面积相对较小的缺损,
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肌层和浆膜层未见明显异常。梣酮高
剂量组小鼠病变总体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粘膜损伤面积明显减小,且未突破
粘膜肌层,浸润的炎细胞数量有明显减少。

3)梣酮抑制肠炎小鼠血清中IL-1β的释放量并且从mRNA水平上抑制小鼠肠组
织中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量。

我们分离了小鼠血清,并且提取了小鼠结肠细胞中的RNA,用于分析其中
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梣酮对一些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如IL-1β,
TNF-α,iNOS,COX-2,IL-6以及IL-10都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效果。说明梣酮的抗
炎效果可能与以上细胞因子所涉及的信号通路有关。如图3所示。

4)梣酮抑制THP-1细胞中NO的释放及DSS引起的iNOS和COX-2表达量的
增加

THP-1细胞培养后,用PMA诱导其向巨噬细胞分化。6小时后可见80%的
细胞由悬浮状态变为贴壁状态,且细胞形态有圆形变为梭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提示单核细胞已分化为巨噬细胞。再分别用7.5μM,15μM,30μM梣酮预处理
后,用10μg/ml DSS刺激24h,测量其上清中的NO含量;并提取细胞RNA,
用RT-PCR的方法测量其中iNOS和COX-2的mRNA水平。

由图4可见,梣酮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DSS刺激的THP-1细胞内NO释放量
的增加。同时,细胞中COX-2和iNOS的mRNA水平都有所下降。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5531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31 CN 102755315 A *CN102755315A* (21)申请号 201210276903.3 (22)申请日 2012.08.06 A61K 31/365(2006.01) A61P 37/02(2006.01) A61P 1/00(2006.01) A61P 19/02(2006.01) A61P 3/10(2006.01) A61P 9/00(2006.01) A61P 21/04(2006.01) (71)申请人 南京大学 地址 210093 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72)发明。

2、人 徐强 吴雪丰 孙洋 陈功 (54) 发明名称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 特别涉及梣酮在制备 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提出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特别 对于免疫性肠炎治疗, 可以做新用途申报化药 1 类新药, 拓展了该化合物的新用途。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序列表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序列表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2。

3、.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性疾病为免疫性 肠炎。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梣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免疫性疾病为迟发型超敏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 多发性硬化症、 胰岛素依赖性 / 胰岛素 抵抗的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桥本氏病、 Grave s 病或重症肌无力。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55315 A 2 1/6 页 3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 特别涉及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自身免疫性的肠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

4、难治性疾病, 包括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 肠炎。 免疫性肠炎经常从青少年时就发病, 据报道发病率高达每年410/100000人。 终身 难愈, 后期会发展成各种胃肠道疾病包括肠癌, 伴随着较高的死亡率。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 抗生素抑制肠道菌群, 从而对疾病进程进行控制, 但在治疗过程缺乏直接有效的治愈手段, 而且所用的药物具有强烈的副作用。 0003 梣酮(fraxinellone)是由Dictamnus dasycarpus的根部树皮中提取而出的内酯 类化合物。 对该化合物在药理学方面的活性研究及报道非常少。 SunY等人曾报道该化合物 在对肝损伤模型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Sun, et al。

5、.Biochem Pharmcol2009, 77 : 1717. 冉启 琼等 . 药学学报 2007, 42 : 675.)。另一方面, 极大剂量的梣酮展现出一定的杀虫作用 (Liu, et al. 中国昆虫科学 : 英文版, 2009, 2 : 147-155.) 本发明研究了梣酮对免疫性疾病的药理 作用。ZL2005100408789 公开了梣酮作为肝病治疗药物的应用。上述文献只是报道了有关 肝病或杀虫作用, 并没有报道有关治疗免疫性方面的疾病, 特别是有关肠炎的报道。 0004 梣酮 (fraxinellone) 的结构式如下 : 0005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目的 0007 首次。

6、提出梣酮治疗免疫性方面疾病, 特别是免疫性肠炎, 增加了该化合物的适应 症, 为老药新用提供依据。 0008 技术方案 0009 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10 作为一种优化方式所述的免疫性疾病为免疫性肠炎。 0011 作为一种优化方式所述的免疫性疾病为迟发型超敏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 多发性 硬化症、 胰岛素依赖性 / 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桥本氏病、 Grave s 病、 重症肌无力。 0012 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CN 102755315 A 3 2/6 页 4 0013 本发明首次提出梣酮在制备治疗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特别对于免疫性肠炎 治。

7、疗, 可以做新用途申报化药 1 类新药, 拓展了该化合物的新用途。具体为 : 0014 梣酮口服能够有效的, 剂量依赖性的改善 DSS 诱导的小鼠肠炎症状。梣酮可以改 善小鼠的体重下降和肠炎活动指数(图1, A和B), 抑制肠炎小鼠肠长度下降, 肠重量/长度 比下降的性状 ( 图 1, C 和 D)。对肠炎小鼠的组织切片也可以证实这点, 通过对组织切片的 观察可以发现, 炎症小鼠肠组织中炎症细胞增加, 杯状细胞减少, 黏膜增厚, 黏膜下层浸润, 肠组织结构损坏的情况, 通过口服梣酮都有了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的好转 ( 图 2)。通过对炎 症小鼠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考察以及炎症小鼠肠组织中炎症有。

8、关细胞因子的 mRNA 水平的考察发现, 在口服了梣酮的小鼠中, 血清中 IL-1 的表达量有明显的下降 ; 而在小 鼠肠组织中, IL-1, TNF-, iNOS, COX-2, IL-6 等细胞因子的 mRNA 水平也有显著下降 ( 图 3)。 0015 在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炎症细胞因子的参与。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 THP-1 细胞观察梣酮对免疫细胞和免疫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刺激 THP-1 细胞使其向巨噬细 胞分化, 再用 DSS 加以刺激, 可以考察梣酮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实验表明, 梣酮可以剂量依 赖性的下调 THP-1 细胞中 NO 的释放量, 从 RNA 水平下调 iNOS 以。

9、及 COX-2 的表达量 ( 图 4)。 这也显示了梣酮可能通过影响巨噬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改善 DSS 诱导的肠炎。 0016 以上结果提示, 梣酮 (fraxinellone) 可以应用于包括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肠 炎在内的肠道疾病以及其它多种细胞因子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迟发型超敏反应、 类 风湿关节炎、 多发性硬化症、 胰岛素依赖性 / 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桥 本氏病、 Grave s 病、 重症肌无力等。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梣酮对小鼠 DSS 诱导肠炎的改善作用。(A) 梣酮 (15, 30mg/kg) 灌胃给药, 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结果以 me。

10、ans.d. 表示。*P 0.05, *P 0.01, vs 正常小鼠 ; #P 0.05, #P 0.01, vs 模型小鼠 (Students t test)。(B) 梣酮 (15, 30mg/kg) 灌胃给药, 对模型小鼠疾病活动度 (DAI) 的影响。*P 0.05, vs 模型小鼠 (Students t test)。(C) 梣酮 (15, 30mg/kg) 灌胃给药对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的保护效应。(D) 梣酮 (15, 30mg/kg) 灌 胃给药, 对模型小鼠肠组织长度的影响。 (E)梣酮(15, 30mg/kg)灌胃给药, 对模型小鼠肠组 织重量的影响。*P 0.05, vs 正。

11、常小鼠 ; #P 0.05, vs 模型小鼠 (Students ttest)。 0018 图2.梣酮对小鼠炎症结肠病理组织学检查指标的改善作用。 (A)正常肠组织 ; (B) DSS 模型组肠组织 ; (C). 梣酮 (15mg/kg) 灌胃给药组肠组织 ; (D) 梣酮 (30mg/kg) 灌胃给药 组肠组织。组织切片作 HE 染色。放大倍数 100。 0019 图 3. 梣酮对肠炎小鼠肠道组织和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表达、 产生的抑制作用。用 ELISA 的方法检测血清中 IL-1 的水平 (A), 用 RT-PCR 的方法检测肠组织中 IL-1, TNF-, iNOS, COX-2, IL-。

12、6 的表达 (B)。*P 0.01, vs 正常小鼠 ; #P 0.01, vs 模型小 鼠 (Students t test)。 0020 图 4. 梣酮对 THP-1 细胞的 iNOS-NO 含量的影响。用 PMA 诱导培养的 THP-1 细胞 向巨噬细胞分化, 再分别用 7.5M, 15M, 30M 梣酮预处理, 用 10g/mlDSS 刺激 24h, 测 量其上清中的 NO 含量 (A) ; 并提取细胞 RNA, 用 RT-PCR 的方法测量其中 iNOS 和 COX-2 的 说 明 书 CN 102755315 A 4 3/6 页 5 mRNA 水平 (B)。*P 0.01, vs 。

13、正常小鼠 ; #P 0.01, vs 模型小鼠 (Students t test)。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 1 梣酮的药理试验 0022 1) 小鼠肠炎的诱导 0023 C57BL/6 雌性小鼠 24 只按体重随机分组, 分为梣酮 ( 梣酮购自上海科研用品丽臣 专卖, 纯度为 99.3 ) 高 (30mg/kg)、 低 (15mg/kg) 剂量组 ; 空白组、 模型组共 4 组, 各组 6 只。各药组灌胃给药, 从造模前 3 天前起提前给药, 每天 1 次, 连续 14 天。空白组及模型组 灌胃给 PBS, 除了空白组, 均在小鼠每日饮用水中加入 3.5 DSS( 葡聚糖硫酸钠盐, 。

14、购自 MP 公司)。 造模过程中每天测量小鼠体重并观察小鼠粪便, 造模成功后, 禁食18-24h后眼眶取 血, 冰上静置 30min 再室温静置 30min 后, 3000rpm 离心 15min, 收集血清, 取小鼠结肠备做 后续研究。 0024 2) 小鼠炎症症状的观察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的评分 0025 分别对结肠和 H&E 染色的石蜡切片做宏观学和微观学评分, 疾病活动度用大便情 况作为疾病活动度 (DAI) 评价, 具体评分标准见表 1。 0026 表 1DAI 评分细则 0027 0028 组织学评分根据炎症细胞数量, 杯状细胞数量, 黏膜层厚度, 下层黏膜细胞浸润情 况评定, 具体。

15、见表 2。 0029 表 2 组织学评分 说 明 书 CN 102755315 A 5 4/6 页 6 0030 0031 3) 组织总 RNA 的提取 0032 从小鼠结肠样本中剪取约 0.5cm 左右长度, 用匀浆器初步匀浆, 用 Trizol 试剂匀 浆提取组织总 RNA。具体操作如下 : 在 RNase-free 的离心管中, 加入 1mlTrizol, 混匀。再 加入 0.2ml 氯仿, 混匀, 室温放置 2-15min。4 摄氏度、 12000g 离心 15min, 将上清移至另一 个RNase-free的离心管中, 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 上下颠倒混匀, 于室温放置5-10min,。

16、 4摄 氏度, 12000g 离心 15min, 弃上清。加入 1ml 75的乙醇, 4 摄氏度, 7500g 离心 10min, 弃 上清后于室温干燥 5-15min。溶于 50l 0.1 RNase-free ddH2O, 混匀后 58 摄氏度水浴 15min, 用蛋白核酸检测仪 (Eppendorf, Germany) 测定 A260/A280 比值在 1.8-2.0 之间, 说 明 RNA 样品纯度理想。保存于 -80 度, 待用。 0033 4)RT-PCR 检测 mRNA 表达水平 0034 采用逆转录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合成cDNA, 20l反应体系如下 : 1。

17、g total RNA, 11.75l nuclease-free water, 4l 5RT buffer, 2l dNTP, 1l Oligo dT, 0.25l RNase inhibitor 和 0.5l Rever Tra Ace ; 反应程序如下 : 30 度, 10min ; 42 度, 20min ; 99 度, 5min ; 4 度, 5min 获得了 cDNA, -20 度保存待用。 0035 利用上述 cDNA 模板 PCR 扩增 IL-1, TNF-, iNOS, COX-2, IL-6 以及 IL-10。取 上述 cDNA 1l 加入 13.8l ddH2O, 再加入。

18、 2l10Buffer、 1.6l mg2+、 0.4ldNTP、 1l 引物和 0.2l Taq DNA 聚合酶, 用 PCR 仪 (ABI) 进行扩增。PCR 引物如下 : 0036 GAPDH : 5 -AACGACCCCTTCATTGAC-3 , 0037 5 -TCCACGACATACTCAGCAC-3 ; 0038 IL-6 : 5 -ATGAACTCCTTCTCCACAAGC-3 , 0039 3 -CTACATTTGCCGAAGAGCCCTCAGGCTGGACTG-5 ; 0040 IL-1 : 5 -CTGAAAGCTCTCCACCTC-3 , 0041 5 -CTTTGAA。

19、CAGAATGTGCC ; 0042 TNF- : 5 -CCATCGGACGGGCTGTACCTC-3 , 0043 5 -CTCGGCGCTGAGTCGGTCTC-3 ; 0044 IL-10 : 5 -TGC CAA GCC TTG TCA GAAATG ATC AAG-3, 0045 5 -GTA TCC AGA GGG TCT TCA GCT TCT CTC-3 ; 0046 iNOS : 5 -GTG GTG ACAAGC ACA TT TGG-3, 0047 5 -GGC AGC CTC T TG TCT TTGAC-3 ; 说 明 书 CN 102755315 A 6 5/6 。

20、页 7 0048 COX-2, 5 -TCA AGT CCC TGA GCA TCT AC-3, 0049 5 -CATTCCTACCACCAGCAACC-3。 0050 PCR 产物在含 1mg/ml EB 的 1.5琼脂糖凝胶上电泳, 凝胶置于 UVP 电泳成像系统 中扫描、 成像和拍照。 0051 5) 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测定 (CBA 法 ) 0052 BDTM Cytometric Bead Array(CBA), Mouse IL1-ELISA Kit( 购自北京达科为 公司 ) 可以测定血清中的 IL-1 的含量。具体测定方法见试剂盒说明。 0053 6) 细胞培养 0054 TH。

21、P-1 细胞 ( 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 )( 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 究所 )。于 DMEM 培养基, 10 FBS, 37, 5 CO2 条件下培养, 用于检测其中 NO 的释放, 于 RPMI-1640 培养基, 10 FBS, 37, 5 CO2 条件下培养, 用于检测其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0055 7)Griess 法检测 NO 释放。 0056 THP-1 细胞在 DMEM 培养基中培养给予 160nmol/l 佛波酯 (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 孵育 6h 使其向巨噬细胞分化, 用不同浓度的梣酮预处理 3 小时后加 10g/ ml 。

22、DSS 刺激。用 Griess 法测细胞上清中 NO 的表达量。 0057 8) 细胞中 RNA 的提取 0058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 5106, 加入 1ml tripure 匀浆, 4以 12000g 离心 10 分钟, 转移上清至新 eppendorf 管中, 室温静置 5 分钟, 再加入氯仿 200l, 剧烈颠倒混匀 15 秒, 室温静置 2-15 分钟, 12000g 离心 15 分钟后, 将上清移至新 eppendorf 管中, 加入等体积异 丙醇混匀, 上下颠倒几次, 室温静置 5-10 分钟后 12000g 离心 10 分钟, 弃上清, 以 70乙醇 洗涤沉淀, 7500g 离。

23、心 5 分钟, 弃上清, 待乙醇蒸发后加入 30l DEPC-treated water 溶解 RNA。 0059 9) 统计 0060 数据以 meanSD 表示。对于多组之间的比较, 先用单因素方差 (ANOVA) 进行统计 分析, 如果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再以 Student s two-tailed t-test 来检验各组间 的差异。 0061 3. 梣酮的药理试验结果及分析 0062 1) 梣酮对 DSS 诱导肠炎的影响 0063 如图 1A 所示, DSS 模型组小鼠从第 8 天开始出现体重明显下降的现象, 从第 14 天 开始出现小鼠的大量死亡, 每天给 15mg。

24、/kg 以及 30mg/kg 的梣酮能不同程度的显著逆转体 重下降, 并提高存活率。 0064 15mg/kg和30mg/kg的梣酮还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的疾病活动度(DAI), 见图 1B。同时, 梣酮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逆转 DSS 诱导的小鼠炎性肠病造成的结肠长度重量下降 的症状 ( 图 1C, D)。 0065 2) 梣酮抑制肠炎小鼠炎症局部的病理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 0066 肠组织切片分析显示在模型中有典型的结肠炎特点如隐窝畸变, Goblet 细胞丢 失, 单核细胞侵润和严重的粘膜损伤。这些病变可被 15 或 30mg/kg 的梣酮显著改善, 评分 标准见上表 2。 0067 如图 。

25、2 所示, 普通组小鼠肠壁各层结构清晰, 粘膜上皮含大量杯状细胞, 无变性坏 说 明 书 CN 102755315 A 7 6/6 页 8 死, 固有层内血管无扩张充血, 无水肿, 可见少许淋巴细胞、 粘膜肌层无著变 ; 粘膜下层血管 无扩张充血, 无炎细胞浸润, 肌层亦无无水肿及炎细胞浸润 ; 浆膜层无炎细胞浸润。模型组 小鼠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大部分缺失, 上皮损伤脱落形成缺损, 严重处累及至粘膜下层, 粘膜 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 可见较多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 粘膜下层 有大量炎细胞浸润 ; 肌层和浆膜层未见明显异常变化。梣酮低剂量组小鼠组织学形态基本 同模型组,。

26、 与模型组相比病变总体程度明显减轻。 主要表现为粘膜上皮坏死脱落缺损, 代之 以大量的炎细胞浸润, 可见连续的粘膜上皮, 呈现多灶性的面积相对较小的缺损, 粘膜固有 层和粘膜下层有大量炎细胞浸润, 肌层和浆膜层未见明显异常。梣酮高剂量组小鼠病变总 体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粘膜损伤面积明显减小, 且未突破粘膜肌层, 浸润的炎细胞数量 有明显减少。 0068 3)梣酮抑制肠炎小鼠血清中IL-1的释放量并且从mRNA水平上抑制小鼠肠组织 中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量。 0069 我们分离了小鼠血清, 并且提取了小鼠结肠细胞中的 RNA, 用于分析其中炎性细胞 因子的表达量。 结果显示, 梣酮对一些。

27、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如IL-1, TNF-, iNOS, COX-2, IL-6以及IL-10都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效果。 说明梣酮的抗炎效果可能与以上细胞因子所涉 及的信号通路有关。如图 3 所示。 0070 4) 梣酮抑制 THP-1 细胞中 NO 的释放及 DSS 引起的 iNOS 和 COX-2 表达量的增加 0071 THP-1细胞培养后, 用PMA诱导其向巨噬细胞分化。 6小时后可见80的细胞由悬 浮状态变为贴壁状态, 且细胞形态有圆形变为梭形、 椭圆形、 不规则形, 提示单核细胞已分 化为巨噬细胞。再分别用 7.5M, 15M, 30M 梣酮预处理后, 用 10g/ml DSS 刺激 。

28、24h, 测量其上清中的NO含量 ; 并提取细胞RNA, 用RT-PCR的方法测量其中iNOS和COX-2的mRNA 水平。 0072 由图 4 可见, 梣酮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 DSS 刺激的 THP-1 细胞内 NO 释放量的增 加。同时, 细胞中 COX-2 和 iNOS 的 mRNA 水平都有所下降。 说 明 书 CN 102755315 A 8 1/3 页 9 0001 序 列 表 CN 102755315 A 9 2/3 页 10 0002 0003 序 列 表 CN 102755315 A 10 3/3 页 11 序 列 表 CN 102755315 A 11 1/2 页 12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55315 A 12 2/2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55315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