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蚀平面电磁线圈及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8685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4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5908.9

申请日:

2003.12.11

公开号:

CN1547226A

公开日:

2004.11.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F 41/02申请日:20031211授权公告日:20060531终止日期:201112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F41/02; H01F7/06; B81C1/00; B81B7/00

主分类号:

H01F41/02; H01F7/06; B81C1/00; B81B7/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张平; 吴一辉; 杨杰伟; 王淑荣; 郭占社

地址:

130031吉林省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梁爱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微电机、微电磁传感器、执行器中平面电磁线圈的制作方法。利用光刻在Si片表面定义出线圈图形,再利用Si深刻蚀,按已定义出的线圈图形,在Si片表面刻蚀线圈槽和线圈引线通孔,在线圈槽内金属电铸得到金属结构,线圈槽内表面刻蚀的表面粗糙度将线圈镶嵌于线圈槽内。线圈包括:基底1、线圈槽2、线圈引线通孔3、绝缘层4、种子层5、金属线6、引线金属层7。在Si片表面刻蚀线圈形状深槽,线圈镶嵌深槽内,不易从槽内脱落,解决了线圈与基底粘附不牢问题。解决光刻胶与基板的粘结和负胶去胶难的问题。采用薄胶光刻工艺条件要求的宽容度大,易于实现和重复,有利于提高成品率。

权利要求书

1: 深刻蚀平面电磁线圈的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普通光刻技术 在Si片表面定义出线圈图形,再利用Si深刻蚀技术,按已定义出的线圈 图形,在Si片表面刻蚀得到用于镶嵌线圈金属导线的线圈槽和线圈引线通 孔,在线圈槽内进行金属电铸,得到线圈的金属结构,利用线圈槽内表面 在刻蚀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粗糙度,将线圈牢固地镶嵌于线圈槽内。
2: 深刻蚀平面电磁线圈,包括:基底1、线圈引线通孔
3: 绝缘层
4: 种子层
5: 引线金属层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圈槽2、金属线6,基底1 表面刻蚀有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在基底1、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 孔3的外表面生长有绝缘层4;在带有绝缘层4的线圈槽2的底部有种子 层5和金属线6;在带有绝缘层4的线圈引线通孔3的侧壁有种子层5和 引线金属层7,金属线6在同一平面上等间距多次绕制并镶嵌于线圈槽2 内构成。

说明书


深刻蚀平面电磁线圈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领域,涉及用于微电机、微电磁传感器、执行器中平面电磁线圈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平面电磁线圈是微电子机械系统中各种微电机、微电磁传感器、执行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平面电磁线圈的制作工艺大多采用LIGA和UV-LIGA工艺,LIGA工艺需使用同步辐射光源和X光掩模板,UV-LIGA工艺是一种采用紫外厚胶光刻取代同步辐射光刻工艺的准LIGA技术,所使用的光刻胶是SU-8负性胶或其它正性厚胶。由于Si或SiO2基底的表面非常光滑,线圈与基底的接触面积很小,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线圈存在着与基底粘附不牢的问题,线圈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很容易从基底的表面脱落,影响其使用寿命。在电铸之后,还存在光刻胶难以去除的问题。特别是上述方法在制作双平面电磁线圈时,工艺难度较大,重复性很差,成品率很低。

    发明创造的内容: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线圈与基底粘附不牢,电铸后难以去胶,工艺难度大,重复性差和成品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用于制作平面电磁线圈的新工艺方法。

    本发明提出首先利用普通光刻技术在Si片表面定义出线圈图形,再利用Si深刻蚀技术,按已定义出的线圈图形,在Si片表面刻蚀得到用于镶嵌线圈金属导线的线圈槽和线圈引线通孔,在线圈槽内进行金属电铸,得到线圈的金属结构,利用线圈槽内表面在刻蚀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粗糙度,将线圈牢固地镶嵌于线圈槽内。

    本发明的平面电磁线圈结构包括:基底1、线圈槽2、线圈引线通孔3、绝缘层4、种子层5、金属线6、引线金属层7,基底1表面刻蚀有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在基底1的本体上制备有通孔为线圈引线通孔3;在基底1、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的外表面生长有绝缘层4;在带有绝缘层4的线圈槽2的底部有种子层5和金属线6;在带有绝缘层4的线圈引线通孔3地侧壁有种子层5和引线金属层7,金属线6在同一平面上等间距多次绕制并镶嵌于线圈槽2内构成,金属线6的两端分别制备有线圈引线通孔3。

    本发明制作的平面电磁线圈工作时,可在金属线两端的线圈引线孔处接通电源,当有电流通过金属线时,在与线圈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会产生一电磁场。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线圈与基底粘附不牢,电铸后难以去胶,工艺难度大,重复性差和成品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

    (1)利用Si的深刻蚀技术,按线圈形状在Si片表面刻蚀出深槽,解决了线圈与基底粘附不牢的问题,利用深槽内表面在刻蚀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粗糙度,在于深槽内电铸形成线圈即金属线时,可使其牢固地镶嵌粘附于该深槽内,而不易从槽内脱落。

    (2)制作工艺采用普通紫外光刻技术和Si的深刻蚀技术,光刻胶采用正性薄胶,不需要LIGA和UV-LIGA技术所用的PMMA、SU-8负性胶和正性厚胶,因此可以解决光刻胶与基板的粘结和负胶难以去胶的问题。

    (3)采用普通薄胶光刻工艺,工艺条件要求的宽容度大,易于实现和重复,有利于提高成品率,因此克服了LIGA和UV-LIGA技术工艺难度大,重复性差和成品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底的深刻蚀后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双平面线圈的具体工艺过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单平面线圈的具体工艺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双平面电磁线圈包括在基底1上有A面和B面两部分,基底1的A面和B面均由线圈槽2、线圈引线通孔3、绝缘层4、种子层5、金属线6和引线金属层7组成。先采用普通紫外光刻技术在基底1的A面和B面分别定义线圈的图形可以选择为矩形或三角形或圆形或多边形;采用Si深刻蚀技术,分别刻蚀得到A面和B面的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对深刻蚀后的基底1进行热氧化,在基底1的外表面,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孔3的内表面热氧化生长有绝缘层4;利用溅射在热氧化后的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内沉积金属种子层5;采用微电铸技术将基底1进行双面电铸,最终得到构成线圈的金属线6和引线金属层7。利用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内表面在刻蚀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粗糙度,可使线圈金属线牢固地镶嵌粘附于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内。

    结构材料选择:

    基底1采用高阻Si单晶材料,绝缘层4为热氧化形成的SiO2材料,种子层5为金属铜,金属线6和引线金属层7均为金属铜。

    具体工艺过程:

    本发明提出的双平面电磁线圈工艺过程如图4所示。

    (1)在基底1的A面、B面两面,分别光刻出平面线圈和线圈引线孔图形;用Si深刻蚀技术,刻蚀出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其中线圈槽2的深度为20μm~60μm,线圈引线通孔3为通孔,如图4中(a)所示;

    (2)将上述刻蚀后的基底1结构进行热氧化,使其表面形成绝缘层4,得到如图4中(b)所示的结构;

    (3)在已形成绝缘层4的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内溅射沉积种子层5,得到如图4中(c)所示的结构;

    (4)在溅射有种子层5的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内电铸形成金属线6和引线金属层7,得到如图4中(d)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2:单平面电磁线圈包括在基底1的A面部分,基底1的A面由线圈槽2、线圈引线通孔3、绝缘层4、种子层5、金属线6和引线金属层7组成。先采用普通紫外光刻技术在基底1的A面定义出线圈的图形,线圈的图形可以选择为矩形或三角形或圆形或多边形;采用Si深刻蚀技术,刻蚀得到A面的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对深刻蚀后的基底1进行热氧化,在基底1的外表面,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孔3的内表面热氧化生长有绝缘层4;利用溅射在热氧化后的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内沉积金属种子层5;采用微电铸技术将基底1进行单面电铸,最终得到构成线圈的金属线6和引线金属层7。利用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内表面在刻蚀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粗糙度,可使线圈金属线牢固地镶嵌粘附于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内。

    结构材料选择:

    实施例2的结构材料与实施例相同。

    具体工艺过程:

    本发明提出的工艺过程如图5所示。

    (1)在基底1的A面光刻出平面线圈和线圈引线孔图形;用Si深刻蚀技术,刻蚀出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其中线圈槽2的深度为20μm~60μm,线圈引线通孔3为通孔,如图5中(a)所示;

    (2)将上述刻蚀后的基底1结构进行热氧化,使其表面形成绝缘层4,得到如图5中(b)所示的结构;

    (3)在已形成绝缘层4的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内溅射沉积种子层5,得到如图5中(c)所示的结构;

    (4)在溅射有种子层5的线圈槽2和线圈引线通孔3内电铸形成金属线6和引线金属层7,得到如图5中(d)所示的结构。

深刻蚀平面电磁线圈及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刻蚀平面电磁线圈及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刻蚀平面电磁线圈及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刻蚀平面电磁线圈及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刻蚀平面电磁线圈及制作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用于微电机、微电磁传感器、执行器中平面电磁线圈的制作方法。利用光刻在Si片表面定义出线圈图形,再利用Si深刻蚀,按已定义出的线圈图形,在Si片表面刻蚀线圈槽和线圈引线通孔,在线圈槽内金属电铸得到金属结构,线圈槽内表面刻蚀的表面粗糙度将线圈镶嵌于线圈槽内。线圈包括:基底1、线圈槽2、线圈引线通孔3、绝缘层4、种子层5、金属线6、引线金属层7。在Si片表面刻蚀线圈形状深槽,线圈镶嵌深槽内,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