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蒸馏黑酒的发酵原液加工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酒类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蒸馏黑酒的发酵原液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各种白酒、果类酒和各种类型混合酒的加工方法,但至今还没有一种酒的颜色为黑色味如白酒的黑酒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蒸馏黑酒的发酵原液加工方法技术方案。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用于蒸馏黑酒的发酵原液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料粉碎:选用加工普通白酒的粮食为原料,在原料中要有重量比占百分之35以上是黑色粮食,可以用黑大米、黑玉米或黑瓜干;将选好的原料粉碎过20-40目筛备用;
第二步,润糁:在粉碎过筛后的原料中,加入原料重量百分之35-40的水润糁待用;
第三步,蒸料:待蒸料锅内水开后,将已经润糁过的原料均匀撒入蒸锅,在蒸汽上匀后,盖锅在常压下清蒸18-22分钟,要达到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的程度;
第四步,出甑入缸加水:经清蒸后地原料趁热置入发酵缸中加水,加水量为原料重量的百分之250-300,搅拌均匀形成原料液;
第五步,加发酵物:待缸内的原料液温度降到50℃时加入原料重量千分之2的糖化酶,待原料液温度降到40-35℃之间时加入原料重量千分之1的酿酒酵母,并搅拌均匀;
第六步,加腐殖质:在加入发酵物的原料液中,再加原料重量千分之3-5的腐殖质搅拌均匀待用;
第七步,封缸发酵:将完成以上步骤原料液盛装缸的缸口密封,使缸内的原料液与外界空气隔绝进行发酵,发酵温度在40-20℃由高逐渐降低,最低不能低于20℃,发酵时间至少七天,经发酵后的原料液,即是黑酒的发酵原液。
本方案具体的特点还有,黑酒发酵原液的PH值在3.8-4.2之间。另外,在发酵前的原料液中,还可以加入少量的优质食用酯类和醇类。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该方案选用的原料中有大量的黑色粮食,如黑大米、黑玉米等,这是制作黑色酒的基础。原料经粉碎后润糁,润糁是为了使原料吸收一定的水分,有利于下步糊化;润糁后的原料进入蒸锅进行蒸料,蒸料的同时,也就排除了杂质;经过清蒸的原料趁热置于发酵缸内,降温后加入糖化酶、酿酒酵母和腐殖质,所述的腐殖质是以腐殖酸为主,主要作用是提高黑色素的分解、转化和形成,这是制作黑色酒的关键成份;最后是封缸发酵,经发酵后的原料液就是蒸馏黑酒用的发酵原液,用发酵原液进行蒸馏,就可得颜色为黑色,味如白酒的黑酒。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加以说明。
本方案中用于蒸馏黑酒的发酵原液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料粉碎:选用加工普通白酒的粮食为原料,在原料中要有重量比占百分之35以上是黑色粮食,可以用黑大米、黑玉米或黑瓜干,也可混合使用,这是制作黑色酒的基础;将选好的原料粉碎过20-40目筛备用;
第二步,润糁:在粉碎过筛后的原料中,加入原料重量百分之35-40的水润糁,润糁是为了使原料吸收一定的水分,有利于下步糊化;
第三步,蒸料:待蒸料锅内水开后,将已经润糁过的原料均匀撒入蒸锅,在蒸汽上匀后,盖锅在常压下清蒸18-22分钟,一般20分钟为好,要达到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的程度,在蒸料的同时,也就排除了杂质;
第四步,出甑入缸加水:经清蒸后的原料趁热置入发酵缸中加水,加水量为原料重量的百分之250-300,搅拌均匀形成原料液;
第五步,加发酵物:待缸内的原料液温度降到50℃时加入原料重量千分之2的糖化酶,待原料液温度降到40-35℃之间时加入原料重量千分之1的酿酒酵母,并搅拌均匀;加酿酒酵母的最佳温度是38℃,温度过高如超过44℃时,酵母菌将被杀死不能发酵,温度较高如40℃时加入,制成的发酵原液,在蒸馏出酒时酒质高但酒量少,在温度低于34℃时加入,制成的发酵原液,在蒸馏出酒时酒的品质就低下;
第六步,加腐殖质:在加入发酵物的原料液中,再加原料重量千分之3-5的腐殖质搅拌均匀,所述的腐殖质是以腐殖酸为主,主要作用是提高黑色素的分解、转化和形成,这是制作黑色酒的关键成份;
第七步,封缸发酵:将完成以上步骤原料液盛装缸的缸口密封,使缸内的原料液与外界空气隔绝进行发酵,发酵温度在40-20℃由高逐渐降低,最低不能低于20℃,发酵时间至少七天,经发酵后的原料液,即是黑酒的发酵原液。用上述的发酵原液就可蒸馏出颜色为黑色,味如白酒的黑酒,该黑酒发酵原液的PH值应在3.8-4.2之间,可以在常温下密封长期保存。由于,原料的产地不同、水质的差别或是发酵时间短等原因,造成酒的品质差时,也可以在发酵前的原料液中,加入少量的优质食用酯类和醇类,这可提高黑酒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