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具有抗高脂血活性的(杂)芳香醚类和硫醚类的新衍生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按照本发明的新衍生物可用下列通式Ⅰ表示:
其中:
(HET)Ar代表单环芳基、双环芳基和三环芳基或可被取代的杂芳环核;X代表-O-或-S-;
Y代表-CO-;具有0-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聚亚甲基;条件是当(HET)Ar代表可被甲基和/或硝基取代的咪唑环,同时X=S时它不是(CH2)n,其中O<n<5;-CH(OR1),其中R1是氢或衍生于脂族、芳族或杂环羧酸的酰基,条件是当(HET)Ar代表鸟嘌呤、腺嘌呤或腺苷基团时R1不是氢;-C=N-R2,其中R2是氢或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OH、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芳氧基、芳烷氧基、-NH2、-NHCONH2、-NHCSNH2;R代表在对位上被羧基或(C1-C20)烷氧羰基所取代的苯基,其中烷氧基可以是直链的或支链的。
本发明中所述的“单环芳基、双环芳基、三环芳基或可被取代的杂芳环核”表示含有1个或多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五元或六元稠合杂环或可带有1-3个彼此相同或不同地取代基的芳环。
上述基团的例子包括苯基、萘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咯基、噁唑基、噻唑基、咪唑基、三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咪唑基、萘噁唑基、萘噻唑基、呫吨基、腺嘌呤基、腺苷基、鸟嘌呤基等等。
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脂族羧酸”表示含有2-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的脂族羧酸;按照本发明的优选特征,以上术语是指含有2-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脂族羧酸。这些酸的例子有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等等。
而术语“芳族羧酸”在本发明中主要是指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环上可带有不同的取代基,例如2-,3-,4-甲基-苯甲酸,2-,3-,4-氯苯甲酸,3,5-二甲基-苯甲酸,2-,3-,4-甲氧基-苯甲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等等。
术语“杂环羧酸”表示醚环羧酸,其中醚环是含有5或6个原子,其中1或2个是选自氮、氧和硫的杂原子的单环;优选的是,该术语指吡啶羧酸的位置异构体,其中更优选的是3-吡啶羧酸或烟酸,吡嗪-羧酸,2-呋喃-羧酸等等。
本发明的优选化合物包括其中X是硫原子,Y如前所定义的式(Ⅰ)化合物。
本发明的更优选的一类化合物包括其中X是硫原子,Y是羰基或-CH(OR1)-基团,带有-OR1基团的碳原子可同时以R构型和S构型存在的式(Ⅰ)化合物。
为此,本发明既包括单个的纯异构体又包括它们以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可预见到下式(Ⅱ)和(Ⅲ)所示的新的8-取代核苷和嘌呤衍生物
其中R3代表与相应的羰基平衡的氨基或羟基;
R4是氢原子或氨基;
R5是氢原子或β-D-呋喃核糖基,其中5′上的伯羟基和2′及3′上的两个仲羟基都可被酰氧基所取代,其中酰基衍生于脂族、芳族或杂环羧酸,被氨基甲酰氧基所取代或被单磷酸基、双磷酸基或三磷酸基所取代;
R是在对位上被羧基或(C1-C20)烷氧羰基所取代的苯基,其中烷氧基是直链或支链的;
X是-O-,-S-;
Y是-CO-,C0-C8直链或支链聚亚甲基,C=N-R2,其中R2如上所定义。
本发明的优选化合物包括其中R3是氨基,R4是氢原子,或R3是烯酮平衡中的羟基,R4是氨基,R5是氢原子或β-D-呋喃核糖基,其中的羟基可如前所述被取代,R如上所定义,X和Y的定义如上所述的式Ⅱ和式Ⅲ化合物。
本发明的更优选的一类化合物包括其中R3是氨基,R4是氢原子,R5是氢原子或β-D-呋喃核糖基,其中的羟基可如前所述被取代,R如上所定义,X是硫原子,Y是羰基的式Ⅱ和式Ⅲ的化合物。
在2,6,8,和9位上带有不同的取代基的嘌呤衍生物从专利性文献或不同的文献中可知具有不同的药学活性,例如作为抗病毒化合物(例如,见比利时专利833,066和已公开的欧洲专利申请9154和85424),作为支气管扩张剂(例如见美国专利3,862,189),作为抗肿瘤剂(例如见美国专利3,238,207和荷兰专利申请67/09151)或甚至作为降血压剂(例如见荷兰专利NL8903-054或欧洲专利EP369209)。
而且有一系列据称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活性的嘌呤衍生物,它们在2,6和8位上带有不同的取代基,但其特征在于在9位上存在一个式-CH2-CH(OH)-CH(OH)-COOR的基团(例如见下列日本专利公开:46/39352(相应于涉及eritadenine的原始专利),47/19272,47/24039,48/01678,48/01679,48/16519,50/22039和比利时专利737,949)或下式所示的基团:
见欧洲专利申请EP-A-52964。
欧洲专利175325描述了以下列通式(Ⅳ)所示的具有抗高脂血活性的核苷和嘌呤8-取代衍生物:
其中R是氨基或羟基,可以互变体的酮形式存在,
R1是氢原子或氨基,
R2是氢原子或β-D-呋喃核糖基,其中可使伯羟基和/或两个仲羟基形成衍生物,
R3是可被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单环基,
X是-O-或-S-。
一种制备其中X=-O-,-S-的新衍生物的方法一般包括使相应的卤(杂)芳族衍生物与式HX-CH2-Y-CH2-OR(其中R如上所定义,Y是C0-C8聚亚甲基,-CO-,-CH(OH)-,后两个基团可被适当保护,X具有上述含意)的化合物反应引入所说的链。
已发现特别适用于合成本发明的新产品的用于羰基和羟基官能团的保护基,例如分别为亚乙基二氧戊环基和环醚,特别是四氢吡喃基、三苯甲基和二甲氧基三苯甲基。一般是按照标准方法,在酸催化剂,例如对甲苯磺酸存在下用非质子传递溶剂,例如,1,2-二甲氧乙烷、四氢呋喃、乙醚、乙酸乙酯等来引入上述保护基。
这就是说在此未具体指出或讨论,可很好地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其它保护基的使用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卤(杂)芳族衍生物与式HX-CH2-Y-CH2-OR之间的缩合反应宜在非质子传递偶极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醚类、四氢呋喃、二甲亚砜等中,在非质子传递非极性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中,或在质子传递溶剂(水、醇)中,在适宜的碱,例如,苏打、碳酸盐、胺碱、氢化钠、丁基锂、苯基锂或叔丁基钾存在下进行。
当X=S时,适宜的方法包括使适宜的巯基(杂)芳族衍生物与下式的环氧化物
或与式Hal-CH2-CO-CH2-OR的酮或与式Hal-CH2-(CH2)n-CH2-OR的卤化物反应,其中Hal=Cl,Br,I,0<n<8,R如上所定义。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在极性、质子传递或非质子传递有机溶剂,例如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存在下,优选的是在基本上选自位阻叔胺类的碱性催化剂,例如三烷基胺,2,6-二甲基吡啶、吡啶等存在下进行的。该反应宜在室温下进行,尽管有时可在室温至100℃的温度下稍微加热,最好加热至低级醇,如乙醇或异丙醇的回流温度以加快反应。
该反应一般在1~24小时内完成,反应时间的长短因底物和可能使用的催化剂不同而异。
反应结束时,过滤出结晶产物或除去溶剂并按照用适宜的溶剂结晶或可用适宜溶剂的混合物结晶的经典方法或借助于色谱纯化残余物。
对于式Ⅱ和式Ⅲ的化合物,制备其中X=-O-,-S-的新衍生物的一般性方法包括通过使相应的8-溴代嘌呤或核苷衍生物与式HX-CH2-Y-CH2-OR(其中R和Y具有上述含意,X具有上述含意)的化合物反应在8位上引入所述的链。
当X代表氧原子时,起始嘌呤底物上的游离羟基,最好也可能存在的氨基必须加以保护以避免竞争反应或削减活化作用。
已发现特别适于本发明的新产品的合成的用于羟基官能团的保护基例如为环醚,特别是四氢吡喃基、三苯甲基和二甲氧基三苯甲基。
一般是按照标准方法,在酸性催化剂,例如对甲苯磺酸存在下用非质子传递溶剂,例如,1,2-二甲氧乙烷,四氢呋喃,乙醚,乙酸乙酯等来引入上述保护基。
反之,当需要同时保护3′和4′上的两个羟基时,最好是使嘌呤底物与丙酮和无水对甲苯磺酸反应,从而使核糖基的连位二醇转化为相应的丙酮化合物。
完全适用于本发明的氨基保护方法的试剂是甲硅烷基衍生物,特别是三甲基甲硅烷基或二甲基-叔丁基甲硅烷基的卤化物和二甲基甲酰胺的二甲基乙缩醛。
后一种化合物是最好的,因为通过在二甲基甲酰胺中使嘌呤碱与二甲基甲酰胺的二甲基乙缩醛反应而得到的保护,几乎是定量的,易于应用。
这就是说尽管用于羟基官能团和氨基官能团的其它保护基未在此具体指明或讨论,但它们可很好地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它们的使用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可被保护的8-溴嘌呤或核苷衍生物与式HX-CH2-Y-CH2-OR之间的缩合反应宜在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醚类、四氢呋喃、二甲亚砜等中,在非质子传递非极性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中,或在质子传递溶剂(醇、水)中,在适宜的碱,例如苏打、碳酸盐、胺碱、氢化钠、丁基锂、苯基锂、叔丁基钾存在下进行。
反应的方式可借助于标准的色谱法(HPLC,TLC)进行监测,反应结束时,分离出所得产物并除去可能的保护基。
可同时除去用于羟基官能团的保护基和用于氨基官能团的保护基的简便方法是在室温下,在水溶剂或醇溶剂中用稀硫酸或用热的对甲苯磺酸进行的酸性水解。
至于所需产品的纯化,可在保护步骤之前和之后进行,适用的方法是用适当的溶剂结晶和色谱法(柱色层法或制备HPLC)的标准方法。
当X=S时,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包括使8-巯基嘌呤衍生物与式Hal-CH2-CO-CH2-OR的酮或与式Hal-CH2-(CH2)n-CH2-OR的卤化物(其中Hal=Cl,Br,I,0<n<8,R如上所定义)反应,8-巯基嘌呤衍生物例如可通过在含水环境中使相应的8-溴衍生物与氢硫化钠反应或在碱性有机溶剂中与硫化氢反应而容易地得到。
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在极性、质子传递或非质子传递有机溶剂,例如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中,优选的是在基本上选自位阻叔胺类的碱性催化剂,例如三烷基胺,2,6-二甲基吡啶、吡啶存在下进行的。
该反应宜在室温下进行,尽管有时可在室温至100℃的温度下,最好是在醇如乙醇或异丙醇的回流温度下稍微加热以加快反应。
反应一般在1~24小时之内完成,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底物和可能使用的催化剂。
反应结束时,过滤出结晶产物或除去溶剂并按照用适宜的溶剂或可用适宜溶剂的混合物结晶的经典方法或借助于色谱法纯化残余物。
其中Y=C=NR2的化合物可通过典型的羰基转化反应从其中Y=-CO-的化合物得到。
同样,某些式Ⅰ化合物可通过同样属于Ⅰ的其它化合物的化学转化来制备。
例如具有羧基作为R取代基的化合物可通过具有烷氧羰基的相应化合物的碱水解来制备,它又可与不同的醇或与胺反应以得到不同的酯或酰胺。
当需要得到一种式Ⅱ化合物,其中只有伯羟基被酯化或伯羟基的酯化与两个仲羟基的酯化不同时,必须用一种在反应结束时易于除去的保护基封闭两个仲羟基,然后衍化伯羟基,最后使两个游离的仲羟基复原,若有必要,这两个游离仲羟基又可适当地进行反应。
最好在引入溴原子和用-SH基进行取代之前对嘌呤碱上的两个仲羟基进行保护,而伯羟基的衍生化是在引入巯基之后进行的并且可在8位引入该链之前和之后脱去两个仲羟基上的保护基。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化合物可如下合成:
1.通过使适当的卤(杂)芳族衍生物与式HO-CH2-CH-〔O(prot)〕-CH2-OR的醇反应合成其特征在于X=-O-和Y=-CH(OR1)-的产物,其中“prot”是保护羟基官能团的适宜基团(例如四氢吡喃基等),它在反应结束时可容易地被脱去。这种羟基官能团可按照文献上的标准方法被酰化。
而醇又可由类似的卤素衍生物制备,卤素衍生物可通过将卤化物加到下式所示的外消旋或光学活性环氧化物中而得到:
2.通过使适宜的卤(杂)芳族衍生物与式HO-CH2-C(prot)-CH2-OR所示的被保护的羟基酮反应来制备其中X=-O-和Y=-CO-的化合物,其中“prot”是适宜的保护基,例如亚乙基二氧戊环基,被保护的羟基酮可由类似的式Hal-CH2-C(prot)-CH2-OR所示的卤素衍生物得到,卤素衍生物又可由卤代酮Hal-CH2-CO-CH2-OR制得,卤代酮可通过按照标准方法使相应的卤代醇氧化来合成,卤代醇是通过将卤化物加到下式所示的外消旋或光学活性环氧化物中制得的:
另外,这些化合物可通过使适宜的羟基-(杂)芳族化合物与上述的卤素衍生物反应来制备。
3.通过使适宜的卤(杂)芳族衍生物与式HO-CH2-(CH2)n-CH2-OR的醇反应来制备其中X=-0-,Y=-(CH2)-,0<n<8的化合物,所说的醇可由类似的卤素衍生物制得,卤素衍生物又可通过式Hal-CH2-(CH2)n-CH2-Hal所示的二卤代衍生物(其中Hal=Cl,Br,I)与R-OH按照文献上的标准方法进行反应来合成。
二卤代衍生物通常是市场上可购的或可用常规方法制备。
4.通过使适宜的巯基-(杂)芳族化合物与下式所示的外消旋或光学活性环氧化物反应得到其中X=-S-和Y=-CH(OR1)-的衍生物:
羟基(R1=H)可按照文献上的标准方法进行酰化,另外这些衍生物可通过使适宜的卤(杂)芳族衍生物与HS-CH2-CH(OR1)-CH2OR反应来制备,后者又可由在上面1中所述的相应的卤化物得到。
5.通过使适当的巯基-(杂)芳族衍生物与在上面2中所述的卤代酮反应合成其中X=-S-和Y=-CO-的产物。另外,可通过使适宜的卤(杂)芳族衍生物与式HS-CH2-CO-CH2OR的巯基酮反应进行制备,巯基酮又可由在上面2中所述的相应的卤代酮得到。
6.通过使适当的巯基-(杂)芳族衍生物与在上面3中所述的卤素衍生物反应来制备其中X=-S-和Y=(CH2)n-,(0<n<8)的衍生物。
7.按照衍生羰基化合物的常规方法,由在上面2中所述的化合物来制备X=-O-和Y=C=N-R2的化合物,其中R2是H,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OH,C1-C10烷氧基,芳氧基,芳烷氧基,-NH2,-NHCONH2,-NHCSNH2。
8.按照衍生羰基化合物的常规方法,由在上面5中所述的化合物来制备X=-S-和Y=C=N-R2的化合物,其中R2是H,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OH,C1-C10烷氧基,芳氧基,芳烷氧基,-NH2,-NHCONH2,-NHCSNH2。
下列实施例详细描述了一些代表性化合物和它们的制备方法,但它们不应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氧代-丙硫基〕-苯并噁唑
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2,6-二甲基吡啶(1.8ml,16mmoles)和对-(3-溴-2-氧)-丙氧基苯甲酸异丁酯(13.4mmoles)的绝对乙醇(40ml)溶液加到2-巯基-苯并噁唑(13.4mmoles)的绝对乙醇(40ml)悬浮液中。
1小时后通过使产物沉淀完成反应,过滤反应产物,用乙醚洗涤并用乙酸乙酯/石油醚进行结晶,所得到的固体产率为90%,熔点为106-108℃。
按照实施例1中所述的条件,合成下列产物:
实施例2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氧-丙硫基〕-苯并噻唑
由2-巯基-苯并噻唑制得,产率78%,熔点85-86℃。
实施例3
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氧-丙硫基〕-茶碱
由8-巯基-茶碱制得,产率77%,熔点191-192℃。
实施例4
1-甲基-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咪唑盐酸盐
将催化量的2,6-二甲基吡啶加到5.73g(50mmoles)1-甲基-2-巯基-咪唑的绝对乙醇(100ml)悬浮液中并在室温、搅拌条件下滴加对-(2,3-环氧)-丙氧苯甲酸异丁酯(12.5g,50mmoles)的绝对乙醇(50mmoles)溶液。将混合物加热至回流6小时,真空蒸发溶剂,用乙酸乙酯溶解残余物,用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和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使混合物变为无水的并将混合物浓缩成油状物。
经真空蒸发完全除去2,6-二甲基吡啶,将产物(溶于丙酮中)用过量的37%盐酸水溶液进行处理并不断搅拌直到成盐完全为止。在真空下浓缩混合物至干,随后加入甲苯/乙醇,用乙醚/己烷将固体研成粉末并用丙酮/乙酸乙酯混合物进行结晶。所得产物的产率为64%,熔点为104-108℃。
重复实施例4的操作方法,制备下列衍生物:
实施例5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嘧啶盐酸盐
由2-巯基-嘧啶制得,产率60%,熔点:115-116℃。
实施例6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苯并噻唑
自2-巯基-苯并噻唑,得率80%,m.p.95℃
实施例7
2-〔3-〔(对-羧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苯并噻唑
自2-巯基-苯并噻唑和对-(2,3-环氧)丙氧基苯甲酸。
得率60%,m.p.141℃。
实施例8
2-〔3-〔(对-乙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苯并噻唑
自2-巯基苯并噻唑和对-(2,3-环氧)丙氧基苯甲酸乙酯。得率65%,m.p.80℃。
实施例9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6-乙氧基苯并噻唑
自2-巯基-6-乙氧基苯并噻唑。得率87%,m.p.92-93℃。
实施例10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5-氯-苯并噻唑
自2-巯基-5-氯苯并噻唑。得率88%,m.p.67-70℃。
实施11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苯并噁唑
自2-巯基苯并噁唑,得率59%,m.p.85-87℃。
实例12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烟酰氧基-丙硫基〕苯并噁唑
自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苯并噁唑。得率80%,油状物。
实例13
2-〔3-〔(对-乙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苯并噁唑
自2-巯基苯并噁唑和对-(2,3-环氧)丙氧基苯甲酸乙酯。得率52%,m.p.62-64℃
实例14
1-甲基-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苯并咪唑
自1-甲基-2-巯基苯并咪唑。得率79%,m.p.90-91℃。
实例15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萘并〔2,3-d〕噁唑
自2-巯基-萘并〔2,3-d〕噁唑。得率53%,m.p.101-102℃。
实例16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4,5-二苯基噁唑
自4,5-二苯基噁唑-2-硫酮。得率65%,m.p.48-50℃。
实例17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4,5-二苯基咪唑
自4,5-二苯基咪唑-2-硫酮。得率87%,m.p.135-138℃。
实例18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苯并咪唑
自2-巯基苯并咪唑,得率55%,m.p.121-124℃。
实例19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1,3,4-三唑钠盐
自2-巯基-1,3,4-三唑。得率91%,m.p.75℃。
实例20
4-〔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吡啶
自4-巯基吡啶。得率60%,m.p.100-102℃。
实例21
2-〔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吡啶
自2-巯基吡啶。得率85%,m.p.55-56℃。
实例22
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咖啡碱
自8-巯基咖啡碱。得率80%,m.p.126-128℃。
实例23
7-甲氧基甲基-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1,3-二甲基黄嘌呤
自7-甲氧基甲基-8-巯基-1,3-二甲基黄嘌呤。得率74%,m.p.101-103℃。
实例24
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1,3-二甲基黄嘌呤
自8-巯基-1,3-二甲基黄嘌呤。得率63%,m.p.140-142℃。
实例25
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丙硫基〕腺苷
在搅拌和无水条件下往8-巯基腺苷(5.49,18mmol)于异丁醇(150ml)中的悬浮液中加入11.9ml的1.52M异丁醇钠(18mmol)。将混合物加热至60℃,滴加对-(3-溴)-丙氧基苯甲酸异丁酯(8.2g,26mmol)于异丁醇(35ml)中的溶液,此混合物在60℃下搅拌3小时,再于室温下过夜。用过滤法分离盐,溶剂于真空下完全蒸发。残渣用乙酸乙酯(200ml)溶解,有机相先用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200ml)洗涤,再用水(200ml)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并浓缩至油状,在绝对乙醇中结晶,得到产物,产率为70%,m.p.174-175℃。
实例26
8-〔5-〔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戊巯基〕腺苷
以对-(5-溴)戊氧基苯甲酸异丁酯为原料,重复实例25的步骤。产物熔点142℃,最终产率75%。
实例27
8-〔2-〔(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乙巯基〕腺苷
以对-(5-溴)乙氧基苯甲酸异丁酯为原料,重复实例25的步骤。所得的固体熔点为128℃,得率47%。
实例28
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氧代-丙硫基〕腺苷
在8-巯基腺苷(4g,13.4mmol)于40ml绝对乙醇的悬浮液中加入2,6-二甲吡啶(16mmol,1.8ml)和对-(5-溴-2-氧代)丙氧基苯甲酸异丁酯(4.4g,13.4mmol)于40ml绝对乙醇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加热回流3小时,在真空下完全除去溶剂,残渣用乙酸乙酯(150ml)溶解,以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洗涤,然后再以水洗。有机相以无水硫酸钠干燥,通过真空蒸发完全除去溶剂和残余2,6-二甲吡啶。粗固体在乙醚中研碎,过滤,在绝对乙醇中结晶。
所得产物的产率为85%,m.p.162-164℃。
重复实例28的操作方法,制备了下列各衍生物:
实例29
8-〔3-〔(对-羧基)-苯氧基〕-2-氧代-丙硫基〕腺苷
自对-(3-溴-2-氧代)丙氧基苯甲酸,得率59%,m.p.195℃。
实例30
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氧代-丙硫基〕腺嘌呤
自8-巯基腺嘌呤和对-(3-溴-2-氧代)丙氧基苯甲酸异丁酯,得率80%,m.p.184℃。
实例31
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亚氨基-丙硫基〕腺苷
将含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氧代-丙硫基〕腺苷(27.45mmol)、咪唑(164.7mmol)和羟胺盐酸盐(137.25mmol)的异丁醇悬浮液加热至100℃10分钟。溶剂与正庚烷共蒸馏,残渣用乙酸乙酯(500ml)溶解,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然后再用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将混合物用硫酸钠干燥,真空浓缩。
粗产物在丙酮/正庚烷中结晶,用乙醚洗涤。得到的固体熔点为156~160℃,得率90%。
实例32
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甲氧亚氨基-丙硫基〕腺苷
重复实例31的操作方法,得到一固体物质,m.p.104-106℃,得率72%。
实例33
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腙甲酰胺-丙硫基〕腺苷
在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氧代-丙硫基〕腺苷(18.3mmol)的乙醇(100ml)溶液中加入氨基脲(18.3mmol)于乙醇(100ml)、水(10ml)和35%HCl(5ml)混合物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滤出沉淀的固体,得率88%,m.p.185℃。
实例34
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R)-羟基-丙硫基〕-2′,3′-O-异亚丙基腺苷
自8-〔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R)-羟基-丙硫基〕腺苷和丙酮
得率75%,m.p.75-77℃。
实例35
8-〔3-〔(对-2,3-二羟基-丙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腺苷
自8-巯基腺苷和对-(2′,3′-O-异亚丙基-丙氧羰基〕-苯氧基-2,3-环氧丙烷。
得率55%,m.p.132-134℃
实例36
8-〔3-〔(对-羧基)-苯氧基〕-2-氧代-丙硫基〕腺苷
自8-巯基腺苷和对-(2-氧代-3-溴-丙氧基)苯甲酸。
得率75%,m.p.196-198℃
实例37
4-〔3-〔(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羟基-丙硫基〕-2,6-二叔丁基苯酚
自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硫酚和对-异丁氧羰基-苯氧基-2,3-环氧丙烷。
得率82%,m.p.82-85℃
实例38
2-〔3-〔(对-羧基)-苯氧基〕-2-氧代-丙硫基〕苯并噻唑
自2-巯基苯并噻唑和对-(3-溴-2-氧代)丙氧基苯甲酸异丁酯。得率51%,m.p.181-185℃。
实例39
2-〔3-〔(对-羧基)-苯氧基〕-2-氧代-丙硫基〕苯并噁唑
自2-巯基苯并噁唑和对-(3-溴-2-氧代)丙氧基苯甲酸异丁酯。得率70%,m.p.180-184℃。
实例40
2-〔5-(4-异丁氧羰基苯氧基)-戊氧基〕苯并咪唑
在室温和真空下将2-羟基苯并咪唑(8.8mmol)于无水二甲基甲酰胺(DMF)(12ml)中的溶液滴加入氢化钠(10mmol)于无水DMF(2ml)中的悬浮液。
滴加完毕后10分钟,再滴加4-(5-溴代戊氧基)苯甲酸异丁酯(8.8mmol)于无水DMF(2ml)中的溶液。
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然后于50℃再搅拌1小时。
混合物用水稀释,用乙酸乙酯提取3次,以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真空浓缩。粗产物用柱色谱法纯化,得到欲制产物为白色固体,m.p.89℃。
本发明化合物的特征在于其低脂血活性。这种活性是通过总胆固醇的血浆浓度的减低而发生,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同时增加的结果。这些化合物可作用于不同的胆固醇部分,因而具有低甘油三酯活性。
脂蛋白是由血浆类脂(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和特殊蛋白(称之为脱辅基蛋白,对于每一种蛋白,它们都是独特的)构成的循环复合物。这些脂蛋白的主要类别依其化学物理性质而不同,它们的增加会引起高脂血,这是不变的。
高脂蛋白血是由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携带的脂蛋白在血浆中的浓度超过了正常限度而引起的疾病,高脂蛋白血也是关于人种学、症状学、预后和治疗反应而不同的许多病理学的生化迹象,事实上基于血的脂蛋白分析的几种类脂失调的分类已导致不同临床状况的定性。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已经可以建立特殊脂蛋白类别和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迹象之间的关系。对于LDL胆固醇血浆浓度和冠状疾病的发展之间的正关系以及HDL胆固醇水平和冠状病理学危险之间的负关系也已发现了更加特殊的迹象(Circulation,80,1989,Ps 719-723)。
同LDL胆固醇一样,甘油三酯的高血浆浓度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危险参数也已有过报道(Drugs,40(Suppl.1),1990,ps38-41)。
根据上面的考虑,很明显,能够降低胆固醇的LDL+VLDL部分的浓度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并同时增加胆固醇的HDL部分的血浆水平的低脂血化合物在高脂血的治疗中作为有明显治疗潜力的药剂是值得考虑的。
本发明化合物的低脂血活性评价是用SD雄性大鼠(Charles River)进行的,大鼠初始重150g,于21+/-1℃的温度、相对湿度60%和12小时光/暗周期的控制环境中喂养。
实验模型以“ad libium”食物供给法以改进的Nath配食(动脉粥样硬化。30,1978,Ps 45-46)使动物产生高脂血。改进的Nath配食的组成如下:
氢化椰子油 24%
胆固醇 1%
胆酸 1%
酪蛋白和维生素 20%
矿物盐 4%
玉米油 1%
蔗糖 49%
在第一模型中,动物以此配食喂养连续5天,此间它们每天经口接受药物治疗一次,并在最后一次给药后2小时处死。
处死时取血测定类脂,同时测肝重,肝重是可能的肝肿大的指标。
在此实验模型中,血清类脂浓度达到了很高的值,在对照组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值是正常值的四倍。
在第二模型中,配食是将第一模型中的以下面的参数做了改变:
胆固醇 0.5%
胆酸 0.5%
酪蛋白和维生素 21.0%
以此配食对动物禁食连续15天。此间动物每天经口接受药物治疗,并在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处死。处死时取血测定类脂,同时取出肝脏称量用于评价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之指标的触酶,从而评价肝毒性。
此实验模型仅用于在第一模型中发现比较有希望的分子,并允许得到血清类脂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值比正常值高2-3倍。
此实验模型用于:
a)评价对较不显著的高脂蛋白血的有效性;
b)主要以肝的水平估价在较长期治疗期间内化合物的耐受性。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与HDL相关的胆固醇的测定是用市售酶试剂盒测定的。
与VLDV+LDL相关的胆固醇的浓度是用总胆固醇与HDL差值测定的。
为期5天的实验模型对代表本发明的一些化合物进行试验取得的结果报告于下面表1中。数据均以高脂血对照的百分变化表示,是以0.5%的羧甲基纤维素(水中)以10毫升/公斤/日剂量经口给药的。受试化合物经口剂量100和300毫克/公斤/日的悬浮液使用相同的媒介物。
在用此筛选提供的指示的基础上由15天实验模型评定了最令人感兴趣的化合物,该实验模型能给出高脂血不明显和较恒定的情况的有效性评定,以及在较长时间治疗时化合物的耐受性评定。
此情况的结果(报告于表2中)亦以高脂血对照的百分变化表示,是以0.5%羧甲基纤维素(水中)经口给药的剂量为10毫升/公斤/日。同样的媒介物用于受试化合物的悬浮液,经口给药剂量为50和100毫克/公斤/日。
为评定令人感兴趣的化合物的肝耐受性,按前述实验同样的条件以高剂量(300毫克/公斤/日)给药15天,在最后一次治疗后24小时处死动物,取出肝脏并贮存于-20℃下直至测定触酶活性(Methods of Enzymatic Analysis,Vol 2.p.673,1974 ed H.U.Bergmeyer,Verlag Chemie International)试验结果以绝对值报告于表3中。
*(肝重/体重)×100
*(肝重/体重)×100
+已知具有低脂血活性的化合物,以药物活性和肝毒性剂量用作标准
本发明的化合物以很有趣的低脂血活性为特征,因为它影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肯定意义上说后者参数可使HDL相关部分与VLDL和LDL相关部分得以改进,这一广谱的活性在实际应用的低脂血剂中是极为少见的。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化合物不诱发一般水平的宏观副反应,不诱发肝脏水平的过度生长和毒性,对于许多已知低脂血化合物来说,肝脏是靶器官。
作为低血脂药物,本发明的化合物最好是经口给药。
新型化合物可以制成胶囊、片剂、丸剂、粉剂或液体溶液或悬浮液口服。这些药物制剂都含常规添加剂和赋形剂。
作为低脂血治疗的化合物剂量将取决于所用的化合物的类型、病人体重和待治疗的病状,一般来说,考虑的日剂量可在200至2000mg有效成分内变化,分成2至3次服用。组合物的单位剂量一般将含100至1000mg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