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力航天器.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6554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76578.X

申请日:

2013.10.12

公开号:

CN103507952A

公开日:

2014.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4C 31/04申请日:20131012|||公开

IPC分类号:

B64C31/04; B64C33/00

主分类号:

B64C31/04

申请人:

柯依坤

发明人:

柯依坤

地址:

350700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峰乡太原村墩尾8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王义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蹬力航天器,包括机身、升空螺旋桨和蓄电池;其特点为包括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和蹬力传动件,蹬力传动件包括脚踏板、链盘和链盘轴,蹬踏蹬力传动件的脚踏板使之转动而使两个升空螺旋桨腾空飞翔,通过摇动手摇柄使降落伞像鸟翅膀一样张合,会使鸟翅膀式的降落伞做上下拍打动作而达到助力腾飞。摇动手摇柄会使从动轮转动也带动设在翅膀张合传动杆上的从动齿轮转动,经另一链条带动带伞型齿轮的链轮转动,带伞型齿轮的链轮转动带动推进器伞形齿轮转动,推进器伞形齿轮转动带动推进器转轴转动,推进器转轴转动带动推进螺旋浆转动,推进螺旋浆转动带动航天器飞翔前进。利用人体双脚双手操作蹬力起飞,并实现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天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蹬力航天器,包括机身、升空螺旋桨(1)和蓄电池(4);机身包括底板、座舱、立柱和横支架(3),座舱设于底板上,在底板上设有两根并排的立柱(9);在机身后部设有尾翼(29);其特征在于包括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和蹬力传动件,1)所述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包括降落伞(2),降落伞(2)采用两个翅膀构成的鸟翅膀式的降落伞(2),鸟翅膀式的降落伞的两个翅膀用鸟翅膀活动合页(32)活动连接在立柱顶端两边上且能上下活动;2)所述蹬力传动件包括脚踏板(5)、链盘(6)和链盘轴(7),脚踏板(5)通过链盘轴连接链盘(6),链盘(6)连接在链盘轴(7)上,链盘轴(7)转动连接在两根并排的立柱的下部上,链盘(6)通过链条(14)与飞轮(8)啮合连接;3)在两立柱(9)的中下部处设有横支架(3),在位于横支架(3)之上的两立柱(9)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0),所述飞轮(8)设于驱动杆(10)的中部位置上,驱动杆(10)两端设有伞型齿轮(11),伞型齿轮与升空螺旋桨(1)的中下部杆体上所设有的另一伞型齿轮(12)啮合连接,在位于驱动杆之上的两立柱(9)上固定有螺旋杆支撑杆(13),两个升空螺旋桨(1)的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横支架(3)的两端上,两个升空螺旋桨(1)的中上部杆体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螺旋杆支撑杆(13)的两端上;传动杆(33)转动连接在位于螺旋杆支撑杆(13)之上的两立柱(9)上,传动杆(33)两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柄(24),传动杆(33)中部设有手动链盘(25),手动链盘(25)经传动带(34)连接从动轮(35),翅膀张合传动杆(26)转动连接在位于传动杆(33)之上的两立柱(9)上,所述的翅膀张合传动杆(26)中部设有从动轮(35)和从动链轮(36),翅膀张合传动杆(26)两端各设有偏心轮(27),每个偏心轮(27)连接有连动杆(28),每个连动杆(28)上端连接降落伞(2)的相应侧的一个翅膀上;所述从动链轮(36)通过另一链条(15)与设置在机身前端的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啮合连接,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转动连接在机身前端上,推进器转轴(17)后端转动连接在机身前部支架上,推进器转轴(17)前端与推进螺旋桨(19)固定连接,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中的伞型齿轮与设置在推进器转轴(17)后部的推进器伞形齿轮(18)啮合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蹬力航天器,其特征在于机身采用鸟形状的机身,翅膀采用鸟翅膀形状的翅膀。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蹬力航天器,其特征在于在机身的底板上设有蓄电池(4),蓄电池(4)经开关连接电机(22),电机(22)经离合器(23)连接传动轮(37),传动轮设在驱动杆(10)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蹬力航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跳器,弹跳器包括助飞弹簧、弹簧钩(21)和弹簧板(30),助飞弹簧(20)设在机身底下正中部且其压缩后用弹簧板盖住,助飞弹簧(20)和弹簧板(30)连接,弹簧板(30)用弹簧钩(21)勾起,弹簧钩通过一连动杠杆机构控制放开,连动杠杆机构的弹跳钩杠杆(31)转动连接在机身下部,弹簧钩后部与弹跳钩杠杆(31)一端连接,弹跳钩杠杆(31)另一端连接连动杠杆机构的手动连杆,弹跳钩杠杆(31)另一端通过挂钩勾在机身下部的底板或底板所设的挂柱上。

说明书

说明书蹬力航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人体双脚双手操作蹬力起飞的航天器。它既能节约能源又能锻炼体能,并实现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天空。克服时间、空间、气候等对人类活动的约束。真正做到想飞则飞,想达则达。
背景技术
传统飞机、航天器均受时间、气候以及燃料等影响,不能实现个人意愿自由往还目的地。还往往因气候、燃料和机械故障而造成机毁人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利用人体双脚双手运动操作的蹬力航天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蹬力航天器,包括机身、升空螺旋桨和蓄电池;机身包括底板、座舱、立柱和横支架,座舱设于底板上,在底板上设有两根并排的立柱;在机身后部设有尾翼;其结构特点为包括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和蹬力传动件,1)所述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包括降落伞,降落伞采用两个翅膀构成的鸟翅膀式的降落伞,鸟翅膀式的降落伞的两个翅膀用鸟翅膀活动合页活动连接在立柱顶端两边上且能上下活动;2)所述蹬力传动件包括脚踏板、链盘和链盘轴,脚踏板通过链盘轴连接链盘,链盘连接在链盘轴上,链盘轴转动连接在两根并排的立柱的下部上,链盘通过链条与飞轮啮合连接;3)在两立柱的中下部处设有横支架,在位于横支架之上的两立柱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飞轮设于驱动杆的中部位置上,驱动杆两端设有伞型齿轮,伞型齿轮与升空螺旋桨的中下部杆体上所设有的另一伞型齿轮啮合连接,在位于驱动杆之上的两立柱上固定有螺旋杆支撑杆,两个升空螺旋桨的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横支架的两端上,两个升空螺旋桨的中上部杆体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螺旋杆支撑杆的两端上;传动杆转动连接在位于螺旋杆支撑杆之上的两立柱上,传动杆两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柄,传动杆中部设有手动链盘,手动链盘经传动带连接从动轮,翅膀张合传动杆转动连接在位于传动杆之上的两立柱上,所述的翅膀张合传动杆中部设有从动轮和从动链轮,翅膀张合传动杆两端各设有偏心轮,每个偏心轮连接有连动杆,每个连动杆上端连接降落伞的相应侧的一个翅膀上;所述从动链轮通过另一链条与设置在机身前端的带伞型齿轮的链轮啮合连接,带伞型齿轮的链轮转动连接在机身前端上,推进器转轴后端转动连接在机身前部支架上,推进器转轴前端与推进螺旋桨固定连接,带伞型齿轮的链轮中的伞型齿轮与设置在推进器转轴后部的推进器伞形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的机身采用鸟形状的机身,翅膀采用鸟翅膀形状的翅膀。
在机身的底板上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经开关连接电机,电机经离合器连接传动轮,传动轮设在驱动杆上。
本发明还包括弹跳器,弹跳器包括助飞弹簧、弹簧钩和弹簧板,助飞弹簧设在机身底下正中部且其压缩后用弹簧板盖住,助飞弹簧和弹簧板连接,弹簧板用弹簧钩勾起,弹簧钩通过一连动杠杆机构控制放开,连动杠杆机构的弹跳钩杠杆转动连接在机身下部,弹簧钩后部与弹跳钩杠杆一端连接,弹跳钩杠杆另一端连接连动杠杆机构的手动连杆,弹跳钩杠杆另一端通过挂钩勾在机身下部的底板或底板所设的挂柱上。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1)节能环保。当今社会因工业、科学迅速发展,正面临能源与环保危机,本发明不用任何燃料,不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2)可锻炼体能。人体具有巨大的潜能与爆发力,训练有素的体育运动员在必要时他可以激发出比自身体重多一倍多得力量去完成他超常的动作。同样,经相关专业训练的蹬力航天员也可练就足够的蹬力与臂力登上天空飞翔蓝天,并利用鸟翅膀型的降落伞的浮托与滑翔作用,能像雄鹰一样在空中做停歇或滑翔飞行。鸟翅膀式的降落伞是依据合页和自动伞原理设计的,上升时由于空气压力自动合拢,下降时又由于空气托力自动打开;所以不会对本发明的蹬力航天器升空造成阻力影响。3)出行自由便利。本蹬力航天器不受时间、空间、气候影响。不管什么时间、什么气候(恶劣气候除外)、什么地点想飞则飞,想达则达,而且可以朝直线抵达目的地,少走弯路。4)航行安全。本蹬力航天器飞行高度约30—60米,由于本蹬力航天器设有鸟翅膀型降落伞装置,即是万一失去上升力,此时鸟翅膀型降落伞翅膀立刻自动打开做缓缓降落或滑翔着地,不会因气候或机械故障而造成严重后果。5)结构简单合理,整体重量约25公斤。重量轻并可拆卸折合,携带使用方便,其飞行速度视蹬力航天员的技巧和体能决定,一般每小时20—60公里。6)本蹬力航天器由于采用金字塔状的斜面螺旋器设计作为升力机翼,会大大减少上升助力提升航天器的升空效率,还由于两个螺旋器均设在机身两侧,其上升气流气压不会对机身产生反作用力,而且塔型斜面螺旋器具有如木螺丝电钻头功能,会轻而一举的向空间空气实体“旋钻”飞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蓄电池、电机和离合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升空螺旋桨1,降落伞2,横支架3,蓄电池4,脚踏板5,链盘6,链盘轴7,飞轮8,立柱9,驱动杆10,伞型齿轮11,另一伞型齿轮12,螺旋器支撑杆13,链条14,另一链条15,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推进器转轴17,推进器伞形齿轮18,推进螺旋桨19,助飞弹簧20,弹簧钩21,电机22,离合器23,手摇柄24,手动链盘25,翅膀张合传动杆26,偏心轮27,连动杆28,尾翼29,弹跳板30,弹跳钩杠杆31,鸟翅膀活动合页32,传动杆33,传动带34,从动轮35,从动链轮36,传动轮37,挂钩38,底板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蹬力航天器,包括机身、升空螺旋桨1和蓄电池4;机身可以是鸟形状机身,包括底板39、座舱、立柱和横支架3等,座舱设于底板上,在底板上设有两根并排的立柱,立柱的中下部处设有横支架3;上述座舱类似于人力车坐蹬姿势,作为航天员的坐垫使用。其结构特点为还包括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和蹬力传动件,还可有弹跳器。所述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包括降落伞2,两根并排的立柱顶端两边设有翅膀,翅膀优选鸟翅膀,两个鸟翅膀构成鸟翅膀式的降落伞,鸟翅膀式的降落伞的鸟翅膀用鸟翅膀活动合页32活动连接在立柱顶端两边上且能上下活动,作为助飞翅膀和降落伞功能使用。所述蹬力传动件其结构包括脚踏板5、链盘6和链盘轴7。所述弹跳器包括助飞弹簧20、弹簧钩21和弹簧板30等,通过助飞弹簧弹力与杆杠作用帮助航天器弹跳起飞。升空螺旋桨1是依据阿基米德螺旋线力学原理,采用塔型螺旋设计,大大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升力,为现有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技术。鸟翅膀式的降落伞在航天器上升时能自动合拢减少上升阻力,下降时能自动打开作放慢或滑行降落,确保安全。采用杠杆、偏心原理由手动带动鸟翅膀上下拍打助飞,下降时能自动张开翅膀确保滑翔安全降落。本发明的整体造型类似鸟形骨架,并可以装卸折合方便携带。本发明航天器总重量约在20-25公斤,人体重量约60公斤计算,总重量80-100公斤,按本设计测算应能实现蹬力升空。
蹬力传动件包括脚踏板5、链盘6和链盘轴7,脚踏板5通过链盘轴7连接链盘6,链盘6连接在链盘轴7上,链盘轴7转动连接在两根并排的立柱的下部上,链盘6通过链条14与飞轮8连接。
在两立柱9的中下部处设有横支架3,在位于横支架3之上的两立柱9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0,驱动杆10的中部位置上设有飞轮8,飞轮8可以采用多级飞轮,驱动杆10两端设有伞型齿轮11,伞型齿轮11与升空螺旋桨1的中下部杆体上设有的另一伞型齿轮12啮合连接,在位于驱动杆10之上的两立柱9上固定有螺旋杆支撑杆13,两个升空螺旋桨1的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横支架3的两端上,两个升空螺旋桨1的中上部杆体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螺旋杆支撑杆13的两端上。传动杆33转动连接在位于螺旋杆支撑杆13之上的两立柱9上,传动杆33两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柄24,传动杆33中部设有手动链盘25,手动链盘25经传动带34连接从动轮35,从动轮35设于翅膀张合传动杆26的中部上,翅膀张合传动杆26的中部上还设有从动链轮36,翅膀张合传动杆26转动连接在位于传动杆33之上的两立柱9上,翅膀张合传动杆26两端各设有偏心轮27,每个偏心轮27连接有连动杆28,每个连动杆28上端连接降落伞2的相应侧的一个翅膀上;所述从动链轮36通过另一链条15与设置在机身前端的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啮合连接,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转动连接在机身前端上,推进器转轴17后端转动连接在机身前部支架上,推进器转轴17前端与推进螺旋桨19固定连接,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中的伞型齿轮与设置在推进器转轴17后部的推进器伞形齿轮18啮合连接。
踏动脚踏板5带动链盘6转动,链盘6经链条14带动飞轮8转动,飞轮8转动带动驱动杆10转动,驱动杆10转动带动升空螺旋桨1转动,升空螺旋桨1转动带动机身腾空、飞翔。双手前后摇动手摇柄24带动传动杆33转动,传动杆33转动连接在位于螺旋杆支撑杆13之上的两立柱9上,传动杆33转动带动手动链盘25转动,手动链盘25连接在传动杆33上,手动链盘25转动带动传动带34连动,传动带34转动带动从动轮35转动,从动轮35转动带动翅膀张合传动杆26转动,翅膀张合传动杆26转动一方面带动从动链轮36转动,从动链轮36转动带动另一链条15转动,另一链条15转动带动设在机身前端的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转动,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转动连接在机身前端在上,推进器转轴17后端转动连接在机身前部支架上,推进器转轴17前端与推进螺旋桨19固定连接,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中的伞型齿轮与设置在推进器转轴17后部的推进器伞形齿轮18啮合连接,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转动带动推进器伞形齿轮18转动,推进器伞形齿轮18转动带动推进器转轴17转动,推进器转轴17转动带动推进螺旋浆19转动,推进螺旋浆19转动带动航天器飞翔前进,推进螺旋浆为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技术,其原理与船用螺旋浆类似,船用螺旋浆是向后推水,本发明类似于船用螺旋浆的倒车或类似于飞机的螺旋桨带动向前推进。翅膀张合传动杆26转动另一方面带动其两端的偏心轮27转动,偏心轮27转动经连动杆28带动翅膀上下张合拍打,实现如鸟状的升空、行进。
当蹬踏疲劳时,还可启用备用蓄电池4,用电力结合带动升空螺旋桨1转动升空。蓄电池4经开关给电机22供电,电机22经离合器23连接传动轮37,传动轮37设在驱动杆10上,工作时,电机22转动经离合器22带动传动轮37转动,传动轮带动驱动杆10转动,为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技术,电机不工作时,离合器断开电机与传动轮37,此时驱动杆10可以通过脚踏带动转动,而电机不转动。电机22也可以采用轮毂电机,此时轮毂电机直接安装在驱动杆10,就像现有电动自行车的结构。轮毂电机通过蓄电池4供电,其转动则转动带动驱动杆10转动,驱动杆10转动带动升空螺旋桨1转动升空。在位于驱动杆10上部的两立柱上设置有传动杆33,手动链盘25通过传动杆33转动连接在两立柱上,传动杆33两端分别与手摇柄24连接;在位于传动杆33上部的两立柱上设置有翅膀张合传动杆26,翅膀张合传动杆26中部位置设置有从动轮35和从动齿轮36,手动链盘25经链条连接从动轮35,翅膀张合传动杆26转动连接在两立柱上,翅膀张合传动杆26两端各设有偏心轮27,偏心轮27上设有连动杆28,每个连动杆28上端连接鸟翅膀式的降落伞2的一个翅膀上,在摇动手摇柄24时,手动链盘25转动带动从动轮35转动,从动轮35转动带动翅膀张合传动杆26转动,翅膀张合传动杆26转动带动偏心轮27转动,偏心轮27转动经连动杆28带动翅膀上下张合拍打,会使鸟翅膀式的降落伞2做上下拍打动作而达到助力腾飞。从动轮35转动也带动设在翅膀张合传动杆26上的从动齿轮36转动,从动链轮36转动经另一链条15带动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转动,带伞型齿轮的链轮16转动带动推进器伞形齿轮18转动,推进器伞形齿轮18转动带动推进器转轴17转动,推进器转轴17转动带动推进螺旋浆19转动,推进螺旋浆19转动带动航天器飞翔前进。
弹跳器包括助飞弹簧20、弹簧钩21和弹簧板30等,弹跳器设于机身底板的正中部,即其助飞弹簧20设在机身底下正中部且其压缩后用弹簧板30盖住,助飞弹簧20和弹簧板30连接,弹簧板30用弹簧钩21勾起(且弹簧板30能轻易脱开弹簧钩21而分开),弹簧钩21通过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连动杠杆机构控制放开,连动杠杆机构包括弹跳钩杠杆31和手动连杆,连动杠杆机构的弹跳钩杠杆31转动连接在机身下部,弹簧钩21后部与弹跳钩杠杆31一端连接,弹跳钩杠杆31另一端连接连动杠杆机构的手动连杆,弹跳钩杠杆31另一端通过挂钩勾在机身下部底板或其所设的挂柱(图未画出)上,当手动连杆下压时带动弹跳钩杠杆31另一端所设的挂钩38脱离机身下部的底板39或其所设的挂柱上,此时再放开手动连杆,手动连杆上移,带动弹跳钩杠杆31另一端上移,同时弹跳钩杠杆31一端及其连接的弹簧钩21下移以及受弹簧的弹力作用迅速甩开弹簧钩21达到弹簧钩21与弹簧板30脱开;此时瞬间放开弹簧钩21则弹簧板30和助飞弹簧20对地产生弹跳而达到助飞本发明。
在机身后部设有尾翼29,用于控制飞行转向。

蹬力航天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蹬力航天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蹬力航天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蹬力航天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蹬力航天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795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15 CN 103507952 A (21)申请号 201310476578.X (22)申请日 2013.10.12 B64C 31/04(2006.01) B64C 33/00(2006.01) (71)申请人 柯依坤 地址 350700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峰乡太 原村墩尾 85 号 (72)发明人 柯依坤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王义星 (54) 发明名称 蹬力航天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蹬力航天器, 包括机身、 升空 螺旋桨和蓄电池 ; 其特点为。

2、包括降落伞鸟翅膀张 合装置和蹬力传动件, 蹬力传动件包括脚踏板、 链 盘和链盘轴, 蹬踏蹬力传动件的脚踏板使之转动 而使两个升空螺旋桨腾空飞翔, 通过摇动手摇柄 使降落伞像鸟翅膀一样张合, 会使鸟翅膀式的降 落伞做上下拍打动作而达到助力腾飞。摇动手摇 柄会使从动轮转动也带动设在翅膀张合传动杆上 的从动齿轮转动, 经另一链条带动带伞型齿轮的 链轮转动,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转动带动推进器伞 形齿轮转动, 推进器伞形齿轮转动带动推进器转 轴转动, 推进器转轴转动带动推进螺旋浆转动, 推 进螺旋浆转动带动航天器飞翔前进。利用人体双 脚双手操作蹬力起飞, 并实现像鸟儿一样自由飞 翔天空。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7952 A CN 103507952 A 1/1 页 2 1. 一种蹬力航天器, 包括机身、 升空螺旋桨 (1) 和蓄电池 (4) ; 机身包括底板、 座舱、 立 柱和横支架 (3) , 座舱设于底板上, 在底板上设有两根并排的立柱 (9) ; 在机身后部设有尾翼 (29) ; 其特征在于包括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和蹬力传动件, 1) 所述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 置包括降落伞 (2) , 降落伞 (2) 采用。

4、两个翅膀构成的鸟翅膀式的降落伞 (2) , 鸟翅膀式的降 落伞的两个翅膀用鸟翅膀活动合页 (32) 活动连接在立柱顶端两边上且能上下活动 ; 2) 所 述蹬力传动件包括脚踏板 (5) 、 链盘 (6) 和链盘轴 (7) , 脚踏板 (5) 通过链盘轴连接链盘 (6) , 链盘 (6) 连接在链盘轴 (7) 上, 链盘轴 (7) 转动连接在两根并排的立柱的下部上, 链盘 (6) 通过链条 (14) 与飞轮 (8) 啮合连接 ; 3) 在两立柱 (9) 的中下部处设有横支架 (3) , 在位于横 支架 (3) 之上的两立柱 (9) 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 (10) , 所述飞轮 (8) 设于驱动杆 (。

5、10) 的中 部位置上, 驱动杆 (10) 两端设有伞型齿轮 (11) , 伞型齿轮与升空螺旋桨 (1) 的中下部杆体 上所设有的另一伞型齿轮 (12) 啮合连接, 在位于驱动杆之上的两立柱 (9) 上固定有螺旋杆 支撑杆 (13) , 两个升空螺旋桨 (1) 的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横支架 (3) 的两端上, 两 个升空螺旋桨 (1) 的中上部杆体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螺旋杆支撑杆 (13) 的两端上 ; 传 动杆 (33) 转动连接在位于螺旋杆支撑杆 (13) 之上的两立柱 (9) 上, 传动杆 (33) 两端分别 连接有手摇柄 (24) , 传动杆 (33) 中部设有手动链盘 (25。

6、) , 手动链盘 (25) 经传动带 (34) 连 接从动轮 (35) , 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转动连接在位于传动杆 (33) 之上的两立柱 (9) 上, 所 述的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中部设有从动轮 (35) 和从动链轮 (36) , 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两 端各设有偏心轮 (27) , 每个偏心轮 (27) 连接有连动杆 (28) , 每个连动杆 (28) 上端连接降落 伞 (2) 的相应侧的一个翅膀上 ; 所述从动链轮 (36) 通过另一链条 (15) 与设置在机身前端的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 (16) 啮合连接,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 (16) 转动连接在机身前端上, 推进器 。

7、转轴 (17) 后端转动连接在机身前部支架上, 推进器转轴 (17) 前端与推进螺旋桨 (19) 固定 连接,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 (16) 中的伞型齿轮与设置在推进器转轴 (17) 后部的推进器伞形 齿轮 (18) 啮合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蹬力航天器, 其特征在于机身采用鸟形状的机身, 翅膀采用 鸟翅膀形状的翅膀。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蹬力航天器, 其特征在于在机身的底板上设有蓄电池 (4) , 蓄电池 (4) 经开关连接电机 (22) , 电机 (22) 经离合器 (23) 连接传动轮 (37) , 传动轮设 在驱动杆 (10) 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

8、3 所述的蹬力航天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跳器, 弹跳器包括助飞弹 簧、 弹簧钩 (21) 和弹簧板 (30) , 助飞弹簧 (20) 设在机身底下正中部且其压缩后用弹簧板盖 住, 助飞弹簧 (20) 和弹簧板 (30) 连接, 弹簧板 (30) 用弹簧钩 (21) 勾起, 弹簧钩通过一连动 杠杆机构控制放开, 连动杠杆机构的弹跳钩杠杆 (31) 转动连接在机身下部, 弹簧钩后部与 弹跳钩杠杆 (31) 一端连接, 弹跳钩杠杆 (31) 另一端连接连动杠杆机构的手动连杆, 弹跳钩 杠杆 (31) 另一端通过挂钩勾在机身下部的底板或底板所设的挂柱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07952。

9、 A 2 1/4 页 3 蹬力航天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人体双脚双手操作蹬力起飞的航天 器。它既能节约能源又能锻炼体能, 并实现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天空。克服时间、 空间、 气 候等对人类活动的约束。真正做到想飞则飞, 想达则达。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飞机、 航天器均受时间、 气候以及燃料等影响, 不能实现个人意愿自由往还目 的地。还往往因气候、 燃料和机械故障而造成机毁人亡。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缺点, 提供一种利用人体双脚双手运动操作的蹬力 航天器。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的蹬力航天器, 包括机身、。

10、 升空螺旋桨和蓄电 池 ; 机身包括底板、 座舱、 立柱和横支架, 座舱设于底板上, 在底板上设有两根并排的立柱 ; 在机身后部设有尾翼 ; 其结构特点为包括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和蹬力传动件, 1) 所述降 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包括降落伞, 降落伞采用两个翅膀构成的鸟翅膀式的降落伞, 鸟翅膀 式的降落伞的两个翅膀用鸟翅膀活动合页活动连接在立柱顶端两边上且能上下活动 ; 2) 所 述蹬力传动件包括脚踏板、 链盘和链盘轴, 脚踏板通过链盘轴连接链盘, 链盘连接在链盘轴 上, 链盘轴转动连接在两根并排的立柱的下部上, 链盘通过链条与飞轮啮合连接 ; 3) 在两立 柱的中下部处设有横支架, 在位于横支架。

11、之上的两立柱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 所述飞轮设 于驱动杆的中部位置上, 驱动杆两端设有伞型齿轮, 伞型齿轮与升空螺旋桨的中下部杆体 上所设有的另一伞型齿轮啮合连接, 在位于驱动杆之上的两立柱上固定有螺旋杆支撑杆, 两个升空螺旋桨的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横支架的两端上, 两个升空螺旋桨的中上 部杆体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螺旋杆支撑杆的两端上 ; 传动杆转动连接在位于螺旋杆支 撑杆之上的两立柱上, 传动杆两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柄, 传动杆中部设有手动链盘, 手动链盘 经传动带连接从动轮, 翅膀张合传动杆转动连接在位于传动杆之上的两立柱上, 所述的翅 膀张合传动杆中部设有从动轮和从动链轮, 翅膀张合传。

12、动杆两端各设有偏心轮, 每个偏心 轮连接有连动杆, 每个连动杆上端连接降落伞的相应侧的一个翅膀上 ; 所述从动链轮通过 另一链条与设置在机身前端的带伞型齿轮的链轮啮合连接,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转动连接在 机身前端上, 推进器转轴后端转动连接在机身前部支架上, 推进器转轴前端与推进螺旋桨 固定连接,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中的伞型齿轮与设置在推进器转轴后部的推进器伞形齿轮啮 合连接。 0005 所述的机身采用鸟形状的机身, 翅膀采用鸟翅膀形状的翅膀。 0006 在机身的底板上设有蓄电池, 蓄电池经开关连接电机, 电机经离合器连接传动轮, 传动轮设在驱动杆上。 0007 本发明还包括弹跳器, 弹跳器包括助。

13、飞弹簧、 弹簧钩和弹簧板, 助飞弹簧设在机身 说 明 书 CN 103507952 A 3 2/4 页 4 底下正中部且其压缩后用弹簧板盖住, 助飞弹簧和弹簧板连接, 弹簧板用弹簧钩勾起, 弹簧 钩通过一连动杠杆机构控制放开, 连动杠杆机构的弹跳钩杠杆转动连接在机身下部, 弹簧 钩后部与弹跳钩杠杆一端连接, 弹跳钩杠杆另一端连接连动杠杆机构的手动连杆, 弹跳钩 杠杆另一端通过挂钩勾在机身下部的底板或底板所设的挂柱上。 0008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 : 1) 节能环保。当今社会因工业、 科学迅速发展, 正面临能源 与环保危机, 本发明不用任何燃料, 不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2) 可锻炼体能。人体具。

14、有巨大 的潜能与爆发力, 训练有素的体育运动员在必要时他可以激发出比自身体重多一倍多得力 量去完成他超常的动作。同样, 经相关专业训练的蹬力航天员也可练就足够的蹬力与臂力 登上天空飞翔蓝天, 并利用鸟翅膀型的降落伞的浮托与滑翔作用, 能像雄鹰一样在空中做 停歇或滑翔飞行。鸟翅膀式的降落伞是依据合页和自动伞原理设计的, 上升时由于空气压 力自动合拢, 下降时又由于空气托力自动打开 ; 所以不会对本发明的蹬力航天器升空造成 阻力影响。3) 出行自由便利。本蹬力航天器不受时间、 空间、 气候影响。不管什么时间、 什 么气候 (恶劣气候除外) 、 什么地点想飞则飞, 想达则达, 而且可以朝直线抵达目的。

15、地, 少走 弯路。4) 航行安全。本蹬力航天器飞行高度约 3060 米, 由于本蹬力航天器设有鸟翅膀 型降落伞装置, 即是万一失去上升力, 此时鸟翅膀型降落伞翅膀立刻自动打开做缓缓降落 或滑翔着地, 不会因气候或机械故障而造成严重后果。5) 结构简单合理, 整体重量约 25 公 斤。重量轻并可拆卸折合, 携带使用方便, 其飞行速度视蹬力航天员的技巧和体能决定, 一 般每小时 2060 公里。6) 本蹬力航天器由于采用金字塔状的斜面螺旋器设计作为升力机 翼, 会大大减少上升助力提升航天器的升空效率, 还由于两个螺旋器均设在机身两侧, 其上 升气流气压不会对机身产生反作用力, 而且塔型斜面螺旋器具。

16、有如木螺丝电钻头功能, 会 轻而一举的向空间空气实体 “旋钻” 飞行。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 图 2 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3 为本发明的蓄电池、 电机和离合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 : 升空螺旋桨 1, 降落伞 2, 横支架 3, 蓄电池 4, 脚踏板 5, 链盘 6, 链盘轴 7, 飞 轮 8, 立柱 9, 驱动杆 10, 伞型齿轮 11, 另一伞型齿轮 12, 螺旋器支撑杆 13, 链条 14, 另一链 条 15,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 16, 推进器转轴 17, 推进器伞形齿轮 18, 推进螺旋桨 19, 助飞弹簧。

17、 20, 弹簧钩 21, 电机 22, 离合器 23, 手摇柄 24, 手动链盘 25, 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偏心轮 27, 连动杆28, 尾翼29, 弹跳板30, 弹跳钩杠杆31, 鸟翅膀活动合页32, 传动杆33, 传动带34, 从 动轮 35, 从动链轮 36, 传动轮 37, 挂钩 38, 底板 39。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4 如图 1、 图 2 和图 3 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蹬力航天器, 包括机身、 升空螺旋桨 1 和蓄 电池4 ; 机身可以是鸟形状机身, 包括底板39、 座舱、 立柱和横支架3等, 座舱设于底板上, 在 底板。

18、上设有两根并排的立柱, 立柱的中下部处设有横支架 3 ; 上述座舱类似于人力车坐蹬 姿势, 作为航天员的坐垫使用。 其结构特点为还包括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和蹬力传动件, 说 明 书 CN 103507952 A 4 3/4 页 5 还可有弹跳器。 所述降落伞鸟翅膀张合装置包括降落伞2, 两根并排的立柱顶端两边设有翅 膀, 翅膀优选鸟翅膀, 两个鸟翅膀构成鸟翅膀式的降落伞, 鸟翅膀式的降落伞的鸟翅膀用鸟 翅膀活动合页 32 活动连接在立柱顶端两边上且能上下活动, 作为助飞翅膀和降落伞功能 使用。所述蹬力传动件其结构包括脚踏板 5、 链盘 6 和链盘轴 7。所述弹跳器包括助飞弹簧 20、 弹簧钩 。

19、21 和弹簧板 30 等, 通过助飞弹簧弹力与杆杠作用帮助航天器弹跳起飞。升空螺 旋桨 1 是依据阿基米德螺旋线力学原理, 采用塔型螺旋设计, 大大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升力, 为现有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技术。 鸟翅膀式的降落伞在航天器上升时能自动合拢减少上 升阻力, 下降时能自动打开作放慢或滑行降落, 确保安全。采用杠杆、 偏心原理由手动带动 鸟翅膀上下拍打助飞, 下降时能自动张开翅膀确保滑翔安全降落。本发明的整体造型类似 鸟形骨架, 并可以装卸折合方便携带。 本发明航天器总重量约在20-25公斤, 人体重量约60 公斤计算, 总重量 80-100 公斤, 按本设计测算应能实现蹬力升空。 0015。

20、 蹬力传动件包括脚踏板 5、 链盘 6 和链盘轴 7, 脚踏板 5 通过链盘轴 7 连接链盘 6, 链盘 6 连接在链盘轴 7 上, 链盘轴 7 转动连接在两根并排的立柱的下部上, 链盘 6 通过链条 14 与飞轮 8 连接。 0016 在两立柱9的中下部处设有横支架3, 在位于横支架3之上的两立柱9上转动连接 有驱动杆 10, 驱动杆 10 的中部位置上设有飞轮 8, 飞轮 8 可以采用多级飞轮, 驱动杆 10 两 端设有伞型齿轮 11, 伞型齿轮 11 与升空螺旋桨 1 的中下部杆体上设有的另一伞型齿轮 12 啮合连接, 在位于驱动杆 10 之上的两立柱 9 上固定有螺旋杆支撑杆 13, 。

21、两个升空螺旋桨 1 的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横支架 3 的两端上, 两个升空螺旋桨 1 的中上部杆体分别 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螺旋杆支撑杆 13 的两端上。传动杆 33 转动连接在位于螺旋杆支撑杆 13 之上的两立柱 9 上, 传动杆 33 两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柄 24, 传动杆 33 中部设有手动链盘 25, 手动链盘 25 经传动带 34 连接从动轮 35, 从动轮 35 设于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的中部上, 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的中部上还设有从动链轮 36, 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转动连接在位于传动 杆 33 之上的两立柱 9 上, 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两端各设有偏心轮 27, 每个。

22、偏心轮 27 连接有 连动杆 28, 每个连动杆 28 上端连接降落伞 2 的相应侧的一个翅膀上 ; 所述从动链轮 36 通 过另一链条 15 与设置在机身前端的带伞型齿轮的链轮 16 啮合连接,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 16 转动连接在机身前端上, 推进器转轴17后端转动连接在机身前部支架上, 推进器转轴17前 端与推进螺旋桨 19 固定连接,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 16 中的伞型齿轮与设置在推进器转轴 17 后部的推进器伞形齿轮 18 啮合连接。 0017 踏动脚踏板5带动链盘6转动, 链盘6经链条14带动飞轮8转动, 飞轮8转动带动 驱动杆 10 转动, 驱动杆 10 转动带动升空螺旋桨 1 转动。

23、, 升空螺旋桨 1 转动带动机身腾空、 飞翔。双手前后摇动手摇柄 24 带动传动杆 33 转动, 传动杆 33 转动连接在位于螺旋杆支撑 杆 13 之上的两立柱 9 上, 传动杆 33 转动带动手动链盘 25 转动, 手动链盘 25 连接在传动杆 33 上, 手动链盘 25 转动带动传动带 34 连动, 传动带 34 转动带动从动轮 35 转动, 从动轮 35 转动带动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转动, 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转动一方面带动从动链轮 36 转动, 从动链轮 36 转动带动另一链条 15 转动, 另一链条 15 转动带动设在机身前端的带伞型齿轮 的链轮 16 转动,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 。

24、16 转动连接在机身前端在上, 推进器转轴 17 后端转动 连接在机身前部支架上, 推进器转轴17前端与推进螺旋桨19固定连接,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 16 中的伞型齿轮与设置在推进器转轴 17 后部的推进器伞形齿轮 18 啮合连接, 带伞型齿轮 说 明 书 CN 103507952 A 5 4/4 页 6 的链轮 16 转动带动推进器伞形齿轮 18 转动, 推进器伞形齿轮 18 转动带动推进器转轴 17 转动, 推进器转轴 17 转动带动推进螺旋浆 19 转动, 推进螺旋浆 19 转动带动航天器飞翔前 进, 推进螺旋浆为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技术, 其原理与船用螺旋浆类似, 船用螺旋浆是向 后推水。

25、, 本发明类似于船用螺旋浆的倒车或类似于飞机的螺旋桨带动向前推进。翅膀张合 传动杆 26 转动另一方面带动其两端的偏心轮 27 转动, 偏心轮 27 转动经连动杆 28 带动翅 膀上下张合拍打, 实现如鸟状的升空、 行进。 0018 当蹬踏疲劳时, 还可启用备用蓄电池 4, 用电力结合带动升空螺旋桨 1 转动升空。 蓄电池 4 经开关给电机 22 供电, 电机 22 经离合器 23 连接传动轮 37, 传动轮 37 设在驱动杆 10上, 工作时, 电机22转动经离合器22带动传动轮37转动, 传动轮带动驱动杆10转动, 为 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技术, 电机不工作时, 离合器断开电机与传动轮 3。

26、7, 此时驱动杆 10 可以通过脚踏带动转动, 而电机不转动。电机 22 也可以采用轮毂电机, 此时轮毂电机直接 安装在驱动杆10, 就像现有电动自行车的结构。 轮毂电机通过蓄电池4供电, 其转动则转动 带动驱动杆 10 转动, 驱动杆 10 转动带动升空螺旋桨 1 转动升空。在位于驱动杆 10 上部的 两立柱上设置有传动杆 33, 手动链盘 25 通过传动杆 33 转动连接在两立柱上, 传动杆 33 两 端分别与手摇柄 24 连接 ; 在位于传动杆 33 上部的两立柱上设置有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翅 膀张合传动杆26中部位置设置有从动轮35和从动齿轮36, 手动链盘25经链条连接从动轮 3。

27、5, 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转动连接在两立柱上, 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两端各设有偏心轮 27, 偏 心轮27上设有连动杆28, 每个连动杆28上端连接鸟翅膀式的降落伞2的一个翅膀上, 在摇 动手摇柄 24 时, 手动链盘 25 转动带动从动轮 35 转动, 从动轮 35 转动带动翅膀张合传动杆 26转动, 翅膀张合传动杆26转动带动偏心轮27转动, 偏心轮27转动经连动杆28带动翅膀 上下张合拍打, 会使鸟翅膀式的降落伞 2 做上下拍打动作而达到助力腾飞。从动轮 35 转动 也带动设在翅膀张合传动杆 26 上的从动齿轮 36 转动, 从动链轮 36 转动经另一链条 15 带 动带伞型齿轮的链。

28、轮 16 转动, 带伞型齿轮的链轮 16 转动带动推进器伞形齿轮 18 转动, 推 进器伞形齿轮 18 转动带动推进器转轴 17 转动, 推进器转轴 17 转动带动推进螺旋浆 19 转 动, 推进螺旋浆 19 转动带动航天器飞翔前进。 0019 弹跳器包括助飞弹簧 20、 弹簧钩 21 和弹簧板 30 等, 弹跳器设于机身底板的正中 部, 即其助飞弹簧 20 设在机身底下正中部且其压缩后用弹簧板 30 盖住, 助飞弹簧 20 和弹 簧板 30 连接, 弹簧板 30 用弹簧钩 21 勾起 (且弹簧板 30 能轻易脱开弹簧钩 21 而分开) , 弹 簧钩 21 通过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连动杠杆机构。

29、控制放开, 连动杠杆机构包括弹跳钩杠 杆 31 和手动连杆, 连动杠杆机构的弹跳钩杠杆 31 转动连接在机身下部, 弹簧钩 21 后部与 弹跳钩杠杆31一端连接, 弹跳钩杠杆31另一端连接连动杠杆机构的手动连杆, 弹跳钩杠杆 31 另一端通过挂钩勾在机身下部底板或其所设的挂柱 (图未画出) 上, 当手动连杆下压时带 动弹跳钩杠杆 31 另一端所设的挂钩 38 脱离机身下部的底板 39 或其所设的挂柱上, 此时再 放开手动连杆, 手动连杆上移, 带动弹跳钩杠杆 31 另一端上移, 同时弹跳钩杠杆 31 一端及 其连接的弹簧钩 21 下移以及受弹簧的弹力作用迅速甩开弹簧钩 21 达到弹簧钩 21 与弹簧 板 30 脱开 ; 此时瞬间放开弹簧钩 21 则弹簧板 30 和助飞弹簧 20 对地产生弹跳而达到助飞 本发明。 0020 在机身后部设有尾翼 29, 用于控制飞行转向。 说 明 书 CN 103507952 A 6 1/3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7952 A 7 2/3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7952 A 8 3/3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7952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