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电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信号电缆.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06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08 CN 103500613 A (21)申请号 201310406634.2 (22)申请日 2013.09.10 H01B 11/06(2006.01) H01B 11/08(2006.01) H01B 7/02(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23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八 都开发区小平大道 18 号 (72)发明人 沈小平 周江 骆素琼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代理人 王凌霄 (54) 发明名称 一种信号电缆 (57) 摘要。
2、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信号电缆, 包括缆芯和包 覆在缆芯外的外护套, 所述缆芯外设置有非吸湿 性绝缘层, 所述非吸湿性绝缘层外纵包有综合护 层, 所述综合护层外设置有焊管铝护套, 所述焊管 铝护套外设置有聚乙烯粘结护层, 所述聚乙烯粘 结护层和外护套之间设置有双钢带铠装层, 所述 缆芯内设置有数个对线组或四线组, 所述对线组 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绞合而成, 所述四线 组由四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绝 缘单线由铜导体、 包覆在铜导体外周的内绝缘层、 包覆在内绝缘层外的铜线编织屏蔽层和包覆在铜 线编织屏蔽层外周的外绝缘层组成。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
3、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0613 A CN 103500613 A 1/1 页 2 1. 一种信号电缆,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缆芯 (1) 和包覆在缆芯 (1) 外的外护套 (12) , 所述 缆芯 (1) 外设置有非吸湿性绝缘层 (7) , 所述非吸湿性绝缘层 (7) 外纵包有综合护层 (8) , 所述综合护层 (8) 外设置有焊管铝护套 (9) , 所述焊管铝护套 (9) 外设置有聚乙烯粘结护层 (10) , 所述聚乙烯粘结护层 (10) 和外护套 (12) 之间设置。
4、有双钢带铠装层 (1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电缆,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缆芯 (1) 内设置有数个对线组或 四线组, 所述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 (2) 绞合而成, 所述四线组由四根不同颜色 的绝缘单线 (2) 绞合而成, 所述绝缘单线 (2) 由铜导体 (3) 、 包覆在铜导体 (3) 外周的内绝缘 层 (4) 、 包覆在内绝缘层 (4) 外的铜线编织屏蔽层 (5) 和包覆在铜线编织屏蔽层 (5) 外周的 外绝缘层 (6) 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电缆,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铜线编织屏蔽层 (5) 编织紧密度 不小于 85%, 编织丝直径不小于 0.1 mm。
5、。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信号电缆,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绝缘层 (4) 和外绝缘层 (6) 均 为聚烯烃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号电缆,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综合护层 (8) 由软铜带轧纹 层和挤塑在轧纹纵包层外聚乙烯护套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信号电缆,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轧纹纵包层厚度不小于 0.09 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00613 A 2 1/2 页 3 一种信号电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信号电缆。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电缆屏蔽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将缆芯内的所。
6、有四线组进行单 独屏蔽 ; 一种是在缆芯外纵包或绕包铝塑复合带 ; 另一种是在缆芯外焊管铝护套。如今, 随 着客运专线及既有铁路的一次次提速, 对电缆的串音及抗干扰等性能要求更为严格。现有 技术中的这三种屏蔽方式, 虽能达到一定的防串音及抗干扰能力, 但缆芯中线对与线对, 单 线与单线之间的串音干扰问题仍时时存在。 0003 在一些电磁场干扰严重的地方, 现有的屏蔽方式也不能完全将所有的干扰源屏蔽 掉, 这样的情况下, 列车的安全系数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因此, 一种防串音及抗干扰能力强、 屏蔽性能优越的信号电缆将成为大势所需。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信号电缆技术的不足。
7、而提供一种防串音及抗干 扰能力强、 屏蔽性能优越的信号电缆。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 : 这种信号电缆, 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的外护套, 所述缆芯外设置有非吸湿性绝缘 层, 所述非吸湿性绝缘层外纵包有综合护层, 所述综合护层外设置有焊管铝护套, 所述焊管 铝护套外设置有聚乙烯粘结护层, 所述聚乙烯粘结护层和外护套之间设置有双钢带铠装 层。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缆芯内设置有数个对线组或四线组, 所述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 的绝缘单线绞合而成, 所述四线组由四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绝缘单线由 铜导体、 包覆在铜导体外周的内绝缘层、 包覆在内。
8、绝缘层外的铜线编织屏蔽层和包覆在铜 线编织屏蔽层外周的外绝缘层组成。 0007 更进一步地, 所述铜线编织屏蔽层编织紧密度不小于 85%, 编织丝直径不小于 0.1 mm。 0008 更进一步地, 所述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均为聚烯烃绝缘层。 0009 更进一步地, 所述综合护层由软铜带轧纹层和挤塑在轧纹纵包层外聚乙烯护套组 成。 0010 更进一步地, 所述轧纹纵包层厚度不小于 0.09 mm。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 : 这种信号电缆采用铜线编织屏蔽层对绝 缘单线进行单独屏蔽,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对线组屏蔽而造成的线组中线对与线对、 单 线与单线之间的串音干扰问题, 。
9、且采用铜线编织屏蔽作为绝缘单线的屏蔽层, 电缆轻便柔 软, 屏蔽性能强 ; 选用聚烯烃材料用作绝缘单线绝缘层, 使电缆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和机 械强度。另外, 选用聚烯烃材料用作绝缘单线绝缘层, 可使绝缘层与导体更好地粘结在一 说 明 书 CN 103500613 A 3 2/2 页 4 起, 保证绝缘结构的电气稳定性和防潮性。 0012 附图说明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 图 1 是本发明信号电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 1、 缆芯 ; 2、 绝缘单线 ; 3、 铜导体 ; 4、 内绝缘层 ; 5、 铜线编织屏蔽层 ; 6、 外绝缘层 ; 7、 非吸湿性绝缘层 。
10、; 8、 综合护层 ; 9、 铝护套 ; 10、 聚乙烯粘结护层 ; 11、 双钢 带铠装层 ; 12、 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 图 1 所示一种信号电缆, 包括缆芯 1 和包覆在缆芯 1 外的外护套 12, 所述缆芯 1 外设 置有非吸湿性绝缘层 7, 所述非吸湿性绝缘层 7 外纵包有综合护层 8, 所述综合护层 8 外设 置有焊管铝护套9, 所述焊管铝护套9外设置有聚乙烯粘结护层10, 所述聚乙烯粘结护层10 和外护套 12 之间设置有双钢带铠装层 11。 0016 所述缆芯 1 内设置有数个对线组或四线组, 所述对线组由两根不。
11、同颜色的绝缘单 线 2 绞合而成, 所述四线组由四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 2 绞合而成。所述绝缘单线 2 由铜 导体 3、 包覆在铜导体 3 外周的内绝缘层 4、 包覆在内绝缘层 4 外的铜线编织屏蔽层 5 和包 覆在铜线编织屏蔽层 5 外周的外绝缘层 6 组成。 0017 所述铜线编织屏蔽层 5 编织紧密度不小于 85%, 编织丝直径不小于 0.1 mm。 0018 所述内绝缘层 4 和外绝缘层 6 均为聚烯烃绝缘层。 0019 所述综合护层 8 由软铜带轧纹层和挤塑在轧纹纵包层外聚乙烯护套组成。 0020 所述轧纹纵包层厚度不小于 0.09 mm。 0021 这种信号电缆采用铜线编织屏蔽层对。
12、绝缘单线进行单独屏蔽,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 只能对线组屏蔽而造成的线组中线对与线对、 单线与单线之间的串音干扰问题, 且采用铜 线编织屏蔽作为绝缘单线的屏蔽层, 电缆轻便柔软, 屏蔽性能强 ; 选用聚烯烃材料用作绝缘 单线绝缘层, 使电缆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和机械强度。 另外, 选用聚烯烃材料用作绝缘单 线绝缘层, 可使绝缘层与导体更好地粘结在一起, 保证绝缘结构的电气稳定性和防潮性 ; 缆芯外采用软铜带轧纹纵包, 并在轧纹纵包层外挤塑一层聚乙烯护套, 有效改善电缆 在反复弯曲、 敷设安装过程中韧性不足, 屏蔽层易断裂的问题。综合护层生产完后, 再焊制 一层铝护套, 这样的结构, 能大大提高电缆的抗外界干扰性能。同时, 通过在铝护外设置聚 乙烯粘结护层、 双钢带铠装层、 聚乙烯外护套, 使电缆具有优越的屏蔽、 耐温、 防潮、 抗压、 防 动物齿咬等功能, 完全满足高速铁路对电缆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 :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 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500613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0613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