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862014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28586.X

申请日:

2012.12.11

公开号:

CN102960338A

公开日:

2013.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25/14申请日:20121211|||公开

IPC分类号:

A01N25/14; A01N47/34; A01N43/90; A01N43/653; 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25/14

申请人: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一凡; 陈绍娥; 殷爱云; 刘智忠; 冯秀珍; 罗昌炎

地址:

21530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灯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代理人:

奚胜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混合物,包括:i)10-80%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ii)5-80%多孔性载体;iii)其他功能性助剂为余量;戊唑醇和三环唑混合除外;该混合物中全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B)制备固体制剂:包括I:(1)将(A)中的i)、ii)和iii)悬浮于水中,得到0.5-1um的悬浮液;(2)干燥该悬浮液,得到固体配制剂;或包括II:(1)将(A)中的i)和iii)悬浮于水中,得到0.5-1um的悬浮液;(2)将(1)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A)中的多孔性载体ii)得到糊料;(3)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2)中得到的糊料挤出;(4)干燥该挤出物。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包含如下组分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混合物,包括:
i)10‑80%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
ii)5‑80%多孔性载体;
iii)其他功能性助剂为余量;
戊唑醇和三环唑的混合除外;该混合物中全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B) 制备固体制剂:
包括I:
(1) 将(A)中的i)、ii) 和iii)悬浮于水中, 得到0.5‑1um的悬浮液;
(2) 干燥该悬浮液,得到固体配制剂;
或包括II:
(1)将(A)中的i)和iii)悬浮于水中,得到0.5‑1um的悬浮液;
(2)将(1)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A)中的多孔性载体ii)得到糊料;
(3)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2)中得到的糊料挤出形成挤出物;
(4)干燥该挤出物,得到固体配制剂。
根据权利要求1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多孔性载体选自高龄土、粘土、绿坡缕石、硅藻土、白炭黑、植物纤维、矿物纤维、淀粉。
根据权利要求1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其他功能性的助剂选自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权利要求3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润湿剂、分散剂选自烷基磺酸盐、木质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缩合苯酚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权利要求3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类消泡剂。
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
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配制剂在防治水果、蔬菜、谷类的各类病害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固体配制剂在防治水稻、小麦、番茄、黄瓜各类病害中的应用。

说明书

说明书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还涉及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
背景技术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能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甲基硫菌灵具有向顶性传导功能,对多种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叶螨和病原线虫有抑制作用。对禾谷类、蔬菜类、果树上的多种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甲基硫菌灵可用于防治蔬菜病害的防治,如黄瓜白粉病、炭疽病、茄子、葱头、芹菜、番茄、菜豆等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甲基硫菌灵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海棠灰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有一定防效;甲基硫菌灵可用于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葡萄褐斑病、炭疽病、灰霉病、桃褐腐病等;甲基硫菌灵还应用于柑橘、香蕉和其他水果收获之后的处理以控制贮存腐烂。已经商品化的含甲基硫菌灵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随着甲基硫菌灵的长期的使用,已产生一定的抗性。甲基硫菌灵的通用名为1,2‑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该化合物可以由下式表示

 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对病菌的作用机制抑制甾醇脱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戊唑醇可极好的防治锈菌属、白粉菌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引起的病害,但对疫霉菌、干腐菌效果差。 已经商品化的含戊唑醇的剂型有乳油,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戊唑醇悬浮剂虽然剂型上比乳油环保,但是药效没有戊唑醇乳油好。 
三环唑是一种农业生产常用的杀菌剂,一直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阻止病菌侵入和减少稻瘟病孢子产生,从而抑菌、杀菌,但随着多年来连续农业生产中使用,抗性也在不断增长,效果在降低。用药量需要不断地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同时防治对象较单一,对稻瘟病有效。 已经商品化的含三环唑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悬浮剂。
CN100473278公开了由有效成分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组成的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但是CN100473278 仅公开了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悬浮剂。 
CN100473279公开了由有效成分甲基硫菌灵和三环唑组成的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但是CN100473279仅公开了甲基硫菌灵·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
乳油中含有易燃,对皮肤有刺激性及气味难闻的芳香族溶剂等缺陷。 
可湿性粉剂在制造和使用时会产生恼人的粉尘,此外还有在使用前体积计量不方便。
悬浮剂在长期贮存过程中会形成摇动难以消除的沉淀。其有效成分仅仅局限于可磨碎的物质。此外这一类型的剂型还有一个包装材料难以处理的问题。 
水分散颗粒剂(WG)可自由流动,粉尘少,并易于用体积计量。此外它可以不成问题地包装在聚乙烯容器,硬纸筒或多层铝箔唑的大土壤袋中,这些包装品在药剂使用后很容易倒空。
虽然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在环保性方面比乳油好,但是因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中不含有促进渗透的溶剂,药效往往没有乳油好,尤其是对于内吸性的杀菌剂。
为了保证好的使用效果,固体配制剂在放入水中时必须有很好的润湿性,最大可能地自动分散开并具备很好的悬浮性。 水分散颗粒剂在实际应用中其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求它有足够的生物活性,为达到此目的通常加入润湿剂,它在喷洒液中的浓度为0.2‑0.4%(重量百分比)。润湿剂浓度太高了会形成太多的泡沫,影响使用过程和其效果,往往加入消泡剂也不能凑效;润湿剂量太少会降低药剂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它能解决上面所列举的所有缺陷,提供一个能自由流动,易于用体积计量,在水中可乳化的产品。这个产品除在水中必须有很好的润湿性外,在溶液中必须能自动分散,能形成易于使用的稳定的乳液。再一方面,这个产品与现有的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制剂相比,对病害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包含如下组分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混合物,包括:
i)10‑80%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
ii)5‑80%多孔性载体;
iii)其他功能性助剂为余量;
戊唑醇和三环唑的混合除外;该混合物中全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B) 制备固体制剂:
包括I:
(1) 将(A)中的i)、ii) 和iii)悬浮于水中, 得到0.5‑1um的悬浮液;
(2) 干燥该悬浮液,得到固体配制剂;
或包括II:
(1)将(A)中的i)和iii)悬浮于水中,得到0.5‑1um的悬浮液;
(2)将(1)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A)中的多孔性载体ii)得到糊料;
(3)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2)中得到的糊料挤出形成挤出物;
(4)干燥该挤出物,得到固体配制剂。
所述多孔性载体选自高龄土、粘土、绿坡缕石、硅藻土、白炭黑、植物纤维、矿物纤维、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他功能性的助剂选自润湿剂、分散剂、防结块剂、化学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湿剂选自烷基磺基琥珀酸盐、月桂酸盐、烷基硫酸盐和磷酸酯、烷基酚乙氧化物、苯磺酸盐、烷基取代苯磺酸盐、萘磺酸盐、烷基取代萘磺酸盐、萘磺酸盐和烷基取代萘磺酸盐与甲醛的缩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所述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的钠、钙和铵盐;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和铵盐、缩合苯酚磺酸的钠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所述防结块剂选自磷酸钠、磷酸铵、醋酸钠、无水氯化钙、分子筛、烷基磺基琥珀酸钠、氧化钙和氧化钡;
所述化学稳定剂选自磷酸锂、磷酸钠、磷酸钾、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如镁、锌、铝和铁的硫酸盐、氯化钙和氧化钙、硼酸酐。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
所述的固体配制剂在防治水果、蔬菜、谷类的各类病害中的应用。
所述的固体配制剂在防治水稻、小麦、番茄、黄瓜各类病害中的应用。 
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的优点为:
1.  自由流动,没有粉尘,易于用体积计量,在水中可乳化的产品;
2.  除在水中有很好的润湿性外,在溶液中能自动分散,形成易于使用的稳定的乳液;
3.  与现有的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制剂相比,对病害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如下组分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混合物,包括:
i)10‑95%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
ii)5‑90%多孔性载体;
iii)其他功能性助剂为余量;
戊唑醇和三环唑的混合除外;该混合物中全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B) 制备固体制剂:
包括I:
(1) 将(A)中的i)、ii) 和iii)悬浮于水中, 得到0.5‑1um的悬浮液;
(2) 干燥该悬浮液,得到固体配制剂;
或包括II:
(1)将(A)中的i)和iii)悬浮于水中,得到0.5‑1um的悬浮液;
(2)将(1)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A)中的多孔性载体ii)得到糊料;
(3)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2)中得到的糊料挤出形成挤出物;
(4)干燥该挤出物,得到固体配制剂。
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均属于内吸性的杀菌剂。本发明通过特殊的制备方法,控制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的粒径在0.5‑1um,得到的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固体配制剂,施用至作物上时,显著提高了进入作物植株体内的有效成分的吸收量。因此本发明提高了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内吸性杀菌剂固体配制剂的药效。
本发明的突出的作用和效果,即由于通过特殊的制备方法,并且控制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的粒径在0.5‑1um,提高了进入作物植株体内的内吸作用以及随之产生极佳的病害防治效果,完全是常规技术所预想不到的。 
本发明所述润湿剂选自烷基磺基琥珀酸盐、月桂酸盐、烷基硫酸盐和磷酸酯、烷基酚乙氧化物、苯磺酸盐、烷基取代苯磺酸盐、萘磺酸盐、烷基取代萘磺酸盐、萘磺酸盐和烷基取代萘磺酸盐与甲醛的缩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水分散粒剂中,可包含最高达10%的润湿剂。如果相应限制活性成分和碱的量以适应润湿剂的量,则根据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可包含更大量的润湿剂。 
本发明所述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的钠、钙和铵盐;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和铵盐、缩合苯酚磺酸的钠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水分散粒剂中,可包含最高达10%的的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如木质素磺酸钠尤其适用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 
防结块剂能防止颗粒在热的仓库中储存时发生结块。本发明所述的防结块剂可选自磷酸钠、磷酸铵、醋酸钠、无水氯化钙、分子筛、烷基磺基琥珀酸钠、氧化钙和氧化钡。
化学稳定剂能避免活性组分在储存期间分解。本发明所述化学稳定剂选自磷酸锂、磷酸钠、磷酸钾、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如镁、锌、铝和铁的硫酸盐、氯化钙和氧化钙、硼酸酐。
稀释剂可以是水溶或水不溶的。本发明所述稀释剂选自高龄土、粘土、硅藻土、白炭黑、植物纤维、矿物纤维、绿坡缕石、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包含如下组分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制备混合物,包括:
i)10‑95%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
ii)5‑90%多孔性载体;
iii)其他功能性助剂为余量;
戊唑醇和三环唑的混合除外;该混合物中全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B) 制备固体制剂:
包括I:
(1) 将(A)中的i)、ii) 和iii)悬浮于水中, 得到0.5‑1um的悬浮液;
(2) 干燥该悬浮液,得到固体配制剂;
或包括II:
(1)将(A)中的i)和iii)悬浮于水中,得到0.5‑1um的悬浮液;
(2)将(1)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A)中的多孔性载体ii)得到糊料;
(3)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2)中得到的糊料挤出形成挤出物;
(4)干燥该挤出物,得到固体配制剂。
   B中I 或II 中的0.5‑1um的悬浮液通过在搅拌容器中搅拌各组分,然后球磨机中研磨该混合物来制备。
   B中I 的固体配制剂可由所得悬浮液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制备上述固体配制剂的优选方法是喷雾干燥或流化床聚集。尤其合适的是流化床粒化(FBG).取决于固体配制剂的所需组成,将包含配方中的所有组分的悬浮液液雾化并在FBG 装置中聚集。
一般而言,将颗粒在流化床过程中充分干燥。然而,可能有利的是,在粒化步骤之后接着在相同的干燥器中或在单独的干燥器中进行单独干燥步骤。在粒化/干燥之后将产品冷却和筛分。
适合的粒化液体是水。还适合的液体是无机盐等的水溶液,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基料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淀粉、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糖类、糊精或聚乙二醇的溶液。
按照B 中的I 方法制备的固体配制剂可制备成粉末、颗粒、块状、片剂和类似配制剂的形式。除粉末外,尤其优选的还有颗粒。粉末可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粉末形式。颗粒可为喷雾施用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颗粒形式,或对直接施用公知为撒播颗粒形式。颗粒的平均粒度一般为200um至2um。所得颗粒配制剂为易分散于冷水中的无尘、自由流动、不结块产物。 
按照B 中的II获得固体配制剂的方法是很独特的。通常通过挤压造粒的方法制备固体配制剂的步骤为:在制备挤出混合物时,通常在加入水形成可挤出糊料之前混合混合物的其它组分以形成均匀的组合物。可将未弄湿的均匀混合物研磨形成挤出粉末。挤出粉末的粒径可以差别很大。通常在研磨后,挤出粉末的平均粒径小于60微米(um),且至少90% 的颗粒小于300微米(um),其中粒径是颗粒的当量球体直径,即与颗粒体积相同的球的直径。对于挤出粉末中的颗粒而言,平均粒径是指体积统计平均值,也称为体积平均值。对于粉末的粒径分布,颗粒的百分数也是基于体积而言的。粒径分析的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为使混合物适合挤出,向混合物中加入水形成挤出糊料。通常将干组分混合物加入到低速或中速剪切混合器或搅拌机中,然后用水润湿并混合至形成可挤出糊料。可喷雾或流水式加入水。通常需要加入占干组分混合物重量5‑50%的水以得到可挤出糊料。
而本发明通过挤压造粒的方式获得固体配制剂的方法是非常独特的。本发明中B中的II 包括:
(1)将(A)中的有效成分i)和功能性的助剂iii)悬浮于水中,得到0.5‑1um的悬浮液;
(2)将(1)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A)中的多孔性载体ii)得到糊料;
(3)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2)中得到的糊料挤出形成挤出物;
(4)干燥该挤出物,得到固体配制剂。
(A)中的有效成分i)和功能性助剂iii)通过在搅拌容器中搅拌各组分,然后在球磨机中研磨该混合物,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将得到的悬浮液加到(A)中的多孔性载体ii)中,得到糊料;糊料通过糊料挤压机得到挤出物(湿的挤出条)完成了挤出。糊料挤压机包括筐式挤压机,环式挤压机。挤压机装有模子或筛子,其孔径通常为0.3‑3mm,优选0.5‑1.5mm,最优选0.7‑1.0mm。然后将挤出物干燥。可使用多种干燥法来干燥挤出物。常规干燥法包括塔板、旋转、流化床和振动流化床。在应用于挤出物的干燥法中振动、滚动和其它形式的搅动将有助于使挤出条折断为更短的长度并最终成为可通过体积测量分配的颗粒。优选流化床干燥,这是由于通过使挤出条碰撞成分离颗粒,流化将会提高干燥挤出条的断裂性。干燥至湿度小于5%从而得到没有粘性的坚硬颗粒。优选坚硬、没有粘性的颗粒,这是由于它们集聚的可能性降低。大于约40OC, 优选至少60OC但不超过110OC且通常不超过90OC的干燥温度能够有效得到所需的湿度水平。在包装和使用前,通常将干燥的挤出混合物进行筛分以去除粉末和任何聚集块,并尽可能使挤出颗粒断裂成更短的长度。因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筛分干燥挤出物的步骤。通过将干颗粒度断裂成约0.3‑7mm,优选约0.5‑5mm并优选0.7‑4mm的长度分布从而得到其长度适合通过体积测量分配的颗粒。 
在另一份专利申请中,已经发现通过向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的水分散粒剂中添加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无机碱可显著提高上述化合物进入植株内的吸收量,从而提高了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的水分散粒剂对于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中也可在(A)中的混合物中添加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无机碱来提高上述化合物进入植株内的吸收量,从而提高含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对于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无机碱的加入量为1‑50%,优选5‑30%。
由于它们的性能,按照本发明的固体配制剂容易包装成大量的形式。它们可装在塑料、纸或层压材料制成的容器如袋子或口袋中或装在纸板箱或其它散装容器中。为了避免与使用者进一步接触,可将产物装在水溶性薄膜袋如由聚乙烯醇薄膜制成的袋子中,然后将这些薄膜袋子直接放在药液箱中,袋子在药液箱中溶解。可用于这些水溶性薄膜的材料除上述以外还有聚乙烯醇或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甲基羧丙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由于产品被分装成与目标使用相匹配的量,因此它不再与使用者接触。水溶性袋子优选包装上不透蒸汽的外壳如聚乙烯薄膜、聚乙烯/纸层压材料或铝箔。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水分散粒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甲基硫菌灵、戊唑醇、三环唑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和无机碱,由此提高了活性成分进入作物植株内的可吸收性。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水分散粒剂,可任选含有最高达80%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润湿剂、分散剂、润滑剂、防结块剂、化学稳定剂和稀释剂。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上述添加剂的用途及选择。 
相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基础上会最充分地实施本发明而无需更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因为以下实施例应仅仅解释为示例性而不是对上述公开内容任何方面的限制。
 
方法实施例
 实施例1 
 (A)   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并于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3)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并将其过0.5mm的筛。
(4) 细颗粒用0.1mm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施例2 
(A)   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除白碳黑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白碳黑中,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3)将(2)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4)将挤出物在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5)筛分干燥的挤出物,得到0.7‑4mm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验例3 
(A)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并于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3)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并将其过0.5mm的筛。
(4) 细颗粒用0.1mm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施例4 
(A)  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除植物纤维和矿物纤维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白碳黑中,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3)将(2)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4)将挤出物在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5)筛分干燥的挤出物,得到0.7‑4mm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验例5
(A)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并于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3)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并将其过0.5mm的筛。
(4) 细颗粒用0.1mm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施例6
 (A)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除淀粉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白碳黑中,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3)将(2)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4)将挤出物在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5)筛分干燥的挤出物,得到0.7‑4mm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验例7
(A)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并于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3)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并将其过0.5mm的筛。
(4) 细颗粒用0.1mm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施例8
(A)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除粘土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粘土中,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3)将(2)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4)将挤出物在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5)筛分干燥的挤出物,得到0.7‑4mm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验例9
(A)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并于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3)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并将其过0.5mm的筛。
(4) 细颗粒用0.1mm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施例10
(A)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除硅藻土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硅藻土中,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3)将(2)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4)将挤出物在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5)筛分干燥的挤出物,得到0.7‑4mm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验例11
(A)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并于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3)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并将其过0.5mm的筛。
(4) 细颗粒用0.1mm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实施例12
(A)   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除白碳黑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
(B)  制备固体制剂,按照II 的方法
(1) 将(A) 和1100g蒸馏水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um的悬浮液;
(2) 将(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白碳黑中,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3)将(2)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4)将挤出物在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5)筛分干燥的挤出物,得到0.7‑4mm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制剂测试例
按照实施例1‑12制备得到的样品被测试低温和热贮后的流动性、分散性、悬浮率。热贮在54OC的烘箱中进行。低温测试在‑5OC的低温测试仪中进行。贮存14天后观察和测试样品。
‑5OC低温贮存14天测试结果:

54OC热贮14天测试结果:

 试验测试例1 (通过育苗箱施用的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
方法: 向每个盆中填充1升土壤,向盆中加入水并搅拌。将盆静置一天一夜以土壤沉淀。用纱线除去水后3天,在每个盆土表中中央挖一个1.2cm直径和2cm深的洞并向洞中放入5株水稻苗。用于盆中相同的土壤疏松地覆盖这些洞。用稀释至规定量活性成分的1ml水溶液处理这些洞。随后用土进一步填满洞穴,仿效育苗箱施用方法进行农药处理。
在处理后的第7、14、21、28、35和42天,分别将培养好的水稻纹枯病菌丝接种到每个小区5株水稻苗中的1株上。在25oC 恒温室中培养7天后,测定生长的菌丝长,求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丝生长抑制率(%)={1‑(药剂处理区的菌丝生长量/无处理的菌丝生长量)}X100
另外,可通过cobly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的理论值(%)。菌丝生长抑制率(%)比理论值(%)高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改进的水分散粒剂对于防除病菌具有增效效果。

 
试验测试例2 (通过育苗箱施用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试验)
方法: 向每个盆中填充1升土壤,向盆中加入水并搅拌。将盆静置一天一夜以土壤沉淀。用纱线除去水后3天,在每个盆土表中中央挖一个1.2cm直径和2cm深的洞并向洞中放入5株小麦苗。用于盆中相同的土壤疏松地覆盖这些洞。用稀释至规定量活性成分的1ml水溶液处理这些洞。随后用土进一步填满洞穴,仿效育苗箱施用方法进行农药处理。
在处理后的第7、14、21、28、35和42天,分别将培养好的小麦赤霉菌丝接种到每个小区5株小麦苗中的1株上。在25oC 恒温室中培养7天后,测定生长的菌丝长,求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丝生长抑制率(%)={1‑(药剂处理区的菌丝生长量/无处理的菌丝生长量)}X100
另外,可通过cobly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的理论值(%)。菌丝生长抑制率(%)比理论值(%)高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改进的水分散粒剂对于防除病菌具有增效效果。

 
试验测试例3 (通过育苗箱施用的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试验)
方法: 向每个盆中填充1升土壤,向盆中加入水并搅拌。将盆静置一天一夜以土壤沉淀。用纱线除去水后3天,在每个盆土表中中央挖一个1.2cm直径和2cm深的洞并向洞中放入5株番茄苗。用于盆中相同的土壤疏松地覆盖这些洞。用稀释至规定量活性成分的1ml水溶液处理这些洞。随后用土进一步填满洞穴,仿效育苗箱施用方法进行农药处理。
在处理后的第7、14、21、28、35和42天,分别将培养好的番茄灰霉菌丝接种到每个小区5株番茄苗中的1株上。在25oC 恒温室中培养7天后,测定生长的菌丝长,求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丝生长抑制率(%)={1‑(药剂处理区的菌丝生长量/无处理的菌丝生长量)}X100
另外,可通过cobly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的理论值(%)。菌丝生长抑制率(%)比理论值(%)高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改进的水分散粒剂对于防除病菌具有增效效果。

 
试验测试例4 (通过育苗箱施用的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试验)
方法: 向每个盆中填充1升土壤,向盆中加入水并搅拌。将盆静置一天一夜以土壤沉淀。用纱线除去水后3天,在每个盆土表中中央挖一个1.2cm直径和2cm深的洞并向洞中放入5株黄瓜苗。用于盆中相同的土壤疏松地覆盖这些洞。用稀释至规定量活性成分的1ml水溶液处理这些洞。随后用土进一步填满洞穴,仿效育苗箱施用方法进行农药处理。
在处理后的第7、14、21、28、35和42天,分别将培养好的黄瓜白粉病菌丝接种到每个小区5株黄瓜苗中的1株上。在25oC 恒温室中培养7天后,测定生长的菌丝长,求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丝生长抑制率(%)={1‑(药剂处理区的菌丝生长量/无处理的菌丝生长量)}X100
另外,可通过cobly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的理论值(%)。菌丝生长抑制率(%)比理论值(%)高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改进的水分散粒剂对于防除病菌具有增效效果。

实验测试例5 (测定水稻植株中的活性成分含量)
在实施例1‑12的样品,25%戊唑醇 乳油(市售),80% 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市售),430g/L戊唑醇悬浮剂(市售),50%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市售),70% 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市售),80% 三环唑水分散粒剂(市售),20%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市售),20% 三环唑悬浮剂(市售),38%甲基硫菌灵+10%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市售), 36.2%甲基硫菌灵+4.8%戊唑醇 悬浮剂(市售),35% 甲基硫菌灵+35%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市售),加入水形成悬浮液,形成有效成分浓度为0.1ppm 和0.02ppm的测试溶液.
方法: 
采用种植水稻苗的水耕法实验田(每个实验小区5块地),持续水培23天,然后用规定浓度的实验制剂和对照制剂处理实验小区.上述处理3天后,用剪刀切下水稻植株的地上部分并进一步剪成碎片.将5克叶子碎片放入500ml广口瓶(70mm内径),加入120ml乙腈/水混合物(80/20,V/V), 并研磨以及用超高速提取磨提取5分钟。每次提取获得固体体积200ml的上述乙腈/水混合物,将其中的10ml(相当于0.25g实验样品)与10ml水混合供给分析样品的C18微型柱.
在放入上述分析样品前,将C18微型柱预先用5ml乙腈和10ml水冲洗。然后用5ml水洗涤容器,洗涤物同样再次加样并流下,随后将5ml乙腈/水混合物(50/50,V/V)以类似的方式加入并流下。弃掉洗脱液,随后用25ml乙腈/氨水混合物(95/5,v/v)洗脱出有效成分。 
蒸掉溶剂,将残余物溶解在固定量的乙腈/甲醇/2%乙酸铵(47/41/12,v/v)液体混合物中,将该液体混合物加入柱子,并使用电动加样器将20ul 溶液注入预先设置的LC‑MS/MS 中。用色谱数据处理器测量峰面积并采用预先绘制的校正曲线关系式测定有效成分。 根据下述公式残留浓度。
 

a)  表示0.25g,根据分析方法。
 
结果:
水稻植株中的有效成分浓度

实验测试例6 (测定小麦植株中的活性成分含量)
在实施例1‑12的样品,25%戊唑醇 乳油(市售),80% 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市售),430g/L戊唑醇悬浮剂(市售),50%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市售),70% 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市售),80% 三环唑水分散粒剂(市售),20%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市售),20% 三环唑悬浮剂(市售),38%甲基硫菌灵+10%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市售), 36.2%甲基硫菌灵+4.8%戊唑醇 悬浮剂(市售),35% 甲基硫菌灵+35%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市售),加入水形成悬浮液,形成有效成分浓度为0.1ppm 和0.02ppm的测试溶液.
方法: 
采用种植小麦苗的实验田(每个实验小区5块地),30天后,然后用规定浓度的实验制剂和对照制剂处理实验小区.上述处理3天后,用剪刀切下小麦植株的地上部分并进一步剪成碎片.将5克叶子碎片放入500ml广口瓶(70mm内径),加入120ml乙腈/水混合物(80/20,V/V), 并研磨以及用超高速提取磨提取5分钟。每次提取获得固体体积200ml的上述乙腈/水混合物,将其中的10ml(相当于0.25g实验样品)与10ml水混合供给分析样品的C18微型柱.
在放入上述分析样品前,将C18微型柱预先用5ml乙腈和10ml水冲洗。然后用5ml水洗涤容器,洗涤物同样再次加样并流下,随后将5ml乙腈/水混合物(50/50,V/V)以类似的方式加入并流下。弃掉洗脱液,随后用25ml乙腈/氨水混合物(95/5,v/v)洗脱出有效成分。 
蒸掉溶剂,将残余物溶解在固定量的乙腈/甲醇/2%乙酸铵(47/41/12,v/v)液体混合物中,将该液体混合物加入柱子,并使用电动加样器将20ul 溶液注入预先设置的LC‑MS/MS 中。用色谱数据处理器测量峰面积并采用预先绘制的校正曲线关系式测定有效成分。 根据下述公式残留浓度。
 

a)  表示0.25g,根据分析方法。
 
结果:
小麦植株中的有效成分浓度

 实验测试例7 (测定黄瓜植株中的活性成分含量)
在实施例1‑12的样品,25%戊唑醇 乳油(市售),80% 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市售),430g/L戊唑醇悬浮剂(市售),50%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市售),70% 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市售),80% 三环唑水分散粒剂(市售),20%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市售),20% 三环唑悬浮剂(市售),38%甲基硫菌灵+10%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市售), 36.2%甲基硫菌灵+4.8%戊唑醇 悬浮剂(市售),35% 甲基硫菌灵+35%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市售),加入水形成悬浮液,形成有效成分浓度为0.1ppm 和0.02ppm的测试溶液.
 方法: 
采用种植黄瓜苗的实验田(每个实验小区5块地),21天后,然后用规定浓度的实验制剂和对照制剂处理实验小区.上述处理3天后,用剪刀切下黄瓜植株的地上部分并进一步剪成碎片.将5克叶子碎片放入500ml广口瓶(70mm内径),加入120ml乙腈/水混合物(80/20,V/V), 并研磨以及用超高速提取磨提取5分钟。每次提取获得固体体积200ml的上述乙腈/水混合物,将其中的10ml(相当于0.25g实验样品)与10ml水混合供给分析样品的C18微型柱.
在放入上述分析样品前,将C18微型柱预先用5ml乙腈和10ml水冲洗。然后用5ml水洗涤容器,洗涤物同样再次加样并流下,随后将5ml乙腈/水混合物(50/50,V/V)以类似的方式加入并流下。弃掉洗脱液,随后用25ml乙腈/氨水混合物(95/5,v/v)洗脱出有效成分。 
蒸掉溶剂,将残余物溶解在固定量的乙腈/甲醇/2%乙酸铵(47/41/12,v/v)液体混合物中,将该液体混合物加入柱子,并使用电动加样器将20ul 溶液注入预先设置的LC‑MS/MS 中。用色谱数据处理器测量峰面积并采用预先绘制的校正曲线关系式测定有效成分。 根据下述公式残留浓度。
 

a)  表示0.25g,根据分析方法。

上表表示结果:
黄瓜植株中的有效成分浓度。

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03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 CN 102960338 A *CN102960338A* (21)申请号 201210528586.X (22)申请日 2012.12.11 A01N 25/14(2006.01) A01N 47/34(2006.01) A01N 43/90(2006.01) A01N 43/653(2006.01) A01P 3/00(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经济技术开 发区龙灯路 88 号 (72)发明人 吴一凡 陈绍娥 殷爱云 刘智忠 冯秀珍 。

2、罗昌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15 代理人 奚胜元 (54) 发明名称 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 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的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制备混合物, 包括 : i) 10-80% 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 或两种为有效成分 ; ii) 5-80% 多孔性载体 ; iii) 其他功能性助剂为余量 ; 戊唑醇和三环唑混合除 外 ; 该混合物中全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 100% ; (B) 制备固体制剂 : 包括 I : (1) 将 (A) 中的 i)。

3、 、 ii) 和 iii) 悬浮于水中 , 得到 0.5-1um 的悬 浮液 ; (2) 干燥该悬浮液, 得到固体配制剂 ; 或包 括 II :(1) 将 (A) 中的 i) 和 iii) 悬浮于水中, 得 到 0.5-1um 的悬浮液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 液加到 (A) 中的多孔性载体 ii) 得到糊料 ;(3) 通 过模子或筛子将在 (2) 中得到的糊料挤出 ;(4) 干 燥该挤出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6 页 1/1 页 2 1. 一种包含。

4、如下组分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制备混合物, 包括 : i) 10-80% 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 ; ii) 5-80% 多孔性载体 ; iii) 其他功能性助剂为余量 ; 戊唑醇和三环唑的混合除外 ; 该混合物中全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 100% ; (B) 制备固体制剂 : 包括 I : (1) 将 (A) 中的 i) 、 ii) 和 iii) 悬浮于水中 , 得到 0.5-1um 的悬浮液 ; (2) 干燥该悬浮液, 得到固体配制剂 ; 或包括 II : (1) 将 (A) 中的 i) 和 iii) 悬浮于水中, 得到 0.。

5、5-1um 的悬浮液 ;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 (A) 中的多孔性载体 ii) 得到糊料 ; (3) 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 (2) 中得到的糊料挤出形成挤出物 ; (4) 干燥该挤出物, 得到固体配制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中所述多孔性载体选自高龄土、 粘土、 绿坡缕石、 硅藻土、 白炭黑、 植物纤维、 矿物纤维、 淀粉。 3.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中所述的其他功能性的助剂选自润湿 剂、 分散剂、 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4. 根据权利要求 3 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润湿剂、 分散剂选自烷基磺酸盐、 木 质磺酸。

6、盐、 烷基萘磺酸盐、 萘磺酸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缩合苯 酚磺酸盐、 萘磺酸盐 - 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5. 根据权利要求 3 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 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类消泡剂。 6.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 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 7. 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固体配制剂在防治水果、 蔬菜、 谷类的各类病害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固体配制剂在防治水稻、 小麦、 番茄、 黄瓜各类病害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60338 A 2 1/26 页 3 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7、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 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还涉及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 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 具有内吸、 预防和治疗作用, 能有效 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 甲基硫菌灵具有向顶性传导功能, 对多种病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对 叶螨和病原线虫有抑制作用。对禾谷类、 蔬菜类、 果树上的多种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甲 基硫菌灵可用于防治蔬菜病害的防治, 如黄瓜白粉病、 炭疽病、 茄子、 葱头、 芹菜、 番茄、 菜豆 等灰霉。

8、病、 炭疽病、 菌核病 ; 甲基硫菌灵对大丽花花腐病、 月季褐斑病、 海棠灰斑病、 君子兰 叶斑病有一定防效 ; 甲基硫菌灵可用于防治苹果轮纹病、 炭疽病、 葡萄褐斑病、 炭疽病、 灰霉 病、 桃褐腐病等 ; 甲基硫菌灵还应用于柑橘、 香蕉和其他水果收获之后的处理以控制贮存腐 烂。已经商品化的含甲基硫菌灵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 悬浮剂, 水分散粒剂。随着甲基硫菌 灵的长期的使用, 已产生一定的抗性。甲基硫菌灵的通用名为 1,2- 二 (3- 甲氧羰基 -2- 硫 脲基) 苯, 该化合物可以由下式表示 戊唑醇一种高效、 广谱、 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 具有保护、 治疗、 铲除三大功能, 杀菌谱 广、。

9、 持效期长。对病菌的作用机制抑制甾醇脱甲基化, 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 从而杀死 病菌。戊唑醇可极好的防治锈菌属、 白粉菌属、 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引起的病害 , 但对疫霉 菌、 干腐菌效果差。 已经商品化的含戊唑醇的剂型有乳油, 水分散粒剂, 悬浮剂。戊唑醇水 分散粒剂, 戊唑醇悬浮剂虽然剂型上比乳油环保, 但是药效没有戊唑醇乳油好。 0003 三环唑是一种农业生产常用的杀菌剂, 一直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 阻止病菌侵 入和减少稻瘟病孢子产生, 从而抑菌、 杀菌, 但随着多年来连续农业生产中使用, 抗性也在 不断增长, 效果在降低。用药量需要不断地增加, 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同时防治对象。

10、较 单一, 对稻瘟病有效。 已经商品化的含三环唑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 悬浮剂。 0004 CN100473278 公开了由有效成分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组成的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 剂组合物。 但是CN100473278 仅公开了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甲基硫菌灵 戊 唑醇悬浮剂。 0005 CN100473279 公开了由有效成分甲基硫菌灵和三环唑组成的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3 2/26 页 4 剂组合物。但是 CN100473279 仅公开了甲基硫菌灵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 0006 乳油中含有易燃, 对皮肤有刺激性及气味难闻的芳香族溶剂等缺陷。

11、。 0007 可湿性粉剂在制造和使用时会产生恼人的粉尘, 此外还有在使用前体积计量不方 便。 0008 悬浮剂在长期贮存过程中会形成摇动难以消除的沉淀。 其有效成分仅仅局限于可 磨碎的物质。此外这一类型的剂型还有一个包装材料难以处理的问题。 0009 水分散颗粒剂 (WG) 可自由流动, 粉尘少, 并易于用体积计量。此外它可以不成问 题地包装在聚乙烯容器, 硬纸筒或多层铝箔唑的大土壤袋中, 这些包装品在药剂使用后很 容易倒空。 0010 虽然可湿性粉剂、 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在环保性方面比乳油好, 但是因为可湿性 粉剂、 悬浮剂、 水分散粒剂中不含有促进渗透的溶剂, 药效往往没有乳油好, 尤其是。

12、对于内 吸性的杀菌剂。 0011 为了保证好的使用效果, 固体配制剂在放入水中时必须有很好的润湿性, 最大可 能地自动分散开并具备很好的悬浮性。 水分散颗粒剂在实际应用中其最重要的前提是要 求它有足够的生物活性, 为达到此目的通常加入润湿剂, 它在喷洒液中的浓度为 0.2-0.4% (重量百分比) 。润湿剂浓度太高了会形成太多的泡沫, 影响使用过程和其效果, 往往加入消 泡剂也不能凑效 ; 润湿剂量太少会降低药剂的使用效果 .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它能解决上面 所列举的所有缺陷, 提供一个能自由流动, 易于用体积计量, 在水中可乳化的。

13、产品。这个产 品除在水中必须有很好的润湿性外, 在溶液中必须能自动分散, 能形成易于使用的稳定的 乳液。再一方面, 这个产品与现有的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制剂 相比, 对病害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0013 本发明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包含如下组分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制备混合物, 包括 : i) 10-80% 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 ; ii) 5-80% 多孔性载体 ; iii) 其他功能性助剂为余量 ; 戊唑醇和三环唑的混合除外 ; 该混合物中全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 10。

14、0% ; (B) 制备固体制剂 : 包括 I : (1) 将 (A) 中的 i) 、 ii) 和 iii) 悬浮于水中 , 得到 0.5-1um 的悬浮液 ; (2) 干燥该悬浮液, 得到固体配制剂 ; 或包括 II : (1) 将 (A) 中的 i) 和 iii) 悬浮于水中, 得到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 (A) 中的多孔性载体 ii) 得到糊料 ; (3) 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 (2) 中得到的糊料挤出形成挤出物 ;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4 3/26 页 5 (4) 干燥该挤出物, 得到固体配制剂。 0014 所述多孔性载。

15、体选自高龄土、 粘土、 绿坡缕石、 硅藻土、 白炭黑、 植物纤维、 矿物纤 维、 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 其他功能性的助剂选自润湿剂、 分散剂、 防结块剂、 化学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 所述润湿剂选自烷基磺基琥珀酸盐、 月桂酸盐、 烷基硫酸盐和磷酸酯、 烷基酚乙氧 化物、 苯磺酸盐、 烷基取代苯磺酸盐、 萘磺酸盐、 烷基取代萘磺酸盐、 萘磺酸盐和烷基取代萘 磺酸盐与甲醛的缩合物、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所述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的钠、 钙和铵盐 ; 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和铵盐、 缩合苯酚 磺酸的钠盐、 萘磺酸盐 - 甲醛缩合物 ; 所述防结块剂选自磷酸钠、 磷酸铵、 醋酸钠、 。

16、无水氯化钙、 分子筛、 烷基磺基琥珀酸钠、 氧化钙和氧化钡 ; 所述化学稳定剂选自磷酸锂、 磷酸钠、 磷酸钾、 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如镁、 锌、 铝和铁的 硫酸盐、 氯化钙和氧化钙、 硼酸酐。 0017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 成分的固体配制剂。 0018 所述的固体配制剂在防治水果、 蔬菜、 谷类的各类病害中的应用。 0019 所述的固体配制剂在防治水稻、 小麦、 番茄、 黄瓜各类病害中的应用。 0020 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 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的优点为 : 1. 自由流动, 没有粉尘,。

17、 易于用体积计量, 在水中可乳化的产品 ; 2. 除在水中有很好的润湿性外, 在溶液中能自动分散, 形成易于使用的稳定的乳液 ; 3. 与现有的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制剂相比, 对 病害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如下组分的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制备混合物, 包括 : i) 10-95% 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 ; ii) 5-90% 多孔性载体 ; iii) 其他功能性助剂为余量 ; 戊唑醇和三环唑的混合除外 ; 该混合物中全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 100%。

18、 ; (B) 制备固体制剂 : 包括 I : (1) 将 (A) 中的 i) 、 ii) 和 iii) 悬浮于水中 , 得到 0.5-1um 的悬浮液 ; (2) 干燥该悬浮液, 得到固体配制剂 ; 或包括 II : (1) 将 (A) 中的 i) 和 iii) 悬浮于水中, 得到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 (A) 中的多孔性载体 ii) 得到糊料 ; (3) 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 (2) 中得到的糊料挤出形成挤出物 ; (4) 干燥该挤出物, 得到固体配制剂。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5 4/26 页 6 0022 甲基硫菌灵、 戊。

19、唑醇、 三环唑均属于内吸性的杀菌剂。本发明通过特殊的制备方 法, 控制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的粒径在 0.5-1um, 得到的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 唑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固体配制剂, 施用至作物上时, 显著提高了进入作物植株体内的有效 成分的吸收量。 因此本发明提高了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内吸性杀菌剂固体配制剂 的药效。 0023 本发明的突出的作用和效果, 即由于通过特殊的制备方法, 并且控制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的粒径在 0.5-1um, 提高了进入作物植株体内的内吸作用以及随之产生极佳 的病害防治效果, 完全是常规技术所预想不到的。 0024 本发明所述润。

20、湿剂选自烷基磺基琥珀酸盐、 月桂酸盐、 烷基硫酸盐和磷酸酯、 烷基 酚乙氧化物、 苯磺酸盐、 烷基取代苯磺酸盐、 萘磺酸盐、 烷基取代萘磺酸盐、 萘磺酸盐和烷基 取代萘磺酸盐与甲醛的缩合物、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水分散粒剂中, 可 包含最高达 10% 的润湿剂。如果相应限制活性成分和碱的量以适应润湿剂的量, 则根据本 发明的水分散粒剂可包含更大量的润湿剂。 0025 本发明所述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的钠、 钙和铵盐 ; 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和铵 盐、 缩合苯酚磺酸的钠盐、 萘磺酸盐 - 甲醛缩合物。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水分散粒剂中, 可 包含最高达 10% 的的分散剂。木质素磺酸。

21、盐如木质素磺酸钠尤其适用本发明的水分散粒 剂。 0026 防结块剂能防止颗粒在热的仓库中储存时发生结块。 本发明所述的防结块剂可选 自磷酸钠、 磷酸铵、 醋酸钠、 无水氯化钙、 分子筛、 烷基磺基琥珀酸钠、 氧化钙和氧化钡。 0027 化学稳定剂能避免活性组分在储存期间分解。本发明所述化学稳定剂选自磷酸 锂、 磷酸钠、 磷酸钾、 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如镁、 锌、 铝和铁的硫酸盐、 氯化钙和氧化钙、 硼酸 酐。 0028 稀释剂可以是水溶或水不溶的。本发明所述稀释剂选自高龄土、 粘土、 硅藻土、 白 炭黑、 植物纤维、 矿物纤维、 绿坡缕石、 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9 本发明的包含如下组分的。

22、固体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 制备混合物, 包括 : i) 10-95% 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 ; ii) 5-90% 多孔性载体 ; iii) 其他功能性助剂为余量 ; 戊唑醇和三环唑的混合除外 ; 该混合物中全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 100% ; (B) 制备固体制剂 : 包括 I : (1) 将 (A) 中的 i) 、 ii) 和 iii) 悬浮于水中 , 得到 0.5-1um 的悬浮液 ; (2) 干燥该悬浮液, 得到固体配制剂 ; 或包括 II : (1) 将 (A) 中的 i) 和 iii) 悬浮于水中, 得到 0.5-1um 的悬浮液 ; 。

23、(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 (A) 中的多孔性载体 ii) 得到糊料 ; (3) 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 (2) 中得到的糊料挤出形成挤出物 ; (4) 干燥该挤出物, 得到固体配制剂。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6 5/26 页 7 0030 B中I 或II 中的0.5-1um的悬浮液通过在搅拌容器中搅拌各组分, 然后球磨机中 研磨该混合物来制备。 0031 B 中 I 的固体配制剂可由所得悬浮液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制备上述固体配制剂的 优选方法是喷雾干燥或流化床聚集。尤其合适的是流化床粒化 (FBG) . 取决于固体配制剂 的所需组成, 将包含配方中的所有组分的悬浮液。

24、液雾化并在 FBG 装置中聚集。 0032 一般而言, 将颗粒在流化床过程中充分干燥。然而, 可能有利的是, 在粒化步骤之 后接着在相同的干燥器中或在单独的干燥器中进行单独干燥步骤。在粒化 / 干燥之后将产 品冷却和筛分。 0033 适合的粒化液体是水。 还适合的液体是无机盐等的水溶液,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基料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聚乙烯醇、 羧甲基纤维素、 淀粉、 乙烯基吡 咯烷酮 /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糖类、 糊精或聚乙二醇的溶液。 0034 按照 B 中的 I 方法制备的固体配制剂可制备成粉末、 颗粒、 块状、 片剂和类似配 制剂的形式。除粉末外, 尤其优选的。

25、还有颗粒。粉末可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粉末形式。颗 粒可为喷雾施用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颗粒形式, 或对直接施用公知为撒播颗粒形式。颗粒 的平均粒度一般为 200um 至 2um。所得颗粒配制剂为易分散于冷水中的无尘、 自由流动、 不 结块产物。 0035 按照 B 中的 II 获得固体配制剂的方法是很独特的。通常通过挤压造粒的方法制 备固体配制剂的步骤为 : 在制备挤出混合物时, 通常在加入水形成可挤出糊料之前混合混 合物的其它组分以形成均匀的组合物。可将未弄湿的均匀混合物研磨形成挤出粉末。挤出 粉末的粒径可以差别很大。通常在研磨后, 挤出粉末的平均粒径小于 60 微米 (um) , 且至少 90%。

26、 的颗粒小于 300 微米 (um) , 其中粒径是颗粒的当量球体直径, 即与颗粒体积相同的球 的直径。对于挤出粉末中的颗粒而言, 平均粒径是指体积统计平均值, 也称为体积平均值。 对于粉末的粒径分布, 颗粒的百分数也是基于体积而言的。粒径分析的原理对本领域技术 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为使混合物适合挤出, 向混合物中加入水形成挤出糊料。通常将 干组分混合物加入到低速或中速剪切混合器或搅拌机中, 然后用水润湿并混合至形成可挤 出糊料。可喷雾或流水式加入水。通常需要加入占干组分混合物重量 5-50% 的水以得到可 挤出糊料。 0036 而本发明通过挤压造粒的方式获得固体配制剂的方法是非常独特的。本。

27、发明中 B 中的 II 包括 : (1) 将 (A) 中的有效成分 i) 和功能性的助剂 iii) 悬浮于水中, 得到 0.5-1um 的悬浮 液 ;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 (A) 中的多孔性载体 ii) 得到糊料 ; (3) 通过模子或筛子将在 (2) 中得到的糊料挤出形成挤出物 ; (4) 干燥该挤出物, 得到固体配制剂。 0037 (A) 中的有效成分 i) 和功能性助剂 iii) 通过在搅拌容器中搅拌各组分, 然后在球 磨机中研磨该混合物,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将得到的悬浮液加到 (A) 中的多孔 性载体 ii) 中, 得到糊料 ; 糊料通过糊料挤压。

28、机得到挤出物 (湿的挤出条) 完成了挤出。糊料 挤压机包括筐式挤压机, 环式挤压机。 挤压机装有模子或筛子, 其孔径通常为0.3-3mm, 优选 0.5-1.5mm, 最优选 0.7-1.0mm。然后将挤出物干燥。可使用多种干燥法来干燥挤出物。常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7 6/26 页 8 规干燥法包括塔板、 旋转、 流化床和振动流化床。在应用于挤出物的干燥法中振动、 滚动和 其它形式的搅动将有助于使挤出条折断为更短的长度并最终成为可通过体积测量分配的 颗粒。 优选流化床干燥, 这是由于通过使挤出条碰撞成分离颗粒, 流化将会提高干燥挤出条 的断裂性。 干燥至湿度小于5%从而。

29、得到没有粘性的坚硬颗粒。 优选坚硬、 没有粘性的颗粒, 这是由于它们集聚的可能性降低。大于约 40OC, 优选至少 60OC 但不超过 110OC 且通常不超 过 90OC 的干燥温度能够有效得到所需的湿度水平。在包装和使用前, 通常将干燥的挤出混 合物进行筛分以去除粉末和任何聚集块, 并尽可能使挤出颗粒断裂成更短的长度。 因此, 本 发明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筛分干燥挤出物的步骤。 通过将干颗粒度断裂成约0.3-7mm, 优选约 0.5-5mm 并优选 0.7-4mm 的长度分布从而得到其长度适合通过体积测量分配的颗粒。 0038 在另一份专利申请中, 已经发现通过向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

30、唑中的一种或 其混合物的水分散粒剂中添加选自碳酸氢钠、 碳酸氢钾、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镁、 碳酸钙中 的一种或者几种无机碱可显著提高上述化合物进入植株内的吸收量, 从而提高了含甲基硫 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的水分散粒剂对于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0039 本发明中也可在 (A) 中的混合物中添加选自碳酸氢钠、 碳酸氢钾、 碳酸钠、 碳酸 钾、 碳酸镁、 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无机碱来提高上述化合物进入植株内的吸收量, 从而 提高含甲基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分的固体配制剂对于作物病 害的防治效果。无机碱的加入量为 1-50%, 优选 5-30%。。

31、 0040 由于它们的性能, 按照本发明的固体配制剂容易包装成大量的形式。它们可装在 塑料、 纸或层压材料制成的容器如袋子或口袋中或装在纸板箱或其它散装容器中。为了避 免与使用者进一步接触, 可将产物装在水溶性薄膜袋如由聚乙烯醇薄膜制成的袋子中, 然 后将这些薄膜袋子直接放在药液箱中, 袋子在药液箱中溶解。可用于这些水溶性薄膜的材 料除上述以外还有聚乙烯醇或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 甲基羧丙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 维素。由于产品被分装成与目标使用相匹配的量, 因此它不再与使用者接触。水溶性袋子 优选包装上不透蒸汽的外壳如聚乙烯薄膜、 聚乙烯 / 纸层压材料或铝箔。 0041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32、改进的水分散粒剂, 其特征在于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甲基 硫菌灵、 戊唑醇、 三环唑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和无机碱, 由此提高了活性成分进入作物植株 内的可吸收性。 0042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水分散粒剂, 可任选含有最高达 80% 的一种或多种添加 剂, 所述添加剂选自润湿剂、 分散剂、 润滑剂、 防结块剂、 化学稳定剂和稀释剂。本领域技术 人员会理解上述添加剂的用途及选择。 0043 相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基础上会最充分地实施本发明而无需更进一步的详 细描述。因为以下实施例应仅仅解释为示例性而不是对上述公开内容任何方面的限制。 0044 方法实施例 实施例 1 (A) 制备混合物 说 明 书。

33、 CN 102960338 A 8 7/26 页 9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物 (A) 。 0045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 并于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0046 (3) 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 并将其过 0.5mm 的筛。 0047 (4) 细颗粒用 0.1mm 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48 实施例 2 (A) 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除白碳黑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34、, 得到混合物 (A) 。 0049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白碳黑中, 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 (3) 将 (2) 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9 8/26 页 10 (4) 将挤出物在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 (5) 筛分干燥的挤出物, 得到 0.7-4mm 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50 实验例 3 (A) 制备混合物 将。

35、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物 (A) 。 0051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 并于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0052 (3) 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 并将其过 0.5mm 的筛。 0053 (4) 细颗粒用 0.1mm 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54 实施例 4 (A) 制备混合物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10 9/26 页 11 将上表中除植物纤维和矿。

36、物纤维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物 (A) 。 0055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白碳黑中, 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 (3) 将 (2) 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 (4) 将挤出物在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 (5) 筛分干燥的挤出物, 得到 0.7-4mm 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56 实验例 5 (A) 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物 (A。

37、) 。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11 10/26 页 12 0057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 并于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0058 (3) 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 并将其过 0.5mm 的筛。 0059 (4) 细颗粒用 0.1mm 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60 实施例 6 (A) 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除淀粉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物 (A) 。 0。

38、061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白碳黑中, 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 (3) 将 (2) 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 (4) 将挤出物在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 (5) 筛分干燥的挤出物, 得到 0.7-4mm 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62 实验例 7 (A) 制备混合物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12 11/26 页 13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

39、得到混合物 (A) 。 0063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 并于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0064 (3) 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 并将其过 0.5mm 的筛。 0065 (4) 细颗粒用 0.1mm 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66 实施例 8 (A) 制备混合物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13 12/26 页 14 将上表中除粘土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物。

40、 (A) 。 0067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粘土中, 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 (3) 将 (2) 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 (4) 将挤出物在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 (5) 筛分干燥的挤出物, 得到 0.7-4mm 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68 实验例 9 (A) 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物 (A) 。 说 明 书 CN 1029603。

41、38 A 14 13/26 页 15 0069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 并于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0070 (3) 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 并将其过 0.5mm 的筛。 0071 (4) 细颗粒用 0.1mm 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72 实施例 10 (A) 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除硅藻土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物 (A) 。 0073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42、 I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硅藻土中, 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 (3) 将 (2) 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 (4) 将挤出物在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 (5) 筛分干燥的挤出物, 得到 0.7-4mm 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74 实验例 11 (A) 制备混合物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15 14/26 页 16 将上表中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物 (A) 。 0075 。

43、(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悬浮液施用于培养皿, 并于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0076 (3) 借助刮刀将干燥后的涂层从培养皿上刮下来, 并将其过 0.5mm 的筛。 0077 (4) 细颗粒用 0.1mm 的筛分离。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78 实施例 12 (A) 制备混合物 将上表中除白碳黑外的各组分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物 (A) 。 0079 (B) 制备固体制剂, 按照 II 的方法 (1) 将 (A) 和 1100。

44、g 蒸馏水混合, 并在球磨机中研磨, 得到粒径为 0.5-1um 的悬浮液 ; (2) 将 (1) 中得到的悬浮液加到白碳黑中, 得到适于挤出的糊料 ; (3) 将 (2) 中得到的糊料通过筐式挤压机挤出形成挤出物 ;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16 15/26 页 17 (4) 将挤出物在 70OC 的干燥温度下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 (5) 筛分干燥的挤出物, 得到 0.7-4mm 的颗粒。将所得的产物进行药效试验。 0080 制剂测试例 按照实施例 1-12 制备得到的样品被测试低温和热贮后的流动性、 分散性、 悬浮率。热 贮在 54OC 的烘箱中进行。低温测试在 -。

45、5OC 的低温测试仪中进行。贮存 14 天后观察和测试 样品。 0081 -5OC 低温贮存 14 天测试结果 : 54OC 热贮 14 天测试结果 :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17 16/26 页 18 试验测试例 1 ( 通过育苗箱施用的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 ) 方法 : 向每个盆中填充 1 升土壤, 向盆中加入水并搅拌。将盆静置一天一夜以土壤沉 淀。 用纱线除去水后3天, 在每个盆土表中中央挖一个1.2cm直径和2cm深的洞并向洞中放 入 5 株水稻苗。用于盆中相同的土壤疏松地覆盖这些洞。用稀释至规定量活性成分的 1ml 水溶液处理这些洞。随后用土进一步填满洞穴, 仿。

46、效育苗箱施用方法进行农药处理。 0082 在处理后的第7、 14、 21、 28、 35和42天, 分别将培养好的水稻纹枯病菌丝接种到每 个小区 5 株水稻苗中的 1 株上。在 25oC 恒温室中培养 7 天后, 测定生长的菌丝长, 求菌丝 生长抑制率。 0083 菌丝生长抑制率 (%) =1-( 药剂处理区的菌丝生长量 / 无处理的菌丝生长量 ) X100 另外, 可通过 cobly 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的理论值 (%) 。菌丝生长抑制率 (%) 比理 论值 (%) 高的情况下, 本发明的改进的水分散粒剂对于防除病菌具有增效效果。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18 17/26。

47、 页 19 0084 试验测试例 2 ( 通过育苗箱施用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试验 ) 方法 : 向每个盆中填充 1 升土壤, 向盆中加入水并搅拌。将盆静置一天一夜以土壤沉 淀。 用纱线除去水后3天, 在每个盆土表中中央挖一个1.2cm直径和2cm深的洞并向洞中放 入 5 株小麦苗。用于盆中相同的土壤疏松地覆盖这些洞。用稀释至规定量活性成分的 1ml 水溶液处理这些洞。随后用土进一步填满洞穴, 仿效育苗箱施用方法进行农药处理。 0085 在处理后的第7、 14、 21、 28、 35和42天, 分别将培养好的小麦赤霉菌丝接种到每个 小区 5 株小麦苗中的 1 株上。在 25oC 恒温室中培养 7。

48、 天后, 测定生长的菌丝长, 求菌丝生 长抑制率。 0086 菌丝生长抑制率 (%) =1-( 药剂处理区的菌丝生长量 / 无处理的菌丝生长量 ) X100 另外, 可通过 cobly 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的理论值 (%) 。菌丝生长抑制率 (%) 比理 论值 (%) 高的情况下, 本发明的改进的水分散粒剂对于防除病菌具有增效效果。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19 18/26 页 20 0087 试验测试例 3 ( 通过育苗箱施用的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试验 ) 方法 : 向每个盆中填充 1 升土壤, 向盆中加入水并搅拌。将盆静置一天一夜以土壤沉 淀。 用纱线除去水后3天, 在每。

49、个盆土表中中央挖一个1.2cm直径和2cm深的洞并向洞中放 入 5 株番茄苗。用于盆中相同的土壤疏松地覆盖这些洞。用稀释至规定量活性成分的 1ml 水溶液处理这些洞。随后用土进一步填满洞穴, 仿效育苗箱施用方法进行农药处理。 0088 在处理后的第7、 14、 21、 28、 35和42天, 分别将培养好的番茄灰霉菌丝接种到每个 小区 5 株番茄苗中的 1 株上。在 25oC 恒温室中培养 7 天后, 测定生长的菌丝长, 求菌丝生 长抑制率。 0089 菌丝生长抑制率 (%) =1-( 药剂处理区的菌丝生长量 / 无处理的菌丝生长量 ) X100 另外, 可通过 cobly 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的理论值 (%) 。菌丝生长抑制率 (%) 比理 说 明 书 CN 102960338 A 20 19/26 页 21 论值 (%) 高的情况下, 本发明的改进的水分散粒剂对于防除病菌具有增效效果。 0090 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