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8613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8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36370.0

申请日:

2014.01.24

公开号:

CN103741820A

公开日:

2014.04.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B 1/80申请公布日:201404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80申请日:20140124|||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80

主分类号:

E04B1/80

申请人:

杨永福; 杨戈

发明人:

杨永福

地址:

100025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金果林4区6号楼5单元4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丁金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包括面板和底板,面板与底板的形状相同、厚度相等,所述保温板为面板与底板一体成型的二维直角形或三维直角形结构;二维直角形保温板的面板与底板大小相等,且呈错位排列以在边处形成外凸的第一搭接部;三维直角形保温板的面板小于底板以在边处形成外凸的第二搭接部,第一搭接部能与第二搭接部相互配合。两者和具有凸出搭接边的平板型保温板相互配合用于内外墙体,就能在传热通道上筑起一道热坝,切断热桥,堵绝了热桥效应的产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包括面板和底板,面板与底板的形状相同、厚度相等,所述保温板为面板与底板一体成型的二维直角形或三维直角形结构;二维直角形保温板的面板与底板大小相等,且呈错位排列以在边处形成外凸的第一搭接部;三维直角形保温板的面板小于底板以在边处形成外凸的第二搭接部,第一搭接部能与第二搭接部相互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由聚苯乙烯材料浇铸而成。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用于建筑墙体的外墙或内墙,以提高保温、防水性能。

说明书

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的围护结构中,门窗、过梁、圈梁、钢筋混凝土抗震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梁、柱等部位与墙体接缝处的传热系数,远大于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形成热流密集通道,在建筑学里定名为热桥。热桥所产生的热桥效应对建筑物有破坏作用,在秋末冬初室内外出现温差的季节,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室内大量热能可通过热桥这一薄弱环节向外散逸,并且由于热桥的温度较低,常使该部分构件的内表面产生凝结水,致使部分墙面发黄变色,粉刷脱落,严重时会引起温度应力导致构件产生裂缝。
当前克服热桥效应的措施有封闭空气层保温、填保温砂浆、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等办法。这些办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彻底解决建筑施工中常出现的垂直砌缝透风漏气现象而形成的热桥效应。
现有平板型的保温板安装在墙体上时,通常是将保温板均匀铺设在墙体外表面。保温板之间的对接处缝隙较大,即使在对接处填充保温填料,对接处和填料之间也会有缝隙,外部的水分或冷空气可直接进入到保温板与墙体之间,保温效果不好。CN202000500U、CN201649325U的实用新型专利均公开了一种设有搭接边的保温板,如图1a所示。安装时相邻两个保温板通过搭接边对接,墙体不会通过对接缝隙暴露在外,即使外部的水分或冷空气通过缝隙进入后也不会直接浸入到墙体与保温板之间,保温效果较好。但该类型的保温板只能用于平面墙体,而对于存在热桥效应的墙面交接处无法使用。加强保温是处理热桥效应的有效办法,因此,设计一种能克服墙角热桥效应的保温板是本领域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克服墙面连接处热桥效应的保温板。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保温板,包括面板和底板,面板与底板的形状相同、厚度相等,所述保温板为面板与底板一体成型的二维直角形或三维直角形结构;二维直角形保温板的面板与底板大小相等,且呈错位排列以在边处形成外凸的第一搭接部;三维直角形保温板的面板小于底板以在边处形成外凸的第二搭接部,第一搭接部能与第二搭接部相互配合。
本发明的保温板,优选由聚苯乙烯材料浇铸而成。
本发明保温板的应用,主要用于建筑墙体的外墙或内墙,以提高保温、防水性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保温板为一体成型的二维直角形和三维直角形结构,具有突出的搭接部。二维直角形保温板用于墙体两面交接处,三维直角形保温板用于墙体三面交接处,两者和具有凸出搭接部的平板型保温板相互配合用于内外墙体,就能在传热通道(墙面交接处)上筑起一道热坝,切断热桥,堵绝了热桥效应的产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为现有平板型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分别为本发明二维直角形保温板的轴向图和左视图;
图2c、图2d分别为本发明二维直角形保温板的轴向图和主视图;
图3a、图3b分别为本发明三维直角形保温板的轴向图和主视图;
图4a-图4d分别为本发明保温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的轴向图、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平板型保温板;2-二维直角形保温板;3-三维直角形保温板;4-面板;5-底板;6-第一搭接部;7-第二搭接部;8-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施例,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的范围。
如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本发明保温板为一体成型的二维直角形结构2和三维直角形结构3,均包括面板4和底板5,面板4与底板5的形状相同、厚度相等;二维直角形保温板2的面板4与底板5大小相等,且呈错位排列以在边处形成外凸的第一搭接部6;三维直角形保温板3的面板4小于底板5以在边处形成外凸的第 二搭接部7,第一搭接部6能与第二搭接部7相互配合。本发明的保温板可选用现有保温材料制成,如可选用聚苯乙烯材料浇铸而成。
以用于外墙体8为例,图4a-图4d为本发明保温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的轴向图、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二维直角形保温板用于两个墙面的交接处,三维直角形保温板用于三个墙面的交接处。第一搭接部6与第二搭接部7相互配合,外部的冷空气或雨水即使进入搭接部间的缝隙也不会进入保温板与墙体之间。由于保温板一体成型,在墙体的传热通道(墙面交接处)上筑起一道热坝,切断热桥,堵绝了热桥效应的产生。施工时,本发明保温板与现有具有突出搭接部的平板型保温板(如图1a所示)自由组合使用,保温板之间通过搭接部的配合,实现了无缝拼接,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不难理解,当保温板用于靠近地面的一侧时,墙体与地面的交接处不设有凸出的搭接部,如图1b所示平板、图2c-图2d所示的二维板以及图4a-图4c所示的保温板配合状态示意图。
同现有平板型保温板相比,本发明的保温板克服了墙面交接处的热桥效应,保证了墙体的美观和安全,既可用于外部墙体也可用于内部墙体。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克服墙体热桥效应的保温板,包括面板和底板,面板与底板的形状相同、厚度相等,所述保温板为面板与底板一体成型的二维直角形或三维直角形结构;二维直角形保温板的面板与底板大小相等,且呈错位排列以在边处形成外凸的第一搭接部;三维直角形保温板的面板小于底板以在边处形成外凸的第二搭接部,第一搭接部能与第二搭接部相互配合。两者和具有凸出搭接边的平板型保温板相互配合用于内外墙体,就能在传热通道上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