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板材的抗弯结构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木)制品,特别涉及一种竹(木)板材的结构。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居装饰中人们常用竹板材或木板材来铺设居室的地板及墙壁,通常使用的竹板材或木板材是采用拼接的生产方式将竹片材或木片材制成宽度与厚度符合地板或墙壁要求的建筑板材(以下将竹板材及木板材合称为竹(木)板材),在市面上可见到的竹板材主要是一体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竹板材由三层竹片材粘合而成,其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上层1及下层2为顺竹纤维排列拼合的整片竹片材,上层1与下层2之间设置由多块横向排列的竹块拼合成的中间层或者亦为顺竹纤维排列的中间层3;这种结构形式的竹板材用竹量较多,生产成本较高,而且上层1及下层2中较长的顺竹纤维亦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因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导致竹板材产生弯曲变形,形状如图2及图3所示;为了克服这种竹板材存在的抗弯性较差的缺点,专利号为99227887.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新结构复合竹地板”,这种竹地板主要是在上述竹板材的中间层作出改进,将横向排列的竹块与顺竹纤维排列的竹块粘合构成中间层;利用中间层间隔设置的顺向排列的竹块段提高竹板材的抗弯强度,这种结构的竹地板仍存在成本高的缺点,而且顺向排列的竹块段亦只能实现局部抗弯,而对于整块板材的抗弯性能改善不大;为了降低成本,人们又开发出一种复合式竹板材,这种结构的竹板材由竹片材层4与非竹板层5粘合构成,非竹板层5一般采用较廉价地纤维板,形状如图4所示,这种结构的竹板材生产成本较低,但板材易弯曲的问题还是存在。木板材一般是由单层或多层木片材构成,由于没有专门的抗弯结构,同样存在使用过程中易弯曲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抗弯性能好的竹(木)板材抗弯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竹(木)板材抗弯结构包括竹片材层或木片材层,一条或多条加强筋与竹片材层或木片材层相连接。
本竹(木)板材抗弯结构亦可包括有竹片材层与非竹板层构成的复合板结构,竹片材层与非竹板层粘合连接,在非竹板层内设置有与竹片材层连接的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沿竹板材层顺纤维纵向设置,长度与竹片材层相同。
所述加强筋为竹片条,竹片条与竹片材层的粘合面为竹的径向表面,该径向表面为竹片条不易弯曲一侧的表面。
所述加强筋为竹片条,竹片条伸入竹片材层内与构成竹片材层的其它竹板块粘合连接,竹片条与竹片材层的粘合面为竹的周向表面,该周向表面为竹片条容易弯曲一侧的表面。
所述竹片条截面形状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长边与竹片材层相垂直。
所述竹片条长方形截面的长宽比为1.1~5。
本竹(木)板材抗弯结构亦可包括有木片材层与非木板层,木片材层与非木板层粘合连接,在非竹板层内设置有与竹片材层连接的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为木片条,木片条与木片材层的粘合面为木的径向表面,该径向表面为木片条不易弯曲一侧的表面。
所述加强筋为木片条,木片条伸入木片材层内与构成木片材层的其它木板块粘合连接,木片条与木片材层的粘合面为木的周向表面,该周向表面为木片条容易弯曲一侧的表面。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是:本竹(木)板材抗弯结构设置的加强筋与竹(木)片材层贴合连接,加强筋的刚度限制了竹片材层向下或向上的弯曲,因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竹(木)板材的抗弯性能;由于竹(木)材料具有特殊的纤维分布特点,导致其具有方向性,用竹或木制成的竹片条或木片条向一个方向的可弯曲性较好,但向垂直的另一个方向就较难弯曲,亦即抗弯性能好,利用竹(木)片材抗弯性较好的一侧作为加强筋就能很好地提高竹(木)板材的抗弯性能。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由于本竹(木)板材抗弯结构设置了加强筋结构,而加强筋可对本抗弯竹板材起加固作用,较好地提高了竹(木)板材的抗弯强度,从而提高了竹板材的负荷能力,所以本抗弯结构比较合理,克服了一般竹(木)板材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弯曲严重的缺点;(2)本竹(木)板材抗弯结构可与竹(木)片材层和非竹板层粘合构成的复合式竹(木)板材相结合应用,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的生产与应用;(3)本竹(木)板材抗弯结构制造生产容易,作用效果明显,非常适合竹(木)板材制造业使用,经济效益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体式竹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体式竹板材向上弯曲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体式竹板材向下弯曲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复合式竹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利用本发明制成的竹板材的形状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竹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竹板材中竹片条在竹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竹板材中竹片条的形状示意图。
图9是利用本发明制成的竹板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5及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由图5可见,带有本抗弯结构的竹板材的外观形状与一般的楔口竹板材相同,两侧加工有楔块6和楔槽7;其截面结构如图6所示,由竹片材层4、非竹板层5、加强筋8构成,竹片材层4由竹片块9通过胶粘接而成,非竹板层5由纤维板构成,竹片材层4与纤维板用胶粘合连接,在纤维板内设置有与竹片材层4连接的加强筋8,加强筋8为两根竹片条,竹片条取自竹的一部分,其位置如图7所示,形状如图8所示,竹片条与竹片材层4的粘合面为竹的径向表面10,该径向表面10为竹片条不易弯曲一侧的表面,径向表面10的位置如图7及图8所示,竹片条截面形状为长宽比为1.5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边与竹片材层相垂直,竹片条沿竹板材层顺纤维纵向设置,长度与竹片材层相同。
实施例2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由图9可见,带有本抗弯结构的竹板材由竹片材层4、非竹板层5、加强筋8构成,竹板材两侧加工有楔块6和楔槽7,竹片材层4由竹片块9通过胶粘接而成,非竹板层5用纤维板构成,竹片材层4与非竹板层5用胶粘合连接,在纤维板内设置有与竹片材层4连接的加强筋8,加强筋8为两根竹片条,竹片条取自竹的一部分,其位置如图7所示,形状如图8所示,竹片条伸入竹板材层4内与构成竹板材层4的其它竹板块9粘合连接,竹片条在竹中的位置如图7所示,竹片条与竹片材层4的粘合面为竹的周向表面11,该周向表面11为竹片条容易弯曲一侧的表面;周向表面11的位置如图7及图9所示,竹片条截面形状为长宽比为3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边与竹片材层4相垂直,竹片条沿竹板材层4顺纤维纵向设置,长度与竹片材层4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