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85996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12358.6

申请日:

2012.10.25

公开号:

CN102885005A

公开日:

2013.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7/02申请公布日:201301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7/02申请日:20121025|||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7/02

主分类号:

A01K67/02

申请人:

淮安正昌饲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颜培永; 朱秋凤; 胡佩红; 薛密; 王桂芹; 袁昌学

地址: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飞耀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代理人:

谢观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收集亲鸽产的蛋,经过消毒处理、孵化操作,孵化出雏鸽后,进行拼雏,将雏鸽交由哺育期的亲鸽代哺哺育仔鸽。本发明应用鸽蛋人工孵化技术,克服鸽蛋由亲鸽自然孵化情况下亲鸽产蛋周期长,易发生弃抱、蛋的污染、破损、受冻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亲鸽繁殖乳鸽量,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待孵鸽蛋选取、消毒、码盘:收集产下24小时之内、无裂痕、无污染、18‑24g重的鸽蛋;将待孵鸽蛋放入消毒室或密闭容器中,按每立方米7g高锰酸钾和14ml福尔马林,将两者混合产生气体,密闭消毒20min后将蛋取出;将待孵鸽蛋大头朝上放置在孵化蛋盘中,然后放入孵化机中;
(2)鸽蛋孵化:孵化机内前15天温度为38~38.3℃,相对湿度为55%左右,孵化机风门打开1/2,每隔2小时翻蛋 1次,其中鸽蛋孵化至第5天时进行照蛋,剔除无精蛋和死精蛋;
(3)落盘、出雏:鸽蛋孵化至第16天进行落盘,将鸽蛋从孵化机的孵化蛋盘中移到出雏机的出雏盘中,出雏机内的温度为37.1~37.3℃,相对湿度为65%左右,出雏机风门打开2/3,不翻蛋;鸽蛋孵化至第17天,雏鸽便将陆续出壳,雏鸽出好后及时送回鸽群进行拼雏;
(4)拼雏:将人工孵出的雏鸽并入与其日龄相近的自然孵出的雏鸽窝中,每窝雏鸽3‑4只。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鸽蛋人工孵化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出雏时每3小时移送一次。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鸽蛋人工孵化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可将自然窝中原有雏鸽临时移走,待新拼进雏鸽鸽乳吃好后,再将原有雏鸽移回。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鸽蛋人工孵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孵鸽蛋的收集为同一群鸽同一时间段内总产蛋量的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鸽蛋人工孵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孵化机和出雏机为孵鸡用的孵化机和出雏机。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孵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肉鸽生产中,仔鸽的繁育多是靠鸽蛋的自然孵化,即由亲鸽自身进行鸽蛋的孵化。因亲鸽每繁育一窝仔鸽都要经过较长的抱孵期和仔鸽哺育期,亲鸽繁殖率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在自然孵化状况下常发生亲鸽弃抱、蛋的污染、破损、受冻等情况,蛋的孵化率偏低。因此,采用传统的自然孵化的仔鸽繁育方式,亲鸽繁殖仔鸽在数量上很难有大的突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鸽的需求有了较大的增加,探讨出提高亲鸽繁殖率的途径,增加肉鸽产量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方法,克服鸽蛋由亲鸽自然孵化情况下亲鸽产蛋周期长,易发生弃抱、蛋的污染、破损、受冻等问题,提高亲鸽繁殖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包括下列步骤:
(1)待孵鸽蛋选取、消毒、码盘:收集产下24小时之内、无裂痕、无污染、18‑24g重的鸽蛋;将待孵鸽蛋放入消毒室或密闭容器中,按每立方米7g高锰酸钾和14ml福尔马林,将两者混合产生气体,密闭消毒20min后将蛋取出;将待孵鸽蛋大头朝上放置在孵化蛋盘中,然后放入孵化机中;
(2)鸽蛋孵化:孵化机内前15天温度为38~38.3℃,相对湿度为55%左右,孵化机风门打开1/2,每隔2小时翻蛋 1次;鸽蛋孵化至第5天时进行照蛋,剔除无精蛋和死精蛋;
(3)落盘、出雏:鸽蛋孵化至第16天进行落盘,将鸽蛋从孵化机的孵化蛋盘中移到出雏机的出雏盘中,出雏机内的温度为37.1~37.3℃,相对湿度为65%左右,出雏机风门打开2/3,不翻蛋;鸽蛋孵化至第17天,雏鸽便将陆续出壳,雏鸽出好后及时送回鸽群进行拼雏;
(4)拼雏:将人工孵出的雏鸽并入与其日龄相近的自然孵出的雏鸽窝中,每窝雏鸽3只。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步骤(3)中出雏时每3小时移送一次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步骤(4)中可将自然窝中原有雏鸽临时移走,待新拼进雏鸽鸽乳吃好后,再将原有雏鸽移回。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的待孵鸽蛋的收集为同一群鸽同一时间段内总产蛋量的1/ 3。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的孵化机和出雏机为孵鸡用的孵化机和出雏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鸽蛋人工孵化技术进行仔鸽繁育具有以下四方面益处:(1)鸽蛋不需要亲鸽自身孵化,缩短亲鸽产蛋周期,亲鸽可多产蛋;(2)避免发生亲鸽弃抱、蛋的污染、破损、受冻等情况的发生,提高蛋的孵化率进而提高仔鸽产量;(3)可用于种鸽的品种更新:将优良品种的种鸽或种鸽的优良个体所产蛋进行人工孵化,孵出的仔鸽由其它鸽代哺,可获得更多的优良鸽用于品种的更新或替代;(4)本发明用孵化机孵化易于控制好孵化所需环境,易于操作,尤其在大规模肉鸽养殖情况下效益更为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实施例:按以下步骤实施鸽蛋人工孵化操作:
(1)待孵鸽蛋选取、消毒、码盘:收集同一时间段同一群鸽(种鸽群:6000对在产美国白羽王种鸽)产下24小时之内、无裂痕、无污染、18‑24g重的150只鸽蛋(占总产蛋量的1/ 3);将收集的待孵鸽蛋放入1立方米的密闭小室中,用7g高锰酸钾和14ml福尔马林消毒,方法为把福尔马林倒入已放好高锰酸钾的瓷盘中,使其产生气体,密闭消毒20min后将蛋取出;选用孵草鸡用蛋盘码盘,码盘时将待孵鸽蛋大头朝上轻轻放置,盘码好后放入孵化机入孵。
(2)鸽蛋孵化:孵化机内前15天温度为38~38.3℃,相对湿度为55%左右,孵化机风门打开1/2,每隔2小时翻蛋 1次,其中鸽蛋孵化至第5天时进行照蛋,剔除无精蛋和死精蛋;
(3)落盘、出雏:鸽蛋孵化至第16天进行落盘,将鸽蛋从孵化机的孵化蛋盘中移到出雏机的出雏盘中,出雏机内的温度为37.1~37.3℃,相对湿度为65%左右,出雏机风门打开2/3,不翻蛋;鸽蛋孵化至第17天,雏鸽便将陆续出壳,雏鸽出好后及时送回鸽群进行拼雏,出雏时每3小时移送一次,本例共孵出雏鸽117只。
(4)拼雏:将人工孵出的雏鸽并入与其日龄相近的自然孵出的雏鸽窝中,按每窝3只雏鸽进行拼雏,拼雏时将窝中原有雏鸽临时移走,待新拼进雏鸽鸽乳吃好后,再将原有雏鸽移回。
孵化设备:所述的孵化机和出雏机为孵鸡用的孵化机和出雏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十一所产EIFMD‑(S)19712型孵化机、 EICMD‑(S)9856型出雏机。
为验证本发明在肉鸽生产中的效果,发明人在某鸽场进行了鸽蛋人工孵化效果试验:
1、试验鸽群:选择鸽龄相近,产蛋量、受精率、雏鸽出壳数、乳鸽出栏数、耗料量等生产指标经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的20群美国白羽王种鸽,每群600对,随机分成2组,每组6000对种鸽。
2、试验时间:6个月。
3、试验方法:Ⅰ组采用人工孵化同自然孵化相结合的繁育方式,用于人工孵化的蛋量占总产蛋量的1/3左右,其中鸽蛋用于人工孵化的种鸽组成为Ⅰ‑1组,鸽蛋用于自然孵化的种鸽组成为Ⅰ‑2组。Ⅱ组采用纯自然孵化的繁育方式。两组饲养管理方法基本一致。试验开始后,逐月对每群鸽的产蛋数、破损蛋数、受精蛋数、乳鸽出壳数、出栏数、耗料量及发生的相关费用等进行统计,并从Ⅰ、Ⅱ组中随机抽取一群,详细记录亲鸽产蛋间隔时间、乳鸽出栏重。试验结束,对全部数据进行整理,根据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
4、实验结果:
4.1人工孵化对亲鸽产蛋周期的影响
亲鸽相邻两期产蛋间隔时间Ⅰ‑1组为11.1±2.4天,Ⅰ‑2组为39.8±6.2天,Ⅰ组平均为32.1±5.6天,Ⅱ为39.2±6.6天。Ⅰ‑1组比Ⅰ‑2组、Ⅱ组分别少28.7天和28.1天,Ⅰ组比Ⅱ组少7天。
4.2人工孵化对鸽蛋孵化率的影响(见表1)
        表1  各组鸽蛋孵化率比较表             %

Ⅰ‑1组、Ⅰ组同Ⅱ组比较,破损率、受精率、孵化率差异极显著(P<0.01),而Ⅰ‑2组同Ⅱ组作相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4.3人工孵化对鸽群产蛋总量、乳鸽出壳数、出栏数的影响(见表2)
 表2  各组鸽群产蛋量、出壳数、出栏数比较表

4.4人工孵化对乳鸽成活率、耗料量、乳鸽出栏量的影响(见表3)
 表3  各组鸽群乳鸽成活率、耗料量、乳鸽出栏量比较表
组别乳鸽成活率(%)只出栏乳鸽耗料量(g)(含亲鸽基础日粮)22日龄出栏乳鸽重(g)95.23010±117501±3895.53460±126506±33比较‑0.3‑450‑5
Ⅰ组同Ⅱ组比较。乳鸽成活率、22日龄出栏乳鸽重差异不显著(P>0.05),只出栏乳鸽耗料量差异极显著(P<0.01)
5、效益分析
如果按试验鸽场全部2.4万对在产种鸽都采用鸽蛋人工孵化同自然孵化相结合的仔鸽繁育方式,年效益情况如下:
增加产量:2.4×0.347×12=9.99(万只)
增加产值:9.99×10=99.9(万元)(每只乳鸽按10元计算)(试验当年市场价)
增加成本:38.8万元(其中包含折旧费用2.5万,工资1.8万元,电费4.5万元,增加的乳鸽成本30万元)(按试验当年价格水平折算)
净利润:99.9‑38.8=61.1(万元)
从上可以看出,鸽蛋人工孵化后可缩短亲鸽产蛋周期,提高蛋的孵化率,极大地提高亲鸽繁殖乳鸽量,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为种鸽的品种更新提供了好的途径。

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850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23 CN 102885005 A *CN102885005A* (21)申请号 201210412358.6 (22)申请日 2012.10.25 A01K 67/02(2006.01) (71)申请人 淮安正昌饲料有限公司 地址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飞耀 路 5 号 (72)发明人 颜培永 朱秋凤 胡佩红 薛密 王桂芹 袁昌学 (74)专利代理机构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代理人 谢观素 (54) 发明名称 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

2、术, 收集 亲鸽产的蛋, 经过消毒处理、 孵化操作, 孵化出雏 鸽后, 进行拼雏, 将雏鸽交由哺育期的亲鸽代哺哺 育仔鸽。 本发明应用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克服鸽蛋 由亲鸽自然孵化情况下亲鸽产蛋周期长, 易发生 弃抱、 蛋的污染、 破损、 受冻等问题, 极大地提高亲 鸽繁殖乳鸽量, 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下列步骤 : (1) 待孵鸽蛋选取、 消毒、 码盘 : 收集产下 24 小时。

3、之内、 无裂痕、 无污染、 18-24g 重的鸽 蛋 ; 将待孵鸽蛋放入消毒室或密闭容器中, 按每立方米 7g 高锰酸钾和 14ml 福尔马林, 将两 者混合产生气体, 密闭消毒 20min 后将蛋取出 ; 将待孵鸽蛋大头朝上放置在孵化蛋盘中, 然 后放入孵化机中 ; (2) 鸽蛋孵化 : 孵化机内前 15 天温度为 3838.3, 相对湿度为 55% 左右, 孵化机风门 打开 1/2, 每隔 2 小时翻蛋 1 次, 其中鸽蛋孵化至第 5 天时进行照蛋, 剔除无精蛋和死精蛋 ; (3) 落盘、 出雏 : 鸽蛋孵化至第 16 天进行落盘, 将鸽蛋从孵化机的孵化蛋盘中移到出 雏机的出雏盘中, 出雏。

4、机内的温度为 37.137.3, 相对湿度为 65% 左右, 出雏机风门打开 2/3, 不翻蛋 ; 鸽蛋孵化至第 17 天, 雏鸽便将陆续出壳, 雏鸽出好后及时送回鸽群进行拼雏 ; (4) 拼雏 : 将人工孵出的雏鸽并入与其日龄相近的自然孵出的雏鸽窝中, 每窝雏鸽 3-4 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3) 中出雏时每3小时 移送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4) 中可将自然窝中原 有雏鸽临时移走, 待新拼进雏鸽鸽乳吃好后, 再将原有雏鸽移回。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鸽蛋人工孵化技。

5、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待孵鸽蛋 的收集为同一群鸽同一时间段内总产蛋量的 1/ 3。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孵化机和 出雏机为孵鸡用的孵化机和出雏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85005 A 2 1/3 页 3 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孵化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在当前的肉鸽生产中, 仔鸽的繁育多是靠鸽蛋的自然孵化, 即由亲鸽自身进行鸽 蛋的孵化。因亲鸽每繁育一窝仔鸽都要经过较长的抱孵期和仔鸽哺育期, 亲鸽繁殖率的提 高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而且在自然孵。

6、化状况下常发生亲鸽弃抱、 蛋的污染、 破损、 受冻等情 况, 蛋的孵化率偏低。因此, 采用传统的自然孵化的仔鸽繁育方式, 亲鸽繁殖仔鸽在数量上 很难有大的突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肉鸽的需求有了较大的增加, 探讨出提高亲 鸽繁殖率的途径, 增加肉鸽产量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方法, 克服鸽蛋由亲鸽自然孵化情况下亲 鸽产蛋周期长, 易发生弃抱、 蛋的污染、 破损、 受冻等问题, 提高亲鸽繁殖率。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鸽蛋人工孵化技术, 包括下列步骤 : (1) 待孵鸽蛋选取、 消毒、 码盘 : 收集产下 24 小时之内、 无裂。

7、痕、 无污染、 18-24g 重的鸽 蛋 ; 将待孵鸽蛋放入消毒室或密闭容器中, 按每立方米 7g 高锰酸钾和 14ml 福尔马林, 将两 者混合产生气体, 密闭消毒 20min 后将蛋取出 ; 将待孵鸽蛋大头朝上放置在孵化蛋盘中, 然 后放入孵化机中 ; (2) 鸽蛋孵化 : 孵化机内前 15 天温度为 3838.3, 相对湿度为 55% 左右, 孵化机风门 打开 1/2, 每隔 2 小时翻蛋 1 次 ; 鸽蛋孵化至第 5 天时进行照蛋, 剔除无精蛋和死精蛋 ; (3) 落盘、 出雏 : 鸽蛋孵化至第 16 天进行落盘, 将鸽蛋从孵化机的孵化蛋盘中移到出 雏机的出雏盘中, 出雏机内的温度为 。

8、37.137.3, 相对湿度为 65% 左右, 出雏机风门打开 2/3, 不翻蛋 ; 鸽蛋孵化至第 17 天, 雏鸽便将陆续出壳, 雏鸽出好后及时送回鸽群进行拼雏 ; (4) 拼雏 : 将人工孵出的雏鸽并入与其日龄相近的自然孵出的雏鸽窝中, 每窝雏鸽 3 只。 0005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步骤 (3) 中出雏时每 3 小时移送一次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步骤 (4) 中可将自然窝中原有雏鸽临时移走, 待新拼进雏 鸽鸽乳吃好后, 再将原有雏鸽移回。 0006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所述的待孵鸽蛋的收集为同一群鸽同一时间段内总 产蛋量的 1/ 3。 0007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

9、方案是, 所述的孵化机和出雏机为孵鸡用的孵化机和出雏 机。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利用鸽蛋人工孵化技术进行仔鸽繁育具有以下四方面益处 :(1) 鸽蛋不需要亲 说 明 书 CN 102885005 A 3 2/3 页 4 鸽自身孵化, 缩短亲鸽产蛋周期, 亲鸽可多产蛋 ;(2) 避免发生亲鸽弃抱、 蛋的污染、 破损、 受冻等情况的发生, 提高蛋的孵化率进而提高仔鸽产量 ;(3) 可用于种鸽的品种更新 : 将 优良品种的种鸽或种鸽的优良个体所产蛋进行人工孵化, 孵出的仔鸽由其它鸽代哺, 可获 得更多的优良鸽用于品种的更新或替代 ;(4) 本发明用孵化机孵化易于控制好孵化所需环 境,。

10、 易于操作, 尤其在大规模肉鸽养殖情况下效益更为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0010 实施例 : 按以下步骤实施鸽蛋人工孵化操作 : (1) 待孵鸽蛋选取、 消毒、 码盘 : 收集同一时间段同一群鸽 (种鸽群 : 6000 对在产美国白 羽王种鸽) 产下24小时之内、 无裂痕、 无污染、 18-24g重的150只鸽蛋 (占总产蛋量的1/ 3) ; 将收集的待孵鸽蛋放入 1 立方米的密闭小室中, 用 7g 高锰酸钾和 14ml 福尔马林消毒, 方法 为把福尔马林倒入已放好高锰酸钾的瓷盘中, 使其产生气体, 密闭消毒 20。

11、min 后将蛋取出 ; 选用孵草鸡用蛋盘码盘, 码盘时将待孵鸽蛋大头朝上轻轻放置, 盘码好后放入孵化机入孵。 0011 (2) 鸽蛋孵化 : 孵化机内前 15 天温度为 3838.3, 相对湿度为 55% 左右, 孵化机 风门打开 1/2, 每隔 2 小时翻蛋 1 次, 其中鸽蛋孵化至第 5 天时进行照蛋, 剔除无精蛋和死 精蛋 ; (3) 落盘、 出雏 : 鸽蛋孵化至第 16 天进行落盘, 将鸽蛋从孵化机的孵化蛋盘中移到出 雏机的出雏盘中, 出雏机内的温度为 37.137.3, 相对湿度为 65% 左右, 出雏机风门打开 2/3, 不翻蛋 ; 鸽蛋孵化至第 17 天, 雏鸽便将陆续出壳, 雏。

12、鸽出好后及时送回鸽群进行拼雏, 出雏时每 3 小时移送一次, 本例共孵出雏鸽 117 只。 0012 (4) 拼雏 : 将人工孵出的雏鸽并入与其日龄相近的自然孵出的雏鸽窝中, 按每窝 3 只雏鸽进行拼雏, 拼雏时将窝中原有雏鸽临时移走, 待新拼进雏鸽鸽乳吃好后, 再将原有雏 鸽移回。 0013 孵化设备 : 所述的孵化机和出雏机为孵鸡用的孵化机和出雏机, 信息产业部电子 第四十一所产 EIFMD-(S)19712 型孵化机、 EICMD-(S)9856 型出雏机。 0014 为验证本发明在肉鸽生产中的效果, 发明人在某鸽场进行了鸽蛋人工孵化效果试 验 : 1、 试验鸽群 : 选择鸽龄相近, 产。

13、蛋量、 受精率、 雏鸽出壳数、 乳鸽出栏数、 耗料量等生产 指标经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差异不显著 (P0.05) 的20群美国白羽王种鸽, 每群 600 对, 随机分成 2 组, 每组 6000 对种鸽。 0015 2、 试验时间 : 6 个月。 0016 3、 试验方法 : 组采用人工孵化同自然孵化相结合的繁育方式, 用于人工孵化的 蛋量占总产蛋量的 1/3 左右, 其中鸽蛋用于人工孵化的种鸽组成为 -1 组, 鸽蛋用于自然 孵化的种鸽组成为 -2 组。组采用纯自然孵化的繁育方式。两组饲养管理方法基本一 致。试验开始后, 逐月对每群鸽的产蛋数、 破损蛋数、 受精蛋数、 乳鸽出壳数、。

14、 出栏数、 耗料 量及发生的相关费用等进行统计, 并从、 组中随机抽取一群, 详细记录亲鸽产蛋间隔时 间、 乳鸽出栏重。试验结束, 对全部数据进行整理, 根据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 0017 4、 实验结果 : 说 明 书 CN 102885005 A 4 3/3 页 5 4.1 人工孵化对亲鸽产蛋周期的影响 亲鸽相邻两期产蛋间隔时间 -1 组为 11.12.4 天, -2 组为 39.86.2 天, 组平 均为 32.15.6 天, 为 39.26.6 天。 -1 组比 -2 组、 组分别少 28.7 天和 28.1 天, 组比组少 7 天。 0018 4.2 人工孵化对鸽蛋孵化率的影响 (见。

15、表 1) 表 1 各组鸽蛋孵化率比较表 % -1 组、 组同组比较, 破损率、 受精率、 孵化率差异极显著 (P 0.01) , 而 -2 组 同组作相应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05) 。 0019 4.3 人工孵化对鸽群产蛋总量、 乳鸽出壳数、 出栏数的影响 (见表 2) 表 2 各组鸽群产蛋量、 出壳数、 出栏数比较表 4.4 人工孵化对乳鸽成活率、 耗料量、 乳鸽出栏量的影响 (见表 3) 表 3 各组鸽群乳鸽成活率、 耗料量、 乳鸽出栏量比较表 组别 乳鸽成活率 (%)只出栏乳鸽耗料量 (g) (含亲鸽基础日粮)22 日龄出栏乳鸽重 (g) 95.2301011750138 95。

16、.5346012650633 比较 -0.3-450-5 组同组比较。乳鸽成活率、 22 日龄出栏乳鸽重差异不显著 (P 0.05) , 只出栏乳 鸽耗料量差异极显著 (P 0.01) 5、 效益分析 如果按试验鸽场全部 2.4 万对在产种鸽都采用鸽蛋人工孵化同自然孵化相结合的仔 鸽繁育方式, 年效益情况如下 : 增加产量 : 2.40.34712=9.99(万只) 增加产值 : 9.9910=99.9(万元) (每只乳鸽按 10 元计算) (试验当年市场价) 增加成本 : 38.8 万元 (其中包含折旧费用 2.5 万, 工资 1.8 万元, 电费 4.5 万元, 增加的 乳鸽成本 30 万元) (按试验当年价格水平折算) 净利润 : 99.9-38.8=61.1(万元) 从上可以看出, 鸽蛋人工孵化后可缩短亲鸽产蛋周期, 提高蛋的孵化率, 极大地提高亲 鸽繁殖乳鸽量, 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可为种鸽的品种更新提供了好的途径。 说 明 书 CN 102885005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