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85737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4013.X

申请日:

2004.08.31

公开号:

CN1588608A

公开日:

2005.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J9/24; C03B23/217

主分类号:

H01J9/24; C03B23/217

申请人: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震; 司丽明; 刘庆华; 朱思玉

地址:

455000河南省安阳中州路南段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郑立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和装置,属于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设备领域,主要包括检测开关和带有挡块的检测杆;当玻屏制造过程中压机工序出现模圈粘屏现象时,玻屏刚被模圈带起就能被检测到,并且通过压机控制系统,使压机自动停止运行。该方法彻底解决了因模圈粘屏而造成的移模圈机的设备损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检测装置检测模圈粘屏现象,当发生模圈粘屏时,该检测装置产生一个停机信号,使压机停止工作。

2.
  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检测装置安装在玻屏面板内表面的上方区域。

3.
  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生模圈粘屏现象时,所述检测装置与玻屏面板的内表面是直接接触的。

4.
  如权利要求书1到3之一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主要含有检测开关和带有挡块的检测杆。

5.
  如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模圈机提升模圈过程中,如发生模圈粘屏现象,玻屏接触到检测杆时,检测杆随玻屏一起运动,当安装于检测杆上的挡块进入或远离检测开关的检测范围内时,检测开关发出信号给压机控制系统,然后压机控制系统发出停机指令,设备自动停机。

6.
  一种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一个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模圈粘屏现象,当发生模圈粘屏时,该检测装置能够产生一个停机信号,使压机停止工作。

7.
  如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被安装在玻屏面板内表面的上方区域。

8.
  如权利要求书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发生模圈粘屏现象时,所述检测装置是与玻屏面板的内表面直接接触的。

9.
  如权利要求书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主要由检测开关、带有挡块的检测杆和导向套构成。

10.
  如权利要求书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开关安装于移模圈机内适当位置固定不动,检测杆大体上是垂直安装的并且可在导向套内自由滑动。

11.
  如权利要求书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移模圈机提升模圈过程中,如发生模圈粘屏现象,玻屏接触到检测杆时,检测杆随玻屏一起运动,当安装于检测杆上的挡块进入或远离检测开关的检测范围内时,检测开关发出信号给压机控制系统,然后压机控制系统发出停机指令,设备自动停机。

说明书

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 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广播和工业设备显示器的阴极射线管玻璃屏板(以下简称玻屏)的制造过程,尤其涉及到用于显像管玻屏生产流水线上的压机工序处的移模圈机部分。
背景技术
在显像管玻屏生产的流水线上,在压机工序处需要将具有一定温度、形状、重量的玻璃料滴压制成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玻壳,玻壳成型固化后被从压机取出。
在一般情况下,压机工作时需要有11个底模2和若干个模圈10,这11个底模2在水平方向上被均匀放置在压机工作台1上表面的以压机立柱为中心的某一分度圆上,每一个这样的位置被称为模位,所以一般成型压机共有11个模位,正常生产时,该11个模位围绕位于压机工作台1中心的中心立柱12旋转。
与模位相对应,一共有11个对应的工位,这些工位相对于大地是不动的,料滴滴入底模2的位置被称为1工位,然后按照逆时针顺序编号,得到如图1所示的压机工位示意图。在部分底模2上还放置有模圈。为实现连续作业,压机工作台1装载着模位上的底模2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围绕位于其中心的中心立柱12旋转,每次旋转两个工位。应该说明的是,模位是围绕压机中心立柱12旋转的,而工位相对于大地是不动的。
下面参考附图5和6以跟踪压机上的一个模位的转位情况来详细说明玻屏在压机工序处的成型过程:
●在1工位,从通道中流出的熔融玻璃料滴滴入底模2,其上放置着模圈,如图5(a)所示;
●压机工作台旋转两个工位到达3工位,在3工位,凸模下降进行压制玻璃料滴,料滴成型后凸模上升,为下一节拍压机工作台旋转作好准备,完成各个动作后,底模2上有压制成型的玻屏及模圈,如图5(b)所示;
●压机工作台继续旋转两个工位到达5工位,在5工位对成型的玻屏进行强制冷却,在该工位底模2上既有玻屏,又有模圈,如图5(b)所示;
●压机工作台继续旋转两个工位到达7工位,在7工位对成型的玻屏进行强制冷却,在该工位底模2上既有玻屏,又有模圈,如图5(b)所示;
●压机工作台继续旋转两个工位到达9工位,在9工位,对成型的玻屏进行强制冷却,在该工位底模2上既有玻屏,又有模圈,如图5(b)所示;
●压机工作台继续旋转两个工位到达11工位,在11工位,模圈被移模圈机提升装置提起,模圈与底模2和玻屏分离,移模圈机准备将模圈移至10工位,此时底模2上仅载有初步固化了的玻屏,底模2上没有模圈,如图5(c)所示;
●压机工作台继续旋转两个工位到达2工位,在2工位对成型的玻屏进行冷却,在该工位底模2上仅有玻屏,没有模圈,如图5(c)所示;
●压机工作台继续旋转两个工位到达4工位,在4工位对成型的玻屏进行冷却,在该工位底模2上仅有玻屏,没有模圈,如图5(c)所示;
●压机工作台继续旋转两个工位到达6工位,在6工位对成型的玻屏进行冷却,在该工位底模2上仅有玻屏,没有模圈,如图5(c)所示;
●压机工作台继续旋转两个工位到达8工位,在8工位,玻屏由取出装置取出,玻屏取出后底模2上既没有玻屏,又没有模圈,如图5(d)所示;
●压机工作台继续旋转两个工位到达10工位;在10工位,上一个节拍在11工位与底模2分开的模圈被移模圈机移至10工位上方,放在从8工位转位过来的底模2上,移模圈机完成放置模圈动作后,底模2上仅载有模圈,如图5(e)所示;
●压机工作台旋转两个工位到达1工位,在1工位,熔融玻璃料滴滴入载有模圈的底模2内,如图5(a)所示,进行下一个循环。
图6显示了3工位处压制装置的示意图,凸模18安装在十字头20上,它们由安装于横梁21上的压制油缸22驱动进行上下运动,导轨19起导向作用,图6(a)显示的是压制玻璃料滴17前压制装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玻璃滴料被放入到在底模2和模圈10所构成的容器中,这个容器在朝着凸模18的方向具有与凸模18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的开口。图6(b)显示的是凸模18下降进行玻璃料滴17压制时的状态,此时玻璃滴料17由于凸模18的冲击而产生流动,填充了在凸模18和底模2和模圈10之间的空隙,形成所需要的玻壳形状。图6(c)显示的是压制完成后凸模18上升的状态,此时在一般情况下玻璃滴料17已经形成了所需要的玻壳11形状,保留在底模2和模圈10所构成的容器中。凸模18、底模2与模圈10的位置关系也可参见图6。
由上可知,模圈10是保证玻屏11成型和压机连续作业所必需设置的,正常生产时,位于1、3、5、7、9工位处的模位的底模2上均放置有模圈10;为了实现上述玻屏11的连续生产,在11工位和10工位设置有移模圈机,移模圈机在11工位处将模圈10提起,使模圈10与底模2和玻屏11分离,然后将模圈10移至10工位的底模2上。
模圈10设计有拔模斜度以便于脱模,一般情况下,在11工位移模圈机提起模圈10时,玻屏11应停留在底模2中,但由于玻璃的热粘性,仍会出现如图2所示的移模圈机在提起模圈10的过程中,玻屏11粘在模圈上一同被提起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模圈粘屏。
压机运行中发生模圈粘屏后,移模圈机仍继续按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横移,横移到10工位上方后再进行下降;如果在移模圈机横移和下降过程中,玻屏11和模圈脱离后坠落下来,玻屏11或玻屏11破碎后的碎玻璃将散落在底模2和工作台上,这将阻碍模圈的放置,使得模圈被架起而不能正确放置于10工位底模2上,从而导致移模圈机导向轴5和模圈提耳3的安装板4的变形和严重损坏,如图3所示。因此发生这种现象后压机被迫停机,进行维修,往往几个小时才能恢复生产,生产损失很大。
当发生模圈粘屏现象玻屏11被带起时,常规的处理方式是应在第一时间按紧急停机按钮,停止压机。但由于模圈粘屏的发生有其偶然性并且从发生到设备损坏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短短的2-3秒,操作人员根本反应不及。所以一旦发生此现象,一般将出现上述设备损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就是,为了解决玻壳制造过程中压机工序出现的模圈粘屏,而研究出一种玻屏刚被模圈带起时就能检测到模圈粘屏,并且通过压机控制系统,使压机自动停止运行,从而避免设备受到损坏的方法和装置。
为达到这一发明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地内容是一种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通过一个检测装置检测模圈粘屏现象,当发生模圈粘屏时,该检测装置产生一个停机信号,使压机停止工作。一般情况下,将该检测装置安装在玻屏面板内表面的上方区域。当发生模圈粘屏现象时,所述检测装置与玻屏面板的内表面是直接接触的。该检测装置主要含有检测开关和带有挡块的检测杆。在移模圈机提升模圈过程中,如发生模圈粘屏现象,玻屏接触到检测杆时,检测杆随玻屏一起运动,当安装于检测杆上的挡块进入或远离检测开关的检测范围内时,检测开关发出信号给压机控制系统,然后压机控制系统发出停机指令,设备自动停机。
相对应于本发明的此方法,本发明还包含一种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装置,主要含有一个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模圈粘屏现象,当发生模圈粘屏时,该检测装置能够产生一个停机信号,使压机停止工作。该检测装置被安装在玻屏面板内表面的上方区域。当发生模圈粘屏现象时,所述检测装置是与玻屏面板的内表面直接接触的。该检测装置主要由检测开关、带有挡块的检测杆和导向套构成。检测开关安装于移模圈机支架上的,检测杆大体上是垂直安装的并且可在导向套内自由滑动。在移模圈机提升模圈过程中,如发生模圈粘屏现象,玻屏接触到检测杆时,检测杆随玻屏一起运动,当安装于检测杆上的挡块进入或远离检测开关的检测范围内时,检测开关发出信号给压机控制系统,然后压机控制系统发出停机指令,设备自动停机。从而避免了设备的损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压机工位示意图;
图2为模圈粘屏示意图;
图3为在10工位,由于模圈粘屏引起的玻屏坠落造成的设备损坏示意图;
图4为一种模圈粘屏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5为底模、模圈和玻屏在不同工位处的相互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3工位处压制装置压制玻璃料滴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模圈粘屏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8又介绍了一种模圈粘屏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说明书附图中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的部分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下面参考附图4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图4所示的实施例是在生产线上使用的一种模圈粘屏的检测装置,主要由安装于移模圈机内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的某一固定位置不动的近接开关16和玻屏面板的内表面上方大体上垂直安装的可在导向套14内自由滑动的带有挡块15的检测杆13组成。导向套通过导向套支架24固定于移模圈机内的适当位置,大体上垂直安装。当发生模圈粘屏现象时,检测杆13与玻屏接触点的位置的范围是玻屏面板的内表面区域。检测杆13靠自重下降到最下位置。检测杆13顶部圆盘为挡块15,用于感应开关。
图4的实施例中导向套支架24是固定在气缸7导向轴套23上的,导向轴套23是和气缸7外壳固定在一起。从图3中可看出导向轴套23和气缸7外壳的连接关系,气缸7固定于气缸安装底板25上;在移模圈机提升模圈时,气缸导向轴套23、导向套支架24和气缸7外壳是固定不动的,实际上对于不同的移模圈机提升装置,固定导向套支架24时,可有多种固定方法,遵循的原则应不影响移模圈机提升装置的上下动作。
这里同时指出,在图4的实施例中,在不影响移模圈机提升装置上下动作的前提下,导向套支架24也可固定于其他位置,例如导向轴套23也可固定于气缸安装底板25上或气缸7的外壳上等。
工作台1上放置有十一个底模2,当载有模圈10和玻屏11的底模2转位到11工位时,在该工位等待的移模圈机提升装置由气缸7驱动上升,模圈提耳3将模圈提起;如在提升模圈10时,发生模圈粘屏,则玻屏11将随模圈10一起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检测杆13被顶起,当检测杆13上端的挡块15进入检测开关16的感应范围内时,检测开关16向压机控制系统发出一个信号,接着压机控制系统发出停机指令,设备自动停机,避免了设备损坏。
在图4的实施例中为避免检测杆13在移模圈机横移时与底模2中的玻屏干涉,检测杆13安装位置应使检测杆13最低点高于底模2中玻屏的高度。在图4的实施例中为使检测装置能够正常工作,检测杆13的重量以检测杆13能在导向套内靠自重自如落下为宜,不能太重。如果太重的话,检测杆13易将玻屏捅下去,而不上升去感应开关。致使该检测装置不起作用。在图4的实施例中挡块15位于检测杆13最上端,为检测杆13的一部分,同时也起检测杆13最下位置的限位作用。
图8显示了另一种模圈粘屏的检测装置。当模圈提耳3将模圈10提起时,如发生模圈粘屏,则玻屏11将随模圈10一起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当玻屏11接触到检测杆13后,检测杆13将围绕销轴29转动,这时安装于检测杆13另一端端部的挡块15将逐渐远离近接开关16,一旦挡块15超出近接开关16的感应范围,压机控制系统便感知发生了模圈粘屏现象,于是马上发出停机指令,设备自动停机,避免了设备损坏。
图8是另外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杆13形状和检测装置的安装形式不同于图4。在图8中,检测杆13为弯曲的折杆形状,可围绕销轴29转动,在检测杆13的端部连接有挡块15,用于感应开关;销轴29安装于支架27上,支架27固定在气缸安装底板25上;在本实施例中,正常情况下挡块15的位置位于近接开关16的感应范围内,当发生模圈粘屏时,检测杆13围绕销轴29转动,一旦挡块15远离近接开关16的感应范围,压机控制系统便发出停机指令,设备自动停机。在本实施例中,弹簧28的一端连接在检测杆13上的适当位置,另一端固定在支架27上,其作用是保证检测杆13的复位。
上述模圈粘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就是为了防止模圈粘屏时出现的设备损坏而研究开发的。
虽然,本发明以参照图4和图8的实施例而详细讨论,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并不受检测杆13具体位置和结构形式、挡块15位置和形状、导向套具体安装形式以及开关形式的限定。例如将图4实施例中的近接开关16换为限位开关26即可成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以在本发明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存在着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只要是体现本发明的精神的但是没有被在此描述的许多变化和修改应该落入到随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标记列表
1压机工作台
2底模2
3模圈提耳
4安装板
5导向轴
6弹簧
7气缸
8移模圈机回转臂
9模圈压板
10模圈
11玻屏
12中心立柱
13检测杆
14导向套
15挡块
16近接开关
17玻璃料滴
18凸模
19导轨
20十字头
21横梁
22压制油缸
23提升导向轴套
24导向套支架
25气缸安装底板
26限位开关
27支架
28弹簧
29销轴

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和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过程中避免模圈粘屏的方法和装置,属于阴极射线管玻屏制造设备领域,主要包括检测开关和带有挡块的检测杆;当玻屏制造过程中压机工序出现模圈粘屏现象时,玻屏刚被模圈带起就能被检测到,并且通过压机控制系统,使压机自动停止运行。该方法彻底解决了因模圈粘屏而造成的移模圈机的设备损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