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吸尘器.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85320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3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90300.0

申请日:

2012.12.31

公开号:

CN103027636A

公开日:

2013.04.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47L 5/22申请公布日:201304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L 5/22申请日:20121231|||公开

IPC分类号:

A47L5/22; A47L9/00; A47L9/22

主分类号:

A47L5/22

申请人: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鸣; 李中旭

地址: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凹背社区大富工业苑汇清科技园厂房D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智能吸尘器,包括有基座、面盖及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风机、风机容纳腔以及垃圾收集腔,所述风机容纳腔与所述垃圾收集腔之间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风机包括叶轮、马达以及叶轮和马达之间的马达支架,所述马达支架上有流通孔或流通槽。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减少了风机的整体高度,从而可以在风机上安装大功率马达,提供了清洁效率,同时,马达支架上有流通孔或流通槽,可使垃圾容纳腔内的气流经过流通孔或流通槽对马达进行冷却,从而可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智能吸尘器,包括有基座、面盖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风机、风机容纳腔以及垃圾收集腔,所述风机容纳腔与所述垃圾收集腔之间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风机包括叶轮、马达以及叶轮和马达之间的马达支架,所述马达支架上有流通孔或流通槽。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竖直安装在风机容纳腔内,所述垃圾收集腔全部或部分位于风机容纳腔下侧。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盒上表面安装有盖板,所述垃圾盒两侧面设有空气导流槽。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支架包括马达支架主体、马达套以及连接马达支架主体与马达套的若干肋条,所述肋条之间形成流通孔或流通槽。
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支架上安装有定位孔,所述风机通过螺丝与定位孔的配合固定在垃圾盒上。

说明书

说明书智能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吸尘器,特别是智能吸尘器的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智能吸尘器的清洁效果与其风机马达的功率由密切联系,理论上来说,在相同情况下,马达的功率越高,其清洁效率越高。而智能吸尘器,特别是全自动智能吸尘器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穿过沙发及家具底部,因此对其高度有一定限制,其从而限制大功率马达在智能吸尘器上的使用(相同条件下,功率大的马达其高度越高)。
目前,市场的智能吸尘器的垃圾收集装置10’一般采用如图1至图3所示的结构,包括上盖11’、下盖13’以及风机12’,风机12’包括叶轮121’、风毂上盖122’、风毂下盖123’和电机(未标示),电机位于风毂下盖123’内。由于风机12’的进风口(垃圾收集装置10’中的空气流入风机叶轮121’的入口)位于上盖11’与风机12’之间,因此在上盖11’与叶轮121’之间安装了一个风毂上盖122’,以将垃圾收集装置10’内的空气导向入至叶轮121’,由于风毂上盖122’增加了垃圾收集装置10’的高度,风机121’的马达只能采用较小功率的马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安装大功率马达的垃圾收集装置的智能吸尘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吸尘器,包括有基座、面盖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风机、风机容纳腔以及垃圾收集腔,所述风机容纳腔与所述垃圾收集腔之间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风机包括叶轮、马达以及叶轮和马达之间的马达支架,所述马达支架上有流通孔或流通槽。
为了使垃圾盒中的气流经过风机马达以达到冷却马达的作用,所述风机竖直安装在风机容纳腔内,所述垃圾收集腔全部或部分位于风机容纳腔下侧。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中,所述垃圾盒上表面安装有盖板,所述垃圾盒两侧面设有空气导流槽。
在本发明的可选方案中,所述马达支架包括马达支架主体、马达套以及连接马达支架主体与马达套的若干肋条,所述肋条之间形成流通孔或流通槽。
为了方便风机拆除,所述马达支架上安装有定位孔,所述风机通过螺丝与定位孔的配合固定在垃圾盒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垃圾收集装置的风机包括叶轮、马达以及叶轮和马达之间的马达支架,马达支架上有流通孔或流通槽。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减少了风机的整体高度,从而可以在风机上安装大功率马达,提供了清洁效率,同时,马达支架上有流通孔或流通槽,可使垃圾容纳腔内的气流经过流通孔或流通槽对马达进行冷却,从而可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智能吸尘器的垃圾盒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的风机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智能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分解图;
图6是图5的垃圾收集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图4中的智能吸尘器去除面盖后的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8是图4的剖视图;
图9是图6中的垃圾收集装置的放大图;
图10是图9的另一视角图;
图11是图10中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智能吸尘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智能吸尘器的垃圾收集装置示意图,由于在背景技术中已说明,因此不再进行说明。
如图4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吸尘器100包括有基座30、面盖20及垃圾收集装置10。
基座10上安装有驱动轮、传感器、清洁毛刷及控制电路板。
面盖20扣合在基座30上,面盖上安装有控制面板。
垃圾收集装置10包括有垃圾收集装置主体16、风机12、风机固定装置11(本实施例为螺丝)、风机容纳腔14、垃圾收集腔18、盖板13、空气导流槽15以及垃圾入口通道17。风机固定装置11用于将风机安装在垃圾收集装置10上,风机容纳腔位14于垃圾收集装置主体16的上表面,垃圾收集腔18部分位于风机容纳腔14的下面,风机容纳腔14与垃圾收集腔18之间安装有过滤装置19(本实施例中采用滤网);风机12竖直安放在风机容纳腔14内,包括叶轮121、马达支架122以及马达123,叶轮121安装在马达转轴1231上;马达支架122用将马达123固定安装在垃圾收集装置10上,马达支架122包括马达支架主体1220、定位孔1221、马达套1222以及肋条1223,定位孔包括4个,与螺丝11配合将风机12固定在垃圾收集装置10上,马达套1222用于将马达123固定在马达支架122上,6条肋条1223用于连接马达套1222和马达支架主体1220,肋条1223之间形成流通孔或流通槽1224;垃圾收集腔18用于收集从垃圾入口通道17进入的垃圾;盖板13位于风机12上侧,盖板13通过装置可旋转地安装在垃圾收集装置10上;空气导流槽15位于垃圾收集装置10的两侧面,用于供通过叶轮121排出的气流流至智能吸尘器100的电路板32或驱动轮马达31。
本发明的冷却风机马达的过程如下:
如图8所示,在智能吸尘器100工作时,带有灰尘及垃圾的气流通过箭头所示方向首先通过垃圾入口通道17进入到垃圾收集腔18,在经过过滤网19后,垃圾及较大的灰尘被过滤掉,粘附在过滤网上或沉淀在垃圾收集腔18内,如图9所示,过滤后的气流经过风机马达123后通过马达支架122上的流通槽1224后进入到盖板13与风机之12间的空间,由于盖板13挡住向上排出的气流,如图7所示,气流会通过导流槽15流至驱动轮马达31以及电路板32等发热元器件,从而达到了对发热元器件的进行冷却的目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智能吸尘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智能吸尘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智能吸尘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吸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吸尘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276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0 CN 103027636 A *CN103027636A* (21)申请号 201210590300.0 (22)申请日 2012.12.31 A47L 5/22(2006.01) A47L 9/00(2006.01) A47L 9/22(2006.01) (71)申请人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 凹背社区大富工业苑汇清科技园厂房 D 栋 (72)发明人 黄鸣 李中旭 (54) 发明名称 智能吸尘器 (57)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智能吸尘器, 包括。

2、有基座、 面盖及垃圾收集装置, 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风 机、 风机容纳腔以及垃圾收集腔, 所述风机容纳腔 与所述垃圾收集腔之间安装有过滤装置, 所述风 机包括叶轮、 马达以及叶轮和马达之间的马达支 架, 所述马达支架上有流通孔或流通槽。 通过上述 的结构设计, 减少了风机的整体高度, 从而可以在 风机上安装大功率马达, 提供了清洁效率, 同时, 马达支架上有流通孔或流通槽, 可使垃圾容纳腔 内的气流经过流通孔或流通槽对马达进行冷却, 从而可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

3、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6 页 1/1 页 2 1. 一种智能吸尘器, 包括有基座、 面盖及垃圾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垃圾收集装 置包括风机、 风机容纳腔以及垃圾收集腔, 所述风机容纳腔与所述垃圾收集腔之间安装有 过滤装置, 所述风机包括叶轮、 马达以及叶轮和马达之间的马达支架, 所述马达支架上有流 通孔或流通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机竖直安装在风机容纳腔内, 所述垃圾收集腔全部或部分位于风机容纳腔下侧。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垃圾盒上表面安装有盖板, 所述 垃圾盒两侧面设有空气导。

4、流槽。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马达支架包括马达支架主体、 马 达套以及连接马达支架主体与马达套的若干肋条, 所述肋条之间形成流通孔或流通槽。 5. 如权利要求 1 至 4 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马达支架上安装 有定位孔, 所述风机通过螺丝与定位孔的配合固定在垃圾盒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27636 A 2 1/3 页 3 智能吸尘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智能吸尘器, 特别是智能吸尘器的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智能吸尘器的清洁效果与其风机马达的功率由密切联系, 理论上来说, 在相 同情况下。

5、, 马达的功率越高, 其清洁效率越高。而智能吸尘器, 特别是全自动智能吸尘器在 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穿过沙发及家具底部, 因此对其高度有一定限制, 其从而限制大功率 马达在智能吸尘器上的使用 ( 相同条件下, 功率大的马达其高度越高 )。 0003 目前, 市场的智能吸尘器的垃圾收集装置 10 一般采用如图 1 至图 3 所示的结构, 包括上盖 11 、 下盖 13 以及风机 12 , 风机 12 包括叶轮 121 、 风毂上盖 122 、 风毂下盖 123 和电机 ( 未标示 ), 电机位于风毂下盖 123 内。由于风机 12 的进风口 ( 垃圾收集装 置 10 中的空气流入风机叶轮 121 。

6、的入口 ) 位于上盖 11 与风机 12 之间, 因此在上盖 11 与叶轮 121 之间安装了一个风毂上盖 122 , 以将垃圾收集装置 10 内的空气导向入至 叶轮 121 , 由于风毂上盖 122 增加了垃圾收集装置 10 的高度, 风机 121 的马达只能采用 较小功率的马达。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陷, 提供一种能安装大功率马达的垃圾 收集装置的智能吸尘器。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6 一种智能吸尘器, 包括有基座、 面盖及垃圾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垃圾收集 装置包括风机、 风机容纳腔以及垃圾收集腔,。

7、 所述风机容纳腔与所述垃圾收集腔之间安装 有过滤装置, 所述风机包括叶轮、 马达以及叶轮和马达之间的马达支架, 所述马达支架上有 流通孔或流通槽。 0007 为了使垃圾盒中的气流经过风机马达以达到冷却马达的作用, 所述风机竖直安装 在风机容纳腔内, 所述垃圾收集腔全部或部分位于风机容纳腔下侧。 0008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中, 所述垃圾盒上表面安装有盖板, 所述垃圾盒两侧 面设有空气导流槽。 0009 在本发明的可选方案中, 所述马达支架包括马达支架主体、 马达套以及连接马达 支架主体与马达套的若干肋条, 所述肋条之间形成流通孔或流通槽。 0010 为了方便风机拆除, 所述马达支架上安装。

8、有定位孔, 所述风机通过螺丝与定位孔 的配合固定在垃圾盒上。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0012 本发明的垃圾收集装置的风机包括叶轮、 马达以及叶轮和马达之间的马达支架, 马达支架上有流通孔或流通槽。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 减少了风机的整体高度, 从而可以在 风机上安装大功率马达, 提供了清洁效率, 同时, 马达支架上有流通孔或流通槽, 可使垃圾 说 明 书 CN 103027636 A 3 2/3 页 4 容纳腔内的气流经过流通孔或流通槽对马达进行冷却, 从而可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现有智能吸尘器的垃圾盒示意图 ; 0014 图 2 。

9、是图 1 的分解图 ; 0015 图 3 是图 2 中的风机示意图 ; 0016 图 4 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智能吸尘器的示意图 ; 0017 图 5 是图 4 的分解图 ; 0018 图 6 是图 5 的垃圾收集装置的分解图 ; 0019 图 7 是图 4 中的智能吸尘器去除面盖后的空气流向示意图 ; 0020 图 8 是图 4 的剖视图 ; 0021 图 9 是图 6 中的垃圾收集装置的放大图 ; 0022 图 10 是图 9 的另一视角图 ; 0023 图 11 是图 10 中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智能吸尘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

10、25 如图1至图3所示, 为现有技术的智能吸尘器的垃圾收集装置示意图, 由于在背景 技术中已说明, 因此不再进行说明。 0026 如图 4 至图 11 所示, 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0027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吸尘器 100 包括有基座 30、 面盖 20 及垃圾收集装置 10。 0028 基座 10 上安装有驱动轮、 传感器、 清洁毛刷及控制电路板。 0029 面盖 20 扣合在基座 30 上, 面盖上安装有控制面板。 0030 垃圾收集装置 10 包括有垃圾收集装置主体 16、 风机 12、 风机固定装置 11( 本实施 例为螺丝 )、 风机容纳腔 14、 垃圾收集腔 18、 盖板 1。

11、3、 空气导流槽 15 以及垃圾入口通道 17。 风机固定装置 11 用于将风机安装在垃圾收集装置 10 上, 风机容纳腔位 14 于垃圾收集装置 主体 16 的上表面, 垃圾收集腔 18 部分位于风机容纳腔 14 的下面, 风机容纳腔 14 与垃圾收 集腔18之间安装有过滤装置19(本实施例中采用滤网) ; 风机12竖直安放在风机容纳腔14 内, 包括叶轮 121、 马达支架 122 以及马达 123, 叶轮 121 安装在马达转轴 1231 上 ; 马达支架 122 用将马达 123 固定安装在垃圾收集装置 10 上, 马达支架 122 包括马达支架主体 1220、 定位孔 1221、 马。

12、达套 1222 以及肋条 1223, 定位孔包括 4 个, 与螺丝 11 配合将风机 12 固定 在垃圾收集装置 10 上, 马达套 1222 用于将马达 123 固定在马达支架 122 上, 6 条肋条 1223 用于连接马达套 1222 和马达支架主体 1220, 肋条 1223 之间形成流通孔或流通槽 1224 ; 垃 圾收集腔 18 用于收集从垃圾入口通道 17 进入的垃圾 ; 盖板 13 位于风机 12 上侧, 盖板 13 通过装置可旋转地安装在垃圾收集装置10上 ; 空气导流槽15位于垃圾收集装置10的两侧 面, 用于供通过叶轮 121 排出的气流流至智能吸尘器 100 的电路板 。

13、32 或驱动轮马达 31。 0031 本发明的冷却风机马达的过程如下 : 0032 如图8所示, 在智能吸尘器100工作时, 带有灰尘及垃圾的气流通过箭头所示方向 首先通过垃圾入口通道17进入到垃圾收集腔18, 在经过过滤网19后, 垃圾及较大的灰尘被 说 明 书 CN 103027636 A 4 3/3 页 5 过滤掉, 粘附在过滤网上或沉淀在垃圾收集腔18内, 如图9所示, 过滤后的气流经过风机马 达 123 后通过马达支架 122 上的流通槽 1224 后进入到盖板 13 与风机之 12 间的空间, 由于 盖板 13 挡住向上排出的气流, 如图 7 所示, 气流会通过导流槽 15 流至驱。

14、动轮马达 31 以及 电路板 32 等发热元器件, 从而达到了对发热元器件的进行冷却的目的。 0033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 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 都应当 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027636 A 5 1/6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7636 A 6 2/6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7636 A 7 3/6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7636 A 8 4/6 页 9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7636 A 9 5/6 页 10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7636 A 10 6/6 页 11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7636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