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84827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79003.4

申请日:

2012.07.27

公开号:

CN102755623A

公开日:

2012.10.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公布日:201210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1/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廖天源

发明人:

廖天源

地址:

615602 四川省冕宁县泸沽镇工农街幸福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由葛根、藿香、苍术、砂仁等17味中药制备为口服液、胶囊、片剂等剂型。急性胃肠炎是由细菌、病毒、化学药物、残留农药、不洁变质有毒食物、酗酒、暴饮暴食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疾病,多在24h内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胃痛、腹痛、胀满、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甚则阵发性胃肠绞痛,严重恶心呕吐,腹泻不止,很快出现脱水、酸中毒、休克、衰竭、虚脱等危重症状。本病的治疗原则为疏表散寒,清化湿热,温中健脾和胃,理气利湿。本发明配方是经临床长期实践总结而成,据现有资料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类似的纯中药制剂,是临床常用和居家旅行必备的救急实用药剂。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药物及其重量配比组成:
葛根20-50份、防风15-50份、白芷15-40份、藿香15-50份、苍术20-60份、黄芩20-50份、
半夏20-50份、陈皮10-40份、茯苓20-60份、砂仁10-40份、白豆蔻10-30份、枳实10-30份、
乌药10-40份、厚朴10-40份、干姜10-40份、白芍15-50份、甘草10-30份。
2.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是:
葛根15-50份、防风15-50份、白芷10-40份、藿香15-50份、苍术15-60份、黄芩15-50份、
半夏15-50份、陈皮10-30份、茯苓20-50份、砂仁10-30份、白豆蔻10-30份、枳实10-30份、
乌药10-30份、厚朴10-30份、干姜10-40份、白芍15-40份、甘草10-30份。
3.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葛根40份、防风30份、白芷30份、藿香40份、苍术50份、黄芩40份、半夏50份、
陈皮30份、茯苓50份、砂仁30份、白豆蔻20份、枳实15份、乌药20份、厚朴20份、
干姜30份、白芍40份、甘草30份。
4.将本发明各药物净化,按最佳重量配比称足份量分别盛装,干燥备用;将黄芩、白芍按饮片炮制
规范酒炒备用,枳实炒泡至龟裂备用。
5.将全部药物合匀碎为粗末,加饮用水8倍量浸泡24h,每隔8h搅拌一次,将浸泡24h后的药末
和水加热煮沸1.5h,降温,过滤取液;将药渣加水6倍量加热煮沸2h,过滤取液;将两次所得药液合
匀煮沸1h,过滤取液澄清。
6.将澄清药液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为口服液,玻璃瓶分装,每瓶15ml,密封灭菌,每5支为
一盒,配备吸管盒装。
7.将制备方法第1、2项净化、炮制、干燥备用药物合匀,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为细粉,将超微
细粉分装无毒胶囊,每粒0.5g,每100粒瓶装灭菌密封。
8.将超微细粉加入淀粉粘合剂,压制成片剂,片重0.5g,每100片瓶装灭菌密封。
9.本发明药物制备的口服液、胶囊、片剂是任何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要求权利保护。

说明书

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医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急性胃肠炎是由细菌、病毒、化学药物、残留农药、不洁变质有毒食物、酗酒、暴饮暴食等多种因素
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疾病,一般多在24h内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胃痛、腹痛、胀满、恶心
呕吐、腹泻水样便,甚则阵发性胃肠绞痛,酷似阑尾炎的右下腹剧痛,严重恶心呕吐,急性腹泻不止,泻
后疼痛缓解,很快出现脱水、酸中毒、休克、衰竭、虚脱等危重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初秋气候温热,雨湿过盛,暑湿侵犯胃肠,并且湿热蕴蒸,有
利细菌病毒很快滋生繁殖,而且食物、蔬菜、水果易于变质,又由于气候炎热,过食生冷瓜果,或贪凉当
风,低温空调、风扇等导致风寒侵袭,损伤脾胃肠腑阳气,导致食滞不化,运化失常,而出现急性胃肠道
病变。

空腹服用水扬酸类解热镇痛药,碘制剂、磺胺类、甲硝唑、氧氟沙星类消炎药,强的松类药物,烈酒
及过于辛辣食物,过碱性、过酸性食物,都极易引起急性胃肠炎疾病。

本病的致病菌多为沙门氏菌或嗜盐菌属,细菌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毒素为多见,致病病
毒以轮状病毒、霉菌或原虫病毒感染为多见。

急性胃肠炎属于中医呕吐、腹痛、腹泻等病范畴,其病因较为复杂:

1、饮食不洁:误食有毒食物,农药残留蔬果,变质食物很快损伤胃肠功能,致脾胃升降失常,清浊
不分,气机不畅而成本病。

2、外感寒湿,湿热之邪内侵胃肠,困阻脾胃,脾喜燥恶湿,寒、湿、热等病邪损伤脾胃阳气,湿浊
交阻中焦气机,清浊不分,上逆而为胃病呕吐,郁阻肠道而出现腹痛、混杂而下,出现腹泻;外邪束表而
有发热恶寒、头痛昏重,全身困乏无力,不欲食,厌油腻等症状。

3、空腹服用对胃肠粘膜刺激损伤的化学药物,辛辣、烈酒、生冷瓜果,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造成
胃肠功能紊乱,粘膜充血发炎而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胀满,腹泻水样便不止的严重症状。

根据本病的病位,病因、病机及其临床症状,其治疗原则为疏表散寒,清化湿热,温中健脾和胃,调
理气机利湿。

三、发明内容:

1、本发明药物及其重量配比是:

葛根20-50份、防风15-50份、白芷15-40份、藿香15-50份、苍术20-60份、黄芩20-50份、
半夏20-50份、陈皮10-40份、茯苓20-60份、砂仁10-40份、白豆蔻10-30份、枳实10-30份
乌药10-40份、厚朴10-40份、干姜10-40份、白芍15-50份、甘草10-30份。

2、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是:

葛根15-50份、防风15-50份、白芷10-40份、藿香15-50份、苍术15-60份、黄芩15-50份、
半夏15-50份、陈皮10-30份、茯苓20-50份、砂仁10-30份、白豆蔻10-30份、枳实10-30份
乌药10-30份、厚朴10-30份、干姜10-40份、白芍15-40份、甘草10-30份。

3、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葛根40份、防风30份、白芷30份、藿香40份、苍术50份、黄芩40份、半夏50份、
陈皮30份、茯苓50份、砂仁30份、白豆蔻20份、枳实15份、乌药20份、厚朴20份、
干姜30份、白芍40份、甘草30份。

4、本发明药物配方方解:

本发明配方采用葛根、防风、白芷、藿香疏解表邪,散寒除湿,治疗头昏重痛、一身困重、发热恶寒
等表证;用苍术、黄芩清化湿热;干姜、半夏、陈皮、砂仁、白豆蔻温中健脾和胃,芳化湿浊,治疗恶心
呕吐,胀满;用枳实、厚朴、乌药理气消胀,降逆,合茯苓利湿,用白芍、甘草缓急止痛,酸甘化阴。本
方含葛根芩连汤、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砂半理中汤、芍药甘草汤,全方集五方精萃加减化裁,是治
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显著的复方。

本发明配方是经临床长期应用总结而成,据现有资料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类似的纯中药制剂,是
临床常用和居家旅行必备的救急实用药剂。

5、本发明配方药物的主要功效:

葛根:本品甘、辛、凉,入脾胃经,发散表邪,解肌退热,为治表热无汗头痛项强之主药,善升发清
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生津止渴、止泻止痢。防风:本品辛甘微温,入肝、脾经,善行全身,以祛
风为主,风寒风热表证皆可应用,又能胜湿止痛,祛风止痉,调和肝脾。白芷:本品辛温芳香气烈,行散
祛寒,性燥除湿,芳香走窜上达,既善散阳明经风寒,湿邪,又善通鼻窍止痛,为治头额痛、鼻渊、牙痛
要药。藿香:本品芳香辛散而不燥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入脾胃肺经,功善化湿醒脾,和中止呕,解暑
发表,凡中焦湿阻痞满呕恶,胃呆不饥,夏伤暑湿,感寒饮冷之寒热头痛,胸膈满闷,腹痛吐泻等。苍术:
本品性温燥散,入脾胃经,内可化湿浊之郁,外能散风湿之邪,故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和发表之功,凡湿
邪为病不论表里上下,皆可应用。黄芩:本品苦寒,清热燥湿,尤善清泄中上焦湿热及肺火,为治湿温、
暑湿、胸脘痞闷及肺热咳嗽要药。半夏:本品辛温而燥,长于燥脾湿而化痰浊,温肺而化寒痰,降胃气而
止呕吐,为治湿痰、寒痰及呕吐之要药。陈皮:本品辛苦温,其气芳香,辛行苦降,能调理脾肺气机,功
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理气化痰、消胀、止呕之佳品。茯苓:本品甘补淡渗,作用平和,无寒热之偏,
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渗湿要药。砂仁:本品辛香温散,芳香化中焦湿浊,温理脾胃之滞气,具有良好的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作用,善治湿困脾土及脾胃气滞的腕腹胀满,不思饮食,又善治脾胃虚寒
之吐泻。白豆蔻:本品辛香温燥,功善燥湿行气,温中止呕,既适用寒湿中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冷痛,
恶心呕吐,又可治脾虚有寒夹湿之久泻。枳实:本品苦辛微寒,行滞除泄力强,长于破滞气,消积滞,除
痞满,为脾胃气分药,凡气积滞内停,气机受阻而见胸腹痞满胀痛、便秘或泻痢后重等症,不论气血痰湿
皆可配合应用。乌药:本品辛行温通,上走脾肺疏理胸腹之气,下达肾与膀胱,能温肾散寒除膀胱冷气,
凡寒郁气滞之胸腹胀痛、疝气、妇女痛经,膀胱虚冷之尿频遗尿,均为常用之药。厚补:本品苦能下气,
辛能散结,温可燥湿,即可下有形之实满,又能除无形之湿满,功善燥湿,行气、消积、平喘,凡食积,
湿停,痰壅,气滞所致诸证,湿阻中焦,脾胃气滞所致的脘痞纳呆,肠胃积滞之大便秘结,肺气不降之咳
喘气逆皆可投用。干姜:本品辛热而能祛脾胃之寒邪,又能助脾胃之阳气,为温中散寒要药,无论是外寒
内侵之实寒,或脾胃阳气不足之虚寒均可应用,且辛热善通心阳而回阳通脉。白芍:本品酸甘微寒,入肝
脾经,功善养血柔肝,补阴抑阳,治肝脾失调之脘腹四肢拘挛作痛,泻痢腹痛。甘草:本品生用甘平,炙
用甘温,具有补脾、润肺、解毒、缓急、调和诸药等作用,用于心、肺、脾胃中气不足,治疮痈肿毒,食
物、药物中毒,解百药毒,缓解四肢拘挛,腹痛拘挛等症。

四、制备方法:

1、将本发明各药物净化,按最佳重量配比称足份量分别盛装,干燥备用。

2、将黄芩、白芍按饮片炮制规范酒炒备用,枳实炒泡至龟裂备用。

3、将全部药物合匀碎为粗末,加饮用水8倍量浸泡24h,每隔8h搅拌一次。

4、将浸泡24h后的药末和水加热煮沸1.5h,降温,过滤取液;将药渣加水6倍量加热煮沸2h,
过滤取液,将两次所得药液合匀煮沸1h,过滤取液澄清。

5、将澄清药液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为口服液,玻璃瓶分装,每瓶15ml,密封灭菌,每5支为
一盒,配备吸管盒装。

6、将制备方法第1、2项净化、炮制、干燥备用药物合匀,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为细粉。

7、将超微细粉分装无毒胶囊,每粒0.5g,每100粒瓶装灭菌密封。

8、将超微细粉加入淀粉粘合剂,压制成片剂,片重0.5g,每100片瓶装灭菌密封。

9、本发明药物制备的口服液、胶囊、片剂是任何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5562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31 CN 102755623 A *CN102755623A* (21)申请号 201210279003.4 (22)申请日 2012.07.27 A61K 36/9068(2006.01) A61P 1/00(2006.01) (71)申请人 廖天源 地址 615602 四川省冕宁县泸沽镇工农街幸 福路 (72)发明人 廖天源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 备方法, 是由葛根、 藿香、 苍术、 砂仁等 17 味中药 制备为。

2、口服液、 胶囊、 片剂等剂型。急性胃肠炎是 由细菌、 病毒、 化学药物、 残留农药、 不洁变质有毒 食物、 酗酒、 暴饮暴食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肠 道疾病, 多在 24h 内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 不适, 胃痛、 腹痛、 胀满、 恶心呕吐、 腹泻水样便, 甚 则阵发性胃肠绞痛, 严重恶心呕吐, 腹泻不止, 很 快出现脱水、 酸中毒、 休克、 衰竭、 虚脱等危重症 状。本病的治疗原则为疏表散寒, 清化湿热, 温中 健脾和胃, 理气利湿。 本发明配方是经临床长期实 践总结而成, 据现有资料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 类似的纯中药制剂, 是临床常用和居家旅行必备 的救急实用药剂。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它是由下列药物及其重量 配比组成 : 葛根 20-50 份、 防风 15-50 份、 白芷 15-40 份、 藿香 15-50 份、 苍术 20-60 份、 黄芩 20-50 份、 半夏 20-50 份、 陈皮 10-40 份、 茯苓 20-60 份、 砂仁 10-40 份、 白豆蔻 10-30 份、 枳 实 10-30 份、 乌药 10-40 份、 厚朴 10-40 份、 干姜 1。

4、0-40 份、 白芍 15-50 份、 甘草 10-30 份。 2. 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是 : 葛根 15-50 份、 防风 15-50 份、 白芷 10-40 份、 藿香 15-50 份、 苍术 15-60 份、 黄芩 15-50 份、 半夏15-50份、 陈皮10-30份、 茯苓20-50份、 砂仁10-30份、 白豆蔻10-30份、 枳实10-30 份、 乌药 10-30 份、 厚朴 10-30 份、 干姜 10-40 份、 白芍 15-40 份、 甘草 10-30 份。 3.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 葛根 40 份、 防风 30 份、 白芷 30 份、 藿香 40 份、 。

5、苍术 50 份、 黄芩 40 份、 半夏 50 份、 陈皮 30 份、 茯苓 50 份、 砂仁 30 份、 白豆蔻 20 份、 枳实 15 份、 乌药 20 份、 厚朴 20 份、 干姜 30 份、 白芍 40 份、 甘草 30 份。 4. 将本发明各药物净化, 按最佳重量配比称足份量分别盛装, 干燥备用 ; 将黄芩、 白芍 按饮片炮制规范酒炒备用, 枳实炒泡至龟裂备用。 5. 将全部药物合匀碎为粗末, 加饮用水 8 倍量浸泡 24h, 每隔 8h 搅拌一次, 将浸泡 24h 后的药末和水加热煮沸 1.5h, 降温, 过滤取液 ; 将药渣加水 6 倍量加热煮沸 2h, 过滤取液 ; 将两次所得。

6、药液合匀煮沸 1h, 过滤取液澄清。 6. 将澄清药液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制备为口服液, 玻璃瓶分装, 每瓶 15ml, 密封灭 菌, 每 5 支为一盒, 配备吸管盒装。 7. 将制备方法第 1、 2 项净化、 炮制、 干燥备用药物合匀,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 粉碎为细 粉, 将超微细粉分装无毒胶囊, 每粒 0.5g, 每 100 粒瓶装灭菌密封。 8. 将超微细粉加入淀粉粘合剂, 压制成片剂, 片重 0.5g, 每 100 片瓶装灭菌密封。 9. 本发明药物制备的口服液、 胶囊、 片剂是任何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要求权利保护。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55623 A 2 1/3 页。

7、 3 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中医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0002 急性胃肠炎是由细菌、 病毒、 化学药物、 残留农药、 不洁变质有毒食物、 酗酒、 暴饮 暴食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疾病, 一般多在 24h 内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 : 上腹部不 适、 胃痛、 腹痛、 胀满、 恶心呕吐、 腹泻水样便, 甚则阵发性胃肠绞痛, 酷似阑尾炎的右下腹剧 痛, 严重恶心呕吐, 急性腹泻不止, 泻后疼痛缓解, 很快出现脱水、 酸中毒、 休克、 衰竭、 虚脱 等危重症状。 0003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

8、以春、 夏、 初秋气候温热, 雨湿过盛, 暑湿侵犯胃肠, 并 且湿热蕴蒸, 有利细菌病毒很快滋生繁殖, 而且食物、 蔬菜、 水果易于变质, 又由于气候炎 热, 过食生冷瓜果, 或贪凉当风, 低温空调、 风扇等导致风寒侵袭, 损伤脾胃肠腑阳气, 导致 食滞不化, 运化失常, 而出现急性胃肠道病变。 0004 空腹服用水扬酸类解热镇痛药, 碘制剂、 磺胺类、 甲硝唑、 氧氟沙星类消炎药, 强的 松类药物, 烈酒及过于辛辣食物, 过碱性、 过酸性食物, 都极易引起急性胃肠炎疾病。 0005 本病的致病菌多为沙门氏菌或嗜盐菌属, 细菌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毒素为多见, 致病病毒以轮状病毒、。

9、 霉菌或原虫病毒感染为多见。 0006 急性胃肠炎属于中医呕吐、 腹痛、 腹泻等病范畴, 其病因较为复杂 : 0007 1、 饮食不洁 : 误食有毒食物, 农药残留蔬果, 变质食物很快损伤胃肠功能, 致脾胃 升降失常, 清浊不分, 气机不畅而成本病。 0008 2、 外感寒湿, 湿热之邪内侵胃肠, 困阻脾胃, 脾喜燥恶湿, 寒、 湿、 热等病邪损伤脾 胃阳气, 湿浊交阻中焦气机, 清浊不分, 上逆而为胃病呕吐, 郁阻肠道而出现腹痛、 混杂而 下, 出现腹泻 ; 外邪束表而有发热恶寒、 头痛昏重, 全身困乏无力, 不欲食, 厌油腻等症状。 0009 3、 空腹服用对胃肠粘膜刺激损伤的化学药物, 。

10、辛辣、 烈酒、 生冷瓜果, 或暴饮暴食 损伤脾胃, 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粘膜充血发炎而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 胃痛、 腹痛、 胀满, 腹 泻水样便不止的严重症状。 0010 根据本病的病位, 病因、 病机及其临床症状, 其治疗原则为疏表散寒, 清化湿热, 温 中健脾和胃, 调理气机利湿。 三、 发明内容 : 0011 1、 本发明药物及其重量配比是 : 0012 葛根 20-50 份、 防风 15-50 份、 白芷 15-40 份、 藿香 15-50 份、 苍术 20-60 份、 黄芩 20-50 份、 半夏 20-50 份、 陈皮 10-40 份、 茯苓 20-60 份、 砂仁 10-40 份。

11、、 白豆蔻 10-30 份、 枳 实 10-30 份乌药 10-40 份、 厚朴 10-40 份、 干姜 10-40 份、 白芍 15-50 份、 甘草 10-30 份。 0013 2、 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是 : 0014 葛根 15-50 份、 防风 15-50 份、 白芷 10-40 份、 藿香 15-50 份、 苍术 15-60 份、 黄芩 说 明 书 CN 102755623 A 3 2/3 页 4 15-50 份、 半夏 15-50 份、 陈皮 10-30 份、 茯苓 20-50 份、 砂仁 10-30 份、 白豆蔻 10-30 份、 枳 实 10-30 份乌药 10-30 份。

12、、 厚朴 10-30 份、 干姜 10-40 份、 白芍 15-40 份、 甘草 10-30 份。 0015 3、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 0016 葛根 40 份、 防风 30 份、 白芷 30 份、 藿香 40 份、 苍术 50 份、 黄芩 40 份、 半夏 50 份、 陈皮 30 份、 茯苓 50 份、 砂仁 30 份、 白豆蔻 20 份、 枳实 15 份、 乌药 20 份、 厚朴 20 份、 干姜 30 份、 白芍 40 份、 甘草 30 份。 0017 4、 本发明药物配方方解 : 0018 本发明配方采用葛根、 防风、 白芷、 藿香疏解表邪, 散寒除湿, 治疗头昏重痛、 一。

13、身 困重、 发热恶寒等表证 ; 用苍术、 黄芩清化湿热 ; 干姜、 半夏、 陈皮、 砂仁、 白豆蔻温中健脾和 胃, 芳化湿浊, 治疗恶心呕吐, 胀满 ; 用枳实、 厚朴、 乌药理气消胀, 降逆, 合茯苓利湿, 用白 芍、 甘草缓急止痛, 酸甘化阴。 本方含葛根芩连汤、 藿香正气散、 藿朴夏苓汤、 砂半理中汤、 芍 药甘草汤, 全方集五方精萃加减化裁, 是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显著的复方。 0019 本发明配方是经临床长期应用总结而成, 据现有资料检索, 尚未发现与本发明类 似的纯中药制剂, 是临床常用和居家旅行必备的救急实用药剂。 0020 5、 本发明配方药物的主要功效 : 0021 葛根 : 。

14、本品甘、 辛、 凉, 入脾胃经, 发散表邪, 解肌退热, 为治表热无汗头痛项强之主 药, 善升发清阳, 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生津止渴、 止泻止痢。 防风 : 本品辛甘微温, 入肝、 脾经, 善行全身, 以祛风为主, 风寒风热表证皆可应用, 又能胜湿止痛, 祛风止痉, 调和肝脾。 白芷 : 本品辛温芳香气烈, 行散祛寒, 性燥除湿, 芳香走窜上达, 既善散阳明经风寒, 湿邪, 又 善通鼻窍止痛, 为治头额痛、 鼻渊、 牙痛要药。藿香 : 本品芳香辛散而不燥烈, 微温化湿而不 燥热, 入脾胃肺经, 功善化湿醒脾, 和中止呕, 解暑发表, 凡中焦湿阻痞满呕恶, 胃呆不饥, 夏 伤暑湿, 感寒饮冷之。

15、寒热头痛, 胸膈满闷, 腹痛吐泻等。苍术 : 本品性温燥散, 入脾胃经, 内 可化湿浊之郁, 外能散风湿之邪, 故有燥湿健脾、 祛风湿和发表之功, 凡湿邪为病不论表里 上下, 皆可应用。黄芩 : 本品苦寒, 清热燥湿, 尤善清泄中上焦湿热及肺火, 为治湿温、 暑湿、 胸脘痞闷及肺热咳嗽要药。 半夏 : 本品辛温而燥, 长于燥脾湿而化痰浊, 温肺而化寒痰, 降胃 气而止呕吐, 为治湿痰、 寒痰及呕吐之要药。 陈皮 : 本品辛苦温, 其气芳香, 辛行苦降, 能调理 脾肺气机, 功善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为理气化痰、 消胀、 止呕之佳品。茯苓 : 本品甘补淡渗, 作用平和, 无寒热之偏, 利水而不。

16、伤正, 为利水渗湿要药。砂仁 : 本品辛香温散, 芳香化中焦 湿浊, 温理脾胃之滞气, 具有良好的化湿开胃, 温脾止泻, 理气安胎作用, 善治湿困脾土及脾 胃气滞的腕腹胀满, 不思饮食, 又善治脾胃虚寒之吐泻。 白豆蔻 : 本品辛香温燥, 功善燥湿行 气, 温中止呕, 既适用寒湿中阻, 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冷痛, 恶心呕吐, 又可治脾虚有寒夹湿 之久泻。枳实 : 本品苦辛微寒, 行滞除泄力强, 长于破滞气, 消积滞, 除痞满, 为脾胃气分药, 凡气积滞内停, 气机受阻而见胸腹痞满胀痛、 便秘或泻痢后重等症, 不论气血痰湿皆可配合 应用。乌药 : 本品辛行温通, 上走脾肺疏理胸腹之气, 下达肾与膀。

17、胱, 能温肾散寒除膀胱冷 气, 凡寒郁气滞之胸腹胀痛、 疝气、 妇女痛经, 膀胱虚冷之尿频遗尿, 均为常用之药。厚补 : 本品苦能下气, 辛能散结, 温可燥湿, 即可下有形之实满, 又能除无形之湿满, 功善燥湿, 行 气、 消积、 平喘, 凡食积, 湿停, 痰壅, 气滞所致诸证, 湿阻中焦, 脾胃气滞所致的脘痞纳呆, 肠 胃积滞之大便秘结, 肺气不降之咳喘气逆皆可投用。干姜 : 本品辛热而能祛脾胃之寒邪, 又 能助脾胃之阳气, 为温中散寒要药, 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寒, 或脾胃阳气不足之虚寒均可应 说 明 书 CN 102755623 A 4 3/3 页 5 用, 且辛热善通心阳而回阳通脉。 白。

18、芍 : 本品酸甘微寒, 入肝脾经, 功善养血柔肝, 补阴抑阳, 治肝脾失调之脘腹四肢拘挛作痛, 泻痢腹痛。甘草 : 本品生用甘平, 炙用甘温, 具有补脾、 润 肺、 解毒、 缓急、 调和诸药等作用, 用于心、 肺、 脾胃中气不足, 治疮痈肿毒, 食物、 药物中毒, 解百药毒, 缓解四肢拘挛, 腹痛拘挛等症。 0022 四、 制备方法 : 0023 1、 将本发明各药物净化, 按最佳重量配比称足份量分别盛装, 干燥备用。 0024 2、 将黄芩、 白芍按饮片炮制规范酒炒备用, 枳实炒泡至龟裂备用。 0025 3、 将全部药物合匀碎为粗末, 加饮用水 8 倍量浸泡 24h, 每隔 8h 搅拌一次。。

19、 0026 4、 将浸泡 24h 后的药末和水加热煮沸 1.5h, 降温, 过滤取液 ; 将药渣加水 6 倍量加 热煮沸 2h, 过滤取液, 将两次所得药液合匀煮沸 1h, 过滤取液澄清。 0027 5、 将澄清药液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制备为口服液, 玻璃瓶分装, 每瓶 15ml, 密封 灭菌, 每 5 支为一盒, 配备吸管盒装。 0028 6、 将制备方法第 1、 2 项净化、 炮制、 干燥备用药物合匀,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 粉碎 为细粉。 0029 7、 将超微细粉分装无毒胶囊, 每粒 0.5g, 每 100 粒瓶装灭菌密封。 0030 8、 将超微细粉加入淀粉粘合剂, 压制成片剂, 片重 0.5g, 每 100 片瓶装灭菌密封。 0031 9、 本发明药物制备的口服液、 胶囊、 片剂是任何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说 明 书 CN 102755623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