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大蒜播种机.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847232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99614.5

申请日:

2013.03.20

公开号:

CN103202130A

公开日:

2013.07.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C 7/04申请公布日:201307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C 7/04申请日:20130320|||公开

IPC分类号:

A01C7/04; A01C7/20; A01C19/04

主分类号:

A01C7/04

申请人:

孙文雨

发明人:

孙文雨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北路6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自走式大蒜播种机,行走偏心驱动轮与动力机主动轮和驱动行走棘轮连接。驱动行走棘轮与主动行走轮同轴。主动轮轴活动连接在机架上。从动行走轮的轮轴与机架连接,可转向和调节高度。直线输送机和反向直线输送机与机架连接。蒜种斗与直线输送机连接。排种器与反向直线输送机连接。接种器与蒜种斗底部连接并穿过蒜种斗。限位块和限位套均与机架连接。播种器的导种管穿过限位套,并可滑动。播种器的滑动套嵌入两限位块中间。播种器驱动器与机架连接,播种器驱动器的离合器与驱动行走棘轮连接。导种管套在滑动套内。直线输送机和反向直线输送机的驱动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由导种管(1)、滑动套(2)、限位块(3)、滑动驱钉套(4)、接种管(5)、控种钉(6)、复位弹簧(7)、播种器(8)、播种器驱动器(9)、限位块(10)、限位套(11)、排种器(12)、蒜种斗(13)、行走偏心驱动轮(14)、机架(15)、主动行走轮(16)、接种器(17)、从动行走轮(18)、驱动行走棘轮(19)、行走驱动连杆装置(20)、直线输送机(21)、反向直线输送机(22)、动力机组成,其特征在于,行走偏心驱动轮(14)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另通过连杆机构连接驱动行走棘轮(19),驱动行走棘轮(19)与主动行走轮(16)同轴,主动轮轴活动连接在机架(15)上;从动行走轮(18)的轮轴与机架(15)连接,可转向和调节高度;直线输送机(21)和反向直线输送机(22)与机架(15)连接;蒜种斗(13)与直线输送机(21)连接;排种器(12)与反向直线输送机(22)连接,且穿过蒜种斗(13)底部;接种器(17)与蒜种斗(13)底部连接并穿过蒜种斗(13);限位块(10)和限位套(11)均与机架(15)连接;播种器(8)的导种管(1)穿过限位套(11),并可在限位套(11)内上下滑动;播种器(8)的滑动套(2)嵌入两限位块(10)中间,并可沿限位块(11)滑动;播种器驱动器(9)与机架(15)连接,其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播种器驱动器(9)的离合器与驱动行走棘轮(19)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导种管(1)套在滑动套(2)内,并可上下滑动,滑动套(2)下端连接有4‑6片向导种管(1)中心弯曲的弹性钢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直线输送机(21)和反向直线输送机(22)的驱动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背景技术
大蒜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重要经济作物,目前我国大蒜种植仍沿袭着原始的手工播种的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每人每天只能种3‑4分地。不但种植成本高,且拖长了播种期,有时甚至错过了最佳播种期而影响大蒜的生长和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在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自走式大蒜播种机,由导种管、滑动套、限位块、滑动驱钉套、接种管、控种钉(位于导种管圆周,上下层各4个)、复位弹簧、播种器、播种器驱动器、限位块、.限位套、排种器、蒜种斗、行走偏心驱动轮、机架、主动行走轮、接种器、从动行走轮、驱动行走棘轮、行走驱动连杆装置、直线输送机、反向直线输送机、动力机组成。其中,行走偏心驱动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另通过连杆机构连接驱动行走棘轮。驱动行走棘轮与主动行走轮同轴(主动轮轴)。主动轮轴活动连接在机架上。从动行走轮的轮轴与机架连接,可转向和调节高度。直线输送机和反向直线输送机与机架连接。蒜种斗与直线输送机连接。排种器与反向直线输送机连接,且穿过蒜种斗底部。接种器与蒜种斗底部连接并穿过蒜种斗。限位块和限位套均与机架连接。播种器的导种管穿过限位套,并可在限位套内上下滑动。播种器的滑动套嵌入两限位块中间,并可沿限位块滑动。
播种器驱动器与机架连接,其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播种器驱动器的离合器(类似冲床离合器,具有点击合离转动一圈的功能)与驱动行走棘轮连接。
导种管套在滑动套内,并可上下滑动,滑动套下端连接有4‑6片向导种管中心弯曲的弹性钢片。
直线输送机和反向直线输送机的驱动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动力机安装在机架合适部位,在图上未作标注。
本发明工作时,如图1所示,当动力机主动轮同时驱动直线输送机和反向直线输送机时,蒜种斗中的祘种将会沿排种器的V型槽源源不断地向左上方运动,当蒜种到达图4所示的CD段时,横向的和月牙心向上的蒜种将会被振落回蒜种斗。剩余的月牙心向下的顺V型槽方向的蒜种将继续向左上方运动,至图4标示的排种器的FG段时蒜种芽尖向后的下滑后会顺势继续前行至IHK口落入接种管,蒜种芽尖向前的芽尖或蒜须将刺入V型槽底的SM条型孔,其在后继蒜种的推动下翻转,并沿GH方向前进至IHK口落入接种管。所有落入蒜种斗的蒜种将在直线输送机的作用下沿蒜种斗的底部向右运动至蒜种斗的右下角,进入排种器右端,参与新的循环。如此接种管中将有蒜种源源不断地落入。始终保持接种管中有1‑2颗蒜种待播。
接种管中蒜种随播种器的导种管的上下动作将会每次落入导种管中一颗。导种管向上运动时顶动接种器的滑动驱钉套。滑动驱钉套向上运动时,上层钉关闭,下层钉打开,两层钉中间的唯一一颗蒜种落入导种管内,待播。当播种器下播时,导种管下行,滑动驱钉套在复位弹簧的驱动下下行,此时下层钉关闭上层钉打开,蒜种落在下层钉上。如此循环,将保证每次导种管上行时有唯一一颗蒜种落入导种管内待播。
播种器下播即导种管下行时,滑动套被限位块限定,导种管冲开滑动套下端连接的向导种管中心弯曲的弹性钢片,蒜种落入弹性钢片挤开的土壤穴底,导种管继而上行时导种管带动具有弹力(弹性钢片)作用的滑动套上行,蒜种被竖直的留在土壤中,当滑动套向上至被限定位时弹性钢片重新合拢,迎接再次落下的蒜种。此时完成一次播种。
行走偏心驱动被驱动时,通过连杆装置驱动棘轮使主动行走轮前进一定角度。于此同时打开播种器驱动器的离合器,播种器迅速下播一次。重复上述,步进式行走和播种将循环交替进行,达到连续播种。
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可分单行机和多行机(6‑10行)制造。单行机每分钟可播种60颗左右,10行机每分钟就可播种600颗左右。日播7亩左右。相当于20人手工播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接种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接种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排种器结构图。
其中:1、导种管  2、滑动套  3、限位块  4、滑动驱钉套  5、接种管6、控种钉  7、复位弹簧  8、播种器  9、播种器驱动器  10、限位块11、限位套  12、排种器  13、蒜种斗  14、行走偏心驱动轮  15、机架16、主动行走轮  17、接种器  18、从动行走轮  19、驱动行走棘轮  20、行走驱动连杆装置  21、直线输送机  22、反向直线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如图1所示,行走偏心驱动轮14与动力机23主动轮皮带连接,另通过连杆机构连接驱动行走棘轮19。驱动行走棘轮19与主动行走轮17同轴。主动轮轴活动连接在机架15上。从动行走轮18的轮轴与机架15活动连接,可转向和调节高度。直线输送机21和反向直线输送机22与机架15连接。蒜种斗13与直线输送机21连接。排种器12与直线输送机22连接,且穿过蒜种斗13底部。接种器17与蒜种斗13底部连接并穿过蒜种斗13。限位块10和限位套11均与机架15连接。如图2、3所示,播种器的导种管1穿过限位套11,并可在其中滑动。播种器的滑动套2嵌入两限位块3中间。播种器驱动器9与机架15连接,其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播种器驱动器9的离合器与驱动行走棘轮19连接。导种管1在滑动套2中可滑动,滑动套2下端连接有4‑6片向导种管中心弯曲的弹性钢片。直线输送机21和反向直线输送机22的驱动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动力机安装在机架上。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走式大蒜播种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0213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17 CN 103202130 A *CN103202130A* (21)申请号 201310099614.5 (22)申请日 2013.03.20 A01C 7/04(2006.01) A01C 7/20(2006.01) A01C 19/04(2006.01) (71)申请人 孙文雨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北 路 65 号 (72)发明人 孙文雨 (54) 发明名称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行走偏心驱 动轮与动力机主动轮和驱动行走棘轮连接。驱动。

2、 行走棘轮与主动行走轮同轴。主动轮轴活动连接 在机架上。 从动行走轮的轮轴与机架连接, 可转向 和调节高度。直线输送机和反向直线输送机与机 架连接。蒜种斗与直线输送机连接。排种器与反 向直线输送机连接。接种器与蒜种斗底部连接并 穿过蒜种斗。限位块和限位套均与机架连接。播 种器的导种管穿过限位套, 并可滑动。 播种器的滑 动套嵌入两限位块中间。播种器驱动器与机架连 接, 播种器驱动器的离合器与驱动行走棘轮连接。 导种管套在滑动套内。直线输送机和反向直线输 送机的驱动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本 发明结构简单, 性能可靠, 提高生产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02130 A CN 103202130 A *CN103202130A* 1/1 页 2 1.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由导种管 (1)、 滑动套 (2)、 限位块 (3)、 滑动驱钉套 (4)、 接种管 (5)、 控种钉 (6)、 复位弹簧 (7)、 播种器 (8)、 播种器驱动器 (9)、 限位块 (10)、 限位套 (11)、 排种器 (12)、 蒜种斗 (13)、 行走偏心驱动轮 (14)、 机架 (15)、 主动行走轮 (16)、 接种。

4、器 (17)、 从动行走轮 (18)、 驱动行走棘轮 (19)、 行走驱动连杆装置 (20)、 直线输送机 (21)、 反 向直线输送机 (22)、 动力机组成, 其特征在于, 行走偏心驱动轮 (14) 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 连接, 另通过连杆机构连接驱动行走棘轮 (19), 驱动行走棘轮 (19) 与主动行走轮 (16) 同 轴, 主动轮轴活动连接在机架(15)上 ; 从动行走轮(18)的轮轴与机架(15)连接, 可转向和 调节高度 ; 直线输送机 (21) 和反向直线输送机 (22) 与机架 (15) 连接 ; 蒜种斗 (13) 与直 线输送机 (21) 连接 ; 排种器 (12) 与反向直。

5、线输送机 (22) 连接, 且穿过蒜种斗 (13) 底部 ; 接种器 (17) 与蒜种斗 (13) 底部连接并穿过蒜种斗 (13) ; 限位块 (10) 和限位套 (11) 均与 机架 (15) 连接 ; 播种器 (8) 的导种管 (1) 穿过限位套 (11), 并可在限位套 (11) 内上下滑 动 ; 播种器 (8) 的滑动套 (2) 嵌入两限位块 (10) 中间, 并可沿限位块 (11) 滑动 ; 播种器驱 动器 (9) 与机架 (15) 连接, 其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 播种器驱动器 (9) 的离合 器与驱动行走棘轮 (19)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走式大蒜播种。

6、机, 其特征在于, 导种管 (1) 套在滑动套 (2) 内, 并可上下滑动, 滑动套 (2) 下端连接有 4-6 片向导种管 (1) 中心弯曲的弹性钢片。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其特征在于, 直线输送机 (21) 和反向直 线输送机 (22) 的驱动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02130 A 2 1/2 页 3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 大蒜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重要经济作物, 目前我国大蒜种植仍沿袭着原始的手工 播种的方式。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

7、率低, 每人每天只能种 3-4 分地。不但种植成本高, 且拖 长了播种期, 有时甚至错过了最佳播种期而影响大蒜的生长和产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克服现在技术不足, 提供一种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0004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 :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由导种管、 滑动套、 限位块、 滑动驱钉套、 接种管、 控种钉 ( 位于导种管圆周, 上下层各 4 个 )、 复位弹簧、 播种器、 播种器驱动器、 限位 块、 . 限位套、 排种器、 蒜种斗、 行走偏心驱动轮、 机架、 主动行走轮、 接种器、 从动行走轮、 驱 动行走棘轮、 行走驱动连杆装置、 直线输送机、 反向直线输送机、 动力机组成。其中, 。

8、行走偏 心驱动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 另通过连杆机构连接驱动行走棘轮。驱动行走棘轮与 主动行走轮同轴 ( 主动轮轴 )。主动轮轴活动连接在机架上。从动行走轮的轮轴与机架连 接, 可转向和调节高度。直线输送机和反向直线输送机与机架连接。蒜种斗与直线输送机 连接。排种器与反向直线输送机连接, 且穿过蒜种斗底部。接种器与蒜种斗底部连接并穿 过蒜种斗。限位块和限位套均与机架连接。播种器的导种管穿过限位套, 并可在限位套内 上下滑动。播种器的滑动套嵌入两限位块中间, 并可沿限位块滑动。 0005 播种器驱动器与机架连接, 其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播种器驱动器的 离合器 ( 类似冲床离合器, 。

9、具有点击合离转动一圈的功能 ) 与驱动行走棘轮连接。 0006 导种管套在滑动套内, 并可上下滑动, 滑动套下端连接有 4-6 片向导种管中心弯 曲的弹性钢片。 0007 直线输送机和反向直线输送机的驱动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 动力机安 装在机架合适部位, 在图上未作标注。 0008 本发明工作时, 如图 1 所示, 当动力机主动轮同时驱动直线输送机和反向直线输 送机时, 蒜种斗中的祘种将会沿排种器的 V 型槽源源不断地向左上方运动, 当蒜种到达图 4 所示的 CD 段时, 横向的和月牙心向上的蒜种将会被振落回蒜种斗。剩余的月牙心向下的顺 V 型槽方向的蒜种将继续向左上方运动, 至图 。

10、4 标示的排种器的 FG 段时蒜种芽尖向后的下 滑后会顺势继续前行至 IHK 口落入接种管, 蒜种芽尖向前的芽尖或蒜须将刺入 V 型槽底的 SM 条型孔, 其在后继蒜种的推动下翻转, 并沿 GH 方向前进至 IHK 口落入接种管。所有落入 蒜种斗的蒜种将在直线输送机的作用下沿蒜种斗的底部向右运动至蒜种斗的右下角, 进入 排种器右端, 参与新的循环。如此接种管中将有蒜种源源不断地落入。始终保持接种管中 有 1-2 颗蒜种待播。 0009 接种管中蒜种随播种器的导种管的上下动作将会每次落入导种管中一颗。 导种管 说 明 书 CN 103202130 A 3 2/2 页 4 向上运动时顶动接种器的滑。

11、动驱钉套。滑动驱钉套向上运动时, 上层钉关闭, 下层钉打开, 两层钉中间的唯一一颗蒜种落入导种管内, 待播。当播种器下播时, 导种管下行, 滑动驱钉 套在复位弹簧的驱动下下行, 此时下层钉关闭上层钉打开, 蒜种落在下层钉上。如此循环, 将保证每次导种管上行时有唯一一颗蒜种落入导种管内待播。 0010 播种器下播即导种管下行时, 滑动套被限位块限定, 导种管冲开滑动套下端连接 的向导种管中心弯曲的弹性钢片, 蒜种落入弹性钢片挤开的土壤穴底, 导种管继而上行时 导种管带动具有弹力(弹性钢片)作用的滑动套上行, 蒜种被竖直的留在土壤中, 当滑动套 向上至被限定位时弹性钢片重新合拢, 迎接再次落下的蒜。

12、种。此时完成一次播种。 0011 行走偏心驱动被驱动时, 通过连杆装置驱动棘轮使主动行走轮前进一定角度。于 此同时打开播种器驱动器的离合器, 播种器迅速下播一次。 重复上述, 步进式行走和播种将 循环交替进行, 达到连续播种。 0012 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 性能稳定可靠, 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极大地提高生产效 率。本发明可分单行机和多行机 (6-10 行 ) 制造。单行机每分钟可播种 60 颗左右, 10 行机 每分钟就可播种 600 颗左右。日播 7 亩左右。相当于 20 人手工播种。 附图说明 0013 附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 0014 附图 2 为接种器结构示意图 ; 0。

13、015 附图 3 为接种器结构示意图 ; 0016 附图 4 为排种器结构图。 0017 其中 : 1、 导种管 2、 滑动套 3、 限位块 4、 滑动驱钉套 5、 接种管 6、 控种钉 7、 复位弹簧 8、 播种器 9、 播种器驱动器 10、 限位块 11、 限位套 12、 排种器 13、 蒜种 斗 14、 行走偏心驱动轮 15、 机架 16、 主动行走轮 17、 接种器 18、 从动行走轮 19、 驱 动行走棘轮 20、 行走驱动连杆装置 21、 直线输送机 22、 反向直线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 自走式大蒜播种机, 如图 1 所示, 。

14、行走偏心驱动轮 14 与动力机 23 主动轮皮带连 接, 另通过连杆机构连接驱动行走棘轮 19。驱动行走棘轮 19 与主动行走轮 17 同轴。主动 轮轴活动连接在机架 15 上。从动行走轮 18 的轮轴与机架 15 活动连接, 可转向和调节高 度。直线输送机 21 和反向直线输送机 22 与机架 15 连接。蒜种斗 13 与直线输送机 21 连 接。排种器 12 与直线输送机 22 连接, 且穿过蒜种斗 13 底部。接种器 17 与蒜种斗 13 底部 连接并穿过蒜种斗 13。限位块 10 和限位套 11 均与机架 15 连接。如图 2、 3 所示, 播种器的 导种管 1 穿过限位套 11, 并。

15、可在其中滑动。播种器的滑动套 2 嵌入两限位块 3 中间。播种 器驱动器 9 与机架 15 连接, 其皮带轮与动力机主动轮皮带连接。播种器驱动器 9 的离合器 与驱动行走棘轮 19 连接。导种管 1 在滑动套 2 中可滑动, 滑动套 2 下端连接有 4-6 片向导 种管中心弯曲的弹性钢片。直线输送机 21 和反向直线输送机 22 的驱动皮带轮与动力机主 动轮皮带连接。动力机安装在机架上。 说 明 书 CN 103202130 A 4 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02130 A 5 2/3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02130 A 6 3/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02130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