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847207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54224.3

申请日:

2013.04.28

公开号:

CN103202817A

公开日:

2013.07.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9/20申请日:2013042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9/20; A61K31/047; A61K47/10; A61K47/42; A61K47/40; A61K47/38; A61K47/36; A61K47/26; A61P7/10; A61P27/02; A61P13/12

主分类号:

A61K9/20

申请人:

山东天力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慧君; 张全景; 王乔隆; 付吉明; 郑秀宁; 刘敏; 陈平平; 庄祎

地址: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光明路146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李桂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甘露醇,将其粉碎并过80目筛,得甘露醇粉体;将甘露醇粉体采用流化床进行顶喷制粒,以粘合剂水溶液为顶喷浆液,造粒后过筛,即得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本发明造粒工艺简单,节省劳动力,优先选用混合粘合剂,所得颗粒在碎脆度、均匀度、硬度方面均能满足要求,具有更好的均匀性、流动性和分散性,更便于包装和运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甘露醇,将其粉碎并过80目筛,得甘露醇粉体;将甘露醇粉体采用流化床进行顶喷制粒,以粘合剂水溶液为顶喷浆液,造粒后过筛,即得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粘合剂为预糊化淀粉、乳糖、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膳食纤维、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硫酸软骨素和胶原蛋白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粘合剂为预糊化淀粉、乳糖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其中预糊化淀粉含量为35‑45wt%,乳糖含量为20‑30wt%,羧甲基纤维素余量。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粘合剂为可溶性膳食纤维、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的混合物,其中羟丙基纤维素含量为20‑30wt%,甲基纤维素含量为30‑35wt%,可溶性膳食纤维 余量。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粘合剂为硫酸软骨素、乳糖、胶原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其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为0.5‑1.5wt%,胶原蛋白的含量为1‑3wt%,乳糖的含量为35‑40wt%,羧甲基纤维素余量。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甘露醇颗粒中,粘合剂含量为1‑3wt%,甘露醇含量为97‑99wt%。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顶喷制粒时,雾化压力为20‑80kPa,进风量为40‑80m³/h,蠕动泵转速8‑20r/min,进风温度为50‑90℃,甘露醇粉体温度为25‑45℃,粘合剂水溶液温度为60‑8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粘合剂水溶液的浓度为5‑10wt%。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造粒所得的颗粒先后过20目、80目泰勒筛,得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片剂用直压性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是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甘露醇(mannitol)又叫甘露糖醇,分子式C6H8(OH)6,分子量为182.17,为白色晶体,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甘露醇在医药上是良好的利尿剂,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及治疗肾药、脱水剂、食糖代用品、也用作药片的赋形剂及固体、液体的稀释剂。作为片剂的赋形剂,甘露醇无吸湿性,干燥快,化学稳定性好,而且具有爽口、造粒性好等特点,用于抗癌药、抗菌药、抗组织胺药以及维生素等大部分片剂。此外,也用于醒酒药、口中清凉剂等口嚼片剂。
目前国内常使的甘露醇为针状晶体,流动性差,而且晶体不能直接用于压片,晶体的溶解速度也比颗粒慢,国内片剂厂家主要靠进口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目前直压性甘露醇颗粒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美国专利US5160680公开了一种可直压的甘露醇颗粒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在166℃将甘露醇晶体或粉末与2‑4%的水分混合加热,到50‑80%的甘露醇熔融后挤压成棒状,然后敲击粉碎并筛分。其粒径分布为1000‑250μm(泰勒筛约18‑60目),平均620μm。
美国专利US3341415公开了一种甘露醇含量>50%的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甘露醇熔融后,加入至多50%的其他糖类,继续加热熔融,然后冷却,粉碎并筛分。
以上两种方法都采用熔融制粒,没有使用粘合剂,熔融制粒技术要求高,操作不易控制,物料高温变色会影响外观;制得的甘露醇颗粒甘露醇含量低,结构紧密,不易溶解,操作不易,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南宁化学制药的专利200610019626.2公开了一种直压甘露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粘合剂(该方法使用的粘合剂有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等)的水溶液和甘露醇充分混合均匀,然后真空干燥、粉碎、筛分。该方法生产的颗粒粒度分布为2000μm‑154μm(泰勒筛约9‑100目)、表观密度为0.3‑0.7g/ml、熔点为164‑168℃,甘露醇含量大于95%。但是该方法的甘露醇产品收率过低,为60%左右。
江苏江山制药的专利201110340624.4中公开了一种速崩直压型甘露醇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0.2‑5%的粘合剂制备成8‑20%的水溶液,然后与粉碎的甘露醇粉末进行搅拌制粒,然后整粒过筛。其中,该方法使用的粘合剂有淀粉、麦芽糊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该方法比较易于操作,但是需要整粒的颗粒过多,整粒容易产生粉末,降低整体流动性,不易与其他辅料混匀。
而现有的流化床造粒技术制得的颗粒粒度分布均匀、可压性强,但是颗粒脆度太高,易碎,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颗粒粒度变小、容易产生粉末,产品的直压效果和流动性都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所得产品颗粒分布均匀,可压性强,碎脆度低,硬度高。
发明人对甘露醇制粒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造粒工艺、粘合剂选取进行了广泛的筛选,通过反复实验获得了经济、高效的粘合剂配方和造粒工艺参数,从而使所得甘露醇颗粒直压性好、颗粒粒度分布小、碎脆度和硬度高。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甘露醇,将其粉碎并过80目筛,得甘露醇粉体;将甘露醇粉体采用流化床进行顶喷制粒,以粘合剂水溶液为顶喷浆液,造粒后过筛,即得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
本发明以水为溶剂,将甘露醇粉碎至80目以下,粒度低,使用粘合剂水溶液作为顶喷浆液时,可以有效避免甘露醇流化床造粒时的结晶问题,成粒效果好。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粘合剂为预糊化淀粉、乳糖、羧甲基纤维素(CMC)、可溶性膳食纤维、甲基纤维素(MC)、羟丙基纤维素(HPC)、硫酸软骨素和胶原蛋白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上述制备方法中,粘合剂优选为预糊化淀粉、乳糖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混合物,其中预糊化淀粉含量为35‑45wt%,乳糖含量为20‑30wt%,羧甲基纤维素余量。
上述制备方法中,粘合剂优选为可溶性膳食纤维、甲基纤维素(MC)和羟丙基纤维素(HPC)的混合物,其中羟丙基纤维素含量为20‑30wt%,甲基纤维素含量为30‑35wt%,可溶性膳食纤维余量。
上述制备方法中,粘合剂优选为硫酸软骨素、乳糖、胶原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其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为0.5‑1.5wt%,胶原蛋白的含量为1‑3wt%,乳糖的含量为35‑40wt%,羧甲基纤维素余量。
本发明通过对粘合剂的筛选和大量实验,得出了优选的粘合剂配方,优选的粘合剂含量可在3%以下,还能使颗粒的均匀度、碎脆度和硬度都得到较好的改善。
上述制备方法中,甘露醇颗粒中,粘合剂含量为1‑3%,甘露醇含量为97‑99%,优选的:粘合剂含量为1‑2%,甘露醇含量为98‑99%。
上述制备方法中,粘合剂水溶液的浓度为5‑10wt%。
上述制备方法中,顶喷制粒时,雾化压力为20‑80kPa,进风量为40‑80m³/h,蠕动泵转速8‑20r/min,进风温度为50‑90℃,甘露醇粉体温度为25‑45℃,粘合剂水溶液温度为60‑85℃。
上述制备方法中,造粒所得的颗粒先后过20目、80目泰勒筛,得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
与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湿法造粒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造粒工艺简单,节省劳动力,粘合剂成本降低,综合成本显著下降;
(2)回收率高、颗粒流动性高、可压性强,成品颗粒中细粉含量低,在较低的压片压力下就可产生硬度高的片剂;
(3)优先选用混合粘合剂,所得颗粒在碎脆度、均匀度、硬度方面均能满足要求,颗粒硬度高,不易碎,流动性、直压性能基本不受包装、运输等外界因素影响;
(4)制得的甘露醇颗粒具有更好的均匀性、流动性和分散性,与其他辅料混合更均匀,更适合片剂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工艺条件、物料配比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用羟丙基纤维素(HPC)、甲基纤维素(MC)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做粘合剂生产97%的甘露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80目(泰勒筛)以下的粉末。
2. 取12.5g可溶性膳食纤维调于250ml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3. 取10gMC溶于250 ml步骤2溶液(45℃)中制成浆液。
4. 取 7.5gHPC溶于步骤2溶液制成粘合剂浆液
5. 称取970 g甘露醇粉末(<80目)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工艺参数为:雾化压力25‑35KPa,蠕动泵转速8r/min,进风量45‑55m³/h,进风温度75‑90℃,物料(甘露醇粉末)温度控制在25‑45℃,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70‑80℃。
6. 造粒结束后,造粒回收97.7%,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过20目、80目筛,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密封包装,室温保存备用。
7. 泰勒筛过筛后,20目以下99.2%,其中80目以下占5.9%,松装密度0.446g/cm³,安息角37.00°。
8. 压片检验
(1)甘露醇压片:将所得颗粒加入1%硬脂酸镁混合,混匀后水分占0.21%,用10mm圆冲进行压片;
(2)片剂检验:平均片重0.51g,脆碎度0.57%,可压硬度119N,崩解时间46s。
实施例2用乳糖、预糊化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做粘合剂生产99%的甘露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80目(泰勒筛)以下的粉末。
2. 取3g乳糖溶于200ml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3. 取3.5g预糊化淀粉溶于200 mL步骤2溶液(45℃)中。
4. 取3.5gCMC溶于步骤3溶液中制备成粘合剂浆液(顶喷浆液)。
5. 称取990 g甘露醇粉末(<80目)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工艺参数为:雾化压力55‑65KPa,蠕动泵转速10r/min,进风量65‑75m³/h,进风温度50‑65℃,物料温度控制在25‑45℃,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60‑70℃。
6. 造粒结束后,造粒回收98.1%,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过20目、80目筛,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密封包装,室温保存备用。
7. 泰勒筛过筛后,20目以下99.0%,其中80目以下占5.1%,松装密度0.514g/cm³,安息角36.81°。
8. 压片检验
(1)甘露醇压片:将所得颗粒加入1%硬脂酸镁混合,混匀后水分占0.20%,用10mm圆冲进行压片;
(2)片剂检验:平均片重0.52g,脆碎度0.49%,可压硬度117N,崩解时间45s。
实施例3 用乳糖、预糊化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做粘合剂生产98.5%的甘露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80目(泰勒筛)以下的粉末。
2. 取3g乳糖溶于200ml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3. 取6.7g预糊化淀粉溶于200 mL步骤2溶液(45℃)中。
4. 取5.3gCMC溶于步骤3溶液中制备成粘合剂浆液(顶喷浆液)。
5. 称取985 g甘露醇粉末(<80目)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工艺参数为:雾化压力70‑80KPa,蠕动泵转速18r/min,进风量60‑70m³/h,进风温度70‑85℃,物料温度控制在25‑45℃,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80‑85℃。
6. 造粒结束后,造粒回收98.2%,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过20目、80目筛,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密封包装,室温保存备用。
7. 泰勒筛过筛后,20目以下99.3%,其中80目以下占5.8%,松装密度0.532g/cm³,安息角36.21°。
8. 压片检验
(1)甘露醇压片:将所得颗粒加入1%硬脂酸镁混合,混匀后水分占0.21%,用10mm圆冲进行压片;
(2)片剂检验:平均片重0.57g,脆碎度0.23%,可压硬度114N,崩解时间47s。
实施例4 一种粘合剂和两种粘合剂生产的颗粒效果比较
    1. 为与实施例3生产的颗粒效果作比较,设两个对比实验,对比1:粘合剂为15gCMC;对比2:粘合剂为15g预糊化淀粉;对比3:粘合剂为15g乳糖。其他步骤和工艺参数与实施例3相同。
2. 分别将实施例3、对比1和对比2的150g颗粒倒入V型混合机中转动混合30min,使颗粒随混合机上下转动以检验颗粒的脆性,然后过20目、40目、60目、80目泰勒筛再进行粒度分布测定。
3. 对混合前后粒度分布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结果分析: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4.1. 只使用CMC或乳糖做粘合剂时,颗粒脆性太高,易碎,在V形混合机中转动30min后颗粒平均粒度有变小趋势,而且80目以下细粉量明显增加,这使颗粒的流动性和可压性都会明显降低。
4.2. 只使用预糊化淀粉做粘合剂时,颗粒硬度高,但是颗粒粒度不均匀,而且超过20目的大颗粒很多。
实施例5用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乳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做粘合剂生产98%的甘露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80目(泰勒筛)以下的粉末。
2. 取8g乳糖调于200ml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3. 取11.5g羧甲基纤维素溶于200 mL步骤2溶液(45℃)中。
4. 取0.1g硫酸软骨素和0.4g胶原蛋白溶于200 mL步骤2溶液(45℃)中制成粘合剂浆液。
5. 称取980 g甘露醇粉末(<80目)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工艺参数为:雾化压力50‑55KPa,蠕动泵转速12r/min,进风量65‑75m³/h,进风温度70‑75℃,物料(甘露醇粉末)温度控制在25‑45℃,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70‑80℃。
6. 造粒结束后,造粒回收98.7%,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过20目、80目筛,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密封包装,室温保存备用。
7. 泰勒筛过筛后,20目以下99.5%,其中80目以下占4.1%,松装密度0.571g/cm³,安息角35.93°。
8. 压片检验
(1)甘露醇压片:将所得颗粒加入1%硬脂酸镁混合,混匀后水分占0.17%,用10mm圆冲进行压片;
(2)片剂检验:平均片重0.61g,脆碎度0.10 %,可压硬度112N,崩解时间46s。
实施例6 用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乳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做粘合剂生产99%的甘露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80目(泰勒筛)以下的粉末。
2. 取3.5g乳糖调于200ml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3. 取6.25g羧甲基纤维素溶于200 mL步骤2溶液(45℃)中。
4. 取0.15g硫酸软骨素和0.1g胶原蛋白溶于200 mL步骤2溶液(45℃)中制成粘合剂浆液。
5. 称取990 g甘露醇粉末(<80目)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工艺参数为:雾化压力65‑75KPa,蠕动泵转速12r/min,进风量60‑70m³/h,进风温度65‑75℃,物料(甘露醇粉末)温度控制在25‑45℃,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70‑80℃。
6. 造粒结束后,造粒回收98.7%,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过20目、80目筛,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密封包装,室温保存备用。
7. 泰勒筛过筛后,20目以下99.4%,其中80目以下占4.2%,松装密度0.498g/cm³,安息角38.56°。
8. 压片检验
(1)甘露醇压片:将所得颗粒加入1%硬脂酸镁混合,混匀后水分占0.18%,用10mm圆冲进行压片;
(2)片剂检验:平均片重0.59g,脆碎度0.11 %,可压硬度119N,崩解时间51s。
实施例7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做粘合剂生产97%的甘露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80目(泰勒筛)以下的粉末。
2. 取15g可溶性膳食纤维调于600ml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3. 取15gCMC溶于600 mL步骤2溶液(45℃)中制成粘合剂浆液。
4. 称取970 g甘露醇粉末(<80目)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工艺参数为:雾化压力55‑65KPa,蠕动泵转速10r/min,进风量65‑75m³/h,进风温度50‑65℃,物料温度控制在25‑45℃,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60‑70℃。
5. 造粒结束后,造粒回收97.7%,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过20目、80目筛,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密封包装,室温保存备用。
6. 泰勒筛过筛后,20目以下99.0%,其中80目以下占7.9%,松装密度0.446g/cm³,安息角37.00°。
7. 压片检验
(1)甘露醇压片:将所得颗粒加入1%硬脂酸镁混合,混匀后水分占0.21%,用10mm圆冲进行压片;
(2)片剂检验:平均片重0.51g,脆碎度0.64%,可压硬度112N,崩解时间46s。
实施例8用羟丙基纤维素(HPC)和预糊化淀粉做粘合剂生产97%的甘露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80目(泰勒筛)以下的粉末。
2. 取10g预糊化淀粉调于400ml纯化水中制成浆。
3. 取20 gHPC溶于400 mL预糊化淀粉浆(45℃)中制成粘合剂浆液。
4. 称取970 g甘露醇粉末(<80目)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工艺参数为:雾化压力25‑35KPa,蠕动泵转速8r/min,进风量45‑55m³/h,进风温度75‑90℃,物料(甘露醇粉末)温度控制在25‑45℃,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70‑80℃。
5. 造粒结束后,造粒回收98.2%,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过20目、80目筛,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密封包装,室温保存备用。
6. 泰勒筛过筛后,20目以下99.1%,其中80目以下占7.5%,松装密度0.532g/cm³,安息角36.21°。
7. 压片检验
(1)甘露醇压片:将所得颗粒加入1%硬脂酸镁混合,混匀后水分占0.21%,用10mm圆冲进行压片;
(2)片剂检验:平均片重0.57g,脆碎度0.67%,可压硬度114N,崩解时间47s。

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0281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17 CN 103202817 A *CN103202817A* (21)申请号 201310154224.3 (22)申请日 2013.04.28 A61K 9/20(2006.01) A61K 31/047(2006.01) A61K 47/10(2006.01) A61K 47/42(2006.01) A61K 47/40(2006.01) A61K 47/38(2006.01) A61K 47/36(2006.01) A61K 47/26(2006.01) A61P 7/10(2006.01) A61。

2、P 27/02(2006.01) A61P 13/12(2006.01) (71)申请人 山东天力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光明路 1467 号 (72)发明人 李慧君 张全景 王乔隆 付吉明 郑秀宁 刘敏 陈平平 庄祎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李桂存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 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取甘露醇, 将其粉碎并过 80 目 筛, 得甘露醇粉体 ; 将甘露醇粉体采用流化床进 行顶喷制粒, 以粘合剂水溶液为顶喷浆液, 造粒后 过筛, 。

3、即得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 本发明造粒工艺 简单, 节省劳动力, 优先选用混合粘合剂, 所得颗 粒在碎脆度、 均匀度、 硬度方面均能满足要求, 具 有更好的均匀性、 流动性和分散性, 更便于包装和 运输。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02817 A CN 103202817 A *CN103202817A* 1/1 页 2 1. 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取甘露醇, 将其粉碎并过 80 目筛, 得甘露醇粉体 ; 将甘露醇。

4、粉体采用流化床进行顶喷制粒, 以粘合剂水溶液为顶喷浆液, 造粒 后过筛, 即得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粘合剂为预糊化淀粉、 乳糖、 羧甲 基纤维素、 可溶性膳食纤维、 甲基纤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 硫酸软骨素和胶原蛋白中的两种 或两种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粘合剂为预糊化淀粉、 乳糖和羧甲 基纤维素的混合物, 其中预糊化淀粉含量为 35-45wt%, 乳糖含量为 20-30wt%, 羧甲基纤维 素余量。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粘合剂为可溶性膳食纤维、 甲基。

5、 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的混合物, 其中羟丙基纤维素含量为 20-30wt%, 甲基纤维素含量为 30-35wt%, 可溶性膳食纤维 余量。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粘合剂为硫酸软骨素、 乳糖、 胶原 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 其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为 0.5-1.5wt%, 胶原蛋白的含量为 1-3wt%, 乳糖的含量为 35-40wt%, 羧甲基纤维素余量。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甘露醇颗粒中, 粘合剂含量为 1-3wt%, 甘露醇含量为 97-99wt%。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顶喷制。

6、粒时, 雾化压力为 20-80kPa, 进风量为 40-80m/h, 蠕动泵转速 8-20r/min, 进风温度为 50-90, 甘露醇粉体温度为 25-45, 粘合剂水溶液温度为 60-85。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粘合剂水溶液的浓度为 5-10wt%。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造粒所得的颗粒先后过 20 目、 80 目泰 勒筛, 得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02817 A 2 1/7 页 3 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品片剂用直压性颗粒的制备方法, 具体的。

7、是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甘露醇 (mannitol) 又叫甘露糖醇, 分子式 C6H8(OH)6, 分子量为 182.17, 为白色晶 体, 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 甘露醇在医药上是良好的利尿剂, 降低颅内压、 眼内压及治疗肾药、 脱水剂、 食糖代用 品、 也用作药片的赋形剂及固体、 液体的稀释剂。 作为片剂的赋形剂, 甘露醇无吸湿性, 干燥 快, 化学稳定性好, 而且具有爽口、 造粒性好等特点, 用于抗癌药、 抗菌药、 抗组织胺药以及 维生素等大部分片剂。此外, 也用于醒酒药、 口中清凉剂等口嚼片剂。 0003 目前国内常使的甘露醇为针状晶体, 流动性差, 而且。

8、晶体不能直接用于压片, 晶体 的溶解速度也比颗粒慢, 国内片剂厂家主要靠进口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目前直压性甘露醇 颗粒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 美国专利 US5160680 公开了一种可直压的甘露醇颗粒的生产方法, 该方法是在 166 将甘露醇晶体或粉末与2-4%的水分混合加热, 到50-80%的甘露醇熔融后挤压成棒状, 然后 敲击粉碎并筛分。其粒径分布为 1000-250m(泰勒筛约 18-60 目) , 平均 620m。 0004 美国专利US3341415公开了一种甘露醇含量50%的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 该方 法是甘露醇熔融后, 加入至多 50% 的其他糖类, 继续加热熔融, 然后冷却, 。

9、粉碎并筛分。 0005 以上两种方法都采用熔融制粒, 没有使用粘合剂, 熔融制粒技术要求高, 操作不易 控制, 物料高温变色会影响外观 ; 制得的甘露醇颗粒甘露醇含量低, 结构紧密, 不易溶解, 操 作不易, 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0006 南宁化学制药的专利 200610019626.2 公开了一种直压甘露醇的制备方法, 该方 法是将粘合剂 (该方法使用的粘合剂有麦芽糖醇、 山梨醇、 木糖醇等) 的水溶液和甘露醇充 分混合均匀, 然后真空干燥、 粉碎、 筛分。 该方法生产的颗粒粒度分布为2000m-154m (泰 勒筛约 9-100 目) 、 表观密度为 0.3-0.7g/ml、 熔点为 1。

10、64-168, 甘露醇含量大于 95%。但是 该方法的甘露醇产品收率过低, 为 60% 左右。 0007 江苏江山制药的专利 201110340624.4 中公开了一种速崩直压型甘露醇制剂的制 备方法, 该方法是将 0.2-5% 的粘合剂制备成 8-20% 的水溶液, 然后与粉碎的甘露醇粉末进 行搅拌制粒, 然后整粒过筛。 其中, 该方法使用的粘合剂有淀粉、 麦芽糊精、 羟丙基甲基纤维 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 该方法比较易于操作, 但是需要整粒的颗粒过多, 整粒容易产生粉末, 说 明 书 CN 103202817 A 3 2/7 页 4 降低整体流动性, 不易与其他辅料混匀。 0008 而现有。

11、的流化床造粒技术制得的颗粒粒度分布均匀、 可压性强, 但是颗粒脆度太 高, 易碎, 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颗粒粒度变小、 容易产生粉末, 产品的直压效果和流动性都 会降低。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 所 得产品颗粒分布均匀, 可压性强, 碎脆度低, 硬度高。 0010 发明人对甘露醇制粒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造粒工艺、 粘合剂选取进行了广泛 的筛选, 通过反复实验获得了经济、 高效的粘合剂配方和造粒工艺参数, 从而使所得甘露醇 颗粒直压性好、 颗粒粒度分布小、 碎脆度和硬度高。 0011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可直压性甘。

12、露醇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取甘露醇, 将其粉碎并过 80 目筛, 得 甘露醇粉体 ; 将甘露醇粉体采用流化床进行顶喷制粒, 以粘合剂水溶液为顶喷浆液, 造粒后 过筛, 即得可直压性甘露醇颗粒。 0012 本发明以水为溶剂, 将甘露醇粉碎至 80 目以下, 粒度低, 使用粘合剂水溶液作为 顶喷浆液时, 可以有效避免甘露醇流化床造粒时的结晶问题, 成粒效果好。 0013 上述制备方法中, 所述粘合剂为预糊化淀粉、 乳糖、 羧甲基纤维素 (CMC) 、 可溶性膳 食纤维、 甲基纤维素 (MC) 、 羟丙基纤维素 (HPC) 、 硫酸软骨素和胶原蛋白中的两种或两种以 上。 0014 上述制备。

13、方法中, 粘合剂优选为预糊化淀粉、 乳糖和羧甲基纤维素 (CMC) 的混合 物, 其中预糊化淀粉含量为 35-45wt%, 乳糖含量为 20-30wt%, 羧甲基纤维素余量。 0015 上述制备方法中, 粘合剂优选为可溶性膳食纤维、 甲基纤维素 (MC) 和羟丙基纤维 素 (HPC) 的混合物, 其中羟丙基纤维素含量为 20-30wt%, 甲基纤维素含量为 30-35wt%, 可溶 性膳食纤维余量。 0016 上述制备方法中, 粘合剂优选为硫酸软骨素、 乳糖、 胶原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的 混合物, 其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为 0.5-1.5wt%, 胶原蛋白的含量为 1-3wt%, 乳糖的含量为 3。

14、5-40wt%, 羧甲基纤维素余量。 0017 本发明通过对粘合剂的筛选和大量实验, 得出了优选的粘合剂配方, 优选的粘合 剂含量可在 3% 以下, 还能使颗粒的均匀度、 碎脆度和硬度都得到较好的改善。 0018 上述制备方法中, 甘露醇颗粒中, 粘合剂含量为 1-3%, 甘露醇含量为 97-99%, 优选 的 : 粘合剂含量为 1-2%, 甘露醇含量为 98-99%。 0019 上述制备方法中, 粘合剂水溶液的浓度为 5-10wt%。 0020 上述制备方法中, 顶喷制粒时, 雾化压力为 20-80kPa, 进风量为 40-80m/h, 蠕动 泵转速 8-20r/min, 进风温度为 50-。

15、90, 甘露醇粉体温度为 25-45, 粘合剂水溶液温度为 60-85。 0021 上述制备方法中, 造粒所得的颗粒先后过 20 目、 80 目泰勒筛, 得可直压性甘露醇 颗粒。 0022 与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湿法造粒相比,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 说 明 书 CN 103202817 A 4 3/7 页 5 (1) 造粒工艺简单, 节省劳动力, 粘合剂成本降低, 综合成本显著下降 ; (2) 回收率高、 颗粒流动性高、 可压性强, 成品颗粒中细粉含量低, 在较低的压片压力下 就可产生硬度高的片剂 ; (3) 优先选用混合粘合剂, 所得颗粒在碎脆度、 均匀度、 硬度方面均能满足要求, 颗粒硬 度。

16、高, 不易碎, 流动性、 直压性能基本不受包装、 运输等外界因素影响 ; (4) 制得的甘露醇颗粒具有更好的均匀性、 流动性和分散性, 与其他辅料混合更均匀, 更适合片剂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根据下述实施例, 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然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实 施例所描述的具体工艺条件、 物料配比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 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本发明。 0024 实施例 1 用羟丙基纤维素 (HPC) 、 甲基纤维素 (MC) 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做粘合剂生 产 97% 的甘露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 80 目 (泰勒筛) 以下的粉末。。

17、 0025 2. 取 12.5g 可溶性膳食纤维调于 250ml 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0026 3. 取 10gMC 溶于 250 ml 步骤 2 溶液 (45) 中制成浆液。 0027 4. 取 7.5gHPC 溶于步骤 2 溶液制成粘合剂浆液 5. 称取 970 g 甘露醇粉末 (80 目) 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 工艺参数为 : 雾 化压力 25-35KPa, 蠕动泵转速 8r/min, 进风量 45-55m/h, 进风温度 75-90, 物料 (甘露醇 粉末) 温度控制在 25-45, 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 70-80。 0028 6. 造粒结束后, 造粒回收 97.7%, 从。

18、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 过 20 目、 80 目筛, 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密封包装, 室温保存备用。 0029 7.泰勒筛过筛后, 20目以下99.2%, 其中80目以下占5.9%, 松装密度0.446g/cm, 安息角 37.00。 0030 8. 压片检验 (1) 甘露醇压片 : 将所得颗粒加入 1% 硬脂酸镁混合, 混匀后水分占 0.21%, 用 10mm 圆冲 进行压片 ; (2) 片剂检验 : 平均片重 0.51g, 脆碎度 0.57%, 可压硬度 119N, 崩解时间 46s。 0031 实施例 2 用乳糖、 预糊化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 (CMC) 做粘合剂生产 99%。

19、 的甘露醇 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 80 目 (泰勒筛) 以下的粉末。 0032 2. 取 3g 乳糖溶于 200ml 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0033 3. 取 3.5g 预糊化淀粉溶于 200 mL 步骤 2 溶液 (45) 中。 0034 4. 取 3.5gCMC 溶于步骤 3 溶液中制备成粘合剂浆液 (顶喷浆液) 。 0035 5.称取990 g甘露醇粉末 (80目) 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 工艺参数为 : 雾化压力 55-65KPa, 蠕动泵转速 10r/min, 进风量 65-75m/h, 进风温度 50-65, 物料温度 控制在 25-45, 粘合剂浆液。

20、温度控制在 60-70。 0036 6. 造粒结束后, 造粒回收 98.1%, 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 过 20 目、 80 说 明 书 CN 103202817 A 5 4/7 页 6 目筛, 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密封包装, 室温保存备用。 0037 7.泰勒筛过筛后, 20目以下99.0%, 其中80目以下占5.1%, 松装密度0.514g/cm, 安息角 36.81。 0038 8. 压片检验 (1) 甘露醇压片 : 将所得颗粒加入 1% 硬脂酸镁混合, 混匀后水分占 0.20%, 用 10mm 圆冲 进行压片 ; (2) 片剂检验 : 平均片重 0.52g, 脆碎度 0。

21、.49%, 可压硬度 117N, 崩解时间 45s。 0039 实施例 3 用乳糖、 预糊化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 (CMC) 做粘合剂生产 98.5% 的甘露 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 80 目 (泰勒筛) 以下的粉末。 0040 2. 取 3g 乳糖溶于 200ml 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0041 3. 取 6.7g 预糊化淀粉溶于 200 mL 步骤 2 溶液 (45) 中。 0042 4. 取 5.3gCMC 溶于步骤 3 溶液中制备成粘合剂浆液 (顶喷浆液) 。 0043 5.称取985 g甘露醇粉末 (80目) 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 工艺参数为 : 雾化压。

22、力 70-80KPa, 蠕动泵转速 18r/min, 进风量 60-70m/h, 进风温度 70-85, 物料温度 控制在 25-45, 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 80-85。 0044 6. 造粒结束后, 造粒回收 98.2%, 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 过 20 目、 80 目筛, 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密封包装, 室温保存备用。 0045 7.泰勒筛过筛后, 20目以下99.3%, 其中80目以下占5.8%, 松装密度0.532g/cm, 安息角 36.21。 0046 8. 压片检验 (1) 甘露醇压片 : 将所得颗粒加入 1% 硬脂酸镁混合, 混匀后水分占 0.21%, 用 。

23、10mm 圆冲 进行压片 ; (2) 片剂检验 : 平均片重 0.57g, 脆碎度 0.23%, 可压硬度 114N, 崩解时间 47s。 0047 实施例 4 一种粘合剂和两种粘合剂生产的颗粒效果比较 1. 为与实施例 3 生产的颗粒效果作比较, 设两个对比实验, 对比 1 : 粘合剂为 15gCMC ; 对比 2 : 粘合剂为 15g 预糊化淀粉 ; 对比 3 : 粘合剂为 15g 乳糖。其他步骤和工艺参 数与实施例 3 相同。 0048 2. 分别将实施例 3、 对比 1 和对比 2 的 150g 颗粒倒入 V 型混合机中转动混合 30min, 使颗粒随混合机上下转动以检验颗粒的脆性, 。

24、然后过20目、 40目、 60目、 80目泰勒筛 再进行粒度分布测定。 0049 3. 对混合前后粒度分布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说 明 书 CN 103202817 A 6 5/7 页 7 4. 结果分析 :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 4.1. 只使用 CMC 或乳糖做粘合剂时, 颗粒脆性太高, 易碎, 在 V 形混合机中转动 30min 后颗粒平均粒度有变小趋势, 而且 80 目以下细粉量明显增加, 这使颗粒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都会明显降低。 0050 4.2. 只使用预糊化淀粉做粘合剂时, 颗粒硬度高, 但是颗粒粒度不均匀, 而且超过 20 目的大颗粒很多。 0051 实施例5用硫酸软骨素、 胶原。

25、蛋白、 乳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做粘合剂生产98%的甘露 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 80 目 (泰勒筛) 以下的粉末。 0052 2. 取 8g 乳糖调于 200ml 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0053 3. 取 11.5g 羧甲基纤维素溶于 200 mL 步骤 2 溶液 (45) 中。 0054 4. 取 0.1g 硫酸软骨素和 0.4g 胶原蛋白溶于 200 mL 步骤 2 溶液 (45) 中制成粘 合剂浆液。 0055 5.称取980 g甘露醇粉末 (80目) 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 工艺参数为 : 雾化压力50-55KPa, 蠕动泵转速12r/min, 进风量65-7。

26、5m/h, 进风温度70-75, 物料 (甘露 醇粉末) 温度控制在 25-45, 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 70-80。 0056 6. 造粒结束后, 造粒回收 98.7%, 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 过 20 目、 80 目筛, 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密封包装, 室温保存备用。 0057 7.泰勒筛过筛后, 20目以下99.5%, 其中80目以下占4.1%, 松装密度0.571g/cm, 安息角 35.93。 0058 8. 压片检验 (1) 甘露醇压片 : 将所得颗粒加入 1% 硬脂酸镁混合, 混匀后水分占 0.17%, 用 10mm 圆冲 进行压片 ; (2) 片剂检验 : 平。

27、均片重 0.61g, 脆碎度 0.10 %, 可压硬度 112N, 崩解时间 46s。 0059 实施例 6 用硫酸软骨素、 胶原蛋白、 乳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做粘合剂生产 99% 的甘 说 明 书 CN 103202817 A 7 6/7 页 8 露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 80 目 (泰勒筛) 以下的粉末。 0060 2. 取 3.5g 乳糖调于 200ml 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0061 3. 取 6.25g 羧甲基纤维素溶于 200 mL 步骤 2 溶液 (45) 中。 0062 4. 取 0.15g 硫酸软骨素和 0.1g 胶原蛋白溶于 200 mL 步骤 2 溶液 。

28、(45) 中制成 粘合剂浆液。 0063 5.称取990 g甘露醇粉末 (80目) 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 工艺参数为 : 雾化压力65-75KPa, 蠕动泵转速12r/min, 进风量60-70m/h, 进风温度65-75, 物料 (甘露 醇粉末) 温度控制在 25-45, 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 70-80。 0064 6. 造粒结束后, 造粒回收 98.7%, 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 过 20 目、 80 目筛, 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密封包装, 室温保存备用。 0065 7.泰勒筛过筛后, 20目以下99.4%, 其中80目以下占4.2%, 松装密度0.498g/c。

29、m, 安息角 38.56。 0066 8. 压片检验 (1) 甘露醇压片 : 将所得颗粒加入 1% 硬脂酸镁混合, 混匀后水分占 0.18%, 用 10mm 圆冲 进行压片 ; (2) 片剂检验 : 平均片重 0.59g, 脆碎度 0.11 %, 可压硬度 119N, 崩解时间 51s。 0067 实施例 7 用羧甲基纤维素 (CMC) 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做粘合剂生产 97% 的甘露醇颗 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 80 目 (泰勒筛) 以下的粉末。 0068 2. 取 15g 可溶性膳食纤维调于 600ml 纯化水中制成溶液。 0069 3. 取 15gCMC 溶于 600 m。

30、L 步骤 2 溶液 (45) 中制成粘合剂浆液。 0070 4.称取970 g甘露醇粉末 (80目) 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 工艺参数为 : 雾化压力 55-65KPa, 蠕动泵转速 10r/min, 进风量 65-75m/h, 进风温度 50-65, 物料温度 控制在 25-45, 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 60-70。 0071 5. 造粒结束后, 造粒回收 97.7%, 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 过 20 目、 80 目筛, 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密封包装, 室温保存备用。 0072 6.泰勒筛过筛后, 20目以下99.0%, 其中80目以下占7.9%, 松装密度0.44。

31、6g/cm, 安息角 37.00。 0073 7. 压片检验 (1) 甘露醇压片 : 将所得颗粒加入 1% 硬脂酸镁混合, 混匀后水分占 0.21%, 用 10mm 圆冲 进行压片 ; (2) 片剂检验 : 平均片重 0.51g, 脆碎度 0.64%, 可压硬度 112N, 崩解时间 46s。 0074 实施例 8 用羟丙基纤维素 (HPC) 和预糊化淀粉做粘合剂生产 97% 的甘露醇颗粒 1. 将甘露醇晶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成 80 目 (泰勒筛) 以下的粉末。 0075 2. 取 10g 预糊化淀粉调于 400ml 纯化水中制成浆。 0076 3. 取 20 gHPC 溶于 400 mL 。

32、预糊化淀粉浆 (45) 中制成粘合剂浆液。 0077 4.称取970 g甘露醇粉末 (80目) 于流化床中进行流化床顶喷制粒, 工艺参数为 : 雾化压力 25-35KPa, 蠕动泵转速 8r/min, 进风量 45-55m/h, 进风温度 75-90, 物料 (甘露 说 明 书 CN 103202817 A 8 7/7 页 9 醇粉末) 温度控制在 25-45, 粘合剂浆液温度控制在 70-80。 0078 5. 造粒结束后, 造粒回收 98.2%, 从物料斗中倒出制得的甘露醇颗粒, 过 20 目、 80 目筛, 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密封包装, 室温保存备用。 0079 6.泰勒筛过筛后, 20目以下99.1%, 其中80目以下占7.5%, 松装密度0.532g/cm, 安息角 36.21。 0080 7. 压片检验 (1) 甘露醇压片 : 将所得颗粒加入 1% 硬脂酸镁混合, 混匀后水分占 0.21%, 用 10mm 圆冲 进行压片 ; (2) 片剂检验 : 平均片重 0.57g, 脆碎度 0.67%, 可压硬度 114N, 崩解时间 47s。 说 明 书 CN 103202817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