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846139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97693.6

申请日:

2013.03.15

公开号:

CN103191136A

公开日:

2013.07.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1/616申请公布日:201307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1/616申请日:201303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616; A61K9/48; A61P7/02; A61P9/00; A61P1/04; A61K31/4439(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1/616

申请人: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侯雪梅; 郭国岭; 金鑫; 徐晓; 陈剑; 解荷芝; 李菁

地址:

519020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联港工业区双林片区创业北路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包括活性成分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复方制剂中,含阿司匹林50~400mg,艾普拉唑钠5~10mg。所述复方制剂的剂型可以为双层片、颗粒剂、胶囊,优选肠溶微丸胶囊。所述复方制剂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因血小板凝集诱导的病症,所述病症主要包括血栓性疾病及由其诱导的心血管疾病。本发明将阿司匹林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制备成药用制剂,患者在使用本制剂的时候不仅能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血栓性疾病,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成分阿司匹林和质子泵抑制剂艾普拉唑钠,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复方制剂中,含阿司匹林50~400mg,艾普拉唑钠5~10m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剂的剂型为肠溶微丸胶囊,由空心胶囊、阿司匹林微丸和艾普拉唑钠微丸组成; 
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肠溶空心胶囊时,其中微丸的组成成分如下: 
(1)阿司匹微丸: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 

(2)艾普拉唑钠微丸: 
艾普拉唑钠               40%~80% 
空白丸芯                 15%~55% 
普通包衣材料             2%~5%; 
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胃溶空心胶囊时,其中微丸的组成成分如下: 
(1)阿司匹林微丸: 

(2)艾普拉唑钠微丸: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选自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选自L‑HPC、CMS‑Na、PVPP、CCNa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 述粘合剂选自蒸馏水、乙醇一水溶液、淀粉浆、HPMC或PVP。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选自酒石酸或枸橼酸。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蓖麻油、液体石蜡、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单醋酸酯、三醋酸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癸二酸二丁酯、枸橼酸三乙酯、枸橼酸三丁酯、乙酰基枸橼酸三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包衣材料和隔离层包衣材料选自HPMC的乙醇溶液、10%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乙醇溶液、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或10~15%的明胶浆。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层包衣材料选自虫胶、聚乙烯醇乙酸苯二甲酸酯、丙烯酸树脂、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0.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分为制备微丸和灌制胶囊两步,具体如下: 
1):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肠溶空心胶囊时,其制备过程如下: 
(1)将阿司匹林、填充剂、崩解剂、稳定剂连同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备成丸芯; 
(2)采用普通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3)制备空白丸芯; 
(4)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艾普拉唑钠药物层; 
(5)采用普通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6)将包衣后的阿司匹林微丸和艾普拉唑钠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肠溶胶囊中,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复方肠溶微丸胶囊; 
2)当胶囊壳为胃溶空心胶囊时,其制备过程如下: 
(1)将阿司匹林、填充剂、崩解剂、稳定剂连同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备成丸芯; 
(2)采用隔离层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3)采用肠溶材料及增塑剂制成的包衣液对(2)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包衣; 
(4)制备空白丸芯; 
(5)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艾普拉唑钠药物层; 
(6)采用隔离层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7)采用肠溶材料及增塑剂制成的包衣液对(6)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包衣; 
(8)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肠溶微丸和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胃溶空心胶囊中,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特别是一种抗血栓用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复方胶囊,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阿司匹林于1853年被首次合成,1899年3月6日被介绍到临床,其应用广泛,是医药史上的三大经典药物之一。同时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应用最早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其抗栓作用主要基于对血小板环氧化酶的不可逆性抑制,使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无法转化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进而抑制血小板的血栓素A。生成,最终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栓的目的。但阿司匹林在预防治疗血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产生以下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长期服用会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质子泵又称胃酸泵,其实质为H+‑K+‑ATP酶,是胃分泌H+的最终共同途径,它存在于胃壁细胞分泌小管的细胞膜,借助ATP降解供能进行H+、K_交换,特异性地将H+泵入胃腔,形成胃内强酸状态。质子泵抑制剂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能迅速穿过胃壁细胞膜,聚积在强酸性分泌小管中,转化为次磺酰胺类化合物,与H+‑K+‑ATP酶的巯基共价绪合,形成二硫键,使质子泵失活,从而抑制中枢或外周介导的胃酸分泌。其中艾普拉唑钠,别名洛赛克,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因阿司匹林长期使用会诱发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而艾普拉唑(Ilaprazole)是韩国一洋制药株式会社研制、丽珠医药有限公司开发上市的最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广泛地用于与各种酸相关的消化道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与其它PPI相比,艾普拉唑钠是艾普拉唑的钠盐,其具有抗酸活性最强、治疗无个体差异、夜间控制酸能力更强等优点,有望成为PPI市场中核心产品。阿司匹林与艾普拉唑钠协同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服用阿司匹林时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市场上有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胶囊和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与其它药物联用的制剂有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缓释片、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维生素C泡腾片、阿司匹林磷酸川芎嗪缓释片、复方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片、阿司匹林铝碳酸镁片、阿司匹林可待因片等。目前,市场上并未有艾普拉唑钠与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本专利的申请能弥补这部分的空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阿司匹林复方制剂:包含阿司匹林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该制剂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效能,同时能显著地减少和降低阿司匹林对消化道的毒副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包括活性成分阿司匹林和质子泵抑制剂艾普拉唑钠,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复方制剂中,含阿司匹林50~400mg,艾普拉唑钠5~10mg。
所述复方制剂的剂型可以为双层片、颗粒剂、胶囊,优选肠溶微丸胶囊。
所述肠溶微丸胶囊由空心胶囊、阿司匹林微丸和艾普拉唑钠微丸组成;
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肠溶空心胶囊时,其中微丸的组成成分如下:
(1)阿司匹微丸: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

(2)艾普拉唑钠微丸: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
艾普拉唑钠          40%~80%
空白丸芯            15%~55%
普通包衣层材料      2%~5%;
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胃溶空心胶囊时,其中微丸的组成成分如下:
(1)阿司匹林微丸: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

(2)艾普拉唑钠微丸: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

所述填充剂选自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崩解剂选自L‑HPC、CMS‑Na、PVPP、CCNa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粘合剂选自蒸馏水、乙醇一水溶液、淀粉浆、HPMC或PVP等纤维素衍生物溶液。
所述稳定剂选自酒石酸或枸橼酸。
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蓖麻油、液体石蜡、丙二醇、聚乙二醇类、甘油单醋酸酯、三醋酸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癸二酸二丁酯、枸橼酸三乙酯、枸橼酸三丁酯、乙酰基枸橼酸三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普通包衣材料和隔离层包衣材料选自HPMC的乙醇溶液、10%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乙醇溶液、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或10~15%的明胶浆。
所述肠溶层包衣材料选自虫胶、聚乙烯醇乙酸苯二甲酸酯、丙烯酸树脂类、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备过程分为制备微丸和灌制胶囊两步,具体如下:
1):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肠溶空心胶囊时,其制备过程如下:
(1)将阿司匹林、填充剂、崩解剂、稳定剂连同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备成丸芯;
(2)采用普通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3)制备空白丸芯;
(4)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艾普拉唑钠药物层;
(5)采用普通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6)将包衣后的阿司匹林微丸和艾普拉唑钠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肠溶胶囊中,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复方肠溶微丸胶囊;
2)当胶囊壳为胃溶空心胶囊时,其制备过程如下:
(1)将阿司匹林、填充剂、崩解剂、稳定剂连同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备成丸芯;
(2)采用隔离层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3)采用肠溶材料及增塑剂制成的包衣液对(2)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包衣;
(4)制备空白丸芯;
(5)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艾普拉唑钠药物层;
(6)采用隔离层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7)采用肠溶材料及增塑剂制成的包衣液对(6)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包衣;
(8)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肠溶微丸和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胃溶空心胶囊中,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所述复方制剂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因血小板凝集诱导的病症,所述病症主要包括:血栓性疾病及由其诱导的心血管疾病。
本发明的复方制剂以阿司匹林、质子泵抑制剂为活性成分,主要是肠溶微丸灌制的胶囊,其中阿司匹林发挥抗血栓活性的功能,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的胃肠道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中,阿司匹林微丸可采用挤出滚圆法和离心造丸法,质子泵抑制剂微丸采用溶液上药法。
本发明的创新点是将阿司匹林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制备成药用制剂,患者在使用本制剂的时候不仅能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血栓性疾病,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制备含有阿司匹林325mg和艾普拉唑钠10mg的胃溶微丸胶囊
处方: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
(1)将粉碎过100目筛后的阿司匹林、微晶纤维素、CMS‑Na、酒石酸混合均匀后,以水为粘合剂利用挤出一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备成含药丸芯。
(2)采用2%HPLC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3)采用Eudragh L30D‑55及PEG6000配制成的包衣液对(2)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包衣。
(4)将微晶纤维素、CMS‑Na混合均匀后,以水为粘合剂制备空白丸芯。
(5)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10%艾普拉唑钠的80%乙醇溶液为药物层。
(6)采用2%HPLC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隔离层。
(7)采用Eudragh L30D‑55及PEG6000制成的包衣液对(6)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包衣。
(8)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肠溶微丸和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胃溶空心胶囊中,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实施例2制备含有阿司匹林100mg和艾普拉唑钠5mg的肠溶微丸胶囊
处方: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
(1)将粉碎过80目筛后的阿司匹林、微晶纤维素、CMS‑Na、酒石酸混合均匀后,以水为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备成含药丸芯。
(2)采用2%HPLC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3)将微晶纤维素、CMS‑Na混合均匀后,以水为粘合剂制备空白丸芯。
(4)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10%艾普拉唑钠的80%乙醇溶液作为药物层。
(5)采用2%HPLC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6)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肠溶微丸和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肠溶空心胶囊中,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实施例3含有阿司匹林325mg和艾普拉唑钠10mg的肠溶微丸胶囊
处方: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
(1)将粉碎过80目筛后的阿司匹林、微晶纤维素、CMS‑Na、酒石酸混合均匀后,以水为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备成含药丸芯。
(2)采用2%HPLC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3)将微晶纤维素、CMS‑Na混合均匀后,以水为粘合剂制备空白丸芯。
(4)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10%艾普拉唑钠的80%乙醇溶液作为药物层。
(5)采用2%HPLC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6)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微丸和艾普拉唑钠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肠溶空心胶囊中,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实施例4主要工艺参数实验
将处方1的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胃溶微丸胶囊及处方2~3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进行工艺参数检测,具体的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处方的艾普拉唑钠微丸胶囊的检测结果
 处方1处方2处方3装量差异(%)±4.0±3.9±4.3含量测定(%)99.899.8100.4溶出度(%)100.3100.5101.3
结论:处方1~3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实施例5: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稳定性研究
处方2与处方3都为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区别在于辅料用量比例不同。处方2、3的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在模拟上市包装的条件下,进行高温试验(在高温(60℃)下放置10天),高湿试验(在25℃分别于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10天)、强光照试验(照度为5000±500 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参考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制定本品的储藏条件为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试验结果见表2所示:
表2、处方2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在同等条件下,将处方3的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进行影响因素实验,得出实验结果。
表3、处方3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结论:考察结果显示,处方2和处方3的含量均未明显降低、有关物质含量没有明显增加,符合规定。优选处方2的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实施例6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与奥美拉唑阿司匹林肠溶微丸胶囊对比实验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实施例2制备所得)与奥美拉唑阿司匹林肠溶微丸胶囊(根据中国专利201110169604.5制备所得)对比。
药理学试验
对大鼠慢性溃疡的作用(醋酸诱导慢性溃疡)
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实验动物为8周龄的雄性SD大鼠,试验组每组10只,另10只作为对照。在未空腹的大鼠躯体与腹壁窦交界处浆膜下注射20ul 30%的醋酸。试验组分别口服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及奥美拉唑阿司匹林肠溶微丸,前8天每天2次,第9天给药1次,将这些大鼠处死。沿胃大弯切开,检查胃的糜烂情况。
结果列于表1中。
表1对大鼠慢性胃溃疡的作用

胃酸抑制率(%)=(对照组平均胃酸体积一治疗组平均胃酸体积)/对照组平均胃酸体积×100%
溃疡指数抑制率(%)=(对照组平均溃疡指数一治疗组平均溃疡指数)/对照组平均溃疡指数×100%
结论: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比奥美拉唑阿司匹林肠溶微丸胶囊效果更佳。

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911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10 CN 103191136 A *CN103191136A* (21)申请号 201310097693.6 (22)申请日 2013.03.15 A61K 31/616(2006.01) A61K 9/48(2006.01) A61P 7/02(2006.01) A61P 9/00(2006.01) A61P 1/04(2006.01) A61K 31/4439(2006.01) (71)申请人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地址 519020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联港工业 区双林片区创业北路 38 号 申请人 丽珠。

2、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侯雪梅 郭国岭 金鑫 徐晓 陈剑 解荷芝 李菁 (54) 发明名称 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 钠的复方制剂, 包括活性成分阿司匹林和艾普拉 唑钠, 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 复方制剂中, 含 阿司匹林 50 400mg, 艾普拉唑钠 5 10mg。所 述复方制剂的剂型可以为双层片、 颗粒剂、 胶囊, 优选肠溶微丸胶囊。所述复方制剂可以用于预防 或治疗因血小板凝集诱导的病症, 所述病症主要 包括血栓性疾病及由其诱导的心血管疾病。本发 明将阿司匹林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制备成药用。

3、制 剂, 患者在使用本制剂的时候不仅能够使用阿司 匹林治疗血栓性疾病, 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阿司 匹林引起的胃肠道毒副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91136 A CN 103191136 A *CN103191136A* 1/2 页 2 1. 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活性成分阿司匹 林和质子泵抑制剂艾普拉唑钠, 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 复方制剂中, 含阿司匹林 50 400mg, 艾普拉唑钠 5。

4、 10mg。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复方制剂的剂型为肠溶微丸胶囊, 由空心胶囊、 阿司匹林微丸和艾普拉唑钠微丸组 成 ; 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肠溶空心胶囊时, 其中微丸的组成成分如下 : (1) 阿司匹微丸 : 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 (2) 艾普拉唑钠微丸 : 艾普拉唑钠 40 80 空白丸芯 15 55 普通包衣材料 2 5 ; 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胃溶空心胶囊时, 其中微丸的组成成分如下 : (1) 阿司匹林微丸 : (2) 艾普拉唑钠微丸 :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5、 所述填充剂选自淀粉、 糊精、 微晶纤维素、 乳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崩解剂选自 L-HPC、 CMS-Na、 PVPP、 CCNa 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91136 A 2 2/2 页 3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粘合剂选自蒸馏水、 乙醇一水溶液、 淀粉浆、 HPMC 或 PVP。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稳定剂选自酒。

6、石酸或枸橼酸。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 蓖麻油、 液体石蜡、 丙二醇、 聚乙二醇、 甘油单醋酸酯、 三醋酸甘油酯、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癸二酸二丁酯、 枸橼酸三乙酯、 枸橼酸三丁酯、 乙酰基枸橼酸三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普通包衣材料和隔离层包衣材料选自 HPMC 的乙醇溶液、 10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乙醇溶液、 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 15 20的虫胶乙醇溶液或 1。

7、0 15的明胶浆。 9.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肠溶层包衣材料选自虫胶、 聚乙烯醇乙酸苯二甲酸酯、 丙烯酸树脂、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0. 权利要求 1 9 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的制 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制备过程分为制备微丸和灌制胶囊两步, 具体如下 : 1) : 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肠溶空心胶囊时, 其制备过程如下 : (1) 将阿司匹林、 填充剂、 崩解剂、 稳定剂连同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 备成丸芯 ; (2) 采用普通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

8、包衣 ; (3) 制备空白丸芯 ; (4) 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艾普拉唑钠药物层 ; (5) 采用普通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 (6) 将包衣后的阿司匹林微丸和艾普拉唑钠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肠溶胶囊中, 即制 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复方肠溶微丸胶囊 ; 2) 当胶囊壳为胃溶空心胶囊时, 其制备过程如下 : (1) 将阿司匹林、 填充剂、 崩解剂、 稳定剂连同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 备成丸芯 ; (2) 采用隔离层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 (3) 采用肠溶材料及增塑剂制成的包衣液对 (2) 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

9、包衣 ; (4) 制备空白丸芯 ; (5) 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艾普拉唑钠药物层 ; (6) 采用隔离层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 (7) 采用肠溶材料及增塑剂制成的包衣液对 (6) 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包衣 ; (8) 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肠溶微丸和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胃溶空心 胶囊中, 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91136 A 3 1/8 页 4 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阿司匹林和艾普拉唑钠的复方制剂, 特别是一。

10、种抗血栓用阿司 匹林艾普拉唑钠复方胶囊, 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阿司匹林于1853年被首次合成, 1899年3月6日被介绍到临床, 其应用广泛, 是医 药史上的三大经典药物之一。同时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应用最早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其抗 栓作用主要基于对血小板环氧化酶的不可逆性抑制, 使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无法转化为前 列腺素内过氧化物, 进而抑制血小板的血栓素 A。生成, 最终抑制血小板聚集, 从而达到抗 栓的目的。但阿司匹林在预防治疗血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产生以下副作用, 如恶心、 呕吐、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长期服用会导致胃、 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 质子泵又称胃 。

11、酸泵, 其实质为H+-K+-ATP酶, 是胃分泌H+的最终共同途径, 它存在于胃壁细胞分泌小管的 细胞膜, 借助 ATP 降解供能进行 H+、 K_ 交换, 特异性地将 H+ 泵入胃腔, 形成胃内强酸状态。 质子泵抑制剂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 能迅速穿过胃壁细胞膜, 聚积在强酸性分泌小管中, 转 化为次磺酰胺类化合物, 与 H+-K+-ATP 酶的巯基共价绪合, 形成二硫键, 使质子泵失活, 从 而抑制中枢或外周介导的胃酸分泌。 其中艾普拉唑钠, 别名洛赛克, 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 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因阿司匹林长期使用会诱发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0003 而艾普拉唑 (Ilaprazole。

12、) 是韩国一洋制药株式会社研制、 丽珠医药有限公司开 发上市的最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 广泛地用于与各种酸相关的消化道疾病, 如十二指肠溃 疡、 胃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等。与其它 PPI 相比, 艾普拉唑钠是艾普拉唑的钠盐, 其具有抗酸 活性最强、 治疗无个体差异、 夜间控制酸能力更强等优点, 有望成为 PPI 市场中核心产品。 阿司匹林与艾普拉唑钠协同作用, 能有效地降低服用阿司匹林时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0004 市场上有阿司匹林片、 阿司匹林胶囊和阿司匹林肠溶片 ; 阿司匹林与其它药物联 用的制剂有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缓释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 阿司匹林维生 素 C 泡腾片、 阿。

13、司匹林磷酸川芎嗪缓释片、 复方阿司匹林 / 双嘧达莫缓释片、 阿司匹林铝碳 酸镁片、 阿司匹林可待因片等。目前, 市场上并未有艾普拉唑钠与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 本 专利的申请能弥补这部分的空白。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阿司匹林复方制剂 : 包含阿司匹林和 质子泵抑制剂的复方制剂, 该制剂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效能, 同时能显著地减少和降低阿司 匹林对消化道的毒副作用。 000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7 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复方制剂, 包括活性成分阿司匹林和质子泵 抑制剂艾普拉唑钠, 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 复方制剂中, 含阿。

14、司匹林 50 400mg, 艾普 拉唑钠 5 10mg。 说 明 书 CN 103191136 A 4 2/8 页 5 0008 所述复方制剂的剂型可以为双层片、 颗粒剂、 胶囊, 优选肠溶微丸胶囊。 0009 所述肠溶微丸胶囊由空心胶囊、 阿司匹林微丸和艾普拉唑钠微丸组成 ; 0010 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肠溶空心胶囊时, 其中微丸的组成成分如下 : 0011 (1) 阿司匹微丸 : 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 0012 0013 (2) 艾普拉唑钠微丸 : 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 0014 艾普拉唑钠 40 80 0015 空白丸芯 15 55 0016 普通包衣层材料 2 5 ; 0017 当胶囊的胶囊。

15、壳为胃溶空心胶囊时, 其中微丸的组成成分如下 : 0018 (1) 阿司匹林微丸 : 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 0019 0020 (2) 艾普拉唑钠微丸 : 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 0021 0022 所述填充剂选自淀粉、 糊精、 微晶纤维素、 乳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23 所述崩解剂选自 L-HPC、 CMS-Na、 PVPP、 CCNa 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24 所述粘合剂选自蒸馏水、 乙醇一水溶液、 淀粉浆、 HPMC 或 PVP 等纤维素衍生物溶 液。 0025 所述稳定剂选自酒石酸或枸橼酸。 0026 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 蓖麻油、 液体石蜡、 丙二醇、 聚乙二醇类、。

16、 甘油单醋酸酯、 三 说 明 书 CN 103191136 A 5 3/8 页 6 醋酸甘油酯、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癸二酸二丁酯、 枸 橼酸三乙酯、 枸橼酸三丁酯、 乙酰基枸橼酸三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27 所述普通包衣材料和隔离层包衣材料选自 HPMC 的乙醇溶液、 10邻苯二甲酸醋 酸纤维素乙醇溶液、 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 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或1015的明胶 浆。 0028 所述肠溶层包衣材料选自虫胶、 聚乙烯醇乙酸苯二甲酸酯、 丙烯酸树脂类、 纤维素 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29 所述的一种包含阿司匹林和质子。

17、泵抑制剂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0030 制备过程分为制备微丸和灌制胶囊两步, 具体如下 : 0031 1) : 当胶囊的胶囊壳为肠溶空心胶囊时, 其制备过程如下 : 0032 (1) 将阿司匹林、 填充剂、 崩解剂、 稳定剂连同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 机制备成丸芯 ; 0033 (2) 采用普通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 0034 (3) 制备空白丸芯 ; 0035 (4) 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艾普拉唑钠药物层 ; 0036 (5) 采用普通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 0037 (6) 将包衣后的。

18、阿司匹林微丸和艾普拉唑钠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肠溶胶囊中, 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复方肠溶微丸胶囊 ; 0038 2) 当胶囊壳为胃溶空心胶囊时, 其制备过程如下 : 0039 (1) 将阿司匹林、 填充剂、 崩解剂、 稳定剂连同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 机制备成丸芯 ; 0040 (2) 采用隔离层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 0041 (3) 采用肠溶材料及增塑剂制成的包衣液对 (2) 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包衣 ; 0042 (4) 制备空白丸芯 ; 0043 (5) 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艾普拉唑钠药物层 ; 0044 (6) 采用隔离层包衣。

19、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 0045 (7) 采用肠溶材料及增塑剂制成的包衣液对 (6) 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包衣 ; 0046 (8) 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肠溶微丸和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胃溶 空心胶囊中, 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0047 所述复方制剂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因血小板凝集诱导的病症, 所述病症主要包 括 : 血栓性疾病及由其诱导的心血管疾病。 0048 本发明的复方制剂以阿司匹林、 质子泵抑制剂为活性成分, 主要是肠溶微丸灌制 的胶囊, 其中阿司匹林发挥抗血栓活性的功能,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可能引 起的胃肠道毒副作用。。

20、 0049 本发明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中, 阿司匹林微丸可采用挤出滚圆法和离心造丸 法, 质子泵抑制剂微丸采用溶液上药法。 0050 本发明的创新点是将阿司匹林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制备成药用制剂, 患者在使用 本制剂的时候不仅能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血栓性疾病, 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引起 的胃肠道毒副作用。 说 明 书 CN 103191136 A 6 4/8 页 7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52 实施例 1 制备含有阿司匹林 325mg 和艾普拉唑钠 10mg 的胃溶微丸胶囊 0053 处方 : 0054 0055 阿司匹林艾普。

21、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 : 0056 (1) 将粉碎过 100 目筛后的阿司匹林、 微晶纤维素、 CMS-Na、 酒石酸混合均匀后, 以 水为粘合剂利用挤出一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备成含药丸芯。 0057 (2) 采用 2 HPLC 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0058 (3) 采用 Eudragh L30D-55 及 PEG6000 配制成的包衣液对 (2) 中包衣后的微丸进 行包衣。 0059 (4) 将微晶纤维素、 CMS-Na 混合均匀后, 以水为粘合剂制备空白丸芯。 0060 (5) 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 10艾普拉唑钠的 80乙醇溶液为。

22、药物层。 0061 (6) 采用 2 HPLC 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隔离 层。 0062 (7) 采用 Eudragh L30D-55 及 PEG6000 制成的包衣液对 (6) 中包衣后的微丸进行 包衣。 说 明 书 CN 103191136 A 7 5/8 页 8 0063 (8) 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肠溶微丸和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胃溶 空心胶囊中, 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0064 实施例 2 制备含有阿司匹林 100mg 和艾普拉唑钠 5mg 的肠溶微丸胶囊 0065 处方 : 0066 0067 0068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

23、溶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 : 0069 (1) 将粉碎过 80 目筛后的阿司匹林、 微晶纤维素、 CMS-Na、 酒石酸混合均匀后, 以 水为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备成含药丸芯。 0070 (2) 采用 2 HPLC 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0071 (3) 将微晶纤维素、 CMS-Na 混合均匀后, 以水为粘合剂制备空白丸芯。 0072 (4) 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 10艾普拉唑钠的 80乙醇溶液作为药物层。 0073 (5) 采用 2 HPLC 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0074 (6) 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肠。

24、溶微丸和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肠溶 空心胶囊中, 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0075 实施例 3 含有阿司匹林 325mg 和艾普拉唑钠 10mg 的肠溶微丸胶囊 0076 处方 : 说 明 书 CN 103191136 A 8 6/8 页 9 0077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 : 0078 (1) 将粉碎过 80 目筛后的阿司匹林、 微晶纤维素、 CMS-Na、 酒石酸混合均匀后, 以 水为粘合剂利用挤出滚圆机或离心造粒机制备成含药丸芯。 0079 (2) 采用 2 HPLC 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对丸芯进行包衣。 0080 (3) 将微晶纤维。

25、素、 CMS-Na 混合均匀后, 以水为粘合剂制备空白丸芯。 0081 (4) 采用溶液上药法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空白丸芯外层包上 10艾普拉唑钠的 80乙醇溶液作为药物层。 0082 (5) 采用 2 HPLC 的水溶液利用流化床包衣机在艾普拉唑钠药物层外再包衣。 0083 (6) 将制备好的阿司匹林微丸和艾普拉唑钠微丸按照处方量灌装到肠溶空心胶囊 中, 即制备成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0084 实施例 4 主要工艺参数实验 0085 将处方 1 的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胃溶微丸胶囊及处方 2 3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 肠溶微丸胶囊进行工艺参数检测, 具体的结果见表 1。 0086 表 1。

26、 不同处方的艾普拉唑钠微丸胶囊的检测结果 0087 处方 1处方 2处方 3 装量差异 ( ) 4.03.94.3 含量测定 ( ) 99.899.8100.4 溶出度 ( )100.3100.5101.3 0088 结论 : 处方 1 3 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0089 实施例 5 :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稳定性研究 0090 处方 2 与处方 3 都为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区别在于辅料用量比例 不同。处方 2、 3 的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在模拟上市包装的条件下, 进行高温 试验 ( 在高温 (60 ) 下放置 10 天 ), 高湿试验 。

27、( 在 25分别于相对湿度 (905)条件 下放置 10 天 )、 强光照试验 ( 照度为 5000500 Lx 的条件下放置 10 天 )。参考艾普拉唑 说 明 书 CN 103191136 A 9 7/8 页 10 钠肠溶微丸胶囊, 制定本品的储藏条件为密封, 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0091 试验结果见表 2 所示 : 0092 表 2、 处方 2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0093 0094 在同等条件下, 将处方 3 的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进行影响因素实 验, 得出实验结果。 0095 表 3、 处方 3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0。

28、096 0097 结论 : 考察结果显示, 处方 2 和处方 3 的含量均未明显降低、 有关物质含量没有明 显增加, 符合规定。优选处方 2 的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0098 实施例 6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与奥美拉唑阿司匹林肠溶微丸胶囊 对比实验 0099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 ( 实施例 2 制备所得 ) 与奥美拉唑阿司匹林肠 溶微丸胶囊 ( 根据中国专利 201110169604.5 制备所得 ) 对比。 0100 药理学试验 0101 对大鼠慢性溃疡的作用 ( 醋酸诱导慢性溃疡 ) 0102 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 0103 实验动物为 8 周龄的雄性 S。

29、D 大鼠, 试验组每组 10 只, 另 10 只作为对照。在未空 腹的大鼠躯体与腹壁窦交界处浆膜下注射 20ul 30的醋酸。试验组分别口服阿司匹林艾 普拉唑钠肠溶微丸及奥美拉唑阿司匹林肠溶微丸, 前 8 天每天 2 次, 第 9 天给药 1 次, 将这 些大鼠处死。沿胃大弯切开, 检查胃的糜烂情况。 0104 结果列于表 1 中。 0105 表 1 对大鼠慢性胃溃疡的作用 0106 说 明 书 CN 103191136 A 10 8/8 页 11 0107 胃酸抑制率()(对照组平均胃酸体积一治疗组平均胃酸体积)/对照组平均 胃酸体积 100 0108 溃疡指数抑制率()(对照组平均溃疡指数一治疗组平均溃疡指数)/对照组 平均溃疡指数 100 0109 结论 : 阿司匹林艾普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比奥美拉唑阿司匹林肠溶微丸胶囊效果 更佳。 说 明 书 CN 103191136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