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精氨酸酶和聚乙二醇化人精氨酸酶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精氨酸酶和聚乙二醇化人精氨酸酶及其应用.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8420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03 CN 103184209 A *CN103184209A* (21)申请号 201210069626.9 (22)申请日 2012.03.16 201110445965.8 2011.12.27 CN C12N 9/78(2006.01) A61K 38/50(2006.01) A61K 47/48(2006.01) A61P 43/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5/02(2006.01) (71)申请人 拜奥生物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3。
2、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 区哈雷路 1011 号 9 号楼 202 室 (72)发明人 郑宁民 陈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70 代理人 黄可峻 (54) 发明名称 人精氨酸酶和聚乙二醇化人精氨酸酶及其应 用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突变的精氨酸酶及其制 备方法, 以及所述点突变的精氨酸酶在制备治疗 与精氨酸酶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 还提供了一种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及其制备方 法, 以及所述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在制备治疗 与精氨酸酶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2 页 说明书 16 页 序列表 3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6页 序列表3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84209 A CN 103184209 A *CN103184209A* 1/2 页 2 1.一种精氨酸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氨酸酶为人精氨酸酶I, 其由SEQID NO.1定义的 氨基酸序列中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氨酸中的一个、 两个或三个突变为非极性氨基酸。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氨酸酶, 其中所述第45, 168和303位的半胱氨酸独立突变为丙 氨酸、 甘氨酸、 。
4、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或脯氨酸, 最优选的, 突 变为丙氨酸。 3. 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精氨酸酶, 其特征在于 : (1) 所述精氨酸酶的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氨酸中的一个发生突变, 优选的, 第 303 位半胱氨酸突变, 更优选的, 突变为丙氨酸 ; (2) 所述精氨酸酶的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氨酸中的任意两个发生突变, 例如第 45 位和第 303 位半胱氨酸突变, 第 168 位和第 303 位突变, 或第 168 位和第 45 位突变, 优选突 变为丙氨酸 ; 或 (3) 所述精氨酸酶的第 45 位、 。
5、第 168 位和第 303 位半胱氨酸突变, 优选突变为丙氨酸。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精氨酸酶, 其中所述精氨酸酶的活性为至少大约500U/mg, 优选至少大约 700U/mg, 最优选至少大约 800U/mg。 5. 一种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氨酸酶如权利要求 1-5 中任一项 定义, 并经过聚乙二醇化修饰与聚乙二醇 (PEG) 分子结合。 6. 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其中每分子所述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结合的聚乙二醇分子的总分子量为约 20-70K, 优选为约 30-60K。 7. 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其中。
6、所述聚乙二醇分子的平均分子 量为约 2-40K, 优选为 5-20K、 最优选为约 5K。 8. 权利要求 5-7 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化是通过 聚乙二醇修饰剂将聚乙二醇分子与精氨酸酶上的基团共价结合, 所述聚乙二醇修饰剂包括 与蛋白表面赖氨酸或 N- 端的 -NH2 或 -NH2 结合的聚乙二醇修饰剂、 与蛋白质上氨基酸 的巯基或羧基偶联的聚乙二醇修饰剂, 优选的,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修饰剂选自甲氧基聚乙 二醇丙酸琥珀酰亚胺酯 (mPEG-SPA) , mPEG- 琥珀酰亚胺丁酸酯 (mPEG-SBA) , mPEG- 琥珀酰亚 胺琥珀酸酯 (mPEG-SS)。
7、 , mPEG- 琥珀酰亚胺碳酸酯 (mPEG-SC) , mPEG- 戊二酸单酯 - 羟基琥珀 酰亚胺酯 (mPEG-SG) , mPEG-酰胺-琥珀酸亚胺酯 (mPEG-NHS) , mPEG-三氟乙基磺酸酯(mPEG tresylate)和mPEG-醛(mPEG aldehyde), 更优选的,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修饰剂为甲氧基聚 乙二醇丙酸琥珀酰亚胺酯, 优选为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琥珀酰亚胺酯 5000。 9. 权利要求 5-8 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其特征在于 : (1) 其中所述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定义的氨基酸序列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
8、氨 酸中的任意两个发生突变, 各自独立突变为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 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更优选突变为丙氨酸, 其中精氨酸酶结合的 PEG 分子平均 分子量为5K, 每分子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带有的聚乙二醇分子为约4-13个, 优选为6-12 个 ; 或 (2) 其中所述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定义的氨基酸序列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氨 酸各自独立突变为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更优选突变为丙氨酸, 其中精氨酸酶结合的 PEG 分子平均分子量为 5K。
9、, 每分子聚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84209 A 2 2/2 页 3 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带有的聚乙二醇分子为约 4-13 个, 优选为 6-12 个。 10. 权利要求 5-9 中任一项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其中所述精氨酸酶在血液或血 清中的半衰期为至少 0.5 天, 优选至少 2.5 天, 最优选至少 3.5 天。 11. 制备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项的精氨酸酶或权利要求 5-10 中任一项的 聚乙二醇化 的精氨酸酶的方法。 12.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精氨酸酶或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 酸酶在治疗与精氨酸酶有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优选的, 所述疾。
10、病选自高精氨酸血症 和精氨酸依赖性的细胞增生或肿瘤, 例如肝癌, 黑色素细胞瘤, 乳腺癌, 小细胞肺癌, 前列腺 癌, 淋巴癌或白血病。 13. 一种治疗与精氨酸酶有关的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其中含有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项 的精氨酸酶或权利要求 5-10 中任一项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其中所述疾病选自高精 氨酸血症和精氨酸依赖性的细胞增生或肿瘤, 例如肝癌, 黑色素细胞瘤, 乳腺癌, 小细胞肺 癌, 前列腺癌, 淋巴癌或白血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84209 A 3 1/16 页 4 人精氨酸酶和聚乙二醇化人精氨酸酶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氨酸酶, 。
11、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与精氨酸酶相关的疾病中的 应用。具体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突变的精氨酸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与精氨酸酶相 关的疾病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精氨酸是一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重要氨基酸, 参与各种生理过程, 包括细胞增殖 和生长。例如, 精氨酸可作为潜在信号分子氧化氮 (NO) 合成的直接前体。NO 作为一种精神 递质, 平滑肌松弛剂和血管扩张剂而起作用。NO 的生物合成涉及由氧化氮合酶催化的 Ca+ 及 NADPH- 依赖性反应。精氨酸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多胺、 亚精胺或精胺的前体, 参与不同 的生理过程。 00。
12、03 有研究发现, 精氨酸低于 8M 水平时, 癌细胞发生不可回复的细胞死亡 (Srorr&Burton, 1974, The effects of arginine deficiency on lymphoma cells. Br.J.Cancer 30, 50)。通过研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发现, 将精氨酸移除后正常细胞系会由 细胞周期的 G0 期进入静止状态, 且能在这种环境下存活几周而无明显损伤 ; 当精氨酸浓度 恢复正常时, 细胞又能开始恢复正常的生理周期 ; 而对于肿瘤细胞来说, 精氨酸的匮乏会导 致其经过细胞周期 G1 期的 R 点进入 S 期, 并很快凋亡。这种由于精氨酸匮乏而导致。
13、肿瘤 细胞的凋亡是不可逆的。 因此, 科学家们开始考虑通过控制机体中精氨酸的水平来对肿瘤, 尤其是营养缺陷型肿瘤如肝癌和黑素瘤进行治疗。 现今这种方式已被用来研究各种肿瘤细 胞的抑制, 包括乳腺癌, 小细胞肺癌, 前列腺癌, 淋巴癌和白血病。 0004 精氨酸酶是催化水解 L- 精氨酸生成鸟氨酸与尿素的反应的酶, 一般含于产生尿 素的动物(哺乳类、 板鳃鱼类、 两栖类、 海龟类)的肝脏、 肾脏、 精巢中, 作为尿素循环的一个 环节而起作用。精氨酸酶是催化哺乳动物尿素循环途径中尿素形成最终步骤的酶, 将精氨 酸转化为鸟氨酸和尿素。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 人精氨酸酶家族包括精氨酸酶 I 和精氨酸 酶。
14、 II。精氨酸酶 I 主要在肝脏细胞表达, 精胺酸酶 II 在肾脏和红细胞表达为主。 0005 通过两种方法可以得到精氨酸酶, 一是从产生它的生物体中分离出来, 另一种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重组得到。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重组生产精氨酸酶存在其优越性。例如, 实验证明, 大肠杆菌可以生产大量的精氨酸酶。 然而,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重组生产精氨酸酶 有时会存在技术难题, 例如, 酶活性较低, 或在体内的稳定性差及半衰期短, 无法应用于实 际临床。 0006 US7951366B2 公开了一种利用精氨酸剥夺来治疗人恶性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方 法。其中使用了带有 his-tag 的重组人精氨酸酶 I, 通过分子。
15、量为 5,000(MW5,000) 的聚乙 二醇对精氨酸酶 N- 端或表面氨基酸中带有氨基的基团共价偶联聚乙二醇修饰, 修饰后的 人精氨酸酶的稳定性增加, 在人血清中的半衰期为 3 天。 0007 US20100247508A1中对带有his-tag的人精氨酸酶进行了改造, 将168和303位半 胱氨酸替换为丝氨酸, 并利用分子量为 20KDa 的聚乙二醇对人精氨酸酶进行修饰。但是, 与 说 明 书 CN 103184209 A 4 2/16 页 5 US7951366B2 公开的重组人精氨酸酶 I 相同, 该精氨酸酶带有额外的多肽片段如 His-tag。 而大部分国家的药物管理机构不建议使用。
16、这些多肽片段, 例如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在 “人用重组 DNA 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中提出以简化生产工艺为目的在产品中 引入额外的多肽片段如 His-tag, 在最终产品中应尽可能去除。 0008 WO 2011/008495A2 公开了在保留人精氨酸酶本身所带有的三个半胱氨酸的基础 上, 在N端第三个氨基酸的位置加入了一个半胱氨酸残基, 然后利用分子量为20KDa的甲氧 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对加入一个半胱氨酸残基的人精氨酸酶进行定点修饰。 但该人精氨 酸酶本身所带有的三个半胱氨酸仍然存在, 形成的 PEG 化人精氨酸酶的产物不均一且产率 低, 难于分离纯化。 0009 因此,。
17、 本领域需要一种更好的精氨酸酶或其衍生物, 用于治疗与精氨酸相关的疾 病或异常。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和基本纯化的精氨酸酶。 精氨酸酶是催化哺乳动物尿素循环 途径中尿素形成最终步骤的酶, 将精氨酸转化为鸟氨酸和尿素。 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 精氨 酸酶家族包括精氨酸酶I和精氨酸酶II。 对各种来源的精氨酸酶I进行了测序和活性研究 发现, 不同来源的精氨酸酶 I 的序列可能有所区别, 但也具有很多保守的区域和活性位点。 如 Haraguchi, Y. 等, 1987, Proc.Natl.Acad.Sci.84, 412-415 中报道的, 野生型人精氨酸酶 I 具有 SEQ I。
18、D NO.1 的氨基酸序列, 其中具有三个半胱氨酸, 分别位于 SEQ ID NO.1 氨基酸 序列的第 45, 168 和 303 位, 其基因具有如 SEQ ID NO.2 的核酸序列。 0011 本发明中, 术语 “分离” 是指非天然的形式。术语 “基本上纯化” 是指可能存在用于 生产和 / 或修饰蛋白质的其它成分, 但所述其它成分占整个产物基本不存在或比例较小。 0012 本发明中对氨基酸序列位点的描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例如,“在序列为 SEQ ID SEQ x 上的第 45 位” 或 “在序列为 SEQ ID SEQ x 上的第 45 位 Cys( 即半胱氨酸 )” 或表述 “。
19、Cys45” 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 都是表示在氨基酸序列上第 45 位氨基酸, 或第 45 位的半胱氨酸。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突变的精氨酸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氨 酸酶为人精氨酸酶 I, 其具有 0014 (1) 对应于 SEQ ID NO 1 的氨基酸序列, 并且其中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氨酸 中的一个、 两个或三个发生突变, 或 0015 (2) 在上述氨基酸序列中还引入了一个或几个氨基酸的取代、 缺失、 插入、 增加或 倒位后所得的氨基酸序列, 并具有精氨酸酶的活性。 0016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中所述半胱氨酸各自。
20、独立突变为非极性 氨基酸。氨基酸根据侧链基团的性质可分为极性氨基酸和非极性氨基酸。氨基酸的侧链基 团不带电荷或极性极微弱的属于非极性氨基酸, 如 : 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 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0017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中所述半胱氨酸各自独立突变为甘 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或脯氨酸。 优选的, 本发 明的精氨酸酶中所述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在本发明中, 出乎意料地发现, 人精氨酸酶 I 说 明 书 CN 103184209 A 5 3/16 页 6 序列中属于非。
21、电离极性氨基酸的半胱氨酸突变成属于非极性氨基酸性质的氨基酸 ( 例如 丙氨酸 ) 后, 酶活性明显增加。其中一种可能是突变的精氨酸酶与底物之间的结合能力增 强。 0018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的氨基酸序列上的 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氨酸中的一个发生突变。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精 氨酸酶在 SEQ ID NO.1 的氨基酸序列上的第 303 位半胱氨酸突变。所述半胱氨酸优选突变 为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或脯氨酸, 更优选 的, 突变为丙氨酸。 0019 在本发。
22、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在所述精氨酸酶的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氨酸中的任意两个发生突变。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在SEQ ID NO.1 的氨基酸序列上的第 45 位和第 303 位半胱氨酸突变, 所述半胱氨酸各自独立优选 突变为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或脯氨酸, 更 优选的, 突变为丙氨酸。 0020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的氨基酸序列上的 第 168 位和第 303 位半胱氨酸突变, 所述半胱氨酸各自独立优选突变为甘氨酸、 丙氨酸、 缬 。
23、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或脯氨酸, 更优选的, 突变为丙氨酸。 0021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的氨基酸序列上的 第45位和第168位半胱氨酸突变, 所述半胱氨酸各自独立优选突变为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 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或脯氨酸, 更优选的, 突变为丙氨酸。 0022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的氨基酸序列上的 第 45 位、 第 168 位和第 303 位半胱氨酸突变, 所述半胱氨酸各自独立优选突变为甘氨酸、 丙 氨酸、 缬氨。
24、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或脯氨酸, 更优选的, 突变为丙 氨酸。 0023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具有比野生型精氨酸酶更强的活性。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的特异 性活性一般为至少大约500U/mg, 优选至少大约700U/mg, 最优选至少大约800U/mg。 本发明 的精氨酸酶一般具有比野生型精氨酸酶更强的活性。 0024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具有 SEQ ID NO.2 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 酸, 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编码对应于 SEQ ID NO.1 氨基酸序列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氨酸 的碱基序列发生替换。氨基酸是由多核苷酸编码的。多核。
25、苷酸中的信使 RNA 链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叫做一个 “密码子” , 亦称三联体密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所述 碱基的替换是由 TGT 替换为编码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 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的碱基序列, 优选的, 替换为编码丙氨酸的碱基序列。 0025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编码丙氨酸的碱基序列为 GCT, GCC, GCA, GCG, 优选为 GCT。 0026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上述精氨酸酶的方法, 其包括将精氨酸 酶基因或突变后的精氨酸酶基因在可表达蛋白的宿主中进行表达。 本发明的制备精氨酸酶 的方。
26、法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步骤。通过 PCR 或合成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或目的核苷酸片段。 将带有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连接到能够独立复制并具有选择标记的载体上, 如质粒、 噬菌 体和病毒等, 以形成重组 DNA 分子。DNA 片断与载体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同聚末端连接、 粘性 说 明 书 CN 103184209 A 6 4/16 页 7 末端连接、 平齐末端连接及人工接头分子连接。重组 DNA 必须进入宿主细胞中, 才能得到扩 增和表达。根据载体的性质不同, 可采用转染、 转化、 转导等方式, 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宿主 细胞内, 并使其大量繁殖。 合适的基因工程宿主是本领域公知的, 可以是大肠杆菌。
27、、 酵母、 昆 虫细胞等。 002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离和基本纯化的聚乙二醇化 (Pegylation) 的精氨酸酶。本 发明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中的精氨酸酶如前定义。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所述精氨酸酶 由 SEQ ID NO.1 定义的氨基酸序列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氨酸中的一个、 两个或三个发 生突变, 优选突变为非极性氨基酸, 更优选的, 突变为丙氨酸、 甘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 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或脯氨酸, 最优选的, 突变为丙氨酸。所述精氨酸酶经过聚 乙二醇化修饰, 得到本发明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所述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中聚乙 二醇。
28、分子与精氨酸酶分子上的氨基酸残基发生共价结合。 在本发明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 酶中, 每个精氨酸酶分子与至少一个聚乙二醇分子结合, 形成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0028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精氨酸酶为人精氨酸酶 I, 其具有 0029 (1) 对应于 SEQ ID NO 1 的氨基酸序列, 并且其中第 45, 168 和 303 位的半胱氨酸 中的一个、 两个或三个发生突变, 或 0030 (2) 在上述氨基酸序列中还引入了一个或几个氨基酸的取代、 缺失、 插入、 增加或 倒位后所得的氨基酸序列, 并具有精氨酸酶的活性。 0031 。
29、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中所述半胱氨酸点突变为 非极性氨基酸。 20种蛋白质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差别取决于侧链基团的不同。 氨基酸的侧链 基团不带电荷或极性极微弱的属于非极性氨基酸, 如 : 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 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0032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所述聚乙二醇化的人精氨酸酶 I 的序列不具有用于纯 化此蛋白的标签序列, 例如在其 C 末端或 N 末端加入 His-tag 序列。His-Tag 融合蛋白是目 前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它的优点是纯化方便而且基本不影响蛋白的活性, 无论是表达的蛋 白是可溶。
30、性的或者包涵体都可以用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色谱纯化。 但是由于其潜在的免疫原 性,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 “人用重组 DNA 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中提出以 简化生产工艺为目的在产品中引入额外的多肽片段如 His-tag, 在最终产品中应尽可能去 除。 0033 在本发明中, 对精氨酸酶的聚乙二醇化可以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实现, 所述化学 修饰可以通过带有偶联剂的聚乙二醇衍生物 ( 也称为聚乙二醇修饰剂 ), 将聚乙二醇分子 与精氨酸酶上的基团共价结合。普通的聚乙二醇分子两端各有一个羟基, 若一端以甲基封 闭则得到甲氧基的聚乙二醇(mPEG)。 在多肽和蛋白质的聚乙二醇修饰中研究最多的。
31、聚乙二 醇修饰剂是 mPEG 的衍生物。修饰的主要方式有对多肽和蛋白质的氨基修饰, 羧基修饰和巯 基修饰。其中一种常见的聚乙二醇修饰方式是将聚乙二醇分子 / 聚乙二醇修饰剂与蛋白表 面赖氨酸或蛋白N-端的-NH2或-NH2结合, 例如mPEG-琥珀酰亚胺丁酸酯(mPEG-SBA), mPEG- 丙酸琥珀酰亚胺酯 (mPEG-SPA), mPEG- 琥珀酰亚胺琥珀酸酯 (mPEG-SS), mPEG- 琥 珀酰亚胺碳酸酯 (mPEG-SC), mPEG- 戊二酸单酯 - 羟基琥珀酰亚胺酯 (mPEG-SG), mPEG- 酰 胺-琥珀酸亚胺酯(mPEG-NHS), mPEG-三氟乙基磺酸酯(mP。
32、EG tresylate)和mPEG-醛(mPEG 说 明 书 CN 103184209 A 7 5/16 页 8 aldehyde)。另外常见的 PEG 修饰方式是利用巯基的高亲核性, 选取能够特异性与蛋白质的 巯基偶联的聚乙二醇分子 / 聚乙二醇修饰剂, 如 mPEG- 马来酰亚胺, mPEG- 邻 - 吡啶 - 二硫 醚, mPEG- 乙烯基砜, mPEG- 碘乙酰胺等来修饰蛋白质或多肽的巯基基团。人精氨酸酶 I 有 三个半胱氨酸残基, 分别位于氨基酸序列中的 45, 168, 和 303 位, 可与上述以巯基为靶点的 PEG 分子共价结合实现巯基定点修饰。 0034 本发明的精氨酸酶 。
33、I 的氨基酸序列中有 24 个赖氨酸及 N- 端氨基为潜在的可进行 氨基PEG化修饰的位点, 但不同位点由于所处的蛋白质立体结构中的位置不同, 其被PEG化 修饰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以 PyMOL 及 Swiss-PdbViewer 软件对精氨酸酶的立体结构分析 发现, 24 个赖氨酸的 - 氨基中有 12 个因为空间阻力或者与周围的其他基团形成氢键而 难以被 PEG 化修饰, 而位于 K4, K33, K41, K75, K89, K150, K155, K191, K224, K284, K313, 和 K322 位置的 - 氨基是可被以氨基为靶点的 PEG 所修饰, 其中位于 K191,。
34、 K224, K89, K284 位点的 - 氨基是最易被 PEG 化修饰的位点。 0035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所述聚乙二醇修饰剂选自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琥珀酰 亚胺酯 (mPEG-SPA), mPEG- 琥珀酰亚胺丁酸酯 (mPEG-SBA), mPEG- 琥珀酰亚胺琥珀酸 酯 (mPEG-SS), mPEG- 琥珀酰亚胺碳酸酯 (mPEG-SC), mPEG- 戊二酸单酯 - 羟基琥珀酰亚 胺酯 (mPEG-SG), mPEG- 酰胺 - 琥珀酸亚胺酯 (mPEG-NHS), mPEG- 三氟乙基磺酸酯 (mPEG tresylate) 和 mPEG- 醛 (mPEGaldehyde)。。
35、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 修饰剂为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琥珀酰亚胺酯, 优选为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琥珀酰亚胺酯 5000, 即 PEG 平均分子量为 5K。 0036 PEG 分子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生物活性和药代动力学两方面的因素。已有的研究 发现, 修饰的蛋白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与偶联的 PEG 数量和分子量有一定关系, 而应用 分子量过大的PEG修饰蛋白可能会导致药物丧失部分的生物活性。 用于本发明的PEG, 其分 子量范围可以在 5K-40K 道尔顿之间, 可能是线性的或者含支链的分子, 以及可能是本领域 述及的 PEG 衍生物。本发明中共价结合至精氨酸酶分子的 PEG 分子。
36、并非限定于特定类型。 0037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每分子所述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结合的聚乙二醇分子的 总分子量为约 20-70K, 优选为约 30-60K。 0038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每个用于对精氨酸酶进行 PEG 化的聚乙二醇分子分子的平 均分子量为约 2-40K, 优选为 5-20K, 最优选为约 5K。 0039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其中每个所述聚乙二醇 分子的平均分子量为约 5K, 每分子所述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带有的聚乙二醇分子为约 4-13 个, 优选为 6-12 个。 0040 对应所使用的聚乙二醇修饰剂类型, 通过调整聚乙二醇修饰过程中。
37、的参数, 例如 蛋白质 / 聚乙二醇修饰剂比例, 及反应时间, 温度的控制, 可以控制每分子精氨酸酶可偶联 聚乙二醇的数量, 例如控制在每分子所述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带有的聚乙二醇分子为约 4-13 个, 优选为 6-12 个。 0041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方面, 本发明提供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是通过氨基反应 性聚乙二醇修饰剂与精氨酸酶表面赖氨酸的 - 氨基共价结合, 包括 K191, K224, K89, K284 位点的 PEG 化, 或在 N 末端的 - 氨基的 PEG 化, 或进一步在 K4, K33, K41, K75, K150, K155, K313, 和 K322 位点的 P。
38、EG 化。通过调整聚乙二醇修饰过程中的参数, 例如蛋白质 / 聚乙二 说 明 书 CN 103184209 A 8 6/16 页 9 醇修饰剂比例, 及反应时间, 温度的控制, 每分子精氨酸酶可偶联聚乙二醇的数量可基本达 到 4-13, 优选为 6-12。 0042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所述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定义的氨基 酸序列的三个半胱氨酸中的一个 ( 例如第 45 位、 第 168 位或第 303 位半胱氨酸 ) 突变为甘 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更优选突变为 丙氨酸, 其中精氨酸酶结合的 。
39、PEG 分子平均分子量为 5K, 每分子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带 有的聚乙二醇分子为约 4-13 个, 优选为 6-12 个。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 所述聚乙二醇化 是通过使用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琥珀酰亚胺酯 5000 实现的。 0043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所述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定义的氨基 酸序列第 168 位和第 303 位半胱氨酸各自独立突变为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 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更优选突变为丙氨酸, 其中精氨酸酶结合的 PEG 分子平均分子量为 5K, 每分子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带有的聚乙二醇分子为。
40、约 4-13 个, 优 选为 6-12 个。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 所述聚乙二醇化是通过使用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琥 珀酰亚胺酯 5000 实现的。 0044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所述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定义的氨基 酸序列第 45 位和第 303 位半胱氨酸各自独立突变为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 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更优选突变为丙氨酸, 其中精氨酸酶结合的 PEG 分子平均分子量为 5K, 每分子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带有的聚乙二醇分子为约 4-13 个, 优 选为 6-12 个。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 所述聚乙二醇化。
41、是通过使用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琥 珀酰亚胺酯 5000 实现的。 0045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所述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定义的氨基 酸序列第 45 位和第 168 位半胱氨酸各自独立突变为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 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更优选突变为丙氨酸, 其中精氨酸酶结合的 PEG 分子平均分子量为 5K, 每分子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带有的聚乙二醇分子为约 4-13 个, 优 选为 6-12 个。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 所述聚乙二醇化是通过使用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酸琥 珀酰亚胺酯 5000 实现的。 0046 在本发明。
42、的一个方面, 所述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在 SEQ ID NO.1 定义的氨基 酸序列第 45 位、 第 168 位和第 303 位半胱氨酸各自独立突变为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 氨酸、 异亮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更优选突变为丙氨酸, 其中精氨酸酶结 合的 PEG 分子平均分子量为 5K, 每分子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带有的聚乙二醇分子为约 4-13 个, 优选为 6-12 个。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 所述聚乙二醇化是通过使用甲氧基聚乙 二醇丙酸琥珀酰亚胺酯 5000 实现的。 0047 本发明提供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为基本均质的。 基本均质是指制剂中基本为。
43、 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但可含有少量未反应 ( 即未 PEG 化 ) 的蛋白质或聚乙二醇化精氨 酸酶的聚体。本发明提供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的纯度通常超过 90, 优选超过 95, 最优选超过 98。本发明中所述 “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的纯度” 是指在对精氨酸酶进行 聚乙二醇化的化学修饰生产中, 产物里 PEG 化精氨酸酶 ( 即共价结合 PEG 的精氨酸酶 ) 占 总的精氨酸酶 ( 共价结合 PEG 的精氨酸酶, 未共价结合 PEG 的精氨酸酶和多聚的 PEG 化精 氨酸酶 ) 的比例。通常, 由于 PEG 化反应后产物中还含有未共价结合 PEG 的精氨酸酶和多 说 明 书 CN 1031。
44、84209 A 9 7/16 页 10 聚的 PEG 化精氨酸酶, 因此需要对产物进行纯化。常用的纯化手段是本领域公知的技术, 包 括阳离子交换柱, 超滤膜过滤等。 0048 本发明提供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在血液或血清中的半衰期为至少 0.5 天, 优 选至少 2.5 天, 最优选至少 3.5 天。精氨酸酶的半衰期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和常用的方法 进行测量。精氨酸酶在血液或血清中的半衰期的测量数据与采用的动物模型有一定关系。 在代谢速率较快的动物模型(例如大鼠)中获得的半衰期数据通常比在代谢速率较快的动 物模型 ( 例如人体 ) 中获得的数据短。 0049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聚乙二醇化 (Pe。
45、gylation) 的精氨酸酶的方法。本发明聚乙 二醇化的精氨酸酶中聚乙二醇分子与精氨酸酶分子上的氨基酸残基结合, 达到聚乙二醇化 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中, 每个精氨酸酶分子与聚乙二醇分子结合, 形 成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0050 在本发明中, 对精氨酸酶的定点聚乙二醇化可以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实现, 所述 化学修饰是通过聚乙二醇修饰剂将聚乙二醇分子与与精氨酸酶上的基团共价结合。 所述化 学修饰可以是特异性的, 即通过使用与特定基团结合的修饰剂, 令 PEG 只能与精氨酸酶上 的特定氨基酸结合。 0051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本发明的任意一种精氨酸酶或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
46、酶 或其药物组合物在治疗与精氨酸酶有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用途。本领域已知所述与 精氨酸酶有关的疾病包括, 例如哺乳动物中与体内精氨酸相关的病症 / 疾病 / 紊乱。此类 病症 / 疾病 / 紊乱包括 : 高精氨酸血症。由于精氨酸酶活性的缺乏, 患者体内的精氨酸不能 裂解为尿素并加入鸟氨酸代谢循环, 血中精氨酸含量可高出正常 7 10 倍, 同时脑脊液和 尿中精氨酸也增多, 尿中肌酐排出量增高。另外, 此类病症 / 疾病 / 紊乱还包括精氨酸依赖 性的细胞增生或肿瘤, 例如肝癌, 黑色素细胞瘤, 乳腺癌, 小细胞肺癌, 前列腺癌, 淋巴癌和 白血病。通过研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发现, 将精氨。
47、酸移除后正常细胞系会由细胞周期的 G0 期进入静止状态, 且能在这种环境下存活几周而无明显损伤, 当精氨酸浓度恢复正常时, 细 胞又能开始恢复正常的生理周期 ; 而对于增生的细胞或肿瘤来说, 精氨酸的匮乏会导致其 经过细胞周期 G1 期的 R 点进入 S 期, 并很快凋亡。这种由于精氨酸匮乏而导致增生的细 胞或肿瘤是不可逆的。因此, 科学家们开始考虑通过控制机体中精氨酸的水平来治疗细胞 增生或肿瘤。 005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 此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上述本发明的精氨 酸酶或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可以以固体、 溶液、 乳剂、 分散体、 胶 束、 脂质体等形式。
48、应用, 其中所得配方含有一或多种本发明的人精氨酸酶或聚乙二醇化的 精氨酸酶作为活性成分, 并与适于肠道或胃肠外应用的有机或无机物载体或赋形剂混合。 另外, 可以使用佐剂、 稳定剂、 增稠剂、 着色剂及香料。 一或多种分离的并基本上纯化的人精 氨酸酶或聚乙二醇化的精氨酸酶的活性成分也包括在足够量的药物配方中以对目的过程、 条件或疾病产生所希望的作用。上述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适于口服的药剂形式, 例如, 片 剂、 药片、 止咳糖、 水化或油化悬液、 分散的粉末或颗粒、 乳剂、 硬或软的胶囊、 或糖浆。口服 的配方可以按照本领域已知技术进行包囊化以减缓分解以及在胃肠道的吸收, 因而提供了 较长时间的持。
49、续作用。所述配方还可以是无菌的可注射溶液或悬液的形式。所述悬液可以 是按照已知方法使用分散或润湿剂及悬浮剂进行配制。 说 明 书 CN 103184209 A 10 8/16 页 11 0053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进一步被制备成固体、 液体、 悬浮液、 微胶粒、 或微脂体的 形式。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配方是适用于口服或注射的形式。 附图说明 0054 图 1 示出野生型人精氨酸酶 I 的核酸序列。 0055 图 2 示出人精氨酸酶表达的还原性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0056 图 3 示出人精氨酸酶表达的液相色谱图。 0057 图 4 示出野生型精氨酸酶 I 经还原及非还原处理后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0058 图 5 示 出 纯 化 后 的 精 氨 酸 酶 I 突 变 体 (rhArgl-A303, rhArgl-A168/303, 及 rhArgl-A45/303) 经还原及非还原处理后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0059 图 6 示出纯化后的精氨酸酶 I 突变体 (rhArg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