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845568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33714.5

申请日:

2013.04.17

公开号:

CN103202164A

公开日:

2013.07.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307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30417|||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发明人:

蔡小艳; 赖志强; 韦锦益; 易显凤; 姚娜; 梁永良; 赖大伟; 邓素媛; 丘金花; 李创举; 滕少花; 蒋玉秀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武路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黄永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播种前清理地面杂物,翻地,整平后施入基肥;(2)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3)种植,刈割;(4)生长前期,先刈割黑麦草;(5)生产中刈割豌豆时留茬高度在50cm,保证豌豆的再生条件。本发明能够利用南方冬闲田较好地解决畜牧业枯草期鲜草产量不足或单播黑麦草营养价值不均衡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播种前清理地面杂物,翻地,整平后施入基肥,农家有机肥2500kg/亩,条播,先播种黑麦草,覆土1cm,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再覆土0.5cm;
(2)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黑麦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1000克的80%,豆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80%;
(3)9月中下旬种植,3个月后第一次刈割,次年3月份第二次刈割;4月份进行第三次刈割;
(4)生长前期,先刈割黑麦草;
(5)生产中刈割豌豆时留茬高度在50cm,保证豌豆的再生条件,以获得更高的产量,由于豆科牧草再生性次于黑麦草,先刈割黑麦草,以利黑麦草再生长,同时也促进豆科牧草的生长。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牧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冬季牧草种植现状
我国南方地处亚热带,属温暖湿润气候,由于全年湿度较大,夏季生产出的大量牧草未能有效风干储藏,加上冬季枯草期鲜草产量不足,导致冬季牧草供不应求,制约了我国南方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研究出适合于冬季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是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黑麦草已成为南方地区一年生人工草地的主要栽培品种,栽培面积逐步扩大。
二、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单一种植黑麦草有以下三点不足:1、黑麦草在南方地区种植虽然可获得较高产量,但是由于其主要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4.93%,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家畜对营养物质的需求;2、需要补充更多蛋白精料,会降低养殖成本,也不利于发展节粮型畜牧业;3、黑麦草属于氮肥消耗性牧草,长期种植会导致土壤贫瘠甚至降低后续作物产量,每次刈割后都需要施用肥料,易造成环境污染。
三、现有技术解决措施
解决这个问题较有效的方法将黑麦草鱼豆科牧草混播,混播比单播土壤团粒结构提高6%,黑麦草植株含氮量增加27.6%,含磷量增19.1%,含钾量增16.1%(方勇,章红兵,南方红壤区种植黑麦草的效应研究,草业科学.2005,22(4):69‑71.)。
豆科牧草根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有效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形成稳定的团粒解构,提高土壤肥力,使草地生长快,利用期长。(兰兴平,王峰,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的四大优点,四川畜牧兽医,2004,169(l2):45.)。豌豆茬的后作春小麦较对照增产133.3%,耕作层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高出32.6%,土壤含水率高1.3%(王素兰.豌豆在轮作倒茬中的作用,中国草食动物.1989,1:23‑25.)。苕子兼有饲草和绿肥双重作用,在果园中连续3年种植苕子,土壤有机质增加了51.5%,全氮增加88%,有效钾增加45%,但全磷降低了26.7%,表明苕子确实能改良因长期超负载生产导致的土壤恶化问题。(陈宗元,慎春等,黄河故道地区果园种植毛叶苕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农业科技通讯,2009(9):95‑99.)。
豆科牧草的固氮作用不仅提供自身的N元素需要,混播时还可以部分提供给禾本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对豆科牧草的固氮作用存在促进作用。(王建文,赖志强,冬季豆禾牧草混播研究进展,草业与畜牧,2012,195(2):22‑24.)。本研究中的豆科牧草与黑麦草混播提高了黑麦草的鲜草产量,表明豆科牧草对黑麦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两种牧草混播后营养成分含量提高,营养均衡,适口性好,可提高牧草利用率(兰兴平,王峰,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的四大优点,四川畜牧兽医,2004,169(l2):45.)。豌豆、苜蓿、三叶草、苕子等一年生牧草、饲料作物在世界上被广泛种植,主要用于青刈饲喂家畜、调制成干草或青贮等。(张鲜花,朱进军等,豆科、禾本科两种牧草异行混播草地当年建植效果的研究,新疆农业科学,2010,49(4):765‑77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能够利用冬季闲田混合播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生产优质牧草。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种前清理地面杂物,翻地,整平后施入基肥,农家有机肥2500kg/亩,条播,先播种黑麦草,覆土1cm,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再覆土0.5cm;
(2)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黑麦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1000克的80%,豆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80%;
(3)9月中下旬种植,3个月后第一次刈割,次年3月份第二次刈割;4月份进行第三次刈割;
(4)生长前期,先刈割黑麦草;
(5)生产中期刈割豌豆时留茬高度在50cm,保证豌豆的再生条件,以获得更高的产量,由于豆科牧草再生性次于黑麦草,先刈割黑麦草,以利黑麦草再生长,同时也促进豆科牧草的生长。
本发明的优点是:
利用冬季闲田混合播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将其按一定比例混合播种建立营养价值较高的人工草地,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适应性和较高的生产性能。加强水肥管理,可获得较高的豆科、禾本科牧草产量,解决冬春季畜禽饲草在质和量方面的平衡供应,使饲草的蛋白供应满足冬春季畜禽生长、发育和增重的需要。较好得解决南方畜牧业枯草期鲜草产量不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黑麦草单一播种
播种量:黑麦草每亩播种量为1000克;
播种时间:9月份中下旬种植;
播种方式:清理地面杂物,翻地,整平后施基肥,农家有机肥约2500kg/亩,条播,播种黑麦草覆土1cm,行距50cm,种植面积为1亩;
刈割:种植3个月后第一次刈割;次年2月份第二次刈割;次年即4月份进行第三次刈割。
表1单播多花黑麦草鲜草产量(kg/亩)

实施例2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豌豆混合播种组合
混播品种:黑麦草与豌豆混播组合;
混合比例:以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禾本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80%,豆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80%,具体为:黑麦草每亩播种量为800克,豌豆每亩播种量为5000克;
播种时间:9月份中下旬种植;
播种方式:清理地面杂物,翻地,整平后施基肥,农家有机肥约2500kg/亩,条播,先播种黑麦草,覆土1cm,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覆土0.5cm;黑麦草和豌豆隔行混播,行距50cm,种植面积为1亩;
刈割:种植3个月后第一次刈割;次年2月份第二次刈割;次年4月份进行第三次刈割。建议刈割豌豆时留茬高度在50cm,保证豌豆的再生条件,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表2多花黑麦草与豌豆混合播种组合鲜草产量(kg/亩)

实施例3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苕子混播组合
混播品种:黑麦草与苕子混播组合;
混合比例:以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禾本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80%,豆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80%,具体为:黑麦草每亩播种量为800克,苕子每亩播种量为5000克;
播种时间:9月份中下旬种植;
播种方式:清理地面杂物,翻地,整平后施基肥,农家有机肥约2500kg/亩,条播,先播种黑麦草,覆土1cm,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覆土0.5cm;黑麦草和苕子隔行混播,行距50cm,种植面积为1亩;
刈割:种植3个月后第一次刈割;次年2月份第二次刈割;再过两个月后即4月份可进行第三次刈割。
表3多花黑麦草与苕子混合播种组合鲜草产量(kg/亩)

实施例4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紫云英混合播种
混播品种:黑麦草与紫云英混合播种
混合比例:以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禾本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80%,豆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80%,具体为:黑麦草每亩播种量为800克,紫云英每亩播种量为4000克;
播种时间:9月份中下旬种植;
播种方式:清理地面杂物,翻地,整平后施基肥,农家有机肥约2500kg/亩,条播,先播种黑麦草,覆土1cm,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覆土0.5cm;黑麦草和紫云英隔行混播,行距50cm,种植面积为1亩;
刈割:种植3个月后第一次刈割;次年2月份第二次刈割;次年即4月份进行第三次刈割。
表4多花黑麦草与紫云英混合播种组合鲜草产量(kg/亩)

实施例5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白三叶混合播种
混播品种: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播种
混合比例:以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禾本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80%,豆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80%,具体为:黑麦草每亩播种量为800克,白三叶每亩播种量为650克;
播种时间:9月份中下旬种植;
播种方式:清理地面杂物,翻地,整平后施基肥,农家有机肥约2500kg/亩,条播,先播种黑麦草,覆土1cm,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覆土0.5cm;黑麦草和白三叶隔行混播,行距50cm,种植面积为1亩;
刈割:种植3个月后第一次刈割;次年2月份第二次刈割;次年4月份进行第三次刈割。
表5多花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播种组合鲜草产量(kg/亩)

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021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17 CN 103202164 A *CN103202164A* (21)申请号 201310133714.5 (22)申请日 2013.04.17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武路 24 号 (72)发明人 蔡小艳 赖志强 韦锦益 易显凤 姚娜 梁永良 赖大伟 邓素媛 丘金花 李创举 滕少花 蒋玉秀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 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黄永校 (54) 发明名称 一种黑麦。

2、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 (57) 摘要 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 包 括如下步骤 :(1) 播种前清理地面杂物, 翻地, 整 平后施入基肥 ;(2)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 ; (3) 种植, 刈割 ;(4) 生长前期, 先刈割黑麦草 ;(5) 生产中刈割豌豆时留茬高度在 50cm, 保证豌豆的 再生条件。本发明能够利用南方冬闲田较好地解 决畜牧业枯草期鲜草产量不足或单播黑麦草营养 价值不均衡的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

3、03202164 A CN 103202164 A *CN103202164A* 1/1 页 2 1. 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1) 播种前清理地面杂物, 翻地, 整平后施入基肥, 农家有机肥 2500kg 亩, 条播, 先播 种黑麦草, 覆土 1cm, 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 再覆土 0.5cm ; (2)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 黑麦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 1000 克的 80%, 豆科牧草 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 80% ; (3) 9 月中下旬种植, 3 个月后第一次刈割, 次年 3 月份第二次刈割 ; 4 月份进行第三次 刈割 ; (4)。

4、 生长前期, 先刈割黑麦草 ; (5) 生产中刈割豌豆时留茬高度在 50cm, 保证豌豆的再生条件, 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由 于豆科牧草再生性次于黑麦草, 先刈割黑麦草, 以利黑麦草再生长, 同时也促进豆科牧草的 生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02164 A 2 1/5 页 3 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牧草栽培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一、 冬季牧草种植现状 0003 我国南方地处亚热带, 属温暖湿润气候, 由于全年湿度较大, 夏季生产出的大量牧 草未能有效风干储藏, 加上冬季枯草期鲜草产量。

5、不足, 导致冬季牧草供不应求, 制约了我国 南方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研究出适合于冬季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是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 内容。黑麦草已成为南方地区一年生人工草地的主要栽培品种, 栽培面积逐步扩大。 0004 二、 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0005 单一种植黑麦草有以下三点不足 : 1、 黑麦草在南方地区种植虽然可获得较高产 量, 但是由于其主要为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含量 4.93%, 较低, 不能完全满足家畜对营养物质 的需求 ; 2、 需要补充更多蛋白精料, 会降低养殖成本, 也不利于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 3、 黑麦 草属于氮肥消耗性牧草, 长期种植会导致土壤贫瘠甚至降低后续作物产量, 每。

6、次刈割后都 需要施用肥料, 易造成环境污染。 0006 三、 现有技术解决措施 0007 解决这个问题较有效的方法将黑麦草鱼豆科牧草混播, 混播比单播土壤团粒结构 提高 6%, 黑麦草植株含氮量增加 27.6%, 含磷量增 19.1%, 含钾量增 16.1%(方勇, 章红兵, 南 方红壤区种植黑麦草的效应研究, 草业科学 .2005,22(4) : 69-71.) 。 0008 豆科牧草根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有效地改良土壤, 增加土壤有机质, 形成稳定 的团粒解构, 提高土壤肥力, 使草地生长快, 利用期长。 (兰兴平, 王峰, 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 草混播的四大优点, 四川畜牧兽医, 2004。

7、, 169(l2) : 45.)。豌豆茬的后作春小麦较对照增产 133.3%, 耕作层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高出 32.6%, 土壤含水率高 1.3%(王素兰豌豆在轮作 倒茬中的作用, 中国草食动物 .1989, 1 : 23-25.) 。苕子兼有饲草和绿肥双重作用, 在果园中 连续3年种植苕子, 土壤有机质增加了51.5%, 全氮增加88%, 有效钾增加45%, 但全磷降低了 26.7%, 表明苕子确实能改良因长期超负载生产导致的土壤恶化问题。 (陈宗元, 慎春等, 黄 河故道地区果园种植毛叶苕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09(9) : 95-99.) 。 0009 豆科牧草的。

8、固氮作用不仅提供自身的 N 元素需要, 混播时还可以部分提供给禾本 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对豆科牧草的固氮作用存在促进作用。 (王建文, 赖志强, 冬季豆禾牧草 混播研究进展, 草业与畜牧, 2012, 195(2) : 22-24.) 。本研究中的豆科牧草与黑麦草混播提 高了黑麦草的鲜草产量, 表明豆科牧草对黑麦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0010 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 两种牧草混播后营养成分含量提高, 营养均衡, 适口性 好, 可提高牧草利用率 (兰兴平, 王峰, 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的四大优点, 四川畜牧兽 医, 2004, 169(l2) : 45.) 。豌豆、 苜蓿、 三叶草、 苕子等。

9、一年生牧草、 饲料作物在世界上被广 泛种植, 主要用于青刈饲喂家畜、 调制成干草或青贮等。 (张鲜花, 朱进军等, 豆科、 禾本科两 种牧草异行混播草地当年建植效果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49(4) : 765-770 ) 。 说 明 书 CN 103202164 A 3 2/5 页 4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法, 能够利用冬季闲田 混合播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生产优质牧草。 0012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 一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的方 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13 (1) 播种前清理地面杂物, 翻地, 整平后。

10、施入基肥, 农家有机肥 2500kg 亩, 条播, 先播种黑麦草, 覆土 1cm, 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 再覆土 0.5cm ; 0014 (2)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播种, 黑麦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 1000 克的 80%, 豆科 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 80% ; 0015 (3) 9 月中下旬种植, 3 个月后第一次刈割, 次年 3 月份第二次刈割 ; 4 月份进行第 三次刈割 ; 0016 (4) 生长前期, 先刈割黑麦草 ; 0017 (5) 生产中期刈割豌豆时留茬高度在 50cm, 保证豌豆的再生条件, 以获得更高的产 量, 由于豆科牧草再生性次于黑麦草, 先刈割黑麦草, 以利黑。

11、麦草再生长, 同时也促进豆科 牧草的生长。 0018 本发明的优点是 : 0019 利用冬季闲田混合播种黑麦草与豆科牧草, 将其按一定比例混合播种建立营养价 值较高的人工草地, 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适应性和较高的生产性能。 加强水肥管理, 可获得较 高的豆科、 禾本科牧草产量, 解决冬春季畜禽饲草在质和量方面的平衡供应, 使饲草的蛋白 供应满足冬春季畜禽生长、 发育和增重的需要。较好得解决南方畜牧业枯草期鲜草产量不 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实施例中的方法, 如无 特别说明, 均为常规方法。 0021 实施例 1 0022 黑麦草单一播种。

12、 0023 播种量 : 黑麦草每亩播种量为 1000 克 ; 0024 播种时间 : 9 月份中下旬种植 ; 0025 播种方式 : 清理地面杂物, 翻地, 整平后施基肥, 农家有机肥约 2500kg 亩, 条播, 播种黑麦草覆土 1cm, 行距 50cm, 种植面积为 1 亩 ; 0026 刈割 : 种植 3 个月后第一次刈割 ; 次年 2 月份第二次刈割 ; 次年即 4 月份进行第三 次刈割。 0027 表 1 单播多花黑麦草鲜草产量 (kg/ 亩) 0028 说 明 书 CN 103202164 A 4 3/5 页 5 0029 实施例 2 0030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豌豆混合播种组合 0。

13、031 混播品种 : 黑麦草与豌豆混播组合 ; 0032 混合比例 : 以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播种, 禾本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 的 80%, 豆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 80%, 具体为 : 黑麦草每亩播种量为 800 克, 豌豆每 亩播种量为 5000 克 ; 0033 播种时间 : 9 月份中下旬种植 ; 0034 播种方式 : 清理地面杂物, 翻地, 整平后施基肥, 农家有机肥约 2500kg 亩, 条播, 先播种黑麦草, 覆土 1cm, 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 覆土 0.5cm ; 黑麦草和豌豆隔行混播, 行距 50cm, 种植面积为 1 亩 ; 0035 刈割 : 种植 3 。

14、个月后第一次刈割 ; 次年 2 月份第二次刈割 ; 次年 4 月份进行第三次 刈割。建议刈割豌豆时留茬高度在 50cm, 保证豌豆的再生条件, 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0036 表 2 多花黑麦草与豌豆混合播种组合鲜草产量 (kg/ 亩) 0037 0038 实施例 3 0039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苕子混播组合 0040 混播品种 : 黑麦草与苕子混播组合 ; 0041 混合比例 : 以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播种, 禾本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 的 80%, 豆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 80%, 具体为 : 黑麦草每亩播种量为 800 克, 苕子每 亩播种量为 5000 克 ; 0042 播种时。

15、间 : 9 月份中下旬种植 ; 0043 播种方式 : 清理地面杂物, 翻地, 整平后施基肥, 农家有机肥约 2500kg 亩, 条播, 先播种黑麦草, 覆土 1cm, 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 覆土 0.5cm ; 黑麦草和苕子隔行混播, 行距 50cm, 种植面积为 1 亩 ; 0044 刈割 : 种植 3 个月后第一次刈割 ; 次年 2 月份第二次刈割 ; 再过两个月后即 4 月份 可进行第三次刈割。 0045 表 3 多花黑麦草与苕子混合播种组合鲜草产量 (kg/ 亩) 0046 说 明 书 CN 103202164 A 5 4/5 页 6 0047 实施例 4 0048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

16、紫云英混合播种 0049 混播品种 : 黑麦草与紫云英混合播种 0050 混合比例 : 以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播种, 禾本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 的 80%, 豆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 80%, 具体为 : 黑麦草每亩播种量为 800 克, 紫云英 每亩播种量为 4000 克 ; 0051 播种时间 : 9 月份中下旬种植 ; 0052 播种方式 : 清理地面杂物, 翻地, 整平后施基肥, 农家有机肥约 2500kg 亩, 条播, 先播种黑麦草, 覆土 1cm, 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 覆土 0.5cm ; 黑麦草和紫云英隔行混播, 行 距 50cm, 种植面积为 1 亩 ; 0053。

17、 刈割 : 种植 3 个月后第一次刈割 ; 次年 2 月份第二次刈割 ; 次年即 4 月份进行第三 次刈割。 0054 表 4 多花黑麦草与紫云英混合播种组合鲜草产量 (kg/ 亩) 0055 0056 实施例 5 0057 黑麦草与豆科牧草白三叶混合播种 0058 混播品种 : 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播种 0059 混合比例 : 以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播种, 禾本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 的 80%, 豆科牧草播种量为单播播种量的 80%, 具体为 : 黑麦草每亩播种量为 800 克, 白三叶 每亩播种量为 650 克 ; 0060 播种时间 : 9 月份中下旬种植 ; 0061 播种方式 : 清理地面杂物, 翻地, 整平后施基肥, 农家有机肥约 2500kg 亩, 条播, 先播种黑麦草, 覆土 1cm, 然后再播种豆科牧草, 覆土 0.5cm ; 黑麦草和白三叶隔行混播, 行 距 50cm, 种植面积为 1 亩 ; 0062 刈割 : 种植 3 个月后第一次刈割 ; 次年 2 月份第二次刈割 ; 次年 4 月份进行第三次 刈割。 0063 表 5 多花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播种组合鲜草产量 (kg/ 亩) 0064 说 明 书 CN 103202164 A 6 5/5 页 7 说 明 书 CN 103202164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