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94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N 104009482 A (21)申请号 201410217426.2 (22)申请日 2014.05.21 H02J 3/18(2006.01) (71)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地址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环市大道 南路 25 号华工大广州产研院 (72)发明人 张勇军 羿应棋 李钦豪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何淑珍 (54) 发明名称 一种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 动态整定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
2、口无 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 以解决当前电网自动 电压控制中因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固定而无法适 应电网运行特性动态变化的问题。 其具体步骤为 : 首先, 采集地区电网线路和主变压器参数、 送电端 电压数据 ; 其次, 计算主变压器不同负载率时系 统有功损耗的最小值、 关口无功的优化区间以及 相对应的关口功率因数变化范围 ; 最后, 考虑变 压器轻、 重载时的关口功率因数约束, 分别得出不 同工况下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本发明提出了单 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 法, 能使关口无功的优化控制范围动态适应电网 负荷水平的变化, 促进系统的无功平衡和节能降 耗。 (51)Int.Cl.。
3、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9482 A CN 104009482 A 1/1 页 2 1. 一种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 (1)采集线路的电阻r、 电抗x、 节点电纳B、 变压器的容量SN、 空载损耗P0、 负载损耗Pk、 短路电压百分值 Uk、 空载电流百分值 I0及其送电端电压 Ua; (2) 选择变压器负载率 10、 40和 70三种水平代表负荷较轻状态 1、 负荷中 等状态 。
4、2 和负荷较重状态 3, 采用作图法分别求取三种负荷状态下线路和变压器有功损耗 之和的最小值 PLmin1、 PLmin2、 PLmin3; 计算最优网损偏移量 PL; (3)分别计算所述三种负荷状态下关口无功QH的优化区间 以及相应的关口功率因数变化范围 (4)判断是否滞后, 若满足, 则40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若不满足, 则40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5) 判 断是 否 不 小 于 0.95, 若 满 足, 则 40 时 关 口 无 功 的 控 制 范 围 为 :若 不 满 足, 则 40 时 的 关 口 无 功 的 控 制 范 围 为 : 所述的为时的关口无功功率。 2. 根据。
5、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的最优网损偏移量PL为不同负载率下关口无功优化区间内各点所对应的有 功损耗 PL相对于最小值 PLmin的最大增量, 可由式 (1) 获得 : PL PLmin3(1), 式 (1) 包含变量 : 变压器负载率 70时线路和变压器有功损耗之和的最小值 PLmin3; 根据单线单变系统重载运行时的节能要求人工设定的常数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的不同负载率下关口无功 QH的优化区间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 当系统中网络元 件参数。
6、和有功负荷给定时, 将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损耗之和 PL看做关口无功 QH的一元函 数, 且通过改变关口无功 QH的量求得 PL随关口无功 QH变化而变化的 U 型曲线, 从该曲线中 能确定PL的最小值PLmin, 根据给定的最优网损偏移量PL, 划出PLmin与PL之和的等值线与 U 型曲线相交于两点, 两交点的横坐标中较大和较小者分别对应关口无功优化区间的上、 下 限值。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9482 A 2 1/6 页 3 一种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关口无功控制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 无功控。
7、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 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可靠性和经济性问题已变得越发 突出, 而传统对整个复杂大电网建模后进行集中优化的方法不仅可行性低而且控制效果也 较差。相比较而言, 基于变电站本地电气信息、 追求无功就地平衡的 VQC 控制策略, 由于建 模要求不高、 信息交互量少、 控制算法简单, 目前在 AVC 变电站侧的无功电压控制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0003 然而, 该方法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 : 对于关口无功功率区间的设定常常是根据以 往的运行经验而缺少理论依据的指导, 也没有考虑电网元件参数不同及运行特性变化对无 功控制需求的差异性, 这会导。
8、致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涉及到动态无功储备的充裕性、 电压 幅值的合格率等)、 可靠性(避免设备的频繁调节)和经济性(降低运行功率损耗)往往不 能得到协调优化。 000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 针对该 系统不同的运行工况给出相适应的关口无功控制范围, 从而避免了因电网负荷水平变化而 引起的关口无功上下限值设定不合理的问题。 同时该整定方法不仅适用于单线单变也可推 广到其他更加复杂的接线方式如 : 单线双变、 双线三变以及链型接线和 T 型接线等等, 具有 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因电网负荷水平的变化而导致的关口无。
9、功控制范围不合 理的问题, 提出一种单相电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 如下。 0006 一种单相电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7 (1) 采集线路的电阻 r、 电抗 x、 节点电纳 B、 变压器的容量 SN、 空载损耗 P0、 负载损 耗 Pk、 短路电压百分值 Uk、 空载电流百分值 I0及其送电端电压 Ua; 0008 (2) 选择变压器负载率 10、 40和 70三种水平代表负荷较轻状态 1、 负 荷中等状态 2 和负荷较重状态 3, 采用作图法分别求取三种负荷状态下线路和变压器有功 损耗之和的最小值 PLmin1、 。
10、PLmin2、 PLmin3; 计算最优网损偏移量 PL; 0009 (3) 分别计算三种负荷状态下关口无功 QH的优化区间 以 及 相 应 的 关 口 功 率 因 数 变 化 范 围 说 明 书 CN 104009482 A 3 2/6 页 4 0010 (4) 判断是否滞后, 若满足, 则 40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若不满足, 则 40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0011 (5) 判断是否不小于 0.95, 若满足, 则 40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 为 :若不满足, 则 40时的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所述的为时的关口无功功率。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的步骤 (2) 中不同负载率。
11、下线路和变压器有功损耗之和的最小值 PLmin以及最优网损偏移量 PL根据以下方法获得 : 0013 当送电端电压 Ua已知时, 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损耗之和 PL可表示为 : 0014 PL= PT+ Pl (1), 0015 0016 0017 0018 0019 0020 0021 0022 式(1)至(8)包含变量 : 变压器有功损耗PT; 线路有功损耗Pl; 受电端电压Ub; 变压器无功损耗 QT; 负荷视在功率 SD; 负荷有功功率 PD; 负荷无功功率 QD; 负荷功率因数 0023 根据式 (1) 至 (4) 可知当系统中网络元件参数和有功负荷给定时, 可以通过改变 关口无功 Q。
12、H的量求得 PL随关口无功 QH变化而变化的 U 型曲线, 该曲线的最低点便为 PL的 最小值 PLmin, 此确定 PLmin的方法即为作图法, 所述的最优网损偏移量 PL为不同负载率下 关口无功优化区间内各点所对应的有功损耗 PL相对于最小值 PLmin的最大增量, 可由式 (9) 获得 : 0024 PL PLmin3(9), 0025 式 (9) 包含变量 : 变压器负载率 70时线路和变压器有功损耗之和的最小 值 PLmin3; 根据系统重载运行时的节能要求人工设定的常数 。 说 明 书 CN 104009482 A 4 3/6 页 5 0026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 (3) 中不同。
13、负载率下关口无功 QH的优化区间可以通过以下方 法获得 : 当系统中网络元件参数和有功负荷给定时, 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损耗之和 PL可看 做关口无功 QH的一元函数, 且通过改变关口无功 QH的量可求得 PL随关口无功 QH变化而变 化的 U 型曲线, 从该曲线中可以确定 PL的最小值 PLmin, 根据给定的最优网损偏移量 PL, 划 出 PLmin与 PL之和的等值线与 U 型曲线相交于两点, 两交点的横坐标中较大和较小者分别 对应关口无功优化区间的上、 下限值。 0027 进一步地, 所述的步骤 (4)、 (5) 的实施过程是 : 0028 (1) 判断是否滞后 : 0029 若满足, 。
14、则变电站轻载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0030 若不满足, 则变电站轻载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0031 (2) 判断是否不小于 0.95 : 0032 若满足, 则变电站非轻载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0033 若不满足, 则变电站非轻载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所述的为时的关口无功功率 ; 0034 其中, 以变压器负载率 40作为变电站轻载与非轻载的分界点。 0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 0036 (1) 考虑了电网运行特性变化对关口无功控制的影响, 能够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 制定出相适应的关口无功控制范围。 0037 (2) 所提出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
15、法, 不仅考虑了变压器轻、 重载时关口功 率因数的控制要求, 也能够在满足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同时避免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的频繁 动作。 附图说明 0038 图 1 是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中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流程图。 0039 图 2 是某负载率下关口无功优化区间示意图。 0040 图 3 是某 110kV 电网单线单变接线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的实施和保护 不限于此。 0042 如图 1, 一种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中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方法, 包括以下步 骤 : 0043 (1) 采集线路的电阻 r、 电抗 x、 节。
16、点电纳 B、 变压器的容量 SN、 空载损耗 P0、 负载损 耗 Pk、 短路电压百分值 Uk、 空载电流百分值 I0及其送电端电压 Ua; 0044 (2) 选择变压器负载率 10、 40和 70三种水平代表负荷较轻状态 1、 负 说 明 书 CN 104009482 A 5 4/6 页 6 荷中等状态 2 和负荷较重状态 3, 采用作图法分别求取三种负荷状态下线路和变压器有功 损耗之和的最小值 PLmin1、 PLmin2、 PLmin3; 计算最优网损偏移量 PL; 0045 如图 2 所示, 图中虚线和点划线分别表示变压器损耗和线路损耗、 实线代表总损 耗 ( 变压器与线路损耗之和 )。
17、, 由于两组数值差别较大, 为了表示方便采用主副纵坐标轴表 示。由图可知, 当系统各参数给定时, 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损耗之和 PL可看做关口无功 QH 的一元函数, 且通过改变关口无功QH的量可求得总损耗PL随关口无功QH变化而变化的U型 曲线, 其中PLmin即为该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总损耗值, 最优网损偏移量PL可由下式获得 : 0046 PL PLmin3 0047 式中, PLmin3为变压器负载率 70时线路和变压器有功损耗之和的最小值 ; 为根据系统重载运行时的节能要求人工设定的常数 ; 0048 (3) 分别计算求取当变压器负载率 10、 40和 70时关口无功 QH的优 化区间以。
18、及相应的关口功率因数变化范围 0049 如图 2 所示, 根据预先设定的最优网损偏移量 PL, 划出 PLmin与 PL之和的等值 线与 U 型曲线相交于两点, 两交点的横坐标中较大和较小者分别对应关口无功优化区间的 上、 下限值。 0050 (4) 判断是否滞后, 若满足, 则 40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若不满足, 则 40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0051 (5) 判断是否不小于 0.95, 若满足, 则 40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 为 :若不满足, 则 40时的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所述的为时的关口无功功率。 0052 进一步地, 所述的步骤 (4)、 (5) 的实施过程是 :。
19、 0053 (1) 判断是否滞后。 0054 若满足, 则变电站轻载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0055 若不满足, 则变电站轻载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0056 (2) 判断是否不小于 0.95。 0057 若满足, 则变电站非轻载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0058 若不满足, 则变电站非轻载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所述的为时的关口无功功率。 说 明 书 CN 104009482 A 6 5/6 页 7 0059 其中, 以变压器负载率 40作为变电站轻载与非轻载的分界点。 0060 以下是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际算例, 以某 110kV 电网中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为例, 图 3 显示了该。
20、接线方式的拓扑结构。 0061 (1) 采集线路的电阻 r、 电抗 x、 节点电纳 B、 变压器的容量 SN、 空载损耗 P0、 负载损 耗 Pk、 短路电压百分值 Uk、 空载电流百分值 I0及其送电端电压 Ua, 有 : 0062 r 0.8, x 3.98, B 2.9110-5S, SN 50MVA, P0 25kW 0063 Pk 178.4kW, Uk 16, I0 0.01, Ua 115kV 0064 (2) 选择变压器负载率 10、 40和 70三种水平代表负荷较轻状态 1、 负 荷中等状态 2 和负荷较重状态 3, 采用作图法分别求取三种负荷状态下线路和变压器有功 损耗之和。
21、的最小值 PLmin1、 PLmin2、 PLmin3; 计算最优网损偏移量 PL; 0065 10 : PLmin1 28kW ; 40 : PLmin2 73kW ; 70 : PLmin3 173kW 令 常数 6则最优网损偏移量为 : 0066 PL PLmin3 1736 kW 10kW 0067 (3) 分别计算求取当变压器负载率 10、 40和 70时关口无功 QH的优 化区间以及相应的关口功率因数变化范围 0068 当给定系统的最优网损偏移量 PL 10kW 时, 可得不同负载率下关口无功的优 化区间以及相应的关口功率因数变化范围如表 1 所示。 0069 表 1 不同负载率下。
22、关口无功的优化区间 0070 变压器负载率 104070 优化区间 /Mvar(-8.5, 9.0)(-7.5, 9.5)(-6.5, 10.5) 功率因数区间(0.47, 0.49)(0.89, 0.93)(0.95, 0.98) 0071 注 : 表中粗体数值表示功率因数超前 0072 (4) 判 断是 否 滞 后, 若 满 足, 则 40 时 关 口 无 功 的 控 制 范 围 为 : 若 不 满 足,则 40 时 关 口 无 功 的 控 制 范 围 为 : 由于超前, 则 40时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为 : (0, 9) (-7.5, 9.5) (0, 9)。 0073 (5) 判断是否不。
23、小于 0.95, 若满足, 则可直接求出 40时关口无功 的控制范围为 :若不满足, 则 40时的关口无功的控 制范围为 :其中为时的关口无功功率。由于 因此 70的关口无功优化区间仍为 (-6.5, 10.5), 则 40时关口无 说 明 书 CN 104009482 A 7 6/6 页 8 功的控制范围为 : (-6.5, 10.5) (-7.5, 9.5) (-6.5, 9.5)。 0074 以变压器负载率 40作为变电站轻载与非轻载的分界点, 则不同负载情况 下的关口关口控制范围如表 2 所示。 0075 表 2 不同运行工况下关口无功的控制范围 0076 负载情况关口无功控制范围 /。
24、Mvar(PL-PLmin)/kW 40 ( 轻载 )(0, 9) 10 40 ( 非轻载 )(-6.5, 9.5) 10 0077 由表 2 可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下关口无功控制范围动态整定 方法可以针对单线单变接线方式中不同的运行工况制定出相适应的关口无功控制范围, 并 保证在该控制范围内既能满足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也能避免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的频繁动 作以及变电站轻载时的无功倒送问题。 同时该整定方法不仅适用于单线单变也可推广到其 他更加复杂的接线方式如 : 单线双变、 双线三变以及链型接线和 T 型接线等等, 具有较强的 工程应用价值。 0078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 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原理下所作的修改、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 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009482 A 8 1/2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09482 A 9 2/2 页 10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0948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