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1695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 CN 103016957 A *CN103016957A* (21)申请号 201210577249.X (22)申请日 2012.12.27 F17D 3/14(2006.01) (71)申请人 杨笛 地址 417009 湖南省娄底市涟钢青山区 667 栋 1 单元 401 号 (72)发明人 杨笛 蔡牧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 所 43106 代理人 邬松生 (54) 发明名称 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 道连续。
2、排水器, 有上端板和下端板的副筒体的侧 壁安装有蒸汽进管和蒸汽疏水管, 主筒体下端壁 有排污管, 在主筒体的壁上连接有托座引导管, 出 水横管穿过托座闷板伸入主筒体内腔后与排水立 管相连, 装有密封环的排水立管处在多根下导向 杆之间, 过渡板固连在浮筒下端板的下侧面, 浮筒 上端板中心位置上的导向杆在上盖板中心位置的 上导向套中。 进水横管安装在主筒体的下端侧壁, 进水立管的下端同进水横管相连, 进水立管的上 端经进水端法兰与气体输送总管相连。这种排水 器可自动适应气体输送管道中的压力, 不需补水, 维护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1 页 2 1. 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 包括上导向套 (1.1) 、 上盖板 (1.2) 、 导向杆 (1.3) 、 浮筒上端板 (1.4) 、 故障诊断阀 (2) 、 浮筒体 (3) 、 进水端法兰 (4.1) 、 均压管 (4.2) 、 进水立管 (4.3) 、 进水横管 (4.4) 、 盲板 (4.5) 、 污物过滤器 (4.6) 、 浮筒下端板 (5.1) 、 密封柱 (5.2) 、 过渡板 (5.3) 、 下导向杆 (5.4) 、 排水口密封环 (5.5) 、。
4、 排水立管 (5.6) 、 连接 弯头 (5.7) 、 出水横管 (5.8) 、 托座闷板 (6.1) 、 托座法兰 (6.2) 、 托座引导管 (6.3) 、 排污管 (7) 、 上端板 (8.1) 、 加强筋 (8.2) 、 副筒体 (8.3) 、 蒸汽疏水管 (8.4) 、 下端板 (8.5) 、 底支撑 (8.6) 、 蒸汽进管 (8.7) 、 观察孔 (9) 以及主筒体 (10) , 其特征在于 : 下端板 (8.5) 放置在数量 大于等于 3 的底支撑 (8.6) 上, 下端板 (8.5) 的上表面固连有副筒体 (8.3) , 在副筒体 (8.3) 的外侧壁分别连接有蒸汽进管 (8。
5、.7) 和蒸汽疏水管 (8.4) , 在副筒体 (8.3) 的上端同主筒体 (10) 的下端间固连有上端板 (8.1) , 穿过下端板 (8.5) 中心孔的加强筋 (8.2) 的一头同上端 板 (8.1) 的下侧面相连, 加强筋 (8.2) 的另一头固连在下端板 (8.5) 的中心孔处 ; 在主筒体 (10) 的下端侧壁安装有排污管 (7) , 与排污管 (7) 最佳成 900在主筒体 (10) 的外壁连接有 观察孔 (9) ; 选择与排污管 (7) 同侧在主筒体 (10) 的侧壁上装有托座引导管 (6.3) , 在托座 引导管 (6.3) 端头的外壁固连有托座法兰 (6.2) , 托座闷板 。
6、(6.1) 与托座法兰 (6.2) 相连, 出水横管 (5.8) 穿过托座闷板 (6.1) 从托座引导管 (6.3) 中伸入到主筒体 (10) 内腔同连 接弯头 (5.7) 的一端相连, 连接弯头 (5.7) 的另一端连通排水立管 (5.6) 的下端, 排水立管 (5.6) 上端中心孔的内壁配置有排水口密封环 (5.5) , 配置在过渡板 (5.3) 中心孔中的密封 柱 (5.2) 对着排水立管 (5.6) 上的排水口 ; 排水立管 (5.6) 位置在数量大于等于 2 的下导向 杆 (5.4) 的内周边构成的空间中, 下导向杆 (5.4) 装配在过渡板 (5.3) 上, 过渡板 (5.3) 同。
7、浮 筒下端板 (5.1) 的下侧表面固连 ; 浮筒下端板 (5.1) 固连在浮筒体 (3) 的下端, 浮筒体 (3) 的 上端固连有浮筒上端板 (1.4) , 在浮筒上端板 (1.4) 的中心孔处配有导向杆 (1.3) ; 在主筒 体 (10) 的顶端连接有上盖板 (1.2) , 在上盖板 (1.2) 的中心部位配置有上导向套 (1.1) , 导 向杆 (1.3) 位置在上导向套 (1.1) 中, 在主筒体 (10) 的上端外壁上安装有故障诊断阀 (2) ; 在主筒体 (10) 的下端侧壁安装有进水横管 (4.4) , 在进水横管 (4.4) 的端头有盲板 (4.5) 封堵, 靠近主筒体 (1。
8、0) 在进水横管 (4.4) 的内腔设置有污物过滤器 (4.6) , 在污物过滤器 (4.6) 和盲板 (4.5) 之间于进水横管 (4.4) 的外壁安装有进水立管 (4.3) 并连通, 进水立管 (4.3) 的上端装有进水端法兰 (4.1) ; 进水立管 (4.3) 上端装有的均压管 (4.2) 连通主筒体 (10) 的内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 其特征在于 : 密封柱 (5.2) 的头部为半球形或圆锥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 其特征在于 : 装配在过渡板 (5.3) 上的下导向杆 (5.。
9、4) 为均匀或非均匀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 其特征在于 : 主筒体 (10) 和副筒体 (8.3) 为圆形或方形。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 其特征在于 : 由浮筒体 (3) 、 浮筒上端板 (1.4) 和浮筒下端板 (5.1) 构成的浮体为圆筒形、 球形或方筒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16957 A 2 1/4 页 3 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工业企业为排除煤气、 压缩空气、 蒸 汽、 天然气等输送管道中。
10、冷凝水的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输送气体的管道在经过一段距离和时间后会积聚冷凝水, 为了保证输送气体 的畅通无阻及保证使用的高效和安全, 必须将输送气体管道中的冷凝水排出, 排出 (放出) 冷凝水所用的设备 (或装置) 称之为气管道排水器。在本发明之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设 计或制造过不同类型的排水器, 如 ZL200420034909.0“无污染防煤气泄漏自动排水器” 、 ZL200620051238.8“一种新型煤气管道排水器” 、 ZL200720064040.8“煤气管道自动排水 器” 等就是其中的实例, 它们各具特色, 也发挥过不同作用但因这些排。
11、水器均为水封式 煤气排水器, 经过一段使用后均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 适用压力低, 过载能力小。当管道中的介质压力波动过大时, 排水器容易被击穿。 0003 传统的排水器的内部管道和隔板完全封闭在筒体内, 其中任何一根管道或隔板 的焊缝穿孔时, 整个排水器只能报废不能修复 (即可修性差) , 尤其是隔板数量大的排水器, 根本无法检查或处理管道的穿孔事故。 0004 因积污面积小, 清淤频繁, 增加 (大) 检修工作量。 0005 需要经常补水, 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可靠、 自动适应管道中介质压力、 不需补水、 制作 简单、 安装和维护方便、 不会。
12、被管道的压力击穿以及环保节能的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 道连续排水器。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 管道连续排水器包括上导向套、 上盖板、 导向杆、 浮筒上端板、 故障诊断阀、 浮筒体、 进水端 法兰、 均压管、 进水立管、 进水横管、 盲板、 污物过滤器、 浮筒下端板、 密封柱、 过渡板、 下导向 杆、 排水口密封环、 排水立管、 连接弯头、 出水横管、 托座闷板、 托座法兰、 托座引导管、 排污 管、 上端板、 加强筋、 副筒体、 蒸汽疏水管、 下端板、 底支撑、 蒸汽进管、 观察孔以及主筒体, 下 端板放置在数量大于等于 3 的底。
13、支撑上, 下端板的上表面固连有副筒体, 在副筒体的外侧 壁分别连接有蒸汽进管和蒸汽疏水管, 在副筒体的上端同主筒体的下端间固连有上端板, 穿过下端板中心孔的加强筋的一头同上端板的下侧面相连, 加强筋的另一头固连在下端板 的中心孔处。 0008 在主筒体的下端侧壁安装有排污管, 与排污管 (最佳) 成 900在主筒体的外壁连接 (固连) 有观察孔。选择与排污管同侧在主筒体的侧壁上装有托座引导管。在托座引导管端 头的外壁固连有托座法兰, 托座闷板与托座法兰相连, 出水横管穿过托座闷板从托座引导 管中伸入到主筒体内腔同连接弯头的一端相连, 连接弯头的另一端连通排水立管的下端, 说 明 书 CN 10。
14、3016957 A 3 2/4 页 4 排水立管的上端中心孔的内壁中配置有排水口密封环, 配置在过渡板中心孔中的密封柱对 着排水立管上的排水口。排水立管位置在数量大于等于 2 的下导向杆的内周边构成的空间 中, 下导向杆装配在过渡板上, 过渡板同浮筒下端板的下侧表面固连。 浮筒下端板固连在浮 筒体的下端, 浮筒体的上端固连有浮筒上端板, 在浮筒上端板的中心孔处配有导向杆。 在主 筒体的顶端连接有上盖板, 在上盖板上的中心部位配置有上导向套, 导向杆位置在上导向 套中。在主筒体的上端外壁上安装有故障诊断阀。 0009 在主筒体的下端侧壁安装有进水横管, 在进水横管的端头有盲板封堵, 靠近主筒 体。
15、在进水横管的内腔设置有污物过滤器, 在污物过滤器和盲板之间于进水横管的外壁安装 有进水立管并连通, 进水立管的上端装有进水端法兰。进水立管上端装有的均压管连通主 筒体的内腔。 0010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与现有技 术相比, 技术效果在于 : 承压能力大、 应用范围广。压力在 1.0 2.0MPa 的情况下仍能正常使用, 不会击 穿。可广泛应用于煤气、 蒸汽、 压缩空气、 天然气等气体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冷凝水连续安全 排放。 0011 密封性能好。当排水器中的冷凝水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实现正常排水, 当排水器 内无水或密封部分的半球形塞柱或者圆锥形塞柱磨损时密。
16、封柱在重力作用下插入密封环 内, 完全封死排水通道, 防止煤气泄漏。 0012 检修维护方便。整个排水器各组件之间的固连均采用外部焊接形式或结构, 当 某处 (或某点) 出现问题 (如泄漏) 无需借助专用工具就能被发现, 所有部件均可拆卸, 只需 进行局部修补, 不需整体维修, 节省维护成本。 0013 可实现连续排水, 使排水器运行平稳, 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的正向剖视示 意图, 亦为本发明的摘要附图。 0015 图 2 为图 1 的左向示意图。 0016 图 3 为图 1 的右向示意图。 0017 图 4 为图 1 。
17、的处放大示意图。 0018 图 5 为图 1 的向示意图。 0019 图 6 为沿图 5 的 - 线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 (如图 1 所示) 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包括排水器上 盖组件、 故障诊断阀 2、 排水器浮筒组件、 排水器进水管组件、 密封体组件、 活动排水管组件、 排污管 7、 蒸汽加热室组件、 检修孔 (组件) 9 和主筒体 10, 其中排水器上盖组件由上导向套 1.1、 上盖板 1.2 和导向杆 1.3 构成 ; 排水器浮筒组件由浮筒体 3、 浮筒上端板 1.4 和浮筒下 端。
18、板 5.1 构成, 浮筒上端板 1.4 和浮筒下端板 5.1 分别固连在浮筒体 3 的上端和下端, 形成 说 明 书 CN 103016957 A 4 3/4 页 5 浮体, 此浮体的形状可以为圆筒形、 球形或方筒形 ; 排水器进水管组件由进水端法兰 4.1、 均压管 4.2、 进水立管 4.3、 进水横管 4.4、 盲板 4.5 和污物过滤器 4.6 构成。气体输送主管 道中的冷凝水通过垂直于地面的支管与进水端法兰 4.1 连接, 使气体总管道中的冷凝水进 入进水立管 4.3 中, 再通过进水横管 4.4 引入 (排水器的) 主筒体 10。在主筒体 10 的下端 侧壁安装有进水横管 4.4,。
19、 在进水横管 4.4 的端头有盲板 4.5 封堵, 作为清理污物之备用。 靠近主筒体 10 在进水横管 4.4 内腔中设置有污物过滤器 4.6, 目的是将进水横管 4.4 中比 较粗大的杂物拦在此处以便进行定期集中清理。在污物过滤器 4.6 和盲板 4.5 之间于进水 横管 4.4 的外壁安装有进水立管 4.3, 即进水立管 4.3 的下端同进水横管 4.4 连通, 在进水 立管 4.3 的上端装有进水端法兰 4.1, 使进水立管 4.3 同气体总管相连通, 这样气体总管中 的冷凝水可经进水立管 4.3、 进水横管 4.4 进入主筒体 10 的内腔。在进水立管 4.3 上端装 有的均压管 4.。
20、2 连通主筒体 10 内腔, 在开始使用时, 当气体总管中的冷凝水从下部不断进 入主筒体 10 时, 主筒体 10 内的空气通过上部的均压管 4.2 排向进水立管 4.3, 使主筒体 10 内压力均衡。当使用过程中管网压力上、 下波动时, 均压管 4.2 具有均衡主筒体 10 内部压 力的作用。在主筒体 10 的上端外壁安装有故障诊断阀 2, 装配在故障诊断阀 2 上的连接管 连通主筒体 10 的内腔, 当主筒体 10 内出现意外时, 可通过故障诊断阀 2 来判断故障原因。 0022 在主筒体 10 的顶端连接有上盖板 1.2, 所述的连接可以为焊接或螺杆连接。在上 盖板 1.2 的 (最佳为。
21、) 中心部位配置 (如螺纹连接) 有上导向套 1.1、 工作时上导向套 1.1 对 着导向杆 1.3, 即导向杆 1.3 位置在上导向套 1.1 中, 使固连在浮筒上端板 1.4 中心部位的 导向杆 1.3 在上导向套 1.1 内只能上下移动, 而不能水平移动, 确保浮筒 (由浮筒体 3、 浮筒 上端板 1.4 及浮筒下端板 5.1 组成) 上部中心定位精准。 0023 (如图 4) 密封体组件由浮筒下端板 5.1、 密封柱 5.2、 过渡板 5.3、 下导向杆 5.4、 排 水口密封环 5.5 及排水立管 5.6 组成。在浮筒下端板 5.1 的下侧表面中心位置 (从外部) 固 连有过渡板5.。
22、3, 在过渡板5.3的中心孔中配置有密封柱5.2, 密封柱5.2对着排水立管5.6 上的排水口。所述密封柱 5.2 的头部可选择半球形或圆锥形。在过渡板 5.3 上配置有数量 大于等于 2 的下导向杆 5.4, 在各根下导向杆 5.4 内周边构成的空间中装有排水立管 5.6, 于排水立管 5.6 上端中心孔的内壁中配置有排水口密封环 5.5, 当主筒体 10 中无冷凝水时 或冷凝水未达到一定量 (高度) 时, 密封柱 5.2 与排水口密封环 5.5 紧密接触, 防止气体泄 漏, 其中排水立管 5.6 上的排水口的形状相同于密封柱 5.2 头部的形状, 即为半球形 (或圆 形) 或圆锥形, 以便。
23、配合紧密。排水立管 5.6 的下端经连接弯头 5.7 接通出水横管 5.8, 出 水横管 5.8 的出水口端穿过托座闷板 6.1 伸出在主筒体 10 的外侧。从上可知, 这种密封体 组件与过去的排水器比较具有的不同特点为 : 半球形或圆锥形密封柱 5.2 有别于原来的 钢球, 它的前端是半球形或圆锥形, 后头是圆柱形, 固定在浮筒的底部。在正常排水状态下 是半球或圆锥发挥密封作用得到线型接触密封效果。当排水器内无水或密封柱 5.2 的半球 部分磨损时密封柱5.2在重力作用下插入排水口密封环5.5中, 得到面接触密封效果, 完全 封死排水通道, 防止气体泄漏。数量大于等于 2 的下导向杆 5.4。
24、 分别通过过渡板 5.3 均 匀 (或非均匀) 固定在浮筒的底部, 沿着密封口的外圆均匀 (或非均匀) 分布, 随着浮筒上下 移动, 限制浮筒在水平方向的过量位移, 确保密封柱 5.2 与密封口中心对位精准, 得到理想 的密封效果。排水口密封环 5.5 采用耐磨、 耐腐蚀的弹性密封材料, 目的是增加张力, 简 化结构, 降低成本。 说 明 书 CN 103016957 A 5 4/4 页 6 0024 (如图 1) 最佳选择与排污管 7 同侧, 在主筒体 10 的侧壁上安装有托座引导管 6.3, 托座引导管 6.3 同主筒体 10 的内腔连通。在托座引导管 6.3 端头的外壁固连有托座法兰 6。
25、.2, 托座闷板 6.1 活动连接 (如用螺栓连接) 在托座法兰 6.2 上, 出水横管 5.8 穿过托座闷 板 6.1 从托座引导管 6.3 中伸入到主筒体 10 的内腔同连接弯头 5.7 的一端相连。其中所 述托座引导管 6.3、 托座法兰 6.2 及托座闷板 6.1 三者组成固定托座, 托座闷板 6.1 通过螺 栓固定在托座法兰 6.2 上。托座闷板 6.1 托起出水横管 5.8 的一端并焊牢, 当需要对活动 排水管组件 (排水口密封环 5.5、 排水立管 5.6、 连接弯头 5.7、 出水横管 5.8、 托座闷板 6.1) 进行维护或更换时, 可以将其从托座法兰 6.2 上拆下进行更换。
26、或检修。 0025 带阀门的排污管 7 安装在主筒体 10 下端的侧壁, 打开排污管 7 上的阀门, 主筒体 10 内的污物可从排污管 7 排出进行集中处理。 0026 (如图 1) 在主筒体 10 的下端和副筒体 8.3 上端之间固连有上端板 8.1, 而且上端 板 8.1 同主筒体 10、 副筒体 8.3 之间为外壁连接 (焊接) 结构。在副筒体 8.3 的外壁 (左侧壁 和右侧壁) 连接有带阀门的蒸汽进管 8.7 和带疏水阀的蒸汽疏水管 8.4。副筒体 8.3 的底 端固连有下端板 8.5, 下端板 8.5 放置在数量大于等于 3 的底支撑 8.6 上, 各个底支撑 8.6 可均匀或非均。
27、匀分布。穿过下端板 8.5 中心孔的加强筋 8.2 的一头同上端板 8.1 的下侧面 相固连, 加强筋 8.2 的另一头固连在下端板 8.5 的中心孔处。上述副筒体 8.3、 上端板 8.1、 下端板 8.5、 蒸汽进管 8.7、 蒸汽疏水管 8.4 以及加强筋 8.2 构成蒸汽加热室, 此蒸汽加热室 设置在排水器的主筒体 10 的底部, 使排水器能适应冰冻天气和寒冷季节。此蒸汽加热室与 其它排水器的区别在于所有焊缝均在可视范围, 加工方便, 发现和处理质量缺陷容易, 蒸汽 与输送的气体不会互相串连, 使排水器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0027 (如图 2、 3) 于蒸汽加热室的上方在主筒体 10 。
28、的外壁上安装 (连接) 有检修孔 9, 当 排水器的主筒体 10 内部有问题时, 可打开检修孔 9 上的盖板, 人工处理主筒体 10 的内部故 障。 0028 实施时, 按照附图制作好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型气体输送管道连续排水器, 并 安装到现场。经进水端法兰 4.1 将排水器同气体输送管道相连, 这样气体输送管道中的冷 凝水会源源不断地经进水立管 4.3 流入主筒体 10 的内腔。当进入主筒体 10 内腔的冷凝水 到达一定高度 (或一定数量) 时, 由浮筒体 3、 浮筒上端板 1.4 及浮筒下端板 5.1 组成的位于 主筒体 10 内腔的浮筒上移, 此时浮筒上端板 1.4 上的导向杆 1.3。
29、 在上导向套 1.1 内也向上 移动, 浮筒的往上移动带动与浮筒下端板 5.1 相固连的过渡板 5.3、 下导向杆 5.4 及密封柱 5.2 同步向上移动, 密封柱 5.2 的向上移动使密封柱 5.2 的头部离开排水立管 5.6 上的排 水口密封环 5.5, 主筒体 10 内的冷凝水经排水立管 5.6 上的排水口流出经连接弯头 5.7 流 入出水横管 5.8 再排出进行集中处理。当主筒体 10 内腔的冷凝水的水位下降到一定标高 后, 浮筒下移, 密封柱 5.2 的头部落在排水口密封环 5.5 上堵住排水立管 5.6 上的排水口。 浮筒连续不断的上浮与下落, 能实现主筒体 10 内腔中的冷凝水 。
30、“连续” 不断地放出, 并能保 证输送的气体不泄漏。当排水器运行一段时间后, 在主筒体 10 的底部可能会积累一层污 物 (泥) , 打开排污管 7 上的阀门让浮物流出, 如果不能放出, 可开启检修孔 9 进行人工清理。 对于遭遇冰冻天气时的排水器, 可开启蒸汽进管 8.7, 让蒸汽进入副筒体 8.3 内加热上端板 8.1, 不让主筒体 10 内的冷凝水结冰。经降温后的蒸汽经蒸汽疏水管 8.4 排放。如此循环 操作, 就可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目的。 说 明 书 CN 103016957 A 6 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6957 A 7 2/5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6957 A 8 3/5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6957 A 9 4/5 页 10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6957 A 10 5/5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16957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