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暑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0508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 CN 103005089 A *CN103005089A* (21)申请号 201210443182.0 (22)申请日 2012.11.08 A23F 3/34(2006.01) (71)申请人 无锡市张泾铁路配件厂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泾 新村 (72)发明人 袁煜庆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夏晏平 (54) 发明名称 防暑茶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防暑茶, 主要包括麦冬、 沙参、 五味子、 菊花、 莲子心、 柠檬、。
2、 石斛、 生石膏、 胖大 海、 山楂、 荷叶、 百合花、 甘草和冰糖。本发明所述 防暑茶, 能及时补充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出汗 过多而丢失的水分和柠檬酸、 葡萄糖、 多种维生素 等有机成分, 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人体健康的 安全性差、 使用不方便和防暑降温效果差等缺陷, 以实现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好、 使用方便和防暑 降温效果好的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1 页 2 1. 防暑茶, 其特征在于, 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以重量份数表示为 : 麦冬 : 49 份。
3、 ; 沙参 : 415 份 ; 五味子 : 515 份 ; 菊花 : 1235 份 ; 莲子心 : 37 份 ; 柠檬 : 47 份 ; 石斛 : 312 份 ; 生石膏 : 24 份 ; 胖大海 : 715 份 ; 山楂 : 3143 份 ; 荷叶 : 16 份 ; 百合花 : 29 份 ; 甘草 : 415 份 ; 冰糖 : 817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05089 A 2 1/4 页 3 防暑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人体饮用茶技术领域, 具体地, 涉及防暑茶。 背景技术 0002 在高温天气或闷热天气, 经常会发生中暑现象。中暑 (heat illhess) 。
4、是在暑热天 气、 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 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 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 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 (heat cramp) 、 热衰竭 (heat exhaustion) 和热 (日) 射病 (heatstroke, sun stroke) , 例如中暑现象可表现为头痛、 头晕、 口渴、 多汗、 四肢无力发酸、 注意力不集中、 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0003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 如果再加上通风差, 则极易发生中 暑 ;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 受阳光直接暴晒, 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 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 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
5、发中暑 ; 在公共场所、 家族中, 人群拥挤集中, 产热集中, 散热困难。 除了高温、 烈日曝晒外, 精神过度紧张、 人员过于密集、 工作强度过大、 时间过长、 睡眠不足、 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0004 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 隔离热源, 降低车间温度, 调整作息时 间, 供给含盐0.3清凉饮料。 防暑降温最有效的方法除多喝水外, 还需清热利湿、 养阴益气 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0005 因此, 冰糕、 汽水、 饮料都不可能满足机体的这一需要, 且这些饮料中多含有防腐 剂、 色素等化学成分, 大量饮用对人体易产生副作用 ; 而根据清热生津的原则是银花、 薄荷、 麦冬、 大。
6、海、 青果、 山楂组成的一般防暑降温饮料, 均忽略了暑邪伤气、 夹湿的主要特点, 致 使暑邪所致的正气耗散, 倦怠乏力, 湿困脾胃、 腹胀等常见症状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即使由 人参、 麦冬、 五味子组成的 “生脉散” 也同样存在着生阳助火之弊, 与清暑的大法相违, 不利 防暑降温之需要。 0006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 差、 使用不方便和防暑降温效果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防暑茶, 以实现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好、 使用方便和防暑降温效果好的优点。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7、 防暑茶, 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以重量 份数表示为 : 麦冬 : 49 份 ; 沙参 : 415 份 ; 五味子 : 515 份 ; 菊花 : 1235 份 ; 莲子心 : 37 份 ; 说 明 书 CN 103005089 A 3 2/4 页 4 柠檬 : 47 份 ; 石斛 : 312 份 ; 生石膏 : 24 份 ; 胖大海 : 715 份 ; 山楂 : 3143 份 ; 荷叶 : 16 份 ; 百合花 : 29 份 ; 甘草 : 415 份 ; 冰糖 : 817 份。 0009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防暑茶, 由于包括麦冬、 沙参、 五味子、 菊花、 莲子心、 柠檬、 石 斛、 生石膏、 胖。
8、大海、 山楂、 荷叶、 百合花、 甘草和冰糖, 可以及时补充人体在高温环境下, 由 于出汗过多而丢失的水分和柠檬酸、 葡萄糖、 多种维生素等有机成分, 具有明显的养阴清 热、 生津润喉、 清利湿热、 益气、 生津止渴、 防暑降温之功效, 具有清凉润喉、 酸甜爽口、 无毒 副作用、 存放时间长等特点 ; 可以制作成袋泡茶, 携带方便, 清洁卫生, 寓防暑降温于日常饮 水之中, 饮用方便, 具有冷饮热饮均可, 可反复冲泡等优点 ; 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人 体健康的安全性差、 使用不方便和防暑降温效果差的缺陷, 以实现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好、 使用方便和防暑降温效果好的优点。 0010 本发明的其。
9、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并且, 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 得显而易见, 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0011 下面通过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 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3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了防暑茶, 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以重量份数表示为 : 麦冬 : 4 份 ; 沙参 : 15 份 ; 五味子 : 5 份 ; 菊花 : 35 份 ; 莲子心 : 3 份 ; 柠檬 : 7 份 ; 石斛 : 3 份 ; 生石膏 : 4 份 。
10、; 胖大海 : 7 份 ; 山楂 : 43 份 ; 荷叶 : 1 份 ; 百合花 : 9 份 ; 甘草 : 4 份 ; 说 明 书 CN 103005089 A 4 3/4 页 5 冰糖 : 17 份。 0014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了防暑茶, 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以重量份数表示为 : 麦冬 : 9 份 ; 沙参 : 4 份 ; 五味子 : 15 份 ; 菊花 : 12 份 ; 莲子心 : 7 份 ; 柠檬 : 4 份 ; 石斛 : 12 份 ; 生石膏 : 2 份 ; 胖大海 : 15 份 ; 山楂 : 31 份 ; 荷叶 : 6 份 ; 百合花 : 2 份 ; 甘草 : 15。
11、 份 ; 冰糖 : 8 份。 0015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了防暑茶, 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以重量份数表示为 : 麦冬 : 6.5 份 ; 沙参 : 7.5 份 ; 五味子 : 8 份 ; 菊花 : 17.5 份 ; 莲子心 : 5 份 ; 柠檬 : 5.5 份 ; 石斛 : 7.5 份 ; 生石膏 : 3 份 ; 胖大海 : 15 份 ; 山楂 : 37 份 ; 荷叶 : 3.5 份 ; 百合花 : 5.5 份 ; 甘草 : 7.5 份 ; 冰糖 : 12.5 份。 0016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防暑茶中, 麦冬可以养阴润肺、 清心除烦、 益胃生津的功效 ; 沙 参可以养阴清肺、 。
12、治阴伤咽干口渴, 以增强养阴止渴之力 ; 五味子酸温, 入肺肾经, 有敛肺、 滋肾、 生津、 收汗之功, 补元气不足, 收耗散之元气 ; 菊花可以清热明目 ; 莲子心可以清心去 热、 涩精、 止血、 止渴 ; 柠檬富含维生素 C、 糖类、 钙、 磷、 铁、 维生素 B1、 维生素 B2、 烟酸、 奎宁 酸、 柠檬酸、 苹果酸、 橙皮苷、 柚皮苷、 香豆精、 高量钾元素和低量钠元素等, 对人体十分有 益 ; 石斛生津益胃、 清热养阴 ; 生石膏可以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收敛生肌 ; 山楂消积食、 散 说 明 书 CN 103005089 A 5 4/4 页 6 淤血 ; 荷叶有清热解毒、 凉血。
13、、 止血的作用 ; 百合花可以润肺, 润肺, 清火, 安神 ; 甘草润肺解 毒, 和中益气, 调和诸药 ; 冰糖可调节口感, 使该防暑茶清凉润喉, 酸甜清爽。 0017 制备上述各实施例的防暑茶时, 可以按各自的配方要求, 选取洁净的麦冬、 沙参、 五味子、 菊花、 莲子心、 柠檬、 石斛、 生石膏、 山楂、 荷叶、 百合花和甘草, 在 6575的烘箱内 烘干、 粉碎至粒度为 49mm 的颗粒后, 再次烘干, 选用无纺滤纸包装, 并将胖大海和冰袋分 别单独包装后。 0018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005089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