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37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3788 A *CN103043788A* (21)申请号 201310001899.4 (22)申请日 2013.01.04 C02F 3/28(2006.01) C02F 3/34(2006.01) (71)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 直街 92 号 (72)发明人 高大文 丛岩 袁青 黄晓丽 陶彧 任南琪 (54) 发明名称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57) 摘要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属于水处 理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高。
2、效厌氧氨氧化颗粒 污泥培养困难、 培养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方 法如下 : 一、 将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 同时接种于 EGSB 反应器内 ; 二、 将含氮模拟废水 通入EGSB反应器内, 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12h, 出 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逐 渐提高进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至成功启 动 ; 三、 然后保持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进水浓度 稳定, 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 上时, 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直至 2.6 小时 ; 即完 成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 本发明方法20天 左右成功启动反应器, 89 天左右获得高效厌氧氨 氧化颗粒污泥。。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是按 下述步骤进行的 : 步骤一、 将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同时接种于 EGSB 反应器内, 好氧颗粒污泥 和厌氧氨氧化种泥体积之和占反应器总体积的 28%35%, 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 的体积比为 1:(2.0 2.3) ; 步骤二、 将溶解氧浓度为 0 0.8mg/L、 pH 值为 7.5 8.3 。
4、的含氮模拟废水以 3.0m/h 的上升流速通入 EGSB 反应器内, 在 30 35下运行, 控制 HRT 为 12h ; 检测 EGSB 反应器进 水及出水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 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 12h, 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同 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逐渐提高含氮模拟废水中氨氮的浓度, 并控制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 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含氮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浓度提高到 200mg/L 以上且水处理反应所去除亚硝酸盐氮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为 1.301.32、 所生成硝酸盐氮 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为 0.250.27, 启动完成 ; 步骤三、 启动完成后在。
5、保持 EGSB 反应器内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进水浓度稳定, 出现氨 氮和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控制模拟废水中亚硝酸 盐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为 2.6 小时 ; 即完成了厌氧氨 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模拟 废水中 KHCO3的浓度为 1000mg/L、 KH2PO4的浓度为 50mg/L、 MgSO47H2O 的浓度为 200mg/L、 CaCl2 2H2O 的浓度为 151mg/L、 ZnSO4 7H2O 的浓度为 430mg/L、。
6、 CoCl2 6H2O 的浓度为 240mg/ L、 CuSO45H2O 的浓度为 250mg/L、 H3BO4的浓度为 14mg/L、 MnCl24H2O 的浓度为 990mg/L、 NaSeO410H2O 的浓度为 210mg/L、 NiCl6H2O 的浓度为 190mg/L、 NaMoO42H2O 的浓度为 220 mg/L、 维生素 B6 盐酸盐的浓度为 10mg/L、 维生素 B1 盐酸盐的浓度为 5mg/L、 维生素 B2 的浓度为5mg/L、 烟酸的浓度为5mg/L、 泛酸的浓度为5mg/L、 对氨基苯甲酸的浓度为5mg/L、 硫辛酸的浓度为 5mg/L、 维生素 H 的浓度为 。
7、2mg/L、 叶酸的浓度为 2mg/L、 维生素 B12 的浓度 为 0.1 mg/L, 含氮模拟废水氨氮以 NH4Cl 的形式添加、 亚硝酸盐氮以 NaNO2的形式添加。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含 氮模拟废水中 NH4Cl 的初始浓度为 19.523.6mg/L、 NaNO2的初始浓度为 31.332.4mg/L。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逐步 增大回流比, 提高反应器内上升流速, 最终反应器内上升流速提高至 9.0m/h。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
8、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厌氧氨氧化 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 EGSB 反应器内污泥分层, 或底部污泥浓度明显大于上部污泥浓度, 则 增大回流比, 提高反应器内上升流速, 上升流速提高为 15.0 m/h、 上升流速提高时间为 3 5min。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其特 征在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每 12 小时调整回流比 1 次, 控制反应器上升流速 15m/h, 调整时间为 3 5min。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3788 A 2 1/11 页 3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 ;。
9、 具体涉及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厌氧氨氧化 (Anammox) 菌 ANAMMOX 菌利用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氧化氨氮, 利用 无机碳作为碳源, 无需有机物作为碳源, 从而实现自养生物脱氮的目的。可节省 60% 的曝 气量, 100% 的有机碳源, 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水中的有机物去产生能源物质甲烷。 0003 同时, 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缓慢, 世代时间在 11 天左右, 对环境极其敏感, 因此现有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普遍存在启动时间长、 运行条件控制难、 处理效率差、 氮负荷低等问题。 颗粒污泥是菌体自凝形成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颗粒状微生物聚集体, 是实现反应器高效运 行。
10、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如何快速培养高效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高效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困难、 培养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 而提 供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0005 本发明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 0006 步骤一、 将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同时接种于 EGSB 反应器内, 好氧颗粒 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体积之和占反应器总体积的 28%35%, 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 种泥的体积比为 1:(2.0 2.3) ; 0007 步骤二、 将溶解氧浓度为00.8mg/L、 pH值为7.58.3的含氮模拟废水以3.0。
11、m/ h 的上升流速通入 EGSB 反应器内, 在 30 35下运行, 控制 HRT 为 12h ; 检测 EGSB 反应器 进水及出水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 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 12h, 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 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逐渐提高含氮模拟废水中氨氮的浓度, 控制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 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含氮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浓度提高到 200mg/L 以上且水处理反应所去除亚硝酸盐氮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为 1.301.32、 所生成硝酸盐氮 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为 0.250.27, 启动完成 ; 0008 步骤三、 启动完成后在保持 EGSB。
12、 反应器内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进水浓度稳定, 出 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控制模拟废水中亚 硝酸盐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为 2.6 小时 ; 即完成了厌 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 0009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粒径分布为 0.1 1.59mm, 平均粒径为 0.56mm, 比重均大于 1。 0010 本发明接种污泥采用混合污泥, 好氧颗粒污泥丰富了反应器内的菌群结构, 对厌 氧氨氧化菌造成了一定的生存压力, 加快了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生长, 同时好氧颗粒污泥 在反应器内随着水流的不断翻滚有利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13、的形成。而相同条件下, 只接 种含有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污泥的反应器, 启动并稳定运行 115 天, 仍无明显厌氧氨氧化颗 说 明 书 CN 103043788 A 3 2/11 页 4 粒污泥的形成。 0011 本发明方法通过有效控制进水溶解氧, 并采取模拟废水进水氨氮与亚硝酸盐氮浓 度升高, 随后逐渐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的方式提高膨胀颗 粒污泥床反应器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 的运行总氮负荷, 有利于厌氧氨 氧化菌的富集培养和对氮的去除速率不断提高。 0012 本发明方法20天左右成。
14、功启动反应器, 80天左右获得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反应 器运行第 89d 左右,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对总氮负荷去除率达到 4.758kgN/m3d 左右。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具体实施方式九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图 ; 图 2 是具体实施方式九对亚硝酸盐 氮的去除效果图 ; 图 3 是具体实施方式九对进水总氮的去除效果图 ; 图 4 是具体实施方式 九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SEM图片 (80d) ; 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九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粒径分 布 (80d) 。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具体实施方式一 : 本实施方式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 行的 : 0015 步骤一、。
15、 将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同时接种于 EGSB 反应器内, 好氧颗粒 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体积之和占反应器总体积的 28%35%, 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 种泥的体积比为 1:(2.0 2.3) ; 0016 步骤二、 将溶解氧浓度为00.8mg/L、 pH值为7.58.3的含氮模拟废水以3.0m/ h 的上升流速通入 EGSB 反应器内, 在 30 35下运行, 控制 HRT 为 12h ; 检测 EGSB 反应 器进水及出水的氨氮的浓度, 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 12h, 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逐渐提高含氮模拟废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 控制模拟废水中亚。
16、硝酸盐 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含氮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浓度提高到 200mg/L 以上且水处理反应所去除亚硝酸盐氮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为 1.301.32、 所生成硝酸盐氮 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为 0.250.27, 启动完成 ; 0017 步骤三、 启动完成后在保持 EGSB 反应器内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进水浓度稳定, 出现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控制模拟废水中亚硝 酸盐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为 2.6 小时 ; 即完成了厌氧 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 0018 本实施方式方法 20 。
17、天左右成功启动反应器, 80 天左右获得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反应器运行第89d左右,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对总氮负荷去除率达到4.758kgN/m3 d左右。 0019 具体实施方式二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 : 所述含氮模拟废水 中 KHCO3的浓度为 1000mg/L、 KH2PO4的浓度为 50mg/L、 MgSO47H2O 的浓度为 200mg/L、 CaCl2 2H2O 的浓度为 151mg/L、 ZnSO4 7H2O 的浓度为 430mg/L、 CoCl2 6H2O 的浓度为 240mg/ L、 CuSO45H2O 的浓度为 250mg/L、 H3BO4的浓度为 1。
18、4mg/L、 MnCl24H2O 的浓度为 990mg/L、 NaSeO410H2O 的浓度为 210mg/L、 NiCl6H2O 的浓度为 190mg/L、 NaMoO42H2O 的浓度为 220 mg/L、 维生素 B6 盐酸盐的浓度为 10mg/L、 维生素 B1 盐酸盐的浓度为 5mg/L、 维生素 B2 说 明 书 CN 103043788 A 4 3/11 页 5 的浓度为5mg/L、 烟酸的浓度为5mg/L、 泛酸的浓度为5mg/L、 对氨基苯甲酸的浓度为5mg/L、 硫辛酸的浓度为 5mg/L、 维生素 H 的浓度为 2mg/L、 叶酸的浓度为 2mg/L、 维生素 B12 的。
19、浓度 为 0.1 mg/L, 含氮模拟废水氨氮以 NH4Cl 的形式添加、 亚硝酸盐氮以 NaNO2的形式添加。其 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0 具体实施方式三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 : 步骤一所述含氮模拟 废水中 NH4Cl 的初始浓度为 19.523.6mg/L、 NaNO2的初始浓度为 31.332.4mg/L。其它步 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21 具体实施方式四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 : 步骤三中逐 步增大回流比, 提高反应器内上升流速, 最终反应器内上升流速提高至9.0m/h。 其它步骤和 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
20、三之一相同。 0022 具体实施方式五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 : 厌氧氨氧化 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 EGSB 反应器内污泥分层, 或底部污泥浓度明显大于上部污泥浓度, 则 增大回流比, 提高反应器内上升流速, 上升流速提高为 15.0 m/h、 上升流速提高时间为 3 5min。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0023 具体实施方式六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 : 厌氧氨氧化 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每 12 小时调整回流比 1 次, 控制反应器上升流速 15m/h, 调整时间为 3 5min。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
21、0024 本实施方式通过增加上升流速来进行水力扰动, 对 EGSB 反应器进行水力扰动, 有 利于厌氧氨氧化菌对基质底物的充分接触, 加快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 同时流速的突 然增大, 利于厌氧氨氧化菌体自凝, 加快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形成 ; 使其在短期内达到高 效的总氮去除速率, 并稳定运行。 0025 具体实施方式七 : 本实施方式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 行的 : 0026 步骤一、 将好氧颗粒污泥 (取自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运行稳定的SBR反应器) 和厌氧氨氧化种泥同 (取自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 点实验室运行稳定的 SBBR。
22、 反应器) 时接种于 EGSB 反应器内, 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 泥体积之和占反应器总体积的 30% 左右, 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的体积比为 1:2 ; 0027 步骤二、 将溶解氧浓度为00.8mg/L、 pH值为7.58.3的含氮模拟废水 (成分及 含量见表 1-3) 以 3.0m/h 的上升流速通入 EGSB 反应器内, 在 30 35下运行, 控制 HRT 为 12h ; 检测 EGSB 反应器进水及出水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 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 12h, 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提高含氮模拟废水中氨氮的浓度, 控制模 拟废水中亚硝酸盐氮与氨。
23、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含氮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氮的 浓度提高到 226.8mg/L 且水处理反应所去除亚硝酸盐氮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为 1.32、 所生 成硝酸盐氮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为 0.26, 启动完成 ; 0028 步骤三、 启动完成后在保持 EGSB 反应器内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进水浓度稳定, 出现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控制模拟废水中亚硝 酸盐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为 2.6 小时 ; 即完成了厌氧 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 0029 本实施方式 EGSB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含氮模拟废水。
24、进水氨氮浓度和进水亚硝酸盐 说 明 书 CN 103043788 A 5 4/11 页 6 氮浓度及 HRT 如表 4 所示。 0030 本实施方式 EGSB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上升流速的变化如表 5 所示。 0031 本实施方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每12小时调整回流比1次, 控制反应 器上升流速 15m/h, 调整时间为 3min。 0032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 EGSB 反应器内污泥分层, 或底部污泥浓度明显 大于上部污泥浓度, 则增大回流比, 提高反应器内上升流速, 上升流速提高为 15.0 m/h、 上 升流速提高时间为 4min。 0033 本实施方式得到的厌氧氨氧化。
25、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为 0.1 1.56mm, 平均粒径为 0.54mm, 比重均大于 1。 0034 本实施方式方法20天成功启动反应器, 80天左右获得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反应 器运行第 89d,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对总氮负荷去除率达到 4.758kgN/m3d 左右。 0035 表 1 模拟含氮废水培养成分 0036 0037 表 2 微量元素培养基成分 0038 0039 表 3 维生素培养基成分 说 明 书 CN 103043788 A 6 5/11 页 7 0040 0041 表 4 0042 0043 表 5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上升流速的变化 0044 说 明 书 CN 10304。
26、3788 A 7 6/11 页 8 0045 具体实施方式八 : 本实施方式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 行的 : 0046 步骤一、 将好氧颗粒污泥 (取自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稳定运行 SBR 反应器) 和厌氧氨氧化种泥同 (取自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稳定运行 SBBR 反应器) 时接种于 EGSB 反应器内, 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体积之和占反应器总体积的 30% 左右, 好 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的体积比为 1:2 ; 0047 步骤二、 将溶解氧浓度为 0 0.8mg/L、 pH 值为 7.5 8.3 的含氮模拟废水 (成分 及含量见表 6-8) 以 3。
27、.0m/h 的上升流速通入 EGSB 反应器内, 在 30 35下运行, 控制 HRT 为 12h ; 检测 EGSB 反应器进水及出水的氨氮的浓度, 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 12h, 出现氨氮和 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提高含氮模拟废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 控制 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含氮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氮 的浓度提高到 221.4mg/L 且水处理反应所去除亚硝酸盐氮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接近 1.32、 所生成硝酸盐氮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接近 0.26, 启动完成 ; 0048 步骤三、 启动完成后在保持 EGSB 反应器内氨氮和。
28、亚硝酸盐氮进水浓度稳定, 出现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控制模拟废水中亚硝 酸盐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为 2.6 小时 ; 即完成了厌氧 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 0049 本实施方式 EGSB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含氮模拟废水进水氨氮浓度和进水亚硝酸盐 氮浓度及 HRT 如表 9 所示。 0050 本实施方式 EGSB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上升流速的变化如表 10 所示。 0051 本实施方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每12小时调整回流比1次, 控制反应 器上升流速 15m/h, 调整时间为 5min。 0052。
29、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 EGSB 反应器内污泥分层, 或底部污泥浓度明显 大于上部污泥浓度, 则增大回流比, 提高反应器内上升流速, 上升流速提高为 15.0 m/h、 上 升流速提高时间为 3min。 0053 本实施方式得到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同图 4 和 5) 粒径分布为 0.1 1.59mm, 平均粒径为 0.56mm, 比重均大于 1。 0054 本发明方法20天左右成功启动反应器, 80天左右获得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反应 说 明 书 CN 103043788 A 8 7/11 页 9 器运行第 89d 左右,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对总氮负荷去除率达到 4.758kgN/。
30、m3d 左右。 0055 表 6 模拟含氮废水培养成分 0056 0057 表 7 微量元素培养基成分 0058 0059 表 8 维生素培养基成分 0060 0061 表 9 说 明 书 CN 103043788 A 9 8/11 页 10 0062 0063 表 10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上升流速的变化 0064 0065 具体实施方式九 : 本实施方式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 行的 : 0066 步骤一、 将好氧颗粒污泥 (取自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稳定运行 SBR 反 应器) 和厌氧氨氧化种泥同 (取自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稳定运行 SBBR 反应器) 时 。
31、说 明 书 CN 103043788 A 10 9/11 页 11 接种于EGSB反应器内, 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体积之和占反应器总体积的30%左 右, 好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种泥的体积比为 1:2 ; 0067 步骤二、 将溶解氧浓度为00.8mg/L、 pH值为7.58.3的含氮模拟废水 (成分及 含量见表 11-13) 以 3.0m/h 的上升流速通入 EGSB 反应器内, 在 30 35下运行, 控制 HRT 为 12h ; 检测 EGSB 反应器进水及出水的氨氮的浓度, 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 12h, 出现氨氮和 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提高含氮模拟废水中氨氮。
32、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 控制 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含氮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氮 的浓度提高到 203.8mg/L 且水处理反应所去除亚硝酸盐氮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接近 1.32、 所生成硝酸盐氮与所去除氨氮的比值接近 0.26, 启动完成 ; 0068 步骤三、 启动完成后在保持 EGSB 反应器内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进水浓度稳定, 出现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同步去除率 80% 以上时, 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控制模拟废水中亚硝 酸盐氮与氨氮的浓度比值在 11.32 : 1, 直至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为 2.6 小时 ; 即完成了厌氧 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 006。
33、9 本实施方式 EGSB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含氮模拟废水进水氨氮浓度和进水亚硝酸盐 氮浓度及 HRT 如表 14 所示。 0070 本实施方式 EGSB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上升流速的变化如表 15 所示。 0071 本实施方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每12小时调整回流比1次, 控制反应 器上升流速 15m/h, 调整时间为 4min。 0072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 EGSB 反应器内污泥分层, 或底部污泥浓度明显 大于上部污泥浓度, 则增大回流比, 提高反应器内上升流速, 上升流速提高为 15.0 m/h、 上 升流速提高时间为 4min。 0073 本实施方式得到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
34、泥 (如图 4 和 5) 粒径分布为 0.1 1.59mm, 平均粒径为 0.56mm, 比重均大于 1。 0074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见图 1, 从图 1 可知反应器在启动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在不断 的提高。待反应器启动成功后, 每当提高进水总氮负荷, 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率会稍有下 降, 随后恢复稳定 ; 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见图 2, 从图 2 可知反应器对亚硝酸盐氮的去 除效果与对氨氮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复合厌氧氨氧化现象, 说明厌氧氨氧化菌在不断的 富集增长 ; 对总氮负荷的去除效果见图 3, 从图 3 可知随着反应器进水总氮负荷的不断提 高, 反应器对总氮的去除速率也在不断增加, 说。
35、明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很好。 0075 本实施方式方法 20 天左右成功启动反应器, 80 天左右获得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反应器运行第89d左右,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对总氮负荷去除率达到4.758kgN/m3 d左右。 0076 表 11 模拟含氮废水培养成分 说 明 书 CN 103043788 A 11 10/11 页 12 0077 0078 表 12 微量元素培养基成分 0079 0080 表 13 维生素培养基成分 0081 0082 表 14 说 明 书 CN 103043788 A 12 11/11 页 13 0083 0084 表 15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上升流速的变化 0085 说 明 书 CN 103043788 A 13 1/3 页 14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43788 A 14 2/3 页 15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43788 A 15 3/3 页 16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43788 A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