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83243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68041.7

申请日:

2013.05.06

公开号:

CN103299742A

公开日:

2013.09.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B 79/00申请日:20130506|||公开

IPC分类号:

A01B79/00

主分类号:

A01B79/00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发明人:

林治安; 赵秉强; 李燕婷; 温延臣; 袁亮; 戚剑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代理人:

向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该方法包括试验地块分区、耕层土壤转移交换与掺混等步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几小时,至多几天内实现试验田土壤肥力均匀化,而现有技术通常需要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连续种植作物3-5年才能实现试验田土壤肥力均匀化。因此,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试验效率。该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科研领域,在土壤肥料研究领域应用尤为重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A、试验地块分区
将所选试验地块M划分为n个小区,再将每个小区划分为n个面积相等的部分;
B、耕层土壤转移
在步骤A所述的每个小区中各保留1个部分的耕层土壤不动,其余n‑1个部分的耕层土壤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方式分别转移到其余n‑1个小区中,以便每个小区都拥有来自每个小区的n个部分耕层土壤;
C、掺混
将每个小区的n个部分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平整、翻耕,所述的试验地块M成为耕层土壤肥力完全均匀的试验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是不小于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地块在匀地之前是已进行科学试验的地块,那么n是该科学试验的小区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层土壤是从地表至地下深度为0‑20cm的土壤。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耕层土壤掺混时的土壤颗粒小于2c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耕层土壤转移时所使用的机械选自农用拖拉机。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耕机械选自旋耕松土机。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学田间试验设计及其应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农业科技人员,尤其是从事土壤肥料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布置田间试验时,首先考虑到所选试验地块的土壤肥力是否均匀,该整块试验田之前是否安排过肥料试验?是否不均衡施用过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因为有机肥料的肥料后效甚至能持续几十年,造成整块试验田肥力不均匀,这给土壤肥料科学工作者布置田间试验带来很大的麻烦,主要是因为土壤肥力的不均匀会对田间试验结果带来很大的系统误差,以至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错误结论,导致试验失败。因此,使试验田地力均匀对于土壤肥力科学来说尤为重要。在农业科研领域,一般通用的匀地方法是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连续种植作物3‑5年,来达到地力均匀的目的,但这种方法存在时间长、效果差的问题。所以,一直以来,地力不均匀是农业科学科研人员进行田间试验的一大困扰。
为了解决地力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人提出一种简便快捷的匀地方法,这对于农业科学田间试验的实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田间匀地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
这种试验田匀地方法的步骤如下:
A、试验地块分区
将所选试验地块M划分为n个小区,再将每个小区划分为n个面积相等的部分;
试验地块M划分小区多少通常需要根据其地块大小以及所做过农业试验的情况决定。试验地块M划分时每个小区的面积一般应该是相同的。在划分试验地块M时,所述的n优选地是不小于2(n≥2)。更优选地,所述的n是不小于3(n≥3)。
所述的试验地块在匀地之前是已进行过科学试验的地块,那么n是该科学试验的小区数。
B、耕层土壤转移
在步骤A所述的每个小区中各保留1个部分的耕层土壤不动,其余n‑1个部分的耕层土壤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方式分别转移到其余n‑1个小区中,以便每个小区都拥有来自每个小区的n个部分耕层土壤;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耕层土壤通常是指人们长期用于种植作物的土壤层。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状况等因素变化,不同地理位置的耕层土壤厚度是不一样的。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耕层土壤是从地表至地下为0‑20cm的土壤。优选地是0‑15cm的土壤。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机械方法或人工方法转移耕层土壤。
采用机械方法转移耕层土壤时所使用的机械选自农用拖拉机(例如,山东章丘市辛寨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福田欧豹农用拖拉机)。
C、掺混
将每个小区的n个部分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平整、翻耕,所述的试验地块M成为耕层土壤肥力完全均匀的试验田。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耕层土壤掺和均匀应该理解是基础地力均匀。于是,可以采用多点取样检测土壤全氮、速效磷、钾养分含量,以检测其耕层土壤掺和均匀的程度。
将试验地块M翻耕、耙平,于是所述的试验地块M成为一块肥力均匀的试验田。
所述的翻耕机械例如选自旋耕松土机(如山东曲阜新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新阳牌旋耕机)。
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附图1。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几小时,至多几天内实现试验田土壤匀化,而现有技术通常需要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连续种植作物3‑5年才能实现试验田土壤匀化。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几小时,至多几天内实现试验田土壤匀化,而现有技术通常需要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连续种植作物3‑5年才能实现试验田土壤匀化。因此,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匀地过程示意图,以试验田分4个小区为例。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本发明人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实验站进行了试验。
试验地S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实验站禹城试验基地(东经116°34′,北纬36°50′),该试验地在一年前完成了一个9个小区的肥效试验,因此,按照原试验分区将该田块划分为9个小区,在不施用任何肥料的条件下种植玉米,不同小区的玉米产量如表1所示:
表1匀地前不同小区玉米产量比较


注:表中数字后的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小区间差异达5%显著水平。下同。
由表1可以看出,在不施用任何肥料的条件下,不同小区间的玉米产量差异显著,说明该田块地力很不均匀,不适宜用作农业科学试验,尤其是各种肥效试验。
在玉米收获后,对这个试验地块进行了匀地,其实施步骤如下:
A、试验地块分区
按照原试验分区将所选的试验地块S划分为9个小区,再将每个小区划分为9个面积相等的部分;
B、耕层土壤转移
将步骤A中每个小区的9个部分中各保留1部分耕层(0‑20cm)土壤在本小区内不动,其余8部分,通过人工分别转移到其余8个小区中,与那8个小区各交换同样大小的1部分耕层土壤。以此类推,各小区按照上述方法同样操作,直至每个小区都拥有来自9个小区9部分的耕层土壤。
C、掺混
采用由山东曲阜新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新阳牌旋耕机销售的旋耕松土机将每个小区中拥有的来自9个小区的9部分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均匀,采用多点取样检测土壤全氮和速效磷、钾含量的方法检测其耕层土壤掺和均匀的程度。然后,进行平整、翻耕后备用。于是,步骤A所述的试验地块S即成为耕层肥力完全均匀的试验田了。
然后,在不施用任何肥料的条件下播种冬小麦,小麦产量结果见表2所示:
表2.匀地后不同小区冬小麦产量比较


从表2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匀地后,不同小区的冬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各小区地力一致。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匀地后,该地块地力均匀,在此田块上进行各种农业科学试验可减小由于地力不均致使的试验系统误差。因此,匀地后的该田块可用以进行各种农业科学试验,例如各种肥效试验。

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997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18 CN 103299742 A *CN103299742A* (21)申请号 201310168041.7 (22)申请日 2013.05.06 A01B 79/00(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 划研究所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2 号 (72)发明人 林治安 赵秉强 李燕婷 温延臣 袁亮 戚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11305 代理人 向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

2、验田匀地方法, 该方法包 括试验地块分区、 耕层土壤转移交换与掺混等步 骤。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几小时, 至多几天内 实现试验田土壤肥力均匀化, 而现有技术通常需 要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连续种植作物 3-5 年 才能实现试验田土壤肥力均匀化。 因此, 本发明的 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试验效率。该发明可广 泛应用于农业科研领域, 在土壤肥料研究领域应 用尤为重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99742 A CN 。

3、103299742 A *CN103299742A* 1/1 页 2 1. 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 A、 试验地块分区 将所选试验地块 M 划分为 n 个小区, 再将每个小区划分为 n 个面积相等的部分 ; B、 耕层土壤转移 在步骤 A 所述的每个小区中各保留 1 个部分的耕层土壤不动, 其余 n-1 个部分的耕层 土壤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方式分别转移到其余 n-1 个小区中, 以便每个小区都拥有来自每个 小区的 n 个部分耕层土壤 ; C、 掺混 将每个小区的 n 个部分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然后进行平整、 翻耕, 所述的试验地块 M 成为耕层土壤肥力完全均匀的。

4、试验田。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n 是不小于 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地块在匀地之前是已进行科学 试验的地块, 那么 n 是该科学试验的小区数。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层土壤是从地表至地下深度为 0-20cm 的土壤。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耕层土壤掺混时的土壤颗粒小于 2cm。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耕层土壤转移时所使用的机械选自农 用拖拉机。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耕机械选自旋耕松土机。 权 。

5、利 要 求 书 CN 103299742 A 2 1/4 页 3 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学田间试验设计及其应用, 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田 匀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当今农业科技人员, 尤其是从事土壤肥料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布置田间试验时, 首 先考虑到所选试验地块的土壤肥力是否均匀, 该整块试验田之前是否安排过肥料试验?是 否不均衡施用过肥料, 尤其是有机肥料, 因为有机肥料的肥料后效甚至能持续几十年, 造成 整块试验田肥力不均匀, 这给土壤肥料科学工作者布置田间试验带来很大的麻烦, 主要是 因为土壤肥力的不均匀会对田间试验结果带来很大的系。

6、统误差, 以至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 错误结论, 导致试验失败。因此, 使试验田地力均匀对于土壤肥力科学来说尤为重要。在农 业科研领域, 一般通用的匀地方法是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连续种植作物 3-5 年, 来达 到地力均匀的目的, 但这种方法存在时间长、 效果差的问题。 所以, 一直以来, 地力不均匀是 农业科学科研人员进行田间试验的一大困扰。 0003 为了解决地力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人提出一种简便快捷的匀地方法, 这对于农 业科学田间试验的实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田间匀地方法。 0006 【技术方案】 00。

7、07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田匀地方法。 0009 这种试验田匀地方法的步骤如下 : 0010 A、 试验地块分区 0011 将所选试验地块 M 划分为 n 个小区, 再将每个小区划分为 n 个面积相等的部分 ; 0012 试验地块 M 划分小区多少通常需要根据其地块大小以及所做过农业试验的情况 决定。试验地块 M 划分时每个小区的面积一般应该是相同的。在划分试验地块 M 时, 所述 的 n 优选地是不小于 2(n 2) 。更优选地, 所述的 n 是不小于 3(n 3) 。 0013 所述的试验地块在匀地之前是已进行过科学试验的地块, 那么 n 是该科学。

8、试验的 小区数。 0014 B、 耕层土壤转移 0015 在步骤 A 所述的每个小区中各保留 1 个部分的耕层土壤不动, 其余 n-1 个部分的 耕层土壤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方式分别转移到其余 n-1 个小区中, 以便每个小区都拥有来自 每个小区的 n 个部分耕层土壤 ; 0016 根据本发明, 所述的耕层土壤通常是指人们长期用于种植作物的土壤层。由于地 说 明 书 CN 103299742 A 3 2/4 页 4 理位置、 气候条件、 水文状况等因素变化, 不同地理位置的耕层土壤厚度是不一样的。 0017 在本发明中, 所述的耕层土壤是从地表至地下为0-20cm的土壤。 优选地是0-15cm 的。

9、土壤。 0018 在本发明中, 可以采用机械方法或人工方法转移耕层土壤。 0019 采用机械方法转移耕层土壤时所使用的机械选自农用拖拉机 (例如, 山东章丘市 辛寨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福田欧豹农用拖拉机) 。 0020 C、 掺混 0021 将每个小区的 n 个部分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然后进行平整、 翻耕, 所述的试验 地块 M 成为耕层土壤肥力完全均匀的试验田。 0022 根据本发明, 所述的耕层土壤掺和均匀应该理解是基础地力均匀。 于是, 可以采用 多点取样检测土壤全氮、 速效磷、 钾养分含量, 以检测其耕层土壤掺和均匀的程度。 0023 将试验地块 M 翻耕、 耙平, 于是所述的。

10、试验地块 M 成为一块肥力均匀的试验田。 0024 所述的翻耕机械例如选自旋耕松土机 (如山东曲阜新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 新阳牌旋耕机) 。 0025 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附图 1。 0026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几小时, 至多几天内实现试验田土壤匀化, 而现有技术 通常需要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连续种植作物 3-5 年才能实现试验田土壤匀化。 0027 有益效果 0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几小时, 至多几天内实现试验田土 壤匀化, 而现有技术通常需要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连续种植作物 3-5 年才能实现试验 田土壤匀化。因此,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试验。

11、效率。 【附图说明】 0029 附图 1 是本发明匀地过程示意图, 以试验田分 4 个小区为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0031 实施例 0032 本发明人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实验站进行了试验。 0033 试验地 S 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实验站禹城试验基地 (东经 116 34, 北纬 36 50) , 该试验地在一年前完成了一个 9 个小区的肥效试验, 因此, 按照原试验分区将 该田块划分为 9 个小区, 在不施用任何肥料的条件下种植玉米, 不同小区的玉米产量如表 1 所示 : 0034 表 1 匀地前不同小区玉米产量比较 说 明 书 CN 1。

12、03299742 A 4 3/4 页 5 0035 0036 0037 注 : 表中数字后的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小区间差异达 5% 显著水平。下同。 0038 由表 1 可以看出, 在不施用任何肥料的条件下, 不同小区间的玉米产量差异显著, 说明该田块地力很不均匀, 不适宜用作农业科学试验, 尤其是各种肥效试验。 0039 在玉米收获后, 对这个试验地块进行了匀地, 其实施步骤如下 : 0040 A、 试验地块分区 0041 按照原试验分区将所选的试验地块 S 划分为 9 个小区, 再将每个小区划分为 9 个 面积相等的部分 ; 0042 B、 耕层土壤转移 0043 将步骤 A 中每个小区的 9。

13、 个部分中各保留 1 部分耕层 (0-20cm) 土壤在本小区内 不动, 其余 8 部分, 通过人工分别转移到其余 8 个小区中, 与那 8 个小区各交换同样大小的 1 部分耕层土壤。以此类推, 各小区按照上述方法同样操作, 直至每个小区都拥有来自 9 个 小区 9 部分的耕层土壤。 0044 C、 掺混 0045 采用由山东曲阜新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以商品名新阳牌旋耕机销售的旋耕松土 机将每个小区中拥有的来自 9 个小区的 9 部分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采用多点取样检测 土壤全氮和速效磷、 钾含量的方法检测其耕层土壤掺和均匀的程度。然后, 进行平整、 翻耕 后备用。于是, 步骤 A 所述的试。

14、验地块 S 即成为耕层肥力完全均匀的试验田了。 0046 然后, 在不施用任何肥料的条件下播种冬小麦, 小麦产量结果见表 2 所示 : 0047 表 2. 匀地后不同小区冬小麦产量比较 0048 说 明 书 CN 103299742 A 5 4/4 页 6 0049 0050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匀地后, 不同小区的冬小麦产量差异不 显著, 说明各小区地力一致。 由此可见, 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匀地后, 该地块地力均匀, 在此 田块上进行各种农业科学试验可减小由于地力不均致使的试验系统误差。因此, 匀地后的 该田块可用以进行各种农业科学试验, 例如各种肥效试验。 说 明 书 CN 103299742 A 6 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99742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