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17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9 CN 103341712 A *CN103341712A* (21)申请号 201310278278.0 (22)申请日 2013.07.03 B23K 37/04(2006.01) (71)申请人 合肥亿恒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经济技术开 发区天都路与汤口路交叉口 (72)发明人 徐忠浪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54) 发明名称 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 (57) 摘要 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 涉及一种焊接设备, 其 特征在于 : 包。
2、括固定架, 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定位 座, 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设有 四个, 所述每个固定杆上连接有一个夹手, 所述定 位座设有五个, 所述定位杆组成 “工” 字型结构。 本 发明结构合理、 使用便捷、 放置简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1712 A CN 103341712 A *CN103341712A* 1/1 页 2 1. 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固定架, 所述固定架上设。
3、有定位座, 所述固 定架上安装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设有四个, 所述每个固定杆上连接有一个夹手, 所述定位 座设有五个。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四个固定杆放置在 固定架四个角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定位座组成 “工” 字 形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定位座放置在固定 架中间部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41712 A 2 1/2 页 3 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焊。
4、接托盘。 背景技术 : 0002 所谓蓄电池是一种贮存化学能量, 于必要时放出电能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蓄电 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 通过可逆的化学反 应实现再充电, 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 它是电池中的一种, 属于二次电池。 0003 这样就由于蓄电池的自身的原因, 而导致了蓄电池的生产工艺的要求就比普通的 电池的要求高, 以前的生产工艺往往都是人工的操作, 一般通过用手拿等等非机械化的方 式, 这样生产的精度就非常的低, 质量就会变差, 相应的使用寿命也会变的非常短。 发明内容 :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
5、理、 使用便 捷、 放置简单的一种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6 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固定架, 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定位座, 所述 固定架上安装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设有四个, 所述每个固定杆上连接有一个夹手, 所述定 位座设有五个 ; 0007 所述四个固定杆放置在固定架四个角处 ; 0008 所述定位座组成 “工” 字形结构 ; 0009 所述定位座放置在固定架中间部位。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通过改变托盘的样式, 通过夹手可以将材料直接夹住, 不需 要通过人工的手动的拿取以及放置, 并且设有多个。
6、固定杆、 夹手以及定位座, 这样稳定性更 高, 而夹手为加紧装置起到夹持钣件和零件游离。大大提高焊接精度、 焊接效率。本发明结 构合理、 使用便捷、 放置简单。 附图说明 : 0011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2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3 如图 1 所示, 一种蓄电池焊接托盘, 包括固定架 1, 固定架 1 上设有定位座 2, 固定 架 1 上安装有固定杆 3, 固定杆 3 设有四个, 每个固定杆 3 上连接有一个夹手 4, 定位座 2 设 有五个, 四个固定杆 3。
7、 放置在固定架 1 四个角处, 定位座 2 组成 “工” 字形结构, 定位座 2 放 置在固定架中间部位。 说 明 书 CN 103341712 A 3 2/2 页 4 001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103341712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1712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