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261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17 CN 102726182 A *CN102726182A* (21)申请号 201110370572.5 (22)申请日 2011.11.21 A01G 1/00(2006.01) A01G 13/00(2006.01) (71)申请人 吕根喜 地址 461200 河南省鄢陵县南坞乡柴庄村 3 组 (72)发明人 吕根喜 (54) 发明名称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是按如下步骤实现的, 第一步, 用含 有嗜热性侧孢菌 ( 也称 301。
2、 菌 ) 生物菌肥进行 土壤的改造 ; 第二步, 小麦优穗及选种过程 ; 第三 步, 改革种植模式 ; 第四步, 适时施肥本发明的方 法简单, 抗病效果明显, 小麦在生长和收获时没有 全蚀病、 根腐病、 锈病、 白籽、 皮霉病 ; 因此小麦落 黄好、 个粒重, 产量显著提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是按如下步骤实现的, 第一步, 用含有嗜热性侧孢菌 ; 生物菌肥进行土壤的改造 ; 使用这个菌肥后, 土。
3、壤发 松、 不板结, 保持土壤养分均衡, 防胎病虫害、 提高作物抗逆性、 提高肥力、 空气流通好, 成为 一类麦田 ; 每 50 公斤生物菌肥等于家畜家禽类粪便 1 方 ; 第二步, 小麦优穗及选种过程 在选优穗的过程中, 切记地头不选、 粪底不选、 路旁池塘边、 带病穗的下部不孕籽多的 不选, 也就是穗的下部有孕籽选 ; 选出优穗, 每穗选择 3 粒作为麦种 ; 第三步, 改革种植模式 先改良机播楼, 楼斗分为三个斗, 每个斗里面选 1 样品种, 最好选 3 个品种, 两行 1 个品 种 ; 采用楼梯式播种, 长江式播种, 黄河式播种 ; 第四步, 适时施肥 施用含嗜热性孢菌, 每亩用 40。
4、 50 公斤, 再施河南省土肥站研制的配方肥每亩 25 30 公斤 ; 这些工作完毕后, 在小麦返青期必须喷施杀菌剂 + 营养液 100g, 也可以用晴菌唑 30 克或苯醚甲环唑 37每亩用 10 克, 三唑酮每亩用 120g 150g, 兑水喷雾 + 麦田除草剂 + 高渗吡虫啉 20 克 ; 2 月中旬再加 90高渗吡虫啉 4 克或 5高渗吡虫啉 20 克 ; 初花期或 盛花期, 杀菌剂 + 甲维盐 + 高渗吡虫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26182 A 2 1/2 页 3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对小麦全蚀病的防。
5、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上农业国家的难题, 中国也不例外, 小麦全蚀病对小麦的产量 影响很大, 造成大幅度的减产, 个别地块甚至造成绝收 ; 因此有些农民放弃种地。 为此, 世界 上的农业专家对这项病害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然而并没有作出准确的定义和有效的防治 方法 ; 但经过我多年的研究和观察, 认为小麦全蚀病是因为土壤中的真菌所导致的。农作 物和野生植物的菌种有很多, 例如 : 鞭毛菌、 子囊菌、 担子菌、 腐霉菌、 苗腐菌、 镰刀菌、 丝核 菌、 、 根壳菌、 雪霉菌、 抑制病真菌等, 小麦全蚀病的菌源就是抑制病真菌 ; 小麦全蚀病有三 大传播途径 : 秸杆传播、 。
6、土壤传播、 种子传播, 基于该病的传播途径较多, 因此很那预防和控 制。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这一种防治效果明显, 简单、 易学的小麦全 蚀病的防治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是按如下步骤实现的, 0006 第一步, 用含有嗜热性侧孢菌(也称301菌)生物菌肥进行土壤的改造 ; 使用这个 菌肥后, 土壤发松、 不板结, 保持土壤养分均衡, 防胎病虫害、 提高作物抗逆性、 提高肥力、 空 气流通好, 成为一类麦田 ; 每 50 公斤生物菌肥等于家畜家禽类粪便 1 方。 0。
7、007 第二步, 小麦优穗及选种过程 0008 在选优穗的过程中, 切记地头不选、 粪底不选、 路旁池塘边、 带病穗的下部不孕籽 多的不选, 也就是穗的下部有孕籽选 ; 选出优穗, 每穗选择 3 粒作为麦种。 0009 第三步, 改革种植模式 0010 先改良机播楼, 楼斗分为三个斗, 每个斗里面选 1 样品种, 最好选 3 个品种, 两行 1 个品种 ; 采用楼梯式播种, 长江式播种, 黄河式播种。 0011 第四步, 适时施肥 0012 施用含嗜热性孢菌 ( 也称 301 菌 ), 每亩用 40 50 公斤, 再施河南省土肥站研制 的配方肥 ( 小麦专用 ) 每亩 25 30 公斤 ; 这。
8、些工作完毕后, 在小麦返青期 (2 月上旬 ) 必 须喷施杀菌剂+营养液(美国产100g), 也可以用晴菌唑30克或苯醚甲环唑37每亩用10 克, 三唑酮每亩用 120g 150g, 兑水喷雾 + 麦田除草剂 + 高渗吡虫啉 20 克 ; (2 月中旬 ) 再 加 90高渗吡虫啉 4 克或 5高渗吡虫啉 20 克 ; 初花期或盛花期, 杀菌剂 + 甲维盐 + 高渗 吡虫啉。 0013 本发明的方法简单, 抗病效果明显, 小麦在生长和收获时没有全蚀病、 根腐病、 锈 病、 白籽、 皮霉病 ; 因此小麦落黄好、 个粒重, 产量显著提高。 说 明 书 CN 102726182 A 3 2/2 页 4。
9、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是按如下步骤实现的, 0015 第一步, 用含有嗜热性侧孢菌(也称301菌)生物菌肥进行土壤的改造 ; 使用这个 菌肥后, 土壤发松、 不板结, 保持土壤养分均衡, 防胎病虫害、 提高作物抗逆性、 提高肥力、 空 气流通好, 成为一类麦田 ; 每 50 公斤生物菌肥等于家畜家禽类粪便 1 方。 0016 第二步, 小麦优穗及选种过程 0017 在选优穗的过程中, 切记地头不选、 粪底不选、 路旁池塘边、 带病穗的下部不孕籽 多的不选, 也就是穗的下部有孕籽选 ; 选出优穗, 每穗选择 3 粒作为麦种。 0018 第三步, 改革种。
10、植模式 0019 先改良机播楼, 楼斗分为三个斗, 每个斗里面选 1 样品种, 最好选 3 个品种, 两行 1 个品种 ; 采用楼梯式播种, 长江式播种, 黄河式播种。 0020 第四步, 适时施肥 0021 施用含嗜热性孢菌 ( 也称 301 菌 ), 每亩用 40 50 公斤, 再施河南省土肥站研制 的配方肥 ( 小麦专用 ) 每亩 25 30 公斤 ; 这些工作完毕后, 在小麦返青期 (2 月上旬 ) 必 须喷施杀菌剂+营养液(美国产100g), 也可以用晴菌唑30克或苯醚甲环唑37每亩用10 克, 三唑酮每亩用 120g 150g, 兑水喷雾 + 麦田除草剂 + 高渗吡虫啉 20 克 ; (2 月中旬 ) 再 加 90高渗吡虫啉 4 克或 5高渗吡虫啉 20 克 ; 初花期或盛花期, 杀菌剂 + 甲维盐 + 高渗 吡虫啉。 说 明 书 CN 102726182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