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821706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8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99967.4

申请日:

2013.10.22

公开号:

CN103523133A

公开日:

2014.01.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2K 11/02申请公布日:201401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K 11/02申请日:20131022|||公开

IPC分类号:

B62K11/02

主分类号:

B62K11/02

申请人:

深圳市松吉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忠逢; 邓广达; 邓军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沙浦沙二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代理人:

刘抗美;金云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该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在车架上设置有车架管,车架管包括:呈中空管状结构的主体管,其中空内腔用以安放电池,在所述主体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将电池放入所述内腔中的开口,所述管壁的非开口位置还设置有补强管,所述补强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本发明的车架管通过设置补强管,弥补了车架管因开设电池开口而带来的强度问题,同时补强管的内部还可用于电动车布线,形成隐藏式走线,使整车更美观、简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包括:呈中空管状结构的主体管,其中空内腔用以安放电池,在所述主体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将电池放入所述内腔中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的非开口位置还设置有补强管,所述补强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管壁于对应设置补强管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补强管嵌设在所述凹槽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壁呈弧形,所述补强管的截面也为弧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隔板将所述主体管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腔室,尺寸较小的腔室对应的主体管的管壁与所述隔板一起合围成所述补强管。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弧形板,且拱面朝向尺寸较大的腔室。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平板。

7.  如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管与所述车架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或通过铝挤型方式成一体结构。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呈扁长形,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管的尺寸较窄的管壁上,所述补强管设置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管壁上,所述补强管与所述主体管的管壁贴合,且所述补强管自所述主体管长度方向的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主体管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管为至少一根,当所述补强管的数量为一根时,其内宽尺寸为电池管内宽的30%-80% 。

10.  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管。

说明书

说明书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电动自行车上的车架管。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现有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通常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管中,为了方便容置和固定电池,通常将车架管分成可折叠的两部分,电池置于其中一段空心的车架管内。取放电池时,首先将自行车沿着车架管的接缝位置折叠,然后将电池从车架管内抽出或放回,再将自行车恢复成使用状态,可见,这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取放过程都要折叠自行车,不仅造成使用麻烦,还造成车架管结构复杂,提高了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将车架管设计成不可折叠的结构,并在车架管管壁上开设容纳电池的开口,电池通过该开口放入车架管中并通过锁销与车架管固定。由于车架管形状和车架管空间限制,要将电池经电池开口放入车管中,电池开口的长度和宽度均需大过电池的长度和宽度,这样务必会造成开口过大,而大开口又会降低车架管的强度。因此,亟待对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进行改进,使之既可满足强度要求,又可方便电池取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该车架管既可满足强度要求,又可方便电池取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包括:呈中空管状结构的主体管,其中空内腔用以安放电池,在所述主体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将电池放入所述内腔中的开口,所述管壁的非开口位置还设置有补强管,所述补强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主体管的管壁于对应设置补强管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补强管嵌设在所述凹槽处。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槽壁呈弧形,所述补强管的截面也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主体管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隔板将所述主体管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腔室,尺寸较小的腔室对应的主体管的管壁与所述隔板一起合围成所述补强管。
优选地,所述隔板为弧形板,且拱面朝向尺寸较大的腔室。
优选地,所述隔板为平板。
优选地,所述补强管与所述车架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或通过铝挤型方式成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主体管呈扁长形,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管的尺寸较窄的管壁上,所述补强管设置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管壁上,所述补强管与所述主体管的管壁贴合,且所述补强管自所述主体管长度方向的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主体管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补强管为至少一根,当所述补强管的数量为一根时,其内宽尺寸为电池管内宽的30%-8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上述车架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车架管上设置补强管,弥补了车架管因开设电池开口而带来的强度问题,同时补强管的内部还可用于电动车布线,形成隐藏式走线,使整车更美观、简洁。
附图说明
图1为车架管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车架管的横截面图。
图3为图1所示车架管的焊接点的示意图。
图4为车架管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5为车架管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图5所示车架管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车轮、把手等,车架上设置有车架管,车架管的内部空腔可用以放置电池。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车架管,以下将结合三个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车架管的结构。
车架管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车架管包括:一用以容纳电池的主体管2和一设置在主体管2上的补强管4。
主体管2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中空的内腔26可用以容纳电池。主体管2的外形呈扁长形,以便与现有市场上的扁长形电池相匹配。主体管2包括四个管壁,其中,第一管壁21与第四管壁24相对且尺寸较窄,第二管壁22与第三管壁23相对且尺寸较宽。在第一管壁21上开设有用以将电池放入主体管2内腔的开口25,与开口25相对的第四管壁24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241,凹槽241的槽壁优选呈弧形。
补强管4嵌设在主体管2的凹槽241处,其可完全没于凹槽中,也可一半没于凹槽241中,以用于补强主体管2加工开口而带来的强度问题,同时补强管4的内部可作为电动车布线,以形成隐蔽式走线,使整车更美观、简洁。补强管4的截面也呈弧形,以匹配圆弧形的凹槽241槽壁的形状,使补强管4与主体管2的第四管壁24贴合,从而一方面提高车架管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也防止在二者的间隙内积攒雨水而腐蚀管壁。补强管4的长度方向优选与主体管2的长度方向一致,并自主体管2长度方向的一端一直延伸至主体管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为了确保车架管的强度,补强管4的内宽尺寸L1最好为电池管2内宽L2的30%-80% 。
本实施例的车架管可为铁管材质,其在成型时,需先对主体管2和补强管4分别成型,再将成型后的主体管2和补强管4焊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图中标号41位置即为主管2和补强管4的焊接点。考虑到美观的要求,焊接点最好选择比较隐蔽而且方便焊接的位置,如在本实施例中,焊接点41位于凹槽241开口略靠内的位置。
车架管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车架管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车架管为铝管,其在成型时可采用铝挤型(铝管挤出成型)方式将主体管2与补强管4a成一体式结构。
参阅图4,该主体管2的内腔26中设置一隔板42a,隔板42a长度方向与主体管2的长度方向一致。隔板42a将主体管2的内腔26分割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腔室261、262,隔板42a为弧形板,且拱面朝向尺寸较大的腔室261。尺寸较大的腔室261用以容纳电池,尺寸较小的腔室262对应的主体管2的管壁24a与隔板42a一起合围成补强管4a。为了确保车架管的强度,补强管4a的内宽尺寸L1也最好为电池管2内宽L2的30%-80% 。
车架管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车架管也采用铝挤型(铝管挤出成型)方式将主体管2与补强管4成一体式结构。
参阅图5和图6,该主体管2的内腔26中设置一隔板42b,隔板42b为平板,其长度方向与主体管2的长度方向一致。隔板42b将主体管2的内腔26分割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腔室261、262,尺寸较大的腔室261用以容纳电池,尺寸较小的腔室262对应的主体管2的管壁24b与隔板42b一起合围成补强管4b。为了确保车架管的强度,补强管4b的内宽尺寸L1也最好为电池管2内宽L2的30%-80% 。
上述三个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作适当变形,如:为了进一步提高车架管的强度,可将补强管4、4a、4b的数量设计成两根或两根以上,对第一实施例来说,多根补强管可并排焊接在凹槽241中,对第二和第三实施例来说,只需在补强管4a、4b内部再增加一块或多块隔板,即可轻松将一根补强管分割成多根补强管。为了适应不同形状的主体管2,补强管也可并非设置在开口25相对的位置,如:设置在第二管壁22或第三管壁23上,当然为了满足强度需求,补强管最好应设置在主体管管壁的非开口位置。为匹配特定形状的主体管2外形,补强管也可设计成方形、棱形或三角形等。
综上,本发明通过在车架管上设置补强管,弥补了车架管因开设电池开口而带来的强度问题,同时补强管的内部还可用于电动车布线,形成隐藏式走线,使整车更美观、简洁。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2313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2 CN 103523133 A (21)申请号 201310499967.4 (22)申请日 2013.10.22 B62K 11/02(2006.01) (71)申请人 深圳市松吉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 沙浦沙二工业园 (72)发明人 孙忠逢 邓广达 邓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 理有限公司 44232 代理人 刘抗美 金云嵋 (54) 发明名称 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 (57) 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 该电动自行车 包括车架,。

2、 在车架上设置有车架管, 车架管包括 : 呈中空管状结构的主体管, 其中空内腔用以安放 电池, 在所述主体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将电池放入 所述内腔中的开口, 所述管壁的非开口位置还设 置有补强管, 所述补强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 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本发明的车架管通过设置补 强管, 弥补了车架管因开设电池开口而带来的强 度问题, 同时补强管的内部还可用于电动车布线, 形成隐藏式走线, 使整车更美观、 简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

3、N 103523133 A CN 103523133 A 1/1 页 2 1.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 包括 : 呈中空管状结构的主体管, 其中空内腔用以安放 电池, 在所述主体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将电池放入所述内腔中的开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壁 的非开口位置还设置有补强管, 所述补强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管的管壁于对应 设置补强管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 所述补强管嵌设在所述凹槽处。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槽壁呈弧形, 所 述补强管的截面也为弧形。

4、。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管的内腔中设置 有隔板, 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隔板将所述主体管的内 腔分割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腔室, 尺寸较小的腔室对应的主体管的管壁与所述隔板一起合围 成所述补强管。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为弧形板, 且拱面 朝向尺寸较大的腔室。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为平板。 7. 如权利要求 1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管与 所述车架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或通过铝挤。

5、型方式成一体结构。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管呈扁长形, 所 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管的尺寸较窄的管壁上, 所述补强管设置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管壁 上, 所述补强管与所述主体管的管壁贴合, 且所述补强管自所述主体管长度方向的一端一 直延伸至所述主体管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管为至少一根, 当 所述补强管的数量为一根时, 其内宽尺寸为电池管内宽的 30%-80% 。 10. 一种电动自行车, 包括车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权利要求 1-9 中任意 一项所述的车架管。 权 利。

6、 要 求 书 CN 103523133 A 2 1/3 页 3 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 尤其涉及电动自行车上的车架管。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现有电动自行车 的电池通常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管中, 为了方便容置和固定电池, 通常将车架管分成可折 叠的两部分, 电池置于其中一段空心的车架管内。 取放电池时, 首先将自行车沿着车架管的 接缝位置折叠, 然后将电池从车架管内抽出或放回, 再将自行车恢复成使用状态, 可见, 这 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取放过程都要折叠自行车, 不仅造成使用麻烦, 还造成车架管结。

7、构复 杂, 提高了制造成本。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人将车架管设计成不可折叠的结构, 并在车架管管壁上 开设容纳电池的开口, 电池通过该开口放入车架管中并通过锁销与车架管固定。由于车架 管形状和车架管空间限制, 要将电池经电池开口放入车管中, 电池开口的长度和宽度均需 大过电池的长度和宽度, 这样务必会造成开口过大, 而大开口又会降低车架管的强度。因 此, 亟待对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进行改进, 使之既可满足强度要求, 又可方便电池取 放。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及其车架管, 该车架管既可满足强度要求, 又可方便 电池取放。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8、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管, 包括 : 呈中空管状结 构的主体管, 其中空内腔用以安放电池, 在所述主体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将电池放入所述内 腔中的开口, 所述管壁的非开口位置还设置有补强管, 所述补强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 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0006 优选地, 所述主体管的管壁于对应设置补强管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 所述 补强管嵌设在所述凹槽处。 0007 优选地, 所述凹槽的槽壁呈弧形, 所述补强管的截面也为弧形。 0008 优选地, 所述主体管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板, 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管的 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隔板将所述主体管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腔室, 尺寸较小的腔。

9、 室对应的主体管的管壁与所述隔板一起合围成所述补强管。 0009 优选地, 所述隔板为弧形板, 且拱面朝向尺寸较大的腔室。 0010 优选地, 所述隔板为平板。 0011 优选地, 所述补强管与所述车架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或通过铝挤型方式成 一体结构。 0012 优选地, 所述主体管呈扁长形, 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管的尺寸较窄的管壁上, 所述补强管设置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管壁上, 所述补强管与所述主体管的管壁贴合, 且所 说 明 书 CN 103523133 A 3 2/3 页 4 述补强管自所述主体管长度方向的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主体管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0013 优选地, 所述补强管为至。

10、少一根, 当所述补强管的数量为一根时, 其内宽尺寸为电 池管内宽的 30%-80%。 001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 其包括车架, 所述车架上设 置有上述车架管。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通过在车架管上设置补强管, 弥补了车架管因开设电池开口而带来的强度问题, 同时补强管的内部还可用于电动车布 线, 形成隐藏式走线, 使整车更美观、 简洁。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车架管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17 图 2 为图 1 所示车架管的横截面图。 0018 图 3 为图 1 所示车架管的焊接点的示意图。 0019 图 4。

11、 为车架管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0020 图 5 为车架管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21 图 6 为图 5 所示车架管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包括 : 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车轮、 把手等, 车架上设置有车 架管, 车架管的内部空腔可用以放置电池。 0023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车架管, 以下将结合三个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车架管的 结构。 0024 车架管第一实施例。 0025 参阅图 1 和图 2, 本实施例的车架管包括 : 一用以容纳电池的主体管 2 和一设置在 主体管 2 上的补强管 4。 0026 主体管 2 为中空管状结构, 其中空的内腔 26 可。

12、用以容纳电池。主体管 2 的外形呈 扁长形, 以便与现有市场上的扁长形电池相匹配。主体管 2 包括四个管壁, 其中, 第一管壁 21 与第四管壁 24 相对且尺寸较窄, 第二管壁 22 与第三管壁 23 相对且尺寸较宽。在第一管 壁21上开设有用以将电池放入主体管2内腔的开口25, 与开口25相对的第四管壁24向内 凹陷形成一凹槽 241, 凹槽 241 的槽壁优选呈弧形。 0027 补强管 4 嵌设在主体管 2 的凹槽 241 处, 其可完全没于凹槽中, 也可一半没于凹槽 241 中, 以用于补强主体管 2 加工开口而带来的强度问题, 同时补强管 4 的内部可作为电动 车布线, 以形成隐蔽式。

13、走线, 使整车更美观、 简洁。补强管 4 的截面也呈弧形, 以匹配圆弧形 的凹槽 241 槽壁的形状, 使补强管 4 与主体管 2 的第四管壁 24 贴合, 从而一方面提高车架 管的整体强度, 另一方面也防止在二者的间隙内积攒雨水而腐蚀管壁。补强管 4 的长度方 向优选与主体管 2 的长度方向一致, 并自主体管 2 长度方向的一端一直延伸至主体管 2 长 度方向的另一端。 0028 为了确保车架管的强度, 补强管 4 的内宽尺寸 L1 最好为电池管 2 内宽 L2 的 30%-80% 。 说 明 书 CN 103523133 A 4 3/3 页 5 0029 本实施例的车架管可为铁管材质, 其。

14、在成型时, 需先对主体管2和补强管4分别成 型, 再将成型后的主体管 2 和补强管 4 焊接在一起, 如图 3 所示, 图中标号 41 位置即为主管 2 和补强管 4 的焊接点。考虑到美观的要求, 焊接点最好选择比较隐蔽而且方便焊接的位 置, 如在本实施例中, 焊接点 41 位于凹槽 241 开口略靠内的位置。 0030 车架管第二实施例。 0031 本实施例的车架管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 本实施例的车架 管为铝管, 其在成型时可采用铝挤型 (铝管挤出成型) 方式将主体管 2 与补强管 4a 成一体式 结构。 0032 参阅图 4, 该主体管 2 的内腔 26 中设置一隔。

15、板 42a, 隔板 42a 长度方向与主体管 2 的长度方向一致。隔板 42a 将主体管 2 的内腔 26 分割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腔室 261、 262, 隔 板 42a 为弧形板, 且拱面朝向尺寸较大的腔室 261。尺寸较大的腔室 261 用以容纳电池, 尺 寸较小的腔室 262 对应的主体管 2 的管壁 24a 与隔板 42a 一起合围成补强管 4a。为了确保 车架管的强度, 补强管 4a 的内宽尺寸 L1 也最好为电池管 2 内宽 L2 的 30%-80% 。 0033 车架管第三实施例。 0034 本实施例的车架管也采用铝挤型 (铝管挤出成型) 方式将主体管 2 与补强管 4 成一 体式。

16、结构。 0035 参阅图 5 和图 6, 该主体管 2 的内腔 26 中设置一隔板 42b, 隔板 42b 为平板, 其长 度方向与主体管 2 的长度方向一致。隔板 42b 将主体管 2 的内腔 26 分割成两个大小不同 的腔室 261、 262, 尺寸较大的腔室 261 用以容纳电池, 尺寸较小的腔室 262 对应的主体管 2 的管壁 24b 与隔板 42b 一起合围成补强管 4b。为了确保车架管的强度, 补强管 4b 的内宽尺 寸 L1 也最好为电池管 2 内宽 L2 的 30%-80% 。 0036 上述三个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在具体实施时, 也可作适当变形, 如 : 为 了进。

17、一步提高车架管的强度, 可将补强管 4、 4a、 4b 的数量设计成两根或两根以上, 对第一 实施例来说, 多根补强管可并排焊接在凹槽 241 中, 对第二和第三实施例来说, 只需在补强 管 4a、 4b 内部再增加一块或多块隔板, 即可轻松将一根补强管分割成多根补强管。为了适 应不同形状的主体管 2, 补强管也可并非设置在开口 25 相对的位置, 如 : 设置在第二管壁 22 或第三管壁 23 上, 当然为了满足强度需求, 补强管最好应设置在主体管管壁的非开口位 置。为匹配特定形状的主体管 2 外形, 补强管也可设计成方形、 棱形或三角形等。 0037 综上, 本发明通过在车架管上设置补强管, 弥补了车架管因开设电池开口而带来 的强度问题, 同时补强管的内部还可用于电动车布线, 形成隐藏式走线, 使整车更美观、 简 洁。 0038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 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运用本发明 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 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523133 A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3133 A 6 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3133 A 7 3/3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3133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