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385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9 CN 103538561 A (21)申请号 201210241147.0 (22)申请日 2012.07.12 B60R 25/24(2013.01) (71)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 (深圳) 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 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 2 号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李忠一 陈俊铭 (54) 发明名称 汽车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57) 摘要 一种汽车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包括 : 初始化 设置对汽车的启动控制 ; 建立所述汽车与一台手 持。
2、式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 并根据上述的初 始化设置, 提醒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用户输入 身份验证信息 ; 接收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传送过 来的身份验证信息, 并将该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 的初始化设置相比较 ; 及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 上述的初始化设置相匹配时解锁所述汽车的防盗 装置。本系统及方法利用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多 重的身份验证才能开启汽车, 有效地防止汽车被 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38561 A CN 。
3、103538561 A 1/3 页 2 1. 一种汽车启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 (a) 初始化设置对汽车的启动控制 ; (b) 建立所述汽车与一台手持式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 并根据上述的初始化设置, 提醒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 (c) 接收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传送过来的身份验证信息, 并将该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 的初始化设置相比较 ; 及 (d)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的初始化设置相匹配时解锁所述汽车的防盗装置。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化设置包括设置控 制所述汽车的防盗装置解锁的身份验证手段, 并根据所。
4、设置的身份验证手段获取对应的比 对标准。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身份验证手段是从签 名验证、 密码验证、 指纹验证、 声纹验证、 及面部验证中选择的其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及 对应的比对标准是指汽车的授权使用人的签名信息、 密码信息、 指纹信息、 声纹信息、 及 / 或面部信息。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在步骤 (a) 及 (b) 之间 还包括 : 根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发送的信号验证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是否与所述汽车相匹配, 以 决定是否建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与所述汽车之间的通讯连接。 5. 如权利要求 4 。
5、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发送的 信号中包括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序列号。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 :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的初始化设置相匹配时, 开启该汽车的车载设备。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在步骤 (b) 和 (c) 之间 还包括 : 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接收所述汽车发送的输入身份验证信息的消息 ;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包括签名验证时, 开启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触摸屏, 以接收 用户输入的签名, 并将该签名存储到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第二存储设备中 ; 当所述身份验。
6、证信息中包括密码验证时, 同样开启所述触摸屏, 以接收用户选择的密 码, 并将该密码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 ;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包括面部验证时, 开启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摄像头, 以接收 该摄像头拍摄的面部影像, 并将该面部影像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 ;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包括指纹验证时, 同样开启所述摄像头, 以接收该摄像头拍摄 的指纹影像, 并将该指纹影像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 ;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包括声纹验证时, 开启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麦克风, 以接收 用户输入的声音信息, 并将该声音信息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 ; 将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存储的签名、 密码、 面部影像、。
7、 指纹影像、 及 / 或声音信息传输 给所述汽车。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 将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存储的签名、 密码、 面部影像、 指纹影像、 及 / 或声音信息加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38561 A 2 2/3 页 3 生成加密的身份验证信息, 并将加密后的身份验证信息传输给所述汽车。 9. 一种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包括 : 初始化设置模块 : 用于初始化设置对汽车的启动控制 ; 通讯建立模块 : 用于建立所述汽车与一台手持式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 并根据上 述的初始化设置, 提醒所述手持式电子。
8、装置的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 第一传输模块 : 用于接收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传送过来的身份验证信息 ; 对比模块 : 用于将该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的初始化设置相比较 ; 及 控制模块 : 用于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的初始化设置相匹配时解锁所述汽车的防 盗装置。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化设置包括设置控 制所述汽车的防盗装置解锁的身份验证手段, 并根据所设置的身份验证手段获取对应的比 对标准。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身份验证手段是从 签名验证、 密码验证、 指纹验证、 声纹验证、 及面部验证中选择的。
9、其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及对应的比对标准是指汽车的授权使用人的签名信息、 密码信息、 指纹信息、 声纹信息、 及 / 或面部信息。 12.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比模块还用于 : 根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发送的信号验证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是否与所述汽车相匹配, 以 使所述通讯建立模块决定是否建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与所述汽车之间的通讯连接。 13.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发送 的信号中包括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序列号。 14.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 的初始。
10、化设置相匹配时,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 开启该汽车的车载设备。 15.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 : 第二传输模块 : 用于接收所述汽车发送的输入身份验证信息的消息 ;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 : 用于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包括签名验证时, 开启所述手持式电 子装置的触摸屏, 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签名, 并将该签名存储到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第二 存储设备中 ;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包括密码验证时, 同样开启所述触摸屏, 以接收用户选 择的密码, 并将该密码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 ;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包括面部验证 时, 开启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摄。
11、像头, 以接收该摄像头拍摄的面部影像, 并将该面部影像 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 ;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包括指纹验证时, 同样开启所述摄像 头, 以接收该摄像头拍摄的指纹影像, 并将该指纹影像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 ; 及当所 述身份验证信息中包括声纹验证时, 开启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麦克风, 以接收用户输入 的声音信息, 并将该声音信息存储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 ; 上述的第二传输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传输给所述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16.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还包 括 : 加密单元 : 用于将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存储的签名、 密码。
12、、 面部影像、 指纹影像、 及 / 或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38561 A 3 3/3 页 4 声音信息加密, 生成加密的身份验证信息, 并将加密后的身份验证信息传输给所述汽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38561 A 4 1/6 页 5 汽车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工程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的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常用的启动汽车的方式是利用钥匙执行开启汽车的车门、 解锁方向盘、 启动 发动机等的操作, 进而启动汽车。然而, 汽车钥匙很容易被偷走或者复制, 从而造成汽车被 盗取, 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发明。
13、内容 0003 鉴于以上内容, 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其利用手持式电子装 置通过多重的身份验证才能开启汽车, 有效地防止汽车被盗。 0004 一种汽车启动控制方法, 包括 :(a) 初始化设置对汽车的启动控制 ;(b) 建立所述 汽车与一台手持式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 并根据上述的初始化设置, 提醒所述手持式 电子装置的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c) 接收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传送过来的身份验证信 息, 并将该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的初始化设置相比较 ; 及 (d) 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 的初始化设置相匹配时解锁所述汽车的防盗装置。 0005 一种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包括 : 。
14、初始化设置模块 : 用于初始化设置对汽车的启动 控制 ; 通讯建立模块 : 用于建立所述汽车与一台手持式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连接, 并根据 上述的初始化设置, 提醒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 第一传输模块 : 用于接收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传送过来的身份验证信息 ; 对比模块 : 用于将该身份验证信 息与上述的初始化设置相比较 ; 及控制模块 : 用于当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的初始化设 置相匹配时解锁所述汽车的防盗装置。 0006 相较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利用手持式电子装置通 过签名、 密码、 指纹、 声纹、 面部识别等多重的身份验证才能开启汽车, 有效。
15、地防止汽车被 盗。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发明汽车启动控制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0008 图 2 是本发明汽车启动控制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0009 图 3 是本发明汽车启动控制方法较佳实施例的输入验证信息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001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1 汽车 1 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10 说 明 书 CN 103538561 A 5 2/6 页 6 初始化模块 100 监控模块 101 对比模块 102 通讯建立模块 103 第一传输模块 104 解密模块 105 控制模块 106 第一存储设备 11 防盗装置 12 车载设备 13 第一中央处理设备 。
16、14 手持式电子装置 2 第二存储设备 20 输入设备 21 触控屏幕 210 编辑单元 2100 字符单元 2101 摄像头 211 前置摄像头 2110 后置摄像头 2111 麦克风 212 验证信息输入系统 22 第二传输模块 220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 221 说 明 书 CN 103538561 A 6 3/6 页 7 加密模块 222 第二中央处理设备 23 0012 001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阅图 1 所示, 是本发明汽车启动控制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硬件架构示意图。所述 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10 运行于包括第一存储设备 11、。
17、 防盗装置 12、 车载设备 13、 及第一中 央处理设备 14 的汽车 1 中。 0015 所述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10 包括多个由程序段所组成的功能模块, 用于控制汽车 1 的防盗装置 12 的解锁以及车载设备 13 的开启。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初始化模块 100、 监控 模块 101、 对比模块 102、 通讯建立模块 103、 第一传输模块 104、 解密模块 105、 及控制模块 106。 0016 所述功能模块 100 至 106 均以程序代码或指令的形式存储在该汽车 1 的第一存储 设备 11 中, 并由该汽车 1 的第一中央处理设备 14 执行各自相应的功能 (详见下述的图 2) 。。
18、 0017 所述汽车 1 的防盗装置 12 包括, 但不限于, 车门门禁系统、 方向盘解锁系统、 及发 动机启动系统等。 0018 所述汽车 1 的车载设备 13 包括, 但不限于, 车用电脑、 液晶显示器、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导航系统、 汽车音响、 行车记录器等。 0019 所述汽车 1 通过无线感应传输或者有线连接的方式与一个包括第二存储设备 20、 输入设备 21、 验证信息输入系统 22、 及第二中央处理设备 23 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2 通讯连 接, 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 2 处接收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 以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控。
19、制汽车 1 的防盗装置 12 的解锁以及车载设备 13 的开启。 0020 所述无线感应传输可以采用蓝牙技术、 WIFI 技术、 Zigbee 无线传输技术、 或者射 频识别即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技术等。所述有线连接可以通过汽车 1 及手持式电子装置 2 中内建的 USB 传输接口实现。 0021 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 2 可以是手机、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及 PDA 等。 0022 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可以包括签名信息、 密码信息、 指纹信息、 声纹信息、 面 部信息等。 0023 所述验证信息输入系统 22 包括多个由程序段。
20、所组成的功能模块, 用于通过输入 设备21接收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 并将该身份验证信息传输给汽车1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10, 以实现该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10 对汽车 1 的防盗装置 12 的解锁以及车载设备 13 的开启 的控制。所述验证信息输入系统 22 的功能模块包括第二传输模块 220、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 221、 及加密模块 222。 0024 所述功能模块 220 至 222 均以程序代码或指令的形式存储在该手持式电子装置 2 的第二存储设备 20 中, 并由手持式电子装置 2 的第二中央处理设备 23 执行各自相应的功 能 (详见下述的图 3) 。 0025 所述输入设备 21 包。
21、括, 但不限于, 触控屏幕 210、 摄像头 211、 及麦克风 212 等。 说 明 书 CN 103538561 A 7 4/6 页 8 0026 所述触控屏幕 210 包括编辑单元 2100 及字符单元 2101。所述编辑单元 2100 提供 用户利用手写笔或者指尖执行用户签名的区域。所述字符单元 2101 用于显示由 09 的数 字及 az 的英文字母组成的字符列表。 0027 所述摄像头211可以包括前置摄像头2110及后置摄像头2111。 本实施例中, 所述 后置摄像头 2111 的像素应该比所述前置摄像头 2110 的像素高。 0028 以下结合图 2 及图 3 对汽车启动控制系。
22、统 10 及验证信息输入系统 22 中的各功能 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0029 参阅图 2 所示, 是本发明汽车启动控制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应该 了解, 本发明所述汽车启动控制方法并不限于图 2 所示流程图中的步骤及顺序。根据不同 的实施例, 图 2 所示流程图中的步骤可以增加、 移除、 或者改变顺序。 0030 步骤 S10, 初始化模块 100 初始化设置对汽车 1 的启动控制, 并将该初始化设置存 储于第一存储设备 11 中。所述初始化设置包括从签名验证、 密码验证、 指纹验证、 声纹验 证、 及面部验证等多重验证方法中选择其中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组合作为控制汽车 1 的防 盗装。
23、置12的解锁以及车载设备13的开启的身份验证手段。 此外, 所述初始化设置还包括根 据所设置的身份验证手段获取对应的比对标准, 如获取汽车 1 的授权使用人的签名信息、 密码信息、 指纹信息、 声纹信息、 及 / 或面部信息等。所述初始化模块 100 将所设置的身份 验证手段及其对应的比对标准存储于第一存储设备 11 中。 0031 所述汽车 1 的授权使用人包括汽车 1 的车主、 司机、 或者其他被授权使用汽车 1 的 人。例如, 所述初始化设置可以包括设置利用签名验证、 面部验证、 及声纹验证的组合作为 控制汽车1的防盗装置12的解锁以及车载设备13的开启的验证手段, 并包括获取汽车1的 。
24、授权使用人的签名信息、 面部信息、 及声纹信息。本实施例中, 所述汽车 1 的授权使用人的 签名信息、 密码信息、 指纹信息、 声纹信息、 及面部信息等可以通过从手持式电子装置 2 或 者其他电子装置中获取, 也可以在汽车 1 上安装对应的获取装置而直接获取。例如, 在汽车 1 上安装摄像头而直接获取授权使用人的面部信息、 安装麦克风而直接获取授权使用人的 声纹信息等。 0032 步骤S11, 监控模块101监控预设的范围内是否有某一手持式电子装置2发送的信 号, 若判断结果为是, 则执行步骤 S12, 若判断结果为否, 则继续执行步骤 S11。如上所述, 手 持式电子装置 2 可以采用蓝牙技。
25、术、 WIFI 技术、 Zigbee 无线传输技术、 或者 RFID 技术与汽 车 1 的汽车启动控制系统 10 进行数据的无线传输。而上述各技术都只是应用在一定的范 围内, 如 30 米之内。本实施例中, 手持式电子装置 2 会时时发出包含有某一特定电子编码 的信号。当手持式电子装置 2 进入距离汽车 1 一定的范围内时, 监控模块 101 就会监控到 该手持式电子装置 2 发出的信号。 0033 步骤 S12, 对比模块 102 验证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 2 发送的信号, 以决定该手持式 电子装置 2 是否与汽车 1 相匹配。如上所述, 手持式电子装置 2 发送的信号中包含有某一 特定电子编。
26、码, 所述对比模块 102 将该电子编码与第一存储设备 11 中存储的编码相比较, 若两者相同, 则认为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与汽车1相匹配, 否则, 若两者不相同, 则认为该手 持式电子装置 2 与汽车 1 不匹配。 0034 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 2 发送的信号所包含的电子编码可以是该手持式电子装置 2 的序列号。 应该了解, 每个手持式电子装置2, 如手机, 的序列号都是唯一的。 这里需要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538561 A 8 5/6 页 9 的是, 第一存储设备 11 中可以包含一个编码列表, 其中包括了一个或者多个编码。该编码 列表可以通过步骤 S10 中的初始化模块 100 。
27、进行编辑, 以新增或者删除该编码列表中的编 码。 0035 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 2 与汽车 1 不匹配时, 返回上述的步骤 S11。否则, 当该手持 式电子装置 2 与汽车 1 相匹配时, 执行下述的步骤 S13。 0036 在步骤 S13 中, 通讯建立模块 103 建立汽车 1 与手持式电子装置 2 之间的通讯连 接。 0037 步骤 S14, 第一传输模块 104 根据上述的初始化设置, 提醒手持式电子装置 2 的用 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以进行身份验证。所述提醒可以通过短消息的形式告知手持式电子 装置 2 的用户控制汽车 1 的防盗装置 12 的解锁以及车载设备 13 的开启的验证手段。
28、。 0038 步骤S15, 第一传输模块104接收手持式电子装置2传送过来的加密的身份验证信 息, 并由解密模块 105 解密该身份验证信息。 0039 步骤 S16, 对比模块 102 还用于将解密后的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的初始化设置相 比较。并于步骤 S17 中, 对比模块 102 进一步判断解密后的身份验证信息与上述的初始化 设置是否相匹配。 若两者不匹配,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S18。 否则, 若两者相匹配, 则执行下述 的步骤 S19。 0040 在步骤 S18 中, 控制模块 106 提示手持式电子装置 2 的用户身份验证失败, 之后返 回上述的步骤 S11。 0041 在步骤S19中,。
29、 控制模块106解锁汽车1的防盗装置12, 并开启汽车1的车载设备 13。 0042 参阅图 3 所示, 是本发明汽车启动控制方法较佳实施例中在手持式电子装置 2 端 输入身份验证信息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应该了解, 本发明所述输入身份验证信息的方法并 不限于图 3 所示流程图中的步骤及顺序。根据不同的实施例, 图 3 所示流程图中的步骤可 以增加、 移除、 或者改变顺序。 0043 步骤 S20, 第二传输模块 220 接收汽车 1 发送的输入身份验证信息的消息。 0044 步骤S21,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221判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是否包括签名验证。 若 包括签名验证,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 S22。
30、。否则, 若不需要签名验证,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 S23。 0045 步骤 S22,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 221 开启触控屏幕 210 的编辑单元 2100, 以接收用户 利用该编辑单元 2100 输入的签名, 并将该签名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 20 中。 0046 步骤S23,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221判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是否包括密码验证。 若 包括密码验证,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 S24。否则, 若不需要密码验证,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 S25。 0047 步骤 S24,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 221 开启触控屏幕 210 的字符单元 2101, 以接收用户 利用该字符单元 2101 选择的由数字、 字母或者。
31、其组合组成的密码, 并将该密码存储到第二 存储设备 20 中。 0048 步骤S25,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221判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是否包括面部验证。 若 包括面部验证,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 S26。否则, 若不需要面部验证,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 S27。 0049 步骤S26,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221开启前置摄像头2110, 以接收用户利用该前置摄 像头 2110 拍摄的面部影像, 并将该面部影像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 20 中。 0050 步骤S27,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221判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是否包括指纹验证。 若 说 明 书 CN 103538561 A 9 6/6 页 10 包括指纹验证,。
32、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 S28。否则, 若不需要指纹验证,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 S29。 0051 步骤S28,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221开启后置摄像头2111, 以接收用户利用该后置摄 像头 2111 拍摄的指纹影像, 并将该指纹影像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 20 中。需要说明的是, 在 其他实施例中, 也可以只采用一个摄像头 (如前置摄像头 2110) , 这样, 步骤 S28 也利用前置 摄像头 2110 拍摄指纹影像。 0052 步骤S29,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221判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中是否包括声纹验证。 若 包括声纹验证,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 S30。否则, 若不需要指纹验证, 则执行下述的步骤 S。
33、31。 0053 在步骤S30, 验证信息接收模块221开启麦克风212, 以接收用户利用该麦克风212 输入的声音信息, 并将该声音信息存储到第二存储设备 20 中。 0054 步骤S31, 加密模块222将第二存储设备20中存储的签名、 密码、 面部影像、 指纹影 像、 及 / 或声音信息等加密, 生成加密的身份验证信息, 并由第二传输模块 220 将加密后的 身份验证信息传输给汽车 1。 0055 需要说明的是, 在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身份验证信息的加密步骤也可以去除, 即手 持式电子装置 2 直接将身份验证信息传输给汽车 1。此时, 步骤 S16 为 : 对比模块 102 将该 身份验。
34、证信息与上述的初始化设置相比较, 步骤S17为 : 对比模块102进一步判断该身份验 证信息与上述的初始化设置是否相匹配。 0056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 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538561 A 10 1/3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38561 A 11 2/3 页 12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38561 A 12 3/3 页 13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38561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