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垫用垫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敷垫用垫座.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338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2 CN 103533886 A (21)申请号 201280023787.2 (22)申请日 2012.04.13 2011-109651 2011.05.16 JP A61B 5/0408(2006.01) A61B 5/0478(2006.01) A61B 5/05(2006.01) A61N 1/04(2006.01) (71)申请人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京都府向日市 (72)发明人 家老广道 井尻知也 塚原康夫 (74)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72003 代。
2、理人 朴海今 向勇 (54) 发明名称 敷垫用垫座 (57) 摘要 本敷垫用垫座 (1000) 包括 : 基部 ; 凹部区域 (1211) , 基部的表面一侧凹陷而成, 用于容置电极 用敷垫, 凹部区域 (1211) 具有 : 底部区域 (1100) , 侧壁区域 (1400) , 从底部区域 (1100) 立起, 包围 电极用敷垫。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11.13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60124 2012.04.13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57380 JA 2012.11.22 。
3、(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21 页 附图 2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21页 附图2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33886 A CN 103533886 A 1/3 页 2 1. 一种敷垫用垫座 (1000、 2000) , 容置电极用敷垫 (300、 500) , 所述电极用敷垫 (300、 500) 具有 : 导电性凝胶 (310、 510) , 基材 (320、 520) , 具有保持面 (321、 521) , 所述保持面 (321、 521) 以使所述导电性凝胶 (310、 510)。
4、 能够与设置于外部的电极 (A11-A14、 A21-A24、 404) 相接触的方式保持所述导电 性凝胶 (310、 510) , 并且能够装卸地设置于所述电极 (A11-A14、 A21-A24、 404) 上, 所述敷垫用垫座的特征在于, 所述敷垫用垫座包括 : 基部 (1000B、 2000B) , 凹部区域 (1211-1214、 1221-1224、 2011-2012) , 所述基部 (1000B、 2000B)的表面一侧 凹陷而成, 用于容置所述电极用敷垫 (300、 500) ; 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1221-1224、 2011-2012) 具有 : 底部。
5、区域 (1100、 2100) , 侧壁区域 (1400、 2400) , 从所述底部区域 (1100、 2100)立起, 包围所述电极用敷垫 (300、 500)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1221-1224、 2011-2012)还具有抵接部 (1110、 2110) , 在所 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1221-1224、 2011-2012) 容置有所述电极用敷垫 (300、 500) 时, 所 述抵接部 (1110、 2110) 与所述保持面 (321、 521) 相抵接, 在所述保持面 (321、 5。
6、21) 与所述底 部区域 (1100、 2100) 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 (S) 。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1221-1224、 2011-2012)还具有支撑区域 (1410、 2410) , 所 述支撑区域 (1410、 2410) 从所述侧壁区域 (1400、 2400) 突出, 在所述电极用敷垫 (300、 500) 容置于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1221-1224、 2001)的状态下, 将所述电极用敷垫 (300、 500) 压向所述底部区域 (1100、 2100) 。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
7、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 (A11-A14、 A21-A24) 具有圆筒形状, 所述电极用敷垫 (300) 具有一端侧开放的圆筒形状, 并且在所述电极用敷垫 (300) 的 内侧具有与所述电极 (A11-A14、 A21-A24) 的外周面卡合的凸部区域 (323) , 所述支撑区域 (1410) 设置于在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1221-1224) 容置有所述电 极用敷垫 (300) 的情况下在圆周上相对于所述凸部区域 (323) 偏离的位置。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区域 (1410) 和所述底部区域 (1100、 210。
8、0) 夹持所述电极用敷垫 (300、 500) 的 力, 小于所述凸部区域 (323) 与所述电极 (A11-A14、 A21-A24) 的外周面卡合的力。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带状构件 (101) , 所述带状构件 (101) 保持所述电极 (A11-A14、 A21-A24) , 在所述带状构件 (101)上, 以规定的间隔 (P1、 P2)配置有多个所述电极 (A11-A14、 A21-A24) , 以与所述间隔 (P1、 P2、 W1) 相等的间隔设置有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33886 A 。
9、2 2/3 页 3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构件 (101) 为具有短边 (101a) 和长边 (101b) 的长方形形状, 在所述带状构件 (101) 上, 沿着所述短边 (101a) 的方向, 以第一短边间隔 (W1) 配置有 多个所述电极 (A11、 A21) , 以与所述第一短边间隔 (W1) 相等的间隔设置有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构件 (101) 为具有短边 (101a) 和长边 (101b) 的长方形形状, 在所述带状构件 (101) 上, 沿着所述长边 (1。
10、01b) 的方向, 以第一长边间隔 (P1) 配置有 多个所述电极 (A11、 A12) , 以与所述第一长边间隔 (P1) 相同的间隔设置有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 9.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构件 (101) 为具有短边 (101a) 和长边 (101b) 的长方形形状, 在所述带状构件 (101) 上, 沿着所述短边 (101a) 的方向, 以第一短边间隔 (W1) 配置有 多个所述电极 (A11、 A21) , 在所述带状构件 (101) 上, 沿着所述长边 (101b) 的方向, 以第一长边间隔 (P1) 配置有 多个所述电极 (A。
11、11、 A12) , 在所述短边 (101a) 的方向上, 以与所述第一短边间隔 (W1) 相等的间隔设置有所述凹 部区域 (1211-1214) , 在所述长边 (101b) 的方向上, 以与所述第一长边间隔 (P1) 相等的间 隔设置有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 10.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构件 (101) 为具有短边 (101a) 和长边 (101b) 的长方形形状, 所述电极 (A11、 A12、 A13、 A14) 沿着所述长边 (101b) 的方向, 按照第一电极 (A11) 、 第二 电极 (A12) 、 第三电极 (A13) 。
12、及第四电极 (A14) 的顺序配置在所述带状构件 (101) 上, 所述第一电极 (A11) 与所述第二电极 (A12) 之间的间隔为第一长边间隔 (P1) , 所述第二电极 (A12) 与所述第三电极 (A13) 之间的间隔为第二长边间隔 (P2) , 所述第三电极 (A13) 与所述第四电极 (A12) 之间的间隔为第三长边间隔 (P3) ; 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具有 : 第一凹部区域 (1211) , 其容置所述第一电极 (A11) , 第二凹部区域 (1212) , 其容置所述第二电极 (A12) , 第三凹部区域 (1213) , 其容置所述第三电极 (A13) ,。
13、 第四凹部区域 (1214) , 其容置所述第四电极 (A14) ; 在所述基部 (1000B) 的所述表面一侧, 沿着所述长边 (101b) 方向, 依次配置有所述第 一凹部区域 (1211) 、 所述第三凹部区域 (1213) 、 所述第二凹部区域 (1212) 及所述第四凹部 区域 (1214) , 所述第一凹部区域 (1211) 与所述第二凹部区域 (1212) 之间的间隔为所述第一长边间 隔 (P1) , 所述第三凹部区域 (1213) 与所述第四凹部区域 (1214) 之间的间隔为所述第三长边间 隔 (P1) 。 11.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权 利 要。
14、 求 书 CN 103533886 A 3 3/3 页 4 所述敷垫用垫座为板状的树脂成形品。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成形品采用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乙烯、 聚丙烯、 丙烯腈 - 丁二 烯 - 苯乙烯及聚苯乙烯组成的组中的树脂材料。 1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敷垫用垫座的至少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1221-1224、 2011-2012) 设置成 : 在 所 述 电 极 用 敷 垫 (300、 500)容 置 于 所 述 凹 部 区 域 (1211-1214、 1221-1224、 201。
15、1-2012) 的状态下, 能够从所述背面一侧观察到所述电极用敷垫 (300、 500) 。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敷垫用垫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敷垫用垫座的至少所述凹部区域 (1211-1214、 1221-1224、 2011-2012) 具有透光 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33886 A 4 1/21 页 5 敷垫用垫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置安装于与身体接触的电极的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 背景技术 0002 从提高与身体的紧贴性及对皮肤的跟随性的观点来看, 与身体接触的电极在电极 的表面涂敷有具有导电性的含水状的流动性高的导电性凝胶 (下面,。
16、 简称为流动性导电性 凝胶 (通称为 “凝胶” ) ) 。由此, 减小电极与身体之间的接触阻力, 实现测定来自身体的电气 信号的精度的提高。 0003 此外,“凝胶” 通常是亲液性溶质的胶体 (colloid) 溶液, 是指具有弹性力的流动性 小的 (胶状) 物质。因此, 在本说明书中, 仅用 “导电性凝胶” 表示的物质是指, 具有通常的弹 性力的流动性小的 (胶状) 物质, 而 “流动性导电性凝胶” 是指, 没有弹性而富有流动性的物 质。 0004 然而, 在测定之前, 需要利用软管针对每个电极涂敷流动性导电性凝胶。另外, 在 测定之后, 需要进行从电极表面及身体擦去流动性导电性凝胶的作业。。
17、 对测定者来说, 这种 涂敷及擦去流动性导电性凝胶的作业是很麻烦的作业。 0005 此外, 在日本特开平 04-244171 号公报 (专利文献 1) 及日本特开平 04-303415 号 公报 (专利文献 2) 中, 公开了一种在与身体接触的电极的表面设置有流动性导电性凝胶的 身体用电极。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04-244171 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平 04-303415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 在将具有导电性凝胶的电极敷垫用于电极的情况下, 能够减轻涂敷及擦去流动 性导。
18、电性凝胶的作业所需的劳动力。然而, 存在与对具有导电性凝胶的电极敷垫的作业 (handling) 相关的新的问题。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在利用了具有导电性凝胶的电极敷垫的情况下易于 进行对电极敷垫的作业 (handling) 的敷垫用垫座。 0013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4 以下的说明中的 “导电性凝胶” 是亲液性溶质的胶体溶液, 是指具有弹性力且流动 性小的 (胶状) 物质的凝胶。 0015 基于本发明的敷垫用垫座容置电极用敷垫, 上述电极用敷垫具有 : 导电性凝胶 ; 基材, 具有保持面, 上述保持面以使上述导电性凝胶能够与设置于外部的电极相接触的方 式保持上述导电。
19、性凝胶, 并且能够装卸地设置于上述电极上, 具有以下的结构。 说 明 书 CN 103533886 A 5 2/21 页 6 0016 上述敷垫用垫座包括 : 基部 ; 凹部区域, 上述基部的表面一侧凹陷而成, 用于容置 上述电极用敷垫, 上述凹部区域具有 : 底部区域 ; 侧壁区域, 从上述底部区域立起, 包围上 述电极用敷垫。 0017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凹部区域还具有抵接部, 在上述凹部区域容置有上述电极 用敷垫时, 上述抵接部与上述保持面相抵接, 在上述保持面与上述底部区域之间形成规定 的间隙。 0018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凹部区域还具有支撑区域, 上述支撑区域从上述侧壁区域 。
20、突出, 在上述电极用敷垫容置于上述凹部区域的状态下, 将上述电极用敷垫压向上述底部 区域。 0019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电极具有圆筒形状, 上述电极用敷垫具有一端侧开放的圆 筒形状, 并且在上述电极用敷垫的内侧具有与上述电极的外周面卡合的凸部区域, 上述支 撑区域设置于在上述凹部区域容置有上述电极用敷垫的情况下在圆周上相对于上述凸部 区域偏离的位置。 0020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支撑区域和上述底部区域夹持上述电极用敷垫的力, 小于 上述凸部区域与上述电极的外周面卡合的力。 0021 在另一种方案中, 还具有带状构件, 上述带状构件保持上述电极, 在上述带状构件 上, 以规定的间隔配置有。
21、多个上述电极, 以与上述间隔相等的间隔设置有上述凹部区域。 0022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带状构件为具有短边和长边的长方形形状, 在上述带状构 件上, 沿着上述短边的方向, 以第一短边间隔配置有多个上述电极, 以与上述第一短边间隔 相等的间隔设置有上述凹部区域。 0023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带状构件为具有短边和长边的长方形形状, 在上述带状构 件上, 沿着上述长边的方向, 以第一长边间隔配置有多个上述电极, 以与上述第一长边间隔 相同的间隔设置有上述凹部区域。 0024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带状构件为具有短边和长边的长方形形状, 在上述带状构 件上, 沿着上述短边的方向, 以第一短边间。
22、隔配置有多个上述电极, 在上述带状构件上, 沿 着上述长边的方向, 以第一长边间隔配置有多个上述电极, 在上述短边的方向上, 以与上述 第一短边间隔相等的间隔设置有上述凹部区域, 在上述长边的方向上, 以与上述第一长边 间隔相等的间隔设置有上述凹部区域。 0025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带状构件为具有短边和长边的长方形形状, 上述电极沿着 上述长边的方向, 按照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的顺序配置在上述带状构 件上, 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隔为第一长边间隔, 上述第二电极与上述第 三电极之间的间隔为第二长边间隔, 上述第三电极与上述第四电极之间的间隔为第三长边 间隔。
23、。 0026 上述凹部区域具有 : 第一凹部区域, 其容置上述第一电极 ; 第二凹部区域, 其容置 上述第二电极 ; 第三凹部区域, 其容置上述第三电极 ; 第四凹部区域, 其容置上述第四电 极, 在上述基部的上述表面一侧, 沿着上述长边方向, 依次配置有上述第一凹部区域、 上述 第三凹部区域、 上述第二凹部区域及上述第四凹部区域, 上述第一凹部区域与上述第二凹 部区域之间的间隔为上述第一长边间隔, 上述第三凹部区域与上述第四凹部区域之间的间 隔为上述第三长边间隔。 说 明 书 CN 103533886 A 6 3/21 页 7 0027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敷垫用垫座为板状的树脂成形品。 。
24、0028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树脂成形品采用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乙烯、 聚丙 烯、 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及聚苯乙烯组成的组中的树脂材料。 0029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敷垫用垫座的至少上述凹部区域设置成 : 在上述电极用敷 垫容置于上述凹部区域的状态下, 能够从上述背面一侧观察到上述电极用敷垫。 0030 在另一种方案中, 上述敷垫用垫座的至少上述凹部区域具有透光性。 0031 发明的效果 0032 根据本发明的敷垫用垫座, 易于进行对具有导电性凝胶的电极敷垫的作业。 附图说明 0033 图 1 是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功能框图。 0034 图 2 是表示实施方式的。
25、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电极的配置例的图 (从后背一侧观察的 图) 。 0035 图 3 是规定了在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测定内脏脂肪量时的动作顺序的流 程图。 0036 图 4 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所使用的电极带的结构的立体图。 0037 图 5 是表示设置于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所使用的电极带的腹部电极的结 构的立体图。 0038 图 6 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结构的立体图。 0039 图 7 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结构的俯视图。 0040 图 8 是从图 7 中 VIII-VIII 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0041 图 9 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安。
26、装于腹部电极的第一示意图。 0042 图 10 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安装于腹部电极的第二示意图。 0043 图 11 是从表面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基材的结构的第一立体图。 0044 图 12 是从图 11 中 XII-XII 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0045 图 13 是从表面一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基材的结构的第二立体 图。 0046 图 14 是从被面一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基材的结构的立体图。 0047 图 15 是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的立体图。 0048 图 16 是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凹部区域的局部放大俯视。
27、图。 0049 图 17 是从图 16 中 XVII-XVII 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0050 图 18 是在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容置有腹部电极用敷垫 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1 图 19 是在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容置有腹部电极用敷垫 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52 图 20 是从图 19 中 XX 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0053 图 21 是从图 19 中 XXI 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0054 图 22 是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的俯视图。 0055 图 23 是表示将利用了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
28、座的腹部电极 说 明 书 CN 103533886 A 7 4/21 页 8 用敷垫安装于腹部电极的安装顺序的第一立体图。 0056 图 24 是表示将利用了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的腹部电极 用敷垫安装于腹部电极的安装顺序的第二立体图。 0057 图 25 是表示将利用了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的腹部电极 用敷垫安装于腹部电极的安装顺序的第三立体图。 0058 图 26 是表示将利用了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的腹部电极 用敷垫安装于腹部电极的安装顺序的第四立体图。 0059 图 27 是表示将利用了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的腹部。
29、电极 用敷垫安装于腹部电极的安装顺序的第五立体图。 0060 图 28 是容置实施方式的腹部电极用敷垫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敷垫用垫座的立体 图。 0061 图 29 是表示安装实施方式的上肢 / 下肢电极的手脚夹的结构的图。 0062 图 30 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上肢 / 下肢电极用敷垫的结构的立体图。 0063 图 31 是从图 30 中 XXXI-XXXI 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0064 图 32 是从图 30 中 XXXII-XXXII 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0065 图 33 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上肢 / 下肢电极用敷垫安装于上肢 / 下肢电极的状态 的立体图。 0066 图 34。
30、 是从图 33 中 XXXIV-XXXIV 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视图。 0067 图 35 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上肢 / 下肢电极用敷垫的基材的结构的立体图。 0068 图 36 是在容置实施方式的上肢 / 下肢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容置有两个上肢 / 下肢电极用敷垫的状态的立体图。 0069 图 37 是在容置实施方式的上肢 / 下肢电极用敷垫的敷垫用垫座容置有一个上肢 / 下肢电极用敷垫的状态的立体图。 0070 图 38 是从图 37 中 XXXVIII-XXXVIII 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0071 图 39 是从图 37 中 XXXIX-XXXIX 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具体实。
31、施方式 0072 下面, 参照附图, 针对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用敷垫及容置该电极用敷垫 的敷垫用垫座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 在下面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 在提到个数、 量等的情 况下, 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以外, 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提到的个数、 量等。 另外, 在下面存 在多个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以外, 最初即预定能够适当地组合各个实 施方式的结构。在各图中, 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有时不重复地进行说明。 0073 在下面示出的实施方式中, 例示了不仅能够测定内脏脂肪量, 还能够测定全身的 脂肪量及身体的不同特定部位的脂肪量 (上肢及下肢各自的脂肪量、 躯干。
32、的脂肪量以及腹 部的皮下脂肪量等) 的体脂肪测定装置, 来进行说明。即,“体脂肪测定装置” 包括 “内脏脂 肪测定装置” 。 0074 此外,“腹部” 是指, 躯干部中的除了胸部以外的部分。另外,“与腹部分离的部位” 包括由上臂、 小臂、 手腕及手指构成的上肢、 与横膈膜相距规定的距离 (例如大致 10cm) 以上 的胸部、 包括肩、 颈部及头部的上体、 由大腿、 小腿、 脚踝及脚趾构成的下肢。另外,“体轴” 是 说 明 书 CN 103533886 A 8 5/21 页 9 指, 大致垂直于被测定者的腹部的横剖面的方向的轴。另外,“腹部前面” 包括被测定者的腹 部中的在从正面观察被测定者的情。
33、况下能够视觉确认的部分。例如, 包括被测定者的腹部 中的如下的部分 : 在沿着穿过被测定者的肚脐及脊椎骨并且垂直于被测定者的体轴的轴, 从肚脐一侧观察被测定者的情况下能够视觉确认的部分。另外,“腹部背面” 包括被测定者 的腹部中的、 在从后面观察被测定者的情况下能够视觉确认的部分。 例如, 包括被测定者的 腹部中的如下的部分 : 在沿着穿过被测定者的肚脐及脊椎骨并且垂直于被测定者的体轴的 轴, 从脊椎骨一侧观察被测定者的情况下能够视觉确认的部分。 0075 体脂肪测定装置 0076 图 1 是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功能框图。首先, 参照该图 1, 针对体脂肪 测定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0。
34、077 参照图 1, 体脂肪测定装置 1 主要具有控制部 10、 恒流生成部 21、 端子切换部 22、 电位差检测部 23、 体格信息计测部 24、 被测定者信息输入部 25、 显示部 26、 操作部 27、 电源 部 28、 存储部 29、 多个电极。控制部 10 包括运算处理部 11。 0078 体脂肪测定装置1具有安装于被测定者的腹部背面的腹部电极对AP1AP4、 安装 于被测定者的上肢的上肢电极 H11、 H21、 安装于被测定者的下肢的下肢电极 F11、 F21, 来作 为多个电极。 0079 控制部 10 由例如 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 : 中央处理。
35、器) 构成, 进行体脂肪 测定装置 1 的整体的控制。具体来说, 控制部 10 向上述的各种功能模块发出指令, 基于所 获得的信息, 进行各种运算处理。 其中, 由设置于控制部10的运算处理部11, 来进行各种运 算处理。 0080 腹部电极对 AP1 AP4 分别沿着体轴方向安装在被测定者的腹部背面的表面。优 选地, 将上肢电极 H11、 H21 分别安装在右手的手腕的表面和左手的手腕的表面。优选地, 将 下肢电极 F11、 F21 分别安装在右脚的脚踝的表面和左脚的脚踝的表面。腹部电极对 AP1 AP4、 上肢电极 H11、 H21 及下肢电极 F11、 F21 分别与端子切换部 22 电。
36、连接。 0081 端子切换部 22 由例如多个中继电路构成。端子切换部 22 基于从控制部 10 接收 的指令, 将从上述的多个电极中选择的特定的电极对和恒流生成部 21 电连接, 并且将从上 述的多个电极中选择的特定的电极对和电位差检测部 23 电连接。 0082 由此, 经由端子切换部 22 与恒流生成部 21 电连接的电极对作为恒流施加电极对 起作用, 并且经由端子切换部 22 与电位差检测部 23 电连接的电极对作为电位差检测电极 对起作用。在测定动作中, 通过端子切换部 22 的电连接能够进行各种切换。 0083 恒流生成部21基于从控制部10接收的指令, 生成恒流, 将生成的恒流供。
37、给端子切 换部 22。恒流生成部 21 供给例如适合测定体组成信息的高频电流 (例如, 50kHz、 500A) 。 由此, 经由利用端子切换部22与恒流生成部21电连接的电极对即恒流施加电极对, 向被测 定者施加恒流。 0084 电位差检测部 23 检测经由端子切换部 22 与电位差检测部 23 电连接的电极对即 电位差检测电极对的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将检测出的电位差输出至控制部10。 由此, 检测在 将恒流施加给被测定者的状态下的电位差检测电极对的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0085 体格信息计测部 24 及被测定者信息输入部 25 用于获取在控制部 10 的运算处理 部 11 所进行的运算处理中。
38、利用的被测定者信息。在此, 被测定者信息是指, 与被测定者相 说 明 书 CN 103533886 A 9 6/21 页 10 关的信息, 包括例如年龄、 性别及体格信息等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另外, 体格信息是指, 被测 定者的与身体的特定的部位的大小相关的信息, 包括例如包括腰围 (腹部周长) 、 腹部横向 宽度及腹部厚度等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 身高及体重等信息。体格信息计测部 24 自动计测 被测定者的体格信息, 将计测出的体格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 另一方面, 被测定者信息输入 部 25 用于输入被测定者信息, 将所输入的被测定者信息输出至控制部 10。 0086 此外, 在图1示出的功。
39、能框图中, 例示了在体脂肪测定装置1设置有体格信息计测 部 24 及被测定者信息输入部 25 两者的情况, 而这些体格信息计测部 24 及被测定者信息输 入部 25 不是必要的结构。基于在控制部 10 的运算处理部 11 中进行的运算处理所利用的 被测定者信息的种类, 适当地选择是否设置这些体格信息计测部24及/或被测定者信息输 入部 25。另外, 就被测定者信息中的体格信息而言, 可以由体格信息计测部 24 自动计测体 格信息, 也可以由被测定者自身在被测定者信息输入部 25 中输入体格信息。 0087 运算处理部 11 包括阻抗计算部 12 和各种脂肪量计算部 13。阻抗计算部 12 基于。
40、 由恒流生成部 21 生成的恒流的电流值和在电位差检测部 23 检测并且由控制部 10 接收的 电位差信息, 来计算各种阻抗。 0088 各种脂肪量计算部13基于在阻抗计算部12获取的阻抗信息和从体格信息计测部 24及/或被测定者信息输入部25接收的被测定者信息, 来计算各种脂肪量。 各种脂肪量计 算部 13 包括例如计算被测定者的全身的体脂肪量的体脂肪量计算部 14、 计算被测定者的 身体的各个特定部位的脂肪量的各部位脂肪量计算部 15、 计算被测定者的内脏脂肪量的内 脏脂肪量计算部16及计算被测定者的腹部的皮下脂肪量的皮下脂肪量计算部17中的至少 一个。此外, 体脂肪量计算部 14 及皮下。
41、脂肪量计算部 17 可以包含在内脏脂肪量计算部 16 内。 0089 显示部 26 显示在运算处理部 11 计算出的各种脂肪量的信息。能够利用例如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液晶显示器) , 来作为显示部 26。此外, 作为在显示部 26 中显 示的脂肪量, 列举有例如被测定者的全身的体脂肪量、 被测定者的身体的各个特定部位的 脂肪量、 内脏脂肪量及腹部的皮下脂肪量等。在此, 脂肪量是指, 例如脂肪重量、 脂肪面积、 脂肪体积及脂肪等级等表示脂肪的量的指标, 特别是就内脏脂肪量而言, 不仅表示内脏脂 肪重量, 还表示内脏脂肪面积、 内脏脂肪体积及内脏脂肪等级中。
42、的至少一个。 0090 操作部27用来使被测定者向体脂肪测定装置1输入命令, 由例如被测定者能够按 下的键等构成。 0091 电源部 28 用于向控制部 10 等供给电力, 包括电池等内部电源及商用电源等外部 电源等。 0092 存储部29用于存储与体脂肪测定装置1相关的各种数据及程序, 例如存储有上述 的被测定者信息、 计算出的内脏脂肪量及用于执行后述的体脂肪测定处理的体脂肪测定程 序等。 0093 接着, 针对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 1 中进行的运算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 说明。如上所述, 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 1 能够通过各种脂肪量计算部 13 测定各种 脂肪量, 下面, 例示了。
43、在计算作为表示内脏脂肪量的指标的内脏脂肪面积时所实施的运算 处理。 0094 参照图 1, 阻抗计算部 12 基于在恒流生成部 21 生成的电流值和在电位差检测部 说 明 书 CN 103533886 A 10 7/21 页 11 23 检测出的电位差, 计算两种阻抗。两种阻抗中的一种是反映被测定者的腹部的除脂肪量 的阻抗 (下面, 将该阻抗称为 Zt) 。另一种阻抗是反映被测定者的腹部的皮下脂肪量的阻抗 (下面, 将该阻抗称为 Zs) 。 0095 内脏脂肪量计算部 16 基于计算出的两种阻抗 Zt、 Zs 和被测定者的体格信息 (腰 围) , 计算被测定者的内脏脂肪量, 例如计算内脏脂肪面。
44、积 (单位 : cm2) 。具体来说, 例如, 根 据表示两种阻抗 Zt、 Zs 及被测定者的腰围与内脏脂肪面积之间的关系的下面的式 (1) , 来 计算内脏脂肪面积 Sv。 0096 Sv aW2-b(1/Zt) -cWZs-d(1) 0097 (在此, a、 b、 c、 d : 系数, W : 腰围) 。 0098 另外, 皮下脂肪量计算部 17 基于计算出的阻抗 Zs 和被测定者的体格信息 (腰围) , 计算被测定者的皮下脂肪量, 例如计算皮下脂肪面积 (单位 : cm2) 。具体来说, 例如, 根据表 示阻抗 Zs 及被测定者的腰围与皮下脂肪面积之间的关系的下面的式 (2) , 来计算。
45、皮下脂肪 面积 Ss。 0099 Ss eWZs f(2) 0100 (在此, e、 f : 系数, W : 腰围) 。 0101 另外, 在计算被测定者的全身的体脂肪量的情况下, 体脂肪量计算部 14 基于计算 出的阻抗 Zt 和被测定者的体格信息所包含的一个信息 (例如身高) , 计算除脂肪量 FFM(单 位 : kg) 。具体来说, 例如, 根据表示阻抗 Zt 及被测定者的身高与除脂肪量之间的关系的下 面的式 (3) , 来计算除脂肪量 FFM。 0102 FFM iH2/Zt j(3) 0103 (在此, i, j : 系数, H : 身高) 。 0104 上述的各个式 (1) 、(2。
46、) 、(3) 中的系数根据例如基于 MRI 测定结果的回归式来规 定。另外, 式 (1) 、(2) 、(3) 中的各个系数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及 / 或性别来进行规定。 0105 并且, 体脂肪量计算部 14 基于计算出的阻抗 Zt 和被测定者信息所包含的至少一 个信息 (例如体重) , 计算被测定者的体脂肪量, 例如计算体脂肪率 (%) 。具体来说, 例如, 基 于除脂肪量 FFM 和被测定者的体重, 根据下面的式 (4) , 来计算体脂肪率。 0106 体脂肪率 (Wt-FFM) /Wt100(4) 0107 (在此, Wt : 体重) 。 0108 图 2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体脂肪。
47、测定装置中的电极的配置例的图。在图 2 中, 示出了配置有上肢电极、 下肢电极、 腹部电极的状态。图 2 是从被测定者的后背一侧观 察电极的配置例。 0109 参照图 2, 体脂肪测定装置 1 具有电极带 100 及手脚夹 400。腹部电极对 AP1、 AP2、 AP3、 AP4 与带状构件 101 一体形成来构成电极带 100。腹部电极对 AP1 包括腹部电极 A11 及 A21。腹部电极对 AP2 包括腹部电极 A12 及 A22。腹部电极对 AP3 包括腹部电极 A13 及 A23。腹部电极对 AP4 包括腹部电极 A14 及 A24。 0110 就腹部电极对 AP1、 AP2、 AP3。
48、、 AP4 而言, 在被测定者的腹部背面分别沿着体轴方向 配置, 并且配置成在大致垂直于体轴的方向上彼此具有间隔。例如, 腹部电极对 AP2 配置成 与穿过腹部电极对 AP1 的腹部电极 A11、 A21 的轴相距规定距离。 0111 腹部电极对 AP1、 AP2、 AP3、 AP4 的各自的电极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例如, 腹部电 说 明 书 CN 103533886 A 11 8/21 页 12 极对 AP1 的腹部电极 A11 和 A21 之间的距离与腹部电极对 AP2 的腹部电极 A12 和 A22 之间 的距离大致相等。腹部电极对 AP1、 AP2、 AP3、 AP4 的各个电极与其它。
49、电极对的相应的电极 配置成在大致垂直于体轴的方向上排列。即, 腹部电极 A11、 A12、 A13、 A14 在大致垂直于体 轴的方向上配置成一列。腹部电极 A21、 A22、 A23、 A24 在大致垂直于体轴的方向上配置成 一列。 0112 此外, 腹部电极对 AP1、 AP2、 AP3、 AP4 也可以在体轴方向上配置成一列。即, 腹部 电极对 AP2、 AP3、 AP4 可以配置在穿过腹部电极对 AP1 的腹部电极 AP11、 AP21 的轴上。 0113 另外, 可以配置成某对腹部电极对在两个电极之间夹有其它的腹部电极对。 例如, 腹部电极对 AP1、 AP2 在体轴方向上配置成一列, 并且腹部电极对 AP2 夹在腹部电极对 AP1 的两个电极之间。另外, 腹部电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