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桥面粘接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铺装与钢桥面粘接强度、剪切强度的粘结剂。
背景技术 钢箱梁以其跨度大,重量轻,施工方便等独特优势得到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厦门海沧大桥等30多座桥梁采用了钢桥面铺装,然而钢桥面因为摩擦系数小、变形大、温度高、防腐要求严、施工难度大等技术问题难以协调解决,一直是困扰桥梁工作者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在超载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我国的钢桥面铺装往往在1-3年内就出现了推移、开裂、拥包、车辙等病害,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养护,据调查一座900米长的桥梁每年养护经费达300-1200万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钢桥面铺装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界面粘接强度低,在特大型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铺装层与钢板脱开,进而导致桥面铺装出现推移、开裂、拥包和车辙,典型的桥梁是厦门海沧大桥,通车5个月后就出现了推移裂缝,紧接着出现铺装层损坏,因此解决钢桥面铺装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开发粘接强度高,韧性好的粘接材料。
粘接剂的研制 钢桥面粘接剂
根据钢桥面铺装的特殊要求,粘接剂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必须有足够的粘接强度和韧性,能适应重载车辆的反复作用,不会开裂或脱开;
2.必须有良好的施工性能,便于施工和维修;
3.必须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必须有良好的感温性能,能适应温度变化;
5.粘接剂的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标准 与钢板的粘接强度 (Mpa) ≥3.3Mpa(25℃) ≥3.0Mpa(70℃) GB9793 柔韧性(mm) 1 GB1731 抗冲击能力(cm) 50 GB1732 粘度(秒,25℃涂4 杯) >50 GB1723 干燥时间(h) 表干≤6h GB1728 实干≤24h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粘接强度和韧性好、使用方便、能适应温度变化、对环境无污染的钢桥面粘接剂。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钢桥面粘接剂,由甲组分与乙组分混合而成,甲、乙组分的重量比为,甲组分∶乙组分=(5-7)∶1,
甲组分由以下配比%的物料组成:
树脂 30-43% 改性剂 5-10%
复合防锈填料 25-50% 活性稀释剂 5-13%
稀料 5-12%
树脂有低分子量环氧树脂,改性剂有液体丁腈橡胶,复合防锈填料有硅灰石粉,稀料有二甲苯-丁醇,重量配比为3∶1,
乙组分由以下配比%地物料组成:
聚酰胺651 82-89% 聚酰胺650 5-9%
二甲苯-丁醇 3-10%
二甲苯与丁醇的重量配比为3∶1。
本粘接剂有以下特点:
1、以环氧树脂为基料,添加各种改性剂,全部都能从市场购买,成本低,节约成本20-100%,同时可以延长钢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100%以上,其间接效益不可估量;
2、施工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不需要加温,可以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材料性能的变化,施工方便;
3、采用了增韧剂、固化剂等材料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使粘接强度、抗裂性能、感温性能、施工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本粘接剂常温粘接强度提高2.63-3.26倍,高温粘接强度提高1.43倍;开裂应变提高10%,低温不开裂,说明柔韧性好,抗裂能力强;施工方便,不需要加热,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粘结剂粘接剂由甲组分与乙组分混合而成,甲组分由树脂、改性剂、复合防锈填料、活性稀释剂、稀料组成,乙组分由聚酰胺651、聚酰胺650、二甲苯-丁醇组成。在温度低于15℃时,乙组分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1-3%的促进剂DMP-30。
本粘结剂配方科学合理,甲组分选用低分子量环氧树脂E-51作为主要基料经试验,其用量在30%-50%之间较合适。取30%时,粘接强度达到6MPa,韧性0.8mm,成本低,40%强度可以达到8.1MPa,柔韧性达到1mm,其各项技术性能满足钢桥面铺装施工技术要求;取50%时,强度可以达到9.0MPa,但柔韧性1.1mm,略差,成本相对增高。
改性剂液体丁腈橡胶能提高钢桥面粘接剂的柔韧性能和附着强度。当取5%时,附着强度6.5Mpa,10%时,附着强度10.9MPa;取15%时,附着强度12.2MPa。
复合防锈填料——硅灰石粉是钢桥面粘接剂的一种填料,起增强拉伸强度和防锈的作用,同时可降低成本,用量应在30%-50%之间。取30%时,拉伸强度11.2Mpa,40%时,拉伸强度10.1MPa;50%时,拉伸强度在9.2MPa。
活性稀释剂(501)和稀料(二甲苯-丁醇3∶1)是调制钢桥面粘接剂粘度的一种材料。
乙组分采用混合聚酰胺类固化剂与促进剂配成:
聚酰胺651是一种化学反应较快的固化剂,聚酰胺650是一种化学反应较慢的固化剂。为了满足施工要求,将两种固化剂混合一起较合适,如聚酰胺651∶聚酰胺650=80∶20时附着强度9.4MPa,表干时间8小时,使用时间3小时;90∶10时附着强度9.6MPa,表干时间4小时,使用时间1.5小时;85∶15时,底材附着强度9.7MPa,表干时间6小时,使用时间2小时。
二甲苯-丁醇是一种价格较低的稀料,稀料用少了附着强度增高,粘度增大,施工难度增大;稀料用多了,粘度降低,强度降低,难以满足粘接技术要求。
本粘接剂性能技术指标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试验项目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结果试验方法 粘接剂外观 灰白色 灰白色 GB1729 干燥 时间 表干h ≤6 6 GB1728 实干 ≤24 24 粘度(涂-4杯)s ≥50 160 GB1723 钢板 粘接强度 25℃MPa ≥3.3 8.1 GB9793 70℃ ≥3.0 4.8 喷砂板MPa 10.2 未喷砂板MPa 6.5 水浸泡200h 后MPa 7.2 冲击强度cm 50 50 GB1723 柔韧性mm 1 1 GB1731
从表2可见本粘结剂的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要求,也可看出钢板经喷砂后的粘接强度远大于普通打磨钢板的粘接强度,因此在施工时要求钢板进行喷砂处理,在处理后4小时内再涂刷本粘接剂。
本粘接剂与目前使用的各种粘接剂技术性能比较见表3
表3粘接剂形式改性沥青环氧沥青本粘结剂备注粘接强度Mpa1.92.23/1.978.1/4.8 25/70℃开裂应变μm626012701400抗裂性能良好好好施工性能一般难易
从表2、3可见,本粘接剂较其它粘结剂,常温粘接强度提高2.63-3.26倍,高温粘接强度提高1.43倍;开裂应变提高10%,低温不开裂,柔韧性好,抗裂能力强。
下面举出本发明配方实施例:
例1:14℃
甲组分:低分子量环氧树脂E-51 30%
改性剂液体丁腈橡胶 5%
复合防锈填料硅灰石粉(800目) 50%
活性稀释剂(501) 7%
稀料(二甲苯-丁醇3∶1) 8%
乙组分:混合聚酰胺类固化剂+促进剂
聚酰胺651 89%
聚酰胺650 5%
二甲苯-丁醇3∶1 5%
促进剂DMP-30 1%
甲∶乙=7∶1,底材附着强度9..04Mpa,表干时间9.04小时,使用时间2.5小时。
例2:25℃
甲组分:低分子量环氧树脂E-51 40%
改性剂液体丁腈橡胶 10%
复合防锈填料硅灰石粉(800目) 40%
活性稀释剂(501) 5%
稀料(二甲苯-丁醇3∶1) 5%
乙组分:混合聚酰胺类固化剂+促进剂
聚酰胺651 82%
聚酰胺650 8%
二甲苯-丁醇3∶1 10%
促进剂DMP-30 常温时温度高于15℃时不用
甲∶乙=6∶1,底材附着强度9.7Mpa,表干时间5小时,使用时间2.0小时。
例3:10℃
甲组分:低分子量环氧树脂E-51 43%
改性剂液体丁腈橡胶 7%
复合防锈填料硅灰石粉(800目) 25%
活性稀释剂(501) 13%
稀料(二甲苯-丁醇3∶1) 12%
乙组分:混合聚酰胺类固化剂+促进剂
聚酰胺651 85%
聚酰胺650 9%
二甲苯-丁醇3∶1 3%
促进剂DMP-30 3%
甲∶乙=5∶1,底材附着强度9.6Mpa,表干时间4小时,使用时间1.0小时。
本粘接剂已经在武汉军山长江大桥和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东西湖互通D匝道桥上使用,经过近一年的运行检验,没有出现任何质量缺陷,说明本粘接剂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