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汁桑椹利口酒的制造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类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全汁桑椹利口酒的制造方法。
二、背景技术:
桑椹又称桑果,是桑树的果实,自古以来就作为水果和中药材被应用,目前已被国家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中医认为,桑椹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补肝益肾、滋阴补血、明目安神等功效,长期食用桑椹可以延年益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椹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造血细胞的生长,防止人体动脉硬化,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并且桑椹具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开发桑椹加工产品具有良好的前景。利口类酒是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一种酒类,年消费量很大,利口酒通常是采用人工栽培的浆果酿造而成。目前桑椹的加工产品主要有桑椹汁饮料、桑椹发酵酒、桑果酱、桑椹红色素等。传统的桑椹发酵酒主要是参照葡萄酒的发酵方法对桑椹进行发酵,但是桑椹发酵酒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桑椹风味较淡,野生酵母比较多,并且发酵结束以后很容易发生病害等。这些问题给桑椹发酵酒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汁桑椹利口酒的制造方法。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桑椹利口酒保持了桑椹果实本身的香气特性,同时避免了野生酵母对酒产生的不良影响,简化了酿造过程,也避免了酒发生病害的危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汁桑椹利口酒的制造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原料成熟度的控制;(2)采收、分选;(3)浸渍,加入二氧化硫和食用酒精;(4)分离、压榨,分离时加入二氧化硫,调配酒的酸度和糖度;(5)陈酿;(6)过滤、装瓶。
在原料成熟度的控制过程中,对原料进行还原糖和总酸的测定,当达到最佳成熟度时进行人工采收。
在浸渍工艺过程中,添加二氧化硫为50~80mg/L,调酒精度到18%(v/v),浸渍温度为25~30℃,浸渍时间为7~10天。
在分离、压榨过程中,分离时加入二氧化硫50mg/L,调整酸度使总酸含量达到6~7g/L(以酒石酸计),糖含量调整到80~120mg/L。
在陈酿工艺过程中,对酒在45℃左右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然后陈酿6个月以上,陈酿期间游离二氧化硫浓度保持在25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发明保持了桑椹果实本身的香气特性,保存了其天然价值,避免了发酵对果实的破坏,同时避免了野生酵母对酒产生的不良影响,简化了酿造过程,也避免了酒发生病害的危险性。生产过程中未添加任何人工合成色素、香料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本发明的酒液呈深宝石红色,澄清透明;具有纯正浓郁、优雅和谐的果香;口感舒顺,酒体丰满完整;具该桑椹利口酒应有的怡人风格。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将桑椹进行浸渍,调整其糖度和酸度,添加适量的食用酒精,最终获得桑椹利口酒。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原料成熟度的控制:对原料进行还原糖和总酸的测定,当达到最佳成熟度时进行人工采收。
(2)采收:采收时尽量保持果实的完整,不要破损。运输过程中尽量保持不要碰伤,并且要立即送往生产地。
(3)原料分选:挑选成熟度比较好并且没有病害的果实,去除成熟度差和发生霉烂的果实。
(4)浸渍:将未经破碎的果实放入密闭容器中,添加二氧化硫50~80mg/L,添加95%除臭食用酒精,调酒精度到18%(v/v);浸渍温度控制在25~30℃,浸渍时间控制在7~10天,浸渍过程中每天充分搅拌两次。
(5)分离、压榨:经过浸渍后进行分离和压榨,在分离时加入二氧化硫为50mg/L,调整酸度使总酸含量达到6~7g/L(以酒石酸计),糖含量调整到80~120mg/L。
(6)陈酿:将利口酒在45℃温度下处理14天左右,然后密闭,添满陈酿6个月以上。陈酿期间游离二氧化硫浓度保持在25mg/L。
(7)过滤、装瓶:对经过稳定性处理的利口酒进行除菌过滤,然后装瓶、打塞、套胶帽、贴标、装箱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