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波红外广角镜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长波红外广角镜头.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4351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9 CN 103543516 A (21)申请号 201310445384.3 (22)申请日 2013.09.26 G02B 13/00(2006.01) G02B 13/14(2006.01) G02B 13/06(2006.01) G02B 13/18(2006.01) G02B 1/00(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舜宇红外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舜宇路 66-68 号 (72)发明人 任和齐 朱光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代理人。
2、 徐江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长波红外广角镜头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波红外广角镜头, 沿光轴 从物方至像方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 第二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是凹面朝向物侧的具有负屈光力 的弯月形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是凸面朝向物侧的 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 所述镜头满足下列表达 式 : -440。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长波红外广角镜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透镜的材料为透 红外硫系玻璃。 9.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长波红外广角镜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透镜的衍射面满 足下列表达式 : 其中 r/r1, r1为衍射面归化半径, Ai为衍射面相位系数。 10. 根据。
3、权利要求 5 所述的长波红外广角镜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透镜的非球面满 足下列表达式 : 其中, 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Y的位置时, 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 R表示镜 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k 为圆锥系数, A、 B、 C 为高次非球面系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43516 A 2 1/6 页 3 一种长波红外广角镜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波红外广角镜头, 尤其是适合于车载夜视、 安防监控等应用领 域的新型低成本的长波红外广角镜头。 背景技术 0002 长波红外非制冷型探测器具有结构紧凑、 功耗小、 成本低等特点, 可广泛应用于森 林防火、 道路监控。
4、, 机场监察等安防领域。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 非制冷探测器像元 尺寸规格开始从 25 微米向 17 微米过渡, 甚至向 12 微米发展, 随着探测器像元的不断缩小, 非制冷探测器的成本也将不断下降, 为长波红外非制冷探测器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0003 现有公开技术中, 长波红外广角镜头一般采用单片镜片或者 3 片以及 3 片以上镜 片方案, 材料上使用既稀缺, 又昂贵的单晶锗, 非球面镜片加工一直沿用传统的单点金刚石 车削工艺, 成本高, 效率低。若要实现宽温度范围内的消热差功能, 则需要采用更加复杂的 光学结构。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材料上选用成本低廉的红外材料, 整个光学系。
5、统具 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像质上需要满足新型的 17m 非制冷探测器应用要求, 并且在宽温度 范围内具有消热差功能, 便于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波红外广角镜头, 解决了上述问题, 所述镜头采用两片透镜 实现了高分辨率的成像品质和较广的水平视场角。 所述镜头采用了一片单晶硅镜片和一片 硫系玻璃镜片, 单晶硅镜片在镜片厚度较薄时在 8 微米至 12 微米具有较好的透过率, 而在 材料成本上单晶硅材料较传统的单晶锗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 硫系玻璃除了在成本上较传 统的单晶锗材料具有优势之外, 最大的优势是具有精密模压的特点, 利用这一特点, 通过精 密模压。
6、实现批量生产, 能够大幅度降低光学系统的成本。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 0006 一种长波红外广角镜头, 沿光轴从物方至像方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 第二透镜, 所 述第一透镜是凹面朝向物侧的具有负屈光力的弯月形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是凸面朝向物侧 的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 所述镜头满足下列表达式 : 0007 -440。 0019 所述第二透镜的材料为透红外硫系玻璃。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透镜的衍射面满足下列表达式 : 0021 0022 其中 r/r1, r1为衍射面归化半径, Ai为衍射面相位系数。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透镜的非球面满足下列表达式 : 0024。
7、 0025 其中, 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Y的位置时, 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 R表 示镜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k 为圆锥系数, A、 B、 C 为高次非球面系数。 002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势和有益效果 : 0027 首先, 本发明通过采用二个透镜实现了镜头的高分辨率和较广的水平视场角, 使 得系统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凑, 使得系统的装配变得更为简单 ; 本发明采用单晶硅和硫系玻 璃材料, 在材料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更重要的, 利用硫系玻璃具有精密模压的特点, 通 过精密模压实现批量生产, 可大幅度降低光学元件的加工成本, 进而使得光学系统的成本 大幅度下降, 便于大。
8、范围推广 ; 本发明采用新型的红外材料硫系玻璃, 利用硫系玻璃低温度 折射率变化的特性, 结合DOE技术应用, 实现硫系玻璃和单晶硅镜片在-4085宽温度 范围内的消热差功能, 可广泛应用于车载夜视、 安防监控等应用领域。实践证明, 该种技术 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8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 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 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9 图 1 是本发明所述的长波红外广角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 0030 图 2 是具体实施例 1 的色差曲线图 (mm) ; 0031 图 3 是具体实施例 1 的像散曲线图 (mm) ; 。
9、0032 图 4 是具体实施例 1 的畸变曲线图 (%) ; 0033 图 5 是具体实施例 1 的 MTF 曲线图。 0034 图 6 是本发明所述的长波红外广角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 0035 图 7 是具体实施例 2 的色差曲线图 (mm) ; 0036 图 8 是具体实施例 2 的像散曲线图 (mm) ; 0037 图 9 是具体实施例 2 的畸变曲线图 (%) ; 0038 图 10 是具体实施例 2 的 MTF 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543516 A 4 3/6 页 5 0039 图 1 是本发明所述的长波红外广角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1 的结。
10、构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 所述长波红外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有 : 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 L1, 系统光阑 St, 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二透镜 L2 以及成像面 100。入射光通过第一透镜 L1 跟系统光阑 St 进入第二透镜, 并通过第二透镜 L2 的会聚, 最后进入到成像面 100 之中。 0040 其中, 在所述长波红外广角镜头中, 第一透镜 L1 为凹面朝向物侧的负弯月透镜 ; 第二透镜 L2 为凸面朝向物侧的正弯月透镜。第一透镜 L1 的凹面 R1 和 R2 面均为球面, 第 二透镜 L2 的凸面 R3 为非球面, R4 为衍射面。 0041 所述第一透镜L1采用双球面。
11、, 第二透镜L2采用双非球面, 如此配置能够以最少的 镜片数量达到令人满足的光学特性和较宽的水平视场角。 第二透镜L2的凸面R4为衍射面, 衍射面具有消色差的功能, 采用衍射面技术将有效补偿光学系统中的色差。 0042 所述第一透镜 L1 采用单晶硅, 第二透镜 L2 采用硫系玻璃, 硫系玻璃在 3-14m 具 有良好的透过率, 透明区域覆盖三个大气窗口。硫系玻璃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系数 dn/dT 较 小, 在光学系统中采用硫系玻璃加上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可以实现良好的消热差功能。在加 工方式上硫系玻璃除了具有可抛光, 可车削, 最大特性还可以高精度模压, 在批量生产时具 有极大的成本优势。 004。
12、3 本镜头在设计时, 为达到 160*120 17 微米探测器的高分辨率像质要求, 镜头光阑 放置在第二透镜 L2 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透镜 L1 的凹面近似曲率半径与光学系统焦距需 要满足下列公式 : 0044 -4f*(n2-1)/(FNO*R1)-0.5 0045 其中, f 为整个光学系统的焦距 ; 0046 n2 为第一透镜 L2 材料的中心波长折射率 ; 0047 FNO 为光学系统的 F 数 ; 0048 R1 为第一透镜 L1 的凹面近似曲率半径 ; 0049 第一透镜 L1 和第二透镜 L2 的焦距分别为 f1、 f2, 所述镜头的焦距为 f, 为了达 到优良的光学特性, 第。
13、一透镜 L1 和第二透镜 L2 的光焦度分配需要满足以下关系 : -2f1/ f-1, 0f2/f1。 0050 在本实施例 1 中, 所述镜头的焦距 f=3.5mm, 光圈数 FNO=1.0, 最大视场角 2=58。第一透镜 L1 的凹面近似曲率半径 R1=-2.999, 第一透镜 L1 的焦距 f1=-3.37mm, 第二透镜 L2 的焦距为 f2=2.76mm。 0051 f*(n-1)/(FNO*R1)=-1.75 ; 0052 f1/f=-1.34; 0053 f2/f=0.89; 0054 图 2 至图 5 为相应实施例 1 的光学特性曲线图, 其中图 2 为色差曲线图, 由 8m。
14、、 10m、 12m的三个波长来表示, 单位为mm。 图3为像散曲线图, 同样由8m、 10m、 12m 的三个波长来表示, 单位为 mm。图 4 为畸变曲线图, 标示不同视场角下的畸变大小值, 单位 为 %。图 5 为 MTF 曲线图, 代表光学系统的综合解像水平, 最新的 160*120 17m 探测器要 求达到 30 线对分辨率。由图可知, 该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已将各种像差补正足以满足实用要 求。 0055 其中 D1 是第一透镜的镜片厚度 ; D2 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 ; D3 是第 说 明 书 CN 103543516 A 5 4/6 页 6 二透镜的镜片厚度 ; D4 是。
15、第二透镜和像面 100 之间的间距。 0056 本发明光学系统参数请参见表一、 表二、 表三。 0057 表一、 光学元件参数表 0058 0059 非球面满足下列表达式 : 0060 0061 式中, 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Y的位置时, 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Sag, R 表示镜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k 为圆锥系数 conic, A、 B、 C 为高次非球面系数。 0062 表二 : 非球面数据 0063 非球面KABC 30-1.0288110E-0032.0914774E-0050 401.4553939E-003-4.7208996E-0051.9341163E-006 0064 。
16、0065 衍射面满足下列表达式 : 0066 0067 其中 r/r1, r1是衍射面归化半径, Ai是衍射面相位系数 ; 0068 表三 : 衍射面数据 0069 衍射面规划半径相位系数 A1相位系数 A2相位系数 A3 44-44.883089938.5830515-28.3776981 0070 图 6 是本发明所述的长波红外广角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6 所示, 所述长波红外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有 : 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 L1, 系统光阑 St, 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二透镜 L2 以及成像面 100。入射光通过第一透镜 L1 跟系统光阑 St 进入第二。
17、透镜, 并通过第二透镜 L2 的会聚, 最后进入到成像面 100 之中。 说 明 书 CN 103543516 A 6 5/6 页 7 0071 其中, 在所述长波红外广角镜头中, 第一透镜 L1 为凹面朝向物侧的负弯月透镜 ; 第二透镜 L2 为凸面朝向物侧的正弯月透镜。第一透镜 L1 的凹面 R1 为球面, R2 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 L2 的凸面 R3 为非球面, R4 为衍射面。 0072 所述第一透镜 L1 采用单晶硅, 第二透镜 L2 采用硫系玻璃, 硫系玻璃在 3-14m 具 有良好的透过率, 透明区域覆盖三个大气窗口。硫系玻璃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系数 dn/dT 较 小, 在光学系。
18、统中采用硫系玻璃加上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可以实现良好的消热差功能。在加 工方式上硫系玻璃除了具有可抛光, 可车削, 最大特性还可以高精度模压, 在批量生产时具 有极大的成本优势。 0073 本镜头在设计时, 为达到 160*120 17 微米探测器的高分辨率像质要求, 镜头光阑 放置在第二透镜 L2 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透镜 L1 的凹面近似曲率半径与光学系统焦距需 要满足下列公式 : 0074 -4f*(n2-1)/(FNO*R1)-0.5 0075 其中, f 为整个光学系统的焦距 ; 0076 n2 为第一透镜 L2 材料的中心波长折射率 ; 0077 FNO 为光学系统的 F 数 ; 00。
19、78 R1 为第一透镜 L1 的凹面近似曲率半径 ; 0079 第一透镜 L1 和第二透镜 L2 的焦距分别为 f1、 f2, 所述镜头的焦距为 f, 为了达 到优良的光学特性, 第一透镜 L1 和第二透镜 L2 的光焦度分配需要满足以下关系 : -2f1/ f-1, 0f2/f1。 0080 在本实施例 2 中, 所述镜头的焦距 f=2.8mm, 光圈数 FNO=1.0, 最大视场角 2=78。第一透镜 L1 的凹面近似曲率半径 R1=-2.7, 第一透镜 L1 的焦距 f1=-3.37mm, 第 二透镜 L2 的焦距为 f2=2.76mm。 0081 f*(n-1)/(FNO*R1)=-1。
20、.55 ; 0082 f1/f=-0.9; 0083 f2/f=0.88; 0084 图7至图10为相应实施例2的光学特性曲线图, 其中图7为色差曲线图, 由8m、 10m、 12m的三个波长来表示, 单位为mm。 图8为像散曲线图, 同样由8m、 10m、 12m 的三个波长来表示, 单位为 mm。图 9 为畸变曲线图, 标示不同视场角下的畸变大小值, 单位 为 %。图 10 为 MTF 曲线图, 代表光学系统的综合解像水平, 最新的 160*120 17m 探测器要 求达到 30 线对分辨率。由图可知, 该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已将各种像差补正足以满足实用要 求。 0085 其中 D1 是第一透。
21、镜的镜片厚度 ; D2 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 ; D3 是第 二透镜的镜片厚度 ; D4 是第二透镜和像面 100 之间的间距。 0086 本发明光学系统参数请参见表四、 表五、 表六。 0087 表四、 光学元件参数表 0088 说 明 书 CN 103543516 A 7 6/6 页 8 0089 非球面满足下列表达式 : 0090 0091 式中, 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Y的位置时, 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Sag, R 表示镜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k 为圆锥系数 conic, A、 B、 C 为高次非球面系数。 0092 表五 : 非球面数据 0093 非球面KABC 20。
22、3.012675E-00402.372208E-005 30-3.091929E-0038.474522E-0050 402.461257E-003-1.219281E-0046.035593E-006 0094 衍射面满足下列表达式 : 0095 0096 其中 r/r1, r1是衍射面归化半径, Ai是衍射面相位系数 ; 0097 表六 : 衍射面数据 0098 衍射面规划半径 相位系数 A1相位系数 A2相位系数 A3 44-46.62693930.798094-22.093257 0099 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表格中的具体参数仅仅是示例性的, 各透镜的参数不限于由 上述各数值实施例所示。
23、出的值, 可以采用其他的值, 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技术效果。 0100 虽然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原理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 在本发明的上述教导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 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 的目的, 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CN 103543516 A 8 1/5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43516 A 9 2/5 页 10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43516 A 10 3/5 页 11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43516 A 11 4/5 页 12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43516 A 12 5/5 页 13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43516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