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油栽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花生高油栽培法。
背景技术
花生脂肪除可以提炼成花生油供食用外,在印染、造纸工业上还可作乳化剂,在纺织工业上作润滑剂,机械制造工业上作淬火剂,而且对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疗效,并有镇咳祛痰作用。榨油后的副产品花生饼可加工成脱脂蛋白粉,经膨化处理可制成花生蛋白肉。目前,我国植物油的自给率仅有42%左右,植物油安全问题已上升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花生籽仁的含油量在45%左右,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油来源。提高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对缓解我国植物油供需矛盾意义重大。长期以来,提高花生籽仁脂肪含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种植含量较高的品种来实现,并没有专门的农艺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生高油栽培法的技术方案。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通过农艺技术来进一步提高花生籽仁的脂肪含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花生高油栽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有机质300-370g/m2,氮肥6-9g/m2,磷肥4.5-7.5g/m2,钾肥9-12g/m2,硫肥3-6g/m2,钼酸铵0.03-0.04g/m2,硼酸0.15-0.18g/m2的比例称取上述肥料,备用;
(2)、耕地前,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有机质、氮肥、磷肥、钾肥、硫肥,混匀铺施;
(3)、常温下,浓度为0.4%-0.6%的钼酸铵溶液浸种4小时,浸种时保证溶液能完全浸泡种子;
(4)、浸种结束后将种子从溶液中捞出;
(5)、晾干种皮后播种;
(6)、花生盛花期硼酸叶面喷施。各地因播期、光照、温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播种后50-60天。
本发明所述有机质为腐熟鸡粪,采集自养鸡场或有机肥生产厂。(以下简称鸡粪,用量按干重计。)
所述氮肥为磷酸二铵和/或尿素和/或硫酸铵。所述钾肥为硫酸钾。所述硫肥为石膏。
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可以证明,与常规施肥方法相比,该发明所述方法可使不同地力水平地块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增加4.7%-11.7%,平均增加8.6%,可以明显提高籽仁脂肪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说明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实际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试验地指标(高肥力土壤):0-30cm土壤有机质1.23%,碱解氮84.8mg/kg,速效磷33.7mg/kg速效钾61.9mg/kg。
本发明技术:亩施腐熟鸡粪625kg(含有机质200kg),磷酸二铵7kg(含P2O5 3kg和N 1kg),尿素7kg(含N 3kg),硫酸钾12kg(含K2O 6kg和S 2kg)。每亩为667平方米。
鸡粪、磷酸二铵、尿素和硫酸钾耕地前铺施;钼酸铵20g加水15kg浸种;硼酸100g加水50kg,盛花期喷施。
常规技术:亩施三元复合肥(N、P2O5和K2O各含15%)60kg。垄前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包施在垄内。
表1 该发明在高肥力土壤上对花生籽仁脂肪含量(%)的影响
表1结果表明,本发明相比常规技术在肥力较高的土壤上,可使大花生籽仁脂肪含量提高5.7%-10.5%,小花生籽仁脂肪含量提高4.7%-8.9%,平均脂肪含量提高7.3%。
实施例2
试验地指标(低肥力土壤):0-30cm土壤有机质0.87%,碱解氮38.3mg/kg,速效磷18.4mg/kg速效钾21.6mg/kg。
本发明技术:亩施腐熟鸡粪780kg(含有机质用250kg),磷酸二铵11kg(含P2O5 5kg和N2kg),硫酸铵20kg(含N 4kg,S 4.5kg),硫酸钾16kg(含K2O8kg和S 3kg)。
鸡粪、磷酸二铵、硫酸铵和硫酸钾耕地前铺施;钼酸铵25g加水15kg浸种;硼酸120g加水50kg,盛花期喷施。
常规技术:亩施三元复合肥(N、P2O5和K2O各含15%)60kg。垄前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包施在垄内。
表2 该发明在低肥力土壤上对花生籽仁脂肪含量(%)的影响
表2结果表明,本发明相比常规技术在肥力较低的土壤上,可使大花生籽仁脂肪含量提高8.1%-11.7%,小花生籽仁脂肪含量提高6.3%-9.7%,平均脂肪含量提高9.6%。
实施例3
试验地指标(中等肥力土壤):0~30cm土壤有机质0.87%,碱解氮48.3mg/kg,速效磷22.4mg/kg速效钾31.6mg/kg。
本发明技术:亩施腐熟鸡粪700kg(含有机质用224kg),磷酸二铵10kg(含P2O5 4.5kg和N 1.5kg),硫酸铵15kg(含N 3kg,S 3.5kg),硫酸钾14kg(含K2O 7kg和S 2.5kg)。
鸡粪、磷酸二铵、硫酸铵和硫酸钾耕地前铺施;钼酸铵25g加水15kg浸种;硼酸120g加水50kg,盛花期喷施。
常规技术:亩施三元复合肥(N、P2O5和K2O各含15%)60kg。垄前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包施在垄内。
表3 该发明在中肥力土壤上对花生籽仁脂肪含量(%)的影响
表3结果表明,本发明相比常规技术在肥力中等的土壤上,可使大花生籽仁脂肪含量提高6.1%-11.0%,小花生籽仁脂肪含量提高7.4%-10.1%,平均脂肪含量提高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