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资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涉及一种水稻育秧与栽秧时配备使用的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原料及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育秧钵盘有塑料钵盘、纸浆钵盘、树脂钵盘。塑料钵盘有多种钵序排列形式,但不管哪种形式都不能直接进行机插,需手工抛秧或二次移栽,费工费时,且立苗差,易漂秧;纸浆钵盘采用造纸工艺通过吸附的办法成型,成本低,但纸浆钵盘湿强度低,育秧期未结束时已过度腐烂,无法实现机插;树脂钵盘,育苗质量好,可以实现机械摆栽,由于机器结构十分复杂,加工精度高,投资大,且树脂钵盘价格昂贵,很难推广应用。塑料钵盘、树脂钵盘保水性差,需要反复浇水,浪费水资源。塑料钵盘、树脂钵盘需要回收精心保管,增加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发明一种由植质材料为主要成份构成的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及其制备方法,该秧盘既可降解,又可与水稻秧苗、钵块一并插栽在水田中,达到营养丰富、水稻秧苗栽插在水田后无缓苗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培肥地力、降低生产与制造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制造材料由稻草粉、水溶性生物乳胶、微肥营养介质土、氮肥、磷肥、钾肥、杀菌剂和调酸剂配伍组成,按单位重量各成份所占百分比为:稻草粉55—60%,水溶性生物乳胶20—30%,微肥营养介质土10—15%,氮肥3—4%,磷肥2—3%,钾肥2—3%,杀菌剂0.1—0.5%,调酸剂0.2—0.4%。所述的微肥营养介质土由优质草炭土与多元活性配方微量元素按下述重量配比组成:优质草炭土∶镁∶硫∶铁∶硼∶铜∶锰∶锌∶钼∶氯=9.7∶0.02∶0.015∶0.075∶0.030∶0.042∶0.037∶0.048∶0.007∶0.026。
一种如上所述的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制备工艺过程是:
①、将稻草秸秆经筛口直径2—3毫米的粉碎机粉碎后,制成稻草粉备用;
②、将稻草粉与水溶性生物乳胶进行混匀搅拌,再将氮肥、磷肥、钾肥、微肥营养介质土放入上述混料中搅拌均匀,最后将杀菌剂和调酸剂放入料内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制备材料;
③、在制备材料的制备时,将水稻植质钵育秧盘的成型模具加热至100—120℃;
④、称取制造每个水稻植质钵育秧盘所需制备材料重量填入已预热的成型模具内,合模保压4—6分钟;
⑤、开启成型模具,退出水稻植质钵育秧盘;
⑥、将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干燥定型、打捆,完成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制作。
植质钵育秧盘采用以稻草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添加剂、灭菌消毒剂,经加工制备而成。新型植质钵育秧盘具有高耐水性,富含水稻生长所需要的缓释有机肥料,成型性能好,盛土充足,保水性好,易于盘根,形成钵块,经过育秧期的秧盘强度完全满足机械栽植要求,可以育出带蘖的钵块壮秧,栽植中秧苗不萎蔫,可以保持根系完整,无缓苗期。秧苗与钵块一次性栽插田中,钵块在水稻田间随着水稻生长缓慢降解,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同时培肥地力,防止土地板结,最终实现水稻秸杆还田。本秧盘成本低廉,制造方法简易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将稻草秸秆经筛口直径为25毫米的粉碎机粉碎制成稻草粉备用。
分别称取57千克的稻草粉、22千克的水溶性生物乳胶、12千克的微肥营养介质土、3.5千克的氮肥、2.5千克的磷肥、2.4千克的钾肥、0.3千克的杀菌剂和0.3千克地调酸剂备用,各成份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依次为57%、22%、12%、3.5%、2.5%、2.4%、0.3%和0.3%。其中12千克的微肥营养介质土是取自由19.4千克优质草炭土,依次为0.04、0.03、0.15、0.06、0.084、0.074、0.096、0.014、0.052千克的镁、硫、铁、硼、铜、锰、锌、钼、氯组成的20千克微肥营养介质土。
将57千克的稻草粉与22千克的水溶性生物乳胶混匀搅拌,再将3.5千克的氮肥、2.5千克的磷肥、2.4千克的钾肥和12千克的微肥营养介质土一并加入到稻草粉与水溶性生物乳胶的混料中搅拌均匀,最后将0.3千克的杀菌剂和0.3千克的调酸剂放入上述混料内搅匀,即得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制备材料。在制备材料的同时,将水稻植质钵育秧盘成型模具加热至110℃;按每个秧盘所需制备材料重量1.2千克称取制备材料,填入到秧盘成型模具内,合模后保压5分钟左右,开启成型模具,取出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再对水稻植质钵育秧盘进行干燥定型、打捆,完成水稻植质钵育秧盘的制作。
科研试验数据表明,植质钵育秧盘与普通机械插秧盘相比,面积相同情况下,可节省种子60%,节省育秧用土40%。由于播种量少,个体所占面积远远大于普通机插秧苗,利于培育大壮苗,并且秧苗素质好于普通机插盘育苗。
不同育苗方式的播种量、单苗面积和秧苗素质对比
育苗方式播种量(g/盘)单苗面积(cm2/苗)叶龄单苗重(mg)充实度(mg/cm)普通机插盘育苗1000.552.7121.41.57植质钵育苗351.173.2638.02.38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同期播种,30天秧龄时,钵育苗的叶龄、干重、充实度均远远大于机插盘育苗,表明钵育苗的秧苗素质好于机插盘育苗。因此,初期生育好,比普通机插中苗提早抽穗5—7天,且干重大,充实度高,初期生育好,比普通机插中苗提早抽穗。
带钵进行栽植时不断根,无植伤。调查表明,普通机插盘育苗移栽后的秧根存活率仅为12.7%,而植质钵育秧盘秧苗栽植后的秧根存活率平均高达42.9%,因此,钵苗栽植没有缓苗现象,分蘖发生早,前期生长旺盛。带钵进行栽植,对根系的植伤更少。所以增产效果明显,平均亩增幅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