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80014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2863.5

申请日:

2014.07.23

公开号:

CN104152153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K 19/44申请日:20140723|||公开

IPC分类号:

C09K19/44; C09K19/46; G02F1/1333

主分类号:

C09K19/44

申请人:

北京大学

发明人:

杨槐; 张兰英; 李辰悦; 陈寅杰; 邹呈; 王慧慧

地址: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代理人:

王宇杨;王敬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液晶材料由37.57~42.29%的具有二联环己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A、35.13~39.76%的具有二苯乙炔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B、7.56~12.43%的具有以中间基团连接环己基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C、5.52~9.81%的具有苯基环己基侧氟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D、0.0~4.38%的具有以二氟乙烯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E、0.0~4.34%的具有以酯基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端基氰基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F、0.0~1.87%的具有以环己基二联苯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末基氟基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G熔融混合形成的向列相液晶材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液晶材料包括37.57~42.29%的组分A、35.13~39.76%的组分B、7.56~12.43%的组分C、5.52~9.81%的组分D、0.0~4.38%的组分E、0.0~4.34%的组分F、0.0~1.87%的组分G;
其中,组分A由具有二联环己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B由具有二苯乙炔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C由具有以中间基团连接环己基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D由具有苯基环己基侧氟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E由具有以二氟乙烯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F由具有以酯基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端基氰基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G由具有以环己基二联苯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末基氟基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A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1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烷氧基,R2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B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3、R4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C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中间基团X为烷基或环己基,R5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烷氧基或氰基或氟基,R6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 D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7为氰基或氟基,R8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或n为1-9的整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E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9和R10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F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11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G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12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

9.
  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组分A至组分G熔融混合即得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

10.
  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作为光电显示器件材料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液晶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学、电学性能,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显示器件中。
液晶的电光响应速度对液晶显示器及其他液晶光学器件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液晶应用都要求向列相液晶材料具有更短的响应时间,如液晶显示器、应用于自适应光学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应用于光通讯的液晶光开关、光调制器等。而降低向列相液晶的粘度是提高液晶显示器件响应速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此外,为降低液晶显示器件的功耗,需要较低的驱动电压,即要求所采用的液晶材料具有较低的阀值电压,而液晶材料的阀值电压一般由液晶材料的介电各向异性决定。但目前我们所用到的介电各向异性很大的液晶材料,其相应的粘度也非常大,而低粘度的液晶材料,其介电各向异性却相对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该液晶材料的阈值电压较低(≤2.0V)、粘度较低(≤15mm2·s-1),可以制备性能优异的光电器件,在快速响应、显示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液晶材料包括37.57~42.29%的组分A、35.13~39.76%的组分B、7.56~12.43%的组分C、5.52~9.81%的组分D、0.0~4.38%的组分E、0.0~4.34%的组分F、0.0~1.87%的组分G;
其中,组分A由具有二联环己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B由具有二苯乙炔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C由具有以中间基团连接环己基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D由具有苯基环己基侧氟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E由具有以二氟乙烯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F由具有以酯基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端基氰基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组分G由具有以环己基二联苯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末基氟基的系列衍生物组成。
进一步地,组分A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1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烷氧基,R2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
进一步地,组分B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3、R4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
进一步地,组分C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中间基团X为烷基或环己基,R5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烷氧基或氰基或氟基,R6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
更进一步地,中间基团X为烷基时,可以为乙基或丁基。
进一步地,组分D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7为氰基或氟基,R8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或n为1-9的整数。
进一步地,组分E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9和R10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
进一步地,组分F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11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
进一步地,组分G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R12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组分A至组分G熔融混合即得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液晶材料具有粘度低(≤15mm2·s-1),阈值电压较低(≤2.0V)的特点,能够制备低工作电压、快速响应的液晶器件,适用于显示、光电器件等广阔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作为光电显示器件的材料的用途。该向列相液晶材料可用于制备性能优异、快速响应的光电显示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然而,所述的实施例不应以限制的方式解释。
在本发明中,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由37.57~42.29%的具有二联环己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A、35.13~39.76%的具有二苯乙炔苯基为骨架结 构侧基二氟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B、7.56~12.43%的具有以中间基团连接环己基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C、5.52~9.81%的具有苯基环己基侧氟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D、0.0~4.38%的具有以二氟乙烯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E、0.0~4.34%的具有以酯基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端基氰基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F、0.0~1.87%的具有以环己基二联苯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末基氟基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G按总质量100%熔融混合形成。
本发明的具体设计原理如下:组分A作为主要成分之一,二联环己烷骨架的粘度低,极性较小,和其它组分相溶性较好,末端上有碳碳双键,对液晶性能影响很大;组分B提供了分子的刚性以及较低的熔点,极性侧基可降低材料粘度,粘度较低同时具有较大的介电各向异性,电阻率也较高;组分C中间桥键采用烷基和环己基,柔性较好;组分D侧基采用含氟基团的液晶不仅粘度大幅降低,而且具有较好的互溶性;组分E、F和G共轭强,极性大,调节液晶的综合性能如介电常数,双折射率,电阻率等,降低阈值电压。七大类由不同链长烷基或烷氧基衍生物混合而成的液晶,稳定性好,可以降低共熔点,增宽向列相温域并有效消除近晶相,最终达到各项性能的均衡和最优,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性能参数中S→N表示晶体与向列相液晶之间的转变温度;Clearing Point为液晶相与各项同性相之间的转变温度,也就是清亮点温度;ne为非寻常光折射率;no为寻常光折射率;Δn为双折射率;ε液晶长轴介电常数;ε为液晶短轴介电常数;Δε为介电各向异性常数;V10为液晶阈值电压;V90为液晶饱和电压。本发明所涉及的折射率测试温度均为25℃,对应波长589nm。涉及到的介电常数测试条件为:1KHz,25℃。涉及到的粘度测试温度为25℃。
实施例1:
液晶材料由40.24%的组分A(A-1:R1=C3H7,R2=C2H3占34.15%;A-2:R1=C3H7,R2=C5H11占2.85%;A-3:R1=OC2H5,R2=C5H9占3.24%)、36.21%的组分B(B-1:R1=C2H5,R2=C3H7占11.23%;B-2:R1=C2H5,R2=C4H9占8.64%;B-3:R1=C3H9,R2=C4H9占8.78%;B-4:R1=C3H9,R2=C2H5占7.56%)、11.55%的组分C(C-1:R1=OC4H9,R2=C3H7占2.98%;C-2:R1=OC2H5,X=C2H4,R2=C3H7占2.87%;C-3:R1=CH3,X=C6H12,R2=C2H3占2.67%;C-4:R1=F,X=C6H12,R2=C3H7占3.03%)、5.93%的组分D(D-1:R1=CN,R2=C2H3占5.57%;D-2:R1=F,R2=C6H12-C2H3占0.09%;D-3:R1=F, R2=C6H12-C2H5占0.27%)、3.06%的组分E(E:R1=C3H7,R2=C3H7占3.06%)、2.68%的组分F(F:R2=C4H7占2.68%)、0.33%的组分G(G-1:R1=C3H7占0.12%;G-2:R1=C5H11占0.21%)熔融混合形成。各组分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及比例如下表1。
表1 实施例1中液晶材料中各组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及比例


实施例1中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如下表2。
表2 实施例1液晶材料的相关参数

项目结果S→N(℃)-40.3Clearing Point(℃)74.0Viscosity(mm2s-1,25℃)10.0Δn(589nm,25℃)0.14ne(589nm,25℃)1.63no(589nm,25℃)1.49ε(1KHz,25℃)6.7ε(1KHz,25℃)3.1Δε(1KHz,25℃)3.6V10,25(V)2.0V90,25(V)3.4

实施例2:
液晶材料由37.92%的组分A(A-1:R1=C3H7,R2=C2H3占31.37%;A-2:R1=C3H7,R2=C5H11占3.91%;A-3:R1=OC2H5,R2=C5H9占2.64%)、37.89%的组分B(B-1:R1=C2H5,R2=C3H7占12.47%;B-2:R1=C2H5,R2=C4H9占9.57%;B-3:R1=C3H9,R2=C4H9占8.62%;B-4:R1=C3H9,R2=C2H5占7.23%)、9.63%的组分C(C-1:R1=OC4H9,R2=C3H7占2.75%;C-2:R1=OC2H5,X=C2H4,R2=C3H7占2.23%;C-3:R1=C2H5,X=C6H12,R2=C2H3占2.14%;C-4:R1=C2H5,X=C6H12,R2=C3H7占2.51%)、8.15%的组分D(D-1:R1=F,R2=C2H3占5.88%;D-2:R1=F,R2=C6H12-C2H3占2.27%)、3.45%的组分E(E:R1=C3H7,R2=C3H7占3.45%)、2.96%的组分F(F:R2=C4H7占2.96%)熔融混合形成。各组分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及比例如下表3。
表3 实施例2中液晶材料中各组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及比例


实施例2中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如下表4。
表4 实施例2液晶材料的相关参数
项目结果S→N(℃)-42.1Clearing Point(℃)87.0Viscosity(mm2s-1,25℃)12.9Δn(589nm,25℃)0.14ne(589nm,25℃)1.53no(589nm,25℃)1.39ε(1KHz,25℃)7.1ε(1KHz,25℃)3.1Δε(1KHz,25℃)4.0V10,25(V)1.2

V90,25(V)3.1

实施例3:
液晶材料由41.92%的组分A(A-1:R1=C3H7,R2=C2H3占35.49%;A-2:R1=C3H7,R2=C5H11占3.91%;A-3:R1=OC2H5,R2=C5H9占2.52%)、35.45%的组分B(B-1:R1=C2H5,R2=C3H7占10.38%;B-2:R1=C2H5,R2=C4H9占9.31%;B-3:R1=C3H9,R2=C4H9占8.57%;B-4:R1=C3H9,R2=C2H5占7.19%)、12.17%的组分C(C-1:R1=OC4H9,R2=C3H7占3.36%;C-2:R1=OC2H5,X=C2H4,R2=C3H7占2.84%;C-3:R1=C2H5,X=C6H12,R2=C2H3占2.18%;C-4:R1=C2H5,X=C6H12,R2=C3H7占3.09%)、9.29%的组分D(D-1:R1=F,R2=C2H3占6.98%;D-2:R1=F,R2=C6H12-C2H3占2.31%)、1.87%的组分G(G:R1=C3H7占1.87%)熔融混合形成。各组分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及比例如下表3。
表5 实施例3中液晶材料中各组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及比例


实施例3中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如下表6。
表6 实施例3液晶材料的相关参数
项目结果S→N(℃)-39.5Clearing Point(℃)89.3Viscosity(mm2s-1,25℃)12.9Δn(589nm,25℃)0.15ne(589nm,25℃)1.55no(589nm,25℃)1.40ε(1KHz,25℃)7.4ε(1KHz,25℃)3.1Δε(1KHz,25℃)4.3

V10,25(V)1.4V90,25(V)3.6

实施例4:
液晶材料由42.29%的组分A(A-1:R1=C3H7,R2=C2H3占37.16%;A-2:R1=C3H7,R2=C3H7占5.13%)、39.76%的组分B(B-1:R1=C2H5,R2=C3H7占10.21%;B-2:R1=C2H5,R2=C4H9占9.64%;B-3:R1=C3H9,R2=C4H9占9.77%;B-4:R1=C3H9,R2=C2H5占10.14%)、12.43%的组分C(C-1:R1=OC4H9,R2=C3H7占3.19%;C-2:R1=OC2H5,X=C2H4,R2=C3H7占3.46%;C-3:R1=CH3,X=C6H12,R2=C2H3占2.85%;C-4:R1=CH3,X=C6H12,R2=C3H7占2.93%)、5.52%的组分D(D-1:R1=CN,R2=C2H3占3.49%;D-2:R1=F,R2=C6H12-C2H3占1.43%;D-3:R1=F,R2=C6H12-C2H5占0.60%)熔融混合形成。各组分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及比例如下表7。
表7 实施例4中液晶材料中各组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及比例


实施例4中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如下表8。
表8 实施例4液晶材料的相关参数
项目结果S→N(℃)-38.8Clearing Point(℃)72.7Viscosity(mm2s-1,25℃)14.1Δn(589nm,25℃)0.13ne(589nm,25℃)1.63no(589nm,25℃)1.50ε(1KHz,25℃)6.2ε(1KHz,25℃)3.0Δε(1KHz,25℃)3.2V10,25(V)1.8V90,25(V)3.3

实施例5:
液晶材料由37.57%的组分A(A-1:R1=C3H7,R2=C2H3占30.28%;A-2:R1=C3H7, R2=C3H7占3.72%;A-3:R1=OC2H5,R2=C5H9占3.57%)、35.13%的组分B(B-1:R1=C2H5,R2=C3H7占9.62%;B-2:R1=C2H5,R2=C4H9占8.37%;B-3:R1=C3H9,R2=C4H9占8.24%;B-4:R1=C3H9,R2=C2H5占8.90%)、7.56%的组分C(C-1:R1=OC4H9,R2=C3H7占2.33%;C-2:R1=OC2H5,X=C2H4,R2=C3H7占1.97%;C-3:R1=CH3,X=C6H12,R2=C2H3占2.15%;C-4:R1=CH3,X=C6H12,R2=C3H7占1.11%)、9.81%的组分D(D-1:R1=CN,R2=C2H3占2.69%;D-2:R1=CN,R2=C2H5占2.28%;D-3:R1=F,R2=C6H12-C2H3占2.91%;D-4:R1=F,R2=C6H12-C2H5占1.93%)、4.38%的组分E(E:R1=C3H7,R2=C3H7占4.38%)、4.34%的组分F(F:R2=C4H7占4.34%)、1.21%的组分G(G:R1=C3H7占1.21%)熔融混合形成。各组分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及比例如下表9。
表9 实施例5中液晶材料中各组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及比例


实施例5中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如下表10。
表10 实施例5液晶材料的相关参数
项目结果S→N(℃)-37.2Clearing Point(℃)73.5Viscosity(mm2s-1,25℃)14.9Δn(589nm,25℃)0.11ne(589nm,25℃)1.59

no(589nm,25℃)1.48ε(1KHz,25℃)6.2ε(1KHz,25℃)3.0Δε(1KHz,25℃)3.2V10,25(V)1.9V90,25(V)3.8

实施例1-5的主要成分组分A和B,对低粘度有很大贡献,其他组分含量较少,以调控向列相温度以及双折射率、介电常数等其他参数,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低阈值电压的向列相液晶。实施例1-5所述的液晶混合物在相近的液晶相温域范围、光学各向异性和介电各向异性的条件下,粘度均较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液晶混合物低,使得使用该液晶混合物的液晶显示器的响应速度快、能耗也大幅降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215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2153A21申请号201410352863522申请日20140723C09K19/44200601C09K19/46200601G02F1/133320060171申请人北京大学地址100871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72发明人杨槐张兰英李辰悦陈寅杰邹呈王慧慧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72代理人王宇杨王敬波54发明名称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液晶材料由37574229的具有二联环己。

2、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A、35133976的具有二苯乙炔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B、7561243的具有以中间基团连接环己基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C、552981的具有苯基环己基侧氟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D、00438的具有以二氟乙烯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E、00434的具有以酯基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端基氰基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F、00187的具有以环己基二联苯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末基氟基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G熔融混合形成的向列相液晶材料。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

3、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2153ACN104152153A1/2页21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液晶材料包括37574229的组分A、35133976的组分B、7561243的组分C、552981的组分D、00438的组分E、00434的组分F、00187的组分G;其中,组分A由具有二联环己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组分B由具有二苯乙炔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的系列衍生物组成;组分C由具有以中间基团连接环己基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组分D由具有苯基环己基侧氟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组分E由具有以二氟乙烯。

4、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组分F由具有以酯基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端基氰基的系列衍生物组成;组分G由具有以环己基二联苯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末基氟基的系列衍生物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A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R1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烷氧基,R2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B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R3、R4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

5、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C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中间基团X为烷基或环己基,R5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烷氧基或氰基或氟基,R6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D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R7为氰基或氟基,R8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或或N为19的整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E由下述权利要求书CN104152153A2/2页3通式所示化合物中。

6、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R9和R10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F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R11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G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R12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9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组分A至组分G熔融混合即得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10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低阈值低粘度。

7、的向列相液晶材料作为光电显示器件材料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4152153A1/15页4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液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0002液晶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学、电学性能,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显示器件中。0003液晶的电光响应速度对液晶显示器及其他液晶光学器件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液晶应用都要求向列相液晶材料具有更短的响应时间,如液晶显示器、应用于自适应光学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应用于光通讯的液晶光开关、光调制器等。而降低向列相液晶的粘。

8、度是提高液晶显示器件响应速度的一种有效方法。0004此外,为降低液晶显示器件的功耗,需要较低的驱动电压,即要求所采用的液晶材料具有较低的阀值电压,而液晶材料的阀值电压一般由液晶材料的介电各向异性决定。但目前我们所用到的介电各向异性很大的液晶材料,其相应的粘度也非常大,而低粘度的液晶材料,其介电各向异性却相对较小。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该液晶材料的阈值电压较低20V、粘度较低15MM2S1,可以制备性能优异的光电器件,在快速响应、显示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以。

9、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液晶材料包括37574229的组分A、35133976的组分B、7561243的组分C、552981的组分D、00438的组分E、00434的组分F、00187的组分G;0008其中,组分A由具有二联环己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0009组分B由具有二苯乙炔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的系列衍生物组成;0010组分C由具有以中间基团连接环己基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0011组分D由具有苯基环己基侧氟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0012组分E由具有以二氟乙烯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组成;0013组分F由具有以酯基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端基氰基的系列衍生物组。

10、成;0014组分G由具有以环己基二联苯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末基氟基的系列衍生物组成。0015进一步地,组分A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0016说明书CN104152153A2/15页50017其中,R1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烷氧基,R2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0018进一步地,组分B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00190020其中,R3、R4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0021进一步地,组分C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00220023其中,中间基团X为烷基或环己基,R5为含1到9。

11、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烷氧基或氰基或氟基,R6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0024更进一步地,中间基团X为烷基时,可以为乙基或丁基。0025进一步地,组分D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00260027其中,R7为氰基或氟基,R8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或或N为19的整数。0028进一步地,组分E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00290030其中,R9和R10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0031进一步地,组分F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0032说明书CN104152153A。

12、3/15页60033其中,R11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或含1到9个碳的不饱和烷基。0034进一步地,组分G由下述通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00350036其中,R12为含1到9个碳的烷基。003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组分A至组分G熔融混合即得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003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液晶材料具有粘度低15MM2S1,阈值电压较低20V的特点,能够制备低工作电压、快速响应的液晶器件,适用于显示、光电器件等广阔的应用领域。0039本发明提供的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作为光电显示器件的材料的用途。

13、。该向列相液晶材料可用于制备性能优异、快速响应的光电显示器件。具体实施方式0040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然而,所述的实施例不应以限制的方式解释。0041在本发明中,低阈值低粘度的向列相液晶材料由37574229的具有二联环己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A、35133976的具有二苯乙炔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B、7561243的具有以中间基团连接环己基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C、552981的具有苯基环己基侧氟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D、00438的具有以二氟乙烯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E、。

14、00434的具有以酯基连接二苯基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端基氰基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F、00187的具有以环己基二联苯为骨架结构侧基二氟末基氟基的系列衍生物作为组分G按总质量100熔融混合形成。0042本发明的具体设计原理如下组分A作为主要成分之一,二联环己烷骨架的粘度低,极性较小,和其它组分相溶性较好,末端上有碳碳双键,对液晶性能影响很大;组分B提供了分子的刚性以及较低的熔点,极性侧基可降低材料粘度,粘度较低同时具有较大的介电各向异性,电阻率也较高;组分C中间桥键采用烷基和环己基,柔性较好;组分D侧基采用含氟基团的液晶不仅粘度大幅降低,而且具有较好的互溶性;组分E、F和G共轭强,极性大,调节液晶的。

15、综合性能如介电常数,双折射率,电阻率等,降低阈值电压。七大类由不同链长烷基或烷氧基衍生物混合而成的液晶,稳定性好,可以降低共熔点,增宽向列相温域并有效消除近晶相,最终达到各项性能的均衡和最优,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说明书CN104152153A4/15页70043性能参数中SN表示晶体与向列相液晶之间的转变温度;CLEARINGPOINT为液晶相与各项同性相之间的转变温度,也就是清亮点温度;NE为非寻常光折射率;NO为寻常光折射率;N为双折射率;液晶长轴介电常数;为液晶短轴介电常数;为介电各向异性常数;V10为液晶阈值电压;V90为液晶饱和电压。本发明所涉及的折射率测试温度均为25,对应波长58。

16、9NM。涉及到的介电常数测试条件为1KHZ,25。涉及到的粘度测试温度为25。0044实施例10045液晶材料由4024的组分AA1R1C3H7,R2C2H3占3415;A2R1C3H7,R2C5H11占285;A3R1OC2H5,R2C5H9占324、3621的组分BB1R1C2H5,R2C3H7占1123;B2R1C2H5,R2C4H9占864;B3R1C3H9,R2C4H9占878;B4R1C3H9,R2C2H5占756、1155的组分CC1R1OC4H9,R2C3H7占298;C2R1OC2H5,XC2H4,R2C3H7占287;C3R1CH3,XC6H12,R2C2H3占267;C4。

17、R1F,XC6H12,R2C3H7占303、593的组分DD1R1CN,R2C2H3占557;D2R1F,R2C6H12C2H3占009;D3R1F,R2C6H12C2H5占027、306的组分EER1C3H7,R2C3H7占306、268的组分FFR2C4H7占268、033的组分GG1R1C3H7占012;G2R1C5H11占021熔融混合形成。各组分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及比例如下表1。0046表1实施例1中液晶材料中各组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及比例0047说明书CN104152153A5/15页80048说明书CN104152153A6/15页90049实施例1中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

18、果如下表2。0050表2实施例1液晶材料的相关参数0051项目结果SN403CLEARINGPOINT740VISCOSITYMM2S1,25100N589NM,25014NE589NM,25163NO589NM,251491KHZ,25671KHZ,25311KHZ,2536说明书CN104152153A7/15页10V10,25V20V90,25V340052实施例20053液晶材料由3792的组分AA1R1C3H7,R2C2H3占3137;A2R1C3H7,R2C5H11占391;A3R1OC2H5,R2C5H9占264、3789的组分BB1R1C2H5,R2C3H7占1247;B2R1。

19、C2H5,R2C4H9占957;B3R1C3H9,R2C4H9占862;B4R1C3H9,R2C2H5占723、963的组分CC1R1OC4H9,R2C3H7占275;C2R1OC2H5,XC2H4,R2C3H7占223;C3R1C2H5,XC6H12,R2C2H3占214;C4R1C2H5,XC6H12,R2C3H7占251、815的组分DD1R1F,R2C2H3占588;D2R1F,R2C6H12C2H3占227、345的组分EER1C3H7,R2C3H7占345、296的组分FFR2C4H7占296熔融混合形成。各组分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及比例如下表3。0054表3实施例2中液晶材料中各组分。

20、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及比例00550056说明书CN104152153A108/15页110057实施例2中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如下表4。0058表4实施例2液晶材料的相关参数0059项目结果SN421CLEARINGPOINT870VISCOSITYMM2S1,25129N589NM,25014NE589NM,25153NO589NM,251391KHZ,25711KHZ,25311KHZ,2540说明书CN104152153A119/15页12V10,25V12V90,25V3100600061实施例30062液晶材料由4192的组分AA1R1C3H7,R2C2H3占3549;A。

21、2R1C3H7,R2C5H11占391;A3R1OC2H5,R2C5H9占252、3545的组分BB1R1C2H5,R2C3H7占1038;B2R1C2H5,R2C4H9占931;B3R1C3H9,R2C4H9占857;B4R1C3H9,R2C2H5占719、1217的组分CC1R1OC4H9,R2C3H7占336;C2R1OC2H5,XC2H4,R2C3H7占284;C3R1C2H5,XC6H12,R2C2H3占218;C4R1C2H5,XC6H12,R2C3H7占309、929的组分DD1R1F,R2C2H3占698;D2R1F,R2C6H12C2H3占231、187的组分GGR1C3H7。

22、占187熔融混合形成。各组分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及比例如下表3。0063表5实施例3中液晶材料中各组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及比例00640065说明书CN104152153A1210/15页130066实施例3中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如下表6。0067表6实施例3液晶材料的相关参数0068项目结果SN395CLEARINGPOINT893VISCOSITYMM2S1,25129N589NM,25015NE589NM,25155NO589NM,251401KHZ,25741KHZ,2531说明书CN104152153A1311/15页141KHZ,2543V10,25V14V90,25V36。

23、00690070实施例40071液晶材料由4229的组分AA1R1C3H7,R2C2H3占3716;A2R1C3H7,R2C3H7占513、3976的组分BB1R1C2H5,R2C3H7占1021;B2R1C2H5,R2C4H9占964;B3R1C3H9,R2C4H9占977;B4R1C3H9,R2C2H5占1014、1243的组分CC1R1OC4H9,R2C3H7占319;C2R1OC2H5,XC2H4,R2C3H7占346;C3R1CH3,XC6H12,R2C2H3占285;C4R1CH3,XC6H12,R2C3H7占293、552的组分DD1R1CN,R2C2H3占349;D2R1F,R。

24、2C6H12C2H3占143;D3R1F,R2C6H12C2H5占060熔融混合形成。各组分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及比例如下表7。0072表7实施例4中液晶材料中各组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及比例0073说明书CN104152153A1412/15页1500740075实施例4中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如下表8。0076表8实施例4液晶材料的相关参数0077项目结果SN388CLEARINGPOINT727VISCOSITYMM2S1,25141N589NM,25013NE589NM,25163NO589NM,251501KHZ,25621KHZ,25301KHZ,2532V10,25V18V9。

25、0,25V330078实施例5说明书CN104152153A1513/15页160079液晶材料由3757的组分AA1R1C3H7,R2C2H3占3028;A2R1C3H7,R2C3H7占372;A3R1OC2H5,R2C5H9占357、3513的组分BB1R1C2H5,R2C3H7占962;B2R1C2H5,R2C4H9占837;B3R1C3H9,R2C4H9占824;B4R1C3H9,R2C2H5占890、756的组分CC1R1OC4H9,R2C3H7占233;C2R1OC2H5,XC2H4,R2C3H7占197;C3R1CH3,XC6H12,R2C2H3占215;C4R1CH3,XC6H。

26、12,R2C3H7占111、981的组分DD1R1CN,R2C2H3占269;D2R1CN,R2C2H5占228;D3R1F,R2C6H12C2H3占291;D4R1F,R2C6H12C2H5占193、438的组分EER1C3H7,R2C3H7占438、434的组分FFR2C4H7占434、121的组分GGR1C3H7占121熔融混合形成。各组分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及比例如下表9。0080表9实施例5中液晶材料中各组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及比例00810082说明书CN104152153A1614/15页170083实施例5中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如下表10。0084表10实施例5液晶材料。

27、的相关参数0085项目结果SN372CLEARINGPOINT735VISCOSITYMM2S1,25149N589NM,25011说明书CN104152153A1715/15页18NE589NM,25159NO589NM,251481KHZ,25621KHZ,25301KHZ,2532V10,25V19V90,25V3800860087实施例15的主要成分组分A和B,对低粘度有很大贡献,其他组分含量较少,以调控向列相温度以及双折射率、介电常数等其他参数,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低阈值电压的向列相液晶。实施例15所述的液晶混合物在相近的液晶相温域范围、光学各向异性和介电各向异性的条件下,粘度均较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液晶混合物低,使得使用该液晶混合物的液晶显示器的响应速度快、能耗也大幅降低。008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52153A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